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规划毕业设计
电力网络规划设计毕业论文

电力网络规划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示例)1 前言 (1)2 原始资料分析 (1)2.1变电站地理位置如下 (1)2.2电源情况 (2)2.3说明 (2)2.4变电站地理负荷 (2)3 功率平衡计算 (3)3.1有功功率平衡计算 (3)3.2无功功率平衡计算 (4)4 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和电网接线方案的初步选择 (4)4.1电压等级的选择 (4)4.2初拟方案 (5)4.3方案的初步选择 (6)5 电网接线方案的比较和确定 (6)5.1 技术比较 (6)5.2 经济比较 (7)6 变压器的选择及分接头的选择 (9)6.1变压器的选择 (9)6.2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10)7 潮流分布 (11)8 后记 (12)9 参考文献 (12)1 前言根据目前我县电力网络结构,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的情形,规划好我县电力网络,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结构,满足N-1安全的规划网络方案,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及电压质量,保证供电可靠性,更好地服务社会。
目前我县有8个110kV 变电站,2个35kV 变电站,一般是单辐射型,单主变比较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设备的投入,新技术的革新,网络优化,提高运行水平,从而也提高我选择本题,是对我本身已学常识的整理和进一步的理解、熟悉,学习和掌握电网规划的基本要领,培养独立阐发和解决问题的事情能力及现实工程的基本技术。
110kV 线路网络应从电力系统群体起航,力求电气主接线简化,配置与电子网结构响应的保护系统,接纳紧凑密切,节约资源、安全环保的方案基于此,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的电网为目的,从电源设置、主接线形式确定等方面提出新的方案。
根据目前我县电网的原始资料,以《电力系统规划》、《35kV~110kV 线路规范》等技术规范、规程为标准,参考《电力工程手册》、《电力系统阐发》、《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网设备的特征与选型》等册本,联合具体学习的独特之处,准确的常识资料,路程经过严紧的全面阐发,对电网主接线进行优化,使设计能够达到安全、可靠、经济、环保地对用户供电的目的。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毕业设计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以呼玛县为例的农村电网规划,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优化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得到相应的规划方案。
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影响呼玛县电网规划的信息进行研究:1.因为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的前提和根本,在本文中,首先对该县进行符合预测,本文主要使用了灰色预测的方法进行不确定的情况下的负荷预测。
2.电路线网规划的问题。
利用逐步倒推法在呼玛县的实际应用。
3.变电所的选址问题是呼玛县农村电网规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农网网架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对这一问题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线性加权法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结合形成两层嵌套用于变电所规划的方法进行对呼玛县变电所选址的优化, 这种方法求解过程中思路简单,所耗时间相对较少,是值得呼玛县变电所规划实际应用的一种新方法。
4.在得到呼玛县的农村电网规划的部分方案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给对其进行经济性的评估。
本文利用属性识别理论对电网规划前后的经济性进行评估。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短期负荷预测,逐步倒推法,自适应遗传算法,属性识别理论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RURALNETWORK PLANNING METHODABSTRACT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electric power network composition required scientific planning scheme. This paper studies rural power planning take Huma county as an example, put forward some optimization methods which fit for actual situation of Huma, and use these methods to analysis and specific calculate, and gets corresponding plan. Mainly from five aspects impact information of Huma network planning to research:Because of load forecasting is a prerequisite for network plannin g, so the second chapter isload forecasting on the Huma coun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gray prediction theory as well asimproved gray theory in detail and do load forecast with the methods under the uncertaintycondition. Including the overall prediction and zoning prediction.For Huma county rural power planning, gradually pushed back and genetic taboo hybrid algorithm are fit for Huma county rural planning situation which drawn in the actual calculation and application. Chapter three will introduce two methods in detail, and then by comparing their different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also needs further stud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uma county, weighing the pros and cons for making the best selection.Substation sit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uma county rural network planning 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impact power grid network in the structure. This problem is studied in Chapter four, usinglinear-weighted and combination of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to formtwo-tier nested approach for substation planning to the site of optimization of Huma county substation.This method is simple in solving flow, the using time is short relatively, it is a new method that wor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Huma county substation planning.Now that obtained part of the rural power network planning program of Huma county, here on the required of assessment its economy. Chapter five is the job for introduces a scientific dynamic evaluation method directed towards the problem in the rough unscientific: net present v alue method. In the course of analysis and calculate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Huma county rural planning.KEY WORDS:rural power planning load forecasting gradually pushed back genetic taboo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ttribute recognition theoretical目录前言 (1)第一章呼玛县农村电网的概况分析 (2)§1.1 呼玛县概况 (2)§1.2 呼玛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第2章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3)§2.1 负荷预测的一般方法的选择 (3)§2.1.1 单耗法 (3)§2.1.2 趋势外推法 (3)§2.1.3 弹性系数法 (3)§2.1.4 灰色预测法 (4)§2.1.5 最终方法的选择 (4)§2.2 改进灰色预测法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4)§2.2.1 灰色建模过程 (4)§2.2.2 实际应用 (6)第3章农村电网规划的方法选择 (10)§3.1 逐步倒推法在呼玛县农村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10)§3.1.1 形成满足N安全性的最小费用网络 (11)§3.2 实际应用 (13)第4章变电站选址优化 (19)§4.1 变电所的选址优化建模 (19)§4.1.1 算法流程 (19)§4.1.2 自适应遗传算法模型 (20)§4.1.3 线性加权与自适应遗产算法建模 (21)§4.2 呼玛县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22)§4.3 110kv电气主接线 (24)§4.3.1 110kv电气主接线设计 (24)§4.3.2 电气设备的选择 (26)§4.3.3 防雷和接地设计计算 (27)§4.4 35kv电气主接线 (28)第5章电力网规划的经济评估 (30)§5.1 属性识别 (30)§5.2 各种指标权重的评估 (31)§5.2.1 各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分析 (32)§5.2.2 基于变异系数的指标权重确定 (32)§5.3 评价电网规划方案 (32)§5.4 实际应用 (34)§5.4.1 选取指标体系 (35)§5.4.3 以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36)§5.4.4 综合属性测度矩阵 (36)§5.4.5 以置信度准则确定类别 (36)结论 (37)参考文献 (39)致谢 (41)前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力的供应和消耗已渗透到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毕业设计

Key words: power system planning, power flow calculation, voltage regulator approach,
reactive power
II
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 ……………………………………………………………………………………Ⅱ 前言………………………………………………………………………………………… 1 1 原始资料分析及系统功率平衡………………………………………………………… 2 1.1 原始资料分析………………………………………………………………………… 2 1.1.1 发电厂及变电站地理位置图……………………………………………………… 2 1.1.2 负荷情况…………………………………………………………………………… 2 1.1.3 电源情况…………………………………………………………………………… 3 1.2 功率平衡……………………………………………………………………………… 3 1.2.1 电力负荷分析……………………………………………………………………… 3 1.2.2 系统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计算…………………………………………………… 3 1.2.3 系统备用容量……………………………………………………………………… 4 1.2.4 根据原始资料进行有功平衡……………………………………………………… 5 1.3 无功平衡……………………………………………………………………………… 6 1.3.1 计算有功平衡………………………………………………………………6 1.3.2 无功功率平衡及补偿…………………………………………………………6 1.3.3 220kV 及以下电网的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 6 1.3.4 计算无功平衡…………………………………………………………………………… 7 1.3.5 无功补偿……………………………………………………………………………… 7 2 网络设计………………………………………………………………………………… 8 2.1 电压等级的确定……………………………………………………………………… 8 2.2 电网接线形式的选择………………………………………………………………… 9 2.3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9 2.4 按允许载流量校验导线截面积……………………………………………………… 9 2.5 按电晕校验导线截面积……………………………………………………………… 10 2.6 按机械强度校验导线截面积………………………………………………………… 10 2.7 对各个方案进行初步计算…………………………………………………………… 10 2.7.1 方案 1 ……………………………………………………………………………… 11 2.7.2 方案 2 ……………………………………………………………………………… 13 2.7.3 方案 3 ……………………………………………………………………………… 16 2.7.4 方案 4 ……………………………………………………………………………… 18 2.8 对初步方案进行比较列表………………………………………………………… 21
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

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2. 背景
电力系统规划是确保电力供应能够满足未来需求的关键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3. 目的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探索如何优化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4. 主要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毕业设计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 电力系统需求预测:使用统计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预测未来电力需求的趋势和规模。
- 电力系统规划方法:调查和比较不同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法,并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
- 供电可靠性分析:分析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研究如何优化供电可靠性指标。
- 经济性评估:评估电力系统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包括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
- 可持续发展考虑:研究如何在电力系统规划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5. 结论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们希望能够提出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规划技术,为实现可靠供电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是本文档对电力系统规划技术毕业设计的介绍,希望能为你的毕业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高压电网规划设计(华电毕业设计)

毕 业 设 计(论文)系 别 电力工程系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二○一二年六月高压电网规划设计题 目高压电网规划设计摘要随着电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日益突出,电网的建设与发展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网作为联系电能生产企业与用户的桥梁,对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而电网的设计作为电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本文简述了高压输电网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高压输电网的设计应根据用户负荷的相关资料,各配电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和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做出相应的功率平衡,确定各变电所变压器的主变容量与台数。
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几种备选的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按经济截面选择导线,按机械强度、是否发生电晕、载流量等情况校验导线,确定各段的导线型号。
2、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正常和故障情况下的电压和电能损耗的计算,本过程的计算主要采用手工算潮流的方法,得出各种正常及故障时的电压损耗情况,评定各种接线方案。
3、从各种方案线路的电能损耗,线路投资,变电所的投资以及年运行费用等方面进行经济比较。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确定最佳的方案,即为本设计的选定方案。
最后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对确定的方案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本设计给出所选方案的完整接线图。
关键词:高压输电网络;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调压方式HIGH-VOLTAGE POWER NETWORK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Along with power in th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stick out increasingly,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network is act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with development. Electrical network takes a role of the bridge of producing -electrical energy enterprises and users; it is well known that electrical network is unsaid for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The design of power system acts as important one asp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network, witch must give an extra attention.This paper concisely has introduced method and the process of the distribution net design of high voltage. It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of user loads, each distribution station site and the condition of power supply of existed power plants. Making corresponding power balance, and then determine every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capacity and number. According existed som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magine two kinds choused scheme, compare through technical economy from some following aspects, require best design: 1 , select wire according to economic section, according to machinery strength , corona, the current-carrying capacity etc. ,checking the wire model .2 , Various choose schemes must be carried out calculation for normal and fault condition by manual power flow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result are normal and fault voltage wastage conditions, remarking various wiring schemes. 3 .From loss, line investment, the electrical energy of various scheme lines, distribution system annual operation cost t as well as investment of electrical place, carrying out economic comparison and synthesize. Finally decide th e best’s scheme, that is choused scheme. Draw system winding diagram in the design.Keywords: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power flow calculation; regulating voltag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原始资料 (1)2 原始资料分析 (2)2.1 有功平衡校验 (2)2.2无功平衡校验 (2)2.3 可选方案 (2)2.4 确定电压等级 (4)3 选择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形式,变压器台数容量 (5)3.1主接线形式 (5)3.1.1 发电厂主接线形式 (5)3.1.2 变电站主接线形式 (5)3.2 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5)3.2.1 发电厂的变压器台数和容量 (5)3.2.2 变电站的变压器台数和容量 (5)3.2.3 变压器的型号及相关参数表 (6)4 选择导线型号 (7)4.1 方案1的导线型号选择 (7)4.1.1 最大运行方式初步潮流分布 (7)4.1.2计算导线截面积 (8)4.1.3 选择导线型号及其校验 (9)4.1.4 允许载流量校验 (9)4.2 方案4的导线型号选择 (10)4.2.1 最大运行方式初步潮流分布 (10)4.2.2 计算导线截面积 (11)4.2.3 选择导线型号及其校验 (12)4.2.4 允许载流量校验 (13)4.3 方案5的导线型号选择 (14)4.3.1 最大运行方式初步潮流分布 (14)4.3.2 计算导线截面积 (15)4.3.3 选择导线型号及其校验 (16)4.3.4 允许载流量校验 (16)5 初步比较 (18)5.1 导线长度 (18)5.2断路器数目 (18)5.3金属耗量 (18)5.3.1 方案1 (18)5.3.2 方案4,5 (18)5.3.3 初步方案比较结果 (18)6 详细比较 (20)6.1 电压损耗计算 (20)6.1.1 电压损耗计算原则 (20)6.1.2 正常运行电压损耗 (20)6.1.3 故障运行电压损耗 (23)6.2 一次投资 (27)6.3 年行运费 (28)6.4 比较分析 (29)7 最优方案潮流计算 (30)7.1 正常运行最大负荷情况 (30)7.2 正常运行最小负荷情况 (33)7.3 故障情况潮流计算 (36)8 变压器分接头选择 (39)8.1 变电站1 (39)8.2 变电站2 (40)8.3 变电站3 (40)8.4 变电站4 (41)8.5 变电站5 (42)9 最优网络计算数字 (43)9.1 一次投资 (43)9.2 年行运费 (43)9.3 输电效率 (43)结论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6)1原始资料1.发电厂装机情况:A厂:火电厂,装机总容量600 MW,其中:容量为100 MW者3 台,电压10.5 kV,cosφ=0.85容量为200 MW者1 台,电压10.5 kV,cosφ=0.85容量为50 MW者2 台,电压10.5 kV,cosφ=0.85B厂:火电厂,装机总容量300 MW,其中:容量为25 MW者4 台,电压10.5 kV,cosφ=0.85容量为100 MW者2 台,电压10.5 kV,cosφ=0.852.负荷情况:3.发电厂与各变电所地理位置图:图中1厘米代表20公里。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1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1](https://img.taocdn.com/s3/m/1ffec23b81c758f5f61f67f8.png)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电力自从应用于生产以来,已成为现代生产化、生活的主要能源,在工农业、交通运输、国防、科学技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和电气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本设计的题目是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关于一个具体的电力系统,其性能好坏直接关系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以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一定要满足三个要求: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本设计从对原始资料开始分析,确定其装机容量以及负荷的合理性;到校验有功、无功的平衡;以及对设计出来的方案做初步的比较,接着从技术比较、经济比较对其做出精确的比较,从而确定系统的主接线形式、发电厂的主接线形式;对所确定的接线形式,进行发电厂、变电所容量型号的选择,确定变压器和高压断路器的型号;最后进行短路、潮流和调压计算,校验所选方案、电气设备的可靠性、灵活性。
关键词:负荷,功率,短路电流AbstractSince the electricity used in production, it has become a modern production, the main energy of lif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and the level of electrification is a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indicator.The design is the subject of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of a specific power system. its perform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ves, and therefore the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must meet three requirements : reliability, flexibility and economy.From the design of the original data analysis began to determine the load capacity and reasonable; Check to meritorious Reactive balance; and the design of the program to do the initial comparison, and then from the technical comparison, make the economy more precis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ain wiring system forms the main wiring plant forms; Have the right to determine the form of wiring, power plants, substations capacity models of choice, identified transformers and 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 models; Finally circuit, and the surge tide, check the selected program, Electrical equipment reliability, flexibility.Key words:Load;Power;Short-circuit current目录1 绪论 (8)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8)1.2本设计原始资料的分析 (8)1.2.1 装机容量 (8)1.2.2 负荷合理性 (8)2 电力负荷分析 (10)2.1 系统供电负荷和发电负荷计算 (10)2.1.1 系统的供电负荷 (10)2.1.2 系统的发电负荷 (10)2.2 系统备用容量 (11)2.2.1 负荷备用容量 (11)2.2.2 事故备用容量 (11)2.2.3 检修备用容量 (11)3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平衡 (12)3.1 计算有功平衡 (12)3.2 计算无功平衡 (12)3.2.1 总的无功负荷 (12)3.2.2 总的视在功率 (12)3.2.3 无功综合负荷 (12)3.2.4 发电机组提供的无功功率 (12)4 系统接线的初步方案 (14)4.1 方案的初步选定及比较 (14)4.2 网络导线截面的选择 (17)4.2.1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17)5 发电厂主接线设计 (21)5.1 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21)5.1.1 没有发电机电压母线 (21)5.1.2 变电所的主接线设计 (21)5.2 主接线简图 (21)6 主变压器的选择 (23)6.1 发电厂主变的选择要求 (23)6.2 变电所主变的选择要求 (24)6.3 发电厂、变电所主变的选择 (24)6.3.1 发电厂主变压器1T 、2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电网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网规划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电网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电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掌握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指标。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网规划设计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中小型电网规划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和计算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电网规划设计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力事业,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电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课程旨在通过电网规划设计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网规划设计基本概念:介绍电网规划设计的定义、任务和目标,以及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一章内容安排:2课时2. 电网结构及其功能:讲解电网的基本结构、电压等级和主要设备,分析电网的功能和作用。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二章内容安排:3课时3. 我国电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电网发展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三章内容安排:2课时4. 电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介绍电网规划设计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优化算法、可靠性评估、经济性分析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四章内容安排:4课时5. 电网规划设计主要指标:讲解电网规划设计中常用的评价指标,如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电网损耗等。
教材章节:《电网规划设计》第五章内容安排:3课时6.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进行电网模拟、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毕业设计】智能电网毕业设计

【关键字】毕业设计智能电网毕业设计篇一:智能电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探讨摘要建造坚强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带动整个电力工业的优化,发电系统作为电力工业发、输、配、送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向智能化方向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发电系统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发电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剖析,然后据此提出了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协调发展的涵义。
接下来建立了评价发电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内部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外部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是一个层级复杂的多指标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了智能电网研究背景情况,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然后分析了几种储能技术,最后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总结了其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发电系统,指标体系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smart gidrABSTRACTSmart Grid is one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goals of China Power Grid.th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will also develoP toward intelligent. Power system inorder teomPly with the smart grid. andulti mately realizeits sustainabil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e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smart grid environment.CoordinateddeveloPment the bas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the EoordinateddeveloPment o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in the environment of smart Grid hasan eweonnotation .The characteristies of the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Under thesmart grid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and then the meanin go fits coordinateddeveloPment ProPosed.Analyz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mart grid its concept features and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Then it analyze sever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Finally it draws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prospect and summarizes its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problems.KEY WORDS: smart grids, electric accocation, generation system, indexsystem目录前言 (1)第1章绪论 (2)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2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特性 (3)1.3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4)1.3 1 国外研究现状 (4)1.3.2 国内研究进展 (5)1.3.3 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和重要意义 (6)1.4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8)第2章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的发展 (9)2.1 电网可靠供电概述 (10)2.2 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的特征 (10)2.2.1 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协调发展的涵义 (12)2.3 本章小结 (14)第3章智能电网下发电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6)3.1 建立原则 (16)3.2 外部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7)3.2.1 与其它能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7)3.2.2 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8)3.2.3 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8)3.2.4 与电网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19)3.3 发电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3.4 本章小结 (22)第4章基于简单的SVM智能电网环境下发电系统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24)4.1 多属性综合评价的概念及方法 (24)4.2评价的指标处理方法 (25)4.3 基于SVM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过程 (25)4.4 本章小结 (27)第5章对发电系统实现协调发展的建议 (28)结束语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外文资料翻译 (35)前言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并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给出的数据及要求,按国民经济应用的要求设计一个供电、变电网络。
该网络包括一个发电厂、四个变电站及输电线路。
该网络必须在符合国民经济要求的前提下,保证一定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运行方式灵活,电能质量符合标准,并且有一定的经济性。
设计内容包括:分析原始资料,审定运算条件;校验系统有功、无功平衡和各种运行方式;通过方案比较,确定系统接线方案;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接线方案和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及参数;进行系统的潮流计算;进行系统的调压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统计系统设计的主要指标;绘制系统电气主接线图。
根据给出的负荷情况及输电距离确定网络的电压等级为110KV,再根据变电站、发电厂的地理位置,选出4~6 种结线方案进行粗略的比较,比较后从中选出2~3 种方案进行精细的方案比较,最后选出一种技术、经济上最优的方案,随之可以确定发电厂、变电站的结线方式和运行方式。
然后根据所选的结线方式和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和调压计算,直至调压方式、范围合符要求,最后统计物资用量,进行经济指标计算。
最后得出的设计方案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安全、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符合电能质量要求地电能,运行方式变换灵活,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的要求。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错漏,希望指导老师指正,并感谢指导老师在设计过程中给予的辅导和帮助。
第一章设计题目和原始资料1-1 概述一、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规划设计二、设计主要内容:1. 校验系统有功、无功平衡和各种运行方式;2. 通过方案比较,确定系统接线方案;3. 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接线方案和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及参数;4. 进行系统的潮流计算;5. 进行系统的调压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6. 统计系统设计的主要指标。
三、设计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设计图纸一张。
1-2 原始资料一、发电厂资料二、发电厂和变电所负荷资料注意:(1)、发电厂的负荷包括发电厂的自用电在内;(2)、建议采用的电力网额定电压为110kV。
三、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图:(1:1000000)第二章负荷合理性校验,功率平衡校验及确定运行方式2-1 负荷合理性校验根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定义,最大负荷运行Tmax 小时所消耗的电量等于全年实际耗电量,所以应大于全年以最小负荷运行所消耗的电量,即:Pmax·Tmax>Pmin·8760 8760——全年小时数1、发电厂负荷(Pmax·Tmax=10×5500=55000)>(Pmin·8760=3×8760=26280)(MWh)2、变电所1 负荷(Pmax·Tmax=20×5500=110000)>(Pmin·8760=8×8760=70080)(MWh)3、变电所2 负荷(Pmax·Tmax=20×5000=100000)>(Pmin·8760=10×8760=87600)(MWh)4、变电所3 负荷(Pmax·Tmax=30×5000=150000)>(Pmin·8760=10×8760=87600)(MWh)5、变电所4 负荷(Pmax ·Tmax =30×5500=150000)>(Pmin ·8760=12×8760=105120) (MWh )结论:所以负荷均满足合理性要求。
2-2 功率平衡校验一、有功功率平衡校验(最大方式下)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nn MAX XMAX P K K P 121系统最小有功综合负荷:∑⋅⋅⋅=nn MIN XMIN P K K P 121K 1 ——同时系数取1K 2 ——厂用网损系数取1.15(其中网损7%,厂用8%) P XMAX =1×1.15×(10+20+25+30+30)=132.25MW P XMIN =1×1.15×(10+20+25+30+30)=132.25MW 发电厂装机容量:P FMAX =50×2+25×2=150MW有功备用容量:P B = P FMAX - P XMAX =150-132.25=17.75 MW 备用容量占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的百分比:13.4%>10% 二、无功功率平衡校验(最大方式下)系统最大综合无功负荷:Q XMAX =P XMAX .tan(cos -1Φ) Q XMAX = 132.25×tan (cos -10.85)=81.96 MVar 发电机能提供的无功功率:Q FMAX =P FMAX .tan(cos -1Φe )Q FMAX =(50×2)tan(cos -10.85)+(25×2)tan(cos -10.8)=99.47 MVar 无功备用容量:Q B =Q FMAX - Q XMAX =99.47-81.96=17.51 MVar无功备用容量占系统最大综合无功功率的21.14%三、功率平衡校验结论发电厂有功储备为17.75MW,达到系统最大综合有功综合负荷的13.4%,大于10%,基本满足系统有功平衡的要求。
发电厂无功储备有17.51MVar,达到系统最大综合无功功率的21.14%,已满足系统无功平衡要求的10~15%的储备要求。
综上所述,该发电厂装机容量可以满足系统功率平衡的要求,而且不用无功补偿。
2-3 确定发电厂运行方式系统以最大负荷方式运行时,系统最大有功综合负荷为132.25MW,而发电厂最大出力为150MW,因备用容量不足一台发电机组的容量,所以所有机组都须带负荷运行。
机组间负荷分配,可以按机组容量来分配。
当系统以最小负荷方式运行时,系统有功功率只有49.45MW,此时发电厂以最大方式运行时,平均每台机组所承担的负荷仅达到容量的25%~50%,这显然是不经济的,因此要考虑切除机组;同时考虑事故时的备用容量,应切除1台25MW机组和1 台50MW 机组,即一台50KW机组和一台25MW机组带负荷,而另一台50KW机组和一台25MW机组作备用,用作轮流检修和事故备用。
第三章确定网络结线方案和电压等级3-1 网络电压等级的确定本设计的网络是区域电力网,输送容量20~30MV A,输送距离从48~68kM。
根据各级电压的合理输送容量及输电距离,应选择110KV 电压等级(其输送能力为10~50MW,50~150kM)。
故网络电压等级确定为:110kV3-2 网络结线方案初步比较根据上表比较,从可靠性、操作容易、保护简单等方面选优,选出Ⅱ、Ⅲ、Ⅵ三种方案进行精确比较。
3-3 网络结线方案精确比较确定导线材料和杆塔的类别及导线的几何均距。
目前我国高压输电线主要采用钢芯铝绞线。
按电力设计手册,当负荷的年最大利用小时数达5000 小时以上时,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取J=0.9A/mm2,在高压区域电力网,用经济电流密度法选择导线截面,用发热校验。
因本设计是110kV电压等级,为了避免电晕损耗,导线截面不得小于LGJ-70。
在LGJ-240以下者,均采用单杆三角形排列,在LGJ-300以上者,采用Π型杆塔。
有关数据查参考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手册(摘录)》,综合如下:初选出来的Ⅱ、Ⅲ、Ⅵ方案技术和经济精确比较见下表:由上表的技术及经济比较可以看出,方案Ⅵ在技术上满足要求(正常时∆U<5%,故障时∆U<15%) ,经济上又最省,故选择Ⅵ方案为网络结线方案。
表中数据算法及算例如下(以方案Ⅲ为例,方案Ⅱ、方案Ⅵ类同) : 线路潮流分布计算的两个假定:1、计算时不考虑线路功率损失;2、功率大小按导线的长度均匀分布。
1、潮流计算:线路A-1:P=20/2=10MW Q=P ·tan(cos -1φ)=10×tan(cos -10.85)=6.20 MVar线路A-2:P=25/2=12.5MW Q=P ·tan(cos -1φ)=12.5×tan(cos -10.85)=7.75 MVar线路A-3:)(46.26275067305030)2750(MW P =++⨯+⨯+=Q=P ·tan(cos -1φ)=26.46×tan(cos -10.85)=16.40 (MVar) 线路A-4:)(54.33275067306730)7067(MW P =++⨯+⨯+=Q=P ·tan(cos -1φ)=33.54×tan(cos -10.85)=20.79 (MVar) 线路3-4:P=P A-4-P 4=33.54-30=3.54 (MW)Q=P ·tan(cos -1φ)=3.54×tan(cos -10.85)=2.19 (MVar) 2、选导线: 线路A-1: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故选2×LGJ-70 I max =275A 线路A-2: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故选2×LGJ-95 I max =335A 线路A-3: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故选LGJ-185 I max =515A 线路A-4: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 故选LGJ-240 I max =610A 线路3-4:A U P I 75.6185.011031010cos 33=⨯⨯⨯=Φ=A U P I 50.12385.011031020cos 33max max =⨯⨯⨯=Φ=261.689.075.61mm J I S === 故选LGJ-70 I max =275A 3、线路阻抗计算Z= r+jx =r 0L+jx 0LA-1:r+jx=0.45×68/2+j0.432×68/2=15.30+j14.69(Ω) A-2:r+jx=0.33×48/2+j0.416×48/2=7.92+j9.98(Ω) A-3:r+jx=0.17×67+j0.395×67=11.39+j26.47(Ω) A-4:r+jx=0.132×50+j0.188×50=6.60+j9.40(Ω) 3-4:r+jx=0.45×27+j0.432×27=12.15+j11.66(Ω) 4、正常运行时的电压损失:%100Pr %2⨯+=∆U QxU A-1:%100Pr %2⨯+=∆U QxU A-2:%100Pr %2⨯+=∆U QxU A-3:%100Pr %2⨯+=∆U QxUA-4:%100Pr %2⨯+=∆U QxU 5、故障时最大电压损失:A-3-4-A 网络中,当A-4断开电压损失最大:%8.13%10011047.26)85.0tan(cos )3030(39.11)3030(%213=⨯⨯++⨯+=∆--A U%8.13%10011047.26)85.0tan(cos )3030(39.11)3030(%2143=⨯⨯++⨯+=∆--U ΔU%=ΔU A-3%+ΔU 3-4%=13.8%+4.8%=18.6% 6、投资(K ):线路:(双回路线路投资,线路计算长度为两线路长度之和的70%) K 1=K A-1+K A-2+K A-3+K A-4+K 3-4=1.95×95.2+2.1×67.2+2.7×67+2.95×50+1.95×27=707.81万元断路器:K =4.75×14=66.5万元(单价4.75万元) 总投资:K =K 1+K =707.81+66.5=774.31万元 7、年运行费用(万元):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和损耗费 折旧费=8%K =774.31×8%=61.94万元(折旧率8%)线路年网损费用:(τ查表:《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版下册》表14-1p.129)线路A-1: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500h 查表得τ=4000h线路A-2: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000h 查表得τ=3500h线路A-3: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500h 查表得τ=4000h线路A-4: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000h 查表得τ=3500h线路3-4:MW R U S P A 17505.03.151102.610%222221=⨯+==∆- cos φ=0.85 T max =5500h 查表得τ=4000h电能损耗:ΔA=Σ(ΔP ·τ)=0.17505×4000+0.14158×3500+0.91223×4000 +0.84936×3500+0.0174×4000=7887.01 MWh 总网损成本=7887.01×10-1×0.2=157.74万元(电价0.2元/kWh)年运行费:N=61.94+157.74=219.68万元8、年计算费用(万元):按7年收回投资计算Z=K/7+N=774.31/7+219.68=330.30(万元)第四章确定发电厂、变电所的结线方式4-1 选择发电厂主结线从负荷情况来看,各变电所均有一、二类负荷,而且系统中只有一个发电厂,因此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成为选择发电厂主结线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