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解一、正确使用成语

合集下载

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连 贯的能力。结合语境,从后文可以看出本句叙述 的主体为“古琴”,可以确定括号内语句应以 “古琴”为主语,故排除B、C两项。 由后文“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可 推知,括号内句意应与其相反,且从句式的协调性 来看,应选择D项。
第二空,与“生机”搭配的词应为“焕发”,可推 知应选D项。 “制约”比“约束”语气更重,不符合语境。 “修身养性”指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
完美的境界。“放松身心”更强调身心放松,没
有反省体察之意。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
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 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 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 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 的一个缺点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 在认识上加以区别,侧重于在几 个对象之间进行分类、选择。 “辨析”指辨别分析,侧重于分 析。句子强调的是迁徙动物根据 环境中的参照物找出前进的方向, 宜用“辨别”。综合起来,B项符 合修改要求。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C )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 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 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 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 徙的方向感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
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 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 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 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 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板块专题一第1讲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第一板块专题一第1讲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讲义(含解析)

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一、追根溯源——成语误用的10 个原因忽视关键字词而望文生义成语具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源于典故,需要我们溯本求源,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古义,这就增加了某些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只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可能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 应用体验 ]下面句中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分析错因。

1.(2017 ·全国卷Ⅰ ) 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判断: ( ×)分析:“守正不阿”形容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正,公正。

阿,偏袒。

此处错解词义,使用时仅从字面上牵强附会,来表达赵老师的坚守,属于望文生义。

2.(2017 ·全国卷Ⅱ ) 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判断: ( ×)分析:“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此处望文生义。

3.(2016 ·全国卷Ⅱ ) 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判断: ( ×)分析:“厝火积薪”指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此处望文生义,误解为“提前积蓄”。

4.(2016 ·全国卷Ⅲ )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判断: ( ×)分析:“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

比喻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

此处属望文生义。

5.(2015 ·安徽高考)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据境明义,多维比较——高考真题感悟1.(2016·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解析:选B“与众不同”的意思是“跟大家不一样”。

“标新立异”的意思是“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标榜“新”和“异”,重在主观行为,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的意思是“机警灵敏”,多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能力。

“敏锐”的意思是“(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感觉、目光、洞察力等,此处强调“感觉敏锐”,应选用后者。

“焦躁”的意思是“着急而烦躁”,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

“浮躁”的意思是“轻浮急躁”,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情。

“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侧重点不同。

此处宜用后者。

2.(2015·江苏高考)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__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__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___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解析:选B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根据语境,此处应该使用“徘徊”。

积聚:指积累,多用于财富、力量等。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

课时2正确使用成语——精解词义,细察语境知识清单(一)成语知识一、成语特点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成语具有以下特点:1.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2.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3.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如: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4.感情的褒贬性。

许多成语蕴含着褒贬感情色彩。

例如:无所不为(贬)、无微不至(褒)。

5.结构的丰富性。

从成语的构词方式来看,有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并列结构等,形式丰富多样。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言现象。

读懂成语,有助于理解文化,学习文言。

二、成语来源和结构汉语中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神话传说,二是寓言故事,三是历史故事,四是文人作品,五是外来文化。

成语的内部构造比较复杂。

从它的结构关系看,有主谓关系、并列关系、动宾关系、偏正关系、补充关系等。

三、成语中的文言1.成语中的古义尸位素.餐白白地登峰造.极达到文.过饰非掩饰蔚为大观.景象2.成语中的活用星.罗棋.布名词活用为状语,像星星一样;像棋子一样闭.月羞.花闭,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闭上;羞,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使……害羞不远.万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衣冠..禽兽名词活用为动词,穿着衣服;戴着帽子3.成语中的句式时不我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持之以恒状语后置句四、成语误用类型及其规避方法附:微积累1.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

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春意阑珊..(将尽,衰落)不刊.之论(更改)久假.不归(借) 危.言正色(正直)七月流火.(火星) 屡试不爽.(差错)一文不名.(占有) 哀而不伤.(悲伤)不孚.众望(使人信服) 犯而不校.(计较)一傅.众咻(教导) 差.强人意(稍微)安土重.迁(不轻易) 细大不捐.(抛弃)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2.张冠李戴是对成语适用对象不了解造成的。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版文档:第一部分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眼观六路,规避陷阱全国卷词语考查重点固定、突出:常见成语的辨析和使用。

成语题是必考题目,但从历年高考看,命题人有意变换考查的是形式,但不变的是考点。

但2016年增添了对虚词(重点为关联词语)的考查,这一点需要关注。

因此在本专题也进行了虚词的复习与训练。

一、正确使用成语1.(2017·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和语境中“继续以……状态”“再创佳绩”矛盾。

②意味深长: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符合语境。

③层出不穷:不断出现,没有穷尽。

符合语境。

④守正不阿:形容人公正不徇私情。

语境说的是赵老师执着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强调的是坚守,而“守正不阿”强调的是为人处事公正。

⑤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

不符合很多城市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语境。

⑥万无一失:形容有绝对把握,绝对不出差错。

符合语境。

答案 B2.(2017·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正确运用成语》课件

3.成语的由来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事件 (4)前人故事 (5)古人语句(截取或改用) (6)民间口语、谚语或俗语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1)神话传说
精卫填海
女娲补天
愚公移山
开天辟地
(2)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3)历史事件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三顾茅庐
(7)外来成语(西方典故、格言或著作)
一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 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现身说法: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 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出自《楞严经》。 心花怒放:形容内心高兴极了。《圆觉经》、唐译《华严经》 以眼还眼: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出自 《旧约全书·申命记》
耻”专题文化活动。
形容很受欢迎。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 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家家户户都知道。
辨色彩,切忌褒贬误用
现实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 改革,甚至阻挠改革。
“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胸无城府” 的意思是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是褒义词,不用作贬义。
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 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而句中所叙述的摊前不过几米或十几米,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 的壮观场景所以不符合语句中的场景。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
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基础知识教案——正确使用成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成语误用的辨识能力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来源和分类3.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4.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2. 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3. 成语的误用情况及辨识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误用情况3. 互动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语使用心得4.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成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2. 讲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详细讲解成语的含义、结构、来源和分类3. 分析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举例说明成语在句子中的正确运用,强调成语的语义、感情色彩和搭配关系4. 分析成语的误用情况:列举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如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搭配不当等,并解释误用的原因5. 训练学生辨识成语误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6. 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成语及其使用心得,互相交流学习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成语的重要性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和辨识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发现和纠正错误。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含有成语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成语在日常沟通中的重要性。

2. 成语接龙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出一个成语,下一个学生需要接上一个成语的一个字,以此类推。

这个活动有助于学生记忆成语并提高反应能力。

3. 成语故事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熟悉的成语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其他学生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中职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成语(公开课)

中职语文专题复习——正确运用成语(公开课)

练习篇
1、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 “国家破产”的边缘。 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望文生义。
2
浩如烟海:形容图书、典籍等极为丰富。用错对象
3、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 忍痛割爱。
1、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
2、八(6)班涌现出四个优秀小组,十多个先进学 生,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 “可歌可泣”是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用在此处显得大词小用。
七、敬谦错位 该用敬辞的地方误用了谦辞,
积累篇
常见语义前后矛盾的例子:
问题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 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 没有份量的不刊之论 浮光掠影的看留下极深印象 精心组织而不期而遇
积累篇
常见的谦词和敬词:
蓬荜生辉(谦词) 鼎力相助(敬词) 不情之请(谦词) 敬谢不敏(敬词) 才疏学浅(谦词) 高抬贵手(敬词) 信笔涂鸦(谦词) 不吝赐教(敬词) 一孔之见(谦词) 洗耳恭听(敬词)
“耸”和“骇”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也有 明显的区别。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甚至捏造事实,使人震惊, 所说的事不一定存在。 “骇人听闻”指的则是某种确实存在的、听了令人 震惊的事。
总结篇
误用类型
1、望文生义 3、褒贬误用 5、前后矛盾
2、用错对象 4、语义重复 6、不分轻重
7、谦敬错位 8、近义混淆
该用谦辞的地方误用了敬辞。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 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 一定会使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 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差强人意: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 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3.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往往 误解为“失败之后,立下雄心壮志,要再创辉煌”。
1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往往被误解为“严厉地当面训斥”。
15.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 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往往被误解为“象是亲身 感受到了一样”。
成语因其词义有所侧重,这便确定了该词语 的大致适用对象范围。如果对成语所表达的习 惯对象或范围、情境缺乏了解,便会使陈述和 被陈述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用错对象的现象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范围﹑情境, 不要张冠李戴
敝帚自珍 两小无猜 豆蔻年华
汗牛充栋 举案齐眉 车水马龙
青梅竹马 巧夺天工 万人空巷
例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 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 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而应做到三点:(1) 要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2)要辨明 成语的细微差异,(3)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
1、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 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一、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②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俎代庖 ④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⑥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⑧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入瓮 引狼入室 ⑩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二、成语心积虑 满城风雨 ③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
三、成语的出处
①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 ②历史故事: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
例、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 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 然觉得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 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 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 相符。
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 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 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 误解为不吝啬。
四、方法点拨
1、望文生义
大多数成语表里有两层意思,字面意义并 不是它的的真正含义,而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语 的含义,就叫做望文生义。
16.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 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错误的用法是在“空穴来 风”前加“不是”进行否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结果 意义完全用反了,有的则错误地理解为“无中生有”。
17.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 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1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往 往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 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2、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 为深恶痛绝。【“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 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 话”。】
3、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 档次不如进口饮料。【“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 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7、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 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江河日 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句中误将“日 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8、有人对歪风邪气深恶痛绝,可是轮到自己身处其中,也便随 风而走。他们忘了,曾几何时,自己对这些现象又是何等咬牙 切齿。【“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句中错误地 理解为“在很久以前”或“过了很长时间”。】
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
②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00国) ③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 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 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06鄂)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一般指作品等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 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 词,只能对已
例 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 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 能对人。
⋆对象不当
①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 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 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04苏) 形容书籍极多
9.安之若素: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 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 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 样对待,毫不在意。往往误解为“像平常一样安然或 安心对待”。
10.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往往 误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11.惨淡经营: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4、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 【“侧目而视” 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这里 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5、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掺在一起。不表示学习成绩参差不齐。】
6、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十分令人痛心,到 头来只落得马革裹尸的结局。【“马革裹尸”意思是用马皮将 尸体包裹起来,指英勇杀敌,战死疆场;不是“死得很惨,死 后连埋葬的棺材和地方都没有”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