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空区处理方法:(一)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二)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灌浆、注氮,防止煤层自然发火。
(三)对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防止高浓度瓦斯涌入工作面。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措施11101工作面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必须采取以灌浆为主,辅以注氮、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构筑拦浆防火墙、设置挡风帘等综合防火措施,加强防火工作,防止煤炭自燃。
1、防火方法(1)采空区:采空区防火采用黄泥灌浆为主,注氮、均压通风、进、回风隅角构筑全断面拦浆防火墙、进风隅角设全断面挡风帘为辅的综合防火技术,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
(2)断层等地质构造处:断层等地质构造处的煤体破碎,丢煤较多,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应对破碎带及附近进行重点灌浆、注胶、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并对破碎遗煤喷洒阻化剂。
(3)停采线防火:工作面停采后,对停采线煤柱及巷道煤体喷洒凝胶阻化剂,对采空区采取注黄泥浆、注胶封堵、注氮、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等措施;工作面封闭后,对采空区进行一次大量注黄泥浆。
2、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防止11101采空区自然发火”领导小组。
组长:黄刚副组长:王衍生张忠玉王信海成员:张俊强毕思忠赵德昌杨继和宗立军张建波王明伟苗圃万传新办公室设在公司通防部,主任由张俊强担任。
职责:负责召开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会议,负责防火日常情况的调度、数据统计和信息传递,为决策提供依据。
(2)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①技术资料组组长:王信海副组长:张俊强成员:张建波吕茂云李福国职责:制定具体的防灭火方案,并随时修改救灾方案报指挥部,提交防灭火所需的物资目录,特殊情况下提出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技术组,确定防灭火的技术方案。
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与指挥部及各组联络,保障防灭火技术方案及指挥部意见的传达、反馈到位。
②现场工作组组长:王衍生成员:宗立军苗圃王明卫万传新职责:具体实施指挥部决定的防灭火方案,并与指挥部及技术组汇报进度情况。
矿山开采中的采空区处理与防治技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CONTENTS
• 采空区概述 • 采空区处理技术 • 采空区防治技术 • 采空区处理与防治的未来发展
01
采空区概述
采空区的定义与形成
采空区的定义
采空区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因矿 石被采出后留下的空间区域。
采空区的形成
采空区的形成是由于矿石被开采后, 原有的岩石和土壤失去了支撑,导致 上覆岩层发生变形、移动和破坏,最 终形成空洞或塌陷。
本。
动态监测
03
建立采空区的动态监测系统,区处理与防治的科技需求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采空区的形成机理、演化规律和处理技术原理,为采空 区处理与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创新技术研发
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新型的采空区处理与防治技术,提高处理与 防治效果。
建立标准体系
领域。通过监测技术获取的数据能够反映采空区的动态变化,为采空区
治理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支持。
采空区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概述
采空区安全管理制度是一种针对采空区管理的安全规章制度,旨在规范采空区治理和安全生产行为,保障人员和财产 安全。
安全管理制度内容
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采空区安全管理规定、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内容。各项规定和预案应根据矿山实际情 况制定,确保制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详细描述
矿柱回采法在开采过程中预留一定数量的矿柱,以支撑采空区的顶板和侧壁。在采空区形成后,回采预留的矿柱 ,减小采空区的跨度,提高其稳定性。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各种规模的采空区,且可以有效控制采空区的变形和塌 陷。
03
采空区防治技术
采空区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概述
采空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什么是采空区处理?采空区处理,是指自然资源开采后,由于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降和地下空洞被填补,以控制地面沉降和防止地下空洞发生陆地塌陷的技术方法。
采空区处理旨在消除由于地下开采活动而造成的工程、地下水、安全、环境、社会等问题。
采空区处理的重要性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实现,煤炭开采已经越来越深入。
但是,由于煤炭开采中遗留的采空区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这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周围的建筑物和道路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采空区处理作为矿山生产的必要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采空区处理中的安全技术措施1. 固化措施固化措施是指采空区处理过程中,对采空区进行填充,使得采空区得到固化的措施。
填充物可以是混凝土、石灰等材料。
这种措施可以控制地面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止采空区的变形。
2. 支护措施支护措施是指在采空区周围建筑物的基础或设计路线下实施加固措施的方法。
这种措施包括桩、支柱、回填等措施,在采空区周围铺设稳固的支撑结构,以控制地面沉降,防止周围建筑物因沉降而被破坏。
3. 建筑措施建筑措施即通过建造新的建筑物、道路、桥梁等来固定土壤和岩石,避免采空区陷落造成的沉降和破坏。
这种措施需要经过计算、设计和实际施工的全过程,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建筑物的损坏。
4. 监测措施为了确保采空区处理过程的安全,需要在采空区周围或其表面进行监测。
监测措施主要包括地面位移、应力变化、沉降速率等监测,以及对建筑物、管道等设施进行监测。
监测数据用于及时调整采空区处理计划,并为后续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结采空区处理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要过程,也是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
在处理过程中,采取固化措施、支护措施、建筑措施和监测措施等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避免土壤和岩石因采空区陷落而导致的沉降和破坏。
有了这些措施,才能够保障工程实施的安全性,能够保护周围的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空区处理方法:(一)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二)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灌浆、注氮,防止煤层自然发火。
(三)对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防止高浓度瓦斯涌入工作面。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措施11101工作面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必须采取以灌浆为主,辅以注氮、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构筑拦浆防火墙、设置挡风帘等综合防火措施,加强防火工作,防止煤炭自燃。
1、防火方法(1)采空区:采空区防火采用黄泥灌浆为主,注氮、均压通风、进、回风隅角构筑全断面拦浆防火墙、进风隅角设全断面挡风帘为辅的综合防火技术,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
(2)断层等地质构造处:断层等地质构造处的煤体破碎,丢煤较多,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应对破碎带及附近进行重点灌浆、注胶、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并对破碎遗煤喷洒阻化剂。
(3)停采线防火:工作面停采后,对停采线煤柱及巷道煤体喷洒凝胶阻化剂,对采空区采取注黄泥浆、注胶封堵、注氮、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等措施;工作面封闭后,对采空区进行一次大量注黄泥浆。
2、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防止11101采空区自然发火”领导小组。
组长:黄刚副组长:王衍生张忠玉王信海成员:张俊强毕思忠赵德昌杨继和宗立军张建波王明伟苗圃万传新办公室设在公司通防部,主任由张俊强担任。
职责:负责召开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会议,负责防火日常情况的调度、数据统计和信息传递,为决策提供依据。
(2)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①技术资料组组长:王信海副组长:张俊强成员:张建波吕茂云李福国职责:制定具体的防灭火方案,并随时修改救灾方案报指挥部,提交防灭火所需的物资目录,特殊情况下提出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技术组,确定防灭火的技术方案。
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与指挥部及各组联络,保障防灭火技术方案及指挥部意见的传达、反馈到位。
②现场工作组组长:王衍生成员:宗立军苗圃王明卫万传新职责:具体实施指挥部决定的防灭火方案,并与指挥部及技术组汇报进度情况。
采空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处理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空区作业顺序
探测采空区→编制采空区报告→编制剥挖场作业章程→爆落采空
区顶板→破碎锤再砸塌砸实→剥挖装运。
1.探明采空区范围和与地面距离,将探测结果上图,并编制采空
区报告。
根据采空区探测结果和煤矿实际情况以及灭火有关规定,编
制火区剥挖工程作业章程。
2.在剥挖到与采空区一定厚度时,采用爆破法将采空区顶板爆落
踏实,做到无空洞,以防人员、设备坠入。
3.随后再由破碎锤将未落部分砸塌、砸实。
4.最后进行剥挖采装操作。
(二)破碎锤再砸塌
采空区爆破之后,先由破碎锤探路,凡是能够砸塌的地方全部砸塌,并且用土填平。
工程每向下延伸一层都必须先用破碎锤砸塌一遍,以确保采运安全。
(三)采装
1.确认旧巷及采空区上部覆盖层厚度超过10m时,方可进行剥挖
作业,否则不得剥挖作业。
2.采装由挖掘机停在旧巷及采空区暴露的一侧进行挖掘。
3.应设立采空区作业的专门管理人员,对采空区作业进行专门管理,采空区作业必须实行特殊作业专项负责制,确定专项作业负责人。
4、管理人员要对剥挖作业情况经常进行核查,发现异常及时进行
处理,制定突发事故的抢险救援预案。
5、采空区剥挖作业前,对具体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作
业人员对面临的现实危险有足够的认识,能够严格按照作业章程进行
生产,对异常情况有思想准备。
6、剥挖中如果发现情况异常,应当及时撤出所有的人员和设备,
采取相应措施。
采空区管理方法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管理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简介采空区是煤矿工作面经过采煤之后留下的空间,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地质环境。
采空区带来的主要危险是地质灾害和瓦斯突出。
因此,采空区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煤矿生产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采空区管理方法采空区封闭采空区的封闭是一种常见的采空区管理方法。
采空区的封闭可以通过设置封堵块等方式,将采空区封闭,防止地质灾害和瓦斯突出的发生。
采空区封闭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采空区地质情况分析,确定详细的封闭方案,并配备专业的封堵队进行封闭。
采空区贯通采空区贯通指在采空区内设置通道,使得采空区与其他区域贯通,便于矿工作业、煤层气回收等。
采空区贯通需要严格的贯通设计和施工,同时要保证采空区的封闭状态,防止地质灾害和瓦斯突出。
水封法是通过采用地下水压力,使得水平面处于采空区上方,实现采空区的封闭。
水封法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同时需要掌握水文地质和工程水文学等专业知识。
安全技术措施采空区边界监测采空区边界监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之一。
通过采空区边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采空区边界的移动和采空区瓦斯增压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煤矿灾害的发生。
采空区开采控制采空区开采控制是通过采空区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手段,实现对采空区开采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采空区开采控制需要高级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地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采空区支护设计采空区支护设计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
采空区支护设计需要根据地质情况和采空工作面的开采情况,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确定采空区的支护方案。
采空区支护设计需要掌握钢架支护、固结树脂注浆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
采空区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煤矿生产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需要根据采空区地质情况和开采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和措施方案,并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实施。
同时,采空区管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以适应煤矿生产的需求。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什么是采空区采空区是指在采矿过程中,已经采空或部分采空的矿井空间。
由于采空区缺乏支撑,可能随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采空区处理方法为了保证矿井安全,并为后续充填利用留下条件,一般采用以下处理方法:充填法采空区充填法是将废弃或剩余的各类固体材料进行充填,在原始矿区内形成稳定而连续的固体体系,以达到有效管控采空区安全隐患的目的。
采空区充填既可以避免往地表形成陡峭山体,又可以回收经济价值高的散矿。
设备安装法设备安装法就是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高压水射流装置和高效安全的除尘设备,对采空区进行张拉、固结等处理,从而达到防护、稳定和安全控制的效果。
注浆处理法注浆处理法是通过注浆液体的渗透和膨胀,加强采空区地层稳定,避免采空区陷落等安全事故发生。
采空区注浆可以把原来缺乏支撑的地层变得紧密结构,能够在地下建立强有力的支撑系统,使用寿命长、效果明显。
采空区安全技术措施采空区处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采空区的安全,但还需要加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矿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定期检查针对已经处理的采空区,要定期巡查,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并且及早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
安全培训在矿工入矿和转岗时,应进行岗位培训,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安全培训要特别重视,要让矿工了解采空区的危险性和严重性,掌握采空区安全防护技术,提高矿工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制度建设科学、完备的安全制度是增强安全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采空区应制定相应的采空区安全制度,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管理和操作程序。
相关规范制定应针对采空区的特殊性制定相关规范标准,包括输送物料及机械设备,对采矿工程的规划布局、选矿方法和矿区开采进行接口控制和整体协调。
总结采空区是矿业中的重要问题,采空区处理是矿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相应的安全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善采矿工程管理,防范矿山环境中的各类事故隐患,提高矿山的整体环境质量和效益水平。
路基采空区处置方案

路基采空区处置方案
简介
路基采空区是指煤矿开采所产生的地下空隙,当矿井关闭或停采后,这些采空
区对路基安全有潜在的威胁。
因此,采空区的有效处置成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路基采空区处置的方案和措施。
方案和措施
方案一:填充方案
填充方案是最常用的采空区处理方案之一,主要采用砂石、砾石、灰砂等物料
对采空区进行填充。
其优点是填充后采空区的自重可以有效地保证路基的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砂石填充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和物资投入,填充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公路交通。
方案二:固化处理
固化处理方案是在采空区中加入特殊的固化剂,使采空区表面固结,形成一个
稳定的基础。
该方案具有施工简便、工期短等优点,但是固化剂的成本较高,需要在设计阶段精确定量。
方案三:桥梁方案
对于较大的采空区,可以采用建设桥梁的方式进行处理。
桥梁方案的优点是能
够较好地维护公路的通行能力,但也需要考虑桥梁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对采空区的形态、大小有一定要求。
方案四:地下洞室方案
地下洞室方案主要采用地下洞室的方式将采空区处理掉。
洞室的建设需要具有
一定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但是如果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利用采空区进行地下工程的开展。
方案五:回填土方案
回填土方案是在采空区内加入回填土进行处理。
其优点是对车辆通行影响较小,但也需要考虑回填土的筛选和加固,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结论
综上所述,路基采空区处置方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从经济性、工期、安全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地保障公路交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采空区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采空区处理方法:(一)对工作面采空区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二)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灌浆、注氮,防止煤层自然发火。
(三)对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进行抽放,防止高浓度瓦斯涌入工作面。
二、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措施11101工作面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必须采取以灌浆为主,辅以注氮、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构筑拦浆防火墙、设置挡风帘等综合防火措施,加强防火工作,防止煤炭自燃。
1、防火方法(1)采空区:采空区防火采用黄泥灌浆为主,注氮、均压通风、进、回风隅角构筑全断面拦浆防火墙、进风隅角设全断面挡风帘为辅的综合防火技术,防止采空区煤层自然发火。
(2)断层等地质构造处:断层等地质构造处的煤体破碎,丢煤较多,工作面推进速度减慢,应对破碎带及附近进行重点灌浆、注胶、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并对破碎遗煤喷洒阻化剂。
(3)停采线防火:工作面停采后,对停采线煤柱及巷道煤体喷洒凝胶阻化剂,对采空区采取注黄泥浆、注胶封堵、注氮、注三相泡沫或树脂发泡剂等措施;工作面封闭后,对采空区进行一次大量注黄泥浆。
2、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防止11101采空区自然发火”领导小组。
组长:黄刚副组长:王衍生张忠玉王信海成员:张俊强毕思忠赵德昌杨继和宗立军张建波王明伟苗圃万传新办公室设在公司通防部,主任由张俊强担任。
职责:负责召开防采空区自然发火工作会议,负责防火日常情况的调度、数据统计和信息传递,为决策提供依据。
(2)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工作组人员及职责①技术资料组组长:王信海副组长:张俊强成员:张建波吕茂云李福国职责:制定具体的防灭火方案,并随时修改救灾方案报指挥部,提交防灭火所需的物资目录,特殊情况下提出建议,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技术组,确定防灭火的技术方案。
随时向指挥部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与指挥部及各组联络,保障防灭火技术方案及指挥部意见的传达、反馈到位。
②现场工作组组长:王衍生成员:宗立军苗圃王明卫万传新职责:具体实施指挥部决定的防灭火方案,并与指挥部及技术组汇报进度情况。
③物资供应及后勤保障组组长:蒋裕忠成员:孙振伟张则学司志玉黄会永职责:负责防灭火物资的采购、供应、车辆调配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3、严格按设计和工艺要求采煤,提高回采率,减少丢煤;4、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
使采空区较集中的遗煤在发火期限内,迅速由漏风供氧带进入缺氧窒息带,抑制自然发火的发生;5、加强通风管理,不断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及时合理构建通风设施,严禁风流短路,确保通风系统时时保持合理、稳定、安全、可靠、稳定;回采工作面的进、回风隅角每天及时用黄土或粉煤灰等不燃性材料构筑拦浆防火墙。
6、必须采取以黄泥灌浆为主,注氮、注胶、喷阻化剂等为辅的综合措施预防煤层自然发火,回采工作面要随采随灌,其它容易发火地点,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方法实施防火措施;7、加强监测监控。
按规定要求配备齐配足监测监控设备和瓦斯检查人员,充分利用束管监测系统与人工检查、取样分析相结合,做好防火的预测预报工作,定期对井下可能发火地点进行气体成份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1)在工作面回风隅角和采空区内布置束管:回风隅角束管采样头设置在采空区切顶线以外的回风隅角处,距顶板不超过300mm, 距巷帮不小于200 mm;采空区内每30m预埋一个束管采样头。
在11101回风顺槽内设置工作面CO传感器,距工作面煤壁10m以内,并悬挂于距顶板不超过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顶板完好无淋水地点。
CO传感器每7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
(2)每天对工作面回风隅角及采空区埋管进行人工气体取样分析,掌握隅角及采空区内气体成份变化情况。
同时,利用SG-2003束管监测系统对CO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进行循环检测。
(3)专职瓦斯检查员每班必须对工作面回风隅角和工作面支架后部采空区、工作面回风流的CO浓度进行巡回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手册上,同时回风隅角及工作面回风流中的CO浓度要填写在现场记录牌板上。
8、进一步加强防火队伍管理,不断提高防火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保证各项防火制度与措施落到实处。
9、11101工作面黄土灌浆安全技术措施浆液输送路线:地面注浆站→回风斜井(Φ159mm)→一采区回风大巷(Φ159mm)→11101回风顺槽(Φ108mm)→11101工作面采空区(Φ108mm)。
(1)安排生产计划时,必须同时安排防火灌浆计划,落实灌浆地点、时间、进度和灌浆量。
(2)对工作面开采线、停采线、上下煤柱线内的采空区应加强防火灌浆。
(3)工作面注浆采用随采随灌方式;浆液主要以黄土为浆材,土水比控制在1:3-4,注浆站设在主井口地面,搅拌机机械制浆,同时在浆液中加入6‰-10‰阻化剂;注浆量每生产万吨煤不少于100m3黄土。
(4)注浆管滞后工作面30-50m,交替埋管,通过注浆管路向采空区注浆,注浆管布置在巷道顶板附近,提高注浆防灭火效果。
(5)停采线注浆工作面推进至停采线,工作面所有电气、机械设备撤离完毕,在停采线处留设一路f108mm钢管,出口处钢管要留设两个以上三通阀门,并用锚网等物挡好,防止顶板跨落压坏。
在上、下顺槽设置两道密闭墙,密闭墙靠近上部预留注浆孔进行注浆,当注到注浆管的浆液不流动时,停止注浆,打开放水管阀门放水,再进行注浆,这样多次注浆后,密闭内注浆以注不进为止。
(6)大面积采空区注浆随着采空区扩大,形成大面积采空区时,采取阶梯形式注浆,先从大面积采空区的高处巷道注浆,再依次向大面积采空区低处巷道注浆;两处注浆间隔距离不大于100m;每处注浆以注不进为准。
(7)注浆站要保证浆池中浆液浸泡时间并搅拌均匀,浸泡搅拌时间应不低于15min,浆液要保证浓度。
(8)每次注浆前注浆工要检查管路,发现漏液、闸门失效等问题要及时处理。
(9)注浆前必须明确注浆地点,然后将通往该地点的各级闸门打开,并根据实际情况注浆。
(10)工作面溃浆、堵管、爆管、闸阀漏浆时,要首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并派人关闭上一级闸门,然后进行处理。
处理时严禁管口对人,处理不了时,要及时汇报,据实际情况另行研究措施处理。
(11)中途堵管时,应先通知井上停止下浆,然后逐级打开卸浆阀,初步判定堵管的大概位置,将堵管附近闸阀打开放浆,此后拆开管路将堵塞物取出。
(12)井上、井下注浆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联系,严禁工作人员脱岗。
井下人员要不停的巡视管路,地面注浆站接到停止注浆的通知后,应立即停止注浆。
(13)煤层变厚、或过断层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注浆量。
(14)灌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前,必须查明灌浆区内的浆水积存情况。
发现积存浆水,必须在采掘之前放出;在未放出前,严禁在灌浆区下部进行采掘工作。
10、11101工作面注氮安全技术措施注氮路线:井下注氮硐室→11101运输顺槽材料道→11101运输顺槽→11101工作面采空区。
(1)注氮作为防火时的辅助措施,而在灭火时则作为主要措施。
(2)注氮工艺采用“动态监测,适时注氮”新型工艺。
以工作面回风隅角检测出的CO及C2H4含量为依据,按照吉克煤矿煤自燃标志气体指标适时进行注氮。
(3)工作面运输顺槽安装的专用注氮管路,要经常检查管路的气密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注氮管要吊挂在工作面进风侧巷道内,以增加注氮效果;要随工作面推进及时预埋注氮管路,保证注氮管出气口位于采空区内,并拖后工作面10-40m;超前工作面的注氮管路上要留设三通阀门,不注氮时将阀门关闭。
(5)平常不需注氮时,必须保证每月开动两次制氮机,每次开动时间不少于3h,并取样上井后用色谱仪分析化验,如氮气浓度低于97%,立即进行维修,确保制氮设备时刻保持良好状态,以便在出现灾情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6)需要注氮时,开启注氮机,利用工作面运输顺槽侧采空区内预埋的注氮管路向工作面采空区注氮。
注氮时要不断用氧气便携仪对氮气源进行检测,发现氧气高于3%,立即停止注氮,进行维修,要保证注入采空区的氮气浓度不小于97%。
(7)注氮过程中要有专人巡视注氮管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管路中途漏气。
11、11101工作面注、喷凝胶、树脂发泡剂安全技术措施(1)使用材料:凝胶阻化剂采用基料水玻璃占2-6%、促凝剂占4-22%、水占74-94%的混合溶液。
根据成胶时间和使用地点不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基料和促凝剂的比数。
(2)凝胶阻化剂采用压注和喷洒相结合的方法,切眼不开采一帮采用压注,底板、顶板采用喷洒,底板喷洒范围为压注帮外1m,切眼不开采一帮压注后再全断面喷洒一遍。
(3)压注或喷洒凝胶工艺流程是凝胶配制开始到凝胶进入煤层裂缝或喷到煤壁的作业程序。
基料水玻璃和促凝剂水溶液按配比要求分别在两个0.5m3的料箱内搅拌稀释均匀,再由两台7BG-45/160喷射泵按1:1的体积比通过输液管、孔口管注入煤层裂隙,喷洒时两趟输液管通过三通混合器低压喷洒在煤体上。
(4)注凝胶施工①打眼可采用KHYD-40-D1A型岩石电钻或煤电钻,孔深为2-3m,钻孔距顶板1m,间距根据煤岩松软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成直线布置。
②固管:孔口管长度1250mm,采用Φ30mm管子(L=150mm)和Φ18mm管子(L=1200mm)焊接,其中搭接长度100mm,孔口管插入钻孔深度1000mm,孔口管插入端焊一周直径12mm钢筋。
孔口管插入钻孔后用注浆泵把水泥砂浆注入孔口管和钻孔的四周间隙内,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安管注凝胶阻化剂。
③压注凝胶:启动泥浆泵,利用三通管分别吸入上述两料箱的水溶液(比例1:1),然后通过输液管、套管压入切眼煤帮钻孔裂隙中。
(5)施工时把切眼的浮煤清净。
(6)施工前要查看现场的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现场支护完好的情况下方可施工。
(7)采用压注工艺施工时,必须一次钻孔,一次固管完毕,并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接管压注。
(8)压注凝胶前,先检查各接口是否固定牢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施工时严格掌握材料配方以控制成胶时间,促凝剂过多则成胶速度快,易发生堵管;促凝剂量少则成胶时间长,凝胶渗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