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传承科学精神主题班会PPT课件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培养方法
增加科学实践机会
融入跨学科知识
引导批判性思维
促进科学理解和应用
预期效果
通过培养科学素养,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引导探索
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探索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科学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多元评价
采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在培养科学精神方面的表现。
明确科学精神的教育意义
培养好奇心
养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态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批判性思维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和论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科学道德意识。
培养科学精神的教育方法
实践驱动法
通过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培,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合作学习法
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培养批判性阅读
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文章内容,提出有建设性的提问和质疑,培养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估能力。
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教导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保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培养他们对数据和信息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培养讨论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相互交流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传承科学精神
科学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今世界,继承并发扬科学精神,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携手,传承科学精神,矢志不渝地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PPT

研究生论文中得学术不端现象
★ 引而不注 ,注而不引 ★ 一稿多投 ★ 署名“搭车”
二 研究生应该如何培 养科学道德,加强自身 学风建设?
1、坚持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 是在长期得科学实践活动中形
成得、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得共同信念、 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得总称。
内涵:求真精神,实证精神,进取精神,
2、选题通常要遵循得规范
在选题阶段,通常要遵循四个方面得规范: ★ 首先要有科学依据,选题最好是目前还没有解 决得现实问题,或还没有解决得理论问题。 ★ 科学研究应有创新性,包括学术得创新、方法得 创新和现实对策得创新等。 ★ 应当对科研中涉及伦理得问题自行进行评估,不 符合伦理规范原则得就放弃研究。 ★ 选题必须是基于现有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能 够完成。
上署名。
3、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
❖
利用职权在并无贡献得论文或成果上署名,把
他人成果据为己有;
❖ 为了论文顺利发表或成果获奖,未经允许私自署上导 师或其他知名科学家名字;
❖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无关工作得同事、同学、
亲友之间互相挂名。
4、重复发表论文 案例
据媒体报道,湘潭大学商学院一研究人员得10篇 均名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得演变——基于金融深 化视角得实证研究》得文章竟然在一年中被发表在 10家不同得学术刊物上,一时间学界哗然。这十篇文 章得3个关键词、前4个小标题、7个图表完全相同, 最后所提出得两点基本结论和3点政策意见也基本相 同。
2、伪造篡改实验数据 案例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因伪造数据而身败名裂
❖ 韩国首尔大学兽医学院教授黄禹锡因伪造人类克隆干细胞数 据而身败名裂。首尔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于3月20日宣布:解雇黄 禹锡。
弘扬科学精神ppt

弘扬科学精神ppt 209中考考点专题弘扬学精神原能力采荷试验学校夏勇斌时~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奥施、20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同志坚持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的核心思想2、1995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3、2022年6月,中科院、工程院第14次、第9次院士大会。
胡锦涛强调,我们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选择。
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4、2022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比例不断提高。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开始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二、北京奧运会是一场文化盛宴、科技拙宴喜示5、北京奥运会上一大批新能源、节能减排以及智能交通的新技术、新设施和新产品在奥运场区、场馆投入运营时~景】:三、神七升天、太空浸步6、金秋时节,“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在茫茫太空,胜似闲庭信步。
它是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有一辉煌篇章。
时~景】:四、灾难元情、科技有心7、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在科技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抗震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像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声波震动生命探测仪、航空雷达遥感、光学遥感……)五、中国科技,2022捷报频传!!我科学家发现铁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世界首个量子中继器基高温超导材料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法}情况汇报会(左)《科技进步法》的颁布和实施(右)首张大熊猫基因图谱的绘制eO时~景六、两次危机,既是挑战,更是机1929经济危机-苏联2022金融危机-中国老接]: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其他国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家的发明与创造(历史意义)必要性(原因)后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我们为什么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3、义务教育的内容、特征、意义,对学生的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青少年)▲4、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观点,孔子的思想9、民族精神,以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5、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考1、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印刷术(隋唐时,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是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元代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法)指南针(战国指南仪器一司南;北宋一罗盘针;南宋-指南针);火药(唐中期有了火药的配方,唐末年火药用在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用于战争)2、中国其他技术中国古代元时黄道婆到海南向黎族人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唐朝发明了筒车和曲辕犁;现代社会的神一到神七;杂交水稻3、世界其他国家的发明创造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尔发明电话第一次技术革命:促进生产力飞速发展;大大促进劳动效率的提高;第二次技术革命:人类进入电力时代,他改变了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面貌,世界变小了,它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市场。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ppt课件

环境养生来自三、高原、山地高原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 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的地区。 山地由山岭和山谷组成,一般指陆地地平面海拔在500米以 上,相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陡、沟谷幽深的地区。高 原和山地有相似的特点。
31
环境养生
环境特点: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 太阳辐射强烈,尤其紫外线的辐射,通常可占到地面短波辐 射量的30%,地球化学元素受地球重力影响,迁移较快,加 上高海拔地区较强烈的风化作用,某些地球化学元素缺乏。 对健康有利的因素:《素问· 五常政大论》指出,“高者其 气寿,下者其气夭”。地势高的地区空气清新,植被较好, 人口密度低,气温低,积水少,蚊虫、病菌不容易繁殖,有 利于健康长寿。
• 起居睡眠养生
七、卧具与环境
(一)卧具包括床铺、枕头、睡衣 1、床铺(种类、尺寸与摆放) 2、枕头(高度10-15cm,长宽度、软硬度适宜,枕芯因 人而异:小儿、老年人、阴虚、阳亢) 3、被(软、暖、轻、宽) 4、褥(有一定厚度) 5、睡衣(宽大、柔软、透气性好、不易发生过敏和出 现瘙痒)
24
环境养生法
25
环境养生
第一节 环境养生
一、环境的概念 所谓环境,是指空气、水源、阳光、土地、植被、住宅、社 会人文等因素综合起来所形成的影响人类生活、工作、学习 的外部条件。
26
环境养生
二、生态养生环境的标准 中医学认为,自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内经》 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高下之理, 地势使然”。又曰:“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 者气热……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指出了天气的寒热 与地势的高低与人的寿命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居住在空 气清新、气候寒冷的高山地区人多长寿,而居住在空气污浊、 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寿命较短。 洁净而充足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良好的植被, 幽静秀丽的景观,这种适宜的自然环境可谓生态环境的标准。
2019《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三篇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网评三篇【篇一】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中西部地区稳定人才队伍,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
(6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近年来,发达地区不惜重金,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掘”人才,造成欠发达地区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严重流失。
发达地区非理性的“抢人大战”,使得“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鸿沟不断加大。
两办明确禁止“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稳定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人才队伍创造了政策环境。
发达地区“竞价挖人”被两办叫停,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是否自然就留住了?安心了?答案是否定的。
“人往高处走,人往低处流。
”优秀人才从来就不缺机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亦无可厚非。
叫停“竞价挖人”终究只是一种保护性政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人才“虹吸”效应。
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要真正留住人才,唯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是根本。
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不能把留人才的希望全然寄托在两办的一纸禁令上,在“竞价挖人”被叫停后,还需扎扎实实做好留住人才的工作。
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虽不具备地理优势和经济优势,但还是完全有条件为人才提供从住房福利、子女入学到科研学术交流、经费等方面的良好保障,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搭建人才施展才华、干事创业的平台。
另一方面,要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应深刻反思在人才制度上是否存在缺陷,如科研学术生态是否良性、晋升渠道是否公平等等。
要及时矫正缺陷,革除积弊,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力促创新创业,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PPT课件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 精神”的讨论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 文精神
三、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意义
3
一、关于“科学精神与 人文精神”的讨论
4
(一)讨论的背景 1、关于“人文精神”的讨 论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44
最后、感谢您的到来
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一 致的还是对立的?
11
(三)讨论的发展态势 1、从感性、冲动走向更加理
性、成熟(从文学的思考到哲 学的思考)
2、从学术语言变成大众语言 3、从理论走向实践
12
二、如何理解科学精神 与人文精神
13
(一)如何理解科学精神 超越 实证主义:“客观知识”— —纯粹“客观”的精神 功利主义:“工具理性”— —纯粹“工具”的精神
35
弘扬科学精神:有助于 ①促进科学发展; ②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 文化等各项体制的确立、改革 和完善,离不开科学精神和理 性精神; ③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36Leabharlann 弘扬人文精神对知识经济 时代的重大意义:
知识经济:高科技+高文 化
人文知识≠“非经济因素”
37
①技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②产品:从物理性能到文化性能 ③产业:“高文化产业”的兴起 ④市场:文化市场日益成为世界 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 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是历史的杠杆,是最高意 义上的革命力量。
23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心得五篇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心得五篇【篇一】“追求真理,实事求是,锐意创新,使命担当”,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这样概括科学家精神。
近日,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科学家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真、善、美的追求和严谨的学风,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要多措并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一是要加强对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上营造学习科学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要加强对“两弹一星”、“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这些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航标;另一方面,要在党员、学生等群体内部营造向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典型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学习的良好氛围,他们都是牢记使命的追梦人,都是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追梦人,要号召广大群众向他们学习,一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二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力戒浮躁之风。
今天的中国,对科研的投入量已大大增加,但为何有突破性、原始性创新意义的科技成果为何还是相对较少呢?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科学家精神重视不够,科学学风不够扎实,科研工作者浮躁之风严重。
我们知道,科研工作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追求真理、求真务实才是科学的态度。
“四严”(严格、严肃、严谨、严密)是老一辈科学家对“学风”的概括,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力戒浮躁之风必须成为首要任务。
三是要注重培养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科研工作者。
“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这是钱学森先生的名言,激励了广大新时代的中国科研工作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调查问卷

“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调查问卷
单位:职务(职称):日期:
1.您认为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和要义是什么?请推荐您身边或您了解到的践行科学家精神的典型事迹。
(尽量注明典型事迹人物姓名、单位、职务、事迹概要等)。
2.对于我省多措并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您认为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以及具体建议?
3.对于通过制度机制创新,构建良好科研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科研环境,
您有何意见建议及具体措施方法?
4.对于大力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激发释放创新活力,您有何意见建议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