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实用康复课程
髋关节术后6周康复训练

1.活动康复:通过活动康复练习来增强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这可能包括轻负重支持着脚行走、踩脚踏车、攀爬楼梯等。
2.力量训练:通过针对髋关节周围肌肉群的力量训练来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持性。这可能包括腹肌收缩、臀部收缩、腿部收缩等。
3.柔韧性训练:通过针对髋关节周围肌肉群的柔韧性训练来增强髋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这可能包括髋关节周围肌肉群的伸展和弯曲练习。
4.身体平衡训练:通过身体平衡训练来增强髋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持性。这可能包括单脚站立、单脚平衡等。
5.心理康复:通过心理康复训练来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缓解焦虑和恐惧。
这些训练应该在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Biblioteka 下进行,并且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教案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能力目标: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独立进行康复锻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康复锻炼的积极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
三、教学过程1.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回顾髋关节的结构、功能以及置换术的基本原理。
2.引入新课: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3.讲解示范:详细解释和示范康复锻炼的各个环节,包括肌肉收缩练习、关节活动练习、步行练习等。
4.学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指导他们按照示范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
5.反馈与调整:收集学生的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和反馈调整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模拟练习,教师进行指导与纠正。
2.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并在家中进行练习。
3.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口头提问、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视频:录制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供学生在家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2.教学模型:购买或自制一些髋关节模型,用于模拟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康复技巧。
3.康复器械:介绍并示范一些常用的康复器械,如助行器、拐杖等,让学生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通过分组练习和反馈调整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PPT课件

ppt精选版
13
(十)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预防性抗生素应在手术开始前使用,抗生素给予的 量和类型各不相同,早期感染往革兰阳性菌占主导地位, 常用的抗生素有先锋类药物及合成青霉素等。手术前静 脉注入广谱杀菌剂而不是抑菌剂,常于术前2~3天开始 应用,亦有人主张术前2~3小时开始静脉滴入抗生素是 维持血中抗生素浓度的最有效的方式。
ppt精选版
14
三、手术的康复阶段
手术本身直接影响术后康复计划的实施,康复 人员应懂得髋关节的运动学,了解人工髋关节手术 后的力学变化,避免术后康复训练时发生脱位等并 发症。
ppt精选版
15
1.假体的位置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假体要按正常解剖位置放入,理想的髋臼假体位置是前倾 15±l0 ,外翻40 ±l0 ,股骨假体旋前5 ~l0 。若髋臼 前倾过多,则在外旋、内收伸直位时不稳;若髋臼前倾不够, 则在屈曲、内收位时不稳;若髋臼外翻过多,则在屈曲60 、 内收内旋位时不稳;若髋臼外翻不够,则在极度屈曲内收内旋 位时易发生假体相互撞击;若股骨假体前倾过多,则在伸展、 内收和外旋位时不稳;若股骨假体前倾不够,则在极度屈曲内 收和内旋位时不稳。术中植入假体后,常规检查屈曲、外展及 外旋三个方向上人工髋关节的稳定性。
ppt精选版
5
(二)了解病史
了解病人以往的过敏史、药物史、手术史及对麻醉的 不良反应。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大多为老年患者, 常合并有多种器官功能衰退或病变,而关节置换手术创 伤较大,因此术前应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如果 发现有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并不 一定是手术禁忌证。在现阶段医疗技术水平下,这些疾 病一般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ppt精选版
11
(八)关节活动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它能够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改善关节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髋关节骨折术后的
康复训练包括以下几类:
一、运动训练
对于运动训练,应该采取步行、抬腿等安全运动,尽可能增加活动量,让肌肉松弛,
改善肌肉功能,防止关节疼痛发作。
如果病人在运动训练时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
以免发生意外。
二、力量训练
病患术后需要缓慢逐步地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如果病
人力量不足以完成运动,应立即停止训练,避免将负担放在关节上。
三、柔韧训练
柔韧训练是减少病患关节活动度不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强化腰部肌肉。
因此,康复训练中应该包括弹力带、拉力带、哑铃等器械来强化腰部肌肉,以及瑜伽、拉
绳等活动以增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的疼痛。
反复训练并不能马上改善髋关节骨折术后的活动功能,但它却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从
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快地康复。
因此,应正确安排训练量,避免过度劳累,不
断地完善自身训练技能,以争取最佳的恢复结局。
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加速康复经验分享课程

采用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 术让病人快速康复,且不增加术后早 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超过60%的病人在术后4小时左右开 始负重行走;Wade Gofton 2015年 报道三个临床中心2013年到2014年7 月的479例SuperPath全髋置换病人 数据。
平均失血量127.8ml;平均切口长度 7.9cm;平均手术时间67.4分钟;平 均住院日1.41天。
减少后外侧传统入路易导致的后脱位 等并发症,实现加速康复。
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传统后外侧入路的 手术者而言学习曲线较为困难。
02
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 置换术
SuperPath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THA技术优势
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不仅缩 短住院时间,还能实现快速康复。
远期临床结果
微创技术应不低于传统手术技术,不 能降低假体远期生存率。
2004年洛杉矶Cedars-Sinai医 学中心的Dr.BradPenenberg医 生发明PATH微创后入路,解决 髋臼杯安装难题。
2008年,亚利桑那圣卢克医疗 中心的Dr.Jimmy chow将这两 种微创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扬 长避短,相得益彰。
03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的经验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经验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经验
• 30天因各种原因的再入院率为2.3%,传统THA技术为4.2%。输血率为 3.3%,住院时间1.6天。
• 超过91%的病人出院回家康复,而传统THA技术这一比例仅为27.3%。 • SuperPath利用SUPERCAP和PATH技术的优势互补了单一技术的不足
,包括不切断外旋肌群、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进入、经关节囊顶部向 下进入、保留前后关节囊的完整、术后全程髋关节切口不在髋关节活动 的张力侧、早期即可获得全范围的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不脱位,下肢 处于自然的体位,不造成下肢极度旋转与扭曲,减少了DVT发病率。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讲课

04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有 助于缓解疼痛
05
如疼痛加剧,及时与医 生沟通,寻求专业建议
运动强度控制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 和医生建议,制定
合适的运动计划
注意运动时间,避 免长时间高强度运
动
运动过程中,注意 观察身体反应,如 有不适,及时停止
并寻求医生帮助
避免剧烈运动,防 止关节损伤
预防关节僵硬
方法:主动和被动 运动相结合,如屈 伸、旋转、内外翻
等
频率:每天进行 2-3次,每次10-
15分钟
注意事项:避免过 度运动,遵循医生 建议,根据个人情
况调整训练强度
肌肉力量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通 1 过直腿抬高、靠墙 静蹲等动作增强股 四头肌力量
腘肌训练:通过屈 2 膝抬腿、俯卧屈膝 等动作增强腘肌力 量
手术方法:根据 病情和患者需求, 选择全髋关节置 换或部分髋关节 置换
手术目的
01
缓解疼痛
02
恢复关节功能
03
提高生活质量
04
预防并发症
05
延长关节寿命
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感染:手术过程 中可能发生感染, 导致术后恢复困 难
神经损伤:手术 过程中可能损伤 神经,导致术后 功能障碍
脱位:术后可能 出现假体脱位, 需要再次手术
伤口
02
早期康复的目标:恢复 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 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03
早期康复的方法:被 动运动,主动运动, 辅助器具训练
循序渐进
01
遵循康复计 划,逐步增 加训练强度
02
训练过程中, 注意观察身 体反应,调 整训练强度
髋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案

第六章髋关节损伤的康复方案第一节髋关节的康复目标一、髋关节一般康复目标和原则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组成,其周围有强有力的股肉层覆盖,人体中最深的关节,也是完善的球臼关节。
髋关节损伤及术后,在明确诊断及手术后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髋关节损伤及术后,早期应以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为主。
1. 髋关节骨折:髋关节常见的损伤:髋臼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等。
2. 髋关节疾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弹响髋等等。
二、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1. 屈曲(也称为前屈):髋关节的屈曲是指膝关节接近胸口的动作,“抱膝”等动作就是髋关节的屈曲。
下肢完全伸直与身体成一条直线时(如正直站立),髋关节为0度。
屈曲至最大为90度。
2. 伸展(也称为后伸):髋关节的后伸是指整个下肢向后抬起的动作,如俯卧(趴在床上)上身和腰部不动,腿向后抬起,就是髋关节的后伸动作。
下肢完全伸直与身体成一条直线时(如正直站立),髋关节为0度。
后伸至最大为15度。
3. 外展:髋关节的外展动作,即是两腿分开的动作。
双腿并拢时为0度,两腿分开至最大为45度。
4. 内收:髋关节的内收,就是双腿并拢交叉腿的动作。
双腿并拢时为0度,两腿交叉至最大为20度。
5. 外旋:髋关节的外旋动作是指大腿向外侧的旋转动作。
即平躺在床上,腿向外旋转,使两个脚尖尽量分开(脚腕不参与动作)的动作。
脚尖正向上方为0度,两个脚尖尽量分开最大为45度。
6. 内旋:髋关节的内旋动作是指大腿向内侧的旋转动作。
即平躺在床上,腿向内旋转,使两个脚尖尽量靠近(脚腕不参与动作)的动作。
脚尖正向上方为0度,两个脚尖尽量靠近最大为45度。
三、肌力及完成运动的肌肉髋关节周围有许多肌肉,虽然此起肩肱关节重要性较小,但它也是维持髋关节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髋关节的前面有髂腰肌,后面有许多的外旋肌如股内肌,闭孔内肌等。
在髋关节的外侧,有臀中肌,臀中肌,臀下肌和阔筋膜张肌等外展股,前部纤维同时可帮助内旋。
髋关节疼痛康复训练

髋关节疼痛康复训练方案
哎哟喂,说起髋关节疼痛,那可真是个恼火的事情哟!不过莫要慌,咱们今天就来摆一摆康复训练的那些事儿。
首先嘞,你得搞清楚,这髋关节痛啊,多半是因为久坐不动啊,或者是年纪大了关节退化了。
所以啊,康复训练第一步,就是要动起来,但是莫要急,得慢慢来。
每天早上起来,先在床上做些简单的拉伸,比如说把腿抬起来,慢慢地往胸口靠,感觉到肌肉有点扯,但是莫要拉到痛哈。
还有啊,那个“4”字拉伸也不错,就是躺下来,一条腿弯起来,另一条腿搭在上面,像写个“4”字一样,轻轻地压一下,放松放松髋关节。
白天呢,多走两步,但是莫要走得太快太急了,免得加重负担。
如果条件可以,去游游泳也是极好的,水里的浮力可以减轻关节的压力,又能锻炼肌肉。
晚上回家,用热水敷一下髋关节,那感觉,简直不要太巴适!敷完了,再轻轻地按摩一下,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还有啊,记得睡硬板床,莫要睡太软的床,那样对髋关节不好。
坐的时候,也要坐直,莫要东倒西歪的,免得腰椎也受牵连。
最后嘞,康复训练要坚持,莫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是看不到效果的。
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髋关节越来越灵活,疼痛也越来越少了。
记住,身体是自己的,要好好对待它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屈曲髋关节、外旋髋关节
在久坐或长期驾车的人群中,腰肌 通常会短缩和紧张。直立时,往往 出现腰部的疼痛与酸痛
髂肌
起点:髂窝、髂骨翼 止点:股骨小转子
功能:屈曲髋关节 外旋髋关节
在久坐或长期驾车的人群中,髂腰肌 通常会短缩和紧张。直立时,往往 出现腰部的疼痛与酸痛
纠正方案
骨盆中立位自我认知训练:俯身四足撑地 做塌腰躬腰的动作 纠正站姿 走路时的骨盆前倾 松解拉长: 缩短/过紧的肌肉:屈髋肌(髂腰肌 股直 内收肌群)竖脊肌 腰方肌等 训练激活: 拉长/变弱的肌肉:髋伸肌(臀大肌 臀中肌 腘绳肌) 腹肌(直 横)等
髂腰肌
髂腰肌分为髂肌与腰大肌
腰肌
髋关节
教学思路
常见问题处理: 骨盆侧倾-长短腿 骨盆前后倾 梨状肌综合症
OX型腿
骨盆侧倾-功能性长短腿 危害
危害:腰椎弯曲-脊柱侧弯 骶髂关节疼痛 跑步走路时膝关节疼痛 高低肩 月经痛等
骨盆
双侧髂嵴 双侧髂前上棘 耻骨联合
双侧髂后上棘 坐骨粗隆
解剖基础--臀中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外展,屈和旋内, 伸和旋外
激活训练:髋外展肌群(臀大 臀中小)
胫骨内旋:松半腱半膜肌 胫骨外旋:松股二头肌 纠正股骨旋转 就正骨盆前后倾
股骨外旋的主要肌群
1、髂腰肌 2、臀大肌 3、臀中肌后部
4、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股方肌
5、股二头肌(长头) 6、缝匠肌
外旋45度
股骨
股骨大转子 股骨内上髁 股骨外上髁
评估--Slum test 勾脚 抬头 1.神经牵张-增加神经柔韧性 侧卧 坐姿 2.松解 拉伸 梨状肌等相关臀部组织 家庭作业: 神经牵拉 拉伸 泡沫轴松解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大于0的属Ⅱ度;
◆常态膝距在3-5厘米之间的为Ⅲ度;
◆常态膝距大于5厘米的属Ⅳ度
形成原因
骨盆前后倾 膝盖超伸 股骨内旋 股骨外旋 髋关节松弛
内旋型O形腿矫正方案
锻炼髋外旋肌肉: 蚌式 俯卧外旋抗阻 松解髋内旋肌肉
胫骨内旋 松半腱半膜肌 练股二头 胫骨外旋 松股二头 练半腱半膜肌
真正的坐骨神经痛:放射痛或灼烧痛从腰椎开始。 穿过臀部向下到下肢。
症状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 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 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射时主要 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 会阴部不适等。严重时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 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 便、咳嗽、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 重。
纠正步态--髌骨冲前走路 改善骨盆前后倾 改善膝超伸
外旋型O形腿矫正方案
松解 拉伸 髋外旋肌(臀大肌,臀中/小肌 6块小肌肉)
激活训练 髋内旋肌
走路模式 膝盖超伸 纠正骨盆前后倾
蟹型O形腿-股骨无旋转
原因:关节松弛 锻炼髋外旋小肌肉--俯卧髋外旋
膝盖超伸 纠正骨盆前后倾
X型腿
பைடு நூலகம்
纠正方案
松解拉伸:内收肌群
根本原因-及解决方案
不良站姿-导致肌肉不平衡--单腿站姿 翘二郎腿(翘腿的髋外旋肌拉松)--轮流翘 其他使骨盆歪斜的不良姿势--结合个案的不良生活习惯 少年时期 一侧髋外展肌挛缩(打针 出生)
骨盆前倾
关节运动
屈曲-120度
髋伸:20度
骨盆前倾-直接原因
缩短/过紧的肌肉:屈髋肌(髂腰肌 股直 内收肌群)竖脊肌 腰方肌等 拉长/变弱的肌肉:髋伸肌(臀大肌 臀中肌 腘绳肌) 腹肌(直 横)等
臀小肌
起点:臀前线以下, 髋臼以上的骨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外展,屈和旋内, 伸和旋外
髋内旋
骨盆前后倾评估
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位置
站姿靠墙
O形腿
O型腿分 大体分为两种 内旋型O型腿 蟹型O型腿: 外旋型 不外旋型
危害:膝关节痛
评估方法
在双足跟、双足掌并拢,放松双腿直立,如两膝存在距离 ◆常态膝距在3厘米以下,主动膝距为0的属Ⅰ度;
基本上 主要的功能 屈曲 内收 内收肌 伸头 有后伸 功能
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外侧面, 骶,尾骨背面
止点:股骨臀肌粗隆 功能:髋伸,旋外,外展 内收,站立时一侧收缩使骨盆 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 使骨盆后倾并使骨盆后伸 维持身体站立平衡
解剖基础--臀中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外展,屈和旋内, 伸和旋外
梨状肌综合症
指髋关节过渡内外旋或外 展等运动时,拉伤梨状肌, 发生损伤性炎症,进而刺 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 臀部及下肢后侧疼痛的一 组症状
疼痛范围:疼痛从臀部开 始向下肢放射
梨状肌
起点:骶骨前面 骶骨前孔的外侧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旋外和外展
一些人的坐骨神经走行于梨状肌深面,另一些人 的坐骨神经穿行通过梨状肌;还有一些人的坐骨 神经分支,一部分在梨状肌深面而另一部分在其 浅面下行。髋关节深面6块旋肌的紧张,特别是梨 状肌,会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疼痛、无力和 感觉异常。
臀小肌
起点:臀前线以下, 髋臼以上的骨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功能:外展,屈和旋内, 伸和旋外
基本上 主要的功能 屈曲 内收 内收肌 伸头 有后伸 功能
评估方法
站姿双侧髂嵴高度
仰卧双侧髂嵴高度 长短腿比较
X光片
直接原因·及解决方案
紧张缩短的肌肉:--松解 拉伸 骨盆提高一侧的髋内收肌 腰方肌 骨盆降低一侧的臀中小肌 阔筋膜张肌 髂胫束 无力被拉长的肌肉:--激活 训练 骨盆抬高一侧的臀中小肌,骨盆降低一侧的内收肌与腰方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