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叶绿素含量

合集下载

实验二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四. 结果计算
4.1 结果计算
C(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
Chl = (mg/g叶)
材料鲜重(g)
4.2 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及同 种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Chla/Chlb差异。
五. 注意事项
注意叶绿素一定要提干净,避免造 如果浓度太高可进行适当稀释
(浓度单位:g/mL)
(浓度单位:mg/L)
二. 试剂与材料
2.1 试剂: 丙酮、石英砂、碳酸钙 2.2材料: 水稻、玉米、花生、桑树等植物的新鲜叶片。 2.3 仪器与器皿: 分光光度计、台秤、剪刀、研钵、移液管、 漏斗、大试管
三. 实验步骤
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 ↓ 称0.5g叶用丙酮研磨 ↓ 匀浆过滤(用80%丙酮洗研钵及残渣,合并滤液) ↓ 滤液用80%丙酮定容至10mL ↓ 适当稀释后测A645、A663
注意分光光度计的规范使用
六. 思考题
为什么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其 Chl含量 有差异? Chla /Chlb有何适应意义?
分光光度计台秤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大试管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适当稀释后测a64541结果计算c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chlmgg叶材料鲜重g42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及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chlachlb差异
实验二. 实验二.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叶绿素a、b在长波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在663nm、 645nm,据Lamber-Beer 定律,可得浓度C与光密 度D间的关系式: D663=82.04Ca +9.27Cb D645=16.75Ca +45.6Cb CA= 12.72D663 – 2.59D645 CB= 22.88D645 – 4.68 D663 CT = 20.29D645 +8.02D663

重金属Cu2+胁迫对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重金属Cu2+胁迫对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重金属Cu2+胁迫对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重金属Cu2+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产生很大影响。

绿豆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和绿化植物,研究重金属Cu2+胁迫对绿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植物对重金属的响应机制,并为环境保护和植物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绿豆种子在重金属Cu2+胁迫下,幼苗的生长状况受到很大影响。

研究发现,重金属Cu2+的添加导致绿豆幼苗株高和根长显著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重金属Cu2+胁迫组的绿豆幼苗生长缓慢,生物量减少。

这是因为重金属Cu2+对绿豆根系的发育和营养吸收起到抑制作用,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影响植物生长。

重金属Cu2+胁迫还会对绿豆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造成影响。

研究表明,重金属Cu2+胁迫会导致绿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重金属Cu2+胁迫组的绿豆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显著减少。

这是因为重金属Cu2+胁迫引起叶绿素的破坏和降解,减少了光合作用的光能转化效率。

重金属Cu2+胁迫还会降低绿豆叶片的氧化还原酶活性,抑制抗氧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指的是镉、铬、汞、铅等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积累,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这些重金属物质对农作物生长也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种种影响,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污染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重金属元素通过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化肥的滥用以及土壤自然含量等途径进入土壤。

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浓度,重金属物质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改变,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会在植物根系吸收到,并通过植物的内物流而积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中。

这将导致农作物的生理代谢紊乱,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有研究表明,重金属污染对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次,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生理特性和养分吸收有着深远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的有效性。

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会因为重金属元素的干扰而降低,长期以往,植物将缺乏必要的营养元素,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重金属污染还会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和传导等生理过程,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气孔关闭,降低了植物光合效率,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近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减轻其影响。

第一,需要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土壤和水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的排放。

此外,还需要采取一些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吸收和累积修复、微生物降解等手段来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

另外,农业生产中的科学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农民需根据土壤的性质进行适宜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滥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重金属元素浓度过高。

此外,合理轮作、改良土壤结构、配置合理的农作物种植顺序也能减轻农作物暴露在重金属污染中的风险。

镉(Cd)作为一种高度有毒且生物累积性强的重金属污染物

镉(Cd)作为一种高度有毒且生物累积性强的重金属污染物

镉(Cd)作为一种高度有毒且生物累积性强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植物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土壤-植物连续体中,镉因其显著的毒性和流动性,引起了土壤科学家和植物营养学家的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探究镉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机能的影响,本研究以年轻嫩叶蔬菜品种Eruca sativa(芝麻菜)为对象,通过设计盆栽试验,模拟了不同浓度Cd(0、1.5、6和30 μmol/L)对幼苗的施用情境,对其形态、生理及生化适应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高镉胁迫下,E. sativa幼苗叶片中镉积累显著增加,这种积累可能会对植物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干扰。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镉胁迫使光合作用受到了显著抑制,表现为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同时,叶绿素a、b以及其他色素含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这暗示镉可能通过损害光合器官结构、抑制光合色素合成以及破坏光合电子传递链,从而削弱了植物的光合能力。

此外,镉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

抗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在镉处理后均呈现出显著降低的趋势。

这些酶在正常情况下起着清除活性氧、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的关键作用,其活性的降低表明镉胁迫使植物抗氧化防御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植物体内总抗坏血酸(TAS)的浓度在所有Cd施用水平上均有上升,这可能是植物在响应镉胁迫时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试图通过提高抗坏血酸的含量来抵御镉引起的氧化应激。

然而,抗坏血酸(AS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变化趋势较为复杂,在1.5μmol/L镉处理时不显著增加,而在6和30 μmol/L处理时表现出显著上升,但在最高浓度30 μmol/L镉处理下并未观察到显著下降。

综上所述,面对镉胁迫,E. sativa幼苗被迫将大量能量从生长转移至抗氧化代谢物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中,以期对抗镉的毒性效应。

重金属污染实验报告

重金属污染实验报告
– 什么是拟南芥 – 我们为什么选择拟南芥 – 什么是基因模式植物
• 拟南芥的种植 • 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水的配制、处理
21
实验器材与试剂
图为拟南芥种子
硝酸铅试剂
硝酸镉试剂
• 拟南芥种子,花盆,营养土,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 平、剪刀、研钵、漏斗、移液管、烧杯、丙酮、石英砂 、Cd(NO3)2、Pb(NO3)2、Cu(NO3)2、蒸馏水
– 什么是重金属? – 重金属有什么影响? – 重金属是如何影响整个生物圈的?
7
重金属的介绍
• 什么是重金属?
– 重金属有着广泛的定义。根据一种定义,重金属是在 元素周期表上,铜元素与铅元素之间的一组元素。他 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介于63.546和200.590之间,比重 大于4.0
8
重金属的介绍
• 重金属有什么影响?
• 因此,我们在实验中选择叶绿素含量作为衡量植 物是否受到重金属影响的重要指标
14
叶绿素测定原理
• 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 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光密度 ,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 根据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某有色溶液 的光密度D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 ,即:D=kCL。
• 已知叶绿素a、b的80%丙酮提取液在红光区的最 大吸收峰分别为663nm和645nm,又知在波长 663nm下,叶绿素a、b在该溶液中的比吸收系数 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下分别为 16.75和45.60,可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 式:
– I663 = 82.04Ca+9.27Cb (1) – I645 = 16.75Ca+45.60Cb (2)

实验新编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叶绿素含量

实验新编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叶绿素含量
提取液旳吸光度。假如浓度较高,合适稀 释后比色定量。
计算叶绿素含量Leabharlann • 叶绿素a和b及总叶绿素旳浓度分别为:
Ca、Cb和CT,可根据下式计算:
Ca=12.7A663-2.69A645 Cb=22.9A645-4.68A663 CT=8.02A663+20.21A645
式中:A663、A645分别为提取液在波长663nm、645nm下旳
吸光度。
数据处理与试验成果分析:
• 每个处理组旳平行测定成果用平均数±
原则误( ̄X ±SE)表达,用One-Way
ANOVA分析不同处理间旳差别性。可 Excel做图,展示试验成果并分析。
Let’s do it!
试验目旳
掌握叶绿素含量旳测定 了解重金属污染对叶绿素含量旳影响 了解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旳变化趋势
试验原理
植物叶绿素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含量 旳高下是反应植物光合作用能力旳一种主 要指标
叶绿素含量旳变化能够反应污染对植物光 合作用旳影响
试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研钵、滤纸、漏斗、5 mL移液管、分 光光度计等
材料:小麦
试剂:丙酮(80%) 、石英砂、氯化铬 (Cd 2+)系列溶液(0、5、10、25、 50mg/L)
试验环节1:试验材料培养
将大小百分比均匀旳种子用蒸馏水浸泡、 吸胀后,移入铺有2层滤纸旳培养皿中, 置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2 ℃ ~25℃)
试验环节2:分组染毒处理
在种子长出2片真叶后,分别用5个不同 浓度旳重金属氯化铬溶液处理
试验环节3:叶片中叶绿素提取
在暗处静置3 ~ 5min后,用一层滤 纸过滤到30mL烧杯中
用滴管吸收80%丙酮将研钵和滤纸 周围洗脱色素

铬污染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铬污染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铬污染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现代工业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绝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重金属污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铬作为重金属元素之一广泛地存在于工业和农业过程中。

虽然我们一般认为铬可以用于一些环保领域(如削减内燃机尾气排放量等),但过度排放铬元素也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流域内的植被被污染后,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本文将介绍铬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1. 铬污染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铬是一种具有强烈活性的金属元素。

虽然它可以被作为一种环保材料使用,但在流域内过度排放会导致植被生长被限制。

孟武松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土壤中的铬含量与植物的生长速度有关。

当铬元素的含量较小时,植物的新生长幅度逐渐变小,并最终停止生长。

当铬元素的含量超过一个阈值时,植物甚至可能死亡。

还有其他的几个研究也发现,大量长时间的铬含量会导致植物根系的生长不好,而这也会对植物生长的其他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2. 铬污染对植物生理的影响除了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外,铬污染还会对植物生理方面造成一定的危害。

首先,铬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产生一定的氧化压力,这会造成细胞膜的破坏,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理进程。

其次,过多的铬摄入可能会对植物的营养吸收造成影响。

通过一些实验可以发现,当土壤中的铬含量太高时,植物自身的叶绿素含量也会逐渐降低。

铬污染会影响到植物对氮、磷、钾、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

3. 对策和解决铬污染的方案面对铬污染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

首先,可以发展一些技术来削减排放量。

例如通过减少工业生产等措施来降低国内铬排放量。

其次,可以对一些有重度铬污染的地区采取一些地方性的控制措施。

例如,通过对流域内土壤进行修复等措施。

最后,也可以尝试开发环保技术应用,例如将流域中铬元素转换为无害的物质,以减少对植被和生态的危害。

总结通过对铬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理影响的探究,我们可以发现铬污染不仅造成植物生长的限制,还会对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理进程造成负面影响。

铅、镉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铅、镉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铅、镉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作者:李佩华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李佩华(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摘要:采用组织培养方法,以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品种米拉(S.tuberosumcv.Mira)为供试材料,研究重金属铅(Pb)、镉(Cd)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马铃薯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完整清晰,片层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紧密,分布均匀,细胞壁平滑致密,细胞核中核仁颜色清晰,结构完整。

经铅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体肿胀,类囊体排列紊乱,结构被破坏,线粒体膜部分溶解,细胞壁发生不同类型的变化。

镉胁迫后,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片层结构模糊,比对照出现了更多的淀粉粒,线粒体变形、嵴消失、空泡化,膜系统破坏明显。

说明铅、镉在马铃薯中有一定的蓄积作用,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可作为马铃薯对重金属抗性分析的依据。

关键词:铅;镉;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叶绿素;超微结构中图分类号:O614;S532;Q9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6-3974-04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6.036收稿日期:2015-05-15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2ZA149)作者简介:李佩华(1975-),男,四川成都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马铃薯育种、栽培生理及良繁技术研究,(电话)13778616260(电子信箱)Lipeihua_2004@sina.com。

在全球工业迅猛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现代社会,城市化的推进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重金属的污染最为突出,其直接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安全隐患之一。

据统计,中国目前受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已达2.0×107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1],每年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粮食经济损失至少达200亿元[2],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的重金属氯化铬溶液处理
每组3个平行处理
实验步骤2:分组染毒处理
每天用蒸馏水冲洗1次,再用原组重金 属溶液培养
培养1周后,即可用
实验步骤3:叶片中叶绿素提取
取新鲜植物叶片0.1g (5株等长植物)
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80%丙酮2.5mL和 少量(3 ~ 4粒)石英砂研成糊状,再加3mL 80%的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实验步骤3:叶片中叶绿素提取
在暗处静置3 ~ 5min后,用一层滤 纸过滤到30mL烧杯中 用滴管吸取80%丙酮将研钵和滤纸
周围洗脱色素
待滤纸和残渣全部变白后,用80% 丙酮定容至20mL
实验步骤4:测定吸光度
先用少量色素提取液清洗比色皿2 ~ 3次, 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皿中 80%丙酮作空白对照
在波长分别为高,适当稀 释后比色定量。
计算叶绿素含量
• 叶绿素a和b及总叶绿素的浓度分别为:
Ca、Cb和CT,可根据下式计算:
Ca=12.7A663-2.69A645
Cb=22.9A645-4.68A663
CT=8.02A663+20.21A645
式中:A663、A645分别为提取液在波长663nm、645nm下的
吸光度。
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
• 每个处理组的平行测定结果用平均数± 标准误( ̄ X ±SE)表示,用One-Way ANOVA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性。可 Excel做图,展示实验结果并分析。
Let’s do it!
实验目的
掌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了解重金属污染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了解在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实验原理
植物叶绿素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含量 的高低是反映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的一个重 要指标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污染对植物光 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研钵、滤纸、漏斗、5 mL移液管、分 光光度计等 材料:小麦
试剂:丙酮(80%) 、石英砂、氯化铬 (Cd 2+)系列溶液(0、5、10、25、
50mg/L)
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培养
将大小比例均匀的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吸 胀后,移入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中,置
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22 ℃ ~25℃)
实验步骤2:分组染毒处理
在种子长出2片真叶后,分别用5个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