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心衰的发病因素与预防

合集下载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控制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控制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缺乏典型的心血管病症状, 易发生漏诊和误诊, 因此及时发现临床和亚临床心血管病的表现 及心血管危险因素, 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糖尿病心血管危险的临床评估
首先评价主要的危险因素 ,主要包括:
糖尿病心血管危险的临床评估
2.器械检查
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心肌显像如发现左室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综合治疗措施
8.心梗后ACE-I的应用
病情稳定的高危患者在心梗后应早期开始应用ACEI。所有左心室功能不全(EF≤40%)或有心衰症状者,应长期连续用药。 对其他患者,则在必须控制血压或症状时给药。
9.心梗后β-阻滞剂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综合治疗措施
心梗后高危患者在发病后5~28天内开始给药, 至少连续使用6个月。注意禁忌症,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适当使用β-阻滞剂并非禁忌。 对于其他所有患者, 当必须控制心绞痛、高血压或心律失常时可以使用。
1993年Unsitupa等首先报告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2型糖尿病10年的心血管病死亡率
上升了3倍; 高血糖是心血管死亡率衡定的预测指标。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高血糖增加心血管危险 Wisconsin: 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 导致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增加70%, 尿蛋白增加20%, 冠心病事件增加10%~18%。 -----提示高血糖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大于心血管疾病。
添加标题
DCCT(1993年): 胰岛素强化治疗1型糖尿病 可减少微血管并发症, 但不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添加标题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添加标题
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

Eurich DT. Benefits and harms of antidiabetic agents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 systematic review. BMJ.2007,335:497-503
2. 胰岛素增敏剂
①双胍类:
UKPDS 34研究: 二甲双胍与磺脲类或胰岛素 相比, 发生DM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均低。特别 是与任何原因的心衰住院增加无关 metformin is the only antidiabetic agent not associated with any measurable harm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 但二甲双胍致乳酸酸中毒, 在严重HF相对禁忌
2. 亚临床DCM的防治
①抗纤维化治疗 ACEI/ARBs/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②醛糖还原酶(AR)抑制剂 抑制AR活性,纠正多元 醇代谢紊乱 依帕司他已在欧洲/日本上市;雷尼司他的一项 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可有效改 善DM周围神经病变
③糖基化终产物(AGEs)抑制剂 四氢噻唑衍生物OPB-9195,抑制AGEs形 成, 阻断肾小球硬化及AGEs在肾小球沉积 AGEs中和抗体: 也正在研究中 ④己糖胺途径(HBP)抑制剂 中药大黄酸通过抑制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 抑制DM大鼠细胞己糖胺通路。尚待大量临 床实验证据
糖基化终产物(AGE)增加 AGEs 通过细胞因 子增殖作用,促进血管壁基底膜增厚; 糖化的纤 维蛋白沉积, 微血管闭塞,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己糖胺旁路激活 正常仅3~5%葡萄糖通过己 糖胺旁路(HBP)代谢。高血糖, HBP活化, 从 而促进 PAI-1和TGF-β1 转录, 两者都与心肌 损害有关

糖尿病与心衰的机制

糖尿病与心衰的机制
加重胰岛素抵抗
心衰患者常常存在胰岛素抵抗,这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障碍, 影响血糖控制。
药物相互作用
心衰治疗中使用的药物可能会与糖尿病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 响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糖尿病与心衰的共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糖尿病和心衰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些基 因突变可能同时增加两种疾病的风险。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和心衰共同的发病机制之一,过 多的活性氧簇可以导致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
心肌细胞凋亡
01
心肌细胞凋亡是指在心衰过程中,心肌细胞主动发生程序性死 亡的过程。
02
心肌细胞凋亡会导致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严重受损,加速心
衰的发展。
多种因素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线粒
03
体功能障碍等。
03
糖尿病与心衰的关系
糖尿病引发心衰的机制
高血糖状态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管内 皮细胞损伤,增加血液黏稠度,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 进而影响心肌供血,导致心衰。
蔬菜、水果适度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等,有 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对心衰患 者尤为重要,可以减轻心脏负 担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心理支持
心衰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和治疗 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
面对疾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会导致心肌细胞能量 代谢障碍,心肌细胞肥大和纤维 化,最终导致心肌功能受损,引 发心衰。
炎症反应
糖尿病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可以 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加速 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心衰对糖尿病的影响
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心衰患者常常存在水钠潴留和代谢紊乱,这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 肾脏负担,进而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

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

28保 健医学科普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February 2021 Vol.21 No.3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大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同时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心力衰竭就是其中一种。

当糖尿病遇上心力衰竭,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就要更加慎重,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正确选择降糖药物。

一、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的关系其一,糖尿病作用于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受损,进而使心肌细胞肥大以及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其二,因糖尿病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冠心病由于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塞后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的功能受抑制或丧失或者发生心肌细胞坏死,导致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退,引发缺血性心肌病。

而高血压会造成患者心脏射血时左心室阻力增加,从而使左心室肥厚,当左心室肥厚过于严重时,左心室就会扩大,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此外,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心力衰竭,比如心血管疾病中原发性心肌病、其他因素导致的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二、当糖尿病遇上心力衰竭,哪些降糖药物最为适合?目前,市场上降糖药物的种类比较多,但是当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时,那么哪些降糖药物最为合适,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此类药物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首选药糖尿病遇上心衰,降糖药怎么选邓宏国 泸县第二人民医院29医学科普保 健现代养生 2021年2月第21卷第3期物之一,常用的包括卡格列净、恩格列净以及达格列净。

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还可以降低体重,进而降低心脏负荷;此外,此类药物作用可以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进而增加酮体利用率,减少容量负荷,进而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下列几种情况不适用此类药物:患者存在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1.73;患者为1型糖尿病且存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史;存在截肢风险的患者,比如存在截肢病史、神经系统病变、血管疾病以及足溃烂等,此类患者禁用卡格列净,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以及跌倒风险较高的患者也禁用卡格列净;目前尚无关于孕妇、哺乳期女性以及儿童使用此类药物的数据。

糖尿病合并心衰

糖尿病合并心衰

糖尿病合并心衰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第12期糖尿病与心衰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密切相关的疾病,对于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降低以及预期寿命的减少。

在这其中,心衰更是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

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代谢紊乱、高糖、高脂、高血压、高血粘等等造成大小血管病损,而罹患血管缺血性病会变形成冠心病或者脑缺血疾病。

多年前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abetes,EASD)就曾指出,2型糖尿病发生时,患者即存在一级心衰,糖尿病并发心衰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转归,因心衰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在临床上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8倍。

心衰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约占24%~47%。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其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就与已得过一次心肌梗死的患者相似,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而作为心脏疾病终末阶段的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也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什么是心衰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使射血功能维持正常,但由于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增高,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淤血,称之为舒张期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或心功能障碍(cardiac dysfunction)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之为心力衰竭,而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力衰竭。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

糖尿病合并心衰预防措施、药物治疗、治疗进展及面临问题心衰是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且糖尿病合并心衰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两者合并时,患者的心血管结局恶化、住院和心衰进展风险增加。

因此,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在心衰发生前,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来预防心衰心衰是一种未被重视的糖尿病并发症。

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衰患病率高达22%,且发病率在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心衰风险高,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心肌病,最终诱发严重心衰。

此外,长期高血糖也会导致自主神经病变、微循环功能障碍及代谢和能量的改变。

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衰,首先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按照医嘱降糖、降脂,科学管理体重。

出现以下六种症状引起重视:体力差;气短;夜间睡觉经常被憋醒;手脚容易冰凉;全身性水肿;突发的神志淡漠或人格改变等。

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去医院检查确诊。

如果能够早诊早治、积极接受治疗,并且注重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按时监测及检查,糖尿病患者能够预防心衰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心衰合并糖尿病选择药物治疗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钠和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钠和葡萄糖通过尿液排泄,从而达到渗透性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此类药物还通过降低血糖、体重、内脏脂肪和尿酸等改善代谢异常,增加心脏中酮体氧化,通过改变能量底物,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做功效率。

常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索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2)二甲双胍对于稳定性心衰患者,二甲双胍应做为优先选择。

但是急性心力衰竭时应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导致低氧血症,急性心力衰竭时尽量避免应用二甲双胍。

3)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还具有促进尿钠排泄、降低体重等功能。

一例心衰合并糖尿病的病例分析

一例心衰合并糖尿病的病例分析

3.2型糖尿病;
4.冠心病
2021/9/16
初始用药
用药目的 药物名称
营养心肌 复合辅酶粉针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利尿
呋塞米片
补钾
氯化钾缓释片
强心
左西孟旦注射液
抗板
阿司匹林肠溶片
降糖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
控制心室率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调脂
普伐他汀钠片
用法用量
2支(临)(0.9%氯化钠) 10ml 20mg 1G 6.25mg(5%葡萄糖40ml) 100mg 1/日 26u/早 16u/为需晚何特普殊伐标他记汀在 11.875mg 1/日晚间服用呢? 40mg 1/晚
一例心衰合并糖尿病的病例分析
2021/9/16
目录
病历介绍 药学监护
2021/9/16
小结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患者胡某某,男,55岁,已婚,于2018年09月11日, 因“活动后胸闷、气短6年,加重伴剑突下疼痛1月”入院。
现病史:患者6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偶有心前区不适, 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活动耐力差,但患者当时因症状轻,未进一步治 疗。3年前患者因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 诊断“冠心病”,无需支架处理。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普伐他 汀片治疗。1个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再次加重,伴有 剑突下疼痛,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未治疗,夜间不能平卧入 睡,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
血糖
药学监护 3
2021/9/16
药学监护 3
若低预混人胰岛素每日2次治疗的患者 餐后血糖≥11.1mmol/L,可根据具体情 况考虑等剂量改为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或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预防和治疗心衰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和治疗心衰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和治疗心衰的措施有哪些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它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心衰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预防和治疗心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疗心衰的措施,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心衰。

预防心衰的措施: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预防心衰,首先要控制好血压。

建议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 控制糖尿病,糖尿病也是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发生并发症,从而减少心衰的发病率。

3. 控制血脂,高血脂也是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之一。

要预防心衰,要注意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保持血脂在正常范围内。

4.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对预防心衰非常重要。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适量摄入蛋白质,控制盐分摄入,避免过量饮水。

5.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保持心血管健康,预防心衰。

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6.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对心脏健康有害,容易导致心衰。

因此,要预防心衰,要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疗心衰的措施:1.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心衰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衰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2. 支持性治疗,对于心衰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支持性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体重等。

3.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衰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预防猝死。

4. 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一些心衰患者可能合并有心脏瓣膜病变,需要进行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 心脏移植,对于一些晚期心衰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以挽救生命。

总之,预防和治疗心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合并心衰的发病因素与预防
发表时间:2016-06-12T15:26:04.6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作者:樊欣[导读] 糖尿病合并心衰对当下的人们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特需内科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糖尿病合并心衰对当下的人们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立足于对心衰理论的研究,结合引发心衰的相关因素,并就如何预防糖尿病合并心衰做出浅略的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心衰;发病因素;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上具有很大的共性,对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心血管并发症的出现极有可能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乃至寿命的减少。

在此过程中,有尤其是以心衰为主要症状的心血管病症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最大。

该种症状主要由于患者因为自身代谢系统的失调、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粘或者高血压引发的血管发生病症引起的,其导致的血管缺血性的不良转变将较容易引发冠心病等疾病[1]。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初犯此病之后,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极有可能出现该病的复发,所以糖尿病一直为医学界所重视,并就其产生的并发症心力衰竭予以高度的关注。

鉴于此,立足相关理论,结合糖尿病合并心衰的发病因素,探讨该病的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心衰的定义所谓心衰,即心力衰竭。

其是指因为心脏功能或者结构的病变导致的心室射血出现问题的一种病症。

当心室的功能出现下降抑或是受损之后,心室便不能排挤出人体所需的足够的血液,而心室血量的供应不足,则导致需血器官正常运作功能的受损,使得患者出现以下病症表现,即患者呼吸障碍,无法进行大体力的活动,身体局部或大面积的出现浮肿。

虽然借助心肌的收缩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射血活动,然而心肌的舒张困难使得其在某些部位的淤血,出现舒张期心力的衰竭[2]。

此外,心功能不全或者是障碍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其主要表现为心功能的缺失或者不完整,并非必然是心力衰竭。

2糖尿病心衰的发病因素2.1心血管疾病引发糖尿病患者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引发的滨发展,例如其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微血管病、心肌病、胰岛素抵抗或者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等多种疾病。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心血管发生病变的主要因素为糖尿病或者糖尿病耐量出现的问题。

糖尿病其容易引发患者心肌功能的障碍,使得糖尿病的心肌出现问题或者病变,其主要表现在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心室收缩症状或者是心衰。

一般情况下糖化的血红蛋白在升高1%的情况下,病人的心衰发生几率就会提高8-15%,而患者糖尿病患者的心衰几率则可能达到25%的高危险概率。

2.2体内抗体细胞糖尿病患者在其胎儿生长期间,其自身的基因程序在导入的过程中出现的β肌球蛋白重链与α肌球蛋白重链的出现的提高或者是降低,引发心肌的收缩功能出现局部下调,形成左心室过于肥厚的状态。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体内携带有相应的抵抗胰岛素,常见的主要有肌细胞、肝细胞以及脂肪细胞会降低针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一些血管内皮细胞也会产生相同的症状。

此外,一些皮内组织表现的功能失调,降低了较远蛋白的合成,使得整个动脉发生强度的降低化,也会导致心肌出现收缩的障碍以及相应功能的消退,最终引发心衰的出现。

同时,心衰的产生也不是绝对跟糖尿病引发的肾功不全等病情有着直接联系。

肾功能问题因为程度的不同,可能会导致部分的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运作的负担,最终也会引发心衰的出现。

3 心衰的预防3.1及时干预针对糖尿病患者往往成为心衰的高发群体,一些医疗机构必须根据当地患者的客观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案,着力开展多方面、全方位的干预措施,将心衰的发生扼杀在萌芽状态。

提示患者日常的注意事项,有效的避免心力衰竭的发因素的出现。

在妊娠期间出现的心功能不全者可以对其进行生育的节制。

做好对各种能够引发心脏功能综合征的预防,例如甲状腺功能的亢进、贫血、肾功能不全等。

3.2适度锻炼坚持长期规律性的运动,适度的进行饮食。

引导患者摸索出适合自身锻炼的方式,制定相应的运动健身计划,锻炼的结果要以患者自身感到良好、舒服为宜。

重点加强对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减少一些出现风湿性的活动,从而防止患者过于疲惫身体状态的出现,导致短时间内的心律失衡。

3.3科学饮食在饮食营养方面,要做到科学搭配,减少对一些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提倡一些富含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饮食,每次饮食不要过于饱,以七八分程度为宜。

可以尝试多吃些水果与蔬菜,减少一些过咸、过油腻食物的摄入。

注意在饮食的过程中对盐的摄入量[3]。

注重每天的饮水习惯,确保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以确保血液浓度的适度降低,保障血液的运转流畅。

3.4培养良好的心态与习惯如果病人已经出现心衰的情况,则要控制对水的摄入量,以便减小心脏的负担。

注重对患者心态的调整,尽量减少患者日常的心理波动,以积极平和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此外,加强对患者不良习惯的引导,例如规劝患者要戒烟、戒酒,香烟的成分具有损害血管的作用,使得动脉血管发生病变,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心肌梗塞与心衰的情况。

总之,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饮食、生活条件的改善。

糖尿病作为时下常见的“富贵病”,时常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其容易引发心衰的危险症状,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做好积极的预防准备,以便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董国菊,史大卓,李立志.以心力衰竭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5(2):81.
[2]郭琼,王学梅.糖尿病合并急性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及其护理对策[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4(4):26.
[3]宋光远,吴永健.糖尿病对急性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5(2):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