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寒腿的真面目是骨性关节炎讲解
浅谈老寒腿怎么调理好得快

浅谈老寒腿怎么调理好得快
老寒腿主要发病于冬季或者是阴雨天时,除了疼痛会加重之外,也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主要就是因为身体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从而影响身体经络、关节、气血等。
所以需要我们平时注意调理,那么,老寒腿怎么调理好得快?下面我们就通过文章内容一起来了解。
老寒腿和西医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类似,是一种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的腿部,尤其是膝关节,会出现反复发生、久治不愈的酸、麻、疼、痛等感觉。
中医当中所说的老寒腿,是由于患者长时间的有下肢的受凉,继而使患者的下肢的相关关节出现一系列无菌性的炎症。
除此以外,还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一些下肢的骨和肌肉产生类似的病变,此类患者也可能会比较怕凉,而且在下肢受凉之后,会有关节疼痛明显加剧的情况。
调理的话日常服用药酒就是不错的选择,比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的国公酒,能够减少老寒腿带来的疼痛,还能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另外就是注意保暖,只要是待在房间里,就要保证房间里面温度是适宜的,不要太凉但也要切忌太热,所有的衣物被褥要常晒防潮;降温、天气转冷时,及时增添衣裤被褥;尤其要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在秋冬季外出时最好使用保暖护膝。
一定要记得护住腿部。
关于寒腿怎么调理好得快这一问题的介绍,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吧。
对于被老寒腿困扰的人来说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避免反复发作。
别把腿疼都当成是“老寒腿”

别把腿疼都当成是“老寒腿”作者:郑金美来源:《家庭文化》2016年第03期今年68岁的黄老太,两年前感到行走时左侧腿疼,也没当回事。
她再一想自己都60多岁了,腿脚出现点小问题也正常,所以根本没把它当成病,更没有去医院进行检查。
随着时间推移,黄老太的腿疼不仅一点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尤其是今年元旦过后,以前还能走一公里的她现在连两百米都走不了。
近日,黄老太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医院做了下肢血管彩超。
但是,医生说问题不大不足以引起现在的症状,并建议其前往椎间盘病诊疗中心就诊。
黄老太的儿子又带她来到椎间盘病诊疗中心,接诊医生建议她做一个腰椎CT。
CT结果显示有一个突出块正好卡压到神经,确诊了黄老太的症状正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需要手术治疗。
“听医生说,幸亏我检查及时,要是时间长了还可能瘫痪呢。
”黄老太说,等做完手术回家后,她得赶紧提醒身边和她有相似症状的老姐妹,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老寒腿”也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症状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腿部酸麻胀痛或有沉重感,疼痛和行动不便,关节畸形等。
患者受寒时症状还会加重、反复。
但是,引起下肢发凉的原因很多,未必都是“老寒腿”,有些更不能大意。
少数腰突症患者由于突出的髓核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或窦神经的交感神经纤维,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收缩,故出现下肢发凉、发冷,甚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还有少数腰突症患者,因突出的髓核压迫或刺激到本体感觉和触觉神经纤维,也会出现下肢麻木,但无疼痛。
麻木和发凉的感觉在青壮年患者中多发生于腰突后期,或发生于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后。
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就以麻木和发凉为主,疼痛倒不明显。
一般情况下,经保守治疗大多数可以缓解症状,但是病情严重者,效果却不佳,经手术治疗才可痊愈。
人体的动脉好比一个输油管道,动脉血每时每刻在动脉中流动。
一旦在动脉内壁上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随着斑块不断增大,管腔逐渐狭窄,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流就会减少,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堵塞时,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
骨科热门“老寒腿”

骨科热门“ 老寒腿”老寒腿是指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统称为老寒腿。
因为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度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
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本文就老寒腿的相关知识做一些介绍。
一、什么是老寒腿?“老寒腿”又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冬季好发作的常见病。
老寒腿主要是因为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进而引起关节活动不便、肿胀、疼痛等症状。
冬季气候转凉、雨雪天气是其复发或加重的主要诱因。
由于老寒腿发生的同时关节活动常受限,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对于糖尿病患者,老寒腿的发生会因为关节活动受限而影响运动控糖。
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老寒腿病史者在冬季需加强护理,预防老寒腿复发。
二、关于老寒腿的认识误区有哪些呢?误区一:老寒腿是老年病的确,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这种病并非与年轻人无关。
尤其是年轻女性,深秋时节依然短裙飘飘,虽美丽却“冻”人,老寒腿就会找上门来。
所以提醒那些爱美却忽视了健康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和适当锻炼,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而让老寒腿钻了空子。
误区二:老寒腿治好了不会再犯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
但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气象环境,则很容易复发。
因此,在冬季老寒腿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做好腿部(膝关节最重要)的保暖。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怕热的老寒腿患者夏天也会犯病。
因为他们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的环境里,而空调房间的冷空气总在最低层,加之墙体温度很低,有老寒腿毛病的下肢自然就遭殃了。
误区三:哪儿疼就锻炼哪儿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症状。
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老寒腿的最佳治疗方法

老寒腿的最佳治疗方法老寒腿,俗称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
它以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常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和手关节等部位。
老寒腿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年龄、遗传、生活方式和骨骼结构等因素有关。
虽然老寒腿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老寒腿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改进等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局部冷热敷等。
非甾体消炎药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要遵医嘱服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缓解炎症,但副作用较大,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局部冷热敷可以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减轻肌肉痉挛来缓解疼痛。
其次,物理治疗是老寒腿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热疗、适度运动和康复训练等。
按摩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减轻疼痛。
热疗通过热敷或温泉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适度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疼痛。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强化肌肉群,提高关节的支撑能力,减轻关节的负担。
另外,改善生活方式对于老寒腿的治疗同样重要。
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首先是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重症状。
通过科学饮食和适度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其次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剧烈运动,减少关节的磨损。
同时,要避免寒冷和湿气,保持室内温暖和干燥,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僵硬。
此外,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对老寒腿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
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加重疼痛感受,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调节情绪,可以通过锻炼、休闲活动和心理疏导等措施实现。
总之,老寒腿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改进是老寒腿治疗的主要手段。
除此之外,合理的心理调节也对老寒腿的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患者来说,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缓解老寒腿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老年人老寒腿怎么办?

老年人老寒腿怎么办?老寒腿,这可是困扰不少老年人的常见问题。
一到天气变冷、潮湿的时候,那种从骨头缝里透出来的酸痛、麻木,甚至是刺痛,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那面对老寒腿,咱们到底该怎么办呢?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啥是老寒腿。
老寒腿其实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名称,它通常指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这是由于膝关节长期磨损、老化,加上受寒、劳累等因素引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磨损、变薄,骨头之间的摩擦增大,就容易引发炎症和疼痛。
而且,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稳定性下降,也会加重老寒腿的症状。
那得了老寒腿,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啥呢?保暖可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秋冬季节,一定要给膝关节做好保暖措施,穿上厚裤子、戴上护膝,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膝盖。
睡觉的时候,也可以在膝盖处盖上薄毯子。
适当的运动对于缓解老寒腿也很有帮助。
但这里说的运动可不是那种剧烈的、会加重关节负担的运动,而是一些比较温和的,比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散步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游泳因为水的浮力减轻了关节的压力,骑自行车能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同时又不会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冲击。
不过,运动也要适量,不能过度劳累,不然反而会加重病情。
除了运动,日常的姿势也很重要。
老年人在坐着的时候,尽量不要跷二郎腿,这样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
站立的时候,要保持身体的正直,不要弯腰驼背,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上下楼梯的时候,要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着急。
在饮食方面,老年人也要多注意。
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肉、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都有助于增强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了,那有没有什么治疗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老寒腿的症状比较轻,可以先尝试一些保守治疗的方法,比如热敷、按摩、针灸等。
热敷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在膝关节上,每次 15 20 分钟,每天 2 3 次,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按摩可以自己轻轻按摩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穴位,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老寒腿”,别轻视

“老寒腿”,别轻视人们口中的“关节炎”“老寒腿”,医学上称为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或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病),只因它像“天气预报”一样会在气候转冷、阴天下雨时疼痛加重,且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因而俗称“老寒腿”。
年龄越大越严重“老寒腿”是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越来越严重。
早期有两侧或一侧膝关节经常性隐痛,活动时加重,尤其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休息后缓解。
阴天下雨、气候变凉时症状加重。
急性疼痛发作时关节僵硬,活动时有弹响声。
久坐后关节僵硬加重,活动后稍有好转。
到后期,膝关节会肿大变形,活动范围受限,出现持续性疼痛。
一旦损伤修复难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关节长时间过度使用,关节处的软骨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剥脱。
失去了软骨的保护,软骨下的骨头就会在摩擦过程中长出“骨刺”,最终导致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和活动受限。
因此,骨关节炎实际上是因为关节软骨磨损造成的无菌性炎症。
一般说来,人类的骨骼在25~30岁会迎来发育的顶峰,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
关节软骨也不例外,而且因为长期使用或受到暴力冲击,更容易出现损伤。
由于关节软骨的结构特殊,几乎没有再生能力,一旦损伤很难自行修复。
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正常使用关节,关节会陪着我们慢慢变老,直到陪我们走完一生。
但是,由于现代人缺乏运动、超负荷使用、创伤等,使得关节损伤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有误区,快改正误区一:关节痛就补钙。
很多患者一遇到关节痛,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得了骨质疏松,于是赶紧补钙。
结果,有些骨关节炎患者吃了大半年的钙片,关节疼痛并未好转。
误区二:不吃止痛药。
很多人认为,止痛药并不能治病,还会带来很多的副作用,所以很多骨关节炎患者宁愿强忍疼痛也不愿服用止痛剂。
要知道,临床医生所使用的常见止痛药如西乐葆、扶他林、芬必得、美洛昔康、尼美舒利等,都是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骨关节炎患者在急性炎症期适当应用该类止痛药,能够缓解病情发展。
但是,止痛药虽然有效,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不可滥用。
关于老寒腿的知识

关于老寒腿的知识哎呀呀,老寒腿呀,就像一个爱捣乱的“小坏蛋”呢,老是让好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的腿不舒服哦,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了解一下老寒腿的知识挺重要的呀,现在我就来和你们说一说呀。
老寒腿其实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呢,不过大家都习惯叫它老寒腿啦。
它呀,常常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变得更严重哦,就好像那些冷空气是小坏蛋的“好伙伴”,一起来欺负我们的腿似的。
比如说,到了冬天呀,风呼呼地吹着,有些有老寒腿的人,就会觉得膝盖那里又疼又胀,走路都不利索了呢。
老寒腿的症状可不少呀。
最明显的就是膝盖会疼啦,那种疼的感觉有时候像针扎一样,一下一下的,可难受了呢。
我听邻居爷爷说呀,他的老寒腿犯起来的时候,疼得他都没法好好坐着,只能不停地揉膝盖,想让疼的感觉减轻一点哦。
还有呀,膝盖会变得很胀,就好像里面塞了个小气球,鼓鼓的呢,而且呀,腿还会觉得发僵,早上起床的时候最明显啦,刚要下地走路,腿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要活动好一会儿才能慢慢正常起来呢。
那老寒腿是怎么来的呀?有好多原因呢。
有的人呀,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太劳累啦,老是让膝盖干重活,像那些搬运工人呀,一天到晚要搬好多东西,膝盖经常受力,时间长了,关节就慢慢磨损了,年纪大了就容易得老寒腿哦。
还有呢,要是以前膝盖受过伤,没好好养着,也可能会引发老寒腿呀。
我知道有个叔叔,以前打球的时候把膝盖摔伤了,当时没太在意,后来呀,每到天冷的时候,膝盖就疼得厉害,就得了老寒腿呢。
另外呀,体重太重也对膝盖不好哦,膝盖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像背着很重的包袱一样,时间久了,也容易出现问题,得老寒腿的几率就大啦。
怎么预防老寒腿呀,这可有办法呢。
平时呀,要注意保暖哦,到了天冷的时候,一定要穿上厚裤子,最好戴上护膝,就像给膝盖穿上了一层“铠甲”一样,让冷空气进不来呢。
像我奶奶呀,一到冬天,出门就会戴上护膝,她的老寒腿犯得就比以前少多了呢。
而且呀,要适当运动,可不是那种很剧烈的运动哦,像散步、打太极拳就很不错呀,能让膝盖周围的肌肉变得更强壮,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膝盖啦。
“老寒腿”是怎么回事?

“老寒腿”是怎么回事?
“老寒腿”是俗称,在医学上称为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病。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位于下肢髋、踝关节之间,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逐渐磨损、破坏。
腰或下肢先天性发育缺陷,或关节受伤、炎症等,可使关节接触面不平滑,负重力线变化,是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
关节退变虽然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过程,但膝关节活动受限将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必须加强预防,采取各种措施,推迟发生时间,减轻病情程度,延缓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对下肢的骨、关节畸形或疾病应及早治疗,并注意防止外伤或过度劳累。
人过中年,尤应注意生活规律,经常适当活动,可促进关节软骨吸收营养,并保持关节活动范围。
同时又要劳逸结合,避免活动过多、过量,损害关节。
可选择打太极拳、慢跑、散步、做体操等运动,持之以恒。
保证睡眠和营养,节制饮食,防止过度肥胖,以减轻关节负重。
拄手杖也可减轻关节负担。
防止关节受寒湿侵袭,可使用护膝。
如觉得膝关节不适,应尽早到医院查治。
疼痛厉害时,可遵医嘱选服消炎痛、布洛芬、力美松之类药物。
如有关节积液,可抽出液体,同时注入强的松龙等药物。
但切记,这种药虽能较快地控制症状,对关节软骨却有不良作用,不宜连续或大量应用。
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
老年人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风寒湿邪容易侵入,阻滞经络,发生痹症。
宜采用中药舒筋通络,祛寒除湿。
常用中成药有天麻杜仲丸、壮骨关节丸、舒筋活血片等,也可选用麝香追风膏、狗皮膏、伤湿止痛膏外贴,或搽正骨水、正红花油等。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顾羊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寒腿”的真面目是骨性关节炎
很多老年在在遭受着“老寒腿”的折磨,每当阴雨天等气候潮湿的时候,膝关节就出现疼痛加重,其中以中老年人为多,因此也被称为“老寒腿”,它其实是一种骨性关节炎。
“老寒腿”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寒腿”其实就是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使关节接触面不平滑,负重力线变化,从而使膝关节发生退变性变化而导致骨性关节炎;另外寒冷和潮湿等因素作用于机体,容易引起膝关节局部的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功能紊乱,从而加重此病。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属全身疾病的一种表现,其症状和表现明显不同于骨性关节炎。
老寒腿患者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要注意预防。
“老寒腿”的发作与气候关系密切。
因此,到了深秋季节应特别注意膝关节的保健,首先要注意腿部的保暖防寒。
其次,要抓紧治疗。
不能轻易听信所谓的偏方、验方,因为许多所谓的偏方验方都掺有激素,长期服用会对机体造成不良损害。
可在关节腔内注射具有润滑、营养关节作用的玻璃酸钠注射液,效果良好。
同时可配合理疗,如远红外线照射、磁疗、中医灸疗、以及温泉水疗等,可加快血液循环,抑制炎症,有利于康复。
同时,人们应当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游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如果关节已有不适或病变,应避免以半蹲姿势,做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摇晃动作,以免加重病情。
一旦膝关节持续出现酸痛、寒凉感,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什么是骨性关节炎
一、什么是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病变,骨关节炎的名称极多,如肥大性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变性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或骨关节病,均指一种病,国内统一使用骨关节炎。
其患病率随着年龄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发。
骨关节炎以手的远端和近端指间关节,膝、肘和肩关节以及脊柱关节容易受累,而腕、踝关节则较少发病。
二、骨性关节炎病因病理
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软骨退行性变性和消失,以及关节边缘韧带附着处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赘,并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关节之间摩擦力很小不会造成磨损,除非过度使用或损伤。
造成骨关节炎的最可能原因是合成软骨成分的异常,如胶原(是一种坚韧的、结缔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和粘蛋白(一种产生软骨弹性的物质)的异常。
另外,软骨虽然生长旺盛,但是很薄,其表面很容易发生破裂。
关节边缘的骨过度生长,形成可以看见和摸到的包块(称为骨赘)。
骨赘引起关节面不平,干扰正常关节的功能,引起疼痛。
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
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检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关节炎,通常所指的骨关节炎属于这一类;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在其它各种病因或疾病的基础上,诱发的病变,如创伤、类风湿关节炎、神经及内分泌疾病等。
这一类骨关节炎的病变比较局限,不伴发赫伯登结节。
反复使关节劳损的人群是患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如铸造工人、矿工和公共汽车司机等。
但是进行长跑锻炼的人却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
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三、骨性关节炎症状
1、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多发生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继发性关节炎,发病年龄较小,30-40岁多见,最常见的关节为颈椎、腰椎、髋、膝、踝、肩、肘、手指等关节
2、骨性关节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而加重,肢体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时困难,稍活动疼痛僵硬很快缓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出现僵硬、疼痛,症状明显,经过活动后关节症状减轻或消失,由于早期出现此症状不被重视,加上没有及时治疗,此症状慢慢加重,每1-2年急性发作一次,发作时关节轻微肿胀或有少量积液,有时关节活动出现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3、骨性关节炎晚期关节疼痛加重,夜间休息时能疼醒,疼痛为持续不断,直至关节变形,肿大,功能活动受到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四、骨性关节炎诊断检查
1、症状和体征。
2、X光检查、诊断。
骨关节炎具有特异性:关节软骨以增生为主,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变窄。
3、实验室检查,骨关节炎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不快,C肽-反应蛋白不升高。
五、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
1、骨性关节炎非药物治疗
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治疗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
欧美国家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以上治疗可以减轻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医护人员的观念还比较薄弱,今后加强这项工作的力度是各级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出现股四头肌肌力减弱,以往认为这是由于废用性萎缩引起的,但国外近来研究认为,股四头肌萎缩并不完全是骨关节炎引起的,而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可能是造成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股四头肌肌力的减弱,膝关节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正常肌肉所应有的缓冲能力降低,因此加强股四头肌肌力的训练和有氧训练对骨关节炎病人是有益的。
2、骨性关节炎药物治疗
(1)透明质酸钠:为关节腔滑液的主要成分,为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在关节起到润滑作用,减少组织间的磨擦,关节腔内注入后可明显改善滑液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强关节液的粘稠性和润滑功能,保护关节
软骨,促进关节软骨的愈合与再生,缓解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常于关节内注射,1次25mg,1周1次,连续5周,须严格无菌操作。
(2)氨基葡萄糖:为构成关节软骨基质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单糖,正常人可通过葡萄糖的氨基化来合成GS,但在骨关节炎者的软骨细胞内GS合成受阻或不足,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胶原纤维结构破坏,软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损及破坏。
氨基葡萄糖可阻断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促使软骨细胞合成具有正常结构的蛋白多糖,并抑制损伤组织和软骨的酶(如胶原酶、磷脂酶A2)的产生,减少软骨细胞的损坏,改善关节活动,缓解关节疼痛,延缓骨关节炎症病程。
口服1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
(3)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对抗炎症反应,缓解关节水肿和疼痛。
可选用布洛芬1次200~400mg,1日3次;或氨糖美锌1次200mg,1日3次;尼美舒利1次100mg,1日2次,连续4~6周。
3、骨性关节炎手术治疗
骨性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就应该考虑手术干预。
1、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有人主张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这一类手术对有些病人术后近期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能肯定。
2、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关节置换手术存在一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如部件的松动和磨损、骨溶解,这些并发症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
因此,严格掌握关节置换的手术指征显得十分重要。
严格地讲,手术指征包括:①有关节损害的放射学证据;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续疼痛或者已造成残疾;③对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人。
由于人工关节置换的效果与手术时间的长短、医师的经验、病人术前的身体条件、围手术期处理和康复训练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一个好的关节外科医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且训练有素、技术熟练,才能独立胜任人工关节置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