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音乐教案声音的长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声音的长短》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声音的长短》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声音有长有短?”比如,当我们说“喵喵喵”时,每个“喵”的音长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声音长短的奥秘。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声音长短在实际音乐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可以准备更多开放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深入探讨问题。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今天所学的知识点有了整体的认识,但在掌握程度上有一定差距。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吸收,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加强团队协作意识,通过集体演唱、游戏等形式,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音乐活动。
4.激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长短声音组合,培养音乐创作兴趣。
5.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感受声音长短在音乐作品中的美感,提升音乐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声音长短概念的建立:使学生理解全音符和二分音符所代表的声音长短,并能准确演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节奏游戏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声音长短在实际音乐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声音的长短》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声音的长短》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一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声音的长短》教案新人教版声音的长短教学设想:声音的长短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我认为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学生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用“×—、×、××”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学生创造节奏的能力。
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2.培养学生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让学生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学生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3.整理学生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 4.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一年级上音乐教案声音的长短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音乐教案声音的长短人教新课标教学想象:声响的长短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是经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我以为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不只要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先生的学习兴味,锻炼先生的扮演才干,也是片面提高先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才干的好方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植物嬉戏的录象,让先生经过看、听、模拟他们的声响和举措,初步感受声响是有长有短的。
在此基础上,让先生停止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拍的谐和美,然后让先生用〝×—、× 、××〞这三个节拍型说话,培育先生发明节拍的才干。
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先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言语表现本歌曲中的〝×—、× 、××〞。
教学目的:1.经过音乐活动,让先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言语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1.让先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拍的谐和美,培育先生动摇的节拍感。
2.培育先生模拟和发明节拍的才干。
教学进程: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1.课件出现植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先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拟一下。
【经过欣赏先生喜欢的各种小植物,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2.让先生模拟自己所看到植物的声响和形状。
〔1〕指声扮演。
〔2〕团体扮演。
【给先生模拟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进程。
首先,调动了先生自主探求的愿望,其次,让先生了解到各种植物收回的声响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3.整理先生在录象中搜集到的声响,如: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4.先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响的节拍。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知识声音的长短-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知识声音的长短-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识别声音的长短,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练习唱歌的技巧。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声音的长短,熟悉一些基本音乐符号的名称和形状,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并把握歌曲的节奏感。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音符的衔接和节奏的关系,通过练习唱歌来提高他们的演唱技巧。
3.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和唱歌,热身学生的身体和嗓子,让学生尽快进入音乐课的状态。
(2)识别声音的长短在黑板上展示出几个基本的音乐符号,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让学生尝试着说出它们的名称。
然后向学生播放一些不同长度的声音,让学生尝试着猜测声音的长短,并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状。
(3)唱歌练习让学生尝试唱一首简单的歌曲,例如:《小兔子乖乖》。
老师可以先唱一遍让学生跟着哼唱,然后再一句一句地教给学生唱,让他们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在唱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不断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不同音符的长短和节奏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内容。
(4)巩固练习让学生分组唱歌,对他们的唱歌进行评分,并提供一些练习材料让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巩固和提高他们的唱歌技巧。
4.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识别声音的长短,能够较为准确地说出各种基本音乐符号的名称和形状,能够熟练演唱歌曲并把握歌曲的节奏感。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测验或者简单的练习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些内容。
5.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唱歌练习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让学生掌握声音长短和音乐符号的过程中,通过唱歌来提高他们的演唱技巧和节奏感,这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也能让他们更容易地接受和喜欢音乐课程。
同时,对于那些唱歌不太好的孩子,老师也应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信心。
另外,教学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改变。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知识声音的长短 (2)_ 人教新课标(2018秋)

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生活中声音的长短,感知。
2.引导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准确掌握X— X和X X 的时值并能准确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态度及热爱音乐的情感。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乐于用自己的身体、歌声来表现音乐等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我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在课堂中,我主设计了许多模仿、表现的环节,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各种活动中感知音乐的长短,认知X-X 和XX的时值。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X-X 和XX的时值,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学习1、律动2、同学们的舞姿可真美啊,你们的精彩表现吸引来了许多森林里的小动物,它们邀请大家一起去参加森林联欢会,你们想参加吗?活动2【讲授】创设情景3、听第一位出来欢迎大家的小动物是谁呢?(放课件)你能模仿一下他们声音吗?在音乐中,我们是这样表示小猫的叫声的。
请小朋友们边听音乐边模仿小猫的叫声,OK?4、你们表现的真美,猜猜第二位来欢迎我们的小动物是谁吧!(放课件)你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吗?在音乐中,我们是这样表示小狗的叫声的。
请小朋友们边听音乐边模仿小狗的叫声,好吗?5、听到大家动听的歌声,小青蛙也边唱边向大家跑来,一起听听,小青蛙的叫声吧!你能模仿一下吗?在音乐中,我们是这样表示青蛙的叫声的。
谁来说说,这三种小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青蛙的声音吧。
活动3【活动】游戏巩固小动物非常喜欢你们,有更多的小朋友也要来邀请大家,可是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叫声属于哪一种,请大家一起根据小动物的叫声来帮“小动物找家”好不好?小动物想一起唱首歌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们和它一起唱起来好吗?分组:生分两组,师担任一组大家正高兴在表演,这里,大象也迈着沉重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想想大象的动作适合哪个房子的节奏呢?你还能用声音或动作模仿其它表现长短的声音吗?你们太聪明了,我还会用这种方法来表现声音的长与短呢,(学生活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能表现音的长与短吗?大家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小动物邀请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用声音讲故事”的游戏,请小朋友将故事中讲到的声音表现出来好吗?清晨,太阳公公把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一阵微风吹过,森林里的小动物从睡梦中醒来,大家听说要召开森林联欢会都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广场走来,大象首先迈着沉重的步伐跳起了舞蹈,小企鹅在旁边也开始偏偏起舞,快乐的小兔子在舞台上跳起了踢踏舞,大家正表演的起劲,女高音歌唱家小猫出场了,她的声音可真悠扬啊,男中音小狗也高兴的唱起了歌。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声音的长短》人教新课标

《声音的长短》教学设计...........(知识课).....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这.............................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像.,让学生通过看、听、模...,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过程中仿.它.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用.............创造节.....”.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学生.....“.×.—.、.×.、.××奏的能力。
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二、....目标..教学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用..........................方式表现二分音符、..拍节拍读节奏,按节奏模仿动物叫声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学生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声音的长短”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声音的长短”》优质课教案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声音的长短”》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仿照动物(昆虫)的叫声或生活中的声音,感受声音的长短。
2.通过“恒拍”的训练,培育学生稳定的节拍感。
3.通过对比的方式,利用长短不同的动物(昆虫)叫声进行组合,初步进行多声部的训练,进一步感受声音的长短。
教学进程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仿照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昆虫)的叫声,初步感受声音的长短。
2.声音的长短(1)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是有长短的?(2)用相应的线条或图形表示声音的长短。
3.“恒拍”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将不同动物(昆虫)的叫声按长短进行分类。
(2)按照教科书的图谱,仿照不同动物(昆虫)的叫声。
注意教师应提示学生速度始终要稳定,不能“抢拍”(参见教材上面“点手心”的图示)。
(3)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声音的长短。
①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学生别离扮演叫声犬牙交错的两种(或三种)动物(昆虫)。
②首先仿照两种动物(昆虫)的叫声,以查验学生的速度是不是一致(恒拍)。
应注意两种动物(昆虫)叫声的长短是不一样的,以查验学生是不是有稳定的速度与节拍感。
如:③在此基础上,仿照三种乃至更多动物(昆虫)的叫声。
④在此进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既要有稳定的速度(恒拍),还要对声音力度有必然的控制,要学会聆听其他声部发出的声音。
4.编创活动教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还有哪些声音是长的,哪些声音是短的,并按照长短不同的声音,编创两个或三个声部的节拍练习。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声音的长短”》优质课教案教学内容知识“声音的长短”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仿照动物(昆虫)的叫声或生活中的声音,感受声音的长短。
2.通过“恒拍”的训练,培育学生稳定的节拍感。
3.通过对比的方式,利用长短不同的动物(昆虫)叫声进行组合,初步进行多声部的训练,进一步感受声音的长短。
《声音的长短》教案

《声音的长短》教案(知识课)一、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这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像,让学生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用“×—、×、××”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学生创造节奏的能力。
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二、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用拍节拍读节奏,按节奏模仿动物叫声的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学生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学生模仿和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和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
2.在多声部中练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提问:1.图片中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2.请模仿出这些动物的叫声。
教师:同学们学得真像!这些小动物的叫声有什么分别呢?学生回答:有的长有的短……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声音的长短。
(二)认识音符欣赏谁的声音最长谁的声音最短动画。
请学生模仿出动画中动物的声音,并说出谁的叫声最长,谁的叫声最短?(学生模仿并回答。
)出示三种节奏:1. X —︱X —二分音符2. X X ︱X X 四分音符3. X X X X ︱X X X X 八分音符音符介绍:二分音符时值为两拍,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八分音符时值为半拍。
2拍子的拍节拍方式为第一拍强第二拍弱,强拍全手掌拍手,弱拍右手点左手的掌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长短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我认为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在教学本课时,先播放动物嬉戏的录象,让学生通过看、听、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初步感受声音是有长有短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二声部、三声部的组合练习,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然后让学生用“×—、× 、××”这三个节奏型说话,培养学生创造节奏的能力。
最后播放一段2/4拍音乐,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或肢体语言表现本歌曲中的“×—、× 、××”。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2.培养学生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学生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学生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嘎嘎小猫;喵—小狗:汪汪汪
小鸡:叽叽叽叽青蛙:呱—小羊:咩咩……
4.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学生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叮咚
火车:呜…呜…卡嚓卡嚓
大钟:当—
汽车:嘀—
闹钟:嘀嗒嘀嗒
牛:哞—
老鼠:吱吱吱吱
心脏跳动:咚咚
钉钉子:叮当叮当
狮子:吼—
小兔:蹦蹦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学生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 呜呜︱呜呜︱呜呜︱车轮声‖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
【奖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
(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学生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
①小鸭:嘎嘎小鸡:叽叽叽叽
②锤子:咚咚钉钉子:叮当叮当
……
6.教师引导学生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小猫:喵—小羊:咩咩老鼠:吱吱吱吱
②大钟:当—铃声:叮呤闹钟:嘀嗒嘀嗒
③ 风:呼—泉水:叮咚树叶:哗啦哗啦
④狮子:吼—青蛙:呱呱小兔:蹦蹦跳跳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
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生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
三、创造节奏。
1.用“×—、× 、××”三个节奏型说话。
(1)师示范:小白兔︱跳跳跳︱
(2)学生创造:如:
① 老师︱早上好︱
②小妹妹︱真漂亮│
③ 哎—︱你在︱哪里︱
④赵丽君│ ……
比一比,谁创造的有新意。
【语言本身就有生动、丰富而美妙的节奏,结合语言,提取节奏对儿童来说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
2.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演奏“×—、× 、××”
(1)认识打击乐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
(2)让学生尝试演奏,了解其音色,同时教师规范其演奏姿势。
(3)尝试用打击乐演奏前面所创编的节奏。
3.播放《在动物园里》,学生用打击乐演奏歌曲中的“×—、× 、××”节奏,也可律动,如:跑跑走,或蹦蹦停、拍手等。
【用打击乐表现“×—、× 、××”,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能力。
】
四、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