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研究材料]

合集下载

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设置中须注意以下问题:

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设置中须注意以下问题:

⑷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或者在感染或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下,迅速发展成酮症酸中毒。当出现DKA时,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设置应进行调整。开始时基础率0.10U/(kg.h),此浓度的血清胰岛素已能控制酮症,且不致引起低血钾症。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以血糖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如2小时血糖下降不明显,基础率加倍量。当患者血糖降至13mmol/L时,适当调低基础率,可调至0.05u/ kg/ h;以血糖控制在7~8mmol/L为佳。避免血糖下降得过低。
(2)餐前大剂量的调整:餐前大剂量是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进行调整的,可根据每日胰岛素总量(TDD)进行估算,具体方法是,TDD除1500(用短效胰岛素)或1800(超短效胰岛素如Lispro、Aspart),即得胰岛素敏感因子,也就是每单位短效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mg/dl)值(其值除以18,即得mmol/L)。例如1例患者每天应用常规胰岛素50 U,则胰岛素敏感因子为1500除以50得到30 mg/dl,即每单位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30 mg/dl,若患者餐前血糖为160 mg/dl,它与达标值100 mg/dl的距离为60 mg/dl,则所需临时胰岛素为2 U。总体而言,平均每单位胰岛素能减少10~15g碳水化合物,它受体重、TDD及日常生活变化(如改变工作时间、生病)等因素影响。临床上,餐前大剂量也可根据患者的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进行调整,即每单位胰岛素能降低多少克碳水化合物,一般用500除以TDD即得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如果患者使用胰岛素总量为50 U,则其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为500/50=10,即每给予1U胰岛素,机体消耗10 g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计算,即300除以餐前胰岛素总量,例如,1例患者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300 g,餐前大剂量胰岛素为20 U,则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指数为300除以20,即15 g/U,意思是每给予1 U胰岛素,机体消耗15 g碳水化合物,用这种方法计算,若患者餐前有低血糖发生,则按此比率增加3~5 g碳水化合物;相反,若血糖较高,可相应减少3~5g碳水化合物。这种方法要求患者仔细记录每餐所摄入碳水化合物的量,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每餐前应用胰岛素剂量,以便调整血糖。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

胰岛素泵:如何计算基础率?怎样调整剂量?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工作原理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按与进餐的关系分为两部分:一是不依赖于进餐的持续微量脉冲式分泌基础胰岛素,二是由进餐后高血糖刺激引起的大量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泵通过人工智能控制,以可调节的脉冲式皮下输注方式,模拟体内基础胰岛素分泌;同时在进餐时,根据食物种类和总量设定餐前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

血糖目标值初始剂量的设定(1)每日泵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①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泵内胰岛素剂量:T1DM:一日总量 (U)= 体重(kg)×(0.4~0.5)T2DM:一日总量 (U)= 体重(kg)×(0.5~0.8)②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泵内胰岛素剂量:③ 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泵内胰岛素总量设定:•注意事项:①若在开始胰岛素泵治疗之前没有停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可设置一个临时基础输注率,在胰岛素泵开始治疗的 12~24h 输注低于计算剂量的 50% 的胰岛素。

②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调整胰岛素剂量。

(2)基础输注量和基础输注率的设定基础输注量是指维持机体基础血糖代谢所需的胰岛素量。

基础输注率是指胰岛素泵提供基础胰岛素的速度,一般以胰岛素用量(U)/h 表示。

初始胰岛素泵治疗时,基础输注量占总剂量比例建议如下:成人:全天胰岛素总量×(40%~60%) (平均 50%)青少年:全天胰岛素总量×(30%~40%)儿童:全天胰岛素总量×(20%~40%)妊娠期:全天胰岛素总量×50%剩余部分为餐前大剂量总量,按照三餐1/3、1/3、1/3 分配。

特殊情况下根据饮食成分,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血糖情况个性化设定。

•注意事项:基础输注率与时间段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以及生活状况来设定。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

病历二
李某 男 26岁 多饮多尿2年 检查空腹血糖 12.8 、 11.9mmol/l
病历三
杜 女 13岁 多饮多尿一月
门诊查血糖14.5mmol/l,尿酮体(++++) ph 7.3
入院后查餐后血糖20.3mmol/l,R 13 12 14 N 8 血糖控制尚可
谢谢大家!
合理分段,常分为4段
4am-7am
最多
7am-10pm
次之
10pm-0am-4am 最少
调整基础率
与餐前大剂量配合调节 每次调整0.1-0.2u
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体重的显著变化 活动量的显著变化 生病或感染期间 妊娠 月经 合并其他用药
病历一
李 男 36岁 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 14.3mmol/l 尿酮体(++)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 整
胰岛素泵给药特点
•胰岛素的输注与胰岛素的需求相配和 •根据胰岛素的需求设置多段基础率 •通过餐前大剂量功能随时补充胰岛素
基 础率
持续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的输 出,抑制两餐间和夜间血糖的产生
约占全天量的50%
初始每日剂量计算
每日胰岛素总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一日总量=体重 ( kg )×0.44
根据用泵前的用量计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总量=用泵前胰岛素用量×(75%-80%)
胰岛素泵用量计算方法
用泵前总量
×75%~80%
用泵总量
×50%
×50%
基础量
1/24
每小时基础量
分段给予基础量
餐前量
20%

15% 15%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

常规波
Normal
方波
Square Wave
双波
Dual Wave
Insulin Insulin Insulin
Time
Time
Time
c8//
不同食物对餐后血糖的不同改变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MiniMed胰岛素泵的 餐前大剂量方式
正常波 a + b = 双波 方波
基础率
餐前大剂量
吸收的百分比
12:00-16:00 0.2 0.3 0.3 0.4 0.5 0.6 0.7 0.7 0.8 0.9 1.0 1.1 1.2 1.3 1.3 1.5 1.5 1.6
16:00-20:00 0.3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Un
l 24s -- l n
Ø9n,)/ Ø4 8:36
m ,
全天最高 预防黎明现象
全天次多 预防黄昏现象
全天最少 预防夜间低血糖
全天均值 全天均值
全天次少
0:00 3:00
7:00
12:00
24:00
16:00
20:00
24mh
基础量 总量
0:00-3:00 3:00-7:00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0.1 0.2 0.3 0.4 0.4 0.5 0.5 0.6 0.6 0.7 0.8 0.9 0.9 1.0 1.1 1.1 1.2 1.2
*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朱宇,纪立农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26-28.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餐后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ICR 是正确的
ICR: 1:15
Date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Corr. Bolus Date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Nocturnal 3 :00 122 -------
Pre-B 7 :00
90 60 gms 4.0 u
餐后血糖 > 目标 降低 ICR
Pre-B 7 :00
90 60 gms
4.0 u
---
I:C 1:15
Pre-B 7:00 99 60 gms 5.0 u
Post-B 9:15 202
Pre-L
Post-L
Pre-D
Post-D
要确定是否正确计算碳水化合 物系数
尝试 I:C 1:12
Post-B 9:15 171812255
良好而稳定 的基础率
血糖上升,应 增加基础率
1st Day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Corr. Bolus
Date: 2nd Day Time BG Carbs
Bed Time
23:00 120
--Basal Rate: 1. 0:00 @ 2. 3 :00 @ 3. 7 :00 @
1500/1800法则是常用的计算公式,并不一 定适合所有患者;
对于肥胖的、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适合 1500或1600法则,而对于体形消瘦、胰岛 素较敏感的患者,适合1800、2000甚至 2200法则;
有些患者还需个体化调整
胰岛素校正大剂量计算
补充量= BG—Y X
BG = 实际血糖
Y = 理想血糖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 用泵前胰岛素总量×

最新 胰岛素泵的剂量调整

最新 胰岛素泵的剂量调整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多个步骤和原则。首先,需确定用泵的起始剂量,可根据体重或用泵前的胰岛素用量来计算。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一日总量等于体重乘以0.44,2型糖尿病患者则乘以0.6-0.8。接下来是胰岛素泵剂量的调节,包括基础率和大剂量的设定。基础率是指每小时输注的胰岛素量,其总量应占全天总量的一半左右。大剂量则主要用于餐前,根据每餐的进食量和时间临时设置。在调整剂量时,应遵循先调基础率、再调大剂量的原则,根据血糖控制目标与实际血糖值的差距进行微调。此外,还需考虑患者的活动量、精神状态、年龄等因素对胰岛素需求的影响。通过综合应用这些计算方法和调整原则,可实现更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基础率与餐前量的设置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基础率与餐前量的设置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的基础率与餐前量的设置1、每日胰岛素总量的确定,可选择以下方法:⑴泵前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可者:胰岛素总量=泵治疗前总量×75%⑵泵前用胰岛素,血糖仍高者:胰岛素总量=泵治疗前总量×100%⑶泵前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总量=体重(kg)×0.44或胰岛素总量=空腹血糖(毫克数)×10%×75%亦可先按每天24U计算2、基础率(每小时胰岛素用量)的设置:基础率=每日胰岛素总量×50%÷24开始时全天只设置一个基础率,以后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基础率,一般情况只需设置两至三段基础率。

3、餐前大剂量(BOLUS值)的设置:餐前大剂量=每日胰岛素总量×50%÷3可根据餐后血糖、所进食的食物等来调整。

睡前加餐约占全天三餐前大剂量总量的10%。

三餐前大剂量的应用:餐前30分钟测血糖,血糖达标(4.4-7mmol/L),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30分钟进餐;若出现低血糖者,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立即进餐,并首先进食碳水化合物;血糖大于8.3mmol/L,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45分钟进餐;血糖大于11.1mmol/L,给予三餐前大剂量后60分钟进餐,并后进食碳水化合物。

调整胰岛素追加剂量:胰岛素敏感指数(ISF)=1500÷18÷全天胰岛素总量。

胰岛素追加剂量=(实际血糖-目标血糖)÷ISF。

此举是适用于调节餐前过高或过低血糖时三餐前大剂量;纠正餐后高血糖。

4、计算需调整胰岛素量⑴测带泵后血糖值,若不理想,则需追加补充量。

临时追加补充量(X)=(实际血糖值-理想血糖值)×18×日胰岛素总量÷1500;⑵泵入补充量后,0.5h-1h复测血糖,反推每日胰岛素总量(Y):X=两次血糖值差×18×Y÷1500。

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设置中须注意以下问题:⑴BR的设置与调节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胰岛素泵剂量调整文稿演示

胰岛素泵剂量调整文稿演示
• 已接受胰岛素治疗者:
–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75%~85%) – 经常发生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70%) –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糖: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100%
具体可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而定,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血糖监测水 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 合并低血糖反复发作或无感知性低血糖:
餐前:5.6-8.9mmol/L
• 怀孕时:
餐前:3.3-5.6mmol/L 餐后2小时:<6.7mmol/L
胰岛素泵初始剂量的设置方法
初始每日胰岛素总量计算
•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 T1DM:一日总量(U)=体重(Kg)×(0.4~0.5) – T2DM:一日总量(U)=体重(Kg)×(0.5~0.8) 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
设置每日基础量
一日胰岛素总量 X50%
基础量
分段法 或 1/24
每小时基础量
• 分配方法:
A、平均分配到一天的24小时中 。
B、可根据血糖控制的需要分为3 ~6个时间段。如六段:
0:00-3:00
3:00-9:00
9: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24:00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0.1 0.2 0.3 0.4 0.4 0.5 0.5 0. 0.6 0.7 0.8 0.9 0.9 1.0 1.1 1.1 1.2 1.2 6
3:00-9:00
0.4 0.5 0.6 0.7 0.8 0.8 1.0 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峰谷书屋
7
调整基础率
与餐前大剂量配合调节 每次调整0.1-0.2u
峰谷书屋
8
以下情况需要调整基础量
体重的显著变化 活动量的显著变化 生病或感染期间 妊娠 月经 合并其他用药
峰谷书屋
9
峰谷书屋
10
病历一
李 男 36岁 单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 空腹血糖 14.3mmol/l 尿酮体(++)
•根据胰岛素的需求设置多段基础率
•通过餐前大剂量功能随时补充胰岛素
峰谷书屋
3
基 础率
持续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的输 出,抑制两餐间和夜间血糖的产生
约占全天总量的50%
峰谷书屋
4
初始每日剂量计算
每日胰岛素总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一日总量=体重 ( kg )×0.44
根据用泵前的用量计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总量=用泵前胰岛素用量×(75%-80%)
峰谷书屋
11
峰谷书屋
12
病历二
李某 男 26岁 多饮多尿2年 检查空腹血糖 12.8 、 11.9mmol/l
峰谷书屋
13
峰谷书屋
14
病历三
杜 女 13岁 多饮多尿一月
门诊查血糖14.5mmol/l,尿酮体(++++) ph 7.3
入院后查餐后血糖20.3mmol/l,R 13 12 14 N 8 血糖控制尚可
峰谷书屋
15
峰谷书屋
16
峰谷书屋
17
胰岛素泵基础率的调整
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陈静
峰谷书屋
1
胰岛素 (mU/l)
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
基础胰岛素+ 餐时胰岛素
70
60
正常游离胰岛素 (平均)
50
40
30
20
10 0 0400
08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0300 0600 一天中的时间
峰谷书屋
2
胰岛素泵给药特点
•胰岛素的输注与胰岛素的需求相配和
峰谷书屋

胰岛素泵用量计算方法
用泵前总量
×75%~80%
用泵总量
×50%
×50%
基础量
1/24
每小时基础量
分段给予基础量
餐前量
20%

15% 15%


峰谷书屋
6
调整基础率
多点监测血糖
监测空腹、三餐前、夜间血糖
合理分段,常分为4段
4am-7am
最多
7am-10pm
次之
10pm-0am-4am 最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