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汇总

合集下载

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在工程领域中,装置的气密性检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确保装置在
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泄漏问题导致性能下降或安全隐患。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

1. 气压法检测
气压法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加压气体到装置内部,然后观察装置内部气压的变化情况来判断装置是否存在泄漏。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同时可以通过气压计准确地测量气压的变化。

2. 气泡法检测
气泡法检测是一种通过观察气泡产生来检测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
涂有肥皂水的表面贴在装置的潜在泄漏处,当气泡不断产生时,即可表明装置存在泄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

3. 气体追踪法检测
气体追踪法检测是一种利用特定气体作为探测剂来检测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常会向装置内部充入一种高精度的追踪气体,然后使用气体探测仪器来检测追踪气体的浓度变化,从而判断装置是否存在泄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气密性要求较高的装置。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装置气密性检测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
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保障装置的气密性。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气密性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在化学实验中,保持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实验装置有漏气现象,将会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带来危险。

因此,定期对实验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实验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一:水浴法水浴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检查的实验装置或设备完整浸入水中,确保装置完全被水覆盖。

2.观察在装置表面是否有气泡产生。

若有气泡冒出,表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现象。

3.若无气泡冒出,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二:化学气体法化学气体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如下:1.将实验装置与气源连接,并通过泵或其他方式将气体充入装置中。

2.关闭气路,观察一段时间内气体压力的变化。

若气体压力实验装置中持续上升或下降,说明实验装置存在漏气问题。

3.若气体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气密性检查方法三:压力检测仪法压力检测仪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气密性检测方法,适用于高要求的实验装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连接压力检测仪到实验装置上。

2.打开仪器并进行压力校准。

3.通过压力检测仪监测实验装置内部的气压变化,若有明显波动,则可能存在漏气问题。

4.若压力保持稳定,说明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气密性检查是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对化学实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

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

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测方法气密性检测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用于检测物质的气密性或密封性。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学生通常会接触到气密性检测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以及重要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高中化学中常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1. 气密性检测装置在气密性检测实验中,通常会使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这种装置通常包括一个密闭的容器、气体注入口、气体流出口和检测仪器。

通过在容器中注入气体,然后观察气体的流动情况或使用检测仪器检测气体的压力变化,可以判断物质的气密性。

2. 气密性检测方法高中化学中常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2.1 水浴法水浴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气密性检测方法。

首先将被测物置于水中,然后在被测物周围注入气体。

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或者被测物的浮沉情况来判断物质的气密性。

2.2 气密性检测仪器法利用专门的气密性检测仪器,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物质的气密性。

这种仪器通常可以测量气体的流速、压力变化等参数,从而确定物质的气密性。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操作这种仪器来深入了解气密性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2.3 气密性检测数据处理在进行气密性检测实验时,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绘制气密性检测曲线,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被测物质的气密性。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来探讨不同条件对气密性的影响,从而深化对气密性检测的理解。

3. 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气密性检测实验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气密性检测装置时,务必保证密闭性,避免气体泄漏。

•在操作气密性检测仪器时,要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通过学习和实践气密性检测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气体的行为规律和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同时,这也为日后深入学习化学或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高中化学学生更好地掌握气密性检测方法。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常用方法河南宏力学校高中部胡乔木在化学实验中,对于气体的化学实验,特别是有毒、有污染的气体的化学实验,它们的实验装置在发生反应之前必须要经过气密性检验这一步。

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是气体的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操作环节,它有时候往往影响着整个实验的成与败。

在很多的实验题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单独对有关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的考查,其实,在实验题中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对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检验的重要考查形式。

所以说,对于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我们应当引以足够的重视。

同时,我们还应当重点掌握常见的几种重要的装置气密性检验的方法,以及这些检验方法的操作原理。

现将中学化学常见的几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归纳如下。

1、微热法这是中学化学检验装置气密性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

这种检验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气体受热膨胀之后从装置中逸出来,看到气泡冒出。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这样的:将导气管b的末端插入水槽中,用手握住试管a或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微热,这样试管a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在导气管末端会有气泡产生。

在松开手或撤离酒精灯以后,导气管末端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详见下图示。

2、液差法液差法是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产生的“托力”将一段水柱托起,不再下降。

对于不同的实验装置,利用液差法进行气密性检验的时候,所采取的实验操作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液差法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1)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得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后液面不再改变的时候即可证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良好。

详见下图示。

(2)另一种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连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得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

静置片刻后,若液面保持不变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液封法如下图所示,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是这样的:关闭活塞K,向其中加入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若漏斗颈出现一段稳定的水柱,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2.加水法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查常见方法汇总ppt课件

高中化学气密性检查常见方法汇总ppt课件

1.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D瓶中加水没过
长导管末端,
2. 用酒精灯微热烧瓶,
3. 若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后,导管末端上
升一段稳定水柱,
4. 证明气密性良好。
.
1. 在D瓶上出气导管上加一段橡皮管并用 弹簧夹夹住,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并加水
2.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3. 若开始水能顺利下流,过一会不再下流, 4. 证明气密性良好。
.
1.先打开活塞K,吸入部分空气关闭 活塞K,记下刻度, 2.然后推或拉注射器活塞, 3.若松手注射器活塞复原, 4.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例题: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
已知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 2H2SO4(浓) = CO2 ↑ + 2SO2 ↑ +2H2O
F
E
1.上述装置中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如何检验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1. 把发生装置与A之间的橡皮管用弹簧夹夹上,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到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 无法确定 (填
“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
是:连接的橡皮管使装置内气体畅通。,水能不断下滴
(3)若采取与A同样的方法对C进行气密性检查,是否可行?
可行
。.
3.充气或抽气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装置内气体的量增 大或减小压强。
1. 长颈漏斗往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使下端浸入水中,导管上连
各种装置气密性检查
一.原理:
使装置内与外界产生压强差,再通过液面的变化或有无气 泡产生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二.基本方法
1.加热法:通过升高温度增大内部压强。
2.注水法:通过注入水缩小气体体积增大压强。 3.充气或抽气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装置内气体的量增大或减小压强。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蔽面高度不变

好 另 一 种 是 气 体 压 缩 法 , 法适 用 于 用漏 斗( 颈 漏 斗 或 分 液 漏 中加 人 一 定 量 的 水 . 会 儿 . 颈 漏 该 长 一 长 斗1 向反 应 容器 中加 液体 来 制 取 气 体 的装 置 。其 原 理是 将 气 体 发 斗 中液 面 不 下 降 .表 明 装 置 不 漏 气 生 装 置 的 出气 导 管 口关 闭 . 向漏 斗 中 加 水 . 为 长 颈 漏 斗 时 . 若 加 因为 只要 装 置 不 漏 气 . 来 存 在 于锥 原
改 变体 系 内压 强 的 方 法 常 见 的有 两 种 : 种 是 气 体 膨 胀 法 . 一 即通 过 给 反 应 容 器 加 热 .使 容 器 内 的 气 体 膨 胀 ,产 生 一 定 的压 力 . 使 气 体 流 动 . 没 入 水 中 的 导 气 管 口有 气 泡 冒 出 : 止 加 致 若 停 热 恢 复 至 室 温后 . 水 进 入 导 气 管 内 . 上 升 形 成 一 段 水 柱 f 于 有 且 高
再 用 弹 簧 夹 夹 紧 橡 皮 管 后 . 开 分 液 液 漏 斗 中 的 水 不 再 往 . 分
下 滴 . 明装 置 不 漏 气 。也 可 用 弹 簧 夹 夹 紧 表 橡 皮 管 后 . 闭 分 液 漏 斗 的 旋 塞 b 再 打 开 关 . 止 水 夹 a 并 在 a后 连 接 一 导 气 管 . 导 气 管 . 将
理 或 更 换 器 材 再 次 检 验 .直 至 装 置 不 漏 气 时 才 能 进 行 后 续 实

囊啦
橡 皮 管
a .
【 2 启 普 发 生 器 气 密 性 的 检 查 例 】 【 6 分 液 漏 斗 与 容 器 气 流 相 通 的 气 例 】 启 普 发 生 器气 密 性 的检 查 与 制 氧 时 试 管 气 密 性 的 检 查 方 法 体 发 生 装 置 检 查 图 8中装 置 的气 密 性 时 .首 先 . 小 向 不 同 . 不 同 于 制备 二 氧 化碳 时烧 瓶气 密性 的检 查 因为 启 普 发 也 生 器 的玻 璃 很 厚 . 积 又 大 . 不 能 加 热 . 此 不 能 采 用 加 热法 。 体 还 因 分 液 漏 斗 中 加 入 一 定 量 的 水 .夹 紧 弹 簧 夹

高中化学实验 气密性检查

高中化学实验 气密性检查

03中国考试理综题
• (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 向试管口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 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 气”或“无法确定”)。
• (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 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B 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 “无法确定”),
方法: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 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 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 良好。
方法:关闭活塞,通过长颈 漏斗向试管中注水至漏斗与 试管形成一段液面差,一段 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 气密性良好。
(1)反应前点燃酒精灯,加热烧瓶一小会儿。在 瓶B、C、D中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瓶B、C、D 中导管液面上升,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在A中放入少量水,使水面浸没漏斗颈下端,打 开旋塞a,在烧瓶B底部稍加热,若在A中漏斗颈 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表示装 置不漏气,(也可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 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反应管D下部稍加热,检查活 塞前后部分装置是否漏气)
器启漏斗中加水至淹没球型漏斗下 端(水封)。 3、关闭活塞。 4、球型漏斗中加水(产生液面差)。 5、静止观察液面差是否变化。
关闭酸式滴定管活塞,用手捂热烧瓶,若注射 器活塞外移,松手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气 密性良好。或关闭滴定管活塞,记下注射器活 塞刻度,然后轻拉 (推)活塞,松开手后如果注射
器活塞能回到原来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5
甲乙 方法: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水使乙管 液面高于甲管液面形成一段液面差,一段 时间内不变,则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度浸入水中,使干 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 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体系的气体顺利的出来一部分,冷却后浸入水中 的导管末端形成一段高出水槽的液柱,二者缺一不 可,因装置漏气则一部分气体在膨胀时会从导管出 来,另一部从漏气的地方出来仍可看到气泡
将导气管插入 水__槽__的__水__面_下__,__用__双_ 手__捧__住__试__管_,__若__导__管_ 口__有__气__泡__产_生__,__松__开_ 手后,导管里形成一 段水柱,说明该装置 的气密性良好(或用酒精
水(保证玻璃管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 _向__外__轻__轻__拉__动__注__射__器__的__活__塞__(填写操作方法)时, 将会看到_浸__没__在__水__中__的__导__管__中__有__气__泡__冒_ 出(填写实
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 B是底面积为100cm2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密封盖上装有阀 门),上面标有厘米单位的刻度,其它夹持装置已略去。 I.甲同学用这套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其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过量 的铜粉平铺在电热板上,盖紧容器。 ③打开B的阀门,加 入液体C,使B中液面至刻度15.0cm后,关上阀门。 ④通 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 (1)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在成套装置组装完毕、装入反应物 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般方法: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 统密封的条件下,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 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 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 性的好坏,例如:受热膨胀法、 注水 法、抽气(或吹气)法。
1.气体受热膨胀法:
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 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打开活塞a, 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 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 明装置不漏气。(若关闭活塞a,可向长颈漏 斗中加水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 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
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柱,可关闭K分段检查)
怎样检 验装置G 的气密 性?
关闭A中分液漏斗旋塞和G中活塞K, 从c中向容器内加液体,当c的下端浸 入液面且c中液面高于b瓶内液面,并 保持长时间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
用止水夹夹住b、C装置间的导管的橡皮管, 并关闭分液漏用酒精灯在a装置下微热,若b 装置中的导管产生一段水柱,表明止水夹前 面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再在C处的锥形瓶中 用酒精灯微热,若e处出现气泡,停止微热, 插在e处液面下的导管产生一段液柱,表明 这部分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打开止水夹,往长颈 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 封,然后从量气管处 加水,使右侧液面高 于左侧液面,若一段 时间液面差不下降,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或夹住止水夹分 段检查)
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深 度浸入水中,使干燥管 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 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 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 气密性良好。
3.抽气或吹气法: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
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口注
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
示。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
(填“漏气”、“不漏气”或
“无法确定”
,判断
理由
⑴不漏气 由于不漏气,加水后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 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
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 大,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
也不行。启普发生器气密 性的检查方法是:关闭导 气管活塞,往球形漏斗内 注入水,使漏斗内液面高 于容器内液面,静置一段 时间后若液面位置保持不 变则说明气密性良好
夹紧弹簧夹,从漏斗加 水至浸没漏斗导管口, 继续加水至漏斗内液面 高于容器内液面,一段 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 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图A:要先向左边试管里加水封闭长颈漏斗的 下口后再检查;
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 良好,可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口产 生气泡。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 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长颈漏斗 内有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
A
BC
D
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
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
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
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
图B:要先向漏斗里加水封闭漏斗颈后再检查; 图C:关闭导气管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后
使之出现液面差,通过观察液面的变化, 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关闭导气管活塞, 从U型管的右侧注入 水至U型管右侧液面 高于左侧液面, 静 置几分钟,两侧高 度差保持不变说明 不漏气。
关闭活塞m,n,把装置中右 侧的量气管下移一段距离, 使装置左右两管形成一定 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间 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说 明装置不漏气;(或往右 侧量气管中加适量的水, 使装置左右两管中形成一 定的液面差,如果一段时 间后液面差保持不变,则 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方法一:用止水夹夹住橡 皮管,打开a,用酒精灯 微热B,若导气管口有气 泡产生,移开酒精灯导管 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 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再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后,打开分液漏 斗的旋塞,一会儿,分液漏斗中的水不再 往下滴,表明装置不漏气。
2、注水法
因为启普发生器的玻璃很厚, 体积又大,不能借助于手掌热 量测出来。启普发生器还不能 加热,即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盖紧B的盖子,关闭阀 门,向A中加水,使A中的 水面高于容器B中的水面 , 放置一段时间,若A中 的液面不下降, 则证明 其气密性良好。
右图是铜与 稀硝酸 反应的两个 装置图
若用装置Ⅱ进行实验,以证明铜与稀硝 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则:检查装置 气密性的操作是 关闭止水夹,将干燥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若干燥管中的液面比烧杯中液面低,且 保持一段时间,则表明气密性良好。
先打开活塞K,吸入 部分空气关闭活塞K, 记下刻度,然后推 或拉注射器活塞, 若松手注射器活塞 复原,说明该装置 的气密性良好。
关闭分液漏斗(或酸式滴 定管)活塞,记下注射器 活塞刻度,然后轻拉(或 推)活塞, 松开手后假 如注射器活塞能回到原来 位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 好或关闭活塞。 或关闭活塞用手捂热烧瓶, 若注射器活塞外移,松手 后又回到原来位置,说明 气密性良好。
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 的水面。
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 ⑵无法确定 由于分液漏斗和烧
漏气”、“不漏气”或“无法 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
确定”)
,判断理 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
由:
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
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
灯微热法)。
方法一: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 塞,塞紧烧瓶瓶塞,把导气管 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 烧瓶底部。如果观察到导气管 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 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 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
方法二:用止水夹夹住橡皮胶管,关闭 分液漏斗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 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当少许水滴入试 管后停止滴水,说明气密性良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