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2009年度课题结题一览表

合集下载

2009年各级项目结题汇总一览表doc

2009年各级项目结题汇总一览表doc
李红艳
新形势下扩大吉林省消费需求的可行性研究
马桂秋
6
吉林省社科联
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与增长潜力研究
林艳辉
7
吉林省社科联
吉林省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李淑霞
8
吉林省社科联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钟大辉
9
吉林省社科联
吉林市郊区农地流转的障碍因素分析
陈景升
10
吉林省社科联
高校服务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理科
呼显生
36
吉林省教育厅
北五味子系列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
理科
尹来武
2006年度院内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验收通过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1
磺酸类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研究
董宪武
2
林蛙天然保湿功能因子制取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金立明
3
低聚木糖在蛋用雏鸡及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胡光林
4
向日葵花籽深加工技术研究
李延辉
5
黄芪多糖、恩诺沙星合剂肺靶向给药的研究
王海洋
6
香菇菌种液体培养基优化试验研究
秦秀丽
7
杏鲍菇深层发酵及功能饮品的工艺研究
唐玉琴
8
多金属钨酸盐光催化技术在处理实验室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马凤霞
9
常见中草药病虫害防治系统的开发
王海波
10
毒芹杀虫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赵权
11
胡枝子活性及产品开发研究
孙仓
12
理科
李国江
10
吉林省教育厅
山葡萄酒稳定性的研究
理科
张传军

思政课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思政课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封面河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关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调查所属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题负责人学号:学院、专业: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类年级、班级:09级联系电话:联系邮箱: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2011年6月8日关于南京“梧桐保卫战”的调查【内容摘要】今年三月,网络上突然掀起了一场名为“拯救南京梧桐树,筑起绿色长城”的活动,身为南京河海大学生的我们对这个热点话题重点关注。

南京的梧桐树,对于人们而言不仅仅是普通的树木,而是老百姓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

法国梧桐是南京的标志,南京人以及喜欢南京的人大多都爱法国梧桐。

因为地铁三号线的修建,大量梧桐树的砍伐与移栽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强烈关注。

究竟是应该当权执政者秉承“活在当下”的思想、为民谋福利,建设更好的道路交通工具,方便市民的出行,还是应该保留六朝古都风貌,减少对自然人文环境的破坏?由此深入思考,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历史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博弈时,该何去何从?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查。

【关键词】南京法梧地铁三号线砍树城市建设民意【研究成果】一、南京市地铁三号线对周围梧桐树生存现状产生的影响调查结果分析(一)南京市梧桐树生存现状1928年,为迎接孙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种了2万棵悬铃木,南京人俗称其为“法国梧桐”。

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种植热潮”,当时南京市内的梧桐树达到了约10万株。

但自1990年代起,由于道路拓宽等工程,南京市内的梧桐树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种植于民国时期的2万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2010年,在南京地铁3号线建设中,市政府计划在沿线除市政府站和浮桥站之外的11个站点处移走600多棵树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种植的梧桐树,其余还有香樟、臭椿、高杆女贞、栾树等。

2011年3月初,南京地铁3号线开始大规模动工。

大行宫站附近长江路、太平北路一带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干,移植到江宁区麒麟镇某苗圃。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项目一览表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项目一览表
一般
李加奎
体育部
构建高水平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般
眭国荣
材料学院
就业创业与大学生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一般
优秀
费军
经管学院
多学科视角下社会资本解决大学生就业
一般
马明辉
经管学院
后金融危机时代,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一般
优秀
刘醒
党委宣传部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研究
一般
李海兵
体育部
以垒球项目为平台,大力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一般
优秀
张佳
城建学院
后大学生诚信危机及其干预
一般
朱丹
交通学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方法与思考
一般
朱忠祥
浦江学院
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分析
一般
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矛盾探析
一般
王飞
环境学院
培育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般
付昌义
机械学院
基于科学传播背景的大学科学教育理论研究
一般
优秀
周静
测绘学院
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研究
一般
郑万秋
法政学院
高校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调查实证分析
重点
杨芳
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
以拿来主义的原则去芜存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之策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结题项目一览表
序号
课 题负责人
部门
项目名称
课题类别
备注
佴康
外语学院
借鉴国际赛扶组织运作模,式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工作初探
重点

2009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2009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刘琪
文化与传媒学院
DJD09019
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实施现状、困境和发展思路
吕丽
校办
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D09020
传承与创新:基于科学发展观探究我校多校区文化建设的新视阈
武超群
宣传部
DJS09001
我校自主选拔录取学生综合素质调查研究
蒋西河
学生处
DJS09003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路径探索
才立琴
保险学院
DJS09007
培养机制改革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于“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协调发展”视角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创新
李向军
研究生部
DJS09009
我校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楼晓英
学生处
DJS09012
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研究——“立体式”绩效考评体系创新与实证研究
乔琳
研究生部
DJS09021
2009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立项课题名单
一、学生立项课题
编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单位
DJD09017
多校区背景下我校新闻宣传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作思路探究
李雷
文化与传媒学院
DJD09018
学生党组织应对大学生不良择业心理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
姜艾佳
法学院
DJS09018
沙河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姜珊
社会发展学院
DJY09005
本科生学生预警机制的构建
丁新萌
统计学院
DJY09008
我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危机预警机制研究
刘凤娥

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项目申报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项目申报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3.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组主持人及组员有多年从事课题相关工作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围绕本课题课题组事先还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收集整理了网上和专著中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实践资料,通过阅读和研究有关情报资料,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新的生长点。
从方法论上说,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学目前还未形成自身的研究方法。课题组认为,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的目标出发,对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理论探讨可以采用社会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和综合研究等方法。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借鉴校园文化、社会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外学者主要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对大学文化进行了研究。比如从行政管理文化、发展文化等角度论述大学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但是他们没有把大学文化真正定义出来,而仅仅是把大学作为一个一般组织进行研究,把大学文化作为一般的组织文化进行论述。国内的学者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和价值,并阐述了和谐校园的特征。他们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角度论述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但是他们没有将这几方面的文化整合起来综合论述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自然成为和谐校园文化,但是和谐社会还在建设之中,因此和谐的校园文化也不会自发形成,必须依靠校园人有目的地进行建设才能实现。
2.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
在思路上主要通过对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概念、内涵和特征的概括,以及就当前大学校园文化中不和谐现象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些措施。具体思路为:首先对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进行概括,就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区别进行阐述,分析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意义;其次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大学校园文化不和谐的现状,深入探讨影响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老挑战,最后提出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可行性方案。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项目一览表

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立项项目一览表
蒋远喜
研究生部
SZZD2011015
研究生自我教育机制创新路径探析
高明
政教院
SZZD2011016
提升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王飞
环境学院
B.一般类
SZYB2011001
当前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张佳
城建学院
SZYB2011002
构建学生党员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新时期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与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许鹏
校团委

新视野下高校新生助理班主任工作模式研究
季宜敬
学生工作处
SZYB2011023
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模式研究
喻方
校团委
SZYB2011024
高校德育“合法性”-基于涂尔干视角的解读(以国际合作办学为例)
朱永华
国际教育学院
付昌义
机械学院
SZZD2011011
基于“大工程观、大系统观”的机械类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孙宇
机械学院
SZZD201101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理工科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研究
刘大卫
校团委
SZZD2011013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与机制研究
郑万秋
法政学院
SZZD2011014
基于多视角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研究
李文涛
化工学院
SZYB2011017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周静
测绘学院
SZYB2011018
弱势群体就业帮扶创新研究
季青春
材料学院
SZYB2011019
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高校弱势群体就业服务与指导研究

2008-2009年度参考选题

2008-2009年度参考选题

2008-2009年度参考选题A 马列·科社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研究2、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社会和谐研究3、宗教信仰与观念和谐研究4、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研究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研究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8、湘籍党史人物及其群体研究9、新时期党的历史研究10、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研究1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问题研究13、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研究14、湖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研究15、继续解放思想与富民强省研究16、新时期继续解放思想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实现途径研究17、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8、社会阶层研究19、和谐社会建构的微观基础研究20、和谐社会建构的利益协调问题研究21、广义竞争的社会进步机制研究B 哲学类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理论体系研究2、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3、新时期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研究4、新时期哲学学科改革与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5、制度正义与和谐社会建构研究6、道德蜕化与道德创新研究7、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创新环境研究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9、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研究10、科技哲学与人文哲学的关系研究11、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长效机制研究12、中国哲学的当代价值研究13、湖湘哲学研究14、湘学近代化及其创造转化研究15、近代历史人物与湘学的关系研究16、湖南佛学传播及其对湖湘士人的影响研究17、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哲学的发展研究18、湖南区域创新体系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19、建设湖南创新体系与创新型湖南研究20、国学与长沙文化研究C 经济类1、经济周期波动与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研究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湖南经济发展战略研究3、湖南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4、加快发展湖南非公有制经济研究5、中部崛起与加快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6、构建和谐湖南的指标体系研究7、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8、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9、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对策研究10、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及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研究11、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对策研究12、规范和完善湖南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13、国际油价变动趋势与湖南石油安全问题研究14、湖南外贸竞争力研究15、湖南承接传统产业转移对策研究16、湖南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17、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株潭增长极发展战略研究18、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建设与推动富民强省研究19、县域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本土化技能型人力资源孵化研究20、文化软实力与湖南区域产业群研究21、培育湖南国际知名品牌对策研究22、发展湖南休闲产业与乡村旅游问题研究23、湖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4、促进湖南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25、湖南农村土地流转与使用效果问题研究2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27、湖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运行效率问题研究28、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29、促进湖南农村保险发展的制度建设研究30、促进湖南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研究31、湖南乡村债务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32、湖南县乡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33、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研究34、湖南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35、完善湖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制度研究36、湘西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研究D 法学类1、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研究2、和谐文化与社会风尚研究3、新时期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研究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研究5、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社会结构变迁及其趋势研究6、“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7、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8、湘水流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9、排污交易法律问题研究10、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11、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环境法治问题研究12、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法治保障研究13、城市建设征地和拆迁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研究14、问责法律制度研究15、政务公开法律制度建设16、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17、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18、完善减灾预警与应急机制法律问题研究19、教育公平问题研究20、城乡协调发展立法研究21、城市住宅小区法律问题研究22、财产性收入法律保障研究2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研究24、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化和法制化研究25、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与法律体系完善研究26、湘籍法学家与湖南法学教育27、理论法学基本问题研究28、部门法学基本问题研究E 教育类1、全面推进湖南教育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教育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3、湖南新农村建设基础教育发展政策研究4、湖南学科建设的结构分布现状及其优化研究5、“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教育资源开发与有效整合研究6、中部崛起与湖南省人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7、教育学视野下建构湖南省学习型社会研究8、教育强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9、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10、家庭教育研究11、湖南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研究12、改革开放30年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3、湖南高校教育投资与效益关系研究14、高等院校教师科研成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15、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17、湖南省学生体质的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18、以诚信意识为重点的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研究19、湖南红色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湖南省以创新为导向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21、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研究2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23、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24、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强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25、解放后中小学教科书研究26、湖南高考与中考改革研究27、湖南中小学教师现状研究28、湖湘文化的教育内蕴及其对现代教育的意义F 文学艺术类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学艺术中的地位、作用研究2、文学艺术发展与和谐文化建设研究3、当代湖南城市文学研究4、文学创作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5、中国文学与和谐社会建设6、改革开放30年来的湖南文学创作研究7、湖湘文学与湖湘文化精神研究8、湖湘诗词创作及其评论研究9、网络文学与网络传播研究10、汉语方言研究11、少数民族语言研究12、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媒的发展改革研究13、新闻传媒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14、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下新闻学研究15、我国大众传媒的语言与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16、传媒的道德责任及其推进机制研究17、媒介融合与传媒改革研究18、传媒“低俗化”问题研究19、广告创意与设计研究20、广告传播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21、中国传统设计纹样与图案研究22、设计艺术学科产学研结合研究23、绿色包装设计研究24、艺术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与发展研究25、艺术设计史论研究26、设计艺术的传播体系研究27、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传承发展与利用研究28、湖南民俗与民艺研究29、沈从文、黄永玉与湘西文化研究30、湖南花鼓戏的兴衰与发展研究31、湘西南“花瑶”音乐文化研究32、湘西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调查与研究33、数字技术革命与传媒体制改革34、五四湖南报刊与湖湘文化精神传承35、近现代湖南报刊研究36、湖南乡土小说研究37、翻译与文化传播规律研究G 史学类1、和谐社会的历史学研究2、湖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开发(含非物质文化)3、历史上湖南民族融合与社会发展研究4、湖南生态环境历史研究5、湖南经济史研究6、湖南城镇发展史研究7、湖南自然灾害史研究8、湖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9、湖南近现代教育史研究10、湖南近现代旅游史研究11、湖南近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研究12、近代湖南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研究13、近代湖南社会思潮与学术史研究14、近代湖南地方制度研究15、近代湖南历史名人研究16、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研究17、湖湘文化与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研究18、近代湖湘文化与中国社会发展研究19、湖湘竹艺术史研究20、湖湘民风民俗研究21、中国传统孝文化和礼文化研究22、道教戒律规范研究23、战后国际政治及各国动态研究H 管理类1、促进社会和谐的管理理论研究2、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理论和方法的最新发展研究3、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研究4、政府管理透明度和公信力研究5、“两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6、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创新研究7、重大灾情预报、应急、救援体系研究8、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9、政府在新型工业化战略中的引导和推动力研究10、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11、建立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研究12、消费方式变化趋势与市场营销创新研究13、基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湖南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研究14、推进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研究15、农村流通中介组织研究16、农业产业化中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1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经营研究18、优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与管理研究19、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保护及发展研究20、战略投资者引进政策研究21、企业风险管理研究22、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23、企业知识管理研究24、特色园区建设研究25、湖南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能力研究26、湖南城镇社区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27、文件与档案标准化问题研究28、劳务市场管理研究29、统筹城乡就业研究30、现代物流研究31、提高湖南旅游竞争力研究32、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33、创新型湖南建设与评价研究34、湖湘文化与软实力建设研究35、企业家队伍建设研究36、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37、长沙成为地方金融中心问题研究38、创业主体及其培育机制研究39、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与补偿机制研究40、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研究41、推进文化创新与增强文化活力研究。

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汇总表

200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立项汇总表
8
陈东英
湛江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关系研究——兼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9
赖纯胜
汕头大学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途径与方式创新研究---PBL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10
谢迪斌
广东工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方式研究
11
唐晶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践方式研究
40
陈静
广东商学院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41
王丹平
华南理工大学
高校毕业生求职行为研究
42
杨东华
中山大学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研究——高校贫困生界定指标量化及其体系研究
43
杨少瑕
广东海洋大学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研究—订单式农科类学生资助模式探索与实践
44
郭莉敏
湛江师范学院
师范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创新研究
26
姚溱
汕头大学
当代大学生骨干培训研究——基于“服务-学习”理念的领袖才能训练课程的设计及实践研究
27
许皓
五邑大学
当代大学生骨干培训研究——基于AHP法
28
刘志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基于广州亚运志愿服务的大型赛会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29
邵际珍
广东工业大学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
30
肖杏烟
李红梅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题教育互动方式的研究
18
张立英
华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案例教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钱天一
曹燕华、翁海浩、包骥、
研究报告、制度、方案
C
11
DS1314-C
贫困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俞圆
尤海燕、张莹莹、张俐、林蔚芳
研究报告
C
12
DS1315-C
宁波大学生校园时尚文化调查研究
史红霞
龚绒先、殷儿、毛艺瑾、陈渊峰、李师漫
研究报告、时尚活动佐证、活动视频
A
3
DS1305-B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探讨
包骥
曹燕华、、陈思韵
论文、建设方案
B
4
DS1306-B
高职院校寝室7S管理研究
章春苗
梅惠平、张莹莹、胡斌、曹燕华、俞圆研究报告、相关制度B源自5DS1307-B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微博发展报告
张土良
黄炜、田犇
研究报告
B
6
DS1309-C
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
C
13
DS1316-C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平台的构建
伍强胜
林珊、刘小红
研究报告、相关制度、相关宣传资料
C
14
DS1317-D
高职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
殷儿
江雪芳、戴观波、史红霞、龚绒先
调查报告、问卷
D
15
DS1101-B
网络虚拟社会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影响研究
武南
郑禄红、郭金骥、冯晓岚、齐峰
论文已发表
B
2013党建思政课题、创新项目结题一览表
序号
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课题参与人
成果形式
课题级别
1
DS1301-A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冯晓岚
王锡金、武南、戴观波、傅巧仙、张莹莹
制度、研究报告
A
2
DS1302-A
以学生发展为视角的学生手册改革创新研究
张莹莹
章春苗、夏朝丰、彭泽民、林蔚芳、张俐
学生手册、研究报告
江雪芳
胡斌、尤海燕、褚敏、俞圆
研究报告
C
7
DS1310-C
大学生安全责任观的培养
丁丰敏
伊星、王云梅
研究报告
C
8
DS1311-C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研究
毛金定
章益、王冬梅、胡秋儿、周燕
论文
C
9
DS1312-C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职创业教育研究
李昀昀
李昀昀、陈思韵
研究报告、调查问卷
C
10
DS1313-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