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阶段质量测试卷 8第四单元 能力提升卷 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后拓展作业:阶段质量测试卷 1第一单元 基础巩固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后拓展作业:阶段质量测试卷 1第一单元 基础巩固卷

阶段质量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基础巩固卷(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敕.(chì)造契.(qì)约窈.(yǎo)陷悚.(sǒnɡ)然B.新正.(zhènɡ) 倔.(jué)强两靥.(yàn) 炮.(páo)烙C.杜撰.(zhuàn) 懵.(měnɡ)懂绾.(wǎn)着嫡.(dí)亲D.阜.(fù)盛忖.(cǔn)度盥.(ɡuàn)洗涎.(xián)水解析:选B正—zhēnɡ;靥—yè。

2.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祥林嫂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②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

③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A.消尽和睦尘芥B.消失和睦垃圾C.消尽和气垃圾D.消失和气尘芥解析:选A根据句意和词意特点可推出★★答案★★。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鲁迅先生独创了将诗和政论凝结于一起的“杂感”这一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①;这一形式,是鲁迅先生所独创的,是诗人和战士的一致的产物。

自然,这种形式,在中国旧文学里是有它类似的存在的,但我们知道,旧文学中的这种形式,②;有的则在精神上也有可取之点,却只是在那里自生自长的野草似的一点点萌芽。

鲁迅先生以其战斗的需要,才独创了这在其本身是非常完整的,而且由鲁迅先生自己达到了那高峰的独特的形式。

A.①这是形式独特的诗,然而又是匕首,又是投枪②有的只是形式和笔法上有可取之点,精神上是完全不成的B.①这是匕首,这是投枪,然而又是形式独特的诗②精神上是完全不成的,有的只是形式和笔法上有可取之点C.①这是匕首,这是投枪,然而又是形式独特的诗②有的只是形式和笔法上有可取之点,精神上是完全不成的D.①这是形式独特的诗,然而又是匕首,又是投枪②精神上是完全不成的,有的只是形式和笔法上有可取之点解析:选C①承接前面“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故应先说“这是匕首,这是投枪”从而对应前文的“尖锐的”;②因为要与后面“有的则在精神上也有可取之点”相对应,故应先说“有的只是形式和笔法上有可取之点”,据此选C项。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1.下列句子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A. 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B. 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 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D. 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答案】B【解析】B项“令堂”指对方母亲“令尊”指别人父亲2.某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下诗句作为宣传标语不合适的一项是()A.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B. 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C.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D.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答案】B【解析】B.“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眠”的意思是田租赋税有个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稳酣眠所谓“井税” 原意是按照古代井田制收取的赋税这里借指唐代按户口征取定额赋税的租庸调法“有常期” 是说有一定的限度作者把人民没有额外负担看作是年岁太平的主要标志是“日晏犹得眠”即人民能安居乐业的重要原因对此进行了热情歌颂便为后面揭露统治者肆意勒索人民设下了伏笔这显然和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不合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①_______________ 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②_______________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③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②诗情与画意交融, ③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解析】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本题的第①处是通过例子表达的对前文“诗意之美”的具体感受此处可以填入“就会觉得诗意盎然” 第②处结合“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判断此处可以填入“诗情与画意交融” 第③处结合本段主要讲“中国山水画”以及“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此处可以填入“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4.(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②何置田宅必居穷处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A.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B.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C.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D.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答案】D【解析】(1)“多者百余战”意为“多的打过一百多仗” “少者数十合”意为“少的也经历了几十次战斗” 二者为并列关系故应分别在其前后断开排除A、B、C三项故选D【答案】B【解析】(2)B项应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庶人不能设庙”【答案】B【解析】(3)B项根据文中“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安抚谕告使给军食”可知“安抚民众发布政令”不是萧何镇守关中时所做的【答案】(4)①为您打算您不如把自己子孙兄弟中能够胜任作战的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这样君王一定会更信任您②萧何购置土地房屋时一定选择偏远的地方(他)说道“后代子孙如果贤德就学习我的俭朴如果没有才能(这种房屋)也不会被有势力的人家所侵夺”【解析】(4)①计打算胜胜任益更加②穷荒僻偏远师学习毋为势家所夺被动句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A.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带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E.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白发苍苍倚树盼归的老人【答案】C, E【解析】(1)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在本诗中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E项“安慰家中白发苍苍倚树盼归的老人”理解有误“会将白发倚庭树”是诗人想象自己归家之日早已白发满头极写心中悲苦故选CE【答案】(2)①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②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③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解析】(2)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等重要信息将后四句所蕴含的情感表述出来即可如后四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诗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6.(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6.(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3)三则材料都围绕全民科学素养进行报道简要分析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和意图A. 我国举办的全国性科普活动从2004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已连续举办了14年并且已成为前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科普活动B. 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是衡量国家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 2018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8.47% 已经达到了创新型国家的要求C. 我们的科普产业很有发展前景科普企业要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下积极作为发展壮大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改变目前小而弱的现状D. 阿基米德、达·芬奇和丹尼尔·伯努利的突破虽然没有直接产生航空应用科学与技术但为1809年英国乔治·凯利的研究作了积累性研究【答案】B【解析】(1)B项“已经达到了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错无中生有【答案】C【解析】(2)C项“仍比较落后”歪曲原意材料二第二段讲的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答案】(3)材料一侧重从中国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与进步角度报道意图是肯定与赞扬中国的科普工作材料二侧重从科普产业角度报道意图是希望政府与企业重视科普产业材料三侧重从认识科学的作用角度报道意图是希望引导人们认识科学的作用【解析】(3)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材料一主要从中国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与进步角度出发意图可从原文“中国正积极履行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责任和义务推动世界公众科学素质进一步提升让全世界共享科技文明成果”进行概括材料二主要从科普产业角度出发意图可从原文“科普有公益属性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也需要市场和社会各方的参与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进行概括材料三主要从认识科学的作用角度出发意图可从原文“因此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在我们的科普工作中引导人们认识科学的作用不可忽视”进行概括7.(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7.(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波兹曼认为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B. 次生口语文化伴随着电子和数码时代的到来而产生与原生口语文化截然不同C. “现场提问”或“弹幕”技术能够营造群体在场的感觉效果增强群体同伴感D. 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 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答案】C【解析】(1)A项“是因为书面文字的本质是客观世界”错文中波兹曼指出“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而不是某个个体书面文字可以长久存在而口头语言却即刻消失这就是为什么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 注意此处是说“书面文字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客观世界” 选项把“书面文字的对象”替换为“书面文字” 理解有误B项“截然不同”错原文说“今天电子和数码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口语文化以新的形态——次生口语文化——得到复活然而原生口语文化是没有受到印刷文字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则已经受到这种浸染所以互联网时代的次生口语文化兼具口头文化和文字文化的特征但又是不充分和不足够的兼有” 并不能由此推断二者“截然不同”D项“是大众传媒的胜利和哲学的失败”错原文是说“普及知识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哲学思考’ 这与其说是音乐或哲学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大众传媒的胜利” 选项属于曲解文意故选C【答案】D【解析】(2)D项“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错文章第一段分析书面文字比口头语言更接近真理的原因第二段转入对“次生口语文化”的阐述然后三四五段对互联网时代的一些传媒话语形式进行解读从而阐述作者对于“互联网大众文化时代的启蒙和知识传播”的观点和见解故本文结构并非是“先总论后分论”【答案】A【解析】(3)A项“也不如原生口语文化”推断错误原文是说“又比不上口语文化的那种实在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它的集体感和统一感是虚拟的” 选项属扩大范围8.(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8.(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8.(3)请阐释小说题目“金缮”的内涵8.(4)请概括小说主人公金中和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A. 睦仁巷取邻里“和睦”“仁爱”之意为情节展开营造了社会环境凸显小说主题B. 主动金缮小花瓶并称会使其圆满且更有价值透露出主人公金中和自信的心态C. “阳春三月乍雨还晴”的自然环境暗示下文情节发展在经历波折后会迎来转机D. 吴谨声急于化解尴尬的邻里关系所以在金中和提出金缮小花瓶时他才急着付钱【答案】C【解析】(1)C项“暗示下文情节发展在经历波折后会迎来转机”说法牵强【答案】D【解析】(2)D项“是因为吴谨声在邻里矛盾中负主要责任”错误金中和去刘家也是为了劝和其内容与去吴家时所说的相似没有必要重复叙述【答案】(3)小说题目一语双关既指主人公金中和对器物的修复也指对邻里关系的调解修复【解析】(3)阐释小说标题的含义要结合文章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金中和干的行当叫金缮”“什么是金缮法?即以天然大漆为黏合剂对破损的陶、瓷碎片进行黏接和补缺并在接缝上敷以金粉”可知题目“金缮”指的是主人公金中和对器物的修复从后文金中和去吴家和刘家劝和并利用金缮法修补小花瓶让被打碎的友情得以复合的内容来看题目“金缮”一语双关也指金中和对邻里关系的调解修复综合以上分析进行解答即可【答案】(4)①技艺精湛他金缮过的器具别具美感价格不菲②职业操守高尚只修复真东西工期长用料真收费合理③为人着想不轻易串门怕生漆味冲撞了他人④睦邻里、促和谐主动上门调解吴家和刘家的邻里关系【解析】(4)解答时可以找出文章中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关键信息句据此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特点①从“经过金缮后的古瓷器别具美感价格不菲”“金中和金缮的作品好多次参加全国博物馆的联展”等内容可知金中和技艺精湛②从“只修复真东西不修复赝品、劣品不能催他交货时间短的半个月、一个月时间长的要三个月以上此外价钱不会便宜工期长且要用真金但绝不会狮子大开口”可知金中和有着高尚的职业操守③从“金中和也轻易不去串门怕衣服上的生漆气味儿冲撞了别人”“金中和仔仔细细洗了个热水澡换了里里外外的衣服确定身上没有生漆的气味了出门去访巷中的吴家和刘家”等内容可知金中和为人着想④从“出门去访巷中的吴家和刘家”“为一个小花瓶打碎了让你们多年的友情也打碎了我心疼”“我来金缮一下让它归于圆满不会更有价值”“我一文不收届时我请你和老刘喝顿酒你们来了就是最好的‘工钱’”“在酒桌上三人端杯痛饮气氛融洽”等内容可知金中和睦邻里、促和谐综合上述分析进行解答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9.(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9.(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变动不居昙花一现相辅相成画龙点睛B. 变动不居稍纵即逝相得益彰点石成金C. 变幻莫测稍纵即逝相辅相成点石成金D. 变幻莫测昙花一现相得益彰画龙点睛【答案】A【解析】(1)变动不居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第一横线处强调音乐风格的变化但没有不能预料、难以揣测的意思所以此处选用“变动不居”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第二横线处语境是说“网红音乐”出现的时间很短所以选用“昙花一现”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第三横线处指词曲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构建艺术美的意象而不是体现双方长处和作用所以此处选用“相辅相成”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第四横线处是指歌词中某些句子能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没有认为歌词不好或普通所以应选用“画龙点睛”故选A【答案】D【解析】(2)画线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错误不合逻辑根据语境这里的谈论对象是优秀创作者又强调优秀创作者勇于舍弃可知“制作音乐的商业产品”和“立志创作出被更多人接受、喜爱可以流行甚至流传的作品”是表取舍的并列关系所以“既……又……”错误第二处错误语序不当“喜爱”和“接受”有程度之别先“接受”再“喜爱” 所以“喜爱、接受”语序错误 A项没有修改不合逻辑这一错误 B项将关联词改成“不仅……还……” 逻辑关系仍然错误 C项没有修改语序不当的错误故选D【答案】D【解析】(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解释说明A项表示说话中断之后话题的突然转换B项表示对前文内容的总结C项表示递进D项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10.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近日洞庭街道志愿服务队联合东洞庭湖生态保护协会成立巡湖行动小队对东洞庭湖存在着的“迷魂阵”等非法捕捞工具进行排查拆除以保护江豚栖息地、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态安全在湖面巡视过程中发现了3个大型“迷魂阵” “迷魂阵”由多个竹竿相连固定组成由于网眼特别小往往大鱼小鱼一起抓既破坏了渔业资源环境又影响生态安全巡湖行动小队发现这一现象后通过长铁钩勾住藏在湖面下的捕鱼网用镰刀割破后放生被捕的鱼虾下一步该街道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关注东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切实维护生态健康【答案】示例保护洞庭湖生态拆除“迷魂阵”【解析】新闻共四句话第一句话写巡湖行动小队对东洞庭湖的“迷魂阵”等非法捕捞工具进行排查拆除第二、三句话写拆除“迷魂阵” 第四句话写巡湖行动小队维护东洞庭湖生态总结起来主要信息就是保护洞庭湖生态拆除“迷魂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阶段质量测试卷 5第三单元 基础巩固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练测课后拓展作业:阶段质量测试卷 5第三单元 基础巩固

姓名,年级:时间:阶段质量测试卷(五)第三单元基础巩固卷(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悌.(tì)饿莩.(piǎo)参省.(xǐnɡ)锲.而不舍(qiè)B.槁暴.(pù)庠.序(xiánɡ)锋镝.(zhé) 瓮牖.绳枢(yǒu)C.逡.巡(quān)跬.步(kuǐ)鞭笞.(chī)度长絜.大(xié)D.数罟.(ɡǔ)氓.隶(mánɡ)黔.首(qián)弃甲曳.兵(yè)解析:选A B项,镝—dí;C项,逡—qūn;D项,氓—mé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罟..不入洿池数罟:许多网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解析:选A 数罟:细网.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D.南.取百越之地解析:选B B项,形容词作名词,其余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解析:选A A项与例句同是状语后置句。

B项,定语后置.C项,宾语前置。

D 项,判断句。

5.下列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伟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被尊为“亚圣”。

他的文章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

B.荀子,春秋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主张“法后王”.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多用排比,善用比喻.C.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单元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4单元+单元综合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综合测评(四) 第四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115】①我市传统行业的一些企业个头长得慢,筋骨不够壮,有的就是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闻过则喜....,精神上松一寸,行动上就可能慢一尺,稍不留心,就被远远甩在后面。

②他迷上了围棋后,竟然每天茶不思饭不想的,简直是神魂颠倒....了。

③我国近半科技工作者认为当前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并且认为为学术造假“丑闻”涂脂抹粉....就更加丑陋。

④在山东华宇工学院的体育场上,大二的男生正在进行耐力测试,第一圈学生们跑得还比较集中,可是从第二圈开始,就有两名男生开始气息奄奄....,体力不支了。

⑤保守派对奥巴马先生的批评是,他是吉米·卡特的再现:一个含糊的理想主义者,认为他能靠甜言蜜语....就让坏人们变好。

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首位,培养造就文艺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艺人才,努力建设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⑤⑥【解析】①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这里应用“沾沾自喜”。

②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运用正确。

③涂脂抹粉:搽胭脂抹粉。

指妇女打扮。

也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

运用正确。

④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

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这里应用“气喘吁吁”。

⑤甜言蜜语:像蜜糖一样甜的话。

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运用正确。

⑥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

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运用正确。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导学号:39282116】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化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四单元能力测评卷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能力测评卷对应学生用书P81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人教版高中语文扩展语段单元测试提优卷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扩展语段单元测试提优卷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扩展语段单元测试提优卷试卷一、高中语文扩展语段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又称夜为“宵”,①________。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既是为了赏月,②________。

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③________,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2.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结合语境,替蜗牛妈妈写一句安慰、激励小蜗牛的话。

要求:富有一定哲理,不超过30个字。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

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土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3.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60字)秋夜风声窗外落叶4.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蝴蝶不顾一切地捕捉蝴蝶蝴蝶飞向了远方静静地欣赏蝴蝶蝴蝶落在你的肩上5.请你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竹露滴清响”这一诗句的优美意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

6.将下列词语扩展为一个生动形象、中心突出的语段。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合乎情理,词语顺序可以调整,70字左右。

梦想远方清泉春风7.下面的诗句节选自戴望舒的《雨巷》,阅读后合理想象,根据要求写一个面画。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6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6套

高一下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竭.力(jié)嚼.烂(jiáo)徘徊.(huí) 无垠.(yín)B.聒.噪(ɡuō) 广袤.(mào)召.唤(zhào) 纤.细(xiān)C.尾鳍.(qí) 踝.节(huái)夙.望(sù) 颤.栗(chàn)D.默契.(qiè) 脚趾.(zhǐ)汲.取(jí) 璀.璨(c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隐蔽漫游兴高彩烈众说纷纭B.厮打闪烁碧波荡漾与世隔绝C.碰壁磅礴各执己见神密莫测D.陡峭嬉闹冰雪消融朝气篷勃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①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________的。

②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________起来。

③________对幼小动物________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A.诞生组合无论/还是B.诞生结合无论/和C.诞辰组合无论/和D.诞辰结合无论/还是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B.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捉摸,引起争论最多的行为。

C.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 10 万亿公里(相当于 6 万亿英里)的空间,这个长度单位——光在一年里所通过的距离——称为 1 光年。

D.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033分之一(1033,在1之后接33个0)。

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人教版语文高一-新人教必修3练习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

人教版语文高一-新人教必修3练习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嬉.闹(xī)柔嫩.(nèn)浩瀚.(hàn) 惊诧.不已(chà)B.汲.取(jí) 夙.望(sù)孵.化(fū) 撒手人寰.(huán)C.聒.噪(ɡuā) 广袤.(mào)褶.皱(zhě) 畏葸.不前(xǐ)D.搁.置(ɡē) 磅礴.(bó)璀璨.(càn) 人才济.济(jǐ)解析:C项,“聒”应读ɡuō。

答案:C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隐蔽漫游兴高彩烈众说纷纭B.撕打闪烁碧波荡漾与世隔绝C.碰壁磅礴各执己见神密莫测D.陡峭嬉闹冰雪消融朝气蓬勃解析:A项,彩—采;B项,撕—厮;C项,密—秘。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

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________的。

②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________起来。

③________对幼小动物________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A.诞生组合无论/还是B.诞生组合无论/和C.诞辰组合无论/和D.诞辰结合无论/还是解析:“诞辰”,生日;“诞生”,出生。

“诞辰”是名词,“诞生”是动词,显然①句中填“诞生”。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组合”,组织成为整体。

根据②句句意,“组合”更恰当些。

“无论”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搭配的应该是“还是”而不能用“和”。

答案: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现在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若认为学校对其作出的处理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向该省教育厅依照程序提出申诉。

B.今后,成都市曾因见义勇为而被各级政府授予过称号的市民,都可以在特约医院享受终身优惠治疗,“省级英雄”及以上称号获得者治疗费用将被全部免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测试卷(八)第四单元能力提升卷(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龙其林日前,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因病不幸逝世,引发社会各界集体缅怀。

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强烈关注与重新评价,拥护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时代、民族、地区、性别的限制,成为中国文学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批判者则认为他的小说缺乏现代感,是农耕文明时代审美趣味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的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

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

这种观念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

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小说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于这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

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无异于缘木求鱼。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

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是应有的创作自由。

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

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苇岸、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

盖棺论定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

金庸武侠小说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

而更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

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被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品之外。

金庸的去世,让中国社会认识到其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力,也使中国文学研究界越来越意识到以往对于通俗文学简单评价的缺陷。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光明日报》2018年11月05日10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拥护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时代、民族的限制,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B.在批评者看来,金庸武侠小说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不能归入经典作品行列。

C.批判者认为,金庸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其作品缺乏现代感。

D.中国文学研究界对金庸的评价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是由于其作品经不起推敲。

解析:选D D项于文无据。

原文是“盖棺论定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并非由于金庸的作品经不起推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1段就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B.第2段以经典名著为例批驳了批评者们因其为通俗文学而否认其经典性的观点。

C.第3段主要论证了不能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

D.文章最后则从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以及金庸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方面论证了其武侠小说作品的优秀性。

解析:选A A项以偏概全。

开头段既有拥护者的观点,也有批判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金庸武侠小说作为典型的通俗文学,已经像《三国演义》等小说一样成为经典名著。

B.沈从文等人的作品也都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因而也都缺乏现代性。

C.金庸武侠小说因其具有古典文学的某些特征而被一些激进学者摒弃在经典作品之外。

D.如果没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国当代文学就不会被赋予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解析:选C A项于文无据,文中并未说明金庸武侠小说已经成为经典名著。

B项强加因果,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不一定缺乏现代性。

D项过于绝对,混淆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

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

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

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

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以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 ℃、35 ℃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

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

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

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

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

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

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

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

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解析:选A根据文中“治理”的定义以及原文“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以看出,A项中的方法应该是“脱水”,属于“治理”工作。

故选A。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 ℃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解析:选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根据原文,纸浆补书机法属于修复方案,用于修补书页,并不能用来给纸张去酸。

故选C。

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6分)答案: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凤姐见还有几个妯娌陪着女亲,自己便辞了众人,带了宝玉、秦钟往水月庵来。

……净虚带领智善、智能两个徒弟出来迎接,大家见过。

……凤姐也略坐片时,便回至净室歇息,老尼相送。

此时众婆娘媳妇见无事,都陆续散了,自去歇息,跟前不过几个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机说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请奶奶一个示下。

”凤姐因问何事。

老尼道:“阿弥陀佛!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

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

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

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

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

不想守备家听了此信,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起状来。

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

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与府上相契,可以求太太与老爷说声,打发一封书去,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那守备不依。

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

”凤姐听了笑道:“这事倒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这样的事。

”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张了。

”凤姐听说笑道:“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

”净虚听了,打去妄想,半晌叹道:“虽如此说,张家已知我来求府里,如今不管这事,张家不知道没工夫管这事,不希罕他的谢礼,倒像府里连这点子手段也没有的一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