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带动着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要与全球化相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思想与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应当重新审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现状,不断分析与深入研究,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

标签: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

通常来说,教育信息化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指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理念、教育政策及制度等,从微观来看主要是指将信息网络与现代教学理论相联结,应用多媒体的网络技术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和高效的利用信息,以培养学生的教育信息素质。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主要包括:

1.1开放性,即:教育信息化突破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现状,使教育变得更加自由和宽广。

1.2共享性,即: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于推广,使教育信息优质资源为学校师生所应运,从而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3交互性,即:教育信息化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与更多人广泛交互。

1.4协作性,即:教育信息化为师生结束学习任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从而使人人、人机之间更好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机会,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2.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2.1信息化技术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就是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新的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在教学中具体使用,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2信息化资源

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主要包括教育软件资源和教育管理资源。教育软件资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 ^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著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实际作用。 2、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培训重技能轻应用 这几年,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及人事部门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评职称时必须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书),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搞得轰轰烈烈。但是从培训内容上看,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导致目前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大多都是单一模式一一课件,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理解也只是课堂中播放课件,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属于最低的层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仅有技术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面向教学应用、面向课程整合的培训,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 你理想中的信息化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什么问题? 你校现有的信息化硬件是否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实施中需要哪些硬件?教师备课中需要哪些硬件?你知道的最先进的设备是什么? 学校现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状如何?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在哪?在哪方面得到充分使用? 你觉得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方面有哪些障碍?维护资金是否有保障机制?如果学校自行购买,能够承受的金额? 学校的网络功能完善吗?是否有学校的网站?提供文件、软件共享功能?无线热点?提供校本资源与电子图书等? 你觉得你校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水平如何?是否需要提供培训?培训哪些内容?培训的形式是什么(教育局集体组织、校本培训、网上学习)? 你校是否有校本的教学资源?教师使用的资源来源是什么?你觉得理想的教学资源环境应该怎么样? 教学资源平台应提供怎样的资源用于教师备课、资料检索、设计和整合教学内容?

校本资源,也就是教师教学设计、练习题、单元测试、考试题及对他们的分析,这些资源应如何积累与共享?并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的分析? 如果有提供教育局及校内通知、信息的平台,可以怎么用?是否有需求? 你是否知道大规模在线网络公开课?中小学可以怎么应用?利用它怎么解决学校教师缺少问题? 你是否有通过网络交流的经验?是用于教育教学吗?如果有用于网络教研的平台,你觉得需要提供哪些功能? 你知道或者实施过网络教学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实施网络教学?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可以怎么实施,时间怎么安排? 在教学管理方面你觉得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现有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化设备? 学校怎么促进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成长,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做好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成长,可以用何种方式记录? 你校的技术人员是否有足够的技术能力支持信息化建设、后期维护和教学支持? 对于你校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最实际的功能和应用是什么?教育信息化中你最担心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建议和顾虑。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 黄荣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纪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教育要求、国际竞争和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什么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应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某个事物或某个过程(或统称为一个系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而言的,其次,信息化应是一个社会过程。简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息资源应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它是信息化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团体的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因此,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202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 教育局副主任科员 XXX 依据局党组制定的 ___调研方案,X月XX-XX日,由教育局副主任科员赵洪宇同志带队,对部分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随后会同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等单位人员座谈,并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范围 滨泉凤亭小学、第三中学、崇德学校;第一幼儿园、第五幼儿园。 二、调研方式 听取学校主管领导、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三、全县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教育信息化呈现良好发展态势。xx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增学生用计算机846台,教师用计算机675

台,多媒体设备262套,光纤新接入12条。全县10个乡镇学校新装备了48台标准的计算机教室。目前,全县多媒体设备共496套,多媒体教室设备普及率达98%。宽带接入共26条,其中,带宽百兆及以上学校22所,宽带覆盖率达100%。 全县共建成录播教室2个,分别为滨泉中学和滨泉凤亭小学。xx 年以来,为全县26所学校1765名教师录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程近2,000节。录播教室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的摄录平台,满足了全县教师公开课、优质课等课程视频制作需求。 目前我县师生主要依托国家基础教育云平台获取服务和教育教学资源。计划未来2-3年建成XX县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可管可控的网络资源学习空间建设,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 XX县高度重视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提升全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教学积极性,xx年以来,XX举办了“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依托国家省市等资源平台,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模式建设。陆续组织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电子白板应用专题培训”、“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等,共培训教师近

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了解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规范和促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特开展本次调查。 基本信息(加盖公章): 学校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县(市)、区(直属):____________ 学校性质:A幼儿园B小学C初中D高中E完中F职业学校 学校类别:A 城镇学校 B 农村学校 联系人姓名: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 e-mail:____________ 所在部门:职务:________ 在校学生数量____________人班级数量个在职教师数量__________人 计算机总量:____________ 信息技术教师人数(含专职网管):________ 人 学校资源库总量____________GB 一、基础设施 1.学校拥有以下教室数量 计算机教室(机房)个 多媒体教室个 多媒体网络教室个 数字化阅览室个 数字探究实验室个 仿真实训实验室个 教师信息化备课室(配备多台可上网计算机、一套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等设备)个 录播教室(支持网络实时直播和录像)个 微格教室个 数字校园广播系统:A有B无 校园数字电视台系统:A有B无 配备双向传输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频会议室有_____个 其他信息化特色场所个,请注明: 2.学校拥有以下设备数量 计算机总量:________台 其中台式机______台、笔记本电脑______台 学生专用计算机台,生机比 教师专用计算机台,师机比 服务器个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部分资料系转载) 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络为学习化社会和教育社会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工作、思维和交往的方式,对传统教育体系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教育同传统的单媒体电化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知识传授者与学习者实现交互式的交流过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科目师资和适当的学习方式与进度。据悉,发达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21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结构体系的影响体主要体现在: 一是使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大大改变,社会成员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途径大大拓宽,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网上获取各种知识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是Internet伸入到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结构与形式更加多样化,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学校”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育对象无限扩大,知识交流与更新能够随时实现,教育的对象将涵盖社会全体成员,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信息技术不仅是少数人掌握的一门专业,而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新的增长点,有力改变着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四是网络技术将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IT教育发展的前景 ------中国IT教育市场盗版严重。在中国几亿农民、两亿工人、数千万下岗人员的现实国情下,中国政府一夜之间不可能倾其所有、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国家机关全部“正版化”,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的道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懂计算机的“机盲”就是新“文盲”,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由于国力有限,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一直偏低。中国千千万万的国家机关尚且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软件“正版化”,中国的教育机构就更不可能依靠财政拨款实现软件“正版化”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教育机构在原软件条例内所享有的在课堂教学范围内合理使用软件的权利完全撤销,让中国的所有教育机构一夜之间面临这样的窘境: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守法者,立即关闭所有的教学用计算机房,停止所有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违法者,冒着随时可能被起诉侵权的危险,继续向莘莘学子传授信息技术知识,以使中华民族的新一代能够跟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 (很明显,很多人都因为微软公司打算对国内教育市场进行正版收费而跑到支持linux的行列中,但这也是国内软件市场的一个难题,优秀的软件由于提高价格或者打击盗版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教育信息化从20 世纪90年代在硬件落后、软件缺乏的情况下,一路走来实在不容易.日前,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含港澳台),主要体现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系统的建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已建成2万km高速传输网,覆盖全国近30个城市,100所高校的校园网与其接入回!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已经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速连接,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具有交互功能的信息平台.但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经费、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面对新世纪世界各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激烈竞争,我国作为世界大国,在竞争中尾大难掉,势必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很多的困难.然而,只要我们看准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力度,扬长补短,笃学慎用,大胆创新,就能转弱为强,化腐朽为神奇,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定能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由此不难看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地区差异比较大.数据中还显示了教育信息化投资与建设成果之间的关系∶存在相增互长的内在联系,但并不成正比例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既要重视整体的投入,又要明自∶不是投入了资金和拥有了硬件就意味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已大功告成.其实我国在教育信息技术上的总体投入并不少,如我国教育科研网在2000 年到2001 年之间提速,仅仪其中的主干网就耗资 2.2 亿元.但资金流向不尽合理,宝贵的资金未用到"刀口"上,造成了资金的投入与在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极不相称的局而.所有这些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造成的;另一方向则是投资时缺乏结合性的长远考虑.这些都是我们以后在硬件投资过程中要认真面对的人问题 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成果本着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关精神,教育部教育管 理信息中心主办的"2004'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论坛",于2004年8月5日开始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降重举行,历时了3天.此次会议的召开积极地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及时全面回顾、总结和推广了前一阶段国家及各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认真交流了当前国内外最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深入研讨了我国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所而临的挑战、问题及解决思路.论坛认为,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归结起来主要有6 个方面的重大突破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2)教育软件建设硕果累累; 3)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4)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化人才; 5)教育信息产业得到较大发展; 6)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 1.3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开发者对教育信息化理解的不断加深,未来的教育资源建设将会不断成熟和完善,并将向普及化、专业化、地方化、个性化4个方向发展然而在技术发展与运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却出现了以下8大误区∶ 1)瓶颈现象.什么是瓶颈现象呢?好比有很多水在一个瓶子里面,但是由于瓶颈太小,水无法倒出来,造成了守着水却无水喝的尴尬场面.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有在信息大量的流通共享的前提下,才能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才能将教育推动起来;然而,目前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却出现信息进出阻滞的严重现象.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信息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己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方法等束缚,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对策近几年,随着“农远”工程、“校校通”、“班班通”、“数字校园”的逐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建设,部分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变革。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越加式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的增强了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新生事物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教育信息化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也是一个难曲折的过程。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建设、互联网+的运用,以及智慧校园的规划,使部分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配套达标,为这些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工程,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还不完全具备教育信息化装备能力,部分达标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更是需要加强提升。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存在问题

(一)教育技术装备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由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各校逐步投入了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购置了电脑、投影仪、展示台、电子白板、录像机、电视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设备,部分学校也建设了微机室。扫视现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讲一天”的状况依旧普遍。当我们还在认真学习电脑基础知识、学习课件制作,以便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上公开课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可以每堂课坐在教室对着大屏幕上生动有趣的课件进行学习了;当我们也有了“班班通”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人手一台平板,随时可以和老师、同学交流畅谈了;当我们也有六大功能室,可以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音乐课可以听到钢琴声、放学后可以去图书室借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的时候,城里孩子的学校叫智慧校园了……在教育信息化的路上,农村学校配件配置始终属于跟进状态。 另外实验室不达标,按照标准,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至少要配备理化生与小学科学实验室,但许多学校都不达标,有的学校连教室都不够,只好占用了本来就稀少的实验室,而更多的是实验室不规范,徒有其名,挂了个牌子而已。加之一些教学仪器太落后了,实验药品缺乏,造成达不到当前的实验教学要求。 (二)教育装备金费投入不足。 虽然市财政与区财政、学校每年都投入一定量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但实际情况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都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购买教育技术装备上。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翻转课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 题及对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的转变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即在教育技术上实现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教育信息化的目标追求,是达到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一一信息化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等显着特点。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指导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 随着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它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在这种形势下,教育的目标、结构、内容、手段和评价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目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大多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而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战略意义和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并不了解,也没有理解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因此,虽然教育行政部门近几年加大力度对学校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早日实现多媒体进每一间教室,实现校校通。但在调查中发现,投入与

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一:“县教育信息化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20XX年,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继续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合资源,强化应用,发挥效益为核心,以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算机教室和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为重点,真正使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教育政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 主要工作: 抓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面推进教学应用 1、组织实施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 2、建立健全中小学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服务教学,充分利用远教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推进农远工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3、继续抓好农远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全县远程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做好项目学校资源接收工作。各项目校要做好资源下载、收集、整理工作,建起资源库并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加快扶余教育信息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信息网在教育行政管理、宣传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4、切实加强扶余教育信息网栏目建设。适应新形势,

更新扶余教育信息网主页,加强网络栏目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继续充实完善新闻中心、政务公开、办事指南、视频中心、教育科研、教师中心、家长中心、图片中心、网上办公、考试信息、党建、师德、德育、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5个政务及教学服务大专栏,建成为扶余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数字化资源传播服务平台。 5、骨干教师要建立个人教学博客,使博客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6、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学校网站。通过学校网站的使用,加大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力度,展示师生才能,加强对校外联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7、扶余教育信息网是教育局对外宣传的窗口和阵地,是扶余教育的一张名片,在确保新闻方向性、准确性、实效性的同时,加大对扶余教育亮点的宣传和报道,真实、客观反映扶余教育现状,宣传扶余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各校要按照《扶余县教育局信息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做好信息上报工作,提高扶余教育信息网上稿率,加大对各校报道力度。 8、加强全县中小学电子政务建设,各校接收、执行文件要做好记录,要保证网上办公用机、网络正常运行,做到政令畅通。结合全县教育系统实际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改版。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5d5199630.html,/doc/50160/196180.html ?信息整理: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d5199630.html,/ ?信息来源:慧聪行业研究频道 ?发表时间:2007年11月 6日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03-2006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

2019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然而21世纪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因人口增长而引起的教育要求、国际竞争和各种社会问题等方面。传统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就在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信息化。 一、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的六要素 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或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什么是信息化?首先信息化应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某个事物或某个过程(或统称为一个系统)中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而言的,其次,信息化应是一个社会过程。简而言之,信息化就是人们追求或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因此,信息化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即信息资源应是信息化的核心;第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目的;第三,信息网络是大范围有效传递信息的基础,也是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因此它是信息化的基础;第四,信息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受到人们在观念、理想、意志、技能以及团体的利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制约,因此,信息化应有与之对应的保障机制。

中外教育技术发展史

中外教育技术发展史 摘要:文章从国外和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比较,分析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作用,国外教育技术对我国的启示,现代教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1970年以前,我国教育技术的概念是指教育过程中对各种教育机器的利用。这一阶段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是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提供各种机械,电子装备等硬件设备”而定。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各教育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实践,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教育机器只不过是教育过程中诸多构成要素中的一个要素。教育技术中不仅包括各种机器的利用,还应该包括媒体的设计,评价,对学生特性的研究等内容。[1] 1、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1 .古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外国世界古代最早的教育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泥板书”图画文字,“泥板”教材即泥板书。若论发明更早的教具,则是古埃及的“纸草”(paperus)。纸草原是生长在尼罗河沼泽地的一种长茎植物。古埃及人将这种植物的茎层层剥开,然后将薄片连接粘结起来,经过加工制成可用于书写的纸。成为一个正方理论探讨教育技术形,古希腊时期的教育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据《荷马史诗》记载,其教师咯戎教导阿喀琉斯的时候,向他传授了骑马、掷标枪、打猎、弹奏七弦琴和医术等方法的技能在雅典教育中要学习纺织、缝纫和弹琴。同样都需要借助器具进行学习,同样渗透了教育技术手段。 1、2 .近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13、14 世纪英法等国学徒制作使用了一些教学仪器。1658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通过图画出版了150 幅插图的《世界图解》,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的诞生。最早提出教育技术理论的当推卢梭,他主张师生共同亲手制造一些仪器用以验证知识。瑞士的裴斯泰洛齐(1746—1827)在发音教学中发明了拼读课本,并设计了进行拼读练习的拼读板,在算术教学中所采用的分数表、正方形和算术箱等教具都是简单的教育技术手段。德国的福禄贝尔发明的恩物(Froebel’s Gifts)是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他认为恩物的教育价值在于它是帮助儿童认识自然及其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1836 年他创制了1-5 种恩物,后来演变到8 种。这些教具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提高了教学效率。[3] 1、3.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 美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先驱,视觉教育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是其主要表现。它是以幻灯和

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 1、教学资源及软件建设滞后 一方面学校教学软件数量较多,另一方面教师使用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这部分资源被闲置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学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教师不知道学校有这些资源;二是这些资源一般由学校的资料室集中管理,教师使用时可以去借,很多教师没有时间或是嫌麻烦;三是有些教学软件实用性较差,教师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不愿意用;四是多数教师不会对购买来 的教学软件进行再加工或者没有时间加工等等。这些情况既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也影响了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积极性。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前几年的“扫盲式”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教师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信息技术技 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①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新课程的实践 部分教学活动可以在网上实施讲授、演示、自主学习、讨论学习、协商学习、虚拟实验、创 作实践等,这也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条件。②将教学内容变成信息化学习资源 首先是通过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学习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 而不仅仅是教师用来演示。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作为师生的学习资源;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视频资料、图像资料、文本资料等作为教 师开发或学习创作的素材;最后,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供学生评议、分析与讨论。 ③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构建知识 2、完善硬件环境,提高设备利用率 ①完善硬件环境 目前,部分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仍然不能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尤其是早期配置的设备故障频频,需要升级换代。 ②提高设备利用率 多媒体网络教室主要用途是学生上信息技术课时使用,其他学科几乎不用,而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也都是教师上课时使用,一直不允许学生使用。 3、有计划地建设区域性教学资源库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中已有的资源,将各类网站中对教学有用的资源收集起来,分类整理, 为教师的教学服务;其次,可以根据实际选择购买由专业公司开发出来的教学资源库,但要注意不能重复。可由上级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合理采购、资源共亨。最后,收集教师自制的教学软件,虽然数量较少,但实用性强。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带动着一系列的变革,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要与全球化相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思想与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应当重新审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现状,不断分析与深入研究,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 标签:教育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现状对策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 通常来说,教育信息化从宏观上讲主要是指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理念、教育政策及制度等,从微观来看主要是指将信息网络与现代教学理论相联结,应用多媒体的网络技术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和高效的利用信息,以培养学生的教育信息素质。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主要包括: 1.1开放性,即:教育信息化突破传统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现状,使教育变得更加自由和宽广。 1.2共享性,即: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于推广,使教育信息优质资源为学校师生所应运,从而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3交互性,即:教育信息化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与更多人广泛交互。 1.4协作性,即:教育信息化为师生结束学习任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从而使人人、人机之间更好的协作学习提供了机会,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 2.教育信息化的要素 2.1信息化技术 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依托就是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效果显著,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新的物态化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在教学中具体使用,提高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2信息化资源 信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主要包括教育软件资源和教育管理资源。教育软件资

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行业现状分析 王泽洋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1、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现状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属性包含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①硬件投入比例过大但应用滞后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与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密,硬件环境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当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在过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和学校往往只考虑购买哪些和多少硬件设备,计划预算也是按照硬件投入来,很少将软件费用计入预算。在应用中,往往是投入极大代价建成的信息化硬件却少有使用。 在已建成的校园网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程度往往较低,相当一部分还处于闲置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还很少,大多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师生没有充分享受到有效的教育技术成果,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②教育信息化资源优质资源匮乏,整合难度大 教育信息化资源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课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教学工具等多种类型。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应用软件往往从单一学科、单一功

能角度进行设计,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结合,造成了操作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同时社会资源向教育系统的开放不够,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未建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 ③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以区县或者学校为基础,区县教育局或学校往往根据上面下达的项目工程来实施,昨天是“校校通”工程,今天是“班班通”工程;昨天是校园网建设,今天是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每家学校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配置不同标准的信息化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比较散、乱,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区域、校际之间不能链接,“资源孤岛”现象严重。不同区域之间,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数据封闭,资源封锁,不能交互操作,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不能发挥信息化硬件和资源共享分享优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④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不足 教师信息化的准备不足,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存在严重脱节情况。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的并存,相当部分的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一种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很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应用仍在初级层次徘徊。 (2)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兴起、应用、融合、革新。根据上述阶段划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经过了兴起的阶段,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并逐步向着“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在过去十年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

{信息化知识}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信息化知识)教育信息化 现状及前景

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前景 (部分资料系转载) 依托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络为学习化社会和教育社会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工作、思维和交往的方式,对传统教育体系制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新的世纪开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加快了信息化进程,这也包括教育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教育同传统的单媒体电化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函授教育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知识传授者和学习者实现交互式的交流过程。学习者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科目师资和适当的学习方式和进度。据悉,发达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21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结构体系的影响体主要体当下: 壹是使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大大改变,社会成员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途径大大拓宽,比以往更加方便快捷,网上获取各种知识成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 二是Internet伸入到教育领域,促进教育的结构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借助网络技术形成的“虚拟学校”作为壹种崭新的教育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育对象无限扩大,知识交流和更新能够随时实现,教育的对象将涵盖社会全体成员,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信息技术不仅是少数人掌握的壹门专业,而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工具,现代信息教育已经和正于成为我国教育结构体系新的增长点,有力改变着我国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四是网络技术将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我国教育存于的问题及IT教育发展的前景 ------中国IT教育市场盗版严重。于中国几亿农民、俩亿工人、数千万下岗人员的现实国情下,中国政府壹夜之间不可能倾其所有、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国家机关全部“正版化”,这是每壹个中国人均明白的道理。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懂计算机的“机盲”就是新“文盲”,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由于国力有限,中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壹直偏低。中国千千万万的国家机关尚且不可能于壹夜之间实现软件“正版化”,中国的教育机构就更不可能依靠财政拨款实现软件“正版化”了。于这样的情况下,将教育机构于原软件条例内所享有的于课堂教学范围内合理使用软件的权利完全撤销,让中国的所有教育机构壹夜之间面临这样的窘境: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守法者,立即关闭所有的教学用计算机房,停止所有学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么做新软件条例下的违法者,冒着随时可能被起诉侵权的危险,继续向莘莘学子传授信息技术知识,以使中华民族的新壹代能够跟上世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 (很明显,很多人均因为微软公司打算对国内教育市场进行正版收费而跑到支持linux的行列中,但这也是国内软件市场的壹个难题,优秀的软件由于提高价格或者打击盗版则有可能被后来者居上,比如上海市政府作出清楚校园内盗版windows,而倾向于选择linux系统就是因为微软中国公司做出了

教育信息化国内发展现状

三、教育信息化国内发展现状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 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2001年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同时要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 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用5-10年的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够与网络连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也使全体教师都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并争取在2010年前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条件较差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二)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国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设、地区性城域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和校园网络建设。目前,CERNET的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主干带宽基本达到622Mbps,本科以上层次的大学几乎都已直接接入CERNET,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中已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38所网络教育试点大学的网络教育提供网络支撑。另外,很多地区的教育城域网或直接接入CERNET,或通过电信、广电接入CERNET,进而也有一批中小学直接接入CERNET。 2.中小学校园网网络环境建设 据目前的估计,全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学校近十万所,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近5000万人;拥有计算机300万台,计算机教室近15万个,建立校园网的学校近5700多所。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大多数学校拥有计算机;现代教育设备以电脑幻灯最为广泛;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建设还不够普遍;多数学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50万元以上;在校园网络建设中,突出的问题是:有设备不配套,缺乏教育资源库,缺乏多媒体点播功能;相当多的学校仍不能大规模上网。 (三)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1.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途径 从学校的角度看,庞大的资源到底如何建设?从国外资源建设的经验中发现,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资源。一般有三种途径: 第一是链接。将学校的服务器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第二是镜像。通过与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 第三是自主建设和二次开发。它必须由全体教育共同完成。通常学科教师是这类资源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再结合丰富的学科教学经验,可以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 2.教育信息资源的分类 按传统的辅助教学类型,教学资源可分为:讲解演示型、操作练习型、个别学习型、仿真模拟型、启智游戏型、问题求解型、发现学习型等。 按资源应用的目的,教学资源可分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图书情报信息库、管理信息库、动态综合信息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