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1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

第31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湿地含义与功能 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 超过6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带分布广泛,类型多样2.湿地的功能3.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等。
【疑难辨析1】湿地只存在于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吗?提示半干旱、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也有湿地的分布。
根据湿地的定义,半干旱、干旱地区以及高原、山地地区的河流(包括内流河)、湖泊等都是湿地,如沙漠中的塔里木河、艾尔湖(澳大利亚)及长白山天池、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内蒙古高原上的呼伦湖等。
二、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1.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与表现(2)案例——洞庭湖萎缩①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②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2.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疑难辨析2】保护湿地仅是保证湿地面积不减少吗?提示不全是。
保护湿地不仅要保证在面积上不减少,而且要保证湿地的质量,即水源的多少、水质的好坏、物种的多少等,还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一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例1】[2015·安徽文综,35(2)、(3),2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
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
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白龟湖湿地公园是一个美丽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蕉岭镇,面积约为5000亩,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该湿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并有许多多年生动植物和野生动物。
因此,白龟湖湿地公园被视为一个自然绿色宝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自然之美和体验自然。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索白龟湖湿地公园的基本信息,解析其发展模式、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及提出改进方案,增强其发展潜力。
一、基本信息(一)地理位置白龟湖湿地公园位于惠州市惠阳区蕉岭镇,距离市中心约80公里。
(二)历史背景白龟湖湿地公园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广东省仅有的受保护的天然湿地之一。
(三)自然特征白龟湖湿地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天然低海拔湖泊之一,出入白龟湖湿地公园需要船,面积约为5000亩。
岸线长达30公里,有数个独立的小岛,围绕湖畔和岛屿生长着丰富的动植物,植物有荷花、象草、四季蔷薇、竹林等;动物有水鸟、鲤鱼、鲢鱼、虾、蟹等。
景区内沼泽、湖泊和江河等不同湿地类型共同构成了现代广东省天然湿地的特色。
二、发展模式(一)经济模式湿地公园经济模式主要是旅游经济和湿地生态经济。
湿地公园通过湿地旅游来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湿地公园还充当了一种湿地生态经济的演绎者,这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显现出极大的成果。
(二)组织模式白龟湖湿地公园的组织模式是“公司经营+政府监管”模式。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模式,由私人投资和现代管理技术主导,同时政府通过立法监管以保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三、运营与管理(一)管理人员与管理体系白龟湖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是湿地管理处机构,该机构属于惠阳区人民政府。
除了机构本身的建设,还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他们从事着区域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
(二)发展规划目前,白龟湖湿地公园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名为“美好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该计划旨在推动该公园的开发并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2019年第12期现代园艺只有做好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才能发挥其气候调节、水质净化等多方面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虽然我国各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各项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和法规,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仍然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1湿地保护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1构建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要想推进实施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需要确保相关部门工作能够协调一致。
然而现阶段,林业主管部门依旧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无法真正贯彻落实湿地保护管理的职责。
从当前我国行政管理架构来看,地方政府部门属于行政管理决策的最终决策者,在行政事务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河流、湖泊等类型湿地的保护管理工作常常关系到各个不同的行政区域,区域之间的协调也要求政府来统筹。
所以,应尽快构建一套以地方政府主导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将其当成是管理主体,更好地调动其它部门工作。
另外,还需要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度、湿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等,提升工作效率。
在这一制度中,林业部门应肩负起组织、协调、指导以及监督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职责。
1.2建立科学的决策咨询机构为实现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必须要积极设置国家湿地科技委员会,其工作职责如下:(1)为国家重要湿地、退化湿地、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的认定、评审以及调整工作,制定科学的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规程。
(2)制定湿地生态影响评估标准以及报告编写指南,科学评价和论证湿地生态影响评估报告。
(3)组织进行退化湿地的认定与评估工作。
(4)合理制定湿地生态恢复补偿费标准。
各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政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置湿地科学技术委员会,借助于建立与健全湿地认定、评审和保护管理监督制度,确保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朝着更加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1]。
2湿地保护管理的意义2.1构建优越的人居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卫生面貌、民居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发表时间:2019-09-20T23:30:39.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作者:姚士新[导读] 摘要: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常年或者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者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天津 300270摘要: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常年或者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者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联系紧密,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珍贵资源,发挥了巨大的环境功能,在调节气候、降低空气污染、蓄洪防旱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问题;建议1湿地保护管理的意义1.1构建优越的人居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卫生面貌、民居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
良好的湿地环境保护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在城市中,人们会享受到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资源和健康的农业产品,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1.2改善生态环境在当下时代,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如何是重要的指标。
通过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促使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物得到更好地保护。
2湿地保护的效益2.1经济效益一是引导湿地项目走上合理、协调的发展轨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体化,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湿地自然景观是一处观光、度假、游览之地,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三是湿地公园的建设,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能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环境,有利于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发展。
四是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较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2.2社会效益一是能推动城市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中地理教案《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第一章: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1.1 湿地的概念1.2 湿地的类型与特征1.3 湿地的生态功能与重要性1.4 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章: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2.1 湿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2.2 湿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与技术2.3 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2.4 湿地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第三章: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3.1 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3.2 国际湿地保护的现状与趋势3.3 湿地保护的目标与原则3.4 湿地保护的政策与法律体系第四章: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4.1 湿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技术4.2 湿地恢复与修复的措施与案例4.3 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4.4 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与经验借鉴第五章: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5.1 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5.2 我国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状况5.3 我国湿地保护的现状与问题5.4 我国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案例第六章: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6.1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重要性6.2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6.3 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指标与体系6.4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估的实践案例第七章: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7.1 湿地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7.2 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与步骤7.3 湿地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案例7.4 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实践案例第八章: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8.1 湿地保护项目的设计与申报8.2 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8.3 湿地保护项目的中期检查与调整8.4 湿地保护项目的成效评估与经验借鉴第九章:湿地保护与人类福祉9.1 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9.2 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9.3 湿地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9.4 湿地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第十章: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10.1 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性10.2 湿地保护教育的目标与方法10.3 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活动设计与实施10.4 湿地保护教育的实践案例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湿地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湿地生态功能与重要性的具体表现重点环节2: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湿地资源的种类与分布的特点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重点环节3: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的阐述湿地保护的目标与原则的解读重点环节4: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湿地保护的主要方法与技术的操作要点湿地恢复与修复的措施与案例的分析重点环节5: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我国湿地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的描述我国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与实践案例的评价重点环节6: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与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监测的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湿地生态系统评估的指标与体系的构建重点环节7: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湿地景观规划的原则与目标的制定湿地景观设计的技术与案例的解析重点环节8: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湿地保护项目的设计与申报的流程湿地保护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流程的掌控重点环节9:湿地保护与人类福祉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湿地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重点环节10:湿地保护的公众参与与教育湿地保护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与方法湿地保护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的实施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从湿地的定义与重要性,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湿地保护的意义与目标,湿地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我国湿地资源的现状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收稿日期:2024-01-08作者简介:任慧敏(1987-)ꎬ女ꎬ汉ꎬ山西吕梁文水人ꎬ本科ꎬ助理工程师ꎬ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ꎮ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任慧敏(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局ꎬ山西吕梁030500)[摘㊀要]㊀本案以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为研究样本ꎬ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历史沿革及生态保护现状ꎬ来探索出一个科学㊁高效㊁生态的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ꎮ拟以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为研究样本ꎬ以点代面ꎬ总结经验ꎬ解决人地矛盾ꎬ实现山㊁林㊁水㊁田㊁人和谐共生的湿地生态愿景ꎮ[关键词]㊀湿地公园ꎻ文峪河ꎻ现状ꎻ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S759.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099-04EcologicalProtectionStatus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WenyuRiverNational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RenHuimin(ShanxiWenyuRiverNationalWetlandParkAdministrationꎬLvliang030500ꎬShanxiꎬChina)Abstract:TakingtheWenyuheNational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astheresearchsampleꎬthiscaseexploresascientificꎬeffi ̄cientandecologicaldevelopmentmodelofthenationalwetlandparkbyanalyzing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ecologicalprotectionstatusoftheresearchobject.ItisproposedtotaketheWenyuheNationalWetlandParkinShanxiProvinceastheresearchsampleꎬandtakethepointforthefaceꎬsummarizetheexperienceꎬsolvethecontradictionbetweenhumanandlandꎬandrealizethewetlandecologicalvisionoftheharmoniouscoexistenceofmountainsꎬforestsꎬwaterꎬfieldsandpeople.Keywords:WetlandparkꎻWenyuRiverꎻpresentsituationꎻ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1㊀湿地概念及定义生物圈有三大稳定的生态系统ꎬ即:森林生态系统㊁海洋生态系统与湿地生态系统ꎬ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介于森林与海洋之间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ꎬ其生物多样性是最为复杂的ꎬ作为森林与海洋两大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纽带ꎬ其生态价值及重要程度不言而喻[1]ꎮ从定义上来讲ꎬ狭义湿地(wetland)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ꎬ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ꎮ湿地生态系统(wetlandecosystem)是湿地植物㊁栖息于湿地的动物㊁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ꎮ湿地具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ꎬ调节径流ꎬ改善水质ꎬ调节小气候ꎬ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ꎬ提供旅游资源ꎮ自然形成的㊁常年或季节性积水的地域ꎬ在海滩其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ꎻ在陆地是永久性或间歇性被浅水淹没的土地ꎬ地下水埋深小于3mꎬ底泥含水率超过30%ꎬ因此季节或年际水深变化较大ꎬ变化幅度超过30%的水域ꎬ如沼泽地㊁湿原㊁泥炭地㊁滩涂㊁稻田或其他积水地带[2]ꎮ湿地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ꎬ我国现有湿地面积约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ꎬ其规模位居亚洲第1位ꎬ世界第4位ꎮ我国湿地分布呈现多纬度分布的特点ꎬ南北方湿地类型多样ꎬ不同气候㊁地形等塑造了种类多样ꎬ生态系统各异的湿地自然景观[3]ꎮ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ꎬ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 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 ꎬ负责推动湿地保护和执行工作[4]ꎮ2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解析2.1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历史沿革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于2012年12月申报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ꎬ并于当年12月获得批准(林湿发[2012]341号)ꎮ2016年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成立山西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管理局ꎬ并于2017年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ꎬ正式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林湿发[2017]148号)ꎬ因湿地公园建设范围与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经济有较大冲突ꎬ为实现人地和谐㊁生态共治的湿地建设愿景ꎬ2019年ꎬ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和功能区调整ꎮ2.2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发源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湿地发源多起于高山河流ꎬ大山大川汇水后形成文峪河湿地公园ꎬ文峪河位于吕梁山腹地ꎬ作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为数不多的河流湿地ꎬ其水土流失敏感度极高ꎮ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土保持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ꎮ文峪河常年有水ꎬ属汾河上游一级支流ꎬ文峪河湿地公园位于文峪河上游ꎬ是重要水源地ꎬ文峪河下游的柏叶口水库是以防洪㊁给水为主的中型水库ꎮ文峪河湿地公园为复合型湿地ꎬ由多个类型的湿地组成ꎮ文峪河河道㊁木虎沟等支流组成了一个完成的区域性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ꎮ原 总规 湿地总面积:1480.18hm2ꎬ湿地率35.07%ꎮ现有实际湿地总面积为922.98hm2ꎬ湿地率21.87%ꎮ3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保护现状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西北地区占地面积较大的综合性湿地公园ꎬ其多样的湿地类型及广泛的地貌分布ꎬ必然会给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ꎮ目前来看ꎬ湿地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人与湿地保护区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ꎬ基于此ꎬ本案对原有湿地面积及调整后的湿地面积进行了如下对比ꎮ3.1㊀原有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在未调整前的原 总规 湿地总面积为1480.18hm2ꎬ湿地率35.07%ꎮ包含3大湿地类:人工㊁河流㊁沼泽ꎬ及五大湿地型:永久性河流㊁季节性河流㊁洪泛平原湿地㊁沼泽化草甸㊁库塘湿地ꎬ详见表1ꎮ表1㊀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原 总规 )代码湿地类代码湿地型面积(公顷)占湿地总面积(%)占公园总面积(%)Ⅱ河流湿地Ⅱ1永久性河流98.286.64%2.33%Ⅱ2季节性河流67.174.54%1.59%Ⅱ3洪泛平原湿地693.5746.86%16.43%Ⅳ沼泽湿地Ⅳ7沼泽化草甸36.202.44%0.86%Ⅴ人工湿地Ⅴ1库塘湿地584.9639.52%13.86%合计473.00100.00%35.07%3.2㊀现有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受制于技术条件的限制ꎬ原有湿地公园总规面积与实际范围存在较大偏差ꎮ且实际人类生产生活与保护区有大面积重叠ꎮ为保证人地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愿景ꎬ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对文峪河湿地公园进行了面积及范围的核实纠偏ꎮ根据湿地分类标准及国土三调矢量数据分析ꎬ现状湿地与原总规湿地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实际湿地面积存在较大偏差文峪河及其支流河道宽度不一ꎬ依据其实际河道平均宽度其湿地面积也有差别ꎬ详见表2ꎮ表2㊀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㊁面积与分布(纠偏统计表)湿地类型1级2级3级原 总规 面积(公顷)结合现状及国土三调数据面积(公顷)对比分析结果自然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永久性河流98.28130.31现状面积增加季节性河流67.1747.74现状面积减少洪泛平原湿地693.57151.09现状面积减少36.202.29现状面积减少人工湿地库塘湿地584.96584.96以防洪水位计ꎬ现状面积不变池塘 6.59新增人工湿地类型合计1480.18922.98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率35.07%21.87%湿地率下降㊀㊀(2)湿地资源不实因人类生产生活影响ꎬ原有洪泛平原湿地的地块因农田改造ꎬ不再具有湿地性质ꎮ漂流体验的河段原有蓄水池ꎬ可新增为池塘类人工湿地ꎬ局部草甸类型的湿地划分不合理ꎬ应调整为沼泽类型ꎬ详见表2ꎮ3.3㊀生物多样性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ꎬ生态系统多样性能直接反应出生物链的复杂程度ꎮ为评估现有湿地公园保护现状ꎬ本本对生物多样性做了相对详尽的梳理分析ꎮ文峪河湿地公园所在关帝山林区是天然次生林ꎬ共有337种植物ꎬ分属68科206属ꎮ其中ꎬ蕨类植物7种ꎬ被子植物330种ꎮ植被含常绿及落叶树种若干ꎬ落叶为主ꎮ地被灌木草本植物种类繁多ꎬ分布于山间㊁湿地㊁草甸㊁河流之中ꎮ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两种:野大豆㊁杓兰ꎮ文峪河湿地公园共有各类脊椎动物24目63科22种ꎮ包含鱼类㊁鸟类㊁两栖类㊁爬行类及兽类ꎮ其中鱼类2目4科15种㊁两栖类1目2科4种㊁爬行类3目5科11种㊁鸟类13目37科164种㊁兽类6目15科30种ꎮ4㊀文峪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发展对策为解决湿地公园发展问题ꎬ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ꎮ本文依据实际调研数据ꎬ对目前主要问题做出如下总结ꎮ4.1㊀解决原范围与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相冲突原文峪河湿地公园内部存在大量的基本农田ꎬ基本农田已被划入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ꎬ农田用地与湿地保护用地的之间的范围重叠ꎬ导致人进地退的生态边界模糊化ꎮ为实现明确的控制线规划与管理ꎮ需对人地模糊的生态边界进行重新定义与划分ꎮ在解决人地矛盾的前提下ꎬ以社会效益㊁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作为综合考量指标ꎮ合理划定湿地保护范围ꎬ建立健全责权清晰㊁高效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一环ꎬ也是关乎民生的关键举措ꎬ是以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为核心的空间规划[5]ꎮ而湿地保护则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的空间规划ꎬ两者出发点不同ꎬ但都是以社会发展为基本目标ꎮ因此ꎬ处理好农田与湿地的矛盾ꎬ不仅仅是解决了生态边界的划定问题ꎬ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更加健康㊁快速地发展[6]ꎮ4.2㊀解决原范围内部分用地存在管理争议文峪河湿地公园原范围内㊁湿地范围内涉及市庄村的部分用地存在管理争议ꎬ周边居民因管理权属问题对不同地块提出信访建议ꎬ信访地块主要涉及:内陆滩涂㊁水工建筑用地㊁其他林地㊁乔木林地㊁灌木林地㊁草地㊁裸土地㊁旱地㊁河流水面㊁公路用地等ꎬ地块集中于文峪河北岸ꎬ位于合理利用区ꎮ除信访涉及地块外ꎬ还有多个村庄的建设用地及耕地存在管理争议问题ꎮ为防止出现湿地管理真空或管理重叠的问题ꎬ明确各方管理主体及管理权责是实现湿地高效管理的唯一途径[7]ꎮ4.3㊀合理划定公园范围界线湿地公园周边的工业㊁农业等生产生活会极大地影响湿地保护的水平ꎮ为保证湿地建设及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ꎬ划定合理的边界界线能科学的排除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ꎮ例如农事生产中的化学污染㊁工业生产中的大气污染㊁污水废水污染[8]ꎮ5㊀湿地保护现状成效及对策结论文峪河湿地公园经历了数年的建设ꎬ从公园立项建设到管理机制的完善㊁管理范围的界定都经历了无数次实践与论证ꎮ在不断进行制度完善与管理机制完善的过程中ꎬ文峪河湿地公园逐渐形成了一个在区域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ꎬ在国家层面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湿地公园ꎮ从总体上看ꎬ管理范围调整后的功能区划将更利于文峪河湿地公园统筹各方面资源ꎬ对公园进行有效管理ꎬ对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ꎮ在管理范围确定的基础上ꎬ细分内部地块生态脆弱程度ꎬ建立恢复重建区与保育区ꎬ两者面积之和为3443.09hm2ꎬ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83.90%ꎬ大于60%ꎻ恢复重建区与保育区的湿地面积之和为887.28hm2ꎬ占公园湿地总面积的96.53%ꎬ大于60%ꎻ合理利用区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16.11%ꎬ均符合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ꎮ5.1㊀湿地保护现状成效文峪河湿地公园经过数年的建设ꎬ通过不断完善和保护湿地资源ꎬ已实现了湿地资源占比的极大提升ꎮ原有草甸㊁沼泽湿地等资源面积不断扩大ꎬ水土保持能力不断增强ꎮ湿地公园的物种多样性㊁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ꎮ湿地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㊁植物资源种群不断扩大ꎬ物种抗干扰能力逐渐增强ꎮ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㊁繁衍创造良好的庇护场所ꎮ通过科研监测及宣教宣传ꎬ提升片区湿地保护水平ꎮ5.1.1㊀科研监测成效通过本底资源调查及科研监测研究项目的开展ꎬ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技支持ꎬ较好的保护了湿地生物资源ꎬ达到有效的动态管理湿地公园目的ꎬ对湿地保护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ꎬ促进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演替均朝着良性方向发展ꎮ5.1.2㊀宣教成效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ꎬ不仅丰富和提升了湿地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层次ꎬ而且引导区域经济社会树立爱护湿地㊁保护湿地的意识[9]ꎮ经调整之后ꎬ文峪河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四至清晰ꎬ功能分区职能明确ꎬ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将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与恢复ꎬ管理争议区域得到调整ꎬ同时在调整后最大化地利用了湿地公园现状ꎬ有利于湿地公园各项管理工作更明确㊁更有目的性地开展ꎮ调整后的功能分区遵循 全面保护㊁科学修复㊁合理利用㊁持续发展 的原则ꎬ以生态湿地的保护保育为主ꎬ展示湿地生态风貌ꎬ完善湿地生态系统ꎬ保护生物多样性ꎬ构建融合湿地保育㊁科普宣教㊁科学研究㊁生态展示为一体的湿地公园ꎬ有助于湿地公园未来的可持续发展ꎬ对文峪河湿地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ꎬ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ꎮ5.2㊀对策及结论总体来说ꎬ文峪河湿地公园在调整优化了范围和功能区布局后ꎬ能更好的加强保护与恢复工作ꎻ目前文峪河湿地公园的用地管理争议问题已得到解决ꎬ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湿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ꎬ促进了文峪河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ꎮ综上所述ꎬ文峪河湿地公园主要保护措施及发展对策如下ꎮ(1)文峪河优质的水体是湿地公园最重要的资源ꎬ为此应制定严格的水质保护办法ꎬ以严格保护水体尽可能不受任何形式的污染和破坏ꎮ严控周边村庄生活污水排放及养殖污染ꎬ禁止水库养鱼ꎬ禁止有污染的机动船(电瓶船㊁燃气机动船除外)ꎮ(2)保护面山森林ꎬ改善水库湿地植被ꎬ提高其净水能力ꎮ(3)公园内严禁开采矿石㊁砍伐树木及其它破坏自然环境㊁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为[10]ꎮ(4)湿地公园的合理利用可以建设少量的旅游服务设施ꎬ严格限制与生态体验无关的设施建设ꎬ应限制机动交通工具进入ꎮ(5)加强文峪河沿岸周边保护ꎬ防止水土流失ꎬ河道防洪堤应采用生态堤岸ꎮ参考文献[1]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出版社ꎬ2011.1. [2]李燕彬.城市小微湿地景观植物配置技术初探 以北京市北辰中心花园小微湿地为例[J].现代园艺ꎬ2021ꎬ44(15):26-31.[3]宋晴ꎬ朱义ꎬ张春松ꎬ等.上海小微湿地保护与多元利用模式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21ꎬ17(2):54-57. [4]唐治国ꎬ胡卫红ꎬ杨勇.小微湿地营建和保护模式初探 以桂阳县舍园小微湿地为例[J].林业与生态ꎬ2021(5):18-19.[5]李田ꎬ何素琳ꎬ幸伟荣.浅谈小微湿地修复[J].南方农业ꎬ2021ꎬ15(3):22-23.[6]崔丽娟ꎬ雷茵茹ꎬ张曼胤ꎬ等.小微湿地研究综述:定义㊁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J].生态学报ꎬ2021ꎬ41(5):2077-2085.[7]宋晴ꎬ崔心红.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政策驱动分析[J].园林ꎬ2021ꎬ38(8):2-6.[8]吴豫ꎬ李尊ꎬ彭凤姣ꎬ等.河南省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状况及空间分布特征[J].绿色科技ꎬ2020(22):7-11. [9]刘汉湖ꎬ刘奕ꎬ宋景辉ꎬ等.中国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20ꎬ16(3):63-68. [10]安树青ꎬ张轩波ꎬ张海飞ꎬ等.中国湿地保护恢复策略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ꎬ2019ꎬ15(2):41-44.。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成因和保护措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的成因和保护措施一、典题示例典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
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解法指导]读:从材料中获取扎龙湿地的成因,明确图中扎龙湿地和乌裕尔河的位置关系。
提:(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扎龙湿地在乌裕尔河下游,是流域局部地区发育的湿地。
调:水量平衡原理的应用: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的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沼泽湿地的形成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排水不畅。
答案:(1)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无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思:高考地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视角比较新颖,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很高。
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式,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方法,又要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问题时,能够结合题目材料信息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
[考法指导]二、方法讲解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水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
程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与难点

环境科学导刊http: //hjkxdk. . cn 2017, 36 (2)CN53 - 1205/X ISSN1673 -9655程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与难点董云仙,张晓旭,谭志卫,王俊松,徐长城,贺能琴(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高原湖泊流域污染过程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34)摘要:在全面调查程海流域与水环境有关的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水资源、污染源、污染治 理、环境管理基础上,从坚守生态红线、水环境质量改善、总量控制、污染治理设施提质增效、环境污染 风险防范、流域生态系统功能增强、提升监督管理能力方面解析了程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点与难点问 题,提出程海流域保护治理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保护治理;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程海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乃-9655 (2〇n)〇2_0051 -09程海是云南省唯一的封闭型深水湖泊,湖面积 74. 6km2,最大长度19. 2km,最大宽度5.4km,最 大水深35. 0m,平均水深25. 7m,87%的水面水深 超过20.0 m,容量19.8亿m3,其面积和蓄水量在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中都处于第四位。
程海是云南 省特色生物产业发展基地,以螺旋藻养殖闻名于 世,保护好程海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 务。
本文在全面调查程海流域与水环境有关的自 然、生态、社会、经济、水资源、污染源、污染治 理、环境管理基础上,解析程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 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提出程海流域保护治理的重点 方向。
1程海流域水环境保护重点和难点问题1.1坚守生态红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程海镇城镇边界的扩张,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使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不断受到扰 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空间管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湖滨区受生产生活扰动频繁,螺旋藻养 殖区边界直逼保护底线目前,程海湖滨带受湖周生产生活空间挤占现 象严重,湖周农业农村面源、沿湖企业污染严重威 胁湖滨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解析
摘要:湿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常年或者季节性的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
咸水或者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者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联系紧密,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珍
贵资源,发挥了巨大的环境功能,在调节气候、降低空气污染、蓄洪防旱等很多
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问题;建议
1湿地保护管理的意义
1.1构建优越的人居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卫生面貌、民居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
良好的湿地环境保护
可以维护生态系统,在城市中,人们会享受到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资源和健康
的农业产品,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
1.2改善生态环境
在当下时代,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如何是重要的
指标。
通过对湿地资源实施有效的保护,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促使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物得到更好地保护。
2湿地保护的效益
2.1经济效益
一是引导湿地项目走上合理、协调的发展轨道,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一
体化,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湿地自然景观是一处观光、度假、游览之地,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三是湿地公
园的建设,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能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栖息地环境,有利于珍
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发展。
四是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
方面,具有较大的间接经济效益。
2.2社会效益
一是能推动城市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能提高民众爱护湿地、
保护湿地的意识。
三是成为了科研教学、普及科学知识的基地。
四是能改变民众
的精神面貌。
五是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形成生态名片。
2.3生态效益
一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二是打造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
保障“两型社会”试验区生态安全。
三是保护优质水源,保障城市饮用水源、下游
灌溉用水安全。
四是保护和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系统生态平衡,拯救濒
危物种。
五是调节气候,营造优美环境,建设生态学研究基地。
3湿地保护管理问题
3.1缺乏有效管理
针对湿地的管理,目前部分地区缺少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宣教机制、发展
机制,致使湿地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情况:1)湿地上游地区的林木植被
遭受过度开发,湿地的不合理开发直接改变了湿地中的生态环境,导致湿地出现
泥沙淤积等情况;2)保护机制、保护责权的不完善,导致保护工作缺乏资金上
的支持;3)宣教机制的不完善,保护部门的不确定,导致广大干部、人民群众
的湿地保护意识欠缺,主要表现为“不知道什么是湿地、不知道如何对湿地进行保护”。
3.2缺乏管理经验
湿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湿地中的植物会对
湿地的生态造成影响。
比如,植物的落叶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会直接对其它植物
的生长造成影响;水葱、宽香叶蒲会抑制芦荟等植物的生长,而目前湿地在应用
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这就直接缩短了湿地的使用寿命。
4湿地保护管理优化建议
4.1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目前,湿地面积减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破坏了湿地
生态环境。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在对湿地环境进
行保护的过程中,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便是一项重要措施。
湿地保护区的建立可
以参考动物保护区,将需要保护的湿地资源进行圈地保护,避免其进一步受到破坏。
4.2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湿地资源受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虽然这种破坏存在无意性,但同样对我国的湿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在我国湿地保护的过程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起到
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我国的湿地
资源。
4.3成立专项管理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在保护我国湿地资源的过程当中,除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建立
专门的管理部门,同时采用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湿地生态保护区进行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这样才能起到保护湿地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对湿地
资源保护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当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破坏我国湿地资源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停止破坏湿地的开发项目,将保护湿地资源的观念落实到底。
4.4加强建设
湖泊、沼泽、湿地都可以构建成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针对湿地建设的各个
环节工作,应该加强管理,通过合理的人为干预,保障湿地的生态平衡。
具体相
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湿地地区要严禁采石、采砂、取土、倾倒
垃圾、堆放垃圾、填埋垃圾等等行为,生产企业的建厂地址也不能选在湿地区域,以此实现对湿地的综合保护;2)对湿地植物的选取要科学合理,结合当地的气
候情况、生物结构,植物的栽培要尽量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湿地地
要建立起相应的动物救助站,对受伤的动物要及时的救治、保护;4)要加强水
生植物的恢复以及重建,比如可以在湿地地区增加芦苇、蒲草、眼子菜等水生植物,进而达到增加水中有机质的目的。
4.5做好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工作
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来说,做好生态旅游开发和建设是一条行之
有效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湿地的自然环境,还能促进湿地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旅游收益,而不注重湿地的生态保护,要分清轻重,最好实现二者的“双赢”。
一方面,使湿地的生态旅游能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湿地的功能和价值。
4.6做好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由于我国对湿地的认识和开发利用较晚,人民大众对湿地的认识和了解严重
不足,从而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湿地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社会各界都
能充分认识湿地和湿地的重要作用、价值,使人们更加关注湿地资源保护工作,
并能主动保护湿地资源,为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实际
工作中,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进行大力宣传,并且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
和支持,使广大群众能够对湿地有一个更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并主动参与保护湿
地资源。
另外,在湿地的周围及一些繁华的街道上,要设置一些醒目的宣传湿地
保护的公益广告牌或者标语,对人们起到警示的作用,并帮助更多的人树立起保
护湿地资源的理念。
与此同时,湿地管理部门要联合周边的村镇,做好湿地保护
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号召大家自觉做好湿地保护工作,从而促进湿地资源的长远
发展。
4.7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实际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过程中,需要经济与技术的支持。
而在技术研发过
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以及保护的技术水平,就必须加大对其的资金支持。
在湿地调查、保护区及示范区建设、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手段与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设立专门的资金支持。
5结语:湿地资源是宝贵的地球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人们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湿地的重要性,并自觉停止对湿地的破坏行为,
加入保护湿地资源的行动中,促进人类和湿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爽,王慧,杨洋,等.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江西农业,2018(18):62-63.
[2]王慧琴,张彩虹,邹家红.我国湿地资源保护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1(2):174-178.
[3]肖立垚.浅谈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与湿地生态保护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