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合集下载

512地震感人事迹(优秀7篇)

512地震感人事迹(优秀7篇)

512地震感人事迹(优秀7篇)汶川地震感人事迹篇一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奋力挖掘,寻找幸存者。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正在不停地吮吸,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亲密地贴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人们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娃娃立刻大哭起来。

看到女婴的反应,在场者无不掩面悲恸。

“我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救援医生龚晋掩面而泣。

地震感人事迹篇二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心肺的事迹,这些事迹不仅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爱的力量。

首先,有一位母亲在地震发生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三四个月大的宝宝。

当救援人员发现她时,她已经离世,但她的'宝宝却毫发未伤,安静地睡在包裹着的小被子里。

母亲的手机里保存着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这条短其次,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地震发生时,用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守住了生命之门。

当人们搬开垮塌的教学楼一角时,发现他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他的行为诠释了师德的伟大和无私。

此外,在地震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感人事迹。

例如,一个被救出的小男孩躺在木板上给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礼,展现了灾难中的人性光辉。

一位截肢的女孩在病床上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她的坚强和勇敢感染了周围的人。

还有一位女警在得知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后,仍然坚守在抗灾一线,她的责任和大爱令人肃然起敬。

在地震中,许多人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 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 徒步赶往灾区……四川汶川地震后, 救灾动作迅速展开。

而在灾区, 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 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越是在危难时刻, 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 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在危难时刻, 就越能考量每一位国民的道义责任。

汶川地震,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坚强, 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普通百姓不平凡的爱, 它必将汇聚成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而细细品读普通百姓的爱, 很朴实, 但很伟大, “未看完, 已泪流满面”。

在成都新光华街, 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 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

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 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 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 记者问: “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 说: “有, 在学校, 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 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残酷的灾难, 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

对她自己的孩子来说, 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 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 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个, 都离得较远。

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 坐三轮去。

”凌晨3点, 还有人在询问医生能不能献血。

在成都街头, 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 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患难之中见真情。

这种真情体现在哪里, 就体现在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和友爱上。

抗震救灾, 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 有力出力, 有人出人, 有钱出钱, 能义演的义演, 能献血的献血。

这种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 就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3篇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3篇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3篇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关于那一场汶川的大灾难,使我们中华损失多大,但是背后一些感人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3篇,希望大家喜欢!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3篇篇一12岁的陈浩静静地躺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双腿和右手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胸前满是心电图监护仪的胶贴。

20多个小时之前,他还是活蹦乱跳的六年级学生。

12日的强震震倒了学校升旗台后的高墙,他被压在了瓦砾之中。

“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的。

”父亲陈强说。

陈浩是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小学的学生。

12日下午2时许汶川发生了7。

8级地震,而温江距离震中仅有55公里。

“我和班上的同学正在上课。

突然两层的教学楼开始猛烈摇晃起来,我们都赶忙往楼下跑。

”这个高挑清秀的男孩说。

跑下了楼梯,穿过了楼边升旗台的他很快就到了安全地带。

可转头一望,他看见一个女孩还在旗台的高墙前,想也没多想的他转头跑去,一把把女孩向外推去。

不幸的事发生了:三四米的砖墙哗啦一下倒了下来,陈浩的背部和双腿都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砾之中。

而那个他不认识的女同学却安然无事。

双下肢骨折、腰椎多处骨折、背部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肺挫伤和肺出血,医生给陈浩的伤下了定语——“严重”。

在最初清理伤口的时候,由于伤员太多,陈浩没能用上麻药,可坚强的他愣是没有哭出一声。

12日晚,陈浩高烧近40度。

在昏睡中,妈妈抓住他突然扬起的双手,只听他呢喃“我抓住她了”……“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

因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陈浩的语气很平静。

在家中,由于父母多在外跑货物运输,他常年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虽然年少,却显得异常懂事。

坚强的他并不知道,那堵砖墙夺去了他三个最要好的同学的生命。

汶川大地震感人故事3篇篇二“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7篇).doc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7篇).doc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7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1教师谭千秋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为了四个学生,他张开了双臂。

“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她的丈夫、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用自己的双臂保住了4名学生的生命。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

他说,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恸哭失声?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中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记下了这一切。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2缅怀伤痛,是对生命应有的姿态,更是为了更好拥抱明天,砥砺前行。

死者长已矣,生者或余悲。

但愿逝者能忘却地震来临瞬间的惊悸;但愿生者谨记生命力量的坚韧与伟大、人间大爱的无私与朴实,珍惜当下,奋力前行。

十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天崩地裂,山河倒转,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曾经秀丽的山川,变成了一片废墟,这里已经成了人间炼狱。

撕心裂肺的哭喊,轻声无助的呢喃,响彻这片天地。

很多家庭因此而伤痕累累,很多的人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家人。

这次大灾难,让人们铭记于心,也让人们学会了坚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家的关心下,在全国人民援建下,大家团级一心众志成城,组成团队为灾区的重建工作而努力。

近十年过去了新的新的汶川县城重新矗立而起,时间已经抚平了人们心里的创伤,当年因灾难继续向着自己梦想奋斗的人,已经成功的实现了理想。

站在人生新的一个高度,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前行,祝福他们。

20XX.5.12,中国人永远难忘的日子。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6篇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6篇

四川地震感人事迹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呢?以下这6篇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是来自于作者的四川地震感人事迹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一四川地震是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而且让世人非常震惊又非常感人。

我的一个念头就是去四川汶川把埋在屋子下面的人救出来,可是我还要上学去不了,所以我先进能做的就是给他们捐钱。

过了几天,学校广播上说:“四川汶川发了一次地震,明天捐钱。

”这天晚上,爸爸给了我100元钱,第二天早上我到学校过了一会儿,老师说:“同学们都知道了吧,我们祖国的四川发生了重大的地震灾害。

让我们为灾区的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于是同学们纷给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我把自己的零花钱和爸爸给我的钱一起捐出去。

这也是我为灾区人民献出的一点爱心。

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人都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救灾的节目。

有位谭老师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救出了53位同学,较后还有四位同学没有跑出来,老师就把他们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一道保护墙,学生得救了,而这位可敬的'老师却献出了自己珍贵的生命。

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和壮举。

还有一位广东到四川旅游的医生,他们一家及其他的九个人全部在地震中遇难,而他却没有哭泣,也来不及包扎自己的伤口,就投入到了抢救伤员的行列中。

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平静的说:“我没有时间为家人哭泣,这里更需要的是医生。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看着这感人的情节,我的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恨不得立刻飞到灾区,却抢救那些被埋在废渣下面的人们。

灾区的人民不哭!我们不哭!祖国不哭!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迹篇二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汶川县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

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

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三十多年未见的大地震,所有的`电视台、报纸等传媒都在进行着报道,所有的人都在关心着这件事,我也不例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次大地震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那种空前的大团结,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那种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精神,特别是在大灾面前,有些和我差不多大的少年英雄,表现出来的那种英勇、无畏、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更是令我震撼。

有一个小英雄陈浩,在5月12日那天,在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那一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殿后。

同学们在他有序地组织下,一个个地顺利地逃了出去。

在楼房即将倒塌的一刹那,他将一个女同学推了出去,而自己则被埋在了废墟下。

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我在不停地反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班的同学,在着危急上课,我能像他一样奋不顾身地去救同学吗?我陷入了沉思。

小英雄被救出送入医院后,有记者采访问他“当时你为什么不自己逃走?”,他的回答更是令我震撼: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

不救人,我会感到惭愧。

他朴实的话语更是让我深有感触。

现在,我们虽然不能像人民子弟兵那样亲临现场,抗震救灾,但我们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向这些小英雄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也做对祖国有用的人。

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看到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知道了无数个英雄事迹。

天灾无情人有情,虽然我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灾后,我们在班主任的倡议下,我捐出了我的所有零花钱。

珍爱生命,珍惜亲情。

不抛弃,不放弃。

这些,都是英雄们教给我的。

小兵张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读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我更深切地感到祖国今天美好的日子是来之不易的。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

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的地震,这场地震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

然而,在这场天灾中,也出现了大量感人事迹,展现出人性的温情和力量,这些事迹让人们更加感动和敬仰。

一、救援队的无私奉献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的是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他们展现出了高超的救援技能和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

甚至有知名的骨科医生董克用博士冒着危险前往现场施救,他曾用自己的衣服当作止血带,成功的为伤者救治。

有的救援队员跑遍整个抗震救灾现场,千方百计的救援被困民众。

这些救援队员们有的连续几天几夜都没有合眼,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类的真正信仰——有人性,有情怀,有责任,在困难面前更加显得坚定和无畏。

二、军民省救互助在汶川地震中,军民互助,相互支援的精神更是感人至深。

大批军队参与到抢险救灾的前线,他们摸黑奋战,抢修道路、修建帐篷、运送救援物资。

对于民间困难,军方也于第一时间施以援手,比如说战机废油的转运,临时军事医疗服务、大量的空降物资等等。

在灾难面前,军民一体,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应对能力,使得灾区废墟重建得以加快。

这些感人的故事犹如爱的生命记录,军民官民齐心协力,呈现出人们对于珍爱生活的热忱,用实际行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顽强。

三、家庭故事中的感人时刻汶川地震,在每个家庭中都留下了许多不同寻常的感人故事。

比如说有个母亲因为难以把自己的孩子带出去而伤心欲绝,不离不弃的把他埋在了废墟之中;还有的父亲送子女进入到安全的地方之后自己却掉进了水里,最终用尽气力把自己的孩子扔向了自救的人。

另外,还有很多平凡的父母和孩子,在地震中相互拼搏,最终生存下来。

在每个家庭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感人时刻,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保护生命,让相互之间充满了爱和温馨。

总的来说,汶川地震中出现的感人事迹,是那些献出自己一切的人们对于生命的珍爱,是人性中的温情和力量,是爱的至上表达。

通过这些事迹,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人类的善良和伟大,人间真情的温度和普及。

抗震救灾典型先进事迹

抗震救灾典型先进事迹

抗震救灾典型先进事迹抗震救灾典型先进事迹(通用8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

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抗震救灾典型先进事迹(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抗震救灾典型先进事迹15.12地震使得德阳市旌阳区严重受损,其中柏隆、天元、扬嘉、孝泉的农房长效还本家财险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受灾面积巨大、数量极多。

作为营销部经理的黄灵同志,凭着职业敏感,很快就认识到我区,多个接近龙门山脉的乡镇受损情况严重。

为了能够让灾民灾后尽快重建家园,在第一时间带队到各乡镇服务所不畏艰难,深入查勘。

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六点半出发,傍晚六点半回办公室主持召开全天查勘总结会,终日与面包加矿泉水。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五月份的早晨,温热的阳光散发出炽热的气息。

虽然刚刚经历特大地震使黄灵同志看上去略显疲惫,但在作了简短的工作安排后,振奋精神整装待发了。

查勘的第一天,黄灵同志驱车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村公路两旁遭地震破坏的房舍就开始不断地映入眼帘。

一下车,附近的百姓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拉住他不停地诉说,如何在一瞬间的巨大震动后,亲人受伤、房舍倒塌、财产破损,自己遭受了多么重大的损失和打击。

黄灵同志耐心地倾听着灾民的诉说,一边安慰,一边认真地记录着房屋主人的名字,门牌号码和房屋受损情况,为将来的理赔作数据准备。

柏隆是旌阳区查勘定损工作最困难的地方。

因为这些地方地处山区,农户居住相当分散。

地震之后,道路损毁严重,很多地方无法驱车前往,而且山路崎岖,危险重重。

作为小组的队长,他不畏艰险,面对路边一处处坍塌的房屋和随时都会滚落下来的岩石,他十分平静,阻止其他队员前行,独自一人上前查勘拍摄,为理赔留下珍贵的映像资料。

查勘第四天,黄灵同志一到服务点,一位看上去约摸40多岁的当地农户迎面走来。

在问明情况后,他还来不及稍息片刻,便立即驱车前往农户损毁的房屋查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四川汶川抗震救灾中感
人肺腑的先进事迹
总理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向遇难群众遗体鞠躬;武警官兵克服重重险阻,徒步赶往灾区……四川汶川地震后,救灾动作迅速展开。

而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越是在危难时刻,就越能考(范文大全提供)量每一位国民的道义责任。

汶川地震,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坚强,也让我们真切地体验到了普通百姓不平凡的爱,它必将汇聚成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而细细品读普通百姓的爱,很朴实,但很伟大,“未看完,已泪流满面”。

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XXX个产妇和婴儿。

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

”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谁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站在自己
的面前?然这位白衣天使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大爱。

对她自己的孩
子来说,她不是一位合格的母亲,但她却是那46位已出生或将要
出生的孩子最伟大的母亲,她的大爱感天动地。

“电台里说有人需要捐血,而接受捐血的地点只有两个,都离得较远。

身边有邻居说话了:走,坐三轮去。

”凌晨3点,还有人在询问医生能不能献血。

在成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患难之中见真情。

这种真情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普通百姓的善良、真诚和友爱上。

抗震救灾,每一个人都不是看客,有力出力,有人出人,有钱出钱,能义演的义演,能献血的献血。

这种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就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灾后,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

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伤员太多,电台号召出租车过去帮忙,“就看到不断从城里开出来的出租,他们都打着应急车,一路飞快的向城外开去”……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他们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的行动,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诠释得淋漓尽致。

尽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爱心的涌动却让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和升华。

一件件,一桩桩……在救灾现场,在全国各地,这种感人肺腑的“小”事随处可见。

而救灾中涌现出的无数令人感怀的“小”事,它汇集成了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了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抗震救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