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设计方案评审要点(参考模板)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评审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评审引言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评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施工方法、材料选择、监测预警等方面,对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行评审,并提出一些建议。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评审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基坑布置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的布置方案进行评估。
包括基坑的位置、尺寸、形状等。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基坑的布置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并避免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造成不利影响。
2.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基坑支护的前提工作,评审人员需要对土方开挖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评估。
包括挖土的顺序、挖土的深度、土方开挖时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等。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土方开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是保证基坑稳定和安全的关键。
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类型、材料、施工方法等进行评估。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是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核心内容,评审人员在评审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支护材料的选择评审人员需要对支护材料的性能、质量、供应渠道等进行评估。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支护材料的质量和供应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同时尽量选择成本合理的材料。
2. 支护施工工艺评审人员需要对支护施工的工艺流程进行评估。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支护施工的步骤合理、施工方法科学,能够保证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3. 安全措施评审人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评估。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和预防措施等。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工人的安全。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评审的重要环节,评审人员需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 锚杆材料评审人员需要对锚杆材料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包括强度、耐腐蚀性、抗拉强度等。
评审人员需要确保所选用的锚杆材料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并能够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坑围护施工方案评审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方案上海建工七建集团二0一六年一月十三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一, 一般概况 (4)二, 结构概况 (4)三, 工程地质与周边环境介绍 (4)四, 基坑围护方案阐述 (7)五, 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10)第二章施工打算与总体部署 (11)一, 方案编制依据 (11)二, 技术打算 (11)三, 施工设备, 材料打算 (12)四, 其他施工打算 (12)五, 工程重点限制 (13)六, 施工阶段划分 (12)七, 总体施工流程了解 (12)八, 总体施工现场布置 (13)第三章测量施工方案 (14)一, 施工测量依据 (14)二, 测量限制措施 (14)三, 围护结构平面施工测量 (14)四, 围护结构高程施工测量 (15)第四章型钢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 (15)一, 开挖沟槽 (17)二, 双轴搅拌桩孔位定位 (17)三, 型钢双轴搅拌桩施工 (17)四, 搅拌桩施工要点 (21)五, 施工质量标准 (22)六,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22)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围檩与钢支撑施工方案 (23)一, 混凝土圈梁施工流程 (23)二, 混凝土圈梁施工工艺 (23)三, 支撑施工 (23)四, 钢筋混凝土围檩与钢支撑施工要求 (24)第六章压顶施工方案 (27)一, 施工方案 (27)二, 施工流程 (27)三, 施工方法 (27)四, 施工质量要求 (28)第七章砼支撑施工方案 (29)一, 砼支撑施工流程 (29)二, 施工工艺 (29)三, 混凝土围檩施工技术要求 (30)第八章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31)一, 降水的目的 (31)二, 降水方案 (31)三, 降水施工设备 (31)四, 降水的重点 (32)五, 降水施工 (32)六, 井点施工的要点 (33)七,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3)八, 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3)第九章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36)一, 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36)二, 土方开挖施工原则 (36)第十章主要施工机械, 劳动力与材料配置 (38)一,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38)二, 劳动力支配表 (39)三, 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40)第十一章临时用电方案 (41)一, 用电设备 (41)二, 负荷计算: (41)三, 施工用电方案: (41)四, 平安用电与消防技术措施: (41)五, 施工现场电器系统图 (42)第十二章施工进度支配保证措施 (43)一, 施工工期 (43)二, 确保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43)三, 施工进度支配表 (43)第十三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4)一, 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44)二,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4)三, 轻型井点降水 (44)四, 质量保证体系 (45)第十四章四周环境爱护措施 (46)一, 施工监测的必要性 (46)二, 重点了解 (46)三, 基坑开挖过程监测 (46)第十五章基坑工程应急预案 (48)附各阶段的施工图纸附信息化施工监测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 一般概况(1)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基坑围护工程(2)项目位置:奉贤区南金汇路东侧,成功河南侧,百曲路北侧区域(3)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4)设计单位:xxxxxxxxxxxx(5)勘察单位:xxxxxxxxxxxx(6)总包单位:xxxxxxxxxxxxx二, 结构概况本工程总用地面积约16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含保温层)约3730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5013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1776平方米。
基坑方案评审要点分析

基坑方案评审要点分析1.设计合理性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结构物的类型、规模、地理位置、土质条件等方面的要素。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并与相关标准和规范相符合。
2.施工安全性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方案的施工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挖土和填土施工的安全性、支护和加固结构的稳定性、基坑周边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3.地质和土壤条件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评估。
这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岩石条件等方面。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和土壤条件,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4.环境保护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噪音和振动的影响等方面。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是否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且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和规定。
5.工期和成本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方案的工期和成本进行评估。
这包括施工的时间安排、人力资源的需求、工程材料的采购等方面。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是否能够保证工期的合理性和成本的控制,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6.工程质量控制评审人员需要对基坑工程方案的工程质量控制进行评估。
这包括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质量检测和验收等方面。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是否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最终达到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7.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评审人员需要评估基坑工程方案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工程设施的维护成本和周期、使用寿命的评估等方面。
评审人员需要确定方案是否能够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成本,并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综上所述,基坑方案评审需要对设计合理性、施工安全性、地质和土壤条件、环境保护、工期和成本、工程质量控制、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只有通过评审,才能确保基坑工程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靠性,为施工提供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04附件1-边坡、基坑支护方案评审模板

4 工作计划
编写说明: 项目工作计划(包含设计、施工、成本招采等方面)。
16
XXXXXXXXX项目 基坑支护方案评审
2019年X月X日
会议时间:2019年x月x日 地 点:xx会议室 参会人员: 集 团: xxxx公司:
CONTENTS 目录
一、边界条件 二、基坑支护方案 三、风险提示 四、工作计划
一、边界条件
一、边界条件 1.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1.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3 场地布置 1.4 周边项目基坑支护型式及当地
7
一、边界条件 1.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1.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3 场地布置 1.4 周边项目基坑支护型式及当地
特殊要求调研 二、基坑支护方案 2.1 项目现场情况及设计思路 2.2 不同方案技术比选 2.3 方案成本测算及对比分析 三、风险提示 四、工作计划
1.4 周边项目基坑支护型式及当地特殊要求调研
3 风险提示
编写说明: 风险提示(包含设计、施工、成本招采等方面)。
14
四、工作计划
一、边界条件 1.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1.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3 场地布置 1.4 周边项目基坑支护型式及当地
特殊要求调研 二、基坑支护方案 2.1 项目现场情况及设计思路 2.2 不同方案技术比选 2.3 方案成本测算及对比分析 三、风险提示 四、工作计划
2.1 项目现场情况及设计思路
编写说明:
包含现场特殊要求、工程难点、工期要求、质量安全管理难点、非技术因素或风险梳理等; 包含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设计年限、安全等级、可选用的基坑支护型式(至少两种方案)、降排水方案概述等。
10
一、边界条件 1.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1.2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1.3 场地布置 1.4 周边项目基坑支护型式及当地
基坑设计方案评审要点

d)计算剖面是否齐全,孔位选择是否正确,土层是否表示在剖面图上;
e)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计算内容是否齐全,计算深度是否与图纸吻合;
f)计算的工程是否与图纸及对施工的要求吻合;
g)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五、围护设计图纸的评审要点
a)图纸是否齐全,表述是否清晰,前后是否矛盾;
b)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支撑布置是否合理;
c)提供的勘探点线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剖面图是否齐全。
5、围护设计选型合理性的评审要点
a)围护型式是否综合考虑了工程结构、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工程施工工期及可行性,是否安全、合理、经济;
b)方案的比选和确定是否全理;
c)基坑围护是否超红线;
d)平面支撑体系的道数、形式、间距是否合理;
e)是否结合地质情况、周围环境、围护体型等综合考虑降排水情况,重点关注降水是否可行,降水对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计算书与降水控制标准是否吻合,承压水的处理方式,降水方式及构造,封井的数量及时间;
c)基坑安全等级确定是否合理。
3、周边环境评审要点
a)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建造年代、现有状况的描述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
b)周边道路的距离;管线的管型、管径、距离、深埋等;河流分布、边坡状态或完整性及可能对基坑的影响、自然地坪村高的描述等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
c)基坑开挖对重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影响的分析。
4、地质情况评审要点
a)应结合专业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复核提供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容重、抗剪强度指标、渗透系数、压缩模量、含水量、孔隙比等)是否齐全,复核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是否正确、合理;
b)应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条件,如承压水、流砂、沼气、暗塘、淤泥质土或软弱夹层、断层、岩溶(洞)、河流等,基坑设计是否已考虑不良地质情况对基坑安全带来的影响;
(完整版)基坑围护设计方案评审要点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评审重点一、评审内容及原则基坑围护设计方案评审应包含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文字表述、计算书、施工图。
评审原则:内容应齐备详尽、计算正确且实质工况一致、围护形式合理安全且经济合用、技术可行、施工图节点详尽明确拥有可操作性。
二、详细评审要求1、内容齐备性1.1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的内容应包含文字说明和计算书、施工图三部分。
2、文字部分的评审重点2.2 文字说明应包含:工程概略、周边环境状况、工程地质状况、围护形式选择、围护系统详细要求、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现场监测和应急举措。
2.2.1 工程概略评审重点1)工程规模、建设主体、建筑结构概略。
特别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状况,包括周边承台、地梁、电梯井、消防水池、集水井、汽车坡道、后浇带的散布状况、工程桩形式等。
这些参数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确实定、围护结构换撑(特别是斜撑)、施工区块的区分有关。
2)基坑开挖深度确实定。
关于软黏土、承台散布较密、有地梁的地下室,宜取承台底垫层作为基坑开挖深度,其余状况可综合考虑;关于凑近基坑边的坑中坑或局部较深的,开挖深度确立应综合考虑。
2.2.2 周边环境评审重点1)应有周边建筑物、修建物的距离、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建筑年月、现有状况的描绘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剖析;2)应有周边道路、管线的距离、埋深等;河流散布、边坡状态及可能对基坑的影响、自然地坪标高的描绘等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剖析。
2.2.3 地质状况评审重点1)要联合专业单位供给的地质报告进行评审,查对有关参数及取值能否正确、合理;2)特别注意能否存在不良地质状况,如承压水、流砂、沼气、暗塘、淤泥质土或脆弱夹层、断层、熔岩(洞),基坑设计能否已考虑对基坑安全带来的影响;2)物理力学指标能否取值合理适合;3)设计计算能否考虑了最不利状态。
2.2.4 围护设计选型的合理性评审重点1)围护形式能否综合考虑了工程结构、四周环境、工程地质及经济方面,能否安全、合理、经济;2)能否超红线;3)平面支撑系统能否合理;4)能否联合地质状况、四周环境、围护体状况等综合考虑降排水状况,重点关注降水能否可行。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评审要点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评审要点一、工程概况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土质等基本情况2. 工程的重要性、影响范围和施工环境3. 工程的施工期限和截止日期二、设计方案评审1. 基坑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2. 基坑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设计是否对基坑边坡稳定性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评估4. 设计是否考虑了地下设施和管线的保护三、施工方案评审1. 基坑开挖方法和工序的合理性和安全性2. 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和工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3. 地下水的排水和处理方案的合理性和效果4.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的评估及相应的应对措施5. 施工现场布置和安全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四、材料和设备评审1. 施工所需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 施工所需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是否符合施工要求3. 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供应渠道及保障措施五、施工组织与管理评审1. 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 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和完整性3. 施工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六、环境保护与安全评审1. 施工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2.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对措施3.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风险评估4. 施工现场的环境及安全监测与管理系统七、质量控制评审1.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措施和程序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验收标准和程序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整改措施八、预算和成本评审1. 施工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 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3. 施工过程中的预算和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以上为基坑工程施工方案评审的主要要点,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全面评审,可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和协调,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
建筑基坑支护方案审查要点

建筑基坑支护方案编制要点AQ3.2.2一、工程概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基坑所处的地段,周边的环境。
2.四周市政道路、管、沟、电力电缆和通讯光缆等情况。
3.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及其他要求。
二、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1.施工区域内建筑基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要有土的常规物理试验指标,必须提供土的固结块剪内摩擦角φ、内聚力c、渗透系数K等数据。
2.施工区域内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情况。
3.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道、管线图和有关资料,如位置、深度、直径、构造及埋设年份等。
4.邻近的原有建筑、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基础荷载及上部结构现状,如有裂缝、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
5.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及车辆载重情况。
三.基坑支护设计: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支护方案选择及设计,内容有:1.设计原则(3.1.1、3.1.3、3.1.4、3.1.5、3.1.6条);2.支护结构选型(3.3.1、3.3.2、3.3.3条);3.荷载标准(3.4、3.5条);4.质量检测(3.6条)。
四、支护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根据选择的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安排支护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如采用挡土板桩,施工顺序:建筑工程定位→板桩墙定位→安装导向围檩→沉打板桩→拆除导向围檩→安装拉锚或支撑装置→挖土(视基础深度,确定分层开挖厚度和相应支护设施)→基础施工→填土→拆除拉锚或支撑→拔除板桩。
挡土板桩施工必须做到:1.确保坑壁稳定,施工安全;2.确保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安全;3.考虑基础施工各工序如挖土、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便于进行;4.尽可能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五、基坑施工: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
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评审要点
一、评审内容及原则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评审应包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文字表述、计算书、施工图。
评审原则:内容应齐全详细、计算正确且实际工况一致、围护形式合理安全且经济适用、技术可行、施工图节点详细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二、具体评审要求
1、内容齐全性
1.1 基坑围护设计方案的内容应包括文字说明和计算书、施工图三部分。
2、文字部分的评审要点
2.2 文字说明应包括:工程概况、周边环境情况、工程地质情况、围护形式选择、围护体系具体要求、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现场监测和应急措施。
2.2.1 工程概况评审要点
1)工程规模、建设主体、建筑结构概况。
特别是地下室结构设计情况,包括周边承台、地梁、电梯井、消防水池、集水井、汽车坡道、后浇带的分布情况、工程桩形式等。
这些参数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的确定、围护结构换撑(特别是斜撑)、施工区块的划分有关。
2)基坑开挖深度的确定。
对于软粘土、承台分布较密、有地梁的地下室,宜取承台底垫层作为基坑开挖深度,其他情况可综合考虑;对于靠近基坑边的坑中坑或局部较深的,开挖深度确定应综合考虑。
2.2.2 周边环境评审要点
1)应有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基础形式、结构形式、建造年代、现有状况的描述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
2)应有周边道路、管线的距离、埋深等;河流分布、边坡状态及可能对基坑的影响、自然地坪标高的描述等及对基坑影响程度的分析。
2.2.3 地质情况评审要点
1)要结合专业单位提供的地质报告进行评审,核对相关参数及取值是否正确、合理;
2)特别注意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情况,如承压水、流砂、沼气、暗塘、淤泥质土或软弱夹层、断层、熔岩(洞),基坑设计是否已考虑对基坑安全带来的影响;
2)物理力学指标是否取值合理恰当;
3)设计计算是否考虑了最不利状态。
2.2.4 围护设计选型的合理性评审要点
1)围护形式是否综合考虑了工程结构、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及经济方面,是否安全、合理、经济;
2)是否超红线;
3)平面支撑体系是否合理;
4)是否结合地质情况、周围环境、围护体情况等综合考虑降排水情况,重点关注降水是否可行。
对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降水控制标准、计算与降水控制标准是否吻合。
承压水的处理方式、降水方式及构造、封井的数量及时间是否合理;
5)是否考虑了施工的可行性;
6)基坑变形的控制值是否合理,变形对周围环境影响情况是否是合理及可控的。
2.2.5 围护体系具体要求的评审要点
1)施工顺序是否合理,是否覆盖了所有的施工工序,技术参数是否全面、合理、准确;
2)施工工况是否全面、合理,对施工是否有清晰的指导意义;
3)是否明确提出了对围护体质量检验的标准,并且是合理、符合规范要求和设计计算参数相一致的。
2.2.6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的评审要点
1)是否结合围护设计情况、施工场地条件、道路交通情况、销售要求、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等提出基坑开挖和施工要求;
2)是否结合场地地质情况(特别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土层)、结构设计后浇带设计情况、工程桩保护要求(特别是预应力管桩)等提出基坑开挖和施工要求;
3)土方开挖分层、分段的参数是否合理。
;
4)其他针对性问题。
2.2.7 现场监测和应急措施的评审要求
1)监测平面布置是否合理;
2)监测的内容、数量、频率、警戒值是否符合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
3)监测点布置是否具有代表性;
4)是否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的监测要求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5)应急预案是否全面,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针对工程基坑开挖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3、计算书评审要点
3.1 荷载取值是否合理,计算内容是否齐全;
3.2 力学参数取值是否合理;
3.3 输入的参数是否有误;
3.4 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特别是计算深度是否与图纸吻合;
3.5 计算的工况是否与图纸及对施工的要求吻合;
3.6 计算结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7 计算剖面是否齐全。
4、围护设计图纸的评审要点
4.1 图纸是否齐全,表述是否清晰,前后是否矛盾;
4.2 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支撑布置是否合理;
4.3 周围环境图是否清晰、明了;
4.4 剖面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考虑了地质剖面的变化、开挖深度变化、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形式、周围环境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4.5 剖面及节点是否清晰、准确,是否与计算书一致;
4.6 基坑降排水布置是否合理,深度是否恰当,构造是否科学;
4.7 止水帷幕设置是否合理;
4.8 结构换撑是否合理;
4.9 监测平面布置是否合理,监测的内容、数量、频率、警戒值是否符合规范和工程实际情况;监测点布置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地下
管线等的监测要求是否满足安全要求;
4.10 图纸总说明内容是否齐全、详细;编制依据是否全面、正确;是否提出了围护体系具体要求和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基坑监测要求、基坑开挖应急措施等。
仅供参考
2011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