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

糖尿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

的关键 。在 B超的连续动态观察 和引导下 , 准确定位 以射频 为治疗 源 , 运用 电磁波 的热效应 , 通过病灶 中 的分 子 、 离子高
速运 动 , 生 生 物 高热 效 应 , 病 变 组 织 发 生 凝 固 、 性 和 坏 产 使 变
[ ]潘庆敏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 子宫病变 的临床应用. 3 中国妇
C P治疗以排 出妊 娠物 、 留患 者生 育 功能 为 目标 ] S 保 。 传统的治疗主要是 手术 切除瘢 痕部 位 妊娠 、 补子 宫 、 修 甚至 子宫切除或采取药物保守治疗 。随着生 活水平 的不断 提高 , 人们 对疾病的治疗要求更加追求 完美 , 在保证 手术安 全的基 础上 , 对微创 和美容有 了更 高 的要 求 。腹腔 镜 、 宫腔镜 、 介入 治疗 以及 B T自凝刀 的临床应 用 , C P的治疗 更加 完善 。 B 使 S

6 6・
21 0 0年 8月
第 7卷 第 2 3期
Mei 1 noa o f hn . uut 00 V 17N . 3 d a Invt no i A gs. 1 . o. 02 c i C a 2
育龄妇女的健康影响 。
位 , 坏孕囊阻止其 生长 发育 , 时 电凝 止血 , 疗 时 间短 、 破 同 治 费 用 低 、 苦 少 、 复 快 , 破 坏 子 宫 内膜 , 干 扰 内分 泌 功 痛 恢 不 不
糖尿病是冠 心病 的独立 危 险 因素 , 伴 随 的血脂 异常 、 其 高血糖 、 高胰 岛 素 血 症 是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高 危 因 素 。 长 期 应 用

大 、 下肢水 肿 l 双 9例 。 影 像 学 检 查 心 肌 肥 厚 、 房 肥 大 5 左 3 例 , 室 射 血 分 数 ( V F)< 0 者 5 左 LE 4% 5例 , 段 性 室 壁 运 动 节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女性 1 4例 。 年 龄 4 ~ 7 8 6岁 , 均 5. 平 93岁 。体 质 量 指 数 ( 65 .) g m , 均 血 糖 ( 6 6 m lL 尿 酮 体 ( ~ 2 . ±2 9k / z平 2 ± ) mo , / +
+ + + + ) YHA 分 级 Ⅱ Ⅳ级 。 1型 糖 尿 病 4例 , 糖 。N ~ 2型
河 北 省 昌黎 县 人 民 医 院 ( 6 6 0 0 60 )
周 建 伟 苑 学 张瑞 刚 田 争艳 杜 高 洁
糖 尿病酮症酸 中毒 ( DKA) 是糖尿病在各种诱 因下 胰岛
素不明显增加 , 糖 激 素不 适 当升 高 , 成 糖 、 白质 、 升 造 蛋 脂 肪、 、 水 电解 质 、 、 平 衡 失 调 , 致 高 血 糖 、 血 酮 、 尿 、 酸 碱 导 高 酮 脱 水 、 解 质 紊 乱 、 谢 性 酸 中 毒 等 一 个 症 候 群 , 糖 尿 病 电 代 是 最 常见 的 急 性 并 发 症 。 D KA 合 并 心 力 衰 竭 , 者 存 在 , 二 病 情 更 加 危 险 , 死 率 高 。传 统 治 疗 方 法 是 抗 心 力 衰 竭 的 同 病 时 , 建液路 小剂量 胰 岛素持续 滴注 降糖消 酮 , 体量 大 、 另 液
降 39 5 6mmo/ . ~ . lL。待 血 p 值 正 常 、 酮 体 转 阴 后 诺 和 H 尿
灵 R调 整 为 2 3U/ 。当 血 糖 下 降 到 1. ~ h 3 9mmo/ , 输 lL 改 5 葡 萄 糖 加 入 诺 和 灵 R( 每 3 按 ~4g葡 萄糖 加 1U 诺 和 灵 R 计 算 ) 同 时 注 意 补 钾 。血 糖 稳 定 后 改 为 三 餐 前 皮 下 注 射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需要及时的急救和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这种疾病的急救和护理也越来越重视。

下面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1. 快速评估病情:对于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首先需要快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包括患者的血压、心率、血糖水平、呼吸情况等方面的指标。

2. 给予氧疗:对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首先需要给予氧疗,以提高组织的氧合水平,减轻心脏工作负荷。

3. 及时纠正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如果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更需要及时纠正酸中毒,可通过静脉补液、碳酸氢盐纠正酸中毒。

4. 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时,往往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需要及时控制血糖水平,可通过胰岛素的使用来实现。

5. 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对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等,以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和心脏功能。

6. 心理支持:在急救过程中,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焦虑和恐惧。

1. 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 定期检查心电图: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4. 管理液体:对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合理管理液体,防止出现液体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同时注意监测尿量、尿液的性状。

5. 提供营养支持: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6. 预防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肺水肿、肾功能不全等,护理人员需及时发现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74.中闺心血管病研究202丨年3 月第 19 卷第3 期Chinese qf’Caniio',(isL,ular Research,March 2021,VoU 9综述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海茹丽妮萨•亚森于子翔马依彤基金项目t新疆维吾尔內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坫金(2017D0丨C348)作者单位:8300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嗨鲁木齐市,泰龜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冠心病科通fiY作者:依形,E-mail:**************【摘要】射血分数保留别心力衰鄉(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 FpEF)是种特殊炎:型的心力衰竭,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50% H FpEF的确W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剷糖屎病(type 2diabetes m ellitus,T2D M)在H FpEF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T2D M合并H FpEF(D M-H FpEF)患荇在临床I.常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重、治疗效果差、最佳治疗方法仍不明确,考虑H FpEF患者的发病机制与T2D M有关【关键词】射血分数保留铟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doi : 10.3969/j.issn. 1672-5301.2021.03.017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01 (2021)03-0274-05Research progress of ejection fraction-preserving heart failure and type 2 diabetesHAIRULINISA •YA Sen , YU Zi-xiang. MA Yi-tong. First department o 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Center, the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X 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830054,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 MA Yi-tong, E-mail : myt-xj@ 163. com【Fund program】Y outh Fund o f NiUural Science Fouiitiation o f Xinjiang U ygur A utonom ous Region(2017D010JC348)【Abstract】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 is a special type o f heart failure,accounting for about 50c/c o f all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HFpEF is not fully understood.There is a higher incidence o 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 M) in HFpEF patients. Clinically, T2DM-HFpEF(DM-HFpEF) patients are often manifested as severe symptoms of heart failure and poor treatment effect and theoptimal therapeutic effect is still ambiguou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athogenesis o f HFpEF patients is related toT2DM.【Key w ords】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 eart failure w 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Jl;由于左心室松弛缓慢及左心室僵硬导致舒张功能不全,从而致使 心室充盈压增加引起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的临床 综合征。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心衰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且糖尿病合并心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两者合并时,患者的心血管结局恶化、住院和心衰进展风险增加。

因此,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在心衰发生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来预防心衰心衰是一种未被重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衰患病率高达22%,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心衰风险高,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心肌病,最终诱发严重心衰。

此外,长期高血糖也会导致自主神经病变、微循环功能障碍及代谢和能量的改变。

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衰,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医嘱降糖、降脂,科学管理体重。

出现以下六种症状引起重视:体力差;气短;夜间睡觉经常被憋醒;手脚容易冰凉;全身性水肿;突发的神志淡漠或人格改变等。

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

如果能够早诊早治、积极接受治疗,并且注重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按时监测及检查,糖尿病患者能够预防心衰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心衰合并糖尿病选择药物治疗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钠和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钠和葡萄糖通过尿液排泄,从而达到渗透性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此类药物还通过降低血糖、体重、内脏脂肪和尿酸等改善代谢异常,增加心脏中酮体氧化,通过改变能量底物,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做功效率。

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索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2)二甲双胍对于稳定性心衰患者,二甲双胍应做为优先选择。

但是急性心力衰竭时应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导致低氧血症,急性心力衰竭时尽量避免应用二甲双胍。

3)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尿钠排泄、降低体重等功能。

SGLT2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研究进展概述(全文)

SGLT2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研究进展概述(全文)

SGLT2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研究进展概述(全文)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被称为“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

近期,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1]、王增武教授[2]等发表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35岁居民中,加权后心衰患病率为1.3%,即大约1370万人患有心衰,相较2000 年心衰患病率增加了44%。

研究者同时指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居首位。

心衰患病率增长迅速,住院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持续消耗着大量的医疗资源。

因此,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及新型药物的研发势在必行。

既往20年,金三角降低了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数年前ANRI对比ACEI使心衰死亡率进一步降低[3]。

SGLT2抑制剂,即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位于肾脏近曲小管的SGLT2来阻断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量,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目前上市的药物主要有达格列净、卡格列净和恩格列净。

上述药物在上市前进行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显示SGLT2抑制剂可带来心血管获益。

由此,SGLT2抑制剂开始了在心血管领域的探索,并逐渐深入至慢性心衰治疗中。

本文将对SGLT2抑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1 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心血管获益口服降糖药种类繁多,但传统降糖药物中,仅二甲双胍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

新型口服降糖药物中,DPP4抑制剂虽证实了心血管安全性,却未证实心血管获益。

GLP1受激动剂也仅有部分研究显示了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但是,目前公布的所有SGLT2抑制剂相关CVOT研究却一致显示SGLT2抑制剂可带来明确心血管获益。

1.1 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患者中的CVOT研究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患者中的CVOT研究主要包括EMPA-REG OUTCOME[4]、CANVAS Program[5]、DECLARE-TIMI58[6]和CREDENCE[7]研究。

2015年公布的EMPA-REG OUTCOME研究[4]显示,恩格列净能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显著降低MACE事件(即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达14%(P=0.04) ,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达32%(P<0.001),同时能够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达38%(P<0.00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_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_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刘延旭,罗豪,文聪,岳荣川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首要死因,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

多项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可通过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供能、抗炎及抗心肌纤维化、改善线粒体功能、影响自噬等机制从而发挥抗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作用。

目前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探索,同时SGLT2抑制剂治疗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仍需密切观察与评估。

关键词:SGLT2抑制剂;心力衰竭;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2.023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2-0098-04糖尿病相关心力衰竭被认为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和首要死因[1],如何改善糖尿病所致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是一种高容量、低亲和力的转运载体,主要表达于肾近曲小管,参与肾近曲小管90%的葡萄糖重吸收[2]。

SGLT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肾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3]。

研究表明,在发挥降糖作用的同时,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4]。

随着SGLT2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等方面获益的证据越来越多[5],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很多国家都更新了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临床指南,强调了SGLT2抑制剂的突出作用[6-7]。

现就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相关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诊治进展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诊治进展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诊治进展新近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和心衰的患病率逐年增加,T2DM患者中心衰的患病率为12%且更常见于70岁以上的T2DM患者,T2DM是心衰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衰患者与非心衰患者相比有更高的T2DM患病率。

同样,与无心衰患者相比心衰患者新发T2DM风险更高。

T2DM合并HF患者具有更多的心衰临床表现包括6分钟步行距离缩短,峰值摄氧量降低。

长期随访发现T2DM与心衰患者病情恶化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T2DM是泵衰竭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T2DM是心衰复发的预测因子。

CHARM研究表明无论哪种HF临床表型,T2DM均增加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对T2DM但无心衰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心衰发病预测因素包括使用胰岛素、HbA1c和空腹血糖。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T2DM患者心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受损,这些病理生理机制之间还存在相互增强作用。

T2DM合并HF患者最常见的共病为冠心病和高血压。

T2DM发生发展相关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而导致心力衰竭。

常见的临床表型包括糖尿病性心肌病、T2DM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T2DM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一、T2DM患者心力衰竭的治疗T2DM患者的心衰治疗没有特殊限制,无论是否患有T2DM,心衰的所有药物和器械治疗均同样有效。

迄今,尚无仅包括T2DM患者的心衰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1、药物治疗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ESC/EASD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指南推荐ACEI用于HFrEF合并T2DM患者,业已证明ACEI能改善症状并降低这些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T2DM患者和无T2DM的心衰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

⑵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研究表明,心衰不伴T2DM患者应用ARB可显著减少心血管死亡率、心衰住院和全因死亡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是心力衰竭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使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恶化,两者常同时存在且预后很差。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为11.8%。

随其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相应的治疗措施开始备受关注。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①针对高血糖的处理;②针对心功能不全的处理;③针对高危因素的处理。

高血糖的处理1.胰岛素胰岛素广泛用于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但新近报道,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后,总死亡率增加[1]。

对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应用胰岛素者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较未用胰岛素者高1.5倍,考虑了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发病时间及缺血性心脏病后,仍得出一致结论,而口服降糖药无此危险。

此外,胰岛素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骨骼肌代谢。

然而,胰岛素仍可作为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个安全选择[2]。

心衰,尤其是急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应激状态,此时可以出现严重的高血糖。

胰岛素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措施。

由于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多种代谢紊乱,故在降糖治疗中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安全、有效、平稳地降糖,避免低血糖。

对于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血管病变者,过于积极地降糖会增加死亡率,这已经为临床研究所证实。

这种增加死亡率的危险性是可以避免的。

2.噻唑烷二酮类因为噻唑烷二酮类(T Z D)药物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降低交感兴奋性,故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Patel等报道,TZD可改善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心脏功能[3]。

Dormandy等报道,给予糖尿病合并ACC-AHA分期中A及B期心力衰竭患者吡格列酮45mg/d,与安慰剂组相比,患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及死亡率明显下降[4]。

但也有报道,TZD对心肌有直接毒性作用,使心肌功能受损。

此外,TZD可引起液体潴留,引起或使心力衰竭加重。

PROACTIVE 研究报道,吡格列酮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率,但心力衰竭相关的死亡率未明显增加[5]。

DREAM研究对患者应用罗格列酮和安慰剂,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0.5%和0.1%[6]。

新近报道,对224名2型糖尿病及左室射血分数<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Ⅰ~Ⅱ级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52周发现,罗格列酮并不影响左室射血分数,但可使患者出现明显水肿[7]。

最近meta 分析表明,应用TZD可使患者总死亡率降低,但使因心力衰竭住院的危险增加[1]。

尽管TZD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无症状左室功能障碍者的安全性尚存争议。

但是,罗格列酮增加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证实。

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糖尿病学会(AHA/ADA)提出以下建议[8]:应用TZD前,对患者行心脏病及液体潴留危险因素的评估;不建议对出现早期心衰症状的患者应用TZD;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者起始治疗剂量要小;NYHAⅠ~Ⅱ级心力衰竭者,药物治疗剂量要小;NYHAⅢ~Ⅳ级心力衰竭者,应避免应用TZD;如治疗期间出现外周水肿或心室功能障碍,应减量或停用药物。

原则上,对于有心衰危险性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再用罗格列酮。

3.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可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可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Eurich等对糖尿病患者随访1年发现,与单独应用磺酰脲类相比,单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杨晓慧 卢新政 曹克将独应用二甲双胍或与磺酰脲类联合应用可使患者的死亡率降低[9]。

另有报道,与磺酰脲类及胰岛素相比,单独应用二甲双胍或与TZD联用时,患者死亡率及心力衰竭相关住院率下降[10]。

但二甲双胍可引起乳酸酸中毒,理论上讲,肾功能不全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乳酸酸中毒发生的危险增加。

因此,二甲双胍不能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者。

但也有报道,二甲双胍引起乳酸酸中毒的几率很小,与其他降糖药相似。

对206例患者进行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应用二甲双胍者乳酸酸中毒的年发生率为0.063‰,而应用非二甲双胍药物者乳酸酸中毒的年发生率为0.078‰[11]。

Christine等提出,如无禁忌证,二甲双胍应作为ACC/AHA分期A、B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线降糖药物。

而糖尿病合并C期心力衰竭患者,只有当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肾功能健全且心力衰竭的症状较轻时方可应用,如患者出现任何心力衰竭加重的症状,如疲乏、气短、端坐呼吸及下肢水肿时,需立即停用[12]。

4.其他降糖药STOP-NIDDM研究报道了阿卡波糖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该研究以糖耐量异常且体质指数在25~40kg/m2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随访3.3年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阿卡波糖组(100mg,每日3次)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尤为明显,但心绞痛、血运重建、心血管死亡、脑血管事件、外周血管事件及新发心力衰竭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虽然此研究未评估阿卡波糖对心力衰竭进展的作用,但已有证据表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降低糖尿病前期心肌梗死及其随后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性[13]。

有关磺酰脲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者,尚缺乏随机对照试验。

但有报道,与胰岛素增敏治疗相比,应用磺酰脲类组患者死亡率及心力衰竭相关的住院率增加[9]。

有观点认为,糖尿病合并C或D期心力衰竭者,宜优先选用磺酰脲类及胰岛素治疗[12]。

心力衰竭的处理1.β阻滞剂2006年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心力衰竭实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β阻滞剂可用于大多数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但应用时需谨慎,因其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并可降低胰岛素敏感度[14]。

以往报道,β阻滞剂可降低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率,但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无关。

MERIT-HF试验表明,美托洛尔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15]。

另有报道,β阻滞剂可使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28%,而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仅降低16%,而α、β阻滞剂卡维地洛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影响无明显差别[16]。

新近报道,卡维地洛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较理想的选择[17],但应用卡维地洛前需监测患者血糖,逐渐增加药物剂量[12]。

目前指南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β阻滞剂[12]。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

对7000余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发现,ACEI可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降低住院率,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有报道,ACEI可使心力衰竭患者各种原因死亡率降低23%[12]。

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时胰岛素需求增加,可刺激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引起心肌细胞肥大、胶原形成,导致心肌纤维化[18]。

ACEI可阻止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且可升高缓激肽、前列环素水平,释放一氧化氮,减轻心肌肥大和纤维化。

HOPE试验报道,雷米普利可使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从11.5%降至9%[19]。

但ACEI用于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治疗的耐受性却令人怀疑,此类患者应用ACEI 后,血浆肌酐的最大耐受量尚未确定。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 R B)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报道不一。

C H A R M试验未发现坎地沙坦对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的效果不同[20]。

RENAAL研究以1513名无心力衰竭病史的2型糖尿病者为受试对象,给予患者氯沙坦50~100mg(每日一次),随访3.4年发现,氯沙坦可使糖尿病患者用药第一年的心力衰竭住院率下降32%,但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影响[21]。

有观点认为,虽然ACEI对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优于ARB,但患者如不能耐受ACEI 的不良反应,ARB可替代ACEI或与ACEI合用,以抑制心力衰竭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轻中度心力衰竭及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者,尤其是因其他适应证(如高血压)已服用ARB者,可用ARB替换ACEI作为一线治疗药物[12]。

此外,如患者已用传统的治疗药物(包括ACEI),但左室功能仍降低,症状持续存在时可考虑用ARB[14]。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力衰竭时,醛固酮产生增多以纠正肾灌注不足。

然而,过多的醛固酮可引起炎症反应、心肌肥大、纤维化、缺血及室性心律失常[22]。

多种资料显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对左室肥厚患者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此外,螺内酯可减少尿蛋白排泄量和脑钠肽水平。

EPHESUS研究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依普利酮和安慰剂,发现该药对死亡率的影响与是否患有糖尿病无关[23]。

糖尿病合并NYHA Ⅲ~Ⅳ级心力衰竭者,可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12]。

然而,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对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耐受性尚不清楚。

糖尿病患者肾素水平降低,导致醛固酮分泌及尿钾减少,此类患者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增加。

当与β阻滞剂合用时,发生高钾血症的危险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用β阻滞剂者(可升高血钾水平)、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糖尿病患者如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需在用药第3、10及21天检测血钾浓度[24]。

如患者的血清钾浓度大于5m m o l/L或肾功能不全时,应避免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14]。

5.游离脂肪酸氧化抑制剂通常情况下,心脏通过氧化游离脂肪酸、葡萄糖及乳酸等提供能量,心力衰竭时,为降低心脏负荷,游离脂肪酸氧化减少,葡萄糖氧化增多以提供心脏能量。

而非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增多使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

新近报道,游离脂肪酸增加不只使心肌和骨骼肌糖摄取受损,还可改变血管内皮代谢,引起早期心血管疾病[25]。

因此,游离脂肪酸抑制剂对糖代谢异常有益。

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更加明显,此时糖的利用度及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对糖的代谢能力明显降低。

ATP的利用度降低是心力衰竭进展的主要因素,糖代谢异常进一步使心肌细胞产能效率降低。

曲美他嗪可抑制游离脂肪酸氧化,通过糖酵解及糖氧化使糖利用度增加,继而使心脏功能改善。

另外,曲美他嗪还可通过减少内皮素-1水平来改善糖代谢。

Fragasso等[26]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加用曲美他嗪,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患者心功能级别、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及左室功能均明显改善,且地高辛和利尿剂用量更少,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亦明显降低。

基于以上证据,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出:调节代谢的药物如曲美他嗪可作为糖尿病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潜在治疗药物[27]。

6.其他药物地高辛和呋塞米用于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尚无相应研究,但基于两者对患者有益,故仍可用于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但应用时需特别谨慎[12]。

地高辛经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时需调整剂量。

糖尿病患者可发展为糖尿病肾病,需经常监测血肌酐水平及肌酐清除率,如血肌酐水平升高或出现地高辛中毒的症状,需检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