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分析——巴洛克音乐
高中音乐鉴赏《巴洛克音乐》PPT课件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追求肃穆,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 旋律采用简单的单旋律、不讲究节拍,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 一般不超过八度,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 文歌词的抑口传心授 的方式来传播。格里高利圣咏追求一种肃穆、超脱的气氛,排斥人世的激 情。格里高利圣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希腊、希伯莱、叙利亚 和巴勒斯坦地区的音乐,因此,它使我们了解了已失传的古代地中海地区 的音乐文化。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也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
概
念
什么是“巴洛克”?
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意为奇怪的、不规则的珍珠。 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 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曲、奇异的、夸张的音乐。
“巴洛克音乐”是什么?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 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音乐的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 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 尔为止。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 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巅峰的对位法音乐的终结,也标志着 巴洛克时代的终结。
马太受难曲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 “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取材于《圣经》对于耶 酥受难过程的叙述。整部作品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 一部分1-35分曲描述了耶酥被门徒出卖和最终被捕的过程;第二 部分36-78分曲描绘了耶酥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马太受难曲》的演出时间需要超过3个小时,同时,需要2个 大型合唱队、2个管弦乐队、2台管风琴和一群唱“固定旋律”的 儿童合唱团,以表现出一种立体式音乐音响。 在该曲中人们可以感到巴赫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宗教音乐的局限, 将一股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融入其中。在描绘耶酥受难的背后, 宣扬的是为拯救人类的苦难而勇于牺牲自我的崇高道德,表现出 来的是当时身处苦难境遇中的德国民众的情感。
音乐鉴赏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妙

音乐鉴赏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妙音乐鉴赏: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妙音乐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给人带来美妙的感受。
西方古典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中的瑰宝,以其丰富多样的曲风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深受全球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本文将带你一起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
一、巴洛克时期的华丽与张力巴洛克时期的西方古典音乐具有华丽而复杂的风格,其作曲家以巴赫、亨德尔等人为代表。
他们在音乐的构成上注重对位法和复调的运用,创造出富于层次感和张力的音乐作品。
在欣赏巴洛克音乐时,可以留心观察不同乐器的交替与呼应,以及音乐旋律的急转直下,带给人强烈的视听冲击。
二、古典时期的优雅与和谐古典时期的西方古典音乐代表人物有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等。
他们以优雅和谐的曲风为特点,完善了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在欣赏古典时期的音乐时,可以体会到音乐旋律的流畅和谐,以及不同乐器的和声演绎。
莫扎特的交响乐、海顿的弦乐四重奏以及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都是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三、浪漫时期的激情与深远浪漫时期的西方古典音乐以其激情和深远感人的特点脱颖而出,其代表人物包括贝多芬、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等。
浪漫时期的音乐注重情感表达,强调个人主义和情感的自由。
在欣赏浪漫时期的音乐时,可以感受到激情四溢的旋律、丰富多样的和声以及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冲击力。
贝多芬的交响乐、肖邦的钢琴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芭蕾音乐,都是浪漫音乐中的杰作。
四、交响乐的壮丽与庄重交响乐是西方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等。
交响乐的特点是规模庞大、气势磅礴,以及对乐队的要求较高。
在欣赏交响乐时,可以留心观察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协作,体会交响乐所带来的宏大气势和庄重感。
五、钢琴曲的细腻与娴静钢琴曲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品有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和肖邦的《军队进行曲》等。
钢琴曲的演奏方式丰富多样,由于钢琴独特的音响效果,使得钢琴曲具有独立立体的表达。
试论巴洛克时期音乐与现代音乐风格的对比

69器乐演奏实践SONG OF YELLOW RIVER / 072020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华丽、繁琐、古怪、表达夸张,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因此有人称,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艺术是伟大的艺术。
在过去的西方,音乐是贵族人的艺术。
人们的审美特点决定了艺术的发展方向,那时的人穿着华丽,珠光宝气。
那时候的音乐善于运用高难度的技巧来展示旋律的美,音乐大多具有不对称的特点,喜好运用花哨的装饰音,给人以恢弘华丽的感觉。
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受到不同种类的影响,人的审美观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现在的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简约大方的风格,生活的节奏的加快是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因此音乐的治愈性能逐渐显露出来。
近现代的音乐也呈现出简约的风格,免去繁琐复杂的技法和过多的装饰,用简单的和声带给人轻松愉悦之感。
节奏清晰、结构简单温和的轻音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群众的艺术审美逐渐趋于多元化,简约化。
巴洛克音乐包括从1600年歌剧诞生之后到1750年巴赫去世。
笔者以巴赫在晚期创作的《哥德堡变奏曲》为例,在此曲中巴赫以其高超的炫技创作手法令人瞠目。
全曲总共分为三十个不同的变奏,每三个分为一组,用卡农的形式来表现每一组的最后一个变奏。
不属于卡农形式的也采用了多种风格,如咏叹调、创意曲、法国序曲、小赋格,最后回归主题。
这首曲子在当时人们是用羽管键琴双层键盘上演奏出来的,而如今要在现代单层钢琴上演奏,难度系数更加大了。
《哥德堡变奏曲》标志着巴洛克时期变奏曲创作的顶峰,其中很好的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在咏叹调中加入了很多装饰音,丰富的低音加上和声的处理完美的诠释了咏叹调,并一直延续。
笔者认为《哥德堡变奏曲》所带给人的感觉是神圣庄重的,全曲恢弘华丽却将细节处理的恰到好处。
前一段看了朱晓玫和《哥德堡变奏曲》的纪录片,感触良多,在纪录片里朱晓玫也提到当她演奏这首曲子时内心是十分平静的。
变奏曲的发展就好像每一个人的一生不断成长,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勃兰登堡协奏曲鉴赏

勃兰登堡协奏曲鉴赏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共有六个协奏曲,每个协奏曲都有不同的独奏乐器和配乐,充分展现了巴赫的音乐才华和对不同乐器的熟练运用。
第一协奏曲以C大调为主调,独奏乐器为小提琴、长笛和尤其罕见的自然号。
这个协奏曲在巴赫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其运用自然号的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展现了巴赫的创新精神和音乐天赋。
第二协奏曲以F大调为主调,独奏乐器为大提琴、长笛和第二小提琴。
这个协奏曲的特点是独奏乐器之间的对话和协作,展现了巴赫对于音乐和声的深刻理解。
第三协奏曲以G大调为主调,独奏乐器为三个小提琴。
这个协奏曲的特点是独奏乐器之间的协奏和和谐,展现了巴赫对于音乐结构和和声的完美掌握。
第四协奏曲以G大调为主调,独奏乐器为小提琴、长笛、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
这个协奏曲的特点是独奏乐器之间的对话和协作,展现了巴赫对于音乐和声的深刻理解和对于乐器特点的准确捕捉。
第五协奏曲以D大调为主调,独奏乐器为小提琴、长笛、大提琴和键盘。
这个协奏曲的特点是键盘和其它乐器之间的协奏和对话,展现了巴赫对于键盘乐器的深刻理解和对于音乐和声的完美掌握。
第六协奏曲以B大调为主调,独奏乐器为大提琴、小提琴、长笛、自然号和键盘。
这个协奏曲的特点是独奏乐器之间的对话和协作,展
现了巴赫对于音乐和声的深刻理解和对于乐器特点的准确捕捉。
总的来说,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一部充满创新精神和音乐才华的作品,其对于不同乐器的运用和协奏,展现了巴赫对于音乐和声的深刻理解和对于乐器特点的准确捕捉。
这部作品至今仍然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音乐欣赏论文——D大调卡农赏析

D大调卡农赏析“卡农”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为“典范”、“规律”等,也指古希腊的一弦琴,或指基督教弥撒中的一部分。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13世纪的民间音乐(如轮唱曲)就是以卡农的形式出现的。
完整的卡农于15世纪出现,并受到一些乐派作曲家的钟爱。
此后,卡农常常作为一个段落,出现在独立的交响作品中。
《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为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所作,是世界上最为悦耳好听的古典金曲之一。
《D大调卡农》是原作《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 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的前半部分。
它作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凡夫俗子》的配乐而广为人知,此后被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改编成多数版本,也曾在很多经典的电影和广告中出现。
作者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是德国闻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
他先后在很多教堂担当管风琴乐师的职位,也曾经担当过JS Bach兄长的音乐老师。
信奉当时新兴路德教派的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教会音乐。
他的《众赞歌前奏曲》融合了北德音乐的宗教性和南德音乐的抒情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他流传最广的作品还是青年时代创作的《D大调卡农》(1680-1690)。
此曲以大提琴启奏,每隔八拍,加入一把小提琴拉奏。
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
大提琴只有两小节八个音,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
几个声部的支配极为严谨,却没有给人单调赘余之感,它们此消彼长,回环往复,反而为曲子增加了哲学和艺术的光辉。
本文分别从节奏、旋律、和声、曲式几个方面对此曲进行分析。
《D大调卡农》创作于巴洛克时期,它本身带有巴洛克音乐的很多节奏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科学旺盛发展,不仅极大地变更了人们的观念,也对艺术的审美造成了影响。
“运动是确定的”这一观念广为音乐家们接受并运用于创作,巴洛克音乐中,旋律是不断扩展、连续绽开的,有如万花筒一般绚烂;节奏则富有流淌性,持续不断,这充分确定了运动的永恒性。
《第三单元 一、 巴罗克音乐》学历案-高中音乐湘教版19必修音乐鉴赏

《巴罗克音乐》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巴罗克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巴罗克音乐作为欧洲音乐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以其复杂的节奏、华丽的装饰音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著称。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巴罗克音乐的背景、特点及代表作品,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内涵。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巴罗克音乐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及主要特点。
2. 技能与操作:能够辨识巴罗克音乐的主要风格,并能通过听辨、分析等手段,初步感受其音乐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罗克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并激发学生对欧洲音乐史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随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巴罗克音乐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技能性评价:通过学生课堂上的听辨、分析表现,评价其是否能够准确辨识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点。
3.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及学习态度,评价其学习过程的表现。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巴罗克时期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并提问:“这段音乐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巴罗克音乐的定义、发展背景及主要特点。
重点介绍巴罗克音乐的复杂节奏、华丽装饰音和情感表达等特点,并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作品欣赏与分析(20分钟)选择几首典型的巴罗克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以及作品的情感表达。
同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巴罗克音乐的风格特点。
4. 小组讨论与交流(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对巴罗克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并适当拓展,介绍巴罗克音乐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欧洲音乐史的其他时期。
高中音乐教学探索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高中音乐教学探索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巴洛克音乐被广泛认为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的独特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索高中音乐教学中巴洛克音乐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特点进行教学。
一、巴洛克音乐的时代背景巴洛克音乐的时代大致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它的出现与欧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这个时期的音乐呈现了复杂、富丽堂皇的特点,充满了表现力和情感。
二、巴洛克音乐的特点1. 装饰华丽:巴洛克音乐注重华丽装饰,常用琐碎的音符来使音乐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演奏和作曲时注重装饰技巧的运用,使音乐更加生动。
2. 性情奔放:巴洛克音乐强调个人表达,允许音乐家在演奏中发挥自己的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演奏巴洛克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3. 复调交织:巴洛克音乐注重多声部的和声对位,这使得音乐具有复杂的交织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合奏和演奏巴洛克作品来培养他们的和声能力。
4. 器乐和声人声合为一体:巴洛克音乐中,器乐和声乐之间的结合非常紧密,这使得音乐更加丰富。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巴洛克时期的合唱作品,培养他们的合唱和独唱技巧。
5. 对位技巧:对位技巧在巴洛克音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使得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对位技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巴洛克音乐,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三、巴洛克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1. 演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合奏演奏。
通过演奏巴洛克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巴洛克音乐的特点。
2. 作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巴洛克风格的曲目,通过作曲来深入理解巴洛克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改编巴洛克作品,运用现代的演奏技巧和编曲方式来展示巴洛克音乐的魅力。
3. 听音训练:教师可以选取巴洛克音乐的经典作品,通过听音训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巴洛克音乐的特点进行理解和感知。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

音乐西方古典音乐风格分析与鉴赏西方古典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独特而丰富的一支。
它通过音乐作品的形式、风格、结构等方面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行对西方古典音乐的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巴洛克音乐风格起源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开篇之作。
巴洛克音乐注重构建对比性强烈的音乐形态,通过复杂的旋律和和声来表达情感。
其代表作品有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二、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盛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音乐的平衡、清晰和对称感。
古典主义音乐以奏鸣曲、交响曲和室内乐等形式为主,具有明快、优美的旋律,是西方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莫扎特和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
三、浪漫主义音乐风格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的欧洲,它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和音乐形式上的自由。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对情感的表达,通过丰富的和声和复杂的旋律来传达作曲家独特的情感体验。
肖邦和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四、印象派音乐风格印象派音乐风格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其特点是追求音乐形象的明暗对比和画面感的表现。
印象派音乐注重音色的变化和阴暗的氛围创造,以模糊的旋律和和声传达出抽象的感觉。
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
五、现代主义音乐风格现代主义音乐风格兴起于20世纪初的欧洲,主张摒弃传统的音乐形式和和声体系,注重对音乐材料的再创造和对听觉冲击的追求。
现代主义音乐涌现了许多前卫的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和巴托克等。
通过对以上几个主要的西方古典音乐风格进行分析与鉴赏,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独特性。
每个音乐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体验,而无论是巴洛克音乐的华丽与庄重,还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平衡与清晰,亦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与浪漫,都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是一个时期,而不是一种风格,这个时期出产的音乐作品就称为巴洛克音乐,1600到1750年这150年间就叫做巴洛克时期,15世纪中叶到1600就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两个时期虽然在时间方面的区别不是很大,但在艺术方面的东西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把它们分为两个时期!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Baroque),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巴洛克音乐是后期发展的一个基础。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那个时期的器乐曲发展也很迅速,尤其是弦乐方面的发展,弦乐的音色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也比较适合我们的吉他翻弹!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蒂和亨德尔。
巴赫是音乐之父,由此可见他的威望之高。
维瓦尔蒂凭着他的《四季》一举成名天下知。
亨德尔是旋律大师,他的作品有一种优雅!他们所留下来的东西是巴洛克时期的一大笔财富!
巴洛克音乐也起源于意大利,巴洛克音乐大致承袭了同时其他的艺术的风格。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相比,也难逃华丽、装饰、壮观等倾向。
但是在巴洛克时期,音乐和美术一样也有许多发展和创新。
如歌剧的诞生,还有宗教音乐的世俗化。
我们知道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是受宗教控制的,大多是些单声部合唱和没有伴奏的弥撒曲。
自从歌剧的成功,不但吸引许多音乐家争相创作同类的作品,连带的纯演奏的器乐也受到影响。
受其影响最深的要属宗教音乐了,在音乐内容上不单是那种传统的圣经故事和传说,还添加了许多戏剧化表现,而且不但加上类似歌剧中的独唱,重唱,更是把乐队都带进其中,成为不可分割的必要部分。
这种宗教音乐的世俗化的结果不仅彻底装饰了传统的音乐类型,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作品类型,包括清唱剧、神剧、受难曲等等。
至于器乐,在巴洛克时期,可是扬眉吐气的风光!在文艺复兴时期,合唱曲仅有少样的乐器伴奏,甚至没有伴奏。
即使乐器有登台露脸的机会,也是重复某一个声部的旋律,担任强化工作而已。
纯粹器乐经常被演奏的只有舞曲等民间音乐的范畴了。
然而随着巴洛克时代歌剧和宗教音乐的大型化,戏剧化,器乐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例如歌剧、神剧等开头都会有纯器乐的序曲,其间的伴奏,也脱离重复声部旋律线的童养媳地位,成为不可省略的独立部分。
除了歌剧类作品之外,巴洛克时期还产生了许多种重要的器乐演奏形态。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舞曲,在此时逐渐摆脱舞蹈伴奏的形式。
作曲家们采用各地方独特舞蹈的节奏、速度,创作专为演奏而用的曲子。
组曲这种形态,就是舞曲艺术化的最早例子。
作曲家们收集了不同的舞曲,依照快慢和乐曲的性格,调配出一整组的曲子。
还有巴洛克音乐最大的特色就是调性取代调式。
自中古以来的教会调式,主要以音符的排列方式来决定曲调的性格,也是横向思考的一种表达。
在巴洛克早期开始出现以三和弦为基础的调性写作,以各种大,小调的和声特色,表现乐曲个性。
而调性系统的蓬勃发展,给音乐表现带来无限的变化可能,奠定往后三百年音乐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配器的均衡完美,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种乐器的发展还不完善。
因此乐团的音色不是很协调(除非是同一种家族的乐器),音乐的对比,以音色、音量为表现方式。
到了巴洛克时期,乐器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提琴家族的乐器,可以发出足以和管乐器抗衡的洪沛音色。
因此,这个时期音乐创作,强调的是数量和旋律上的对比。
1.简介“巴洛克”这个词在音乐史上的含义。
葡萄牙语baroque原意为不圆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现指欧洲17世纪和8世纪初期豪华的建筑风格。
音乐家借用此语概括地说明同一时期的音乐风格(见下文)。
2.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
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
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3.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节奏是怎样的?
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
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
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
4.巴洛克音乐采用什么调式?
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
5.巴洛克音乐的和声是怎样的?
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
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6.什么是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称作数字低音figured bass或basso continuo)?
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
在键盘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
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
7.巴洛克音乐的织体是怎样的?
复调织体占主要地位,其写作技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功能和声基础之上的对位。
同时也有许多作品采用主调织体。
8.巴洛克时期的曲式是怎样的?
以相互间形成节奏、速度、风格对比的多乐章结构为主,如组曲、变奏曲、协奏曲、康塔塔、清唱剧等,常用前奏曲与赋格、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搭配关系。
复调乐曲的内部结构是以模仿手段写作的连续体(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确的呈示、发展和再现因素。
同时也有分段结构、变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进行变奏的帕萨卡利亚、夏空形式。
9.巴洛克时期有哪些主要的音乐体裁?
声乐:弥撒、经文歌、众赞歌、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以及各种独唱、合唱曲。
器乐: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以独奏奏鸣曲与三重奏鸣曲为主)、协奏曲(管弦乐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
10.巴罗克时期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在一个乐章之内保持一种基本情绪,在乐章与乐章之间才形成对比.
11.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力度是怎样的?
不追求渐强和渐弱的细微变化,而是采用较为清晰的“阶梯式力度”。
12.的简介巴罗克时期的组曲。
将不同速度、节拍、民族风格的舞曲组织到一起的体裁。
13.巴罗克时期最著名的古钢琴作曲家有哪几位?
法国的F.库泊兰(Francois Couperin,1668—1733)、拉莫,意大利的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德国的巴赫、亨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