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旅游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研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发展领域。

在这个前景看好的市场中,如何制定战略,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市场分析文化旅游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之一。

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具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国家超过60个。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沿线国家共接待中国游客超过1亿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

同时,国际旅游组织也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旅游交流将继续增长。

可以看出,文化旅游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但是,这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战略方案,才能更好地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文化旅游的战略发展方向1. 加强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旅游需要具备“独特性”和“文化性”。

因此,在制定战略方案时,应该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提供更加独特、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比如,可以通过吸纳当地民间文化元素,打造旅游产品特色;也可以通过数字化、高科技等手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体验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摆脱传统的“旅游观光”模式,打造更有“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

2. 多元化的营销方式文化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必然需要的是多样的营销模式。

在营销方面,要遵循“[传统旅游]资讯化、[资讯化传统旅游]”的理念,更好地将文化旅游产品推向市场。

比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VR技术等方式,进行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线上对线下的导流,可以大大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曝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开辟新渠道,探索新的市场和受众。

同时,在建设文化旅游产品时,应该注重用户体验,将文化旅游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旅游体验。

3. 推动跨国、跨区域旅游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文化旅游产品在跨国、跨区域合作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对地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对地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对地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王文君经济纵(作者单位:中国共产党黑河市委员会党校)近几年来,黑龙江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和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取得巨大的成绩,对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但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如何针对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有关问题,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成为业界关心的重点。

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黑龙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旅游业其实是一种经济活动。

近年来,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航空业、高铁等交通方式的普及,再加上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投资者对旅游产业的投资规模扩大,旅游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大,逐渐成为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黑龙江地区位于“一带一路”特殊的地理位置,又因其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其成为了我国冬季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

黑龙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悠久,保存得当,使黑龙江地区倍受游者青睐。

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部,冬季漫长,夏季凉爽,旅游景观以冰雪景观为主,但三省间也存在着省域特色,各省投资重点不同,使得旅游经济之间绝对差异较小,相对差异较大。

整体来看,黑龙江的旅游发展效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

每年黑龙江省凭借着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的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冰雪将黑龙江带向了全国,甚至是国际世界,多影视作品也纷纷在黑龙江落幕,冰雪项目、林木景观和红叶谷等闻名各地。

但由于黑吉辽三省的区位条件、景观特点、旅游景点数量不同,特别是经济基础不同,旅游收入整体差异不断增大。

二、一带一路建设对黑龙江旅游业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自实施至今,全国各地区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力度不断加大,为国内旅游事业的发展添加新色彩。

黑龙江省开展海丝旅游至今,国外游客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度上升,与沿线国家产业交流程度不断提高。

1.提高当地旅游效益。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旅游收入、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都呈现稳定增加态势,人民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这表明我国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要越来越旺盛。

“一带一路”宏观分析

“一带一路”宏观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旅游行业相关的环境分析一,“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在这同时,旅游业也悄悄兴起着。

二,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又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自然等五方面。

1、政治环境“一带一路”战略主要包括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

一带一路战略包括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而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旅游业被誉为“朝阳产业”。

如今政府对旅游业的加大了支持力度,旅游业无疑是在这“丝绸之路”上利益和前景最大的行业之一。

2、经济环境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和实施,在这一带和一路上的人们经济水平也会随之上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面临中大的发展机遇,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闲暇的时间变多了,这为人们旅游动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因为有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闲暇的时间是旅游产生的条件。

3、社会文化环境“一带一路”经过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每个过节和地区都有不同的文化,旅游业能带动各个国家对文化的交流和保护,是各个地区的文化向全世界展示。

“一带一路”愿景下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带一路”愿景下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带一路”愿景下旅游产业发展SWOT 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全球经济合作计划,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互相合作。

其中,旅游业是该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对“一带一路”愿景下旅游产业发展进行SWOT 分析。

一、优势1.沿线国家资源丰富: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中国的故宫、泰国的曼谷大皇宫、伊朗的波斯城市等,这些资源可以吸引游客来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政府支持力度大:沿线国家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包括制定旅游业相关政策、提供投资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协调合作等,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受众市场广泛:由于“一带一路”愿景涵盖了大多数亚洲、欧洲、非洲国家和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人口、文化和消费习惯差异很大,可以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4.交通设施完善:作为经济合作计划的一部分,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得到了大力发展,让旅游业在通行、旅行时间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可观的作用。

二、劣势1.基础建设不足:一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旅游基础设施如酒店、旅游景点等不完善,限制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提供服务的质量。

2.文化障碍:由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语言、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游客来访的体验,也会造成旅游业的发展上的限制。

3.旅游安全问题:沿线地区存在恐怖袭击、政治动荡等危险因素,这些都会对游客的安全造成威胁,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4.经济不平衡: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衰退严重,旅游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机遇1.国际文化交流: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交流的机会。

2.商业机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为旅游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商业机会。

3.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愿景的推进,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发展将变得更加完善,这将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在经济、文化、贸易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旅游行业也不例外。

这一倡议为旅游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全球旅游业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倡议为旅游行业带来的机遇1、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沿线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包括交通、通信等方面。

新建和改善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使得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

例如,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具有特色的旅行方式。

此外,通信设施的改善使得游客在旅途中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预订服务,提升了旅游体验。

2、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沿线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这些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各国可以共同合作,打造跨国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将分散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比如,“丝绸之路”旅游线路的重新整合和推广,吸引了大量游客探寻古老的文明和历史遗迹。

3、旅游市场的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了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带动了旅游市场的扩大。

一方面,沿线国家的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旅游消费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各国之间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大,吸引了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

中国游客对沿线国家的旅游兴趣日益浓厚,同时,沿线国家的游客也纷纷来到中国,感受独特的东方魅力。

4、促进旅游投资倡议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进入旅游领域,包括酒店建设、景区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等。

这不仅提升了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也为旅游行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许多企业看到了沿线国家旅游市场的潜力,纷纷加大投资,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一带一路”倡议给旅游行业带来的挑战1、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沿线国家众多,文化差异巨大,语言种类丰富。

这给旅游服务的提供和游客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旅游从业者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和对策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五省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但是,这五省区在旅游合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一、现状分析1.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西北五省区之间的旅游合作机制尚不够健全,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导致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足。

2.软硬件设施落后:有些地区在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方面仍存在短板,如交通不便、住宿设施老化、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影响了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3.缺乏专业化人才:西北五省区在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方面仍存在短缺现象,缺乏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旅游队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

4.宣传推广不足:虽然西北五省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宣传推广工作亟待加强,提升地区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二、对策建议1.建立统一的合作机制:加强西北五省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

2.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水平,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培育专业化人才: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具备国际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旅游队伍,提升地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4.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加大对西北五省区旅游资源的宣传推广力度,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和政策支持,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的实施,相信西北五省区的旅游合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西北地区的丰富文化遗产、壮丽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繁荣。

“一带一路”非洲旅游报告

“一带一路”非洲旅游报告

非洲旅游报告近年来,非洲旅游倍受中国游客的青睐,赴非洲旅游持续走红。

据了解,摩洛哥、坦桑尼亚、突尼斯等地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的喜爱,旅游人数在不断提升。

且业内人士预计,国庆期间正是观赏野生动物的好时节,赴非旅游将迎来下半年的又一个小高峰。

目前,非洲旅游的价格呈下降趋势。

由于非洲各国旅游的成熟程度相差较大,不同国家的旅游产品的价格也差别较大。

但是随着免签、落地签目的地的逐渐开放,航线的增多,非洲旅游产品的总体价格是呈现下降趋势,在2016年-2018年两年间,最大降幅达15%。

非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阳光、沙漠、森林、大海、草地等多元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野生动物资源,又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世界最古老的古人类遗址、部族文化和独特的风俗等,对中国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旅游业在非洲是日渐兴旺的产业,支撑着非洲大陆2100多万个就业岗位,每14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在旅游业。

而在过去的20年中,非洲旅游业实现了稳定增长,国际游客抵达率和旅游收益率在1995年至2014年期间分别增长了6%和9%。

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赴非中国游客数量仅占出国游总人数的3%,在2016年这个比例已经升至10%。

根据中国领事服务网的信息,目前共有20个非洲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或落地签政策,仅2018年,就已有卢旺达、安哥拉、津巴布韦3个国家对华开放落地签。

据摩洛哥国家旅游局中国代表处统计,自2016年6月,北非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后,中国赴摩旅游人数迅速攀升。

2017年中国赴摩游客数量近12万人次,仅今年1至5月,中国赴摩游客数量已经达到10万人次。

据中非贸易中心了解,从2018年上半年赴非出行人次看,埃及、毛里求斯、摩洛哥、南非、肯尼亚、塞舌尔、突尼斯、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等成为赴非旅游的十大目的地国家。

报告数据显示,女性比男性更爱赴非洲旅游。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综述第一篇范文"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西北五省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综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进行了研究。

其中,宏观角度的研究主要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影响、发展策略等;微观角度的研究则主要关注具体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等的发展。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在宏观角度的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张晓亮(2016)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西北五省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将更加密切,旅游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张晓亮等(2017)进一步研究发现,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微观角度的研究在微观角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注具体景点、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张晓亮等(2018)通过对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等手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发展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一)加强区域合作西北五省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旅游带,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共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推广旅游线路,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二)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是提高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西北五省应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体验。

(三)加强宣传推广西北五省应该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开展旅游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三、结论"一带一路"倡议为西北五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途牛:《“一带一路”旅游分析报告》
“一带一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的提出不
仅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带来了庞大机遇,也给全球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更强的增长动力。

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新疆、陕西、青海、云南、西藏等旅游目的地热度持续上升,其中,浙江、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等成为游客接待量TOP5目的地,新疆、青海、甘肃、云南、内蒙古成为旅游热度增
速最快、最具潜力的五大热门目的地。

在出境方向,途牛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等近两年保持100%以上的年度人次增长;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阿联酋、柬埔寨为“一带一路”十大热门目的地,马尔代夫、迪拜等深受用户欢迎,斯里兰卡等新兴目的地热度稳步提升。

浙江游客接待量居首新疆等地有更多的人开始“走出去”
面对“一带一路”机遇,途牛对旅游目的地资源进行了深入采购,拥有一系列高品质“丝路旅游”产品,不管是自助游、跟团游还是企业团队游,途牛丰富多样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截至2016年第四季度,途牛出发城市增至290个,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增至150个,可以服务更
多城市用户,并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目的地旅游产品的预订服务。

从游客流向来看,浙江、广东、海南、云南、福建是“一带一路”沿线最火爆的国内游目的地前五名。

国内“一带一路”相关目的地的客源主要来自于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等地。

从出游人群的年龄分布看,80后、90后群体比例正在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千年商路”充满好奇与探索的渴望。

游客的增多促进了旅游资源客流地交流以及各个地区文化的沟通和融合,并且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同样给当地居民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消费者的出游趋势看,新疆、甘肃、青海、云南、广西等地本地外出旅游人次持续增长,成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增速TOP5,越来越多的当地居
民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下出门“看世界”。

除了当地人“走出去”外,“一带一路”沿线各省市外贸进出口也在大幅增长。

以内蒙古为例,2017年1季度,内蒙古自治区的外贸进出口大幅增长超过4成。

其中,“一带一路”影响瞩目。

据统计,内蒙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值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2.1%。

内蒙古多地还开通中欧班列,以畅通欧亚贸易,为推进我国向北开放、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增加了更多助力。

西北旅游目的地迅速蹿红新疆成为旅游人次增长最快城市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圈定涉及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西藏、上海、福建、浙江、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就目前途
牛的产品销售情况看,“一带一路”相关旅游产品咨询和预订量近年来稳步攀升,新疆、青海、甘肃、云南、内蒙古成为旅游人次增速最快、最具潜力的五大目的地城市。

其中,新疆的游客接待量增速最大,2016年游客数量较2015年增长
了689%。

以上城市大多集中在国内西北方向,同时西北也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

此前,由于西部旅游城市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局限的影响,导致很多游客对当地的旅游资源了解不够,相比热门旅游城市,西北的游客量少之又少。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扶持,各地基础设施联通大幅提升了旅游可达性,加上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促进了东部主要旅游客源进入中西部市场。

由于西北地广人稀,保留了很多原生态的风貌,广阔的戈壁、一望无际的沙漠、奇特的丹霞地貌、辽阔的草原,以及敦煌的灿烂文化等都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吐鲁番、莫高窟、敦煌、青海湖、嘉峪关等著名旅游目的地日益受到游客热捧。

“新疆-吐鲁番-天池-张掖丹霞-莫高窟-青海湖-塔尔寺-宁夏三卧一动14日”、“游兰州+茶卡盐湖+青海湖+张掖丹霞+嘉峪关+敦煌+雅丹双飞8日游”
等途牛旅游产品同样销售火爆,且线路设计均以“一带一路”为基础,深度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让旅游回归本质,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需求。

泰国成“一带一路”最热出境游目的地部分新兴目的地崛起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伴随签证利好、直飞航线增加,出境旅游市场迎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去年,通过途牛预订2次及以上出境游的客户占比超过26%,出游人次同比2015
年上升34%。

其中,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中东欧等国家旅游线路受“一带一路”倡议利好影响,销售持续火爆,近两年保持着100%以上的年度人次增长。

从过去一年“一带一路”出境游产品销售情况看,泰国、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阿联酋、柬埔寨成为“一带一路”十大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以马尔代夫为例,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马尔代夫也是中国游客认知度最高的出境游目的地之一,仅2016年,中国游客就占到了马尔代夫入境总游客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每4个到马尔代夫旅游的中国游客,就有一个通过途牛预订,且途牛持续保持这一优势地位。

在游客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为满足中国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一些居民在岛上建起民宿,带动了当地民宿业的发展,让不少岛民逐渐摆脱了贫困生活。

除了马尔代夫,途牛在阿联酋等出境游目的地也优势明显。

2016年,途牛与旗下战略投资公司“五洲行”为阿联酋热门目的地迪拜带去了超5万次游客。

此外,斯里兰卡、土耳其、伊朗、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日益成为中国出境旅游新的释放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涉及东部沿海各港口城市,对促进邮轮旅游、海上旅游有着很大的推动力。

得益于良好的邮轮旅游发展环境,2016年,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多角度创新,途牛邮轮服务的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80%以上,继续保持高增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