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案章节一:继电保护概述1.1 继电保护的定义和作用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1.3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1.4 继电保护的分类及其特点章节二: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2.1 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2.2 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2.3 互感器的主要参数和选用依据2.4 互感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章节三: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功能3.1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要素3.2 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3.3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性能指标3.4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及特点章节四:常用的继电保护装置4.1 电流速断保护装置4.2 过电流保护装置4.3 差动保护装置4.4 接地保护装置4.5 距离保护装置章节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5.1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理5.2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方法5.3 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验收5.4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章节六:继电保护装置的继电器6.1 继电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6.2 继电器的电气特性及其参数6.3 继电器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6.4 继电器的选择和整定章节七: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7.1 数字化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7.2 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7.3 数字化继电保护的优势和应用前景7.4 数字化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章节八: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合与选择8.1 继电保护配合的原则和方法8.2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依据8.3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案例分析8.4 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和配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章节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与维护9.1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9.2 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处理与维修9.3 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检查与试验9.4 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评估与优化章节十: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0.1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10.2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10.3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0.4 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的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章节一:继电保护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掌握不同类型继电保护的特点及应用场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电力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瘫痪,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工程师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继电保护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电力系统中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自动保护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部分,保护系统其他部分的安全运行。
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二、课程设计目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技术。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2.掌握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3.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
三、课程设计内容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包括故障检测原理、保护装置分类、保护装置的功能和特点等方面。
2.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本部分主要介绍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包括过流保护、地面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方面。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本部分主要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
包括数字化保护、智能保护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五、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考试和实验报告两部分。
电力继电保护器课程设计

电力继电保护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2. 掌握继电保护器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3. 了解继电保护器的选型原则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会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对继电保护器的要求;2. 能够正确进行继电保护器的参数设置和调整;3. 培养学生运用继电保护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及继电保护器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培养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工程领域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器的原理、选型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器基本概念:介绍继电保护器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继电保护器概述2. 继电保护器原理与参数:讲解常用继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继电保护器原理与参数3. 继电保护器选型与应用:分析继电保护器的选型原则、应用场景及配置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器选型与应用4. 继电保护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继电保护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作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5. 继电保护器的调试与维护:介绍继电保护器的调试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维护。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继电保护器的调试与维护6. 继电保护器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概述继电保护器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
教材章节:第六章 继电保护器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课前预习:学生预习教材相应章节,了解继电保护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备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愈发凸显。
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意义也变得非常重要。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见故障的诊断处理方法、典型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2. 常见故障的诊断处理方法通过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处理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故障的诊断方法及其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3. 典型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对典型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继电保护方案、继电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法及其实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4. 继电保护设备的调试及其应用实例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调试及其应用实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调试方法、应用实例及其实现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四、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理论讲授方面,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在实践操作方面,采用实验操作、仿真实践等方式进行。
五、课程设计评价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学习兴趣、学习体验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课程设计总结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其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上册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上册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要求满足以下条件:1.适用于220kV输电系统线路保护;2.对单侧故障敏感;3.能够实现差动保护;4.能够实现过流保护;5.能够实现零序保护;6.能够进行保护复位或手动切除;7.能够实现保护数据存储与发送;8.能够进行调试与监测。
二、设计思路1. 设计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发现和清除系统异常,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精度和安全性等因素,对于线路保护,需要考虑电缆或输电线路的特性、故障类型与电流特性进行分析,对于差动保护需要考虑接线方式、运行条件、稳定性等因素。
本次设计涉及到差动保护、过流保护和零序保护。
差动保护采用基于主变压器相电流变化原理的差动保护方法,可以实现对单侧故障的敏感性,即只对出现故障的一侧进行保护信号响应。
过流保护和零序保护采用基于电路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对电流偏离正常值的判断和响应。
2. 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技术,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
具体方案如下:1.采集线路电流信号,进行信号放大、滤波、折半处理和AD(模数转换)转换,得到数字电流信号;2.对数字电流信号进行计算,得到差动保护信号,过流保护信号和零序保护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比较,确定保护信号输出;3.对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包括保护切除、保护复位、数据存储、数据发送等。
三、设计实现1. 硬件实现本次设计采用TMS320F2809芯片作为主控制单元,基于PROTEUS仿真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和PCB电路板,使用IAR系统调试工具进行硬件调试。
具体器件如下:•TMS320F2809芯片 1块•电流互感器 1个•运算放大器 5个•滤波器 3个•线性逐段数模转换器 1个•串口通信器件 1个•其他辅助元器件2. 软件实现本次设计中,采用C语言进行软件编程,实现了以下功能:1.ADC采样模块;2.数字信号处理模块;3.过流保护、零序保护和差动保护模块;4.保护输出控制模块;5.参数调整模块;6.数据存储和发送模块;7.监控和告警模块。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故障,并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基本的操作与调整。
3.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 学生能够培养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其重要性。
- 解释继电保护的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2.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分类- 列举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方向保护装置等。
- 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3. 继电保护主要参数与调整方法- 介绍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如整定值、动作时间、返回时间等。
- 讲解参数调整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影响参数调整的因素。
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应用- 概述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包括检测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等。
- 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主变保护: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纵连差动保护原理:差动保护是一种依据被保护电气设备进出线两端电流差值的变化所构成的对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一般可分为纵联差动保护和横联差动保护。
动作特性:只在保护区内短路时才动作,不存在与系统中相邻元件的保护的选择性配合问题,因而可以切除保护区内的任何一点短路事故。
整定计算;电流互感器的变比选择14.33511021===T T T n n n 48.105.1011031'===T T T n n n 考虑到不平衡电流等的影响,为增加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大一点;在差动回路中接入具有饱和特性的中间变流器的方法;采用相同的互感器等。
原理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张保会167页2、110KV 母线的保护:完全电流母线差动保护母线保护的的原则:1、在110kv 及以上的双母线和分段母线上,为保证有选择性的切除任一组(或段)母线上发生的故障,而另一组(或段)无故障的的母线仍能继续运行,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2、110kv 及以上的单母线,重要发电厂的35kv 母线或高压侧为110kv 及以上的重要降压变电所的35kv 母线,按照装设全线速动保护的要求必须快速切除母线上的故障时,应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完全电流母线差动保护的原理接线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张保会228页。
整定计算:TA MAX K REL SET R N I K I .1.1.0×=TAMAX L RSET N I KRELI .2×=KA I MAX L 235.011085.022.=÷=TATA SET N N I /282.0/2.1235.0=×=∴3、35KV 出线的保护配置:零序电流速段保护原因:对于35kv 出线处的保护,在出口处如果发生三相短路时,保护可能会出现死区。
零序电流保护的特点在于保护不存在死区,零序阻抗大,保护灵敏性高;除此之外受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电力系统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参考教材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课程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 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和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和运行特点;3. 学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能够进行常规保护方案的设计;4. 具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和故障处理的能力;5.了解当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二、课程内容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a. 继电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b. 继电保护的分类和发展历程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a. 出线保护装置b. 过流保护装置c. 距离保护装置d. 差动保护装置e. 频率保护装置f. 转子开路保护装置g. 母线保护装置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a. 保护原则和设计准则b. 选用保护装置的依据和方法c. 保护的设置和参数的选择4. 继电保护的特殊问题a. 自动重新合闸保护b. 同期重切保护c. 同期选址抗饱和保护d. 光纤继电保护及其应用5. 继电保护设备的试验与调整a. 保护设备的试验方法b. 保护设备的调整和校验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实例和案例分析三、参考教材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该书包含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等内容,适合作为该课程的主要教材。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国电力出版社):该书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和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继电保护的设计和应用。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机械工程出版社):该教材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念到保护装置的详细原理,系统地介绍了继电保护的相关知识,且配有大量的案例分析,适合作为该课程的参考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题目:变压器的保护设计班级:电气084班姓名:王娟乐学号: 200809337指导教师:李红设计时间: 2012年3月2日1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一台双绕组降压变压器的容量为15MV A,电压比为35±2×2.5%/6.6kV,Y,d11接线;采用BCH-2型继电器。
求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
已知:6.6kV外部短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9420A;3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5,3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0/5;可靠系数。
试对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的设计。
1.2要完成的内容对变压器进行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设计、配置、整定计算和校验。
2分析要设计的课题内容(保护方式的确定)2.1设计规程根据设计技术规范的规定,针对变压器的各种故障、不正常工作状态和变压器容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对800kV A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作为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保护。
发生轻瓦斯、油面异常降低时发信号,发生重瓦斯时使各侧断路器瞬时跳闸。
(2)对于变压器的引出线、套管和内部故障:①并联运行、容量为6300kVA及以上,单台运行、容量为10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纵差动保护。
②并联运行、容量为6300kV A以下,单台运行、容量为10000以下的变压器,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2000kV A及以上的变压器,如果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应装设纵差动保护。
(3)对于由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装设过电流保护。
如果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可以装设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4)对于一向接地故障,应装设零序电流保护。
(5)对于400kV 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根据其过负荷的能力,装设过负荷保护。
)对于过热,应装设温度信号保护。
6(.2.2本设计的保护配置2.2.1主保护配置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快速切除故障。
通常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和纵差动保护构成双重化快速保护。
(1)瓦斯保护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和动力变压器,都是用变压器油作为绝缘和散热的。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由于短路电流和电弧的作用,故障点附近的绝缘物和变压器油分解而产生气体,同时由于气体的上升和压力的增大会引起油流的变化。
利用这个特点构成的保护,叫做瓦斯保护。
瓦斯保护主要由瓦斯继电器、信号继电器、保护出口继电器等构成,瓦斯继电器装在变压器油箱和油枕的连接管上。
瓦斯继电器的上触点为轻瓦斯保护,由上开口杯控制,整定值为当瓦斯继电器内上部积聚250~300㎝3气体时动作,动作后发信号。
下触点为重瓦斯保护,由下开口杯控制,整定值为当油流速度达到0.6~1.0 m/s时动作,动作值后一方面发信号,另一方面启动出口继电器,使其触点闭合,并通过继电器本身的电流线圈自保持,一直到变压器各侧的断路器跳闸完成为止。
(2)纵差动保护电流纵差动保护不但能区分区内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他元件的保护配合,可以无延时的切除区内各种故障,具有明显的优点。
本设计中变压器主保护主要选电流纵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是变压器内部、套管及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的主保护,同时也可以保护单相层间短路和接地短路,不需与其他保护配合,可无延时的切断内部短路,动作于变压器高低压两侧断路器跳闸。
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应躲开外部短路电流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
2.2.2后备保护配置变压器的后备保护选择过电流保护和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以及过负荷保护。
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主要是为了保护外部短路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同时也可以作为变压器差动保护以及馈线保护的后备保护。
变压器的不正常工作包括过负荷运行,对此配置过负荷保护。
正常时,变压器不过负荷,电流小于整定值,过负荷保护不动作。
当三相负荷对称时,可仅在一相装设过负荷保护。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3主保护的整定计算3.1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3.1.1(一)计算变压器各侧的一次及二次电流值(在额定容量下)并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计算。
可按表1 6.6kV侧二次电流大,因此以6.6kV侧为基本侧。
由于变压器各侧一、二次电流表1各侧数值名称6.6额定电压(kV) 351500015000?2481315?)额定电流(kA335?6.3?6Y △电流互感器接线1500/5电流互感器变比 600/513152483??4.3857?3.)二次电流(A300120(二)计算差动保护一次动作电流按6.6kV侧(基本侧)计算。
(1)按躲过变压器空投和当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时,变压器的励磁涌流计算为IKI.? (3.1)edz.kbh =1.3×1315=1700(A)(2)按躲过外部短路时的最大不平衡电流计算,变压器6.6kV侧母线故障,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8760)(3I?9389(A?) (6.6kV级) (3.2)max d0.4?0.533f(3)IKKIKI)f?????U??(?(3.3)max bp.txkdz.bhdki9389=2441(A) (1×=1.3×0.1+0.05+0.05)×上式中的△f按0.05计算。
(3)按躲过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计算,即II (3.4)?.3?1max.fhdz =1.3×1315=1709(A)I (3.5))A2441(?bh.dz按上面的三个条件计算纵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并选取最大者,比较可知:选一次动作电流I (3.6))(A?2441dz(三)确定继电器基本侧线圈匝数及各线圈接法对于双绕组变压器,平衡线圈Ⅰ、Ⅱ分别接入6.6kV及35kV侧。
计算基本侧继电器动作电流为(InKI/?)? (3.7)jxjb.js.dzj.jb.LHjs.dz.jb =2441×1/300=8.13(A)基本侧继电器线圈匝数为W A60W0 (3.8) )匝.38?(??7I jsjb.g.8.13dz W匝7?选取。
zg..jb确定基本侧线圈之接入匝数为WWW?1?6??7? (3.9)z.cdz..gjbz1ph..即平衡线圈Ⅰ取1匝,差动线圈取6匝。
(四)非基本侧工作线圈匝数和平衡线圈匝数计算对于双绕组变压器.I384.jbe2.WWW)(匝??7??2.6?6?I z.jb.zphfj.js.cdg.753.fje2. (3.10)确定平衡线圈Ⅱ实用匝数为WW (3.11))匝?3(?zfjz.ph.ph.2.(五)计算由于实用匝数与计算匝数不等引起的相对误差其相对误差计算为WW?3?2.6f zph.2.ph.2.js (3.12) 0465?0?.???WW6?2.?6zdjs2.zph.cd.f因,故不需核算动作电流定植。
05?. 0zd选取短路线圈匝数六)(”抽C-C对于一般变压器差动保护,可选用较多的短路线圈匝数,故取“头。
灵敏度校验3.1.2侧两相短路的最小短路电流为计算最小运行方式下6.6kV8660.8760?)2(I)(A??6010min.d5330..73?0(3.13)折算至35kV侧时(2)I?1082(A) (3.14)min d.二次侧电流为3?1082I?15.6(A)?min.d2600/5 (3.15)35kV侧的保护动作电流为W A60I0?6.?67(?A) (3.16) WW dz3??6cdph.2I15.6K min.d (3.17) 则2332. ???I lm6.67dz满足灵敏度要求。
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3.2.3.2.1过电流保护K可靠系数,取1.3;rel————K返回系数,取0.85~0.95;re————I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取变压器额定电流I=1315 NL.-max————( A);K综合负荷的自启动系数,取K =1.5 。
ssss————所以整定电流K1.3IIK rel)(A?1315??26995?1?.K max setLss?950.(3.18)I6010K min k.2.461.5 ???I sen2441(3.19) re灵敏度校验:set满足要求。
3.2.2 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按躲过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启动电流比较大,对于升压变压器或容量较大的降压变压器,灵敏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为此可以采用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K可靠系数,取1.1~1.2;rel————K低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取1.15~1.25。
re————采用低电压继电器后,电流继电器的整定值就可以不再考虑并联运行变压器切除或电动机自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而是按大于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即KII rel?K Nset(3.20)I?1315??1856(A)set0.85(3.21)re1.2则有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按以下条件整定,并取最小值。
(1)按躲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最低工作电压整定,0.9?6.6U?6.?99(kV)set0.85 (3.22)(2)按躲过电动机自启动时的电压整定:当低压继电器由变压器低压侧互感器供电时,计算式为UU)6~0.(?0.5(3.23)Nset当低压继电器由变压器高压侧互感器供电时,计算式为UU7.?0(3.24)Nset对于降压变压器,负荷在低压侧,电动机自启动时高压侧电压比低压侧高了一个变压器压降(标幺值)。
所以高压侧取值比较高,但仍按式(3.21)整定,原因是发电机在失磁运行时低压母线电压会比较低。
?6.6=3.96(kV)=0.6 U set U=3.96(kV)(3.25)set电流继电器灵敏度的校验方法与不带低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相同。
低电压继电器的灵敏系数按下式校验UK set?U sen(3.26)min.k——灵敏度校验点发生三相金属性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感受到的最大U k.min残压。
≥1.25,当27.5kV侧母线处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残压等于零,显K要求sen 然:UK set?1.25?U sen(3.27)min k.满足要求,可见用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可作为后备保护。
辅助保护3.2.3辅助保护可以采用过负荷保护。
变压器长期过负荷运行时,绕组会因发热而引起损伤。
对400KV A以上的变压器,当单独运行并作为其他负荷的备用电源时,应根据可能过负荷的情况,装设过负荷保护。
过负荷保护接于一相电流上,并延时作用与信号。
对于经常无值班人员的变电所,必要时过负荷保护可动作于自动减负荷或跳闸。
对多绕组变压器,过负荷保护应能反应公共绕组和各侧过负荷的情况。
4二次展开原理图的绘制4.1保护测量电路轻瓦斯信号重瓦斯信号TQXJWSJBCJ1DLQPTQR2DL瓦斯保护原理图图1III dcdadb III dCdAdB电流纵差动保护原理图2图4.2保护跳闸电路QF1TAI>I>>1I>H1t0跳&QF1.QF2QF2U>Y1>1U>~TV H2U>图3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原理图5结论5.1 对主保护的评价电流纵差动保护不但能正确区分区内外故障,而且不需要与其它元件的保护配合,可以无延时的切除区内各种故障,具有明显的独特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