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教学课资)

合集下载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

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一、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原理1]:在常压下,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1、微热法: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3、液封法4、水压法5、吹气法6、抽气法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三、基本步骤: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

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 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

例谈检查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涉及气体进出的实验,在装配好仪器后、装入药品前,均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基本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依据的原理是克拉伯龙方程,其关系式为PV=nRT(P-压强、V-体积、n-物质的量、T-温度、R-常数)。

由克拉伯龙方程可知,改变密闭系统内气体的温度、体积或物质的量,气体的压强也随之改变,这样系统内外就产生压强差。

据此可知,检查装置气密性时,首先要设法封闭排气口(多借助水、弹簧夹、橡皮塞、小气球或注射器等)使装置密闭,再设法增大或减小装置内部的气压(多采用加热、注水、鼓气或抽气等措施),最后根据是否出现“压强差”现象(如气液交界处是否冒气泡、玻璃管中是否产生水柱、容器内液面是否下降、软胶管是否变瘪等),即可作出装置是否漏气的判断。

二、检查装置气密性的7种方法根据改变装置内部气压(或封闭排气口)的措施,我们把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概括为加热膨胀法、冷却收缩法、鼓气增压法、抽气减压法、注水增压法、浸水增压法和气球封口法等7种。

1.加热膨胀法像“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a),我们常用加热膨胀法检查其气密性,即:先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以封闭排气口;然后用手或酒精灯微热试管,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如果导气管口冒气泡,则装置不漏气。

像“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b),也可以采用加热膨胀法检查其气密性。

即:先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再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酒精灯微热锥形瓶底部,若导气管口冒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冷却收缩法若用冷却收缩法检查“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见图1-a)的气密性,其步骤是:首先将导气管口浸入水中,然后用冰冷的毛巾捂住试管(或将试管浸在冷水中),以降低试管内气体温度,使气体收缩;若有水进入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3.注水增压法像“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见图2-a),我们多采用注水增压法检查其气密性:先从长颈漏斗口注水液封漏斗末端,以封闭一个排气口;再将弹簧夹夹在软胶管上,再封闭一个排气口;继续加水至长颈漏斗管内的水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以压缩锥形瓶内气体,使气压增大;停止加水后,若长颈漏斗管内的水面一直高于锥形瓶内的水面,则装置不漏气。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量气方法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量气方法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 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
若检查气密性的装置本身不是一个密闭性装置, 则第一步要处理成一个密闭体系。
微热法
1、具体操作: 2、判断气密性好的现象:
1、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 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
2、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 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请思考BCD怎么操作可以做到?
B装置:固定甲管,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注意:若要读取通气前后甲管液面的两次读数时,也
要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甲乙
A
B
C
D
直接量气装置的操作关键点: 必须保证该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要做到这一点,只要设法让封气体的水面与外界水面相平。
请思考BCD怎么操作可以做到?
C装置: 当量筒内液面高于水槽液面时,方法:一是慢慢 将量筒下降,直到液面相平;二是向水槽中缓缓滴于测定固体和液体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B、C、D直接量气装置: 气体排出有刻度容器中的水后直接读出气体的体积。
直接量气装置的操作关键点: 必须保证该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要做到这一点,只要设法让封气体的水面与外界水面相平。
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 甲乙
A
B
C
D
直接量气装置的操作关键点: 必须保证该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等。
要做到这一点,只要设法让封气体的水面与外界水面相平。
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密封、微热、气泡、水柱;
液差法
1、具体操作: 2、判断气密性好的现象:
1、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胶 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

点击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点击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点击装置的气密性检查魏述玲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属于基本实验操作,高考实验题中也常常考查。

这类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基本实验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一、气密性检查的原理:先把装置被检查部分制造成一个密闭系统,然后通过一定操作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以致于产生明显现象。

二、常用方法:1、手捂法或微热法:将装置只留下一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或手捂,使装置内的其他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冒出,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从而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2、液差法:特别对于有长颈漏斗插入液面内的气体发生装置,如:启普发生器。

可先关闭导管口,从漏斗中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压变大,使漏斗内液面高于容器中液面而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若液面差稳定,说明气密性良好。

3、特殊方法:(见举例 7、8、9)三、典例精析1 2上述九个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分述如下:装置1:用乳胶管在导管口处接上一段玻璃管,把导管口浸入水槽中水面之下,用手捂试管底部,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之后,导管中上升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置2:直接采用手捂法即可。

装置3:向烧杯中加水浸没导管口,用手捂烧瓶底,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之后,导管中上升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置4: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水到漏斗内液面明显高于外部,静置一段时间,若水面差稳定,说明不漏气。

装置5:关闭右侧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加水,一直加到漏斗中液面明显高于试管中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水面差稳定,说明不漏气。

装置6:向烧杯中加水,把右侧导管口浸没于液面之下,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圆底烧瓶底部,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之后,导管中上升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装置7:在导管口接一段乳胶管,用夹子加紧,向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水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中学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气密性检查方法气密性检查是制取气体实验的前奏。

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在使所要检查的实验系统密封的条件下,通过一定方法,如加热法(改变温度),加水法(往系统内加水),或通入气体等,改变系统内的压强,导致系统内外压强不同,然后观察现象。

若是用手捂或用酒精灯稍稍加热,主要观察导管末端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是注入水,则观察是否形成水柱且不下降;若是通入气体,则看另一端是否有连续均匀的气泡产生。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装置加以说明。

1.加热法:例1.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把导管的一端插到水里,②用手紧握(必要时可双手同时用)试管(烧瓶)的外壁。

如果水中的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水在导管里形成了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例2,如何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关上活塞,用另一根导管连接导管,然后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例3:实验前如何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答:①在A(及E)中加入少量水,使水面刚刚没过A的漏斗颈(及E的导管口)的下端,②打开活塞a,③在烧瓶B(或玻璃管D)的底部加热,若A中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若关闭活塞a,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烧瓶B底部和玻璃管D下部加热,分别检查活塞前后两部分是否漏气也可)。

2.加水法例1,如何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答:①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②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长颈漏斗与试管中形成液面差,静至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化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2,如何检查图4装置的气密性?答:打开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使下端液封,然后从量气管处加水,使两端形成液面差,若一段时间液面差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综合法例1如何检查图5装置的气密性?方法1:分别加水浸没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和集气瓶中导管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洗气瓶,若锥形瓶内液面长颈漏斗管内水柱上升(或长颈漏斗管内液面与锥形瓶中液面形成液面差)和集气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

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原理1]:在常压下,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1、微热法: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3、液封法4、水压法5、吹气法6、抽气法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三、基本步骤: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

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实例: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大类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大类方法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三大类方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气密性检查主要分为:微热法(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液差法)、打气与抽气法(针筒+长颈漏斗)等,检查原理为:改变内部压强大小,形成内外压强差,产生水柱具体如下:一、微热法(热胀冷缩法)原理:通过微热使装置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溢出一部分气体,冷却后,装置内的气体冷缩后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将水压入导管内,形成水柱。

☆实例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试管+导管)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例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中的旋塞,构成密闭系统,用双手捂住锥形瓶(或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加热锥形瓶,加热片刻即可),观察到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进入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用文档二、注水法(液差法)原理:用分液漏斗向密封的装置中注水,水压缩装置内的气体使内部气压上升,大于外部气压,再注水时,水会留在长颈漏斗中,与装置内的液面形成液面差。

☆实例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长颈漏斗+锥形瓶)的气密性检查方法:组装好设备,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不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中的水高出装置内部水面一段距离,形成液面差,若液面差稳定无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例2、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关闭启普发生器下面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不断注入水,直至球形漏斗的底端浸没在水面以下。

再关闭启普发生器上面活塞后,继续注入水,使球形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反应器中的液面,停止注入后,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实用文档☆实例3、U型管的气密性检查方法:将U型管的一端的弹簧夹关紧,在另一端注入水,直至左右形成液面差,静置一段时间,液面差无变化,说明气密性良好。

化学实验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验证方法归纳中学高中皆适用最全

化学实验各种装置的气密性检查验证方法归纳中学高中皆适用最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见的方法一、基本方法:装置气密性检验采用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①受热法:将装置只留下1个出口,并先将该出口的导管插入水中,后采用微热(手捂、热毛巾捂、酒精灯微热等),使装置内的气体膨胀。

观察插入水中的导管是否有气泡。

停止微热后,导管是否出现水柱。

②压水法:如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③吹气法(不常用,略)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二、基本步骤:①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只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②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③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应分段检查。

在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性。

如: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或是加水或是插入)。

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

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三、实例【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图A图B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图A 图B 图C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题型及方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先导的学科,往往试验装置的安装及错误检查也是各种化学试题的一个重点内容,实验是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比较好的题型。

其中一大类型题目就是当实验对象中有气体时试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试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时往往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检验时利用装置自身的仪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往往是不可以随意添加其它仪器来检验装置气密性的。

2、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操作往往是使装置中的气体体积发生变化,但变化的程度要小,大幅度的变化是不能看出装置是否漏气的。

一、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原理
[原理1]:在常压下,利用V/T=C(C为常量)。

改变温度T,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气密性的检验。

[原理2]:在恒压下,利用产生液面差维持体系内外压强相等,即外界大气压+液柱压强=体系内部的气体压强。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许多同学知道怎样做却不善于用文字表达,回答时应注意既要答出操作方法,又要答出观察到的现象,还要答出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标准,三者缺一不可。

二、检验装置气密性基本方法:
1、微热法:
手捂法:适于单孔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热源辅助法: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

2、堵孔法
3、液封法
4、水压法
5、吹气法
6、抽气法
堵孔、液封、水压法等适于双孔发生器气密性检查,对启普发生器气密性的检查用水压法更加方便;
三、基本步骤:
1、观察气体出口数目,若有多个出口,则通过关闭止水夹、分液漏斗活塞或用水封等方法,让装置只剩一个气体出口。

2、采用加热法、水压法、吹气法等进行检查
3、观察气泡、水柱等现象得出结论。

注:若连接的仪器很多,可在不拆卸整套仪器的前提下分段检查。

同时考虑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实例:
【例1】如何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
图A 图B
方法:如图B将导管出口埋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捂住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

若捂住时有气泡溢出,移开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2】请检查下面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液面以下,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
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例3】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图A 图B 图C
方法:如图所示。

关闭导气管活塞,从球形漏斗上口注入水,待球形漏斗下口完全浸没
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球形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
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

【例4】检查下面有长颈漏斗的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1:同启普发生器。

…若颈中形成水柱,静置数分钟颈中液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
良好,否则说明有漏气现象。

方法2:向导管口吹气,漏斗颈端是否有水柱上升用橡皮管夹夹紧橡皮管,静置片刻,观察长颈漏斗颈端的水柱是否下落,若吹气时有水柱上升,夹紧橡皮管后水柱不下落,说明
气密性良好。

【例5】检查图A所示简易气体发生器的气密性。

图A 图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