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工艺学-题库(最新整理)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艺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B. 生产过程的组织和实施C. 材料的加工和处理D. 产品的营销和销售答案:B2. 工艺学中,工艺流程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展示产品的外观设计B. 描述产品的结构组成C. 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D. 记录产品的使用说明答案:C3. 在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参数?A. 温度B. 压力C. 材料成本D. 速度答案:C4. 工艺学中的“六西格玛”管理法主要用于提高什么?A. 产品的设计质量B. 生产过程的效率C.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 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答案:D5.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质量控制的方法?A. 统计过程控制B. 质量审计C. 产品召回D. 故障树分析答案:C6.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计划的内容?A. 生产目标B. 生产资源分配C. 产品定价D. 生产进度安排答案:C7.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过程的优化目标?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成本C. 增加产品多样性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C8.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A. 定期检查B. 故障维修C. 设备升级D. 产品开发答案:D9.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设计的原则?A. 经济性B. 可靠性C. 创新性D. 随意性答案:D10. 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工艺文件的类型?A. 工艺流程图B. 操作手册C. 财务报表D. 工艺卡片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A. 材料特性B. 设备能力C. 环境影响D. 市场需求答案:ABCD12.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流程优化的方法?A. 工艺重组B. 工艺合并C. 工艺分割D. 工艺标准化答案:ABCD13.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参数优化的目标?A. 提高产品质量B. 减少能源消耗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生产效率答案:ABCD14.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设备管理的内容?A. 设备选型B. 设备维护C. 设备升级D. 设备报废答案:ABCD15. 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是工艺质量控制的方法?A. 过程控制B. 质量检验C. 质量改进D. 质量保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粉末冶金考卷及问题详解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粉末冶金的基本工序?A. 制粉B. 成型C. 焊接D. 烧结A. 物理法B. 化学法C. 机械法D. 生物法A. 粉末颗粒间的粘结B. 孔隙度的降低C. 材料体积的膨胀D. 密度的提高4. 下列哪种粉末冶金产品不适合采用注射成型技术?A. 微型齿轮B. 复杂形状零件C. 大型结构件D. 精密仪器零件A. 蜡B. 纤维素C. 硼酸D. 铝合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粉末冶金工艺可以生产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
()2. 粉末冶金过程中,烧结是唯一使材料致密化的步骤。
()3. 粉末冶金制品的力学性能一定低于相同成分的铸件。
()4. 粉末冶金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
()5. 粉末冶金工艺中,制粉是一个步骤。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粉末冶金的基本工序包括____、____、____。
2. 常用的金属粉末制备方法有____、____、____。
3. 粉末冶金烧结过程中,会发生____、____、____等现象。
4. 粉末冶金成型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等。
5. 粉末冶金制品具有____、____、____等优点。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粉末冶金的基本原理。
2. 什么是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它有哪些优点?3. 粉末冶金烧结过程中,影响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简述粉末冶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一粉末冶金制品的原料为铁粉和铜粉,试分析其烧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2. 请设计一种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用于生产微型齿轮。
3. 某粉末冶金制品在烧结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
4. 如何通过粉末冶金工艺提高制品的致密度?5. 论述粉末冶金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粉末冶金制品在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高中

工艺学考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工艺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B. 工业生产C. 农业生产D. 医学治疗答案:B2. 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产品B. 原材料C. 生产过程D. 市场销售答案:C3. 工艺学中的“工艺”一词最早起源于?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日本答案:A4. 工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工艺设计、工艺装备、工艺管理B. 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销售C. 生产管理、生产计划、生产调度D. 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答案:A5. 工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A. 实验法、模拟法、计算法B. 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C. 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计算机模拟D. 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答案:C6. 工艺学与工程学的关系是?A. 工艺学是工程学的一个分支B. 工艺学是工程学的基础C. 工艺学与工程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D. 工艺学是工程学的应用答案:A7. 工艺学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产品质量B. 提高生产效率C. 降低生产成本D. 以上都是答案:D8. 工艺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化学工程B. 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C. 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通信工程D. 以上都是答案:D9. 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工艺设计、工艺装备、工艺管理B. 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C. 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通信工程D. 以上都是答案:A10. 工艺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理论分析B. 实验研究C. 计算机模拟D. 文献研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A. 工艺设计B. 工艺装备C. 工艺管理D. 产品销售答案:ABC12. 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理论分析B. 实验研究C. 计算机模拟D. 文献研究答案:ABC13. 工艺学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高产品质量B. 提高生产效率C. 降低生产成本D. 提高产品价格答案:ABC14. 工艺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A. 机械制造B. 电子工程C. 化学工程D. 环境工程答案:ABCD15. 工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A. 工艺设计B. 工艺装备C. 工艺管理D. 产品销售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工艺学是一门研究工业生产过程的学科。
制粉系统试题.doc

制粉系统试题成绩:一、填空题(40分)1、磨煤机由正常料位直至吹空过程中,磨煤机电机电流变化为()。
2、运行中突然一台磨煤机跳闸,汽包水位变化为()。
3、给煤机会由于卡住石块而造成给煤机皮带打滑,当发生给煤机皮带打滑时给煤机电流(),DCS显示该给煤机给煤量(),磨煤机料位()。
4、磨煤机发生堵磨时,磨煤机出口温度();容量风量();料位指示(),大罐本体声音沉闷,就地钢球声音不正常;磨煤机电流()5、磨煤机润滑油站低压泵出口油包压力开关当压力()MPa时,延时()跳闸该磨煤机。
6、一次风管堵塞时,相应的一次风管温度()。
7、煤的可磨性系数是无量纲物理量。
其数值大表示该煤种()被磨制,单位耗能()。
8、随着煤中水分的增加,煤的可磨性指数(),磨煤出力()。
9、当磨煤机通风量(),粗粉分离器挡板()时,煤粉变细。
反之,煤粉变粗。
10、磨煤机轴瓦温度高于()℃加温升率限制,每秒变化不超过()℃,跳闸相应磨煤机。
二、选择题(20分)1.磨煤机跳闸后()。
A.汽温下降,压力下降B. 汽温下降,压力上升C. 汽温上升,压力下降D. 汽温和压力均无变化2.磨煤机料位装置()自动吹扫一次。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3.分离器折向挡板开度()煤粉变细。
A.开大B.变小C.不会影响4、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主要措施有()A、解决系统积粉,消除火源,控制系统温度B、认真监盘,细心调整C、防止磨煤机堵煤D、防止磨煤机断煤5、煤粉粗可使()A、磨煤电耗增加B、磨煤机金属磨损增加C、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加D、排烟温度下降三、简答题(40分)1.简答如何提高磨煤机出力?(10分)2.致使煤粉过粗的原因有哪些?(10分)3.一次风管堵塞的现象、原因和处理(10分)4、磨煤机堵塞应如何处理?10分【填空题】1.朗肯循环的工作过程是:工质在锅炉中被(定压加热)汽化和(过热)的过程;过热的蒸汽在汽轮机中(等熵膨胀作功);作完功的乏汽排入凝汽器中(定压凝结)放热,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绝热(压缩)。
粉磨工艺试题(含答案)

粉磨工艺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共10分,每题1分)1水泥粉磨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化速度越快,凝结时间越迅速。
2、水泥磨机的传动方式可分为边缴的,中心传动和无齿轮传动。
3、磨内研磨体对物料的作用有冲击作用和研磨作用。
4、水泥磨一仓为阶梯衬板,主要作用是提升钢球;二仓为分级衬板,主要作用为先级。
5、单层隔仓板的篦孔小端为鞋睡,大端为出料端。
6、隔仓板的主要作用为分隔研磨体,防止颗粒物料窜出各出料端,控制物料流动速度,支撑磨机筒体等作用。
7、判断磨机级配是否合理,主要可以根据磨音、磨机产量及细度、磨内检查情况、筛余曲线来判断调整。
8、袋收尘器按清灰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可分为机诞打和气体反吹式两类。
9、水泥的比表面积是指一千克水泥所含颗粒的表面积。
10、熟料矿物28d的水化速度大小顺序为C3A>C3S>C4AF>C2S.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1、磨机产量较高,但产品细度较低,有可能是由于磨内风速太快,研磨体冲击能力强,研磨能力弱的原因。
(Y)2、选粉机的选粉效率越高越好。
(N)3、比表面积不高,水泥强度一定不高。
(N)4、增加选粉机的转子转速可以降低产品的比表面积。
(N)5、磨机的填充率控制在25∙35%最佳。
(Y)6、影响水泥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结晶。
(Y)7、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是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N)8、当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较低时,应减少石膏掺量。
(N)9、开路磨的平均球径比闭路磨应大一些。
(N)10、磨机产量较高,但产品细度较粗,有可能是由于磨内风速太快,研磨体冲击能力强,而研磨能力不足造成的。
(Y)三、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闭路粉磨系统的水泥细度是通过(A)来调节。
A、选粉机B、提升机C、喂料量D、隔仓板2、O-sepa高效选粉机的三次风是指(D)。
A、磨内的含尘气体B、提升机等含尘气体C、从上部蜗壳切向出入的风D、从下部锥体进入的清洁空气3、下列混合材中属于活性混合材的是(C)。
粉末冶金考试题型题例

一、判断题1.粉末冶金技术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
2.粉末冶金工艺只能生产多孔材料。
3.粉末冶金工艺只能生产金属结构材料和制品。
4.古代的海绵铁是采用还原法生产的。
5.近代粉末冶金工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出现了含油轴承制品。
6.压制成形、挤压成形、注浆成形、热压注成形都适合制备金属制品。
7.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制Fe粉方法是双流雾化法。
8.气雾化粉末形状一般不规则,氧含量都较高。
9.水雾化粉末形状一般近于球形,但氧含量较高。
10.水雾化法比气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不容易氧化。
11.Taylor筛制的分度以400目筛孔尺寸0.074mm为基准。
12.粉末粒度的累计分布曲线是一条单调下降的曲线。
13.将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称为体积比表面积。
14.金属粉末的杂质含量可用酸不溶法测量。
15.圆形度是指颗粒的实际周长与颗粒相同投影面积的圆的周长之比。
16.流变极限应力与出现裂纹前的最大变形量的乘积是粉末坯料的塑性指标。
17.粉末成形制坯时都需要施加压力。
18.陶瓷粉末压制成形的压力往往高于金属粉末成形的压力。
19.粉末轧制成形带坯厚度方向上的密度通常是不均匀的。
20.注浆成形适于制造几何形状复杂的大型零件。
21.粉末挤压成形也可以将粉末包套挤压。
22.粉末挤压成形产品壁厚可以很薄。
23.烧结是粉末冶金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
24.表面能大于晶界能是烧结的驱动力。
25.烧结系统自由能升高是粉末烧结过程的驱动力。
26.粉末挤压成形温度高于室温时称为热挤压法。
27.有些粉末冶金工艺中没有烧结工序。
28.烧结温度比烧结时间对烧结体性能的影响大。
二、填空题1.粉末冶金工艺中粉末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有、、等。
2.粉末颗粒最大投影面积为f,则其正方形名义径可表示为。
3.粉末的工艺性能包括、、等。
4. 圆柱体压坯高径比大,采用单向压制产品密度不均匀时,改善的方法有 、 、 等。
5. 粉末颗粒有 、 和 等几种聚集形式。
6. 粉末压制性是 和 的总称。
食品科学技术:农产品加工工艺学考点(强化练习)

食品科学技术:农产品加工工艺学考点(强化练习)1、填空题煮制分为()和()两中。
正确答案:常压煮制;减压煮制2、名词解释解冻正确答案:速冻果品在使用之前要进行复原,上升冻结食品的温度,融解食品中的冰结晶,回复冻结前的状态的(江南博哥)过程。
3、单选大多数腐败菌适宜在水分活度()以上生长。
A.0.6B.0.7C.0.8D.0.9正确答案:D4、问答题研磨效果的评价参数有哪些?正确答案:处于不同工作位置的磨粉机,对其破碎效果的要求也将不同。
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处于不同工作位置的磨粉机,对其破碎效果的要求也将不同。
对于皮磨,将主要控制其破碎、剥刮物料的能力,通常用剥刮率作为衡量的指标;对于心磨,一般采用取粉率来衡量其研磨物料提取面粉的能力。
5、单选果酱类熬制终点的测定若用温度计测定,当溶液温度达()熬制结束。
A、100℃B、80℃C、103~105℃D、110℃正确答案:C6、单选防止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A.-4℃B.-10℃C.-18℃D.-12℃正确答案:D7、名词解释发酵性腌制正确答案:是在蔬菜腌制时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腌制过程中主要以乳酸发酵为主,同时还伴随有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
其产品一般都具有明显的酸味。
8、填空题杀菌所需时间从()达到杀菌所需温度时算起。
正确答案:中心温度9、名词解释流汤正确答案:是指某些果蔬糖制品在贮运及销售过程中吸潮(吸湿),表面发黏的现象,常会使制品的糖浓度降低,削弱糖的保藏性,甚至导致制品变质和败坏。
10、问答题罐头食品排气目的和作用。
正确答案:排气是指食品装罐后,密封前将罐内顶隙间的、装罐时带入的和原料组织细胞内的空气尽可能从罐内排除的技术措施,从而使密封后罐头顶隙内形成部分真空的过程。
排气是罐头食品生产中维护罐头的密封性和延长贮藏期的重要措施。
排气的目的:是将罐头顶隙中和食品组织中残留的空气尽量排除掉,使罐头封盖后形成一定程度的真空状态,以防止罐头的败坏和延长贮存期限。
初级制粉工理论知识试卷A

初级制粉工理论知识试卷A制粉理论试题1、考试时刻:120分钟岗位:姓名:一、单项挑选。
(每题1分)1、制粉工是将原料小麦经预处理、清理、制粉、配粉、产品包装制成符合规定质量等级标准成品面粉的( D )。
A、人员B、工人C、治理人员D、操作治理人员2、( B )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任何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别的行为规范。
A、职业道德B、道德C、职业行为D、社会关系3、所谓职业道德是习惯各种职业的要求而必定产生的(D ),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A、规范B、道德C、职业规范D、道德规范4、制粉工除了具备与制粉相关的技术与技能外,还要遵循基本的( C )。
A、道德B、规范C、道德规范D、职业道德5、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的的基本,是制粉工建立长久诚信的全然。
制粉工要加强(D ),树立为国家、为XXX的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并为之奉献。
A、职业修养B、道德修养C、行为规范D、职业道德修养。
6、制粉工在小麦加工的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工艺调整、正常运行操作、设备维修及举行面粉生产经营治理等职业活动中,要遵守以下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敬业爱厂2工作仔细履行职责3、( C )4、努力学习有创新精神5、谦虚慎重,团结协作。
A、安全生产B、文明生产C、安全文明生产D、规范生产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哪年施行的( D )。
A、1992年1月1日B、1993年1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5年1月1日8、劳动合同能够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别得超过(C )。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年9、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早(C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10B、20C、30D、40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是哪年实施的( A )。
A、1982年11月B、1983年12月C、1984年1月D、1985年3月11、在制粉职业活动中,掌握和了解相关制粉基础知识,有利于更好地操作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B )A、生产效率B、工艺效果C、产量D、质量12、小麦按播种期分(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二、名词解释清理、精选、水分调节、搭配、粉路、麦路、剥刮率、配粉、自动分级三、单项选择题四、简答题1、根据胚乳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以及结构紧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角质胚乳、半角质胚乳和粉质胚乳,角质程度是区分硬质麦和软质麦的依据。
硬麦的加工性质和营养品质的特点有哪些?①胚乳较易从皮层上刮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粉率高;②中间产品流动性好,筛理效率高;③胚乳硬度较大,不易磨碎,研磨时电耗高;④硬麦入磨时水分应稍高,着水后要求润麦时间较长;⑤淀粉中含蛋白质量多质好,适宜制作高筋面粉。
1-1软麦的加工性质和营养品质的特点有哪些?①软麦胚乳不易与皮层分开,胚乳刮净较难,麸皮中含粉较多;②淀粉颗粒呈不规则碎片状,中间产品流动性差,不易筛理,尤其原料水分较高时易糊住筛面;③胚乳硬度低,易磨碎,研磨时耗能少;④结构疏松,入磨原料的水分相对较低,润麦时间较短;⑤淀粉中蛋白质含量较低,面筋筋力弱,适宜制作低筋面粉。
2、麦粒承受不同形式外力的能力称为麦粒的强度。
小麦的强度与小麦籽粒结构、水分高低有关。
小麦的强度与加工工艺的主要关系有哪些?①皮层的强度要比胚乳大得多,所以小麦在研磨时胚乳易碎而皮层不易碎。
制粉工艺即研磨筛分法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物料破碎后,按粒度粗细将胚乳粉与皮层分离开来。
②小麦承受压力的强度比剪力、切力都大,因此在研磨时,采用带有剪切破碎作用的齿辊破碎小麦和胚乳,能节省动力。
③水分变化时,麦粒、胚乳、皮层的强度变化趋势不同。
胚乳和整粒小麦的水分含量越高,强度越低;皮层则相反。
所以在制粉之前须进行水分调节,适当提高入磨小麦的水分含量,可有效地提高面粉质量和降低动力消耗。
④胚乳中角质率越高,其强度也越高,破碎硬麦比软麦的难度大,因此,研磨硬麦的动力消耗比软麦大。
角质率高的子粒硬度大,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高。
适当增加表皮水分可提高抗压、抗剪、抗切削力,表皮不易破碎,适当增加胚乳水分,可降低抗压、抗剪、抗切削力,易于研细。
3、粉质曲线用布拉班德粉质仪测定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结果反映在粉质曲线图上。
请指出粉质曲线图上数字1、2、3、4各代表什么意思?(1)面团最大稠度——1曲线顶峰中心到底线的距离(1),代表和面刀在面团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阻力,面团的最大稠度一般应调至(500±20)FU。
(2)面团形成时间——2开始加水直至粉质曲线达到和保持最大稠度所需的时间(2),单位用“min”表示,读数准确至0.5min。
(3)面团稳定时间——3粉质曲线到达峰值前首次与500FU标线相交,以后曲线下降第二次与500FU标线相交并离开此线,两个交点相应的时间差值(3),单位用“min”表示,读数准确至0.5min。
稳定时间越长,韧性越好,面筋强度越大,面团加工性质好。
曲线的宽度反映面团或其中面筋的弹性,越宽弹性越大。
(4)面团弱化度——4粉质曲线到达最大稠度后开始衰变至12min时,曲线的下降程度称为面团弱化度(4)。
用距曲线中心线的距离表示,单位用“FU”表示,读数准确至5FU。
数值越大,面筋越弱,面团越易流变、塌陷变形,面团不易加工,面包烘焙品质不良。
4、混入原料小麦中的一切非小麦物质及无食用价值的麦粒均为杂质。
常用的除杂原理有哪些?(1)利用粒度差别(2)利用悬浮速度或密度的差别(3)利用导磁性的差别(4)利用粒形的差别(5)利用强度的差别4-1、除杂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为保证入磨小麦的纯度,原料中的各类杂质都应清除,但清除的重点是各类尘芥杂质,特别是对生产及产品纯度影响最大的各种无机杂质。
(2)安排除杂顺序时,应考虑首先清除对生产有直接危害的大型尘芥杂质,再清除其他混杂及黏附类杂质。
先清除与小麦工艺特性相差很大的杂质,使原料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大幅度减少,再处理与小麦工艺特性相差不大的杂质。
(3)对于与小麦存在两种以上区别的杂质,应尽量采用较简单有效的方法清除。
如对于粒度明显大于或小于麦粒的砂石,采用筛选的效果较采用去石机好。
悬浮速度与大粒小麦差不多的并肩杂质是除杂的难点,如粒度较小的并肩泥块等,对这类杂质须采用精选或综合多种方法进行清除。
5、在小麦清理的过程中,将黏附在小麦表面的杂质清除掉,这种工艺手段称为小麦的表面清理。
表面清理的目的与方法有哪些?(1)在小麦入磨之前,将黏附在麦皮上和麦沟中的泥沙、尘土、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较彻底地清除掉,有利于保证面粉的粉色,降低灰分和含砂量。
(2)表面清理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采用水洗涤的方法称为湿法表面清理;利用打击、擦刷、碾削作用的方法称为干法表面清理。
由于湿法表面清理需耗费大量的清水,且洗涤后的污水又将污染环境,故目前面粉厂中一般都采用干法清理。
(3)采用干法表面清理工艺,还可除去麦粒表面的部分麦毛、麦皮,有利于降低入磨小麦的灰分;可击碎强度较低的泥块、煤渣等并肩杂质,以利于除杂。
6、水分调节的作用有哪些?(1)使小麦有适宜的入磨水分,适合制粉工艺的要求,有利于制粉过程中的流量平衡和质量控制;(2)保证面粉的水分符合国家标准;(3)使小麦皮层韧性增加,在研磨过程中,便于保持麸皮完整,以刮净麸片上的胚乳,有利于保证面粉的质量及提高出粉率;(4)使皮层与胚乳间的结合力有所减弱,便于皮层与胚乳分离,有利于研磨;(5)使胚乳结构变得松散,强度降低,易于磨细成粉,有利于降低动力消耗。
7、水分调节的工艺效果(1)使入磨小麦有适宜的水分以适应制粉工艺的要求,保证制粉过程的相对稳定,便于操作管理。
这对提高生产效率、出粉率和产品质量都十分重要,要求水分均匀性在0.2%以内。
(2)保证面粉水分符合国家标准或市场要求小麦过干会造成面粉水分过低,使制粉厂遭受损失;反之,小麦过湿会造成面粉水分过高,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利益,还将影响面粉贮藏管理。
(3)使入磨小麦有适宜的制粉性能小麦经水分调节后,皮层韧性增加,胚乳内部结构松散,皮层及糊粉层和胚乳之间的结合力下降,有利于制粉性能的改善。
但小麦水分过高,会使制粉过程中在制品流动性下降。
造成筛理困难和管道堵塞,影响正常生产。
8、搭配的目的有哪些?(1)合理利用原料,保证产品质量将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多批小麦采用适当的比例进行搭配加工,使其性能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现有库存原料,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又提高了原料的使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降低了生产成本。
(2)使入磨小麦加工性能一致,保证生产过程相对稳定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小麦在制粉生产过程中,其加工特性不同,得到的中间产品比例不同,要求相应的操作方法与设备的工艺参数选择也不同。
生产过程中,根据搭配后的原料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调整后,即可稳定生产。
原料的稳定对于采用自动化控制的制粉厂尤为重要。
(3)保证产品质量的长期稳定若通过正确的搭配处理,即使是更换了部分原料,也能使制粉生产所采用原料的品质保持相对稳定,产品的品质也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不会因更换原料而造成产品质量频繁地波动。
9、配麦的基本步骤有哪些?(1)购进品质质量指标统一的小麦,构成小麦搭配麦源。
(2)将每批小麦抽样用实验磨制成面粉,并具体测定各项品质。
容重、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吸水率、评价值、延伸性、降落值等。
(3)将购进小麦分别储藏,不可混杂。
(4)根据所要求的专用粉,确定成品面粉的质量指标。
(5)将小麦按初步确定的比例进行配麦后由实验磨制成粉,并进行品质测定,如有差异,则调整搭配比例,继续实验。
10、小麦研磨制粉的工艺过程中五大系统分别有哪些作用?(1)皮磨系统:将麦粒剥开,从麸片上刮下麦渣、麦心和粗粉,并保持麸片完整不碎,以便使得胚乳与麦皮最大程度的分离。
(2)渣磨系统:处理皮磨及其它系统分出的带有麦皮的粉粒,使麦皮和胚乳分开,从中提取品质较好的麦心和粗粉,送入心磨。
(3)清粉系统:利用风筛结合,将皮磨系统来的纯粉粒、连麸粉粒、麸屑分开,再送往相应的研磨系统。
(4)心磨系统:将皮、渣、清粉系统来的麦心和粗粉研磨成粉,并提出麸屑。
(5)尾磨系统:处理心磨提出的含麸屑多的麦心。
11、小麦的品质评价主要包括哪些?(1)小麦品质包括小麦籽粒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l分)(2)小麦籽粒品质主要包括千粒重、容重、角质率、硬度、形状、颜色、粒度等。
(l分)(3)营养品质主要是指小麦籽粒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化学组成的相对合理性。
(2分)(4)加工品质指小麦对某种特定加工用途的满足程度,包括制粉品质、面团品质和蒸煮品质(l分)。
12、平筛筛路的特点有哪些?(1)制粉工艺中的平筛筛路主要是皮磨平筛筛路与心磨平筛筛路。
(2)由于皮磨与心磨的磨下物组成成分有区别,与之相关的平筛筛路也就不同。
(3)皮磨磨下物中在制品的种类较多,一般有3~5种,因此配用的高方平筛筛路相应由3~5组筛格组成,一般设有粗筛、分级筛、细筛及粉筛,筛路的组合也较复杂。
(4)心磨磨下物主要由麦心与粉组成,还包含少量粒度较小的皮和连皮胚乳等大、小粗粒,因此心磨平筛的筛路主要由粉筛与分级筛组成。
这些筛路也适用于粉路的其他系统。
13、通常用筛上物中残留应筛下物料的数量,即未筛净率对筛理效果评定。
筛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哪些?(1)保证质量地及时筛出面粉,并在不影响面粉质量的前提下,将副产品中的面粉基本筛;(2)对面粉有不同等级要求的生产中,各道研磨后的面粉凡有条件分等的,筛理工作应能按质量分等。
(3)根据粉路的繁、简,筛理工作应能将筛出面粉后的混合物按粒度分级。
(4)要求按粒度分级的各类在制品整齐不混,且数量适应各道磨粉机流量。
14、筛理路线安排原则有哪些?(1)要尽量减少分级筛的筛理面积,以加长粉筛的路线。
磨制标准粉或普通粉,分级筛面积还应减少,不应超过总筛理面积的35%。
(2)皮磨系统前路货料,应该分级筛理,如麸皮、麦渣、麦心、面粉。
后路皮磨货料可以混合筛理。
心磨系统可以采取全部混合筛理。
但磨制高等级粉时,则应适当增加分级筛。
(3)不论皮磨系统或心磨系统,前路筛面的流层应厚,后路的流层应薄,筛绢稀的应厚,筛绢密的应薄,磨制低等级粉时流层应厚,磨制高等级粉时流层应薄些。
(4)不论皮磨系统或心磨系统,筛绢的配备应该是上层稀、下层密;前路稀、后路密;磨制低等级粉时稀,磨制高等级粉时密。
(5)筛理面积分配的原则应是:按系统货量总流量计算,应该前路筛理面积大,后路筛理面积小,按皮磨、心磨分配,应该皮磨筛理面积大,心磨筛理面积小。
按筛的类型分,应该是粗筛筛理面积大,粉筛筛理面积小。
15、在粉路中,对前路提取的渣心物料进行精选的工作称为清粉。
清粉的目的及原理有哪些?(1)由前路皮磨、渣磨工作单元提取的麦渣、麦心等物料,是粉路制取面粉的主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