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精神永放芒

合集下载

南泥湾精神指的是什么

南泥湾精神指的是什么

南泥湾精神指的是什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毛主席对南泥湾垦荒非常重视,还曾亲自到南泥湾视察。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939年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我根据地反复进行了大规模扫荡,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调集几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叫嚣着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

当时,边区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仅有140万群众,要担负起几万干部、战士和学生的吃穿用,实在是一件难事。

南泥湾精神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动力,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作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南泥湾精神,不仅创造了一段历史,更为我党、我军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这些概念鼓舞了几代人。

尤其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的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已成为“南泥湾精神”的象征。

南泥湾开荒史在荒凉的地方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生产?359旅,原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到南泥湾之后旅长王震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勤务员、炊事员,无一例外地参加生产,开荒种地。

毛泽东和南泥湾1943年9月,359旅进驻南泥湾已经三年,通过开荒种地,养羊喂牛,自办工厂,他们把一个荒凉的南泥湾,变成了富饶的地方,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

周恩来路经南泥湾1943年7月,时任副主席的周恩来从重庆回延安,陕甘宁边区南部、同国民党统治区交界的富县交道镇,是必经的地方。

驻扎在这里的359旅719团一营,接到上级通知后,急忙准备欢迎,消息一下就在部队和当地群众中传开了。

朱德和南泥湾政策朱德总司令在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始终是一个出色的亲身领导者,他不仅带头劳动,种粮种菜,连年获得丰收,而且确实指挥有方,功绩卓著,给了解放取军民以巨大鼓舞。

【2018-2019】广场舞花篮舞南泥湾-word范文模板 (7页)

【2018-2019】广场舞花篮舞南泥湾-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广场舞花篮舞南泥湾篇一:广场舞歌词广场舞歌曲1、浪漫三月桃花红演唱:蒋婴& 李青(男)三月桃花红呀唱给妹妹听,妹妹牵着哥哥的手啊漫步在花丛中,哥哥含着笑啊妹妹含着情,桃花那个依旧笑呀嘛笑春风。

(女)三月桃花红呀唱给哥哥听,花开那个娇艳红呀嘛红彤彤,桃花那个映红了妹妹的脸,哥哥心里妹呀妹呀妹最重。

(合)浪漫的三月桃呀嘛桃花红,朵朵含情载着载着我的梦,妹妹你(我)就是那朵最美的花,永远绽放在那哥哥的心中。

(女)三月桃花红呀唱给哥哥听,花开那个娇艳红呀嘛红彤彤,桃花那个映红了妹妹的脸,哥哥心里妹呀妹呀妹最重。

(合)浪漫的三月桃呀嘛桃花红,朵朵含情载着载着我的梦,妹妹你(我)就是那朵最美的花,永远绽放在那哥哥的心中。

(合)多情的三月桃呀桃花红,一朵一朵开在开在我心中。

(女)妹妹我(你)就是那朵最美的花,花开那个情呀情呀情更浓。

(合)浪漫的三月桃呀嘛桃花红,朵朵含情载着载着我的梦,妹妹你(我)就是那朵最美的花,永远绽放在那哥哥的心中。

2、老婆最大演唱:崔子格我想要为你画个小圈儿,把我们俩都围在中间儿,咱俩的感情像条鞋带儿,把你和我俩人绑在一块儿,我想要为你织个坎肩儿,陪着你度过那最冷的天儿,我想要和你摆个小摊儿,和你一起努力挣点小钱儿。

老婆最大呀老公第二,你是我的心呀你是我的肝儿,不求你发财呀不用你当官儿,这辈子注定围着你打转儿。

老婆最大呀老公最二,你要答应我不许找小三儿,年轻的情儿呀老来的伴儿,我想要为你生个小孩儿。

老婆最大我会听你的话,我会任你打骂决不和你吵架,老婆最大有你什么都不怕,我偷偷算了一卦你是我的神话, Lv GUCCI还有prada我都要为你拿下,就算你要星星和月亮,我也为你来摘下,就算我在万人之上,也在你的一人之下,你让我去哪我就去哪,为你做牛做马决不弄虚作假,新认识的女孩新存的电话号码,都要准备一下每天让你检查,听老婆会发达怕老婆会发达,疼老婆爱老婆会发达,老婆老婆你最大。

南泥湾精神永远不能丢

南泥湾精神永远不能丢

南泥湾精神永远不能丢南泥湾是一个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因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因素而名扬中外。

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泥湾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山区游击队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

南泥湾精神,作为一种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象征,至今仍然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中。

南泥湾精神的形成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正义之战。

在那个时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侵占了中国的大片土地,屠杀无辜的中国人民,掠夺资源,奴役人民,让中国陷入了深重的苦难之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斗争,南泥湾作为一个山区基地,成为了革命的摇篮。

南泥湾的地理环境曾经给革命斗士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艰难。

南泥湾位于苏皖豫三省交界处,地处断头路,无论进退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这里地势险要,山高林密,给日本侵略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和革命战士们,从事山林游击战,以小打大,拿起武器与敌人进行顽强抵抗。

南泥湾的精神核心是“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不怕牺牲”的精神。

在南泥湾这个贫穷的小山村里,革命斗士们没有得到太多的物质条件支持,却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用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与敌人进行浴血奋战。

他们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死亡,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解放中国,建设一个独立、富强和民主的新中国。

南泥湾的精神也体现在革命斗士们对待群众的态度上。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革命战士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取了当地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他们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活条件,带领群众走上革命的道路。

他们用温暖的行动影响了整个南泥湾,把革命的火种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南泥湾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抗日战争期间,南泥湾的革命斗士们不仅仅是英勇作战,更是坚定的理论家和组织者。

他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不屈不挠地战斗。

南泥湾研学横幅标语

南泥湾研学横幅标语

南泥湾研学横幅标语
以下是一些适合南泥湾研学的横幅标语:
1. 革命传统,薪火相传;南泥湾精神,代代相传。

2. 南泥湾,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胜地。

3. 研学南泥湾,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4. 走进南泥湾,感受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5. 南泥湾研学,汲取前辈智慧,凝聚新时代力量。

6. 红色南泥湾,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7. 研学南泥湾,追忆革命岁月,激发爱国热情。

8. 南泥湾,红色文化的摇篮,革命精神的家园。

9. 研学南泥湾,传承红色基因,铸就美好未来。

10. 南泥湾,研学之旅,见证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

传承南泥湾的三种精神永葆初心南泥湾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脚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代,南泥湾发生了一段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这个曾经贫瘠落后的村庄,因为一群无名的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而焕发出底气和勇气,成为全国知名的英雄村庄。

他们的奋斗历程中蕴含着三种精神,包括革命精神、团结精神和创新精神。

这三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在当前的先进文化语境下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和发扬民族精神,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

一、革命精神南泥湾村革命发生之前,人们的生活极为贫苦和苦难。

战争年代的内战和抗日战争给南泥湾带来巨大的灾难,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极低,基础设施几乎没有。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批共产党员要求把南泥湾变成特殊区域,对过去那些从事经济剥削、敛财过度、凌虐农民的势力进行改组。

他们的行动表明了对资本主义的反抗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革命精神在这时燃烧!在今天,革命精神具有弘扬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其一,革命精神代表了民族精神中反殖和抵抗外来侵略的一部分,承载着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

其二,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大力弘扬革命精神,可以帮助年轻人增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上精神,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二、团结精神南泥湾的革命精神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这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团结精神。

多年的战争中,南泥湾的人民在恶劣的环境下相互扶持,互相关心,终于赢得了战争胜利。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他们也凭借这种优秀的团结精神完成了一个个看似困难的任务,依靠一个人把村庄建成了整个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榜样。

在当前,团结精神依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团的组织等一些社会团体中,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背景、价值观和特点,但是在强调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增强个体的凝聚力,不断激励人们积极进取,推动人们沉着应对突发事件。

南泥湾精神的内容

南泥湾精神的内容

南泥湾精神的内容
南泥湾精神是指在1928年,来自湖南省衡山县南泥湾镇的农民,在抗日战争前夕,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自发组织的一次群众斗争运动。

该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毛泽东和朱德等人。

南泥湾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段传奇,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凝聚和传承。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各个行业都需要集体的参与和合作,以共同对抗外部的压力,达到团结的目标。

南泥湾运动中,农民们自发地组织集体行动,共同向压迫者反击,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不仅体现了大团结、大联合,也体现了大励志、大拼搏。

南泥湾精神的另一个核心是反侵略精神。

南泥湾运动是在抗日战争前夕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在日本侵略我国之下才爆发的。

农民们反抗侵略,是对国家的爱,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捍卫。

这是一种英勇的抗争和民族精神。

南泥湾运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群众自我解决问题的精神。

当时的农民们面对的是高昂的租金和重税,生活十分困难。

他们没有等待上层政府的帮助,也没有没有被动地继续受苦。

相反,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制定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种精神,表现了群众的自尊和自信,同时也体现了一种敢于争取自身权利的毅力。

南泥湾精神,是一种不折不扣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出席南泥湾平地会师,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程,南泥湾的农民们的
反抗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南泥湾精神的涵盖面很广,不仅仅是农民阶层,也涉及其他社会层面。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
有南泥湾精神,就有勇气和力量去奋斗,去争取自由和进步。

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南泥湾精神所蕴含的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等精神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通过弘扬南泥湾精神,可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推动社会进步。
加强南泥湾精神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促进文化交流
南泥湾精神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 和意义。加强南泥湾精神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中外文化 交流,增进相互了解。
02
南泥湾精神的实践价值
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
革命精神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所特有的,具有 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斗志。
爱国主义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表现 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民族利益的 坚决捍卫,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 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泥湾精神
汇报人:
汇报时间:
CONTENTS
• 南泥湾精神概述 • 南泥湾精神的实践价值 • 南泥湾精神的现代意义 • 南泥湾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 南泥湾精神的典型案例分析 • 南泥湾精神的未来展望与思考
01
南泥湾精神概述南泥湾精神的源自源南泥湾精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支持抗日 战争,克服困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南泥湾开展大规模 生产活动,孕育了南泥湾精神。
协同合作
南泥湾精神强调协同合作,通过 团队的力量来实现目标,这种协 同合作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中 具有重要地位。
03
南泥湾精神的现代意义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坚定信仰
南泥湾精神强调对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这种信仰在 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激 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动力。
艰苦奋斗
南泥湾精神所倡导的艰苦奋斗精 神,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仍然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激励 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努力

用绿色生命传承南泥湾精神_中国农垦纪念林一期工程建设纪实_

用绿色生命传承南泥湾精神_中国农垦纪念林一期工程建设纪实_

中国农垦本 刊 专 稿CHINA STATE FARMS112011.3 中国农垦辉煌的历史 红色的记忆“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

”一曲悠扬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红色而神奇的地方——南泥湾。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南泥湾精神和中国农垦精神的发源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垦事业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保卫党中央,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王震将军率领的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

他们在南泥湾开荒造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副业生产、运输和商业活动,把昔日没有人烟、到处是荒山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既保卫了党中央,又保障了延安军民的粮食、被褥、经费、肉菜的全面供给,为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创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南泥湾精神,为毛泽东思想、延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形成提供了精神源泉。

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奋进的希望所在,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南泥湾精神已经成为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

新中国的农垦事业是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决策和领导下,在王震等同志的直接组织和指挥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一代代农垦儿女艰苦奋斗、勇于用绿色生命传承南泥湾精神文/南泥湾农场——中国农垦纪念林一期工程建设纪实开拓,用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对祖国的忠诚,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人生凯歌。

在边疆和内地荒原上,建成了经济实力雄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国有企业集群和经济社会系统,分布在全国除台湾省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棉、胶等农副产品的需要,屯垦戍边、巩固国防、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安置解放军转业官兵、城市知识青年、移民、归侨难侨等各类人员就业,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先进的生产力示范带动农村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泥湾精神永放芒————————————————————————————————作者:————————————————————————————————日期:南泥湾精神永放光芒一、南泥湾精神的由来“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南泥湾》,这首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陕北民歌,让黄土高原上的这块土地家喻户晓,也让人们永远铭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以八路军三五九旅为代表的抗日军民,在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创造的,是我军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

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

到了清朝中期,清统治者挑起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20世纪30年代末,伟大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由中国共产党缔造的陕甘宁边区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双重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严重威胁之中。

由于敌人顽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边区人员的迅速增加,再加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使得边区各方面,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非常严重。

正如毛泽东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1939年2月党中央、毛泽东及时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动员全国各个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0年5月,朱德总司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指示精神亲赴南泥湾勘察,决定在此屯垦自给。

1941年,大生产运动从陕甘宁边区铺开。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动手,开荒种地,极大地激励了广大军民的生产热情。

这年3月,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指示,八路军三五九旅由王震旅长率领,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

短短的三年,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

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小江南”,实现了“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文钱”的奋斗目标,不仅逐步做到了粮食和经费的全部自给,而且在1944年还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一万担。

1943年2月,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亲自为该旅4位领导干部题词,给王震题词“有创造精神”,并嘉奖了三五九旅全体将士,命名为“发展经济先锋”。

同年9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视察了南泥湾,毛主席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

旅长兼政委王震等同志受到奖励。

南泥湾由此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

后来人们常把这一大生产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称之为“南泥湾”精神。

二、南泥湾精神的科学内涵南泥湾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群众的人本意识;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

三五九旅正是发扬了这种优良传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英雄部队359旅奉命开赴南泥湾,他们是坚持劳武结合,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是大生产运动的思想基础,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在当时,强调自力更生,有三方而的意义:一是不要依靠国民党政府给我方抗日经费和物资供应;二是不要把单位的财政供给责任全交上级领导机关;三是不要军队的给养任务全压在老百姓肩上。

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军队自己供给。

这一创造,对于我们民族解放事业,该有多么重大意义啊!南泥湾乃至整个延安的大生产运动,都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发动起来并广泛开展的。

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突出表现为:一是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在艰苦中抗争,以奋斗求生存。

二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一面战斗,一面生产,顶着双重压力,完成双重任务,正如当时流行的歌曲所唱:“一把锄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

三是立足当时,着眼未来,把克服当时的经济困难与发展边区经济统一起来,提出“为了抗日和建国的需要”而艰苦创业的思想,并积极发展公营经济,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给边区经济打基础,给建设新中国打基础,其创业思想和创业精神,是明确而显见的。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群众的人本意识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劳动。

在三五九旅,上自旅长,下至勤务员和炊事员,一律编入生产小组,同甘共苦,战胜困难。

生活在群众中间,长期与群众无距离、无差别的交往,使彼此产生了深刻的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群众工作基础牢固。

正是靠着这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根据地军民凭着自己的双手,不但摆脱了困难,而且创造了世界上少有的奇迹。

3、敢于征服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五九旅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树立坚定的抗日必胜的信念,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自己动手挖野菜;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实行战斗、生产、学习三结合,开荒种植,养猪烧炭,兴办商业和各类工厂,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了军民一家、党群一家、干群一家的和谐局面。

4、勤俭节约的奉献精神发展生产,厉行节约,是边区克服严重物质匮乏和财政困难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当时,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节约被提到了与生产并重的位置。

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节约经费、紧缩开支的措施,其中包括精兵简政这样根本性的决策。

这是在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克服财政经济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

并以此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减少消费性开支,克服“鱼大水小”矛盾。

此外,政府机关及军队,处处精打细算,点滴节约经费,反对贪污浪费。

例如1942年,部队垦荒虽已获得丰收,粮菜都能自给,但仍吃“八宝饭”(为节约粮食蒸饭时将瓜、菜、山药蛋及其它杂粮掺和在一起),王震旅长还向全旅发出了“生产要多,消费要省”的号召,提出“富日子也要当穷日子过”。

这样不但直接给财政以好的影响,而且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

这种节约为民,自讨苦吃的思想行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奉献精神。

当我们看到毛主席简陋的菜谱,周总理带补丁的衣衫,当我们时有所闻巨贾李嘉诚饭后打包,富豪霍英东节俭持家的故事,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方知富裕更需节约的道理。

三、为何要发扬南泥湾精神南泥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培育起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的影响和作用,在空间上,已经远远超出南泥湾和三五九旅的范围,而扩大到全军、全党和全国;在时间上,也跨越了抗日战争时期,而不断延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现在,并将继续延展到遥远的将来。

这种精神是几代农垦人用青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培育锤炼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它集中体现了农垦人高度的政治觉悟、崇高的思想境界、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南泥湾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我国农垦战线的一面旗帜,是全社会共同拥有的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

南泥湾精神,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是南泥湾不断开发建设的立足之本,是南泥湾人的政治本色,是南泥湾人以苦为荣的乐观精神、敢打必胜的拼搏精神、勤俭办事的节俭精神的集中体现。

这种精神是农垦事业的传家宝,是农垦事业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南泥湾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特别加强了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建设。

1989年9月,江泽民视察南泥湾,看到新建设的油矿,望着汩汩流出的原油,他高兴地说:“看来这油比大庆的油还清呀!”“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现在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经济、文化重镇。

其旖旎的田园风光,迷离多彩的森林景观,纯朴深厚的文化习俗,激励人心的革命遗址,互相映衬,观之令人心旷神怡,激情满怀。

南泥湾位于西安—黄帝陵—延安—南泥湾—黄河壶口瀑布—西安旅游环线上,是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也是现代都市人度假休闲,陶治情操的绝好去处。

南泥湾的主要景点有: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

1992年4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泥湾、大生产、三五九旅这些概念鼓舞了几代人。

毛主席亲自为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92年9月15日,江泽民题词“南泥湾精神代代传”;2002年11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重温西拍坡讲了如下这些话:“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南泥湾的辉煌闻名中外。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已被溶进党的基本路线,溶进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之中。

这充分说明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南泥湾精神不仅没有过时,更应继续发扬光大,使这朵精神之花愈加香飘万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伟大的南泥湾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发扬,它的最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要保持“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高度警觉。

既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又要建设能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发展成果的强大国防;只有这样才能不再受欺侮,昂首挺胸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对于促进农垦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59旅不仅用勤劳开创了丰衣足食的局面,而且在劳动中改造了主观世界,创造出了“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就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它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艰苦奋斗,就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全力拼搏,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

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职工生活明显改善。

但如何创新发展思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培育新的优势产业,营造农场经济发展的新潜力,促进和谐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因此“南泥湾精神”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如何发扬南泥湾精神1997年党中央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号召后,觉醒的南泥湾人继续发扬革命前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又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掀起一场“绿色革命”浪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