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分数的混合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找出单位“1”,并用乘法进行解答。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出示一些分数加减乘除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那么分数的混合运算该如何进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
二、新课1. 教师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
2. 学生尝试完成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3. 讲解例题,让学生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找出单位“1”,并用乘法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实际问题中找出单位“1”,并用乘法进行解答的方法。
六、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
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5×18+3/5×18(2/5+3/5)×18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人教版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分数混合运算。
具体包括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 例题讲解: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例1:计算 3/4 + 1/2 1/3解: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12,然后进行通分,得到 9/12 + 6/12 4/12 = 11/12。
例2:计算2/3 × 1/4 ÷ 1/2解:先进行乘法运算,得到 1/6,然后进行除法运算,得到 1/3。
例3:计算5/6 1/2 + 1/3 × 2/5解:先进行乘法运算,得到 1/3,然后进行加减法运算,得到1/2。
3. 随堂练习:(1)计算 2/5 + 3/5 1/5答案:1/5(2)计算4/7 × 1/8 ÷ 1/7答案:1/2六、板书设计板书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包括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七、作业设计(1)计算 3/4 + 1/2 1/3答案:11/12(2)计算2/3 × 1/4 ÷ 1/2答案:1/3(3)计算 5/6 1/2 + 1/3 × 2/5答案:1/22. 应用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答案:1/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数学上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带分数的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换、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能够熟练进行带分数的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四则运算的规则,尤其是带分数的运算。
2. 分数与小数的互换,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些简单的分数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规则。
2. 新课:讲解带分数的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通过举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运算规则。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分数四则运算规则带分数的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分数四则运算、带分数的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2. 综合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具体包括分数加减法、乘除法运算,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够解释运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了一些苹果,现在他有5/6的苹果,请问小明买了几份苹果?2. 例题讲解: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相加减,异分母相加减2. 分数乘除法:分子相乘除,分母相乘除3.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七、作业设计答案:小明买了1/8的糖果。
(1)2/3 + 1/6 =(2)3/4 × 5/6 =(3)1/2 1/3 + 1/4 =答案:(1)2/3 + 1/6 = 5/6(2)3/4 × 5/6 = 5/8(3)1/2 1/3 + 1/4 = 1/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法则。
小组合作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乘方、开方等高级运算,以及应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优质课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4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3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中不同运算顺序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和运算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下面各题。
(9+11)×6 75+20÷5100-10×4指名三人板演,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师:想一想,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3】1. 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2. 解决问题。
师:想一想,要求这盒药可以吃多少天,可以先算什么呢? 预设1:我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
(片)=23321⨯ (天)==832122312⨯÷ 预设2:我先算这盒药可以吃几次。
(次)==2412122112⨯÷ (天)=8324÷3. 尝试列综合算式。
师: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以上过程,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预设:4.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2。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汇报。
5.师生共同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师:你能说一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小组讨论后汇报。
) 预设: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32112⨯÷(天)==82312÷32112÷÷(天)==8324÷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34页第8题。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4分数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4分数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进行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心理与品德: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合作求知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
2.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
2.让学生理解分数运算背后的数学规律。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板书内容、学生作业。
2.学生准备教材、笔、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如购物时做折扣计算等。
第二步:讲解1.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介绍分数的相加、相减、相乘、相除的规则及步骤。
3.演示几个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方法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勤加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扎实,学生表现积极,但在练习环节表现还需加强,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际练习。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复习今天所学知识,准备下节课的课堂作业。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方面有所进步,加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进行混合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进行混合运算。
三、教学难点1.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技巧。
2.混合运算中的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册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思考。
2.讲解:详细介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演示。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讲解:介绍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3.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4.对话:让学生两两合作,对各自的解题思路进行交流和对话。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习题。
2.针对某个实际问题,设计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例题并解答。
七、教学反思1.学生掌握情况: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帮助掌握不太好的学生。
2.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要及时进行课堂测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保证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分数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24÷4+16×5-37 46+50×[(900-90) ÷9]
2、计算下面各题。
2÷203 43-83 32×2 51÷151 83÷8
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3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学生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汇报,归纳出两种解题思路。
A 、可以从问题入手想,要求12片可以吃多少天,应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每次吃半片也就是12 片,1天吃3次,每天就吃12 ×3=32 (片),那么12片就可以吃12÷32 =12×23
=8(天)
课后反思
《分数除以整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是分数除法教学重心环节。
计算教学往往给人枯燥、沉闷的感觉,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分数除以整数看似内容简单,其实其思维要求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对算理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并突破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一、巧设练习,作好铺垫
本节课让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不难,但要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也就是说出算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了降低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了课前的复习题,第1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口算题,为下面学生说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的算理作铺垫。
第2题是看图填空,让学生通过观察涂色部分是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画线的部分是涂色部分的几分之几,为学生在新授时理解为什么能把分数除以整数变成乘整数的倒数进行计算埋下伏笔。
二、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对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外,还要熟练进行计算。
于是我提供一定数量针对性强、难易适度、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又促进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
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节课学生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动手、动脑、动口
的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