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与思考--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PPT

合集下载

从911事件浅谈公共危机管理

从911事件浅谈公共危机管理

从911事件浅谈公共危机管理 引导语:美国东部时间9⽉11⽇上午,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及其他⼀些城市相继遭受恐怖袭击,损伤惨重。

下⾯是yjbys⼩编为你带来的从911事件浅谈公共危机管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恐怖分⼦研究了最容易在美国最⼤化造成恐怖的⼿段,以美国好莱坞⼤⽚般的想象⼒,利⽤美国的民航飞机的巨⼤动能,针对最具影响⼒的美国建筑,选择了上午9点,这个美国⼈休息和⼯作的转换时间---这时⼈的⼼理警戒状态处在最低状态。

其危机制造的周密性和精确性令⼈震惊。

美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国家危机的考验,美国如何管理此次危机,成为世界瞩⽬的焦点。

按照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构成危机状态有⼏个很显著的特点:这种危机显然威胁到了现存的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这种危机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和应对,危机具有突发性,给决策者留出选择的时间很少,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应对的策略。

危机具有不确定性。

怎么来的、将会怎么发展,⾛势如何,这些情况都很难判断。

这次危机来得是如此突然,美国⼈事前没有⼀点准备,不少⼈因此怀疑美国的国家危机处理能⼒,⾄少在危机预警⽅⾯的能⼒似乎很差。

⼀般来说,危机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爆发期、恢复重建期。

在危机潜伏期中,主要是事前的预防。

很多危机的发⽣,事前都是有征兆的。

危机是⼀个⾮常态的过程。

在危机管理的早期,对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很重要,要尽可能地寻找可能出现的危机。

事前的预防胜于事后的救济。

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应该是在潜伏期就解决危机。

事前的预防,就是要建⽴⼀个危机预警系统,很多危机都是可以预防的。

包括这次美国的危机,这次危机事实上暴露了美国国家管理的⼀些漏洞。

美国的国家预警实⼒应该很强,⽐如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等庞⼤的情报组织,但这次显然犯了严重的失误。

虽然美国也意识到了⼀些问题,预料可能会发⽣这样的危机。

在爆炸前⼀天,国防部长曾经说,美国最⼤的敌⼈来⾃五⾓⼤楼,过了不到24⼩时就应验了他的预⾔。

911事件原因后果课件

911事件原因后果课件

SUCCESS
THANK YOU
2019/9/22
经济影响
• “美国911事件”发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 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全球许多股票市场受到影响,当时美国 经济已经放缓,9·11事件则加深了全球经济的萧条。
•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 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 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 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 它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 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宣布将会对发动袭击的恐 怖份子以及保护他们的国家发动军事报复。第一 个打击目标就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理由是他们 拒绝交出头号嫌犯本•拉登。
• 有传闻称伊拉克也卷入袭击事件。美国政府事后 承认,9.11事件当晚白宫就已经决定要更换伊拉 克政权——虽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宗教上较为 开放的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到底与信奉伊斯兰原教 旨主义的基地组织之间有任何联系。布什政府通 过利用9.11事件来挑起民意支持攻打伊拉克。
• 美国政府的一个统计显示,为追杀拉登,在阿富汗战争中,从2001 年~2010年,美国的军事拨款超过4280亿美元,对阿富汗的占领到 2010年6月1日已造成7228名美军士兵死伤。随着美国的军事形势受到 破坏,白宫增加了驻阿富汗士兵的数量,这同时也增加了美军士兵的 死伤人数。奥巴马政府最近18个月在阿富汗死伤的士兵人数远远超出 过去8年。2011年5月2日,驻阿美军在帐篷里看到本.拉登死讯时说: “本·拉登的死就是对所有死亡的美军士兵最大的安慰。”
• 911事件在心理上对美国民众形成前所未有的影 响,使美国人一方面加剧了对恐怖主义的仇恨, 为美国人在防范恐怖主义问题上达成共识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911事件(DOC)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911事件(DOC)

概况“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8:45 :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92,遇难: 92。

9:03:波音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65,遇难: 65。

9:45 :波音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

机上人员:64,遇难: 64。

10:20:波音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

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

机上人员:45,遇难: 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影响1、〖对美国〗“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

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

从“911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从“911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

从“事件”看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摘要:“9?11事件”事件之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似乎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在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处理和管理能力也不能不令我们刮目相看,在有效处理危机事件的背后,暗含的是美联邦的的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因此深入探讨美国危机管理模式的优势之处,取其精华、合理借鉴对我们日后处理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9?11事件”;美联邦;危机管理;政府公关一、美国“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厦和首都华盛顿附近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先后遭到恐怖分子劫持的美国民航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大厦在撞击后起火倒塌,五角大楼部分建筑倒塌,共造成3000多人丧生。

“9?11事件”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除1812年美英战争外本土遭受的最具破坏性的打击。

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做出了强烈谴责,其立场受到大多数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事件发生后全球各地都有各种悼念活动,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该事件也直接导致了此后国际范围内的多国合作进行反恐怖行动。

面对“飞来横祸”,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迅速着手处理危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起到的极大作用使得整个处理过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美国危机管理机制概述美国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模式,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独立机构负责协调,危机管理决策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的综合性、动态性的一个体系。

美国应急反应机制的启动已经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美国现行的《全国紧急状态法》于1976年经国会通过。

该法对紧急状态的颁布程序、颁布方式、紧急状态的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作了规定。

该法规定,当出现联邦法规定的宣布紧急状态的情况,总统有权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9·11”恐怖事件给电子文件管理留下的警示

美国“9·11”恐怖事件给电子文件管理留下的警示
二 、前 车 之 覆 ,中 国 单 位 可 鉴 在 中 国 ,电 子 文 件 数 据 的 实 时 存 储 大 家 也 都 在 做 , 并 且 ,基 本 上 实 现 电 子 文 件 数 据 的 线 上 和 线 下 共 存 、双 机互为备份、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共存的多重保管体 系,但没有几家单位像摩根 ! 斯坦利那样,使用光纤通 信实现电子数据的异地实时网络备份,能够在灾难发 生的极短时间内启动异地实时网络备份措施,把目前 还未实现异地网络备份的电子文件数据及时传送到异 地保存,其主 要 原 因 ,一 是 这 种 方 式 价 格 太 高 ,二 是 目 前国内的通信基础设施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不 过,即使没有像摩根 ! 斯坦利这样使用 "#$ 技术,国内 的许多部门在电子文件数据的灾难备份方面做得也是 相 当 不 错 的 ,即 使 出 现 灾 难 ,电 子 文 件 关 键 数 据 也 不 会 丢 失 ,运 营 可 以 很 快 恢 复 ,尤 其 是 在 银 行 、证 券 、电 信 等 关键部门。 但是 ,在 我 国 除 了 银 行 、证 券 、电 信 等 重 要 关 键 部 门外,其它还有多少单位部门也实现了电子文件数据 的 实 时 网 络 备 份 % 显 然 ,这 是 个 很 大 的 疑 问 。 即 使 实 现 了实时网络备份,但是否采用 "&$ 方式也很关键,因为 这关系到这些单位部门一旦遇到大的灾难时,能否像 摩根 ’ 斯坦利那样,对还未实现异地网络备份的电子 文件数据在极短的时间范围内快速地传送出去,从而 即 时 完 成 电 子 文 件 数 据 的 异 地 网 络 备 份 ,因 此 ,美 国 的 “(·)*”恐 怖 事 件 应 该 给 我 们 以 重 要 警 示 ,在 我 国 重 要 的 关 键 性 企 业 、单 位 和 部 门 ,不 仅 要 重 视 电 子 文 件 数 据 的 异 地 备 份 保 存 ,而 且 必 须 考 虑 到 在 灾 难 到 来 时 ,能 否 及时地把尚未实现异地备份的电子文件数据能够即时 完成异地备份 的 需 要 ,因 此 ,在 这 些 地 方 ,我 们 要 尽 可 能作大的投入,甚至尽可能采用 "&$ 技术来传输电子 数据。 应 该 讲 ,正 如 我 们 上 面 已 经 提 到 的 ,电 子 文 件 是 否 需要异地 备 份 保 存 在 我 国 档 案 界 也 己 作 出 了 明 确 、肯 定 的 回 答 ,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业 标 准《 电 子 文 件 与 电 子档案管理规范》+报批稿, 第 - 款电子文件归档中指 出 :“把 带 有 归 档 标 识 的 电 子 文 件 集 中 , 拷 贝 至 耐 久 性 的载体上,一式 . 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 第 . 套异地保存。”而在《/&0 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 与 档 案 管 理 要 求 》中 又 明 确 指 出 :“归 档 的 电 子 文 件 至 少 一式二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利用+1,。必要 时,复制第三套,异地保存。”当然,规定是规定,但在实 际 工 作 中 ,我 们 发 现 ,除 了 这 些 重 要 的 关 键 部 门 采 用 了 异地备份保存措施外,其它单位部门采用这一措施的较 少,更何况,从规定我们明显看到,我们只是作出了线下 实体异地保存的规定,而并没有对线上实时网络备份作

911事件对保险业影响--课件

911事件对保险业影响--课件

再保险业重创 巨额的赔付金额
保险业 损失惨重
巨额的赔付金额
• “9·11”恐怖袭击引发的索赔项目包括建筑物损 失、非建筑物财产损失、商业中断损失、人员 伤亡损失、员工补偿损失、资产贴水损失和企 业破产与停业损失等。其中商业中断索赔、债 务索赔和非建筑类损坏索赔额分别达到110亿、 100亿和60亿美元之多,占已经发生的索赔金 额的27%、25%和15%。人员伤亡、建筑损毁 和飞机损失索赔分别为27亿、35亿和35亿美元, 占整个索赔金额的7%、9%和9%。这些索赔 中,绝大部分来自下曼哈顿区围绕世贸中心方 圆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面对如此巨大的赔付 金额,许多规模较小或积累较少的保险公司都 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911事件对保险 业的影响
讨论要点
1 美国的保险传统 2 保险业损失惨重 3 生存下来的原因 4 今后的发展对策
美国的保险 传统
美国人给自己都 投了什么保险? 美国社会流行雇 主替雇员买劳工 和人寿保险 定期保险,通常 没有储蓄成分, 所以相同的投保 额所得到的赔偿 金额比较高
在美国,恐怖 活动所造成的 损失是包括在 理赔项目 投保金额进行 投资,并做了 对冲,巨额赔 偿,意味着保 险公司必须资 产套现
生存下来的原因
业务多样化、国际化
保险公司林立
用再保险降低风险
保险业பைடு நூலகம்
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险监管机构
政府出面
保险公司今后的发展的对策
• 保费费率的大幅提高。鉴于“9·11”事 件引发的对财产与生命安全的顾虑,特 别是出于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的考虑, 各保险公司纷纷提高了投保标的的保险 费率。仅仅在2002年上半年,美国的保 费费率就平均提高了2-3倍。升幅最大 的是企业和私人财产险的保费。保险业 还设立了新的保费费率梯度表,离政治 或金融中心越近的公司,保费越高。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911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911事件

概况“9.11事件”(又称“911”、“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机在美国的上空飞翔,然而这四架飞机却被劫机犯无声无息地劫持。

当美国人刚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之时,纽约世贸中心,连续发生撞机事件,世贸中心的摩天大楼,轰然倒塌,化为一片废墟,造成了3000多人丧生。

过程8:45 :波音767-B-223ER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92,遇难: 92。

9:03:波音B-767-222同样地在飞离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不久后就被劫持,撞毁在世贸中心南楼,大楼随后坍塌。

机上人员:65,遇难: 65。

9:45 :波音757-223飞离杜勒斯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随后撞向五角大楼一角。

机上人员:64,遇难: 64。

10:20:波音B-757-222飞离纽华克国际机场后不久被劫持,直向华盛顿飞去。

随后高速坠毁在宾夕法尼亚乡间,据猜测是乘客与劫机者搏斗阻止了这架飞机撞向目标。

机上人员:45,遇难: 45。

整个美国都为之震惊,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

影响1、〖对美国〗“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经济一度处于瘫痪状态,对一些产业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

地处纽约曼哈顿岛的世界贸易中心是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来的摩天大楼,造价高达11亿美元,是世界商业力量的会聚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共计1200家之多,平时有5万人上班,每天来往办事的业务人员和游客约有15万人。

两座直冲云霄的大楼一下子化为乌有,五角大楼的修复工作至少在几亿美元之上,人才损失难以用数字估量。

而且交通运输和旅游业造成严重损失。

美国国内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实是历史罕见。

无论对美国总统布什,对美国民众或者对美国政坛人士来说,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击事件都是一次历史性的震撼。

911事件PPT

911事件PPT

• 另据消息:美国建筑专家评论指出,他们通过观看大 • 楼倒塌的录像认为,虽然飞机冲撞对大楼确实造成了一定 • 的破坏,但随后燃起的大火才是造成楼房倒塌的直接原因。 • 其实,国际国内的建筑专家早就强烈反对建造超高层 • 大楼,他们特别强调的是超高层大楼的安全性极差,一旦 • 发生火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和质量事 • 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长时间猛烈的大火烧软了飞机所撞击的那几个楼层的钢 材,而它上部楼层约数千吨到上万吨的重量自然就会落下 来,像一个巨大的铁锤,砸向下面的楼层,对下面的楼层结 构的冲击力远远大于其原先静止时重力,下面的楼层结构自 然难以承受,于是一层层垂直地垮塌下来。
• • • • • • • • • •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20:45第一波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 北部塔楼接近顶部的位置.由于这种波音757飞机所载燃油 较少,加上撞击位置较高,上层压力较小,所以大火烧了 很久,直到北京时间9月11日晚22:28: 大火燃烧了1小时 43分钟后世贸大楼北部塔楼才倒塌。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21:03第二波飞机于撞击世贸大楼 的南部塔楼。因波音767飞机所载燃油量大,加上撞击位置 较低,上层压力很大,所以北京时间9月11日晚22:05,大 火燃烧了1小时零2分钟后,后被撞击的南部塔楼反而率先 倒塌,灰尘和残骸四处飞溅。

• •

这次撞击大楼的波音757飞机大约可载35吨燃油,波音 767飞机可载51吨燃油,由于是从美国东部飞往西部的远程航 班,所以飞机上的油箱估计装满了燃油。在起飞后这些飞机 很快改变航线撞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机上燃油消耗很 少,几乎将它们的满满一飞机油箱的优质航空煤油都撒到了 大楼里,燃起了熊熊大火。
长时间猛烈的大火烧软了飞机所撞击的那几个楼层的钢材而它上部楼层约数千吨到上万吨的重量自然就会落下来像一个巨大的铁锤砸向下面的楼层对下面的楼层结构的冲击力远远大于其原先静止时重力下面的楼层结构自然难以承受于是一层层垂直地垮塌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果——布什总统的一些列行动都对稳定民众,控制 当时的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着实践行了 美联邦的职能。
三,军方全面配合 调动有效,强力出 击应对。
效果——美国军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及时进行防空和医疗 救护工作。布什在白宫地下室召集了最高级别的国家安全会 议,决定发动反恐战争。
四,加强对媒体的 舆论引导,报道客 观准确。
美国9.11事件的 影响与思考
事件发生
SECTION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
10年前的9月11日,19名
劫机者劫持了4架民航客
机。其中3架飞机撞向纽 约和华盛顿的建筑物,另 外1架飞机没有到达攻击 目的地。这是美国历史上 其中一次最严重的攻击。
惨痛后果
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国国 防 部所 在 地 ——五 角大楼先后遭到恐怖主 义分子劫持的波音 757 、 767 飞机猛烈撞击,导致 世贸双塔轰然倒塌,共 造成 3000 多人 死 亡和 失 踪“ 9·11 事件”被美国 政府称为是其历史上第 二次“珍珠港事件”。
我们的看法
事件后加强民众隐私的监管
SECTION
9.11之我见
1
公民权利向反恐让步的无奈的 妥协
1. 繁琐的安检走进日常生活 2. 各类信件包裹都要经严格检查才能 送到收件人手中 3. 加强本国及外国信息的监听
9.11之我见
2
美国走向一种专制局面
1. 民众对于个人权利,宁做出更大的 让步,也不愿处在恐怖主义的危险 之中,民调显示半数美国“911事件”导致 的经济影响不仅局限于事 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 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 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 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 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 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 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 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 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 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
解决措施
SECTION
美国应对“911”的具体对策
一,各级政府及部 门展开危机调查, 处理应急不慌。 效果—— 美国各部门启动危机预警方案,灾难发生 后 没有因为慌乱而导致更大的伤亡和更多的物质损 失。(纽约消防局、紧急医疗服务组织、警局调度员 工作) 二,布什出面最高 领导人反应迅速准 确,使得决策有力。
美国的危机管理机制
1.公共安全危机的管理模式, 是以法律为基础,以总统为 核心。 2.国家各级部门分工合作、协 调,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的 体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美国应急反应机制的 启动已经纳入法治化的 轨道。
对于我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启示
1.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 法律制度刻不容缓 2.完善常设性危机管理部 门,制定权责明确的危机 反应体制 3.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 危机意识,明确自身职 责 4.对于媒体的引导 要准确一致,话要 说对,事要做明。
9.11之我见
3
监控者 被监控者
1. 德国总统默克尔 2. 互联网成为美国霸权国家的殖民地, 思潮的入侵比武器更可怕
9.11之我见
4
资本主义帝国亡我之心不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御敌于国门 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 势,我们应对世界局势有更加清晰客 观的认知。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效果——媒体使美国民众感到政府对危机正在采取积极的 应对行动,也使民众的心理从遭受袭击之后的恐惧、悲伤很 快转变为对恐怖分子的仇恨和团结反恐的激情。
五、建立健全法制
效果——签署国会 通过的“爱国者法案” 反恐法案。根据法案, 美国将大量增派警察和 侦查力量“应对美国从 未面临的严峻威胁”。
应对危机的启示 S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