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与翻译
语境与翻译

▪ “胡说八道,亲爱的,我觉得你做的饼和莉茜做的饼 一样好吃。”普里斯特先生诚心地说。
▪ 译文2:“自从她走后,我就自己做饭菜,烤蛋糕, 但我做的从没有她做的那样好吃。“
▪ “哪儿的话,亲爱的,我觉得你做的饼和莉茜做的饼 一样好吃。”普里斯特先生诚心地说。
▪ 例3. There was much traffic at night and many mules on the road with boxed of ammunition on each side of their packs— —saddles and gray motor trucks that carried men, and other trucks with loads covered with canvas that moved slower in the traffic.
▪ 译文1: 他们没有提升他,尽管多年来他一 直对老板阿谀奉承。
▪ 译文2:尽管多年来他一直给老板舔靴子, 但他们还是没有提升他。
▪ 译文1:卖花女:哦,他是您的孩子吗?哼, 您做妈妈的要是管教管教孩子,他也不会把 人家的花糟蹋完了就跑开也不给钱。您替他 给钱吧?
▪ 译文2:哦。他是你的娃啊。当妈的要是把 娃管好了,他就不会把一个穷丫头的花搞坏 了就跑,不赔钱。你替他赔吧。
4.2.3 原文的语体对翻译理解的 制约
▪ 所谓语体,或称语言变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 的主体、场合和情景等的不同而引起的语言形 式和结构上的变异。它是生活中语言运用的具 体形式,是相对于一种标准语来说的。引起语 言变体的因素很多,如情景、地域、题材、时 间、人物(包括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相对 社会地位、文化素养等)和社会背景等。因而 语言变体也有多种,如:地域变体(即方言); 社会变体(典雅语和通俗语);专业变体(或 称语域);媒介变体(即书面语和口头语);
词语的翻译与语言语境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文化背景进行翻译,更注 重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和语境。例如,“落花流水”意译为“be shattered to pieces”,形容被打得大败。
音译与形译的运用
音译
根据原文词语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似或对应的发音进行翻译。例如, “咖啡”音译为“coffee”。
专业背景知识
翻译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 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 背景知识,以确保译文的 准确性和专业性。
统一性与规范性
针对同一专业术语,应遵 循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进行翻译,确保译文的一 致性和通用性。
广告用语及品牌名称的翻译
1 2
目标受众与文化适应
广告用语及品牌名称的翻译需充分考虑目标受众 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确保译文能够引起受众 的共鸣和兴趣。
异化
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文中的独特表达方式、文化特色等,让读者感受到原文的异域风情和文化差异。例如,将 “风水”异化为“feng shui”,保留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PART 04
词语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词语翻译
文化背景与语境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 语境意义。翻译时需深入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 景,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丰富语言文化多样性
翻译为国际商务、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等 领域提供语言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翻译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可能 ,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世界语言文化的多样 性。
PART 02
词语翻译与语境关系
语境对词语翻译的影响
上下文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
词语在句子或段落中的上下文会影响 其翻译。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 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翻译。
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

话境在翻译 中的作用
石 荣
摘 要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 跨文化的交 际行 为, 在具体 的语境 中进行, 受语境 的影响和制约。所 以语境分析对于正 确翻译十分关键 , 语境在理解原文时对确定词义 、 判断句法和解读句意起促进作用 , 在表达译文 时对译文文体风格 、 遣词 造句和篇章修饰起制约作用。要正确处理语境在翻译 中的作用, 其根本 的基础或条件就是对 两种语言的扎实掌握和灵活
一
、
语境 在 翻 译 中的功 能
1 境 的 制 约功 能 。 . 语
语 言 的交 流是 在 一 定 的语 言 环 境 中 进行 的 ,总 得 以一定 的 如果没有语境我们就无法知道说话的是什 么人,什么时候 语言环境作为依靠 ,这种依赖性表现为语言环境对语言运 用的 我们老师” 指代 的又是谁? 只有依靠语境 , 我们才能确定 制约功能 。 语境制约 因素有语言因素, 即前 言后语语境或上下文 说 的。“ 如果说话者不是老师 , 那么译文 1 更合 语境 、 语体语境 和社会特殊习惯用语; 还有非言语环境 , 包括交 到底哪个译 文是正确的。 理; 如果 说 话 者是 老 师 , 么 译文 2更 准确 。 那 际 双方 境 况 、 社会 文化 环境 、 空环 境 等 等 。 时 例 5 Fr! :i e 例 1II t l i e’ wr m wh ni ,a ti ad : e nc lS ot o e ads I m a h f n f s aa k hf e e p n s e b t f e elv f n t e ’ i , a f e u i d, u I ta t eo a o r Sw f I m e . h i slh o h e r 如果我们把这个词 当作一个句子 ,它 的具体意思只能根据 着火 译文 : 如果我偷 了五分钱的商品 , 我就是个贼而受罚 ; 但如 语境来决定 。如果是一个大楼着火了,那么就可以译 为 “ 了”如果这句话 出现在战场上 , ; 是将军对 士兵说 的, 那它 的意思 果我偷了他人之妻 的爱 , 便无罪 。 开火 ”如果事情 的背景发生在办公室 , ; 是生气 的老板对 下 这 里 的 f e 一 个 多 义 词 ,词 典 释 义 有 “ r 是 e 自由 的 ” “ 闲 就是 “ 、空 那它的意思就是“ 开除” 。 的” “ 、无罪的”等等。 , 只根据 I a 和 m是不能确定其含义的, 但根 属说的话 , 例 6 R b e ra u ih doe io nm uhadw n : o br o npt s a vr s w ot et Jd h n h n 据 前 面 的 I na i adp nse ,我 们 就 可 以确 定 f e 指 无 l e n ui d a t f h h r 是 e o it nng nl e i . s 罪 而不 会 受罚 之 意 。 例 2 “ o i hv r t a wlcr r g ef et :Y uwl aea e ht t i ar t o ht rs l b a h l yh u h o s 译文 1罗伯特 ・ : 乔丹把 手放 在 自己的嘴唇 上 , 了个不要 做 tte ac t,A sns d h w ot fl( ret mnw y 讲话的手势 , o si ’ ut i ,io nm u 1 E sHe i a , f s ’ i a h s s h u. n g 继续听着。 Fr 0 h e T l ) o Wh mT eB l ol s 译文 2 罗伯特 ・ : 乔丹把手放在嘴上 , 继续倾听。 西 方 人 让 人 安 静 时 ,往 往 把 手放 在嘴 上 ,有 时 还追 加 一 个 译文 1 “ :你得 一 口气穿 过森林 ,到那个 法西 斯 占领 的小 译文 2 从文字本身看无可 镇 。 奥古斯 丁说。 ” 他的嘴被食物塞得满满的。 李尧 温小钰 、 “h s!这里乔丹做的是 同样的动作 。 ( S uh” 译 文 2 “ 嘴 里 的洋 葱 味 要 从 树 林 里 一 直 飘 到 法 西 斯 分 子 挑剔 , 为任 何 熟悉 西 方 风 俗 习惯 的 人 都 能理 解 乔丹 的用 意 。 :你 因 然 那 儿 去 了 ,奥 古斯 丁说 , ” 自己 的嘴 里 塞 得满 满 的 。 程 中瑞 , 彼 而 , 懂西 方 风 俗 习惯 的 中国人 未 必 能对 此 有 充 分 的理 解 。 此 ( 程 不 因 德译 ) 译文 1 在译出原文字面意思 的同时 , 又追加一句“ 了个不要讲 做 Bet 词 可 以 指 “ ra h一 喘气 、 息 ”也 可 指 “ 味 ” 但 在 此 处 话 的手势” 既起到解释的作用 , 气 , 气 , , 又起到达意的作用 。 到 底是 什 么 意思 就 需 要考 虑 上 下 文 。前 面讲 到清 晨 乔 丹 和奥 古 例 7 世有伯乐 , : 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斯 丁正 在 吃 饭 , 丹 用 折 叠 的 小刀 把 洋 葱 大 片 大 片 的切 开 , 肉 乔 跟 译 文 : n hntew r a aow ok o s o sC O l w e ol hsaP l, h nw me,a y h d i h n 和奶 酪 一起 , 夹在 面包 里 , 时 奥 古斯 丁讲 了这 句 话 。有 了这 个 t r e fn te sThee a e l y n te a a c v r a 这 hee b e se d . r l awa s f e se ds t t c n o e i i h 上下 文 ,ra bet h一词 的意 思 就一 目 了然 , 当是 “ 味 ” 特别 指 的 to s dl ad yb thewo l o sno fe ue typ o u eaPal. 应 气 , hua n i a ut r de d trq n l rd c i o 是“ 洋葱 的气 味 ” 译文 1 作者 忽 视 了上下 文 , 这 个词 想 当然 。 的 把 “ 伯乐相马” 的故事对于汉语读者来说 , 几乎是人所 皆知 的。 地 译 为 “ 口气 ” 显 然是 错 误 的 。 一 , 但 由 于 两 种语 言 的 文化 差 异 , 有 必 要 增 加 有 关 “ 乐 ” 就 伯 的说 明 ・ ・20 1. 1 I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文化语境,就是在某一特定的具体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环境,该认知环境同样包括语言环境、具体语境和认知语境。
每一环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翻译是一门科学,它需要知识,需要核对事实的能力,需要懂得描述这些事实的语言。
翻译中,错误的内容,错误的事实,应该加以鉴别。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
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语言记录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它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处处都有文化的烙印,时时可见文化的踪迹。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要仗着它来发展。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信息传播日新月异,人员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日趋广泛,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选修课上,王老师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符号学、跨文化交际学等为理论依据,深入浅出地对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进行了对比,着重探讨了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不同民族文化对语言翻译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某些文化现象对语言翻译的制约作用以及相应的翻译方法。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告诫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英汉两种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比较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翻译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问,它需要译者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严谨的作风,否则就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英汉翻译有口、笔之分,范围涉及文学、科技、经贸、法律、旅游等各个领域,总之,不论文体如何区别,在翻译标准方面,对原文要求有比较深透的理解,对译文要求通顺达意,能反映出原文的精神实质。
专八之文化语境与翻译

席卷了荒地和林丘 嫩枝和嫩叶,青春的阳光。(version 1)
西风轻吹留下清香缕缕, 田野复苏吐出芳草绿绿; 碧蓝的天空腾起一轮红日, 青春的太阳洒下万道金辉。 (version 2)
当和风吹香, 使得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 青春的太阳已转过半边白羊宫座, (version 3)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3-3 文化语境与词语翻译
一、语言与文化
英语中的culture 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这个词 的最早的基本意义是耕作、种植、作物。随着 社会文明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化,culture 一词的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
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 力和习惯。
Exe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口传家书——言而无信
自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勋史侯家 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如今代 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这位政老爷的夫人王氏, 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 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 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 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做宝玉。——《红楼梦》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关键词】文化;语境;翻译1 关于语境关于翻译的本质,奈达说:“翻译是交际,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所获得的信息。
”语境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来的。
后来弗思发展了这一理论,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
后来在论及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时,纽马克指出:“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大于任何法规,任何理论,任何基本词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无论其产生,演变或发展,还是进行信息的传递,接收或加工,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受其影响和制约的,这种前提条件,就是语境——语言环境。
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总得以一定的语境作为依靠。
事实上,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义的确定、遣词造句、篇章结构以及语体形式均离不开语境。
因此,语境就构成了正确翻译的基础。
2 语境的分类一般语言学家都认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词语出现的前后句或上下文;广义的语境还包括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和交际双方的职业、年龄、经历、身份、遭遇、心情等外部因素。
根据语境的表现形式,又可将它分为语篇语境、文化语境及语体风格语境三大类。
本文着重就文化语境对翻译的作用进行深入的讨论。
3 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关系文化语境指的是源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
也就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
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译中便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文词汇空缺等情况。
由于复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各民族文化在趋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
最新 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词语翻译-精品

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词语翻译翻译,是指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内在与外在含义的转化过程,要求既要有对源语(sourcelanguage)和目标语(targetlanguage)的深入理解,又要能够驾驭这两种语言的异化对应转换。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先生曾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而翻译之难事的解决途径,也是众多翻译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翻译是把跨文化交流联系起来的纽带。
翻译和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特别是和文化语境密不可分。
因此,翻译一定是与文化语境相结合的产物。
一、文化语境与翻译的内在跨度补偿文化从学者的角度看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①我国出版的《辞海》对文化作了如下解释: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语境随文化的进化而改变,而“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即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只要文化还存在,文化趋同的过程就是无止境的。
”②文化语境是受到文化进化趋同影响最深的一个部分,因此对于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中词语翻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文化语境与翻译最终需要内在跨度补偿予以解决。
著名的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把语境分为三类,即: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其中文化语境的定义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在某一特定的具体的文化中,人们的认知环境,该认知环境同样包括语言环境、具体语境和认知语境。
这每一环都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是对文化的一种承载,是和文化密不可分的有机的一部分。
美国著名汉学家李达三(JohnDeeney)教授在《熟悉两种文化与翻译》(BiculturalismandTranslation)中指出:“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获得生命和营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如何将一种语言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感情方面的习惯。
语境与翻译

校园英语 /语境与翻译昭通学院外国语学院/陈剑【摘要】霍尔的语境观独树一帜,从其观照翻译尚需深入。
翻译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语言意义的处理,也是对语境的处理。
语际翻译是低语境的语言文化传播行为。
【关键词】语境 意义 翻译【Abstract】It is of necessity to furthe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from Hall’s unique theory concerning context,which is essential for translation and closely correlates to meaning。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is transmitt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low context.【Key words】context; meaning; translation语境是交际过程中语言表达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
语境对于翻译这种常常跨文化、跨语言、有时跨时空的交际活动自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得到了诸多翻译研究者的重视。
Newmark就曾说过: “...;context is the overriding factor in all translation,and has primacy over any rule,theory or primacy meaning .”(在所有类型的翻译中语境是超越任何法则、理论或基本词义最重要的因素。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方的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先后被引入我国,从语境角度来观照翻译(翻译语境研究)逐渐发展,在近十几年成为国内译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不但引发学者论战,还涌现了不少的学术专著和论文。
除了主流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观和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语境观之外少数翻译研究者借鉴了爱德华霍尔的语境观对翻译实践活动进行研究,但是研究的主要目的,只是对中西文化语境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的结果只停留在文化语境结构差异或错层对翻译实践的影响的描述和例证上,缺少了应有的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就是不同语种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翻译要考虑到诸多的客观因素,其中语境就是其中之一。
要想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章及言语翻译的神形俱到,那么翻译的过程语境是比不可少得,在和人沟通的时候翻译理解也是构建在当地的文化语境之上的。
一、语境的作用通俗的语境就是人与人在沟通时所涉及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从表达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对于语境的划分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简单的划分就有广义的语境和狭义的语境,按其交际互动的理论来划分就有无言语境、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不管语境的划分多么繁琐,语境的功能作用是不变的。
首先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就要采取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词语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其次在不同的语境就要选择不同的说话方式,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语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一个词语的含义往往不只有一个,有了语境就可以排除那些不恰当的意思,从而排除有歧义的部分,帮助翻译者保留正确的语义;语音不仅赋予了一个词语固定的含义,这个固定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常常会衍生出言外之意,有的是相反意有的是近似意,更有甚者和原来的含义没有任何关联,语境可以帮助译者猜测旧词语的新含义。
离开了语境,一个常见的词语我们很难确定它表达的准确含义,理解语境就离不开交际中的每一个层面。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语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有利于翻译达到一个相对完美的地步。
二、文化背景与语言翻译语言环境制约着交际过程,对人们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就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不同的风俗习惯,这些因素都对语境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文化背景对于正确的翻译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文化背景语境是在语言外语境中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因素是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情况,它涵盖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它是一个社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历史文化的积淀。
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文化的影响深远,其根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编纂修订的“六经”为其文化基础,这种文化总的表现为:注重个人修养,注重道德力量,反对武力,注重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精神的超脱,以“仁”和“孝”为社会核心。
同时更注重于自给自足的内向型文化,清朝时的闭关锁国正是其体现。
而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其思想基础都是源自欧洲文艺复兴时,源头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受基督教影响深远,看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注重实践和探索,跟中国人喜欢对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不同,他们更注重于对自然的探索和求证,从物质层面去考量生命的本源。
以“爱”为社会核心。
同时具有开放性的外向型文化,以新海路开辟时对新大陆的侵略为代表。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中国的语言表达更加注重含蓄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而西方则刚好相反,他们更加的直白更加的外向,就如柳宗元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其中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孤独寂寥的情感,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周围的事物来显现。
然而英语就会翻译成: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ngling silently in the river covered with snow.英语的翻译没有显现出其中的思想情感,只是一种直白的表达,并没有翻译出文中的艺术所在,导致了全诗貌似神离。
因此翻译的时候要结合原句的含义还要注重其语言的文化语境,翻译的时候才能够展现出蕴含其中的感情。
三、翻译和语境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彼此之间一种信息的传达,其中包含了信息的组织和信息的理解,即信息的编码和信息的解码过程,沟通的双方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环境就是语境。
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就不会有信息的传递,也就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人们用来沟通的语言才会有意义,脱离了语境语言就不会承载任何信息。
信息发出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往往夹杂了很多的东西,如个人的情感、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及社会文化等,接受者只有经过层层的解析,再加以自己的补充才能够被接受者所理解。
所以接受者要想清楚地看透表达和语言所承载的真实含义,就必须结合言内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等,而不是凭空的想象,臆断的猜测其中的含义。
而翻译者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文本中或者是交流过程中信息发出者用语言文字编码的信息准确的表达给信息接受者,其中翻译要译出表达者真实的意图,蕴含其中的感情色彩,做到这点才算是翻译的准确。
翻译绝大多数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其经历了信息的组织到信息的表达、翻译就是把信息在组织再解码的过程,从而把另一种的文字转换成了为另一接受者能够理解的代码,简单记的就是信息的解码、信息的转换、信息的再现三个阶段,其中翻译者就相当是一个转换器,如果转换器不能够清晰有效的进行转换,信息就不能流向下一个环节,在翻译的过程中还要突破浅析语境与翻译方学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摘要: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因素。
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个词、词组、句子和段落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往往需要根具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来决定,语境的划分呈现出的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
本文从语境的作用和文化背景在语言的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浅析。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对语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得出结论,语境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翻译离不开语境。
在翻译的全过程中,语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境文化背景功能意义(下转第186页)层层语境的障碍,所以说翻译和语境是同步的。
四、结论不管任何语言的翻译,语境是必须考虑在内的。
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有时翻译也可以创造语境。
语境贯穿于“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全过程。
翻译的实质就是沟通,就是把信息从不同的语言传递到另一种语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信息的源头、信息的客观内容、传播环境等进行一个处理,这点体现的就是语境。
要把翻译的准确到位,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环境,准确的把握文章信息。
翻译是译者把原语文本中的语码在其特定语境中传递的信息用译语语码准确地传达给译语文化中的接受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从“信息的解码”(原语)到“信息的再编码”(译语)到“信息的再解码”(译语),涵盖三个阶段,即翻译的理解、表达、检验和接受三个阶段。
语境有助于翻译理解;翻译表达也离不开原文语境的约束和具体交际语境的需要;检验和接受阶段也要把语境考虑在内才能更好的进行。
在翻译的全过程中,语境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1]余高峰.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翻译策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2]曾悦.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3]段丁.翻译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02)[4]唐雅红.浅谈英语语境翻译[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 (Z5)[5]司显柱.语境与翻译刍议[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 (01)[6]崔曙光.语境与翻译浅论[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11)[7]任彦卿.语境与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1)[8]于东.翻译中的语境因素[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9]彭利元.语境与翻译关系新探[J].外语教学,2003,(02)[10]刘珊珊.语境与翻译关系探析[J].科技信息,2009,(24)[11]詹爱莲.成功翻译的奥秘———语境[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06)[12]宋玉阁.浅析语境与翻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 (07)作者简介:方学桐性别:女籍贯:内蒙古学生,现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需尽快培育茶叶品牌,充分发挥海南茶叶资源的优势,提高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海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与建议3.1突出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茶文化研究与宣传,提升茶文化旅游价值。
茶如果抛开它与禅、器、水、诗、画、歌舞、习俗、健康、食用等方面的诸多关系,便只剩下解渴的意义,与旅游就无甚相关了。
因此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必须突出它的文化内涵,通过学术研究,挖掘丰富茶文化内涵。
因为文化性越强,游客的愉悦感就越高。
这也对从事茶文化旅游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茶文化宣传的力度,使各界对茶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2加强区域合作建立现代旅游营销系统在区域合作方面,一方面要加强省内区域茶文化旅游的合作,打造茶文化旅游区,共创区域旅游品牌;另一方面要加强省区间茶文化旅游的合作,打造精品线路,实施客源共享。
在旅游营销方面,要在主要客源市场建立销售联盟,组织当地重点旅行社、直航航空公司作为营销同盟,联合销售海南茶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通过举办一系列茶文化庆典活动等措施,加强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努力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3.3不断开发茶文化旅游新产品“以旅促茶,以茶促旅”。
旅游购物是旅游者完整体验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旅游商品开发研制。
茶文化旅游产品应包括各种品牌的茶叶以及茶画、茶书法、茶工艺品等。
应发挥特色优势,将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创新开发,设计出令游客满意的旅游商品。
现在,茶肴盛行,各种调饮茶、茶食品也越来越丰富,茶具茶叶,特别是名茶,正在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赠品。
应该抓住这种消费心态,开发既美味又具保健功效的茶菜茶点,同时还可开发更多的既装潢精美,又质量上乘的茶文化礼品,有效地表现茶文化内涵,系统综合地开展配套服务,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
好的茶文化旅游副产品不仅能引起旅游者的购买欲,增加旅游收入,而且也能反过来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
3.4发掘茶文化民俗风情资源茶文化资源的核心层是文化风情,也是动态活文化,如茶道、茶节庆、茶礼俗、宗教茶仪等。
利用这些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开展茶民俗风情游,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
凭借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艺术景观类资源,我们可以开展各种以茶为题的歌舞戏曲表演、赋诗填词、吟咏古诗名句、书法绘画、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联谊等多项专项旅游活动,它们往往集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于一体。
参考文献:[l]李福全,杨主泉.旅游业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弘扬[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44—15146,15196.[2]周岚.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6):58—61.[3]王丰,刘小华.我国茶叶品牌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贵州茶叶为例[J].贵州茶叶,2006(2):32—37.[4]曹霞.安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30—5932.[5]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3.[6]郭孟良.中国茶史[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上接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