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摄影(各种用途胶片)
摄影课第三章胶卷的选择与性能教学案例

2、彩色反转片的用途与优缺点
制作幻灯片 印刷制版 制作彩色照片(需复制) 可以提高片速使用 色彩更鲜艳、颗粒更细腻、清晰度更
高、层次更丰富、保存得更久。
负片和反转片的区别
1、胶卷价格差别较大: 负片如柯达200大概15~20元, 反转片至少在40元以上;
2、色彩和宽容度不同: 负片色彩还原一般,宽容度较大; 反转片色彩艳丽,宽容度较低;
一、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
感色性是指感光乳剂对各种色光的敏感 情况。
全色片对可见光中的红、橙、黄、绿、 青、蓝、紫色光均能起敏感反应,对各 种色光均能以黑白灰的不同亮度再现景 物,其效果接近人眼对景物各种色彩的 亮度感受。
如红色深灰色,黄色浅灰色等。
一、全色片、色盲片与分色片
色盲片只对可见光中的紫、蓝色光起 敏感反应,对其它色光均不起敏感反 应。
它比起彩色摄影来,更加蓄、更有韵 味。
在新闻摄影里占有重要地位。
黑白佳作欣赏
扣扣网 /
photo/list.php?catid=77&pag e=0 圆点视线 /ph otography/hjzc/index.html
尤其是准备高倍率放大的拍摄,采用 低速片的效果远比高速片好得多。
高速片有什么用?
高速片:ISO400以上; 暗弱光线的现场光拍摄; 室内明亮的现场光下拍摄体育比赛和舞台
文艺演出; 需要使用1/500秒以上的高速度去“凝
固”动体; 需要使用尽可能小的光圈来加大景深;
高速片有什么用?
使用250mm以上的远摄镜头手持相 机拍摄。
如果我们用胶卷把被摄物的明暗度正确的反 映在底片上,我们则称其反差为1 ;如底片 大于被摄物,则大于1。
四、反差性
一般来说反差大可以给人震撼力,但会使 其不真实。
《实用摄影技术》第2章 感光胶片

4.颗粒性和分析力
• 银盐颗粒的大小,影响胶片对于景物影纹 细微部分的分辨能力。 • 分析力所指的,正是胶片对景物细部的分 辨能力。分析力直接影响景物影像的清晰 度。
5.灰雾度
• 灰雾度即灰雾的密度。在显影过程中,少 数未感光的银盐颗粒由于性能不稳定也会 被还原,还原后的颗粒均匀地分布在底片 上所形成的密度就是灰雾度。 • 负片比正片灰雾度大,高感光度片比低感 光度片灰雾度大,保存、拍摄、冲洗过程 也会产生造成灰雾。灰雾破坏画面的清晰 度。
一、感光材料的结构
保护 层 乳剂层 防止乳剂层被刮伤 银盐 + 明胶(分散) 见光发生化学反应
结合层
片基
支持体 聚酯片基——胶片(软片) 纸——相纸
防光晕层 吸收透过片基的入射光和漫射 光,防止反射光对乳剂层的作用
片基
• 作用:片基是感光片的支持体,亦即感光 乳剂和其它涂层的载体。 • 要求(1)有较高的透明度,无色片基的 透明率应在90%以上; (2)有较好的韧性 (3)有较高的几何尺寸稳定性 (4)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5)有良好的导电性 (6)耐寒性
•
1.感光度
• “ISO制”是“国际标准组织”在 1979年公布的感光度标记,旨在统一 世界各国对感光度的标记。“ISO制” 现已被各国接受,广泛用于感光片的 感光度标记。“ASA制”和“ISO制” 表示的感光度的数值相同,如 ASA100等于ISO100。它们的数值相 差多少,就表示感光度相差多少。如 ISO200的感光度是ISO100的2倍, ISO400的感光度是ISO100的4倍等。
乳剂层
• 主要成分:明胶和卤化银(银盐AgBr、 Agcl、AgI)。 • 注意:银盐不溶于水,在水中会沉淀,因 此要加入适量的胶质,使银盐均匀的悬浮 在胶液中。——这种胶液呈淡黄色,称之 为乳剂。 • 乳剂层厚度:5-25微米,1平方厘米内约 有5-15亿颗银盐颗粒。 • 作用:感光,增大感光宽容度
胶片的分类

胶片的分类摘自《大众摄影》2001年4期作者:冯建国初学摄影,也许对胶片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民用市场上,彩色负片使用率比较高,大概也是初学摄影者接触比较多的胶片。
其实, 胶片的种类很多,光是135胶片也不下几十种。
为了在学习摄影中能更好地根据表现目的来选择胶片,不妨了解一下不同的胶片种类、特性和特点。
摄影胶片从色调上来分类,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胶片两大类。
最早发明的摄影术是黑白影像,黑白摄影从1839年的达盖尔银版法开始,到后来的玻璃干版、湿版、铁版发展到现在普遍使用以三醋酸纤维酯作为安全片基的软片,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彩色胶片从1935年柯达公司研究出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开始, 到后来推出的彩色负片, 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现在的黑白和彩色胶片, 都是在安全片基上涂布一层或多层感光乳剂,感光乳剂是由悬浮在明胶中对光敏感的卤化银组成。
卤化银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颗粒, 估计在一个单层平均胶片乳剂中,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可多达400亿卤化银晶体。
卤化银晶体有一个特性是在曝光时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成团块,在胶片上形成潜影, 通过显影后, 潜影便转变为可见的金属银影像。
初学摄影如果能拍摄黑白胶片, 并能学会自己冲洗和放大照片的话, 对理解和把握感光材料的使用特性, 训练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光和影的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选择黑白胶片,可以从胶片主要的三个特性去考虑:1. 感色性,2. 感光度,3. 颗粒性。
黑白胶片的感色性主要分为全色片、正色片、红外片三种基本类型。
全色片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对它们的敏感性大致相同,也是普通摄影最常使用的黑白胶片, 在商店里出售的基本上都是全色片,全色片一般简称为“PAN”片, 多数胶片包装上均有标示。
正色片是对除了红色以外的颜色都敏感的一种胶片, 在全色片发明之前, 正色片曾被广泛应用, 但今天只用于特殊目的。
红外片是一种对红外光谱敏感的特殊胶片,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 当薄雾阻碍着可见光时, 它能穿过雾气将远景也拍摄清楚。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教程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像机记录和捕捉图像。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需要学习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摄影入门的基础知识教程,以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摄影器材1.相机:学习摄影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一台合适的相机。
常见的相机类型包括单反相机、无反光相机和傻瓜相机。
初学者可以选择傻瓜相机或手机相机作为起始设备,以更便宜和易操作的特点来入门。
2.镜头:镜头决定了摄影的视角和成像质量。
常见的镜头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
初学者可以选择一个适用于多种场景的标准镜头来开始摄影旅程。
3.三脚架:使用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特别是在长时间曝光或远距离拍摄时。
选择一个轻便且稳固的三脚架可以提高摄影效果。
二、光线与曝光1.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基础,它影响照片的亮度、色彩和质感。
了解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
常见的光线类型包括自然光、室内光和闪光灯光。
2.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介质(胶片或数码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
掌握好曝光可以获得适当的亮度和对比度。
通常,曝光由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来控制。
三、构图与视角1.构图:构图是指将物体、人物和景色有机地布置在画面中的过程。
合理的构图可以增强照片的艺术感。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规则三分法、对称构图和前景引导。
2.视角:视角是指摄影师拍摄主题时所处的位置和拍摄角度。
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常见的视角包括鸟瞰视角、蛙眼视角和平视视角。
四、快门速度与光圈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曝光的时间长度。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主题,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可以捕捉到运动的模糊效果。
2.光圈:光圈是相机镜头的一个属性,它决定了进入相机的光线量。
较大的光圈可以进一步减少景深,将主题与背景分离;较小的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保持整个画面清晰。
五、焦距与景深1.焦距: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角和放大倍率。
较长的焦距可以产生近距离拍摄效果,而较短的焦距可以拍摄大范围的景象。
摄影入门知识讲解

摄影入门知识讲解摄影入门知识讲解1、镜头的种类及成像特点有哪些?一、按焦距是否固定分为: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特点:定焦(焦距固定无法改变,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拍摄运动物体清晰画面细腻,但拍摄复杂场景不方便)、变焦(可以变换焦距,携带方便,使用方便)二、按焦距大小分为: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标准镜头、中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
特点:广角(视角范围、焦距短景深大、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极度夸张变形)、鱼眼(视角大,被摄范围广、透视感获得极大夸张、存在严重畸变可获得戏剧性效果)、标准(和人眼类似,视觉效果有亲切)、中长焦(焦距长,视角小,适合拍远景,重量重,价格高)2、照相机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有哪些?一、按取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镜头反光相机、双镜头反光相机、旁轴平时取景相机、机背式取景照相机。
特点:单反(照相机的物镜同时兼做取景镜头)、双反(一般为方箱式机身,有两个镜头,一个负责拍摄另一个用于反射取景,取景器镜头中看到的图像往往与成像镜头在交卷上记录的不同,有视差,不能单独更换镜头,必须同时配套更换)旁轴(体积小、轻便、价格便宜,一般不能更换镜头)、机背式(体积大,所见成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没有视差,一般用于大幅拍摄,专业摄影)二、按使用底片幅面大小可分为:135相机(24*36mm底片)、120相机(56*56mm底片)、大画幅相机(使用更大的底片)特点:135(常用作电影拍摄)、120(呈现细腻)、大画幅(用作广告建筑摄影)三、按使用的感光介质不同可分为:胶片相机(传统胶片)、数码相机(图像传感COMS、CCD)特点:胶片(照片宽容度很大,细节保留丰富,色彩还原真实,有质感。
但无法实时查看,使用寿命局限)数码(成本低,设定方式多样化,方便查看和保存,取景更精确,但是成像质量低于胶片)三、按照使用用途分类:卡片式相机、数码单反相机、长焦数码相机、中画幅数码相机。
特点:卡片(小巧轻薄,价格便宜)、单反(图像清晰镜头丰富,手控能力强,比较笨重价格贵,可以适应独特拍摄需求)、长焦(拍摄远处物体方便,相对单反来说轻便便宜)、中画幅(高档相机,成像质量好,价格昂贵)3、常见滤镜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一、UV镜、偏振镜、柔光镜、滤色镜、渐变镜、中度灰滤光镜。
第三章模拟X线成像(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2020/3/2
7
透视的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特点:
肺:白灰色 骨骼:黑灰色
视 影像增强透视
1.荧光屏透视 接收器是荧光屏,根据穿过被照体的透射线不同,在荧光屏 上产生亮暗不同的荧光影像。 早期使用的荧光屏透视,由于荧光屏亮度太低,图像质量差, 检查时患者及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大,防护条件差。
2020/3/2
9
2.影像增强透视 接收器是X线电视系统。
特点: 影像亮度提高,可在明 室下操作,方便准确。 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和 工作效率,监视器可以 放在任意位置,方便观 察并且为隔室透视提供 了技术基础。
2020/3/2
10
(二)X线摄影
X线摄影:应用光或其它能量来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光学 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S
1
E(Dmin 1.0)
S表示感光度,E表示产生密度点为1.0所需的曝光量,Dmin表示灰雾度。 X线胶片的感光度一般在30-60。
2020/3/2
30
3)对比度:对比度反映了X线强度差
异与影像密度差异之间的关系,表示方
法有两种:反差系数(γ)和平均斜率
(G)。
反差系数(γ值):称对比度
2020/3/2
26
(3)肩部:肩部的密度随曝 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 比,曝光量增加较多而密度上 升较少,此部在照片影像上显 示为曝光过度。
(4)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 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 呈现逆转。产生反转现象的原 因是潜影溴化的结果。
2020/3/2
27
(3)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 1)灰雾度 2)感光度 3)对比度 4)宽容度
模拟X线成像主要是指X线从能量转换到影像显示的全过程,始终是采用连续 信号转换的方法,将不可见的X射线强度分布变换成可见的光强度分布。
各类胶卷含义及用途

①彩色胶卷现代摄影的特征之一,被认为是已进入了“彩色时代”。
这是因为从摄影的总体看,拍摄彩色片已占80%以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彩色片的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
对彩色胶卷的选择,首先值得你考虑以下问题。
胶卷的分类现代彩色胶卷已有多种片速可供选择:常用日光型彩色负片有ISO100 、160、200、400、1000、1600;灯光型彩色负片有ISO40、64、80、100;日光型彩色反转片有ISO25、50、64、100、125、200、400、1000、1600;灯光型彩色反转片有ISO40、50、64、160、640。
★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彩色负片与彩色反转片(也叫正片)是彩色胶卷的两种基本类型,都是供拍摄用的。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负片底片上影像的明暗和色彩与实际景物相反;反转片则相同。
如果拍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洗成照片,应选择负片,它是人们最常用的。
反转片主要用来制幻灯片或印刷制版。
彩色负片经拍摄、部洗后,在胶片上产生原景物的补色影像,如红、绿、蓝色的景物分别被记录为青、品、黄色。
实际看到的彩色负片是在这种补色影像的基础上,再蒙上了一层橙色的“马斯克”,用以提高色彩还原的准确性。
国外对彩色负片的商标通常采用“商名+color”表示:如“Koda color”(柯达彩色负片)、“Fuji color”(富士彩色负片)、Agfa color(阿克发彩色负片)。
反转片则将color改为chrome,如Ektachrome(柯达公司的埃克塔反转片)。
另一种更简单的识别方法,虽然不太正规但却行之有效--在负片的包装盒或金属暗盒上,你总能找见C-41字样;反转片的盒上总能找到E-6字样。
不过它们都是小小的字,也不在显眼的地方。
值得顺便一提的是:负片的曝光宽容度较大,一般在过度3档、欠2档这一范围内的底片都能洗出不错的照片;而反转片一般只有过半档、欠半档的宽容度,超过这个界限影像效果会明显变差。
彩色负片的用途及优缺点彩色负片的主要用途是印放彩色照片。
胶片摄影

胶卷中各个成分: 1.保护膜,它的用处是,保护。
因为胶卷的感光乳剂很软,容易划伤,所以在它上面涂一层保护膜以使它不致受伤。
保护膜是透明且很硬的。
2.最重要的是感光乳剂其主要成份为卤化银和照相明胶。
卤化银便是胶卷的感光材料,照相明胶是卤化银的载体,卤化银受光的照射后形成潜影,(这时是看不到影像的,所以叫潜影)既卤化银中出现了银原子的颗粒。
后期经显影,就成为我们一般看到的胶片了(就是将形成银颗粒的点放大)。
其实将胶片长时间曝光也有这样的效果,胶卷头的颜色就是长时间曝光形成的(没有经过显影过程)。
3.片基,它的用处就是一个架子,所以对它的要求是透明度好,平整韧性好和机械强度高,要能撑起感光乳剂。
4.防光晕层,拍摄的一个路灯会大的像太阳一样,这就是光晕,强光使胶卷上一个很大的面积感光。
胶卷的感光性能:这包括:感光度、反差、灰雾、宽容度、最高密度、解象力、颗粒度、感色性等。
1.感光度:前面已经说过了,是胶卷的感光能力的标准。
2.反差:是指拍摄后的影像的明暗程度与原景物的明暗程度的比值。
如果我们用胶卷把被摄物的明暗度正确的反映再底片上,我们则称其反差为1 ;如底片大于被摄物,则大于1。
我们看图会明白一些。
照片从左到右反差逐渐加大。
一般来说反差大可以给人震撼力,但会使其不真实。
反差是可以除和胶卷本身有关外,还和冲洗有关。
3.灰雾:灰雾就是胶卷不经过曝光,显影后产生的灰密度,反映在照片上就是使照片过亮,灰雾是越小越好的,产生灰雾有胶卷本身的原因,也有曝光时不准,冲洗不当等原因。
4.宽容度:宽容度是指胶卷表达被摄物全部亮度间距的能力。
一般说来,胶卷的宽容度是有限的,是小于真实景物的。
所以,在拍摄时经常会遇到景物反差过大的情况,这时,就要选择一个范围,一个要用胶卷表达的范围。
设景物从最暗到最亮有200级,而的胶卷只可以表达100级,则如果选择了1~100,那么在100~200的那些景物在胶卷上就只会是一边白,也就是所说的丢失了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学摄影,也许对胶片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在民用市场上,彩色负片使用率比较高,大概也是初学摄影者接触比较多的胶片。
其实, 胶片的种类很多,光是135胶片也不下几十种。
为了在学习摄影中能更好地根据表现目的来选择胶片,不妨了解一下不同的胶片种类、特性和特点。
摄影胶片从色调上来分类,可以分为黑白和彩色胶片两大类。
最早发明的摄影术是黑白影像,黑白摄影从1839年的达盖尔银版法开始,到后来的玻璃干版、湿版、铁版发展到现在普遍使用以三醋酸纤维酯作为安全片基的软片,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彩色胶片从1935年柯达公司研究出柯达克罗姆反转片开始, 到后来推出的彩色负片, 也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现在的黑白和彩色胶片, 都是在安全片基上涂布一层或多层感光乳剂,感光乳剂是由悬浮在明胶中对光敏感的卤化银组成。
卤化银是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颗粒, 估计在一个单层平均胶片乳剂中,每平方英寸的面积上可多达400亿卤化银晶体。
卤化银晶体有一个特性是在曝光时改变其结构,并和其它晶体结成团块,在胶片上形成潜影, 通过显影后, 潜影便转变为可见的金属银影像。
初学摄影如果能拍摄黑白胶片, 并能学会自己冲洗和放大照片的话, 对理解和把握感光材料的使用特性, 训练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光和影的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选择黑白胶片,可以从胶片主要的三个特性去考虑:1. 感色性,2. 感光度,3. 颗粒性。
黑白胶片的感色性主要分为全色片、正色片、红外片三种基本类型。
全色片对所有可见光的敏感性与人眼对它们的敏感性大致相同,也是普通摄影最常使用的黑白胶片, 在商店里出售的基本上都是全色片,全色片一般简称为“PAN”片, 多数胶片包装上均有标示。
正色片是对除了红色以外的颜色都敏感的一种胶片, 在全色片发明之前, 正色片曾被广泛应用, 但今天只用于特殊目的。
红外片是一种对红外光谱敏感的特殊胶片,红外线人眼是看不见的, 当薄雾阻碍着可见光时, 它能穿过雾气将远景也拍摄清楚。
除了在科学实验和军事目的的应用外, 红外片能产生与全色片截然不同的特殊影像效果。
黑白染料胶片是运用彩色胶片技术制造的黑白胶片,它采用银盐作感光剂, 在冲洗过程中把银去掉留下染料影像。
它的独特之处是使用同彩色负片一样的C-41冲洗工艺,冲洗制作可以通过彩扩店来完成。
这种胶片的特点是由染料组成的无银底片,颗粒细、宽容度大, 它的标定感光度多是一个可变值, 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目的来调整。
不论是选择黑白胶片还是彩色胶片,有必要考虑胶片的感光度和颗粒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胶片的感光度是指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感程度, 也称胶片速度。
对光反应比较灵敏的胶片,如感光度为400以上的胶片称快速片。
相反,对光反应比较迟钝的胶片,如感光度为50以下的胶片称慢速片。
一般比较常用的如感光度为100~200度左右的胶片称中速片。
胶片的感光度是由胶片制造商提供的,以前各国没有统一的标示,1980年开始实行国际标准感光度, 它以美国使用的ASA制和德国的DIN制为基础,符号为ISO, 写法是ISO100/21°,前面100是ISO (ASA)值, 后面21是DIN值。
一般高速胶片需要的曝光量少, 适合弱光下拍摄或拍摄高速运动物体, 如体育运动等。
但高速胶片相对颗粒性比较粗糙,不如低速胶片细腻, 用它放大的照片显得颗粒较粗, 缺乏细节质感。
如果要制作放大倍率高, 要求细节丰富,颗粒细腻的照片,便可以选用感光度50或以下的慢速片。
低速胶片有时也可以利用慢速快门来表现动感效果。
相对于以往, 现在的胶片的颗粒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ISO100~400之间的胶片均有很好的图像品质,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和拍摄条件。
彩色胶片可以分成两大类型, 即反转片和负片。
彩色反转片有时也称为幻灯片,是一种经过反转冲洗后直接得到彩色透明正像的胶片。
彩色反转片可以用幻灯机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屏幕上观摩, 也可以在观片灯箱上观赏,既可以直接印放照片,又可以作为原片用来分色制版印刷。
彩色反转片色彩真实饱和, 影像的清晰度、明锐度比较高,不足之处是相对于彩色负片, 曝光宽容度比较狭窄,稍不足或是过度, 都会影响影像质量, 所以拍摄反转片要求曝光一定要十分准确。
彩色负片主要是供印放彩色照片用的感光片, 在拍摄并经过冲洗之后,可获得明暗与被摄体相反, 色彩与被摄体互为补色的带有橙色色罩的彩色底片。
彩色负片的优点是曝光宽容度大, 一般曝光不足一级或过度二级, 仍可能得到满意的影像。
另外, 彩色负片对色温的变化有相当的通用性,在印放照片时可以通过放大机的滤色镜再次调整色彩平衡和反差。
彩色负片的英文品牌的字尾是COLOR(彩色), 而反转片的字尾是CHROME(克罗姆), 在英文标示的胶片盒上可以根据以上两个字尾来区别负片和反转片。
另外, 按色温平衡来分类, 彩色胶片还可以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大类。
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或电子闪光灯照明下拍摄。
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在色温3200K左右的碘钨灯等灯光源下拍摄。
如果用日光型胶片在色温3200K左右的灯光下拍摄, 画面就会偏橙红色调,应在镜头前加蓝色色温转换滤色镜。
相反, 如果使用灯光型胶片在色温5500K左右的日光下拍摄, 画面就会偏蓝色调,应在镜头前加琥珀色色温转换滤色镜,才能得到准确的色彩还原。
在选择彩色胶片时,还有一种专业胶片和非专业胶片的分类。
非专业性胶片在制造时因考虑到主要是供应民用市场, 市场的周转和存放期限较长,因此,胶片在出厂时并未达到最佳的彩色平衡, 而是让它们在以后的一段时间中有一个熟化的过程。
专业型胶片却是在出厂时将彩色平衡设为最佳状态,以保证得到最准确的色彩还原,因此,专业胶片在使用前需要在冰箱中贮存,以保证其品质。
◆常见的黑白胶片135规格的,大体分为两种(负片),是按冲洗工艺分的.一种是较传统的D76工艺,一种是C41工艺.前者较为常见,价格较低,冲洗简单,用不同的配方,可以得到不同的反差与颗粒.后者是机冲工艺,只有在较专业的店里,才能得到您最理想的底片.胶片的分类胶片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画幅分——小画幅、中画幅和大画幅。
小画幅就是135胶片,中画幅是120胶片,大画幅通常是单片胶片。
都在相机分类中有说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按色彩,可以分为黑白与彩色胶片,显而易见,也不多说了。
按底片成像,可以分为负片与正片。
负片,我们常用的民用富士柯达胶卷都是负片,黑白胶片也是负片。
负片拍摄的影像色彩,是以补色记录在底片上,是负像。
而正片,即是反转片,影像色彩是以原色记录在底片上,是正像,通常也成为幻灯片。
按使用的光源温度,又可分为灯光型与日光型。
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光波,人们把不同的色彩分为冷光与暖光,冷光为主色调就为冷调,暖光为主色调便为暖调。
于是,就把不同的色彩,按色温分类,以0K为最冷,色温越高,则颜色越暖。
一般我们认为,蓝紫色为冷,橙红色为暖。
日光,一般在4500K~5000K,日光型胶片,将日光认为是白色,来作为调色标准的胶片。
而灯光型胶片,则是针对白灼灯3200K~3500K色温的灯光看做是白色,作为调色标准的胶片。
一般来说,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成像偏暖色,灯光型胶片在日光下偏冷色。
通常我们买到的民用胶卷,均为日光型胶卷。
在无法灯光或日光下使用相应的胶片时,可以通过外加滤镜的形式来解决。
在数码相机中,灯光型与日光型胶片,则表现为白平衡。
而且由于设置便利,人们更将其细化,细分为阳光直射、阴影、阴、日光灯、荧光灯等等。
其主要目的,便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得到最为准确的色彩还原。
系统标准答案:能装入摄影师工具箱的黑白胶片的种类似乎无穷无尽。
由于种类繁多,我们不太可能一一述及。
以下仅介绍一些胶片性能和特性的基本概念,为使用者提供一些初步指导。
1.胶片类别根据对光谱的反应性(如某种胶片对色彩和光的波长或光色对反应),胶片可以大致分成三个类别:正色胶片(Orthochromatic,即过去所谓的“正片”--译注):这些胶片主要是用于图像艺术工业,我们不想对它的细节说得太多。
有些摄影师可能体验过这些胶片,它可以产生极高反差的特殊效果。
正色胶片对光谱中的蓝光和紫外光部分敏感,它们不产生连续影调,图像是生硬的黑和白。
全色胶片(Panchromatic):全色胶片,或更常称为连续影调胶片,被设计为记录于胶片的密度直接对应于曝光的光线强度,而不是光线的色彩。
到目前为止多数胶片都属这类,也是摄影师最常用的胶片。
特殊用途胶片:还有一定数量的特殊用途胶片,如红外胶片(Infrared)、远红光谱敏感胶片(Film responsed extended red spectrum,即对部分红外波长也敏感的胶片,如依尔福的SFX胶片,译注)、翻拍胶片、遮罩胶片和拷贝胶片等等,数量很少。
我认为全色胶片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类:老技术胶片(Old technology film)和新技术胶片(New technology film)。
新技术胶片并不一定比老技术胶片更好。
老技术胶片包括如柯达的Tri-X、Plus-X、依尔福的HP5和FP4等,这里只提到很少几种。
由于摄影师对厂家生产更快更好的胶片的压力,柯达开发了基于T颗粒技术(T grain technology)或称TMAX系列的胶片,依尔福也紧接着发布了它们的Delta系列胶片。
我个人的观点是新手应该从较老的传统胶片入手,彻底理解胶片对曝光和显影的反应。
一旦有了传统胶片良好工作的知识,就能较轻松地理解新技术胶片的工作方式,从而利用并发挥它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