食品化学-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概念

美拉德反应一、定义美拉德反应指的是含氨基的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在常温或加热时发生的聚合、缩合等反应,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被称为羰胺反应。
除产生类黑精外,反应还会生成还原酮、醛和杂环化合物。
几乎所有含有羰基和氨基食品在加热条件下均能发生Maillard反应。
Maillard反应能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色泽,所以,Maillard反应成为食品研究的热点,是一项与现代食品工业密不可分的技术。
在食品烘焙、咖啡加工、肉类加工、香精生产、制酒酿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反应机理美拉德反应按其本质而言是氨羰间的加缩反应,它可以在醛、酮、还原糖及脂肪氧化生成的羰基化合物与胺、氨基酸、肽、蛋白质甚至氨之间发生反应,热反应和长时间储藏都可以促使Maillard反应形成。
其化学过程十分复杂。
目前对该反应产生低分子和中分子的反应机理比较清楚,而对产生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机理仍不能满意的解释。
食品化学家Hodge认为美拉德反应过程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每一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反应。
三、影响因素Maillard反应机制相当复杂,不仅与参加反应的糖类的羰基化合物及氨基酸等氨基化合物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温度及反应时间、水分活度和pH、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辐照等外界因子有关。
了解这些因素对Maillard反应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控制食品褐变,对食品工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反应产物生物应用广泛应用于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过敏作用、抗突变作用、保护心血管健康以及食品应用。
五、展望人们对美拉德反应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是其反应相当复杂,对其反应机理和各中间产物的了解还不太清楚。
而由于美拉德反应对食品、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结果表明它作为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因此,需要在这个领域开展大量的研究,不断挖掘其潜能,以便于开拓其应用的领域。
食品化学实验

实验 2 美拉德反应初级阶段的评价食品的褐变反应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两类,酶促褐变指由多酚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化合物与氧之间的反应,而非酶褐变包括焦糖化和美拉德反应,美拉德反应即蛋白质、氨基酸或胺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热加工食品发生的主要反应之一,反应的结果会产生类黑精色素、风味化合物等重要物质,对食品的风味、色素、营养价值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拉德反应通常按照三个反应阶段进行,在早期主要是蛋白质或氨基酸的-NH2与还原糖之间的反应、还原糖的降解等为主。
与常见的化学反应一样,糖的种类、胺基所处位置、温度、pH、水分、金属离子、一些化合物等都会影响美拉德反应的进行。
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模拟体系中赖氨酸与葡萄糖的反应,了解食品中美拉德早期反应情况,从两个不同方面半定量验证酸碱度、亚硫酸盐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以及可以采用的评价方法。
1原理美拉德反应的起始阶段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溶液变成黄色,随着黄色的不断加深,在近紫外区吸收也逐渐增大,同时还有少量糖脱水变成5-羟甲基糠醛(HMF),以及发生键断裂形成二羰基化合物和色素的初始产物,最后生成类黑精色素。
本实验利用模拟实验,即葡萄糖与赖氨酸在一定pH缓冲液中进行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目视颜色变化,可以观察反应的进程情况。
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反应的介质条件,例如改变pH、加入亚硫酸盐、选择不同的氨基酸,确定这些因素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情况。
2 仪器与试剂 2.1 仪器水浴锅、移液管、容量瓶、试管等2.2 试剂2.2.1 1mol·L -1葡萄糖溶液; 2.2.2 0.1 mol ·L -1赖氨酸溶液;2.2.3 0.1 mol ·L -1甘氨酸溶液;2.2.4 0.1mol·L -1亚硫酸钠溶液;2.2.5 2 mol·L -1 HCl溶液; 2.2.6 广范pH试纸(1~14)3 操作步骤3.1 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取4支试管,其分别加入5.00 mL的1.0 mol·L -1葡萄糖溶液,其3支试管分别加入0.1mol·L -1 的赖氨酸溶液、1支试管加入0.1mol·L -1的甘氨酸溶液,混合,分别编号为 A1,A2,A3 和 A4。
举例说明美拉德反应在食品烹饪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美拉德反应在食品烹饪中的应用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它主要是通过氨基酸和糖的反应产生的,通常在食品加热过程中发生。
美拉德反应的过程中,氨基酸和糖分子发生缩合反应,最终形成美拉德产物。
这种在食品烹饪中经常出现的反应,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色泽、香味和口感,还能提高营养价值和食品的保质期。
本文将以几种常见食品的烹饪为例,详细说明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1. 烘烤肉类烤肉是指将肉类进行高温烤炙,使肉类表面变为焦黄色,采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烤箱的高温对肉类表面进行美拉德反应。
在高温下,肉类的表面会产生一层分解的蛋白质,这层蛋白质被称为酱油味,是烤肉时非常重要的调味料。
酱油味的产生主要是由糖和氨基酸之间的美拉德反应促成的。
通过调整烘烤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可以控制肉类表面的颜色和味道。
同时,美拉德反应也可以减少肉类的臭味,增强肉类的咀嚼性和口感。
2. 咖啡制作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也会经历美拉德反应。
因为咖啡豆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和糖类物质,当将咖啡豆加热时,这些物质会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一种浓郁的咖啡香味。
不同的烘焙技术可以产生不同的咖啡风味,例如低温烘焙可以产生口感光滑的咖啡,高温烘焙则产生芳香浓郁的咖啡味道。
咖啡制作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可以改变咖啡的酸度、甜度和苦味,从而创造出多种复杂的咖啡风味。
3. 烤面包烤面包是指将面团加入酵母、糖、盐等材料后,经过加热发酵、分割、整形、烤制等步骤制成的面包制品。
烤面包的制作过程中,面团中的糖和氨基酸也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导致面包表面变得酱黄、有光泽,并且产生独特的甜味、焦香味和口感。
这些反应产生的美拉德产物极大地影响了面包的口感和香味,因此面包师往往会调整面包的烘烤时间和温度等参数,控制美拉德反应的产生,以获得最佳的口感和风味。
4. 烧烤海鲜烧烤海鲜是指将海鲜制成小串,用炭火或燃气烤熟后,再加入自制酱汁、蘸料和香料等进行调味的烹饪方法。
在烧烤海鲜的过程中,当海鲜表面受热时,美拉德反应也会发生。
食品化学美拉德反应

食品化学美拉德反应
食品化学的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最早由日本科学家美拉德发现,美拉德反应是食品成分分离,分析,化验技术中常用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美拉德反应中,通常将需要分析的物质与一种抗凝剂合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将被迅速溶解,抗凝剂迅速与物质逐步发生反应,反应产物被快速分离出来,使得物质的组成成分被完全提纯,随后在其他条件下进行细微分析,或者比较二者的性质、变化等,进行有效的化学检测分析。
美拉德反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重复性良好、分析分离特性优良、操作简单的
特点,通常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药物分析、石油应用分析、细胞分析等不同领域。
能够快速检测出宠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饮料中遗留的残留剂,如重金属、杀虫剂等,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的进入市场,保障人们的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总之,美拉德反应是食品安全检测良好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控制食品中各种有
害物质的含量,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美拉德反应的抗氧化性褐变及荧光性

美拉德反应的抗氧化性褐变及荧光性1.美拉德反应1.1简介美拉德反应(MaillardReaction,MR)是羰基化合物(尤其是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蛋白质等)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非酶促褐变反应,也被称为羰氨反应。
该反应最早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Maillard)于20世纪初发现,当他把甘氨酸与葡萄糖的混合物加热时,发现形成了褐色的类黑精,此类反应即被称为美拉德反应(MaillardReaction)。
1.2美拉德反应对食品的影响⑴色泽:一般来说,将食品加热或将食品长期贮藏就会产生类黑精褐色色素。
含有类黑精的食品有很多,如面包、烤肉、烤鱼、咖啡、麦茶等。
而酱油、豆酱等调味品中褐色色素的形成也是因为美拉德反应,这种反应也称为非酶褐变反应。
这些食品经加工后会产生非常诱人的金黄色至深褐色,增加人们的食欲。
在奶与奶制品的加工与贮藏中也会发生非酶褐变,基本过程是:酪蛋白末端氨基酸赖氨酸的氨基与乳糖(或其他糖类)的羰基发生反应,生成氨代葡萄糖胺,然后通过Amadori分子重排,再经裂解、脱水等过程而生成棕褐色物质。
但这种褐变却不是人们所期望的,而是食品厂家所要极力避免的。
在面包生产的上色工序中,色泽变化的基础物质是含有还原基的糖与含有氨基的化合物。
添加不同的氨基酸与糖类,可使面包表皮产生金黄色、黄色、明亮的褐色以及深褐色。
在生产上可用控制还原糖的量来调节褐变的程度,也可用增减氨基酸的量来控制。
另外,在焦糖色素生产工艺中也应用到美拉德反应,这种工艺是在糖质原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氨基化合物)如氨、铵盐、氨基酸等,在125~140℃下使之进行反应生产焦糖色素。
酱香型白酒香味物质的产生、风格的形成,也是美拉德反应的结果。
酱香型白酒的高温大曲的制作及酿酒发酵过程,均在微酸或偏酸的条件下进行,因而Amadori化合物主要发生1,2-烯醇化,而2,3-烯醇化则较缓慢,即反应产物主要是呋喃类衍生物—糠醛类风味成分,而吡喃酮等特征组分含量则较少。
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风味和功效

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风味和功效摘要: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风味在食品加工中有重要的意义,是食品风味的重要来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而其抗氧化功效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其抗氧化性能良好,有些组分的抗氧化效果可以与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相当,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反应产物的组成、风味和抗氧化功效等。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产物、食品风味、抗氧化1. 美拉德(Maillard)反应概述Maillard反应是氨基化合物(胺、氨基酸、肽和蛋白质)与羰基化合物(糖类)在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反应,由法国著名科学家L.C.Maillard于1912年发现。
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含各种小分子和高分子的棕色甚至黑色的混合物,其中高分子产物也被称为蛋白黑素、类黑素或类黑精(Melanoidi ns)[1,2]。
Maillard反应能产生大量致香成分,已被用于制备各类香精香料、增香剂。
当使氨基酸和还原糖的种类、配比和反应条件不同时,会产生不同风格香型的香基。
由于Maillard反应无论从反应历程还是产物,均可视作天然,这些香基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定为“天然的”,因而其应用广受各国关注,成为有机化学、食品化学、香料化学、食品工业、烟草工业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3]。
类黑精是食品色泽和各种浓郁芳香风味的主要来源,其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亦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后,有研究表明食品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抗氧化剂BHT、BHA等可能具有致癌性,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关于类黑精抗氧化性能方面的研究在国外成为热门的题。
2. 美拉德(Maillard)反应机理美国化学家Hodg e于1953年首先提出了Maillard反应的网络系统分解图,对反应机理作了系统的论述[4],反应机理见图1。
他将美拉德反应分为三个主要阶段[5]:起始阶段、中间阶段和最后阶段。
起始阶段是醛糖(还原糖)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缩合形成席夫碱(sc hiff’s base),再经环化、重排形成Amdaori化合物(l-氨基-1-脱氧-2-酮糖);中间阶段是Amdaori 化合物经过不同途径分解;最后阶段包括氨基化合物(氨基酸等)与糖聚合以及蛋白质交联而产生新的化合物,称为类黑精,类黑精是引起食品非酶褐变的主要物质。
食品化学试验一 美拉德初始反应阶段的测定教材课程

食品化学试验一美拉德初始反应阶段的测定教材课程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美拉德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美拉德反应的初步反应阶段的测定方法,掌握感光度测定和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与操作,学习控制实验条件,做到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二、实验原理美拉德(Milard)反应是指氨基酸和糖类反应形成美拉德色素的一种非酵素反应,这个反应过程中,氨基酸上的羧基与糖上的还原糖基底互相反应,生成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生成有色物质,即美拉德色素。
美拉德反应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反应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是反应速率最慢的,它对反应终止后的产物所含的美拉德色素量影响较大,因此在反应的初期阶段进行测定对估计美拉德色素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实验采用感光度测定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拉德反应初期阶段的反应物质以及反应产物的浓度。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器材:分光光度计、感光度测定可见光滤光片组、pH计、移液器、琼脂糖管。
试剂:L-丝氨酸、葡萄糖、磷酸氢钾、NaOH、酸性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制备反应液:称取L-丝氨酸0.1g和葡萄糖0.5g,加水5mL搅拌均匀,加入0.5mL磷酸氢钾溶液(0.2mol/L,pH7.0),加水至10mL。
2、按体积比加入酸性酚酞指示液,若反应液为红色,则加10%NaOH溶液调节pH至8.0左右;若反应液为黄色,则加0.1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8.0左右。
3、将反应液pH值稳定后,容量管中加入2mL反应液,加入200μL硝基苯甲醛溶液,定时,取出置于黑暗处,30s之内喷洒2%NaOH溶液5-6滴,马上加入2mL的硫酸箱气液,加入10mL水充分混匀,并用比色计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值。
5、取2mL反应液加入5mL水,按照方法3操作,但不加反应剂,作为白色对照。
6、用分光光度法在280nm处检测L-丝氨酸的吸光度值。
五、实验记录与结果计算感光度测定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1中,分光光度法在280nm处检测到的L-丝氨酸吸光度值为0.7。
美拉德反应名词解释食品化学

美拉德反应名词解释食品化学1.引言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化学反应,其在食品加工和烹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美拉德反应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其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
2.美拉德反应的概念美拉德反应是指还原糖与氨基酸或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产生棕色物质的化学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例如烘烤、煮熟和炒煮等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美拉德反应。
2.1反应原理美拉德反应的关键步骤是还原糖与氨基酸之间的缩合反应。
在高温条件下,还原糖中的羟基与氨基酸中的氨基发生反应,形成巯基醛(M ai ll ar d中间产物)。
随后,巯基醛继续参与其他反应,生成美拉德反应产物,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棕色物质。
2.2反应条件的影响美拉德反应的进行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p 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物质的浓度等。
不同条件下的美拉德反应会导致不同的产物形成,从而影响食品的颜色、味道和香气。
3.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美拉德反应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列举了美拉德反应在不同食品中的应用。
3.1面包和烘焙食品美拉德反应是面包和烘焙食品中形成金黄色外皮的关键因素。
面团中的还原糖与面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形成具有丰富香气和颜色的美拉德反应产物。
这使得面包和烘焙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3.2煎炸食品美拉德反应在煎炸食品的烹饪过程中也起着显著作用。
高温下,油脂中的还原糖与食材表面的蛋白质反应,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物,赋予煎炸食品金黄色外观和特殊的香气。
3.3烤肉和烤蔬菜美拉德反应在烤肉和烤蔬菜中起着重要作用。
肉类表面的蛋白质与肌红蛋白中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物,赋予烤肉和烤蔬菜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3.4咖啡和巧克力美拉德反应是咖啡和巧克力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反应。
咖啡豆和可可豆中的还原糖与氨基酸反应,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物,赋予咖啡和巧克力丰富的色泽和独特的风味。
4.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食品安全性美拉德反应产物的食品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许多肉香芳香化合物是由水溶性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在加热反应中,经过氧化脱羧、缩合和环化反应产生含氨、氮和硫的杂环化合物,包括呋喃、呋喃酮、吡嗪、噻吩、噻唑、噻唑啉和环状多硫化合物,同时也生成硫化氢和氨。
在杂环化合物中,尤其是含硫的化合物,是组成肉类香气、香味的主要成分,几种硫取代基的呋喃化合物,具有肉类香气、香味,如3—硫醇基—2—甲基呋喃和3—硫醇基—2、5—二甲基呋喃。
在一般呋喃化合物中,在乙位碳原子有硫原子的产品具有肉类香气、香味,而在甲位碳原子上存在硫原子的品种,就有类似硫化氢的香气。
另外,噻吩化合物,具有煮肉的香气香味,噻吩化合物由半胱氨酸、胱氨酸和葡萄糖、丙酮醛于125℃、PH=5.6、反应24小时下生成,如4—甲基—5—(a—羟乙基)噻唑,2—乙酰基—2—噻唑啉,12—乙酰基—5—丙基—2—噻唑啉。
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普遍的非酶褐变现象,将它应用于食品香精生产之中,我国还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在反应中,使用的氨基酸种类较多,有L—丙氨酸、L精氨酸和它的盐酸盐、L—天冬氨酸、L—胱氨酸、L—半胱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L—组氨酸、L—亮氨酸、L—赖氨酸和它的盐酸盐、L—乌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酪氨酸、L—异亮氨酸等,它们在反应中,能生成一定的香气物质。
L—胱氨酸、L—半胱氨酸、牛黄酸、维生素B1等,均能产生肉类香气、香味。
(1)甘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
(2)L—丙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
(3)L—颉氨酸,能产生巧克力香气、香味;
(4)L—亮氨酸,能产生烤干酪香气、香味;
(5)L—异亮氨酸,能产生烤干酪香气、香味;
(6)L—脯氨酸,能产生面包香气、香味;
(7)L—蛋氨酸,能产生土豆香气、香味;
(8)L—苯丙氨酸,能产生刺激性香气、香味;
(9)L—酪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
(10)L—天冬氨酸,能产生焦糖香气、香味;
(11)L—谷氨酸,能产生奶油糖果香气、香味;
(12)L—组氨酸,能产生玉米面包香气、香味;
(13)L—赖氨酸,能产生面包香气、香味;
(14)L—精氨酸,能产生烤蔗糖香气、香味。
在镁拉德反应中,使用的糖类包括:葡萄糖、蔗糖、木糖醇、鼠李糖和多羟醇如山梨酸醇、丙三醇、丙二醇、13—丁二醇等。
(二)美拉德反应的操作要求一般情况下,美拉德反应的温度不超过180℃,一般约为100~160℃之间。
温度过低,反应缓慢,温度高,则反应迅速。
所以,可以按照生产条件,选择适当的温度。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和时间成反比。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并均匀受热,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有需要加入植物油时,最好将植物油先加入反应锅内,然后将溶有氨基酸和醇类的水在搅拌情况下慢慢加入。
在反应过程中,由于在加热情况下,水会翻腾溢出,同时,一部分芳香化合物也随之挥发,因此,锅顶必须装有使逸出的气体能充分冷却的冷凝器,而且,采用较低的冷凝水会更好。
总之,既要让其充分回流,又尽量能使芳香化合物的损失减少。
由于美拉德反应比较复杂,终点的控制必须非常严格,达到反应终点时,反应产物要迅速冷却至室温,,以免在较高温度下,继续反应,引起香气、香味的变化,反应后的产品一般要求在10℃下贮存。
美拉德反应使用的生产设备,容量不宜太大,根据国外经验,一般以200升以下为宜,因为容量过大,易造成反应物接触不匀,加热不匀等现象,使反应后每批产品的香气、香味不一致。
设备材质宜为不锈钢,锅内有夹套、不锈钢蛇管,用作加热和冷却之用。
不锈钢搅拌器用框板式,转率为60~120RPM。
锅密闭,锅盖上设窥镜,加料口、抽样口、回流管连通不锈钢冷凝器,冷凝器通大气。
操作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待反应结束前,停止搅拌,从锅底或锅盖抽样口处抽取反应的产品样品检验色泽、香气、香味等有关质量指标,确认质量符合要求后,就立即冷却、停止反应。
(三)美拉德反应在食品香精中的应用食品香精多数还是按照天然食品的香气、香味特点,通过调香技艺,用香料配制而成。
反应香料为配制的食品香精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反应香料在国际上被认为是属于天然香料范畴,它是一种混合物,或是以一定的原料、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的产品,具有某些食品的特征香气与香味。
目前,通过美拉德反应,可生成肉类、家禽类、海鲜类、焦糖等香气、香味,似真度较高。
以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还难以用现有的香料品种配制出上述这些香气或香味,因此,反应香料受到食品香精生产厂的高度重视。
调香者有时会感到反应香料的浓度不够,或缺少某一部分香气、香味,因此,调香者往往再补加一些其他可食用的香料,以提高香料浓度和调整香气、香味,最后制得香精,供食品加工使用。
近年来,由于分析仪器不断改进、分析手段大大提高,使食品中得的少量甚至微量成分逐步被发现,研发人员进一步了解了食品中香气、香味
的成分,又通过合成手段,开发了大量新的食品香料。
科技人员经过努力,将这些新的食品香料配制到食品香精之中,就开发了新的香精,如鸡肉香精,就完全采用香料配制而成。
(四)生产反应香料的要求
A、反应香料的定义。
反应香料是指为了突出食品香味的需要,而制备的一种产品或一种混合物,它是由在食品工业中被允许使用的原料(这些原料或天然存在,或是在反应香料中特许使用)经反应而得。
B、用作生产反应香料的原料主要有— 1、蛋白质原料,可以分为多种。
(1)含有蛋白质的食品(肉类、家禽类、蛋类、奶制品、海鲜类、蔬菜、果品、酵母和它们的萃取物)。
(2)动物、植物、奶、酵母蛋白质。
(3)肽、氨基酸和它们的盐。
(4)上述原料的水解产物。
2、糖类原料。
(1)含糖类的食品(面类、蔬菜、果品以及它们的萃取物)。
(2)单、双和多糖类(蔗糖、糊精淀粉和可食用胶等)。
(3)上述原料的水解产物。
3、脂肪原料。
(1)含有脂肪和油的食品。
(2)从动物海洋生物或植物中提取的脂肪和油。
(3)加氢的、脂转移的,或者经分馏而得的脂肪和油。
(4)上述原料的水解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