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

合集下载

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食品添加剂要做到“五专”管理,即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称量工具、专用采购使用台帐;2、食堂不得采购、贮存亚硝酸盐,烹饪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3、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4、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称量,做好使用记录。

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1、食堂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现时上锁,除管理员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库;2、库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设,食品原料等应离地20cm,离墙20cm,离棚65cm放置;3、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4、严禁“三无”食品及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等入库存放;5、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6、设置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7、库房管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8、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纰漏,将追究库房管理员。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1、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2、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3、所有待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须洗净、消毒;4、食品加工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官异常;5、进入烹调间的食品必须洗净,盛装食品的容器必须放在指定的台案上,不得放置在地面;6、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复使用二次以上;7、各岗位工作时必须随时清扫地面、案台;8、废弃物应置于污物桶内并将污物桶加盖;9、无防蝇窗纱的窗户不得打开;10、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烹调间;11、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操作情况。

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1、食堂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采购常识;2、定点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索取食品的生产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采购肉、禽类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3、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4、每次采购食物均要向货主索要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食后无异常;5、食品原料采购负责人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证。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1、厨房不允许使用食药监局批准以外的任何食品添加剂。

我校只准使用小苏打作为馒头的添加剂。

2食品添加剂设立:“五专”原则: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一专: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采购食品添加剂(统一配送);
二专:库房、厨房对食品添加剂设立专人保管本校食品添加剂管理人为李会英);
三专:库房建立专门的食品添加剂的进货台,厨房安排专门的负责人领用。

四专:厨房建立专门的食品添加剂领用台帐;
五专:库房、厨房设立专柜存放食品添加剂,并上锁。

3专柜外贴标识,标明负责人等;专柜内食品添加剂连包装存放,不得扔掉外包装。

4、柜内配备食品添加剂计量小秤、《食品添加剂登记本》等。

5每次领出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登记,登记表按食药局提供的表格为准。

登记记录要求存在期限为两年。

6、添加剂使用量按食药监局规定的使用量操作,不能超出该添加剂标明的最高使用量比。

7、申购:食品添加剂按流程配送采购。

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完整版

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完整版

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也十分严格.从2009年3月探索建立了食品添加“五专”管理制度到2011年8月22日明确规定,再到如今,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制度成为了监管部门对添加剂的监管要点,无论是餐饮服务行业还是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都要遵循“五专”管理制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

(一)《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要求第五十条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

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

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六十条食品添加剂经营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依法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二)“五专”管理的源起及发展2009年3月天津市河西区卫生监督所在开展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中,探索建立了食品添加“五专”管理制度。

2011年4月27日。

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食安办〔2011〕14号)要求,下发了《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食药监食[2011]188号)其中第五点要求“要认真核查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记录制度,以及食品添加剂“五专”(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精品篇1、食品添加剂要做到“五专”管理,即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称量工具、专用采购使用台帐;2、食堂不得采购、贮存亚硝酸盐,烹饪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3、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4、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称量,做好使用记录。

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1、食堂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现时上锁,除管理员外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入库;2、库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设,食品原料等应离地20cm,离墙20cm,离棚65cm放置;3、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4、严禁“三无”食品及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等入库存放;5、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6、设置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7、库房管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8、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纰漏,将追究库房管理员。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精品1、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2、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3、所有待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须洗净、消毒;4、食品加工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官异常;5、进入烹调间的食品必须洗净,盛装食品的容器必须放在指定的台案上,不得放置在地面;6、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复使用二次以上;7、各岗位工作时必须随时清扫地面、案台;8、废弃物应置于污物桶内并将污物桶加盖;9、无防蝇窗纱的窗户不得打开;10、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烹调间;11、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操作情况。

五专两公开制度

五专两公开制度

食品添加剂管理“五专两公开制度”
一、专店采购,即必须到有资质的专卖店进行食品添加剂采购,索取相应票证备查;
二、专柜存放,即必须将食品添加剂放在指定区域的专柜保存;
三、专人负责,即必须有两名经过培训的职业厨师共同领取、使用、配制;
四、专用工具,即必须使用经过验证的计量器具进行计量重量;
五、专用台账,即必须使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印制的台账,每次使用按照要求逐项登记。

“两公开”,是指餐饮服务单位法定代表人必须公开承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开本单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要做到“五专”管理,即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称量工具、专用采购使用台帐;
2、食堂不得采购、贮存亚硝酸盐,烹饪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
3、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4、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按规定称量,做好使用记录。

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

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也十分严格。

从2009年3月探索建立了食品添加“五专"管理制度到2011年8月22日明确规定,再到如今,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制度成为了监管部门对添加剂的监管要点,无论是餐饮服务行业还是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都要遵循“五专"管理制度,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管理。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

(一)《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管理的要求第五十条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

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六十条食品添加剂经营者采购食品添加剂,应当依法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二)“五专”管理的源起及发展2009年3月天津市河西区卫生监督所在开展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中,探索建立了食品添加“五专”管理制度。

2011年4月27日.当时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1〕20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瘦肉精"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食安办〔2011〕14号)要求,下发了《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的紧急通知》(国食药监食[2011]188号)其中第五点要求“要认真核查餐饮服务单位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记录制度,以及食品添加剂“五专”(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

食品添加剂的“五专管理”食品添加剂管理“五专制度”是指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

一、专店采购,即必须到有资质的专卖店进行食品添加剂采购,索取相应证票备查;1、供应商必须有资质:在采购前必须查看供应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2、食品添加剂的采购要做到定点采购:当前我们的网络营销已经非常的方便快速,以前在我们地区的经销商处买不到的原材料或添加剂,现在只需要打开手机就可以买到。

但对所购买的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的维权缺乏保障,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应尽量避免网购添加剂。

同种添加剂的采购时应避免多个供应商同时采购,特殊情况需要在不同供应商采购同一种添加剂时,要避免采购同一个批次的,而且要在供应商的送货单上注明添加剂的批次号及生产日期,便于安全管控。

3、添加剂的索证:添加剂的证包括生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半年内的第三方《检验报告》、同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

一定不能漏了《生产许可证副本明细》,副本明细才是真正证明生产商资质的。

4、添加剂的索票:添加剂的票是指有经销商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及公章的出货单。

出货单上的信息要详细,便于追溯。

二、专柜存放,即必须将食品添加剂放在指定区域的专柜保存;1、存放添加剂的柜子要标明添加剂存放专柜,便于识别,存放专柜要上锁。

2、添加剂存放柜内不能存放其他食品原材料。

我们企业经常分不清哪些是添加剂、哪些是食品原材料,经常把酵母,绿茶粉、吉士粉、味精等材料放在添加剂存放柜里。

怎样区分哪些是食品添加剂,哪些是普通食品原材料呢?主要是看外包装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编号若是QS或XK开头的,QS代表食品和食品原材料,XK代表食品添加剂;编号若是SC开头的则看SC后面第一位数字是“1”还是“2”,SC后第一位数字是“1”代表是食品及食品原材料,SC后第一位数字是“2”的代表是食品添加剂。

(目前一企一证已经不适合以明细为准)3、在配料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要做到专柜存放,标示清楚,上锁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