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康复课程
合集下载
肩袖损伤康复培训课件

肩袖损伤康复
概述
❖ 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常見 原因
❖ 人口老龄化
❖ 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動
❖ 没有运動基础的中青年运動 量的把握不好
❖ 占肩部病变的60% ❖ 60岁如下,全层断裂<6% ❖ 60岁以上,全层断裂20-
30% ❖ 70岁以上,全层断裂50% ❖ (文献报道)
解剖
❖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 节前、上、後方之 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肩胛下肌 等肌腱组织的总称。
创伤學說
❖ 运動、职业 ❖ 過度使用肩关节 ❖ 反复肩上水平動作
损伤分类
❖ Neer分类: ❖ I度:肩袖组织出血、水肿 ❖ II度:肩袖组织纤维化 ❖ III度:肩袖扯破(部分、全层)
症状
❖ 肩部疼痛、力量下降、活動受限 ❖ 部分會出現弹响、交锁、僵硬 ❖ 最轻易痛的地方是肩峰下或前外侧,原因
特殊查体
❖ 冈上肌:冈上肌试验(Jobe’s test)和降 臂试验
❖ 冈下肌和小圆肌:外展90º或中立位外旋抗阻 ❖ 肩胛下肌:Lift-off test ❖ 撞击试验:Hawkins impingement test
冈上肌试验(Jobe’s test)
❖ 措施:病人坐位,肩外展90度,检查者施力令病人在此姿势 下,做外展的等長收缩動作。再令病人肩外展90度,前屈 30度,肩内旋使拇指向下,此時上肢与肩胛骨位于同壹水平 上,令病人外展抗阻(等長收缩)。再令病人肩外展45度, 其他同上,再测壹次,排除由于夹挤現象而导致的疼痛
功能
❖ 肩关节外展力量:肩袖占1/3--1/2 ❖ 外旋:80%
肩袖损伤的原因
❖ 肩峰下撞击學說 ❖ 内撞击學說 ❖ 退变學說 ❖ 创伤學說
肩峰下撞击學說
❖ Neer认為:肩关节前屈、外展時,肱骨大結节与肩 峰前1/3和喙肩韧带发生撞击。
概述
❖ 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常見 原因
❖ 人口老龄化
❖ 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動
❖ 没有运動基础的中青年运動 量的把握不好
❖ 占肩部病变的60% ❖ 60岁如下,全层断裂<6% ❖ 60岁以上,全层断裂20-
30% ❖ 70岁以上,全层断裂50% ❖ (文献报道)
解剖
❖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 节前、上、後方之 冈上肌、冈下肌、 小圆肌、肩胛下肌 等肌腱组织的总称。
创伤學說
❖ 运動、职业 ❖ 過度使用肩关节 ❖ 反复肩上水平動作
损伤分类
❖ Neer分类: ❖ I度:肩袖组织出血、水肿 ❖ II度:肩袖组织纤维化 ❖ III度:肩袖扯破(部分、全层)
症状
❖ 肩部疼痛、力量下降、活動受限 ❖ 部分會出現弹响、交锁、僵硬 ❖ 最轻易痛的地方是肩峰下或前外侧,原因
特殊查体
❖ 冈上肌:冈上肌试验(Jobe’s test)和降 臂试验
❖ 冈下肌和小圆肌:外展90º或中立位外旋抗阻 ❖ 肩胛下肌:Lift-off test ❖ 撞击试验:Hawkins impingement test
冈上肌试验(Jobe’s test)
❖ 措施:病人坐位,肩外展90度,检查者施力令病人在此姿势 下,做外展的等長收缩動作。再令病人肩外展90度,前屈 30度,肩内旋使拇指向下,此時上肢与肩胛骨位于同壹水平 上,令病人外展抗阻(等長收缩)。再令病人肩外展45度, 其他同上,再测壹次,排除由于夹挤現象而导致的疼痛
功能
❖ 肩关节外展力量:肩袖占1/3--1/2 ❖ 外旋:80%
肩袖损伤的原因
❖ 肩峰下撞击學說 ❖ 内撞击學說 ❖ 退变學說 ❖ 创伤學說
肩峰下撞击學說
❖ Neer认為:肩关节前屈、外展時,肱骨大結节与肩 峰前1/3和喙肩韧带发生撞击。
肩周炎的康复PPT课件

• 有三个运动轴
解剖学关节
胸锁关节( Sternoclavicular Joint )
• 有三个运动轴的滑模
关节
• 由锁骨的胸骨关节面、
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和 第1肋软骨构成
• 该关节也是依靠韧带
加强
• 其作用是能够使肱骨
外展达180°
(锁骨) (第一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肋锁韧带) (胸锁韧带)
(半月板)
功能性关节
关节盂约50%
• 有三个运动轴和三个自由度,
在任一时刻,肱骨头都仅仅 有一部分与关节盂接触
解剖学关节
肩锁关节( Acromioclavicluar Joint )
• 是一个平面关节 • 由肩胛骨的肩峰和锁骨的外
侧端构成,增加了盂肱关节 的活动范围
• 主要靠韧带加强,肩锁韧带
包绕该关节,当受到外界应 力时,肩锁韧带首先损伤
实际上,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 原因很多,有些疾病通过物理治疗可以收到 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另有一些肩部疾病则需 要手术治疗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
常见肩关节疾患
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冈上 肌腱炎、肩袖损伤、肩锁关节骨性关节 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喙突炎、喙 肱韧带炎、肩关节不稳定等。
• 真正意义上的“肩周炎”在医学上称为冻结
• 上肢上举时,缓解由于肩
胛骨向上旋转与锁骨发生 的撞击
二、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
“肩关节周围炎”是在骨科以及康复科中 出现频度极高的诊断,但是,如何正确地诊断 一个“肩关节周围炎”,目前仍存在不少误区。 常表现为凡是肩关节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 均被冠以“肩周炎” 的诊断,使“肩周炎” 的概念变得笼统、病变范围模糊。
除了三个解剖学关节之外, 肩关节复合体还包括三个功能性关节
解剖学关节
胸锁关节( Sternoclavicular Joint )
• 有三个运动轴的滑模
关节
• 由锁骨的胸骨关节面、
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和 第1肋软骨构成
• 该关节也是依靠韧带
加强
• 其作用是能够使肱骨
外展达180°
(锁骨) (第一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肋锁韧带) (胸锁韧带)
(半月板)
功能性关节
关节盂约50%
• 有三个运动轴和三个自由度,
在任一时刻,肱骨头都仅仅 有一部分与关节盂接触
解剖学关节
肩锁关节( Acromioclavicluar Joint )
• 是一个平面关节 • 由肩胛骨的肩峰和锁骨的外
侧端构成,增加了盂肱关节 的活动范围
• 主要靠韧带加强,肩锁韧带
包绕该关节,当受到外界应 力时,肩锁韧带首先损伤
实际上,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 原因很多,有些疾病通过物理治疗可以收到 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另有一些肩部疾病则需 要手术治疗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
常见肩关节疾患
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冈上 肌腱炎、肩袖损伤、肩锁关节骨性关节 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喙突炎、喙 肱韧带炎、肩关节不稳定等。
• 真正意义上的“肩周炎”在医学上称为冻结
• 上肢上举时,缓解由于肩
胛骨向上旋转与锁骨发生 的撞击
二、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
“肩关节周围炎”是在骨科以及康复科中 出现频度极高的诊断,但是,如何正确地诊断 一个“肩关节周围炎”,目前仍存在不少误区。 常表现为凡是肩关节部位的疼痛、活动受限, 均被冠以“肩周炎” 的诊断,使“肩周炎” 的概念变得笼统、病变范围模糊。
除了三个解剖学关节之外, 肩关节复合体还包括三个功能性关节
肩周炎康复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4
解剖--肩部的肌肉
浅层 三角肌、胸大肌 深层 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其它 大圆肌、斜方肌等件
6
肩袖结构
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
肱二头肌 短头
肩胛下肌
小圆肌 肱三头肌长头
PPT课件
7
滑囊结构
肩峰下囊 喙突下囊 三角肌下囊 肩胛下肌囊 背阔肌囊 胸大肌囊
PPT课件 18
治疗
治疗目的:缓解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
非手术治疗、手法松解、关节扩张造影、关节镜下松解和 开放手术松解。
PPT课件
19
非手术治疗
①患者教育 ②缓解疼痛 ③适当正确功能锻炼
PPT课件
20
手法松解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肩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可在全麻下手 法松解。
全麻下患者取仰卧位或者沙滩椅体位,术者一手按住肩
PPT课件
8
流行病学
好发于40岁-60岁的中老年人,发病率约为2%~5%,女性 较男性多见; 左右肩无明显差异,约20%在一侧发生肩周炎一段时间后 对侧再次罹患肩周炎; 复发率低; 14%患者同时患双侧肩周炎。
PPT课件
9
分类
原发性肩周炎(特发性肩周炎)
无确定病因,可能与免疫,生化,或激素水平失衡有
PPT课件
16
辅助检查
X线片可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则可发现关节囊 挛缩。肩关节动态造影观察有助于诊断。
PPT课件
17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肩部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鉴别:
颈椎病
肺沟瘤(Pancoast肿瘤) 肩关节结核 冠心病、胆囊炎等引起的牵涉性肩痛
肩周炎康复锻炼方法课件

02
侧平举哑铃
患者站立或坐位,双手各持一哑铃,进行侧平举练习,以锻炼肩部三角
肌的力量。注意哑铃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肩部损伤。
03
俯卧撑
对于肩周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俯卧撑练习,以锻炼肩部、
胸部和手臂的肌肉力量。但需注意俯卧撑的难度较大,应根据自身情况
量力而行。
柔韧性训练法
悬垂锻炼
利用单杠或树干等物做悬垂动作 。开始时少做,要循序渐进,量
患者健侧卧位,将患侧手臂置于 身后,用健侧手握住患侧手腕部 ,使患侧肩关节被动后伸内旋, 达到尽可能大的角度,保持几秒
钟后缓慢外旋。
主动运动训练法
爬墙运动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 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 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画圈运动
适度适量,循序渐进
初始锻炼时,应选择低强度、短时间 的运动方式,逐步增加运动量和时间 。
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 运动,以免加重关节损伤。
避免过度使用关节
在锻炼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肩关节,防止关节受到 进一步损伤。
如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 就医。
注重锻炼后恢复
针灸
可刺激穴位,调节气血, 缓解疼痛和炎症。
心理干预辅助
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减轻焦虑和恐惧,提高治疗 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缓解疼痛和改 善功能。
放松训练
如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等,可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缓解疼痛和紧张情绪。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内容
肩周炎基本概念
物理治疗辅助
肩关节病损的康复基础和实践(第一部分)

肩关节肌动学——盂肱关节
proximal component
concave glenoid fossa covered with glenoid labrum
distal component
joint type
motions
DOF
rest position
closed-packed position
closed-packed position
肩关节肌动学——胸锁关节
sternoclavicular joint
proximal component
distal component saddle-shaped sternal manubrium
joint type
motions
DOF
rest position
distal component
joint type
motions
DOF
rest position
closed-packed position
肩关节肌动学——肩锁关节
proximal component
concave acromion of the scapula
distal component
closed-packed position
肩关节肌动学——盂肱关节
proximal component
distal component 70° of shoulder abduction and 30° of horizontal adduction
joint type
motions
DOF
rest position
closed-packed position
肩关节前屈康复训练操作流程

肩关节前屈康复训练操作流程
①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肩内收和内旋活动:以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对侧耳朵以至后颈,患侧手由背后举起一长约50cm的体操棒或木棒,健手向上拉棒,维持几秒种。
以上动作各做20下,每天3次。
②前屈锻炼:站立位,以健侧托起患侧前臂高举过头顶,维持10秒钟,每次10下。
以双手10指相交,向上举过头顶,维持10秒钟,每次10下。
以上动作每天3次。
③内外旋锻炼:患侧手放在背后,在健侧帮助下触摸后背乃至对侧肩胛骨,每次10下。
每天3次。
④外展、外旋训练:双手10指相交抱头,做肩外展、外旋动作,每次5下,每天3次。
主要包括主动运动和抗阻力练习,利用滑轮进行患肢与健肢的对抗运动;用弹力带做患肢抗阻力练习;继续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患肢爬墙、用木棒在地上画圈、患侧手横过面部触摸对侧耳朵及肩部等,两臂做划船或游泳动作。
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治疗 ppt课件

12
概述—功能解剖
Abduction: scapula glides lateral and anterior 外展:肩胛骨向侧前运动 Involved muscle: m. serratus anterior 相关肌肉:前锯肌
ppt课件
13
概述—功能解剖
Adduction: scapula approaches the spine 内收:肩胛骨向脊柱方向运动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 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 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难以消 失。
ppt课件
22
临床特点—临床表现
1、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中老年 多见。
2、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相关。随病程延长, 疼痛范围扩大,牵涉至上臂中段,同时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 欲增大活动范围,发生剧烈锐痛。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 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疼醒。病人早期可指出疼痛点, 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源于肱骨。
10
高度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5
因疼痛完全不能活动
0
ppt课件
得分
29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
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6
5
前 >150° 149°-
屈
120°
外 R(总分 展 25分) 外
旋
>150° 149°120°
>60°
内
>60°
旋
后 伸
M(总 5级 4级
3级
分5分) 5 4
3
4/3*
119°90° 119°90° 59°40° 59°40° >45°
概述—功能解剖
Abduction: scapula glides lateral and anterior 外展:肩胛骨向侧前运动 Involved muscle: m. serratus anterior 相关肌肉:前锯肌
ppt课件
13
概述—功能解剖
Adduction: scapula approaches the spine 内收:肩胛骨向脊柱方向运动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 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 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难以消 失。
ppt课件
22
临床特点—临床表现
1、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中老年 多见。
2、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相关。随病程延长, 疼痛范围扩大,牵涉至上臂中段,同时伴有肩关节活动受限。 欲增大活动范围,发生剧烈锐痛。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 和扣腰带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疼醒。病人早期可指出疼痛点, 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源于肱骨。
10
高度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5
因疼痛完全不能活动
0
ppt课件
得分
29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
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6
5
前 >150° 149°-
屈
120°
外 R(总分 展 25分) 外
旋
>150° 149°120°
>60°
内
>60°
旋
后 伸
M(总 5级 4级
3级
分5分) 5 4
3
4/3*
119°90° 119°90° 59°40° 59°40° >45°
肩关节疾病的康复训练方法

药物与冷敷结合
在急性期肩关节炎症时, 可先使用冷敷抑制炎症反 应,再配合药物治疗,以 减轻疼痛和肿胀。
药物与超声波结合
在使用关节软骨保护剂的 同时,进行超声波治疗, 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和 再生,提高治疗效果。
04
运动疗法实践指导
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
被动关节活动
在无痛范围内,由治疗师或家属 辅助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包 括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
关节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
专业的手法治疗如关节松动术、按摩等,有 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减轻疼痛。
手法治疗
如冷敷、热敷、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 帮助缓解肩关节疼痛和肌肉紧张。
运动疗法
通过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运动锻炼,如肩 胛骨运动、肩部肌肉拉伸等,以增强肩部肌 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03
药物治疗与物理疗法
常用药物介绍及使用方法
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用于缓解肩 关节疼痛和炎症。建议饭后服用,以 减少胃肠道不适。
关节软骨保护剂
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 可改善关节软骨的代谢,促进关节软 骨修复。建议长期使用,效果更佳。
糖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具有强大的 抗炎作用,适用于急性期肩关节炎症 。需遵医嘱短期使用,避免长期使用 带来的副作用。
肩关节炎
肩关节的退行性变或炎症性关节 病,引起肩部疼痛和僵硬。
01
02
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表现为 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03
04
肩关节脱位
肱骨头与肩胛盂的对应关系失常 ,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01
02
03
04
年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功能: • 内收、伸展及内旋肩关节
大圆肌
• 起点:肩胛骨的外侧下缘 •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唇
大圆肌
• 功能:内收、伸展、和内旋肩关节
• 大圆肌是背阔肌的直接协同肌 • 大圆肌与背阔肌的功能相同, • 所以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
肩胛下肌
• 起点:肩胛骨的肩胛下窝 • 止点:肱骨小结节
肩胛下肌
功能:内旋肩关节 是组成肩袖肌群的4块肌肉之一
肩胛骨前引的肌肉
1、胸小肌 2、前锯肌
胸小肌
• 起点:第3-5肋 •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
•前伸和降低肩胛骨 •上提3-5肋(帮助呼吸)
•胸小肌的过度使用 和紧张可造成圆肩的 姿态偏斜
前锯肌
• 起点:上位8或9根肋骨的外面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的肋面
•在提、搬、运中,下部的纤维 经常很弱而未被充分利用,而上 部纤维常常紧张并被过度使用。 因而常导致耸肩样姿态的偏差。
肩胛下降的主要肌群
• 1、斜方肌(下部) • 2、前锯肌
前锯肌
• 起点:上位8或9根肋骨的外面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的肋面
斜方肌
•起点: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 12胸椎的棘突
上部肌纤维的起点: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 侧1/3,项韧带和第7颈椎的棘突
中部肌纤维起点:第1-5胸椎的棘突 下部肌纤维起点:第6-12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
•伸展、侧屈头颈,并向侧屈的对侧转动头和颈 •上提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上部纤维) •后拉肩胛骨(整块肌) •下拉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下部纤维)
岗下肌
• 起点:肩胛骨的冈下窝 • 止点:肱骨大结节
岗下肌
•功能:外旋、内收、伸展、水平外展肩关节
•岗下肌与小圆肌一起可使肱骨头向后 就位于关节窝内,防止肱骨头 撞击肩胛骨的喙突。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的上外侧缘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外旋、内收、伸展 和水平外展肩关节
肩胛骨回缩的主要肌群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端、胸骨、第1·7肋软骨 止点: 肱二头肌结节间沟外侧
功能
• 1、屈曲肩关节(锁骨部) • 2、内收肩关节 • 3、外展肩关节 • 4、内旋肩关节 • 5水平内收肩关节(所有)
背阔肌
•起点:第7胸椎-第5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骶骨后 面胸腰筋膜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唇
背阔肌
赛普运动康复课程
赛普学院运动康复解剖学
肩关节的常见疾病
冈上肌肌腱炎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 肩袖损伤......
冈上肌肌腱炎
• 表现 • 肩部外侧疼痛,手臂外展出口处疼痛 • 在冈上肌止点或肱骨大结节上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或肩峰
下压痛 • 具有典型的疼痛弧,肩外展60°~120°时,疼痛加重,
肩胛提肌
• 起点:第1-4颈椎横突 • 止点:肩胛上角
功能
•上提和向下旋转肩胛骨 •伸展、侧屈颈部,使颈椎转向同侧
•在上肢一些不对称的搬、提、 取的活动中,肩胛提肌常会 被过度使用和处于高张力状态
需要加强的肌肉
• 1、肩外旋肌群 • 2、肩胛后缩肌群 • 3、肩胛下降肌群
1、肩外旋的肌群
•1、三角肌后束 •2、岗下肌 •3、小圆肌
• 圆肩姿态 • 1、肩内旋(肱骨内旋) • 2、肩胛骨往前引 • 3、肩胛骨上提
肩内旋肌群
•1、三角肌前束 •2、胸大肌 •3、背阔肌 •4、大圆肌 •5、肩胛下肌
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1/3,肩峰及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功能
1、外展肩关节(所有肌纤维) 2、 屈曲、内旋、水平内收肩关节(前) 3、 伸展、外旋、水平外展肩关节(后)
中部肌纤维起点:第1-5胸椎的棘突 下部肌纤维起点:第6-12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
•伸展、侧屈头颈,并向侧屈的对侧转动头和颈 •上提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上部纤维) •后拉肩胛骨(整块肌) •下拉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下部纤维)
•在提、搬、运中,下部的纤维 经常很弱而未被充分利用,而上 部纤维常常紧张并被过度使用。 因而常导致耸肩样姿态的偏差。
•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发炎 的简称,是肩部周围肌肉、 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 组织的慢性炎症
• 冻结肩:肩关节活动时疼 痛、肩关节肌肉粘连和幅 度受限是其的主要症状
• 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 故也称为“五十肩”
肩关节损伤的常见体态
治疗思路
1、观察体态 2、放松、拉伸紧张肌肉群、增加肌肉关节
活动度 3、加强薄弱肌群 4、姿势再教育与呼吸模式的调整
•功能: •1、前伸、上旋、下降肩胛骨 •2、止点固定时,协助用力吸气
•用手臂撑起身体时,胸小肌 与前锯肌协同作用使肩胛骨 紧贴身体
肩胛上提的主要肌肉
• 1、斜方肌 • 2、肩胛提肌
斜方肌
•起点: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 12胸椎的棘突
上部肌纤维的起点: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 侧1/3,项韧带和第7颈椎的棘突
不到60°或超过120°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 可伴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的肌肉萎缩 • 少数患者可变成“五十肩”,故在疼痛缓解后开始运动康
复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 表现:肩关节前 面疼痛,休息后 缓解
• 夜间疼痛加剧, 影响睡眠
• 早期肩关节活动 无明显受限
• 重症可见肱二头 肌萎缩
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
• 1、菱形肌 • 2、斜方肌
菱形肌
• 小菱形肌起点:第7颈椎-第1胸椎棘突 • 大菱形肌起点:第2-5胸椎棘突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大小菱形肌)
菱形肌
•功能:回缩、上提和肩胛骨的下回旋
•与中斜方肌一样, 菱形肌一般都发育 不全,利于圆肩姿 态
斜方肌
•起点: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 12胸椎的棘突
斜方复合体
• 1、胸锁关节 • 2、肩锁关节 • 3、盂肱关节 • 4、肩胛胸关节
健康的肩胛骨后面观
上部肌纤维的起点: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 侧1/3,项韧带和第7颈椎的棘突
中部肌纤维起点:第1-5胸椎的棘突 下部肌纤维起点:第6-12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常用锻炼动作
1、T 主要锻炼肌群:三角肌后束、 菱形肌、
斜方肌中部 2、Y 主要锻炼肌肉:斜方肌下部 3、M 主要锻炼肌群:菱形肌、三角肌后束
大圆肌
• 起点:肩胛骨的外侧下缘 •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唇
大圆肌
• 功能:内收、伸展、和内旋肩关节
• 大圆肌是背阔肌的直接协同肌 • 大圆肌与背阔肌的功能相同, • 所以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
肩胛下肌
• 起点:肩胛骨的肩胛下窝 • 止点:肱骨小结节
肩胛下肌
功能:内旋肩关节 是组成肩袖肌群的4块肌肉之一
肩胛骨前引的肌肉
1、胸小肌 2、前锯肌
胸小肌
• 起点:第3-5肋 •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
•前伸和降低肩胛骨 •上提3-5肋(帮助呼吸)
•胸小肌的过度使用 和紧张可造成圆肩的 姿态偏斜
前锯肌
• 起点:上位8或9根肋骨的外面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的肋面
•在提、搬、运中,下部的纤维 经常很弱而未被充分利用,而上 部纤维常常紧张并被过度使用。 因而常导致耸肩样姿态的偏差。
肩胛下降的主要肌群
• 1、斜方肌(下部) • 2、前锯肌
前锯肌
• 起点:上位8或9根肋骨的外面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的肋面
斜方肌
•起点: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 12胸椎的棘突
上部肌纤维的起点: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 侧1/3,项韧带和第7颈椎的棘突
中部肌纤维起点:第1-5胸椎的棘突 下部肌纤维起点:第6-12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
•伸展、侧屈头颈,并向侧屈的对侧转动头和颈 •上提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上部纤维) •后拉肩胛骨(整块肌) •下拉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下部纤维)
岗下肌
• 起点:肩胛骨的冈下窝 • 止点:肱骨大结节
岗下肌
•功能:外旋、内收、伸展、水平外展肩关节
•岗下肌与小圆肌一起可使肱骨头向后 就位于关节窝内,防止肱骨头 撞击肩胛骨的喙突。
小圆肌
•起点:肩胛骨的上外侧缘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外旋、内收、伸展 和水平外展肩关节
肩胛骨回缩的主要肌群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端、胸骨、第1·7肋软骨 止点: 肱二头肌结节间沟外侧
功能
• 1、屈曲肩关节(锁骨部) • 2、内收肩关节 • 3、外展肩关节 • 4、内旋肩关节 • 5水平内收肩关节(所有)
背阔肌
•起点:第7胸椎-第5腰椎棘突,髂嵴后部和骶骨后 面胸腰筋膜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的内侧唇
背阔肌
赛普运动康复课程
赛普学院运动康复解剖学
肩关节的常见疾病
冈上肌肌腱炎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 肩袖损伤......
冈上肌肌腱炎
• 表现 • 肩部外侧疼痛,手臂外展出口处疼痛 • 在冈上肌止点或肱骨大结节上部有明显的压痛点,或肩峰
下压痛 • 具有典型的疼痛弧,肩外展60°~120°时,疼痛加重,
肩胛提肌
• 起点:第1-4颈椎横突 • 止点:肩胛上角
功能
•上提和向下旋转肩胛骨 •伸展、侧屈颈部,使颈椎转向同侧
•在上肢一些不对称的搬、提、 取的活动中,肩胛提肌常会 被过度使用和处于高张力状态
需要加强的肌肉
• 1、肩外旋肌群 • 2、肩胛后缩肌群 • 3、肩胛下降肌群
1、肩外旋的肌群
•1、三角肌后束 •2、岗下肌 •3、小圆肌
• 圆肩姿态 • 1、肩内旋(肱骨内旋) • 2、肩胛骨往前引 • 3、肩胛骨上提
肩内旋肌群
•1、三角肌前束 •2、胸大肌 •3、背阔肌 •4、大圆肌 •5、肩胛下肌
三角肌
•起点:锁骨外侧1/3,肩峰及肩胛冈 止点:三角肌粗隆
功能
1、外展肩关节(所有肌纤维) 2、 屈曲、内旋、水平内收肩关节(前) 3、 伸展、外旋、水平外展肩关节(后)
中部肌纤维起点:第1-5胸椎的棘突 下部肌纤维起点:第6-12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
•伸展、侧屈头颈,并向侧屈的对侧转动头和颈 •上提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上部纤维) •后拉肩胛骨(整块肌) •下拉和向上旋转肩胛骨(下部纤维)
•在提、搬、运中,下部的纤维 经常很弱而未被充分利用,而上 部纤维常常紧张并被过度使用。 因而常导致耸肩样姿态的偏差。
•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发炎 的简称,是肩部周围肌肉、 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 组织的慢性炎症
• 冻结肩:肩关节活动时疼 痛、肩关节肌肉粘连和幅 度受限是其的主要症状
• 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 故也称为“五十肩”
肩关节损伤的常见体态
治疗思路
1、观察体态 2、放松、拉伸紧张肌肉群、增加肌肉关节
活动度 3、加强薄弱肌群 4、姿势再教育与呼吸模式的调整
•功能: •1、前伸、上旋、下降肩胛骨 •2、止点固定时,协助用力吸气
•用手臂撑起身体时,胸小肌 与前锯肌协同作用使肩胛骨 紧贴身体
肩胛上提的主要肌肉
• 1、斜方肌 • 2、肩胛提肌
斜方肌
•起点: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 12胸椎的棘突
上部肌纤维的起点: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 侧1/3,项韧带和第7颈椎的棘突
不到60°或超过120°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 可伴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的肌肉萎缩 • 少数患者可变成“五十肩”,故在疼痛缓解后开始运动康
复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
• 表现:肩关节前 面疼痛,休息后 缓解
• 夜间疼痛加剧, 影响睡眠
• 早期肩关节活动 无明显受限
• 重症可见肱二头 肌萎缩
肩周炎/冻结肩/五十肩
• 1、菱形肌 • 2、斜方肌
菱形肌
• 小菱形肌起点:第7颈椎-第1胸椎棘突 • 大菱形肌起点:第2-5胸椎棘突 • 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大小菱形肌)
菱形肌
•功能:回缩、上提和肩胛骨的下回旋
•与中斜方肌一样, 菱形肌一般都发育 不全,利于圆肩姿 态
斜方肌
•起点:枕部项韧带和第7颈椎到 12胸椎的棘突
斜方复合体
• 1、胸锁关节 • 2、肩锁关节 • 3、盂肱关节 • 4、肩胛胸关节
健康的肩胛骨后面观
上部肌纤维的起点:枕外隆凸,枕骨上项线的内 侧1/3,项韧带和第7颈椎的棘突
中部肌纤维起点:第1-5胸椎的棘突 下部肌纤维起点:第6-12胸椎的棘突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常用锻炼动作
1、T 主要锻炼肌群:三角肌后束、 菱形肌、
斜方肌中部 2、Y 主要锻炼肌肉:斜方肌下部 3、M 主要锻炼肌群:菱形肌、三角肌后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