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

合集下载

大决战电影观后感400字作文

大决战电影观后感400字作文

大决战电影观后感400字作文《大决战》观后感《大决战》是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

它讲述了一支普通军队为了保卫家园,勇敢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本片通过展现众多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生动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战斗队伍的战斗精神,展现了人类勇敢抗争外来侵略者的永恒主题。

在本片中,每个角色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各自不同的使命,每个角色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去努力。

虽然上市场嬉笑怒骂年,但人性里有一份冷静沉着,使他们无愧于历史。

可以看出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一股民族之魂,这种情感是几乎没有国界和种族,也不会受到任何种族国界的影响的。

在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生动有力地表现了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价值,也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和悲惨。

这样的表演方式令人心酸,使人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更加珍惜祖国和和平。

同时,影片中的音乐、台词和演员的表演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教训。

看到每一个主人公给予祖国的贡献,令我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言弃”的力量,也让我深入理解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

看到他们那种曾经奉献的精神和壮志凌云的气概,我更加认识到了要有自强不息的信念和在任何困难情况下不言弃的勇气和决心的重要性。

总之,《大决战》是一部内涵丰富,情节紧凑,深造深刻的电影,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不仅富含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贴近当代人性尤其是青年的共同关注。

同时,它的各种表现手法也格外出色,每个角色的表演都极为到位,配乐曲也恰到好处,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有这样的一部电影,一定会引领人们不断为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片目

《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片目

★《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片目革命历史题材(一)1 英雄郑成功22 鸦片战争33 甲午风云24 火烧圆明园25 红河谷26 我的1919 27 开天辟地38 南昌起义29 百色起义210 洪湖赤卫队211 青春之歌3革命历史题材(二)1 长征32 红色娘子军23 万水千山24 白求恩大夫25 张思德26 南征北战27 渡江侦察记28 烈火中永生39 英雄儿女210 上甘岭211 铁血大动脉2革命历史题材——抗日战争系列(三)1 小兵张嘎22 铁道游击队23 地道战24 地雷战25 野火春风斗古城26 西安事变37 血战台儿庄28 狼牙山五壮士29 平原游击队210 归心似箭211 鸡毛信2革命历史题材(四)1 大决战——辽沈战役4大决战——淮海战役4大决战——平津战役42 大转折43 大进军——大战宁沪杭3 大进军——南线大追歼3大进军——解放大西北3大进军——席卷大西南4革命历史题材——伟人系列(五)1 走近毛泽东22 毛泽东和他的儿子23 毛泽东在1925 24 周恩来外交风云25 周恩来万隆之行26 周恩来37 共和国主席刘少奇28 邓小平1928 29 邓小平210 孙中山311 青年刘伯承2革命历史题材——人物系列(六) 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2李时珍23 林则徐24 詹天佑25 嘎达梅林26 骆驼祥子27 聂耳28 冼星海29 雷锋210 焦裕禄211 蒋筑英212 孔繁森2革命历史及少儿题材1 开国大典42 共和国之旗23 国歌24 国庆纪事25 世纪大典16 没头脑和不高兴17 渔童18 骄傲的将军19 宝莲灯210 宇宙与人1少年儿童题材(一)1 无声的河22 六月男孩23 我是一条鱼24 欢乐公主25 妈妈没走远26 宝葫芦的秘密17 会飞的花花28 良心29 25个孩子一个爹210 背起爸爸上学2少年儿童题材(二)1 豆蔻年华22 花季雨季23 暖春24 一个都不能少25 真情三人行26 城南旧事27 红樱桃28 闪闪的红星29 啊,摇篮2现实题材1 惊涛骇浪22 紧急迫降23 冲天飞豹24 横空出世25 冲出亚马逊26 弹道无痕27 高原如梦28 法官妈妈29 离开雷锋的日子210 惊心动魄211 首席执行官212 凤凰琴 2。

大决战观后感二百字左右作文

大决战观后感二百字左右作文

大决战观后感二百字左右作文
观后感《大决战》
《大决战》一部催泪的影片,它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刻,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执着追求,以及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力量。

整部影片通过一系列紧凑的情节和感人的剧情,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少年人持续不断追求成功的心态和精神。

在这个主题,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和未来之笔。

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人物形象的准确刻画和情感叙述的细腻表达。

一个个人物造型及性格鲜明,它们不是简单地把青春进行加冕,而是刻画出了一幅追逐并热爱生命的青春图。

其中教师角色张老师,舞蹈工作者高老师等人都具有很强的人文关怀,他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本性,让人看到了优秀教师的引导性,感受到了他们对青春的温暖。

对于男女主角,整部影片将他们的人生起点和目标展示的淋漓尽致,它们的表现力被拍摄机智慧地切换,每一个动作情节都是很有凝聚力的。

《大决战》影片中,配乐是一大亮点,它让人在看完电影后难以忘记。

每当关键时刻一曲振奋人心的主题曲响起,人们的心情莫名有所升华。

在一个个突破自我的瞬间,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特别是结尾处一个女孩对着镜子舞蹈演出过程,不禁让人们热泪盈眶。

总体而言,影片《大决战》讲述的是争取梦想与呐喊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

影片通过一个个精美的画面,一步步地衍生出众多的意境,同时,在讲述青春加油故事的同时,也提出了对于生命的贵重保护。

面对失败和痛苦,学会坚韧不拔,坚持和努力,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这种力量和鼓舞都令人动容,它们将另一些东西带给了我们,那就是学习和启发方面的总结和思考。

这部影片是值得一看的。

大决站观后感

大决站观后感

大决站观后感《大决战观后感》看《大决战》的时候,内心一直被强烈地震撼着。

这部剧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战争的大场面。

看到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炮火纷飞、浓烟滚滚,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每一颗炮弹落下的地方,都扬起一团尘土,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缩。

当时我就想到,这些战士们到底怀揣着怎样巨大的勇气,在那样恶劣且生死未卜的环境下,还能坚定地向着敌人冲过去。

不管是我方,还是敌方,那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但他们却为了各自的信念在战场上厮杀。

还有那些下棋布局般的战略指挥场面也让我感触很深。

将领们对着大地图,精心谋划着每一次行军路线,每一个作战计划。

那个场景让我意识到,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并不仅仅是靠士兵们在前线的热血拼杀,更是背后无数将领智慧和谋略的博弈。

他们要考虑诸多因素,地形、气候、兵力分布等等,那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布局。

像辽沈战役中对于先攻打锦州这个决策,就宛如整个战局的关键一子。

这一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就像一把钥匙,能够主导东北战场上局势的走向。

刚刚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为何要先打锦州,但是随着战况的展开,我才渐渐明白这个战略决策的重要性,锦州一旦拿下,就如同截断了敌人的咽喉,敌人的军队就被切割成了碎片化,形成了瓮中捉鳖之势。

人物刻画方面也十分生动。

在战场中的那些年轻战士,满脸的灰尘和血渍,但眼神中却透着无比的坚定。

我能想象到他们或许新婚不久就要告别家人投身战场,或许家中还有年迈的父母在苦苦期盼。

他们的牺牲,为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更是为了后代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

看完后我明白了现在的和平是多么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

每一次看到战士们英勇牺牲的画面,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悲痛与敬意。

这部剧还让我联想到现在的生活,我们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和平环境里,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那些革命先辈们。

如果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哪有今天繁荣发展的中国呢。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大进军解放大西北》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战斗历程的纪录片。

通过影片,我深刻理解到:长征没有结束,红军的队伍毫不退缩地继续前进,披星戴月,缺衣少食、过草地过雪山,最终完成了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

在战争年代,崇尚英雄主义精神、献身于自己民族的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每个人都要担负起责任,挥师进军解放大西北。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北的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的军人都来自于普通民众,低素质,低文化在极端的环境下献身革命,其中牺牲了许多的优秀的干部,但他们以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忠诚的革命精神,精良的打击敌人的战术,取得了许多战役的胜利,为中国的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纪录片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解放大西北这次战争的艰辛和不易。

红军没有豪华轿车、没有优美诗歌的赞美,只有艰苦卓绝的途中。

战争对身体和精神上对他们的摧残是不同于正常人的,然而他们却依然保持了革命军队的高昂战斗力;靠着不屈不挠的拼搏,奋力攀爬大雪山,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许多的战役胜利,在这里他们展现出一股不屈服的英勇和毅力,让观看的人感到非常的震撼。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解放大西北的战争里,物资保障十分重要。

由于物资不充足,红军甚至不惜吃药膳,以缓解部队粮食不足的情况。

红军的国家热爱精神,尤为珍贵。

毛主席曾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所以即使是不利的状况,不想兵败如山倒,红军的英勇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

总之,《大进军解放大西北》是一部生动感人的纪录片。

通过这部片子,我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年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爱国情怀,其所呈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通过这部片子的重温,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并从中激发出自己的爱国情怀。

在《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这部纪录片中,红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他们不断前进,不屈不挠,无悔无怨,毫不畏惧。

这让观看者深刻认识到,革命斗争的艰苦和卓绝,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

【精品文档】人民解放观后感-范文模板 (5页)

【精品文档】人民解放观后感-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人民解放观后感篇一:解放观后感电视剧《解放》观后感50集电视连续剧《解放》是一部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史诗巨作,它真实、艺术地再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解放军和人民群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战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腐败政府和军队的曲折过程。

看完这部电视连续剧,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既为人民领袖超凡脱俗、英明果敢的气概所折服,更为他们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坚忍毅力而感动。

这部电视剧让我再一次的思考:我们的党到底是靠什么来克服战争中的种种困难,以小米加步枪应对美式装备、几十万人民军队应对号称数十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想,有两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一是共产党的先进性质。

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毛主席讲过,“兵民是战争之根本”,在战争时期,正是党顺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承担了解放全国人民、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才有了解放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有了淮海战役数以万计的“独轮车”,有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包括国民党高级军官的不断加入,才使我们的解放军取得了北起白山黑水、南到天涯海角的伟大人民战争的胜利。

《解放》这部电视剧再一次用实事雄辩的说明,我们党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全中国,才能让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

二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在革命战争时期,什么最重要?我想不是有多少武器弹药,不是有多少黄金白银,不是有多大规模的军队,而是信仰。

共产党人有信仰,所以最终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国民党人没有信仰,所以腐朽不堪,失去政权。

此时来回顾一下《解放》中,共产党人的表现,从毛主席到最基层的指战员,从中央书记处到潜伏的地下党,他们无一不坚定不移地信仰共产主义,相信能够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并愿意为了这一信仰抛头颅、洒热血。

2023观看红旗漫卷西风电影观后感范文最新五篇

2023观看红旗漫卷西风电影观后感范文最新五篇

2023观看红旗漫卷西风电影观后感范文最新五篇《红旗漫卷西风》电影观后感范文有哪些?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将观看《红旗漫卷西风》作为理论学习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本部门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参加,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观看红旗漫卷西风电影观后感范文最新五篇,欢迎大家查阅!《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1这部历史革命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的场景以及红二、四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一方面军会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长征史诗进行了完整再现。

通过观看电影,让我们重温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对长征过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

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川贵腹地进发。

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地位也开始确立。

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度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

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红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

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

电影结束后,我再次被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征程所深深震撼了,我深切感受到,党的事业和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长征整个历程,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体现着中国红军战士“大无畏”、不怕艰难险阻、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种坚持与信念,也将永远激励着我。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大阅兵是中国政府为庆祝祖国的生日而举行的一项盛大仪式。

今年,国庆大阅兵的地点在解放大西北,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民的目光。

作为一个有幸参与观看大阅兵的人,我深受触动,体会到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和团结的决心和力量。

大阅兵的气势恢弘,彰显了祖国的威武和强大。

整齐的步伐、娴熟的动作、铿锵有力的军歌,一切都展现着中国军队良好的训练和精神风貌。

无论是国防部队的实力,还是武警及后备部队的表现,都让人深感自豪。

他们是保护祖国安全的坚实堡垒,是维护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大阅兵的背后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我们看到了在阅兵式上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这些装备代表着中国先进的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

同时,创新科技和工业产品在国家繁荣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近年来投入大量经济和人力资源进行科技、教育以及创新方面的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这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家繁荣提供了坚实基础。

大阅兵不仅是对外展示国家实力的重要场合,也是对内广大人民壮举的展示。

作为观者的我们亲眼目睹了解放大西北的伟大壮举,感受到了先辈们在解放战争中为国家争取了自由、和平和繁荣的艰辛努力。

一排排战士迈着沉稳而坚定的步伐,让人们对祖国和未来充满信心。

大阅兵不仅仅是展示实力,更是彰显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在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浴血奋战,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阅兵的高举国旗和参阅的群众,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心连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

我们看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共同参与到阅兵仪式中,传递出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向前的精神动力。

大阅兵不仅仅是一场庆祝,更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承继。

阅兵仪式中的各种仪式和歌曲,都是对祖国和先辈的敬意和致敬。

从古代的将军阅兵到现代的阅兵式,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保卫国家、为国出力的脚步。

大阅兵让我们想起了历史中无数英雄将士的牺牲和付出。

大阅兵的结束并不代表中国的发展停滞。

相反,它是一个新的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观后感
本周,盘城街综为居民播放电影《大进军解放大西北》,此片讲的是震撼中外的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194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
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谈判,但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
案上签字,致使谈判破裂。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

彭大将
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

至1950
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此片获得了一致好评,展现了当时我国战士气势恢弘、战绩显赫的军事行动,激
发了大家的民族荣誉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