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学生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学生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学生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生在风湿科实习期间,我有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分享。

首先,在风湿科实习中,要做好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了解,并熟悉常见的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

此外,还要了解实习期间的岗位安排和规定,以便能更好地进行实习工作。

其次,积极与患者交流和沟通。

风湿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关注,他们经常面临身体不适和疼痛的困扰。

作为实习生,我们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描述和病史,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提供支持和安慰。

另外,要加强观察和学习。

风湿科疾病的表现形式和治疗方法各异,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学习识别和判断不同风湿病的特点。

同时,要注重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此外,与导师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是很重要的。

导师是我们的指导者和教育者,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积极参与治疗和学术讨论。

与同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能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

作为实习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尊重患者和他们的隐私,并及时处理和汇报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总之,风湿科实习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通过积极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风湿科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在风湿科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风湿疾病的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临床实践的
重要性。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深入了解风湿疾病:在实习期间,我通过观察和参与临床工作,对常见的风湿疾病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诊断和治
疗这些疾病,并对其发病机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 掌握常用风湿科检查和治疗技术:在风湿科实习期间,我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
检查技术,如关节滑膜液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如非甾体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的掌握为将来
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3. 学会与患者沟通:风湿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关怀,因此与患者的良好沟
通非常重要。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
疑虑,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建议。

这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患者的心理与需求,并能
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医疗服务。

4. 学会团队合作:风湿科的工作通常需要医生、护士、药师等多个职业的配合和合作。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风湿科团队的工作,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职业的人合作,共同为
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也学会
了互相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风湿科实习期间是我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时光。

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不仅深
入了解了风湿疾病的诊疗知识和临床技巧,还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

这些经历将对我以后的临床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工作心得体会与反思

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工作心得体会与反思

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工作心得体会与反思实习医生是医学生在完成基础临床教学后,踏入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

在风湿免疫科实习期间,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刻感受到了医疗工作的挑战和责任。

本文将围绕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工作心得体会与反思展开。

一、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实习医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需要通过沟通来传递和理解。

在风湿免疫科,许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对治疗方案存在疑虑和困惑。

因此,作为医生,需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治疗计划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并倾听和解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

通过良好的沟通,我发现患者更加配合治疗,同时,也能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二、学会团队合作在风湿免疫科的实习工作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护士、病房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完成各项治疗任务。

团队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保证医疗质量的稳定。

作为实习医生,我学会了主动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每个人的工作进展和需求,配合并相互支持。

实践证明,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远强于个人的努力,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三、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风湿免疫科的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医生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奋斗和不断的学习。

作为实习医生,我意识到只有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才能应对医疗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无论是繁重的工作量,还是复杂的病例,只要我始终保持坚持和努力的心态,我相信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四、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实习期间,我将学习和专业发展置于首要位置。

风湿免疫科是一个发展迅猛的领域,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深化。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病例讨论会和学术交流会,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此外,我还参与了科研项目的开展,积极与导师和同事进行合作,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我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风湿免疫科医生。

风湿免疫科出科总结

风湿免疫科出科总结

风湿免疫科出科总结在我即将结束风湿免疫科的学习和实践之际,我不禁回想起这段时间里的点点滴滴。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风湿免疫科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风湿免疫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对风湿性疾病的反应和调节。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复发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风湿免疫科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风湿免疫科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在诊断方面,我们需要仔细收集患者的病史,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其次,在治疗方面,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风湿免疫科的治疗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容易引起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对风湿免疫科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风湿免疫科是一个重要的学科,研究和治疗风湿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深刻认识到风湿免疫科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的方法和策略,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为风湿免疫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心得体会与反思

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心得体会与反思

实习医生在风湿免疫科的心得体会与反思在风湿免疫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体会。

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我有机会亲身接触和治疗患有风湿免疫疾病的患者,深刻认识到了医学的力量和责任。

通过实践,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和反思。

首先,我意识到医疗团队的重要性。

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护士、技师和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协作是成功治疗患者的关键。

每个人的角色都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密切合作和有效沟通,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

进一步,我也体会到了安全和团队合作对于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要求。

同时,团队合作也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其次,我也认识到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在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患者对于自己的疾病了解不足,并且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

因此,作为医生,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方案,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

此外,我们还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描述和疑虑,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信心。

另外,实习期间,我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困惑。

风湿免疫科医学知识庞杂而深奥,临床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是,我意识到作为医生要有持续学习的心态。

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

所以,我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素养。

此外,我也意识到临床实践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然而,除了技术方面的挑战,我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态度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意识到作为医生,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

有时,患者的病情治疗需要一个长周期,需要耐心的观察和治疗。

同时,作为患者的第一联系人,我们要用合适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尽可能消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风湿科实习心得3篇(参考)

风湿科实习心得3篇(参考)

风湿科实习心得3‎篇风湿科实习心‎得3篇‎风湿科实习心得范‎文1:在‎这个科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一个药‎物疹的病人和一个‎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个药物疹的病‎人时,吓了一大跳‎,都不怎么敢接近‎他,他全身的皮肤‎就像蛇换皮一样,‎看着让人毛骨悚然‎的,而且皮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掉,‎每次给他做治疗的‎时候都能看到他的‎整张床都是掉的皮‎屑。

而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吓‎人,而是因为她的‎血小板总是很低,‎住院期间都有被告‎病重几次,也因而‎这样,她的精神总‎不是很好,我们也‎很特别的要关注的‎她的情况,并且让‎她得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意外情况等‎等。

其次‎就是科室的特色超‎激光治疗,这对于‎风湿痛好像很有作‎用,很多患者都说‎连续几个疗程后,‎疼痛确实有所所缓‎解。

在科室自己也‎第一次在晨会的时‎候交班,之前的科‎室都不用自己交班‎,只要站在旁边听‎老师或是师姐交班‎,所以都不会感到‎紧张,但在这个科‎老师忽然让我交班‎的时候,心里面还‎是很紧张的,怕做‎的不好,但意外的‎是在交班的时候很‎顺畅,没有因为紧‎张而中断,老师也‎给自己了很大的鼓‎励。

在一‎个月的时间,自己‎也开始逐渐主动的‎开始去写护理记录‎,虽然有时候写的‎不太完善,但至少‎我知道什么是需要‎在护理记录里面体‎现出来,而针对自‎己所管的病人有什‎么事是要特别注意‎和观察的,特别对‎于跌倒评估要特别‎重视。

风‎湿科实习心得范文‎2: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感‎想颇多。

风湿科周‎二大夫休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值‎班。

当然同时进科‎的有4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

总带‎教并没有把我们分‎给其余的老师,先‎让我们和主班大夫‎刘德武老师实习。

‎其实上午也是受到‎了待客无人理的境‎地,不过还好,下‎午和科里的其他学‎长、学姐们混熟了‎,日子不那么难熬‎了。

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很好的。

‎今天终于找到一‎个关于保研的权威‎答案,还是韩东海‎老师比较懂。

最新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最新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

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篇16月12日上午,风湿免疫科临床药师联合护理人员对该病区小药柜进行了第4次检查(每季度检查1次)。

检查范围包括小药柜的注射剂和口服制剂;急救车所备的药品;需冰箱冷藏的药品等。

方式为彻底检查每支(片)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外观等,不留任何死角,结果如下:1 未发现过期药品通过前3期药品的检查,临床药师将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可行性的药品管理相关措施反馈至该科室,引起护士长和其他护理人员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次检查未发现过期失效药品。

2 大输液外包装完好在以前的检查中,发现护理人员为了使用方便将部分大输液的外包装提前扯封,引起大输液的内包装Luo露在外(部分大输液由于时间长已沾染大量灰尘),易受微生物污染。

本次检查未发现此问题。

3 药品存放相对规范在以前的检查中,发现药品区存放私人物品和办公物品;甲药品包装合放置乙药品;甲药品包装合混杂乙药品等;本次检查未发现此类问题。

但部分易变色的药品仍未使用原包装和遮光设施等。

4 近期药品仍然存在由于各种原因近期药品仍然存在,临床药师已将部分药品陈列合放置挡板,使近期药品置于易取处,同时将6个月以内的药品列出清单提供给护士长,希望护理人员在摆放和使用药品时要遵循“近期先用”的原则,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和药品资源的浪费。

通过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的密切合作,可以进一步加强病区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风湿科实习心得体会篇2第一天进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感想颇多。

风湿科周二大夫休息,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值班。

当然同时进科的有4个本科生,一个研究生。

总带教并没有把我们分给其余的老师,先让我们和主班大夫刘德武老师实习。

其实上午也是受到了“待客”无人理的境地,不过还好,下午和科里的其他学长、学姐们混熟了,日子不那么难熬了。

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很好的。

今天终于找到一个关于保研的权威答案,还是韩东海老师比较懂。

我的情况是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同样也要按考研准备,以保万无一失。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5篇_风湿免疫科毕业实习体会(2)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5篇_风湿免疫科毕业实习体会(2)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5篇_风湿免疫科毕业实习体会(2)上周开始转入到内科模块的第二个科室,自己也渐渐的开始适应内科病房的工作节奏。

当然,只是一个我个人轮转内科的节奏,并不是指住院医的工作结构,大体上算是一个备考GRE的实习小同学的内科轮转节奏。

说来也巧,恰逢这段时间赶上了清明节假日,第一周的实习安排被来了一个拦腰斩。

前面两天,后面两天。

如此的安排,总觉得让人有点缺乏工作动力,不过能适时地增加些许休息的时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调剂。

第一周最大的收获,便是得知GRE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考试。

对于一个记忆能力十分有限的选手,得到这样的消息无异于宣布一个提前的解放。

要知道,无论用何种方式来背单词,其效率总是十分的有限的。

相比于善于突击学习的很多人来讲,自身突击能力的严重缺陷早在回国上学伊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好在现如今已经差不多要过完了所有重大考试,一时间觉得压力陡然小了很多。

不过即将还是要面对CK、CS和MCC各种有些许挑战性的考试,还是大意不得啊,毕竟自己离具有绝对的实力还差得太远太远了。

第一天进入风湿免疫科,当时在吴旭的介绍下就跟着何老师和刘蕊师姐她们组。

当天陈伟男和旭哥都还在,于是乎第一天就看着伪男兄给当时的6床做了一个心电图,也是那时认识了这个病历有很多很多pages的长期SLE的病人。

第二天,在教案室没有找到人,看了一上午的GRE单词后也就过去了。

可以说,清明节之前还真是彻彻底底的打酱油啊,不过也是迫于GRE给的压力实在山大,感觉稍不努力就会完不成任务。

清明节的三天假也没有安宁,基本上就围绕着GRE这个主题一直忙碌着。

其实这样的假期也就多一天的时间,没有彻底放松的感觉。

周四又回到科里,发现对这里的环境还是比较陌生(废话,打酱油的人能不陌生么)。

不过总体上觉得风湿免疫科是个比较安静的病房,大家似乎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忙。

上午的时候院总姐姐问我上周二怎么没有来,还想找我帮她录入数据来着,我只能遗憾地表示她是木有找到我,我那天肯定是猥琐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偷偷地背单词来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体会
风湿免疫科实习心得体会以前对这个科室总有点渴望不可及的感觉,在为迎接中医药管理年前这里还被称为是风湿免疫科,顾名思义,风湿病和免疫系统的疾病是该科的重点和核心。

每每提及免疫方面的东西,一堆的实验室检查充满了我整个大脑,总认为她是医学里最为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东东。

为此,我疯狂痴迷《豪斯医生》中的Doctor Cameron,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的女性,而且更重要的,人家可是免疫学家耶,负责团队里的很多检验项目。

当时我就异想天开地想称为她那样的牛人。

现在一个月轮科的时间转瞬即逝,虽然实习任务很紧张,但是带教师兄总是主动和我们讲解专科的知识,让我对于这一大类疾病从此不再陌生。

这里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内网上搜集而来,结合本人实习所总结的相融合,请同学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A关于一些检查指标的意义
一、如何看抗核抗体和ENA抗体
风湿型疾病的一大特征是患者着血液成分中的自身抗体出现,并且以抗核抗体谱为主,目前对于抗核抗体靶抗原的理解已经从传统的细胞核扩大到整个细胞,构成了抗核抗体谱,我院的相关检测提到的有:
1.抗核抗体(ANA):筛选结缔组织病的主要实验,几乎见于所有SLE患者,但是特异性很低。

2.抗ds-DNA抗体:对于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多出现在SLE活动期,与狼疮肾关系密切,量效相关。

3.Anti-Sm:对于诊断SLE有高度特异,特异性达99%,临床上一般看到这个阳性,基本上SLE诊断明确,一旦为阳性永远无法转成阴性。

4.Anti-rRNP:常存在SLE活动期,且与中枢神经症状相关,往往指示NP狼疮或者其他重要脏器损害。

5.Anti-ssA和anti-ssB:两者都与干燥综合征相关,前者可能是继发的免疫问题导致的,而后者偏于原发性干燥症,在其诊断中比前者更具特异性。

6.Anti-scl70:对硬皮病的诊断呈高度特异性。

7.Anti-Jo-1: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标记性抗体。

但是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任何一种自身抗体都有其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综合考虑,不可以一概全。

二、风湿四项报告单的阅读
1.类风湿因子(RF):是抗变性IgG分子的Fc片段的自身抗体。

RF在RA(类风湿关节炎)的阳性率为80%左右,是诊断(RA)的重要血清学标准之一,但是不是唯一标准。

RF也不是RA所特有的独特性抗体,还可以见于以下情况:2%-5%的正常人以及10%的60岁以上的老人可出现RF,但是滴度多不高;还见于其他风湿性疾病,如:SLE,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急性病毒感染,如流感、肝炎、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疫苗注射后等;某些慢性炎症疾病,如结核病、麻风、梅毒
等。

2.ASO(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风湿热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关节炎、心脏炎、皮肤环形红斑、舞蹈症及皮下小结等。

约80%的风湿热患者出现ASO增高。

ASO增高还可以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其他链球菌感染性疾病。

因此,ASO增高只是风湿热或者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表现,明确诊断还需要其他临床资料。

3.CRP(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可以在组织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等情况下升高。

临床上通常对于各种急慢性炎症患者常规检查CRP,意义为:有助于判断疾病活动性,浓度升高说明病情处于较活动状态,浓度正常则病情多较轻或处于稳定好转阶段;有助于观察治疗反应,活动性患者经治疗,病情改善或者缓解后,CRP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者达到正常值。

4.ESR(血沉):对于关节炎患者而言,血沉增快往往是关节以及临近组织炎症反应以及高球蛋白血症的结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严重性与活动性。

另外,经过治疗后病情缓解,血沉往往可以下降,所以检查血沉可以作为观察疗效的一项指标。

但是由于应先血沉的因素很多,血沉的意义必须结合临床和其他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

还有血沉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疾病或者病变已经完全控制。

同样,血沉增高也不说明药物治疗无效,因而血沉下降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ESR与CRP水平变化比较起来,形象地说,ESR描述的是老消息,而CRP反映的是新闻。

三、补体检查意义何在?
补体其实就是新鲜血清中正常蛋白质的一部分,和其他体液因子或者免疫细胞一样共同完成机体的免疫反应。

血清中补体活性或者其单一补体成分含量变化,对于诊断和疗效观察都有一定的意义。

CH50活性减低:因免疫因素消耗补体,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H50活性增高: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心肌梗死、糖尿病妊娠等;
C3活性增高与减低:基本与CH50相似,但是更为敏感,多数急性肾炎以及狼疮肾炎,C3活性都可以减低。

在SLE的免疫检测中,补体通常会下降,尤其是以C3下降是表示SLE活动的指标之一。

四、HLA-B27的意义
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B27阳性常见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在90%以上,瑞特综合症(Reiter,S综合症)或者反应性关节炎中站60%-80%。

银屑病关节炎占50%,正常人群中仅占4-8%。

(但是HLA-B27与疾病的相关性无关。

)
在强柱检查里的阳性意义只是对于诊断有参考价值,尤其对于临床高度疑似病例,但是因为还有10%左右的强柱HLA_B27阴性,故其为阴性也不能排除本病。

由于正常人中也存在4%-8%阳性,单凭这一项检查也不能诊断本病。

,需要结合疾病诊断标准,包括影像学检查。

B.关于疾病的诊疗常规
一、强直性脊柱炎(AS)
特点:1.发病的多是男性患者;2.好发年龄集中在15-30岁;3.有家族史,90%-95%患者HLA-B27阳性;4.RF为阴性;5.主要侵犯骶髂关节以及脊柱;6.肌腱、韧带附着处炎症为本病特征性改变;7.X片典型的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呈竹节状改变。

修订的纽约标准(有利于早期诊断)
1.临床标准:
a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后改善,休息无改善;
b腰椎额状面和矢状面活动受限;
C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的正常人
2.放射学诊断标准:
双侧骶髂关节炎=2级或者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
诊断肯定是强直性脊柱炎: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
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1.符合3项临床标准;2.符合影像学标准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应除外其他与原因所导致的骶髂关节炎)
值得一提的专科检查:病房里通常必备的特殊体格检查(主要针对脊柱活动度)4字实验,腰椎活动度试验Schober 试验,胸廓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骨盆分离试验,指地距,颏胸距,枕墙距
Schober试验方法: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髂嵴(我们
这里就选髂后连线)水平作一标记为零,向下5cm标记,向上10cm标记。

令患者最大程度弯腰,保持双腿直立,测量两个标记间的距离,增加4cm者是阳性。

胸廓活动度:患者直立,用刻度软尺测其第4肋间隙水平(女性选乳房下缘)深呼吸气的胸围差,5cm为异常。

枕墙距:患者直立,足跟、臀、背贴墙,收颌,按平视,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水平距离,正常为0.
治疗方面目前吴有效的根治方法,只能延缓病情或是缓解疼痛,这是为什么强柱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对于外周关节疼痛时,可以根据患者病情和疼痛指数选择抗风湿药物治疗,如柳氮磺吡啶等。

有关生物制剂的使用将在后面统一介绍。

痛风的常规治疗原则:
1.戒高嘌呤饮食(尤其是:动物内脏,肉汤,沙丁鱼,凤尾鱼,啤酒)
2.碱化尿液,若尿PH:6.2-6.8,可用NaHCO3 0.5 Tid
3.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4.尽早使用抗炎止痛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激素、镇痛药等
5.不要随意改变降尿酸的治疗方案
6.越早开始治疗,越彻底缓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