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重点】2019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17 汉魏晋诗三首练习 粤教版必修1
18-19 第4单元 17 汉魏晋诗三首

18-19 第4单元 17 汉魏晋诗三首17 汉魏晋诗三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迢迢.( ) 皎皎.( ) 机杼.( ) 慷慨.( ) 子衿.( ) 呦呦.( ) 鼓瑟.( ) 吹笙.( ) 三匝.( ) 吐哺.( ) 羁.鸟( ) 暧暧.( ) 樊.笼( ) 【答案】 tiáo jiǎo zhù kǎi jīn yōu sèshēnɡ zā bǔ jī ài fá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 )【答案】 “掇”通“辍”,停止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适⎩⎨⎧少无适.俗韵 ( )始适.还家门 ( )处分适.兄意 ( )适.得府君书 ( ) (2)当⎩⎨⎧ 对酒当.歌 ( )当.仁不让 ( )不久当.还归 ( )(3)得⎩⎨⎧复得.返自然 ( )幸复得.此妇 ( )相得.益彰 ( ) 【答案】 (1)动词,适合、迎合 动词,出嫁 动词,依照 副词,刚才 (2)副词,应当 动词,承担 副词,一定、必定 (3)动词,能够 动词,得到 动词,配合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
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他们开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建安风骨”。
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安诗人”作品风格他继承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精神,用乐府旧题写诗,留下了20多首乐府诗,反映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远大抱负,抒发了顽强进取的思想感情,语言质朴,形象鲜明,具有激昂慷慨的悲壮风格代表作品主要有《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田园诗人——陶渊明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整理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落实应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落实应用板块训练粤教版必修1(时间:40分钟总分值:56分)一、根底稳固(20分,选择题每题3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迢迢.(tiáo) 皎皎.(jiǎo) 纤纤.(qiān)机杼.(zhù)B.子衿.(jīn) 呦呦.(yōu) 脉脉.(mò) 札札.(zhá)C.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D.鼓瑟.(sè) 譬.如(bì) 泣涕.(tì) 羁.鸟(jī)解析:A项,“纤〞读“xiān〞;C项,“哺〞读“bǔ〞;D项,“譬〞读“pì〞。
答案:B2.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项( )A.迢迢..牵牛星(远远的)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B.札札弄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终日不成章.(整幅的布帛)C.对酒当.歌(应当)但.为君故(但是)D.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守拙..归园田(安守本分)解析:C项,但:只。
答案:C3.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项( ) A.对酒当歌.B.乌鹊南.飞C.鼓.瑟吹笙D.脉脉不得语.解析:B项,名词用作状语,其余三项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B4.以下诗句中不属于情景交融的一项为哪项(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解析:D项,直接表达抒情。
答案:D5.名句默写。
(8分)(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3)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4)误落尘网中,。
,池鱼思故渊。
答案:(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4)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二、类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8分)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汉魏晋诗三首课时作业粤教版必修1

17 汉魏晋诗三首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B.札札弄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终日不成章.(经纬线交织的幅面)C.山不厌.高(厌恶、憎恨) 天下归心..(心悦诚服地归顺) D.少无适.俗韵(迎合) 方.宅十余亩(方圆,周围)【答案】C【解析】厌:满足。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泣涕零如雨.A.鸷鸟之不群.兮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答案】A【解析】例句与A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用作状语。
C.使动用法。
D.形容词用作动词。
3.下列对《归园田居》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他的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大的是田园诗,《归园田居》属于田园诗一类。
B.作者在诗中描绘了田野、方宅、草屋、桃李、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意象,构成了恬淡清雅、宁静安谧的意境。
C.诗人巧用比喻,将官场比作“网”“樊笼”,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写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与批判。
D.《归园田居》用词工丽、景物色彩鲜明、情感真实,体现了陶渊明朴素自然、意境淡远的风格。
【答案】D【解析】用词朴素自然而非工丽。
4.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借助丰富的想象,抒写了人间“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并长久分离的苦痛。
B.《短歌行》全诗感情充沛,抒写了作者要招纳贤才以帮助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C.《归园田居》首尾照应紧密,开头的“少”“无”“本”“误”“三十年”字字紧扣,又与结句的“久”“复”首尾呼应。
D.这三首都是古体诗,格律不是很严格,诗句也不押韵,但节奏比较鲜明。
【答案】D【解析】诗句有押韵。
5.对《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鸡鸣》有“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陶潜信手拈来,稍加变化,使田园画面充满了生机。
高二语文汉魏晋诗三首知识点和练习题及答案

迢迢牵牛星诗歌分析:此诗写诗人遥望星空,瞩目银河两岸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联想起凄迷美幻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诗人满怀同情地站在织女的角度,设身处地地遥想她的思恋与忧伤,那无心织锦,泪如雨下的形象细腻传神,其苦恋之情更令人唏嘘。
仅仅一水相隔,却无法倾诉一句情话的表白,让人更能理解织女因何“泣涕零如雨”。
在神话的背景下,这首诗呈现出浪漫含蓄的韵味。
诗中六个叠词的使用更增加了诗的缠绵之感。
如“迢迢”与“皎皎”一远一近,写出了寥廓明净的秋夜星空下,牵牛星的迢遥悠远,也写出了银河近处织女星的光彩动人。
“纤纤”与“札札”紧扣织女,纤纤素手可以想见织女的美丽,札札的织机声响又增添了静夜中的一份烦乱。
“盈盈”与“脉脉”配合,则描绘了牛郎织女隔水相望,泪眼在星光下闪动的凄迷景象。
短歌行补充作者介绍一.生平: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
有《魏武帝集》。
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
曹操也凭借着家庭的势力,年满二十即举孝廉,步入官场。
在汉末大乱中自聚兵马,建立了可以抗衡群雄的军事力量。
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
继而于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并实际统治了北部中国。
曹丕代汉建立魏朝后,追尊他为武帝。
二.诗歌创作:曹操现存的诗歌作品,都是曾经配乐演唱的乐府歌辞。
曹操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并且一生对音乐保持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他的影响,曹丕、曹植及其他建安诗人,也写作了相当数量的乐府诗。
可以说,在把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乐府诗改造为文人文学重要形式的过程中,曹操起了关键的作用。
正因曹操的乐府诗脱胎于汉乐府民歌,所以其中有些作品并不是写自己的经历,而是沿用民歌中常见的题材。
比如《却东西门行》,抒发了征夫长期从军征战、思念故乡的悲哀,《善哉行》“自惜身薄祜”一篇,以代言的形式,描绘了孤儿的痛苦。
另外,像《苦寒行》,虽然可能与曹操的某一次具体的军事活动有关,却是用了士兵的口吻来写的。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试题 2019.091,槌床便大怒()2,谢家事夫婿()3,足以荣汝身()4,交广市鲑珍()5,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句是A.非为织作迟 B.为仲卿母所遣C.渐见愁煎迫D.仕宦于台阁E.我命绝今日F.赍钱三百万6,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7,阅读下列诗段,完成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①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勿复重纷纭(再)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B.进止敢自专(岂敢)昼夜勤作息(深夜)C.伶俜萦苦辛(缠绕)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D.箱帘六七十(同“奁”)留待作遗施(留下)②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哪些优秀品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刘兰芝所说的“人贱物亦鄙”有何深刻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四首诗分别吟咏梅、桃、榴、菊四种花。
高中语文必修一:4.17《汉魏晋诗三首 短歌行》随堂基础训练

《短歌行》随堂练习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pì)慷慨(kǎi)青衿(jīn)B、笙箫(ē)阡陌(mò)契合(è)C、周匝(zā)哺育(pǔ)鼓瑟(sè)[来源]D、沉吟(yín)拾掇(ō)呦呦(āo)2、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3、默写填空(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回答下面的问题(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5、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就诗歌的主题、表达技巧两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简要赏析[来源]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参考答案】1、A2、A [来源]3、(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4、(1)、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来源](2)、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
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
精选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17汉魏晋诗三首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1

汉魏晋诗三首[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纤纤擢.素手 擢:举起,摆动 B .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C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存:收藏;保存 D .少无适俗韵.韵:气质,性格 【解析】 C 项,存:问候,探望。
【答案】 C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去.复几许一去.三十年B.⎩⎪⎨⎪⎧何以.解忧以.我贿迁 C.⎩⎪⎨⎪⎧脉脉不得.语复得.返自然D.⎩⎪⎨⎪⎧少无适.俗韵始适.还家门 【解析】 A 项,动词,距,距离/动词,离开。
B 项,介词,用/介词,把。
C 项,助词,均为“能够”之意。
D 项,动词,适合/动词,出嫁。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68010182】A .脉脉不得语.B .对酒当歌.C .鼓.瑟吹笙D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解析】 A 、B 、C 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D 项,属名词作状语。
【答案】 D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导学号:68010183】A .迢迢..牵牛星(遥远的样子) 纤纤擢.素手(举起,摆动) B .札札弄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终日不成章.(整幅的布帛) C .对酒当.歌(应当) 但.为君故(但是) D .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守拙..归园田(安守本分)【解析】C项,但:只。
【答案】 C5.名句默写。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3)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4)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_。
(6)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
【答案】(1)脉脉不得语(2)少无适俗韵(3)羁鸟恋旧林(4)暧暧远人村(5)复得返自然(6)天下归心[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诗歌《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完成6~9题。
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

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1)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古典诗歌,完成燕燕①燕燕于飞,差池②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③。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④,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⑤之思,以勖⑥寡人。
【注】①选自《诗经,邶风》。
这是一首送别诗,姑娘要远嫁他方,兄长送别,依依不舍。
②差池:音词,池,参差。
③颉:音结,上飞;颃:音航,下飞。
④仲氏:少女。
任,是姓。
只:助词。
⑤死去的父亲。
⑥勖:音续,勉励。
(1).诗的前三章都用“燕燕于飞”开头有何作用?答:(2).“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三句诗反映的感情有何区别?你认为哪句诗写得最感人?答:2,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完成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儿口。
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1、这首诗叙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2、结合此诗谈谈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答:3,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化用《诗经》的句子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用了“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情景相生。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心恋田园的情怀。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少小适俗韵韵:气质性格 B.方宅十余亩方:四方四正C.桃李罗堂前罗:排列 D.羁鸟恋旧林羁:束缚5,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去来江口孔守船,绕传月明江水寒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故人四辞黄鹤楼,烟花三元下扬州C.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D.少五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山关悦鸟性,潭影空人心6,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两句直言不讳,表明喜爱山林自然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汉魏晋诗三首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迢.迢(tiáo)皎.皎(jiǎo) 纤.纤(qiān) 机杼.(zhù)B.子衿.(jīn) 呦.呦(yōu) 脉.脉(mò) 札.札(zhá)C.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D.鼓瑟.(sè) 譬.如(bì) 泣涕.(tì) 羁.鸟(jī)解析:B A项,“纤”应读xiān;C项,“哺”应读bǔ;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蕴藉学籍别出新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B.脏款姿式卷帙浩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影牒宣泄陈词乱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D.告罄震撼销声匿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解析:A A项,“别出新裁”应为“别出心裁”;B项,“脏款”应为“赃款”,“姿式”应为“姿势”;C项,“影牒”应为“影碟”,“陈词乱调”应为“陈词滥调”;D项,无错字。
3.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泣涕零.如雨(落下) 盈盈一水间.(间隔)B.悠悠..我心(情思连绵) 枉用相存.(问候,探望)C.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榆柳荫.后檐(树阴)D.羁.鸟恋旧林(被束缚) 桃李罗.堂前(排列)解析:C C项,“荫”是遮蔽的意思。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解析:D A项,并且/将近;B项,应当/把守;C项,适应/出嫁;D项,“旧”。
5.对下列诗句的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对偶、互文)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设问、借代)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比喻)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借代)解析:D D项,应是“借喻”。
6.对《迢迢牵牛星》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写牵牛星和织女星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
B.接下来的四句想象织女是位美丽而勤劳的姑娘,然而她却内心充满痛苦,泪落如雨,终日写不成思夫的华美诗章。
C.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不远,但这一水之隔却使他们只能相视而不能面诉。
D.这首诗借天上牵牛、织女两星不得团聚的神话,抒写人间夫妇的分离之苦,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解析:B B项,“章”解释错。
“章”原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
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7.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南朝梁代萧统把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编在一起,收入其《文选》中,题为《古诗十九首》。
《文选》也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文总集。
B.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其诗均为古题乐府,气韵沉雄,古直悲凉。
C.陶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
D.田园诗歌以歌颂田园生活为主,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解析:C C项,“山水田园诗”应为“田园诗”。
一般人认为“山水诗”的创始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二、阅读鉴赏(一)阅读曹操《龟虽寿》,回答8~11题。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犹有竟.时竟:(2)老骥伏枥.枥:(3)烈士..暮年烈士:(4)养怡..之福养怡:解析:解释重点词语要根据语境进行判断,使句子意思前后通畅。
答案:(1)终了。
(2)马槽。
(3)怀有雄心壮志的人士。
(4)保养身心健康。
9.翻译下列诗句。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译文:(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译文:(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译文:(4)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译文:解析:准确理解句子中的重点字词以及特殊句式。
答案:(1)神龟的寿命虽然很长,但还是有终了的时候。
(2)良马虽然老了,但日行千里的壮志仍在。
(3)有雄心有抱负的人虽然老了,但他的远大志向仍在。
(4)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全然受天的支配。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比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抽象变具体。
答案:比喻。
生动地表明诗人年龄虽老,但仍有日行千里的壮志。
11.概括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解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要靠对诗歌的整体把握,重点抓住作者抒情议论的词句概括总结。
答案:诗歌说明人的寿命固然有限,但颐养得当,也可延年。
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人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能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精神。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13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这首诗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任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作简要评析。
解析:解答本题先要找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诗句,然后选一种表达方式,分析是如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紧扣内容分析出其达到的艺术效果即可。
答案:第一、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的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景对于“人境”是极少的例外,诗中用一“而”字作了坚定的转折。
第三、四句议论:第三句自设宾主,引出“心远地自偏”的回答,高度凝练地概括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第五句到第八句,细致描绘了采菊的过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
收尾两句抒发感情:“此中”指采菊所见,又代指隐居生活。
“真意”和“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13.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也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更好。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此题是开放性的,不论用“见”,还是用“望”,只要紧扣“悠然”,分析出此字表现了诗人淡泊、超脱的情感即可。
答案:“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南山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16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的写作层次。
解析:可以根据主人公的动作来划分。
答案: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写月夜而起空闺之愁;五、六句揣测夫不归之因,表明望夫归来之意;后四句出户入房,彷徨泪下,写出相思之苦。
15.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解析:要注意“月”这一意象的常用意义——借明月寄相思。
另外,女主人公的“愁”“泪”等也证明了这一含意。
答案:古诗中常借明月寄相思,诗歌中的女主人公看见一轮无声明月,独悬空荡天地间,顿生孤独凄凉之感,同时,美好的情思,也借助圆圆的明月,随着皎洁的月光流照着远方的亲人。
16.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解析: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主要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即景生情。
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
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
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要由诗歌的描述对象分析其内容和感情。
诗人描述的是去农田耕作的情形,其中的快乐溢于言表。
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
18.“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解析:要剖析这句诗歌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所展现的诗人的状态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答案: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三、语言运用19.仿照下面的例子,请你以陶渊明和曹操以及他们的作品为素材,另写一段话。
如果说苏东坡是气势磅礴,滚滚东去的大江,那么“执手相看泪眼”的柳永则是静立河畔的依依杨柳。
解析:仿写句子注意句式一致性,内容以陶渊明和曹操以及他们的作品为素材,句子前后通畅。
答案:(示例)如果说陶渊明是那遍绕篱边、散发着幽香的菊花,那么“志在千里”的曹操则是那包容日月星辰的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内)解析:解答此题应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写出人物的思想境界与个性追求。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表现出古朴、悠然、毫无做作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