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沉降实验
洗煤厂添加絮凝剂用量实验步骤

洗煤厂添加絮凝剂用量实验步骤洗煤厂絮凝剂用量优化实验
目的:
确定洗煤厂脱水工序中絮凝剂的最佳用量,以提高脱水效率和泥饼含固率。
材料:
煤样
絮凝剂
脱水设备
实验室仪器(pH计、浊度计、天平)
步骤:
1. 样品制备:
采集代表性的煤样。
将煤样粉碎至所需的粒度。
在搅拌条件下,用水制备煤浆。
2. 絮凝剂溶液制备:
根据制造商的说明,配制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
3. 絮凝实验:
取等体积的煤浆,加入不同浓度的絮凝剂溶液。
使用搅拌器以预定的速度搅拌煤浆。
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测量絮凝物的形成和沉降情况。
4. 沉降测试:
将絮凝后的煤浆转移至量筒中。
测量泥饼体积和上清液浊度。
5. 脱水实验:
使用脱水设备,对絮凝后的煤浆进行脱水。
测量泥饼含固率。
6. 数据分析:
计算不同絮凝剂浓度下的絮凝剂用量。
绘制絮凝速度、泥饼体积和泥饼含固率与絮凝剂用量的关系曲线。
7. 确定最佳絮凝剂用量:
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絮凝剂用量的最佳范围。
考虑脱水效率、泥饼含固率和絮凝剂成本等因素。
影响因素:
煤质:煤样的性质(灰分、水分、粒度)会影响絮凝剂的有效性。
水质:水的pH值、离子浓度和温度会影响絮凝过程。
搅拌条件:搅拌速度和时间会影响絮凝剂的混合与絮凝的形成。
絮凝剂类型: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作用机制。
絮凝剂熟化时间对沉降效果的影响

絮凝剂沉降试验报告为了考察絮凝剂熟化时间对沉降效果的影响,针对现场爱森絮凝剂一次配置不同的熟化时间配置絮凝剂进行沉降试验,对比熟化时间不同对沉降效果的影响。
一、原料1)现场稀释矿浆:取自沉降车间三四线稀释后槽2)絮凝剂:KM800原浆、爱森260原浆3)配置水:现场碱水NT 13.5g/l二、试验条件一次配置温度:45℃KM800一次配置浓度:1.2%KM800一次配置熟化时间分别为0h、1h、3h、6h、8h,熟化温度40℃KM800二次配置浓度:3‰爱森260配置浓度:0.11%。
搅拌转速:30rpm三、试验方法1)一次配置:将絮凝剂按照设定好的浓度计算加入原浆加入量,在磁力搅拌器中量一定体积的现场碱水,开启搅拌,缓慢加入絮凝剂,直至全部溶解。
2)将一次配置液按照设定好的熟化时间和温度保温熟化。
3)二次配置:将一次配置浆液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水,充分摇匀备用。
4) 絮凝剂模拟现场加入,加入方式为KM800+爱森260,加入量按照现场的二次配置加入量折算加入。
5)取现场稀释矿浆,水浴中保温,充分搅拌均匀,取出至500ml 量筒,按照计算好的加入量加入絮凝剂,计450ml-350ml耗时、1min、2min、3 min、5 min、15 min时泥层高度。
6) 现场试验为取稀释后槽矿浆,充分搅匀,按量加入相应的絮凝剂,计450ml-350ml耗时、1min、2min、3 min、5 min、15 min 时泥层高度。
四、试验数据1、取KM800一次配置熟化时间分别为1H、3H絮凝剂,进行沉降试验。
数据如下:表1 沉降试验数据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熟化时间为1H时沉速5.28m/h,较3H沉速6.93 m/h相比稍差,压缩L/S也偏高。
说明熟化时间3H较1H沉降效果好。
2、为了验证以上试验结果,增加一次配置熟化时间6H进行两次验证试验,试验数据如下:表2、验证试验1数据从验证试验1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熟化时间3h时沉降速度达到9.7m/h,而熟化时间在1h和6h时沉降效果稍差,分别为8.9和8.7m/h。
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絮凝沉降的实验

摘 要 : 用 x射 线衍射 和 筛分试 验 对 某选 煤 厂 高 泥化 煤 泥 水进 行 了性 质 分析 , 究 了煤 采 研
泥 水浓度 、 药剂用 量和水 质 对 煤 泥水 絮 凝 沉 降 的影 响 。结 果表 明 : 试验 用煤 泥 水 中含 有 大量
的粘土 类矿物 , 些矿物极 易泥 化是 形 成 高泥 化煤 泥 水 的原 因; 泥 水 浓度 和 絮 凝 剂 用量 为 这 煤
广、 投资 最大 、 复 杂 、 难 管 理 的工 艺 环 节 … 。笔 最 最
者所 研究 选 煤 厂 主 要 通 过 浓 缩一 压 滤 工 艺 回收 煤 泥 。随 着生产形 势 的发展 , 某选 煤 厂 煤 泥 水 系统 暴 露 出很 多问题 , 重制 约 Leabharlann 生 产 。主要 表现 为 溢 流 严
作。E —melklx 13t m i hx @ 6 .o : 'i
选煤厂高泥化煤泥水絮凝沉降 的实验
9
执行优秀期刊J 全国中文核心期 矿业类 刊 核心期刊 《A— D C JC 规范)
r i
要得 到澄 清循 环 水 , 必须 从 降 低 浓缩 机 入 料 浓 度, 增加 澄清设 备 面积 等方 面 人 手进 行 改 造 。建 议
絮凝沉淀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絮凝沉淀实验报告篇一: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报告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过实验学习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o~u 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原理沉淀是指从液体中借重力作用去除固体颗粒的一种过程。
根据液体中固体物质的浓度和性质,可将沉淀过程分为自由沉淀、沉淀絮凝、成层沉淀和压缩沉淀等4类。
本实验是研究探讨污水中非絮凝性固体颗粒自由沉淀的规律。
实验用沉淀管进行。
设水深为h,在t时间内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vh/t。
根据给定的时间to计算出颗粒的沉速uo。
凡是沉淀速度等于或大于u0的颗粒在t0时就可以全部去除。
设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co则沉淀率=(co-ct)/c03100%在时间t时能沉到深度h颗粒的沉淀速度u:u=(h310)/(t360)(mm/s)式中:c0——原水中所含悬浮物浓度,mg/lc1————经t时间后,污水中残存的悬浮物浓度,mg/l;h——取样口高度cm;t——取样时间,min。
三、实验步骤1、做好悬浮固体测定的准备工作。
将中速定量滤纸选好,放入托盘,调烘箱至105±1℃,将托盘放入105℃的烘箱烘45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冷却30min,在1/10000天平上称重,以备过滤时用。
2、开沉淀管的阀门将软化淤泥和水注入沉淀管中曝气搅拌均匀。
3、时用100ml容量瓶取水样100ml(测得悬浮物浓度为c0)记下取样口高度,开动秒表。
开始记录沉淀时间。
4、时间为5、10、15、20、30、40、60min时,在同一取样口分别取100ml水样,测其悬浮物浓度为(ct)。
5、一次取样应先排出取样口中的积水,减少误差,在取样前和取样后必须测量沉淀管中液面至取样口的高度,计算时采用二者的平均值。
6、已称好的滤纸取出放在玻璃漏斗中,过滤水样,并用蒸馏水冲净,使滤纸上得到全部悬浮性固体,最后将带有滤渣的滤纸移入烘箱,重复实验步骤(1)的工作。
絮凝沉降(4组)

上海江科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絮凝沉降实验型号:GJK28一、实验目的水处理中经常遇到的沉淀多属于絮凝颗粒沉淀,即在沉淀过程中,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都有所变化,随着沉淀深度和时间的增长,沉速越来越快。
絮凝颗粒的沉淀轨迹是一条曲线,难以用数学方式来表达,只能用实验的数据来确定必要的设计参数。
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絮凝沉淀特点和规律;2、掌握絮凝沉淀实验方法和实验数据整理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水泵2、配水箱3、搅拌装置4、配水管阀门5、水泵循环管阀门6、各沉淀柱进水阀门7、各沉淀柱放空阀门8、排水管9、取样口(1)沉淀柱:有机玻璃沉淀柱,直径D=100mm,柱高1500mm,沿不同高度设有取样口。
(2)配水及投配系统:配水箱、搅拌装置、水泵、配水管等(3)取样设备(自备):定时器、烧杯、移液管、磁盘等。
(4)悬浮物分析所需设备及用具(自备):分析天平(感量0.1mg)、带盖称量瓶、干燥皿、烘箱等。
(5)水样(自备):城市污水或人工配水等。
三、实验步骤(1)将欲测水样倒入进水槽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取样测定原水悬浮物浓度(SS)。
(2)开启水泵及各沉淀池的进水阀(3)依次向1~4沉淀柱内进水,当水位达到溢流孔时,关闭进水阀门,同时记录沉淀时间。
4根沉淀柱的沉淀时间分别是20min、40 min、60 min、80 min、100 min 、120 min。
(4)当达到各柱的沉淀时间时,沿柱面自上而下依次取样,测定水样悬浮物浓度。
(5)将实验数据记入表1,计算结果记入表2表1 絮凝沉淀实验数据记录表表2 各取样点悬浮物去除率E 值计算表四、实验相关知识点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700mg/L 以下的絮凝颗粒,在沉降过程中颗粒之间会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絮凝作用的沉淀称为絮凝沉淀。
给水工程中的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初沉淀池内的悬浮物沉淀均属此类。
絮凝沉淀过程中由于颗粒相互碰撞,使颗粒粒径和质量凝聚变大,从而沉降速度不断加大,因此,颗粒沉降实际是一个变速沉降过程。
水厂絮凝沉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水厂絮凝沉淀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絮凝沉淀实验的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为实际水厂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絮凝沉淀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向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悬浮物颗粒相互碰撞、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从而加快沉降速度,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实验中主要研究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自来水、硫酸铝、硫酸铁、氢氧化钠、pH试纸、搅拌器、烧杯、漏斗、滤纸、电子秤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秒表、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用水:取一定量的自来水,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实验所需范围。
2. 确定实验参数:根据实验目的,设置不同的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等实验参数。
3. 投加絮凝剂:向实验用水中投加适量的絮凝剂,充分搅拌,使絮凝剂与悬浮物充分接触。
4. 沉淀:将搅拌后的混合液静置沉淀,观察沉淀情况。
5. 取样:在沉淀后,取上层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物浓度。
6.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参数及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投加量的增加,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去除率提高幅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絮凝剂投加量过多,会导致絮体过大,沉降速度过快,部分絮体在沉降过程中破碎,降低去除率。
2. pH值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pH值对絮凝剂的水解反应有显著影响,合适的pH值有利于絮凝剂水解,提高絮凝效果。
3. 搅拌速度对絮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搅拌速度的提高,悬浮物去除率逐渐提高。
这是因为搅拌速度越快,絮凝剂与悬浮物接触越充分,有利于絮凝反应进行。
絮凝沉淀专业知识

絮凝沉淀颗粒清除率按下式计算:
E
ET
h1 H
(ET 1
ET
)
h2 H
(ET 2
ET 1)
hn H
( EET n
ET n1)
式中:E——沉降高度为H、沉降时间为T时沉 淀柱中颗粒旳总清除率;
ET——沉降时间为T时,沉降高度H处颗粒 旳清除率;
H——沉淀高度(0、H3、H2、H1、H0), 由水面对下量测;
Al(OH)3 沉淀对 胶粒进行网捕
整个过程经历三个阶段:混合,絮凝和沉淀 1.混合
混合时间T:10~30s,最多不超出2min 速度梯度G:500~1000s-1 2.絮凝 确保足够旳絮凝时间 G:10~75s-1 3.沉淀 停止搅拌,静置
胶体脱稳 生成矾花 矾花与水分离
三、试验仪器及试剂
1、仪器 (1)1000ml量筒2个 (2)200ml烧杯6个 (3)10ml移液管5个 (4)光电式浊度仪 (5)六联电动搅拌器 (6)pH计 2、试剂 (1)硫酸铝Al2(SO4)3·18H2O:10g/L (2)三氯化铁FeCl3·6H2O:10g/L (3)盐酸HCl:10% (4)氢氧化钠NaOH:10%
试验一 絮凝沉淀试验
一、试验目旳
1、加深对絮凝沉淀旳基本概念、特点及沉 淀规律旳了解;
2、掌握絮凝试验措施,并能利用试验数据 绘制絮凝静沉曲线。
悬浮物浓度不太高,一般在600~ 700mg/L下列旳絮状颗粒旳沉淀属于絮凝沉 淀,如给水工程中混凝沉淀,污水处理中 初沉池内旳悬浮物沉淀均属此类。沉淀过 程中因为颗粒相互碰撞,凝聚变大,沉速 不断加大,所以颗粒沉速实际上是一变速。
表1
最佳投加量实验登记表
原水浊度 水pH
PAC絮凝效果实验及分析

PAC絮凝效果实验及分析本文以絮凝剂聚合氯化铝为主要实验对象,对其絮凝效果进行实验及分析。
浊度去除率可达99%以上,且具有生成的矾花大而密实,絮体成层沉降,沉降速度快,悬浮矾花少等优点。
是电厂处理黄河水的主要药剂。
絮凝剂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使用量最大的水处理化学药剂。
絮凝处理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续处理流程的运行状况,最终出水质量和成本费用。
絮凝处理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就在于恰当的选择和使用性能优良的絮凝剂。
1分析实验部分1.1浊度与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1)原理胶体颗粒对光的散射产生“吸光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吸光度”与浊度呈正比关系,利用这一现象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浊度。
(2)浊度的标定把浊度100度的白陶土标准溶液边振荡边迅速用刻度吸管吸2mL,4mL,6mL,8mL,10mL放入比色管,加水到100mL,规定它们的浊度分别为2,4,6,8,10度。
充分振荡后,在660nm下测其对应的吸光度。
(3)浊度与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根据表中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浊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其具体拟合过程如下:X—浊度(NTU)Y—吸光度(ABS)则标准曲线方程为:Y=0.00075x+0.00071.1.1黄河水水质分析(1)黄河水样的浊度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它不仅与悬浮物的含量有关,而且还与水中杂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关。
本试验测定浊度采用的是分光光度计测定法。
测得所用黄河水水样浊度为553.71NTU。
(2)黄河水样的pH值本实验所用的方法是玻璃电极法。
测得所用黄河水水样的pH值在6.8左右。
1.1.2絮凝实验将实验水样置于一组六个烧杯(烧杯的体积为1000ml,内装500ml的水样)内,六联搅拌器搅拌。
为了模拟水与絮凝剂的快速混合,先将转速调在200r/min 左右,待搅拌稳定后,再同时向每个烧杯里添加不同量的絮凝剂。
并在200r/min转速下搅拌1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絮凝剂沉降实验
一﹑实验目的
浓缩池溢流样在相同时间内加絮凝剂与自由沉降的时间;
二、实验器材
溢流样、量筒、电子秤、计时器、塑料桶(5L);
三、实验药剂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200万以上);
四、实验步骤
1、取干排旋流器溢流样于5L塑料桶中,搅拌、混匀;
2、分别取溢流样放入1000ml量筒中,按取样顺序编为为1#、2#、3#;
3、将1#、2#、3#样品同时放置在试验台上;
4、将配制好的3‰聚丙烯酰胺溶液(将称好的3g聚丙烯酰胺加入1000ml水中,搅拌均匀)分别加入1#、2#试样,3#试样不变;
5、分别在5分钟、10分钟、15分钟观察1#、2#、3#试样的沉降数值;
五、实验结果
1
2
3
1#、2#样品在5 min 沉淀高度为80 mm,随着时间的增加数值不变,已完全沉淀;3#样品在5min沉淀高度为40 mm,在15min后3#样品沉降物高度为70mm,接近于完全沉淀;
六、现场运行建议
山东的絮凝剂厂家取溢流样品带走,至今没有给出答复;汉冶没有做现在实验;焦作亿生做现场实验,并同意现场使用絮凝剂,来进行工业试验。
经工业试验,焦作亿生公司聚丙烯酰胺沉降效果可以满足现生产要求,建议使用此厂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