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油生产工艺
米糠油制取工艺的研究

米糠油制取工艺的研究米糠油制取工艺的研究目前,米糠油已成为国内外油脂类产品行业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是制备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油脂品种的基础原料。
因此,米糠油的制取工艺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一、原料准备米糠油制取的原料主要是黑米糠,一般采用现磨或蒸汽熟米糠,其中现磨米糠油制取效率更高,但现磨米糠色泽稍深,酸值及黏度也较高,一般油工厂不宜采用。
现磨米糠经洗涤后,应尽快制取,以减少木糠污染,降低油脂性能。
二、米糠油制取工艺米糠油的制取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1. 水提米糠油制取工艺:水提米糠油制取工艺是以水为提取溶剂,酸性条件下,利用米糠细胞壁的渗漏性,将米糠中的脂肪从细胞壁中渗出,再经离心分离,得到米糠油的一种工艺。
酸提的工艺可以分为低酸提和高酸提两种,其中低酸提的工艺是水提米糠油的主要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溶剂消耗量少、油产率高等优点。
2. 蒸汽提米糠油工艺:蒸汽提米糠油工艺是以蒸汽为提取溶剂,利用米糠细胞壁的渗漏性,将米糠中的油从细胞壁中渗出,再经离心分离,得到米糠油的一种工艺。
此种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温度可控,油产率高,但数据显示比水提米糠油工艺稍低,热效率较低,耗能较多,环境污染较大。
3. 冷榨米糠油工艺冷榨米糠油是以机械方式,将米糠挤压、磨碎及过滤而得的技术,它完全采用物理方法,不添加任何溶剂,具有操作简单,温度可控,抗油变好等优点,但油产率及热效率较低。
三、总结米糠油制取工艺有水提、蒸汽提和冷榨三种,其中,水提工艺操作简单、溶剂消耗量少、油产率高,是制取米糠油的主要方式;蒸汽提米糠油有操作简单、制取温度可控等优点,但油产率略低,耗能较大,环境污染较大;冷榨无需添加任何溶剂,抗油变好,但油产率较低。
因此,在选择米糠油制取工艺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结合,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米糠油的产量和质量。
米糠油提炼方法总结

米糠油提炼方法总结米糠油是一种被广泛利用的植物油,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米糠油提炼方法主要包括预处理、浸提、溶剂蒸发、溶剂回收和油脂净化等环节。
本文将对米糠油提炼方法进行详细总结。
预处理是米糠油提炼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杂质、改善油脂品质和提高浸提效果。
预处理方法包括洗涤、破碎、蒸煮和渗透等。
洗涤是将米糠油中的杂质通过水洗去除,破碎是将米糠颗粒破碎成较小的颗粒以提高浸提效果,蒸煮则是利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来改善油脂品质,渗透则是利用温水渗透米糠细胞,使得后续步骤更容易进行。
浸提是米糠油提炼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将米糠中的油脂与溶剂充分接触,使油脂溶解于溶剂中。
常用的浸提方法包括常温浸提、热温浸提和超声浸提等。
常温浸提是将米糠与溶剂混合搅拌,利用溶剂的极性溶解油脂,热温浸提则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浸提以加快溶解速度,超声浸提则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使得溶剂渗透更深入,提高提取效果。
浸提时间一般为4-8小时,提取效率可达85%以上。
溶剂蒸发是浸提后的一步,其目的是将浸提液中的溶剂蒸发掉,留下油脂。
常用的溶剂蒸发方法包括传统蒸发、真空蒸发和微波蒸发等。
传统蒸发是将浸提液加热,使溶剂蒸发,真空蒸发是在低压下进行蒸发以减少溶剂的挥发温度,微波蒸发则是利用微波加热浸提液,使溶剂蒸发更加均匀。
溶剂蒸发时间一般为40-60分钟,温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溶剂回收是为了节约溶剂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而进行的步骤。
常用的溶剂回收方法包括蒸发和凝聚、蒸馏和压缩等。
蒸发和凝聚是将溶剂蒸发后,通过冷凝器将其凝聚成液体,实现回收;蒸馏是利用不同沸点的溶剂进行分离,以高效回收溶剂;压缩则是利用压缩机将溶剂压缩成液体,实现回收。
不同的回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溶剂和生产规模,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油脂净化是为了提高油脂的品质而进行的步骤。
常用的油脂净化方法包括酸脱色法、碱脱臭法和膜分离法等。
酸脱色法是利用酸性物质对油脂进行脱色,去除杂质和色素;碱脱臭法是利用碱性物质对油脂进行脱臭,去除异味和酸败物质;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对油脂进行过滤,去除微小颗粒和杂质。
食品加工技术-冷榨米糠油工艺流程

食品加工技术:冷榨米糠油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米糠→筛选→加温水→机械搅拌→保温润料→做饼→压榨→成品制作方法1.筛选:将碎米、大糠片等杂质筛净,做到手捏无硬心。
尤其要除净碎米。
因碎米中主要成分为淀粉,蒸胚时吸收水分膨胀成粘糊状,压榨时堵塞油管,降低出油率。
2.加温水:加50℃温水3~4%。
3.搅拌:搅拌器每分钟480~500转。
搅拌10~15分钟,温升至54~58℃。
4.保温润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蒸汽暖管使整个车间保温;另一种是榨机保温。
即用木板等将榨机密闭起来防止饼温散失以维持所需要的温度。
实践证明,室温维持在30℃左右,以榨机保温法可提高出油率。
保温30分钟,温度56~58℃,水分为13.5~13.8%。
5.做饼压榨:每块饼重2千克左右,入榨水分以13.8%左右为宜。
6.毛油过滤:压榨出来的毛糠油含有饼粉等杂质,以60目筛网过滤。
过滤时油温一般在80℃左右为宜。
米糠油(稻米油)设备压榨工艺(概述)

稻米油设备,又名米糠油设备,由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其意义在于提取米糠中的高营养食用油脂。
原理工艺米糠油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浸出法(精炼法)。
浸出法(精炼法浸提工艺生产出的油也叫浸出油,就是用有机溶剂(比如汽油、乙醇等)浸提油料,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使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工艺。
最初浸提出来的“油”是有机溶剂和油脂等的混合物,不能食用,必须经过一系列精炼工艺(脱腊、脱胶、脱水、脱臭、脱酸、脱色等化学处理)后才能食用,这种油一般颜色较浅、材料种子中最初的天然气味淡或无明显气味。
浸提工艺几乎能将油料中所有的油全部提取出来,经济效益非常高,是现代油脂行业最普及的加工方式。
制取工艺米糠的浸出→米糠→筛选→去石→膨化(造粒)→浸出→米糠混合油→加温分提→精过滤→米糠油稻米油稻米油经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压榨或浸出等工艺提取分离所得的油脂即为稻米油。
分为米糠油和米珍油两类:从米糠(稻谷的保护皮层如果皮、种皮、外胚乳等)中提取的油脂为米糠油,从米珍(稻米胚与糊粉层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精准碾米提纯物)中提取的油脂为米珍油。
GB 19112—2003 《米糠油》是目前我国食用稻米油的国家标准。
但随着人们日益对食用油安全的重视,2013年7月3日,由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等主办的《米糠油》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该工作组组长、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何东平表示,《食用稻米油》新国标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起草,明年上半年报批、审定,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颁布。
《米珍油》的发明将颠覆原《米糠油》食用稻米油的标准。
稻谷,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谷64%的营养在米皮和米胚中,约60%的营养蕴藏于糊粉层和胚(米珍)中。
当前稻米油提炼于米皮和胚芽,150公斤稻谷能提炼出1升一级稻米油。
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又称玄米油,研发及食用历史久远,且不断加快,将来稻米油将脱脂分离自米珍。
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

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郑州宏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各种植物油、动物油制油设备,精油和色素提取设备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油脂设备加工具有丰富的经验,今天宏日机械为大家详细介绍米糠油精炼设备工艺流程!一、米糠油加工成套设备的精炼技术1.米糠油化学精炼技术化学精炼也称为碱炼脱酸工艺,是用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的精炼方法,是目前油脂行业运用最广泛的脱酸工艺。
米糠油化学精炼工艺流程 :脱胶脱酸米糠原油中一般含有比较高的游离脂肪酸,采用化学碱炼的方法消耗较多的辅助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但是两次碱炼所产生的皂脚可以作为提取谷维素的原料,生产厂家应合理地加以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脱色米糠油色素与大豆油、菜籽油色素相比是较难脱除的。
我们采用“环流蒸汽搅拌式脱色塔”,较好地实现了米糠油的脱色。
在实践生产中,脱色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脱色效果,时间过短脱色效果不好;时间过长会引起新色素的形成和热固定现象的发生,造成油脂的氧化和回色。
脱臭我国米糠油连续精炼多使用塔盘式脱臭塔和填料脱臭塔。
在米糠油脱臭过程中,甾醇和维生素 E 易被蒸馏物夹带而损失,脱臭的工艺条件不同,它们的损失率也不同。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适当控制较低的脱臭温度、直接蒸汽的通入量和时间,使甾醇和维生素 E 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脱蜡脱蜡是米糠油精炼工艺的一道关键工序,脱蜡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精炼成品油的质量和精炼得率以及糠蜡综合利用的效果。
脱蜡工艺有常规法、表面活性剂法、溶剂脱蜡法、稀碱法等。
工业生产常采用的是常规法,其次是表面活性剂法,其他方法很少采用或未实现工业化生产。
下面就常规法脱蜡工艺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脱蜡工艺一般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以一定的结晶速率将温度比较高的油冷却到 25 ℃以下,然后在此温度下继续结晶一段时间;第二步用压缩空气或柱塞泵将结晶后的油导入养晶罐内,保持油温不变,继续养晶一段时间,以利于形成稳定的晶型。
为了不使油脂剧冷而影响结晶效果,油与冷却剂温差不能太大,一般控制在 5 ℃左右。
米糠油生产技术

米糠油生产技术Post By:2002-8-16 6:19:00米糠油是从米糠里提取的植物油。
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中胆固醇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病的防治。
米糠是稻谷加工中除稻壳之外的又一主要副产品,约占加工原粮的6%左右,米糠中的脂肪含量与大豆相当。
我国的米糠资源极其丰富,因此开展米糠制油是大有可为的。
现将米糠油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从米糠里提取米糠油,可采用压榨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
目前农村一般采用压榨法。
根据压榨所用的设备不同分为机榨和木榨(即土榨)两种。
机榨出油速度快,产量大,节省劳力;木榨出油速度慢,产量低,占用劳力多,但设备简单易操作。
(一)压榨法制取米糠油使用螺旋榨油机制取米糠油的机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米糠—>筛选—>掺稻壳—>加水—>蒸坯—>炒坯—>压榨—>毛糠油。
1.筛选米糠中常含有碎米和杂质,碎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如不去除,蒸坯时淀粉将糊化发粘,压榨时影响出油率。
筛选的目的在于去除米糠中的碎米和杂质,保证出油率。
可用糠粞分离小方筛进行筛选。
2.掺壳米糠中掺人4.5%一5%的壳,可增加坯的硬度,蒸坯时可使蒸汽容易通过,料坯吃气均匀。
掺人稻壳后,要翻动均匀。
3.加水蒸坯时为了容易上气,应适当加水。
米糠水分为l1%一12%时,一般加水20%。
加水要均匀,并且使米糠松散。
4.蒸坯蒸坯的目的是为了使米糠中的粗纤维软化,蛋白质凝聚,细胞破裂,细小油滴聚集成较大的油滴,以便容易榨出。
蒸坯的方法之一,是将加水的米糠放在蒸桶里,炊蒸40—50分钟,使料坯吸足水分。
炊蒸温度要掌握在102一lO5℃之间,炊蒸到米糠水分达到32%一37%,同时颜色变深,用手捏感到柔软,并略带粘性即可。
5.炒坯炒坯的作用是降低料坯的水分,以利于出油,具体作法是:将蒸好的料坯,放进铁锅里焙炒,每锅装料3.5—5千克。
炒时先用旺火,后用文火,温度掌握在115一120℃之间而且要不断翻动,使料坯受热均匀,以免炒焦。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江南大学食科070608 秦臻一、米糠的理化性质米糠是由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少量米胚和碎米组成。
新鲜的米糠呈黄色,有一股米香味,具有鳞片状不规则结构,米糠成分随品种、精碾的条件等因素有很大的不同。
米糠油的化学结构组成极为独特,符合人类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其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20%,不饱和脂肪酸占80%,不饱和酸中的油酸占38%,亚油酸占40%,它是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过多的沉积,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米糠油中含有的维生素E、角鲨烯、活性脂肪酸酶、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几十种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对调节人体机能、改善代谢功能都有很大作用。
米糠油的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属新型功能性保健食用油。
未精炼的毛糠油含有3%~5.5%不皂化物。
米糠油的酸值较高,约含有25%的游离酸,此外还含有糠屑1%~5%,糠蜡3%~9%,磷脂1%~2%以及少量其他杂质主要是谷维素、甾醇和高级脂肪醇等。
二、米糠油的制取工艺(1)压榨法工艺流程:清选→蒸炒→炒坯→压榨→过滤→毛糠油→精炼→米糠油清选可用风选、筛选等方法除去米糠中的碎米及其他杂质,保证出油率。
蒸炒为了使米糠中的粗纤维软化、蛋白质凝聚、细胞破碎、细小油滴凝聚成较大油滴,以便容易出油。
条件:转速40r/min,温度120℃,时间10min左右,水分达到32~37%。
炒坯降低坯中的水分,以利于出油。
条件:温度115~120℃,不断翻动,时间20~30min,水分降至5~7%。
压榨条件:温度80~90℃,时间3~5min过滤将压榨好的毛糠油用帆布或双层白布在过滤机中过滤,过滤温度控制在70℃。
压榨出来的毛油必须经过精炼才能食用。
溶剂浸出法1、水溶液浸出米糠油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水溶液浸出工艺(ATP)是指应用水溶液从含油物中浸出脂肪的工艺过程。
筛选:米糠通过16目筛去除外来物、稻粒、壳片和碎米。
贮存:筛选后,米糠在-18℃下存于塑料袋中,使用前在4℃冰箱中融化24h。
功能性米糠油制备方法

(1)脱胶方法将米糠毛油称重后加热到80℃,然后加入0.3%浓度为85%的磷酸搅拌20min,再加入油重5%的温度为85℃的热水继续搅拌30min,最后通过转速3000r/min的离心10min即可。
(2)萃取脱酸方法将称重后的脱胶米糠油和萃取溶剂按1:2.4(W/V)混合,在40℃的条件下,利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min后取出,然后在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分出下层油样,旋转蒸发器脱溶。
(3)脱酸剂脱酸称取甲醇萃取三次后的米糠油,加入1.8%脱酸剂,保持70℃,在一定的磁力搅拌下搅拌30min后取出,最后抽滤,即可得到脱酸后油样。
(4)谷维素含量的测定谷维素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①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柱为Luna C18(4.6 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检测波长:327nm;流速1.5 mL/min;柱温28℃。
进样量20μL。
②标样的配制准确称取15mg和25mg谷维素标准样品,加入1ml三氯甲烷,用无水乙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既得300mg/L和500mg/L的谷维素标液,然后用移液枪分别吸取1.6ml、0.8ml、0.4ml、0.2m的500mg/L的谷维素标液分别加入0.4ml、1.2ml、1.6ml、1.8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既得400mg/L、200mg/L、100mg/L、50mg/L 的谷维素标液。
③样品的配制准确称取1g的米糠油,加入1ml三氯甲烷,用无水乙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
(5)维生素E、甾醇含量的检测方法维生素E、甾醇含量的检测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①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柱为Luna C18(4.6 mm×150mm,5μm),流动相:甲醇;检测波长:210nm;流速1mL/min;柱温28℃。
进样量20μL。
②标样的配制维生素E标准样品的配制:称取20mg维生素E的标准样品,用甲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得到2mg/ml的维生素E标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糠油生产工艺
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的食用油,其生产工艺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传统生产工艺
传统的米糠油生产工艺主要是采用手工或简单机械进行加工。
首先将
米糠经过清洗、晾晒等处理后,再进行破碎、压榨等工序,最终得到
米糠油。
这种生产工艺虽然简单,但效率低下,且油质不稳定,容易
受到污染。
二、机械化生产工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生产工艺逐渐成为主流。
这种工艺主要
是采用专业的米糠油生产设备,如压榨机、脱酸机等,将米糠进行加工,得到高质量的米糠油。
相比传统工艺,机械化生产工艺效率更高,油质更稳定,且能够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三、超临界萃取生产工艺
超临界萃取生产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米糠油生产工艺。
该工艺主要是采
用超临界萃取技术,将米糠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这种工艺不需要使用
任何溶剂,能够保证产品的纯度和卫生安全,且能够有效地保留米糠
油中的营养成分。
四、微波辅助生产工艺
微波辅助生产工艺是一种新兴的米糠油生产工艺。
该工艺主要是采用微波辅助技术,将米糠中的油脂提取出来。
相比传统工艺,微波辅助生产工艺具有加工速度快、油质稳定等优点,且能够保留米糠油中的营养成分。
总之,米糠油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健康、营养的食用油。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米糠油生产工艺也会不断创新,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