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和农药
农药 化肥

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农药和化肥是粮食和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他们的作用方式不同:农药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化肥用于提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土壤中不能满足的营养元素,就好像农药是医生开的治病的药,而化肥是补充营养的保健品,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农作物更好更快的生长,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农药80年代以前,农药的定义和范围偏重于强调对有害物的"杀死",但80年代以来,农药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天,我们并不注重"杀死",而是更注重于调节,因此,将农药定义为"生物合理农药","理想的环境化合物"、"生物调节剂"、"抑虫剂"、"抗虫剂"、"环境和谐农药"等。
尽管有不同的表达,但是以后的农药会更注重于生态和谐,回归农作物原始的自然生长环境。
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的毒性综合评价,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农药的正确使用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对周围的环境影响也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如果不按照使用说明和国家法律规定使用,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品质降低和减产,而且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有的农药还会残留在农作物上,如果人和动物食用了受污染的农作物,就会产生中毒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生命危险,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有23种: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EDB),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这些品种的农药毒性大,很容易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食用者中毒现象,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
限制使用的农药有18种:禁止氧乐果在甘蓝上使用;禁止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在茶树上使用;禁止丁酰肼(比久)在花生上使用;禁止特丁硫磷在甘蔗上使用;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化肥_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化肥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农药、化肥残留超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规范管理,严格执法。
建立健全化肥、农药管理制度,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违规使用化肥、农药等违法行为。
3. 科技支撑,提高效率。
推广科学施肥、用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加强化肥、农药安全信息发布,提高公众对化肥、农药安全的认知,引导公众参与化肥、农药安全管理。
三、管理制度1. 化肥、农药经营许可制度(1)设立化肥、农药经营许可证,实行一证一店制度。
(2)化肥、农药经营单位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销售合格产品。
2. 化肥、农药使用指导制度(1)推广科学施肥、用药技术,提高化肥、农药利用效率。
(2)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水平。
(3)建立健全化肥、农药使用档案,记录使用品种、数量、时间等信息。
3. 农药残留监测制度(1)设立农药残留监测机构,对农产品进行定期监测。
(2)对农药残留超标农产品,依法进行处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 化肥、农药回收制度(1)设立化肥、农药回收点,方便农民回收废弃化肥、农药。
(2)对回收的化肥、农药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5. 化肥、农药安全信息发布制度(1)及时发布化肥、农药安全信息,提高公众对化肥、农药安全的认知。
(2)对化肥、农药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发布安全预警信息。
四、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非法经营、违规使用化肥、农药的,依法予以处罚。
2. 对因违规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 对因管理不善,导致化肥、农药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

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和化肥被广泛应用于农田中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探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农药对环境的危害1. 污染水源:很多农药成分易溶于水,因此使用农药会导致农药成分渗入水源。
这样的污染会对地下水、河流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水生态系统,并威胁人类饮用水安全。
2. 毒害有益生物:部分农药对非靶标生物也具有毒性,包括昆虫、鸟类、鱼类等。
这些生物在食用或接触农田中受到污染的植物或土壤时,也会受到农药的毒害,进而影响生态平衡。
3. 积累在环境中:一些农药成分在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生物寿命,不能很好地被分解或排除。
这些农药残留会在环境中积累,不仅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也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二、化肥对环境的危害1. 土壤质量下降: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失衡,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肥力,进而导致农田土壤质量下降。
2. 污染水体:由于化肥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养分流失,溢出到河流或湖泊等水体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这种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过度生长,形成水华,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化肥施用后,土壤中的氮元素会通过氮素循环进入大气中,形成氨、一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而一氧化氮还可以进一步与空气中的其他废气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三、应对1.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强调生物多样性,采用非化学农药和化肥的方式种植作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农田变得更加健康环保。
2.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度使用。
通过使用农业无人机、遥感技术等方法,精确测量农田中的养分含量和病虫害情况,合理调控施肥和除虫行为,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农民健康指南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

农民健康指南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农民健康指南: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面积的有限,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追求目标。
然而,在追求高产高效的同时,农民们也需要特别关注农作物的质量和自身的健康。
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是农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和知识。
本文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份农民健康指南,着重介绍如何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以期达到健康环保、高效生产的目标。
一、了解农药与化肥的作用与种类农药与化肥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在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善土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合理使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农药与化肥的作用与种类。
农药主要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和使用。
化肥则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无机肥则可提供农作物所需的纯净营养,快速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合理施用农药与化肥的原则1. 定量施用在使用农药与化肥时,应根据农作物的品种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合理施用,避免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农药与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吸收过多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2. 分时施用农药与化肥的施用应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分时施用。
在作物生长的早期阶段,适当施用化肥促进根系发育;中后期则需适量施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同时,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3. 种植轮作轮作是改善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农药与化肥的依赖性。
通过合理的轮作设计,可降低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4. 选择优质产品在选购农药与化肥产品时,应选择经过正规注册的优质产品。
合法注册的产品经过科学评测与检验,质量有保障,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以免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三、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的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使用农药与化肥时,务必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施用。
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引言:农业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然而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业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业化肥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a. 化肥中的化学物质渗透至土壤,导致土壤污染。
b. 长期积累污染物会对土壤质量和有机物含量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2. 土壤侵蚀:a. 过量施用化肥会降低土壤的结构强度,加速土壤侵蚀现象。
b. 不稳定土壤会被风雨冲刷至水体中,造成水土流失。
3. 地下水污染:a. 化肥中的氮、磷等成分会通过土壤渗透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污染。
b. 地下水污染会影响饮用水源,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1. 毒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 农药会杀死目标害虫和草本植物,但同时也对其他非目标物种造成伤害。
b. 长期使用农药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 土壤质量下降:a. 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b. 长期使用农药会积累有机污染物,导致土壤变得贫瘠并丧失生产能力。
3. 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a. 农药通过农田排水系统进入河流和湖泊,对水生植物和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b. 农药对水体生态系统的破坏会影响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平衡。
三、解决方案:1. 推广有机农业:a. 有机农业采用自然肥料,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b. 有机农业栽培方法更为科学,能够减少对农药的使用。
2. 制定科学的施肥准则:a. 结合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制定精确的化肥施用计划,避免过量施用化肥。
b. 合理搭配有机物质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3. 推广生物防治措施:a. 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b. 生物防治措施能够更好地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结论: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然而,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制定科学的施肥准则和推广生物防治措施等解决方案,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制度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化肥和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可能给农田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一定风险。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技术支持和监管措施三个角度来探讨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制度。
一、政策法规为了规范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首先,农业部将化肥和农药列入农业生产的重点监管对象,并明确了农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
其次,对于农药,我国建立了农药登记制度,对农药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监管,以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化肥和农药使用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减量、减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技术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优化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例如,推广绿色施肥技术,包括有机肥的利用、秸秆还田等,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此外,可以利用先进的农药喷洒技术,比如无人机进行精准喷洒,减少药物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同时,还可以通过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三、监管措施加强对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的监管是确保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储存等环节的监管,严禁使用假冒伪劣农药,确保农民购买到质量合格的农药;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的认识,避免不当使用农药造成环境和健康风险。
同时,可以建立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监控农民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
综上所述,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农田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政策法规的完善、技术支持的创新和监管措施的加强,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期待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制度在不断完善中,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化肥 农药使用技术指南

化肥农药使用技术指南一、化肥使用技术。
(一)化肥的种类与特性。
1. 氮肥。
- 种类: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如氯化铵、硫酸铵)、硝态氮肥(如硝酸铵)和酰胺态氮肥(如尿素)。
- 特性。
- 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不易流失,但在碱性环境中易挥发损失氨。
例如,氯化铵施用于碱性土壤时,其中的铵离子会与土壤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逸出,降低肥效。
- 硝态氮肥易溶于水,移动性大,肥效快,但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且在嫌气条件下易反硝化脱氮。
硝酸铵施用于水田,由于水田处于嫌气还原状态,容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使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损失。
-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含氮量高(46%),但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需要在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2. 磷肥。
- 种类:有水溶性磷肥(如过磷酸钙)、枸溶性磷肥(如钙镁磷肥)和难溶性磷肥(如磷矿粉)。
- 特性。
- 过磷酸钙能溶于水,肥效快,但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
其主要成分磷酸一钙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离子反应,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 钙镁磷肥不溶于水,但能溶于弱酸,在酸性土壤中肥效较好。
它除了能提供磷元素外,还能补充钙、镁等中量元素。
- 磷矿粉是难溶性磷肥,只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因为在酸性条件下,磷矿粉中的磷可以缓慢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
3. 钾肥。
- 种类: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等。
- 特性。
- 氯化钾价格相对较低,含钾量高(60%左右),但其中的氯离子对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等)有不良影响。
在这些作物上施用会影响其品质,如降低烟草的燃烧性、使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等。
- 硫酸钾含钾量约为50%,适用于各种作物,尤其是对氯敏感的作物。
它还能提供硫元素,对改善作物品质有一定作用。
(二)化肥的合理施用方法。
1. 基肥。
- 基肥是在作物播种或定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其目的是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长期、稳定的养分供应。
- 一般来说,有机肥和部分化肥(如磷肥)适合作为基肥施用。
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 引言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和化学成分,化肥和农药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化肥和农药的安全使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 背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肥可提供土壤所需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农药可以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然而,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成分对生物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化肥和农药的误用、滥用、超量使用等不当操作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化肥和农药的残留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来规范化肥和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和处置。
3. 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针对化肥和农药的特殊性质和危险性制定的法律法规。
该条例目的在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性,防止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3.1 基本原则化肥和农药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危害;•环境友好:鼓励使用环境友好型化肥和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安全使用:推广化肥和农药的安全操作方法,降低事故风险;•制度完善: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条例有效实施。
3.2 规定内容•生产管理:规定化肥和农药的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设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销售管理:要求化肥和农药销售企业必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不得销售伪劣产品或过期产品,确保市场供应的安全性;•使用管理: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使用时的控制措施、储存要求、外包装标识等,防止滥用和不当使用;•废弃物处置:规定化肥和农药的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防止污染环境;•监督管理: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和执法机构的权力,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化肥和农药领域的监督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和农药习题训练
1.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主要有、、。
常用的钾肥主要有、、。
写出以磷矿石为原料生产过磷酸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出由磷灰石〔Ca5F(PO4)3〕矿粉为原料生产过磷酸钙肥料的反应方程式
2.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大的氮肥有氨水、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等。
写出以NH3和CO2为原料生产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写出以NH3为原料生产NH4N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最早使用的农药石硫合剂是用和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是用、配制的。
科学家们在不断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这样的农药可能从元素周期表的区域寻找。
4.一些农药如六六六粉,不溶于水而且扩散途径多,可以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目前世界上已禁止生产和使用六六六粉。
写出六六六粉的结构简式。
5.人们通过研究合成了一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乙烯利,写出乙烯利在植物体内产生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自然界中进行着氮元素的循环,所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1)植物生长所需最主要的三种营养元素,由氮气转变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
(2)农谚“一场雷雨一场肥”,其中的“肥”是雷雨形成的最终产物之一,其化学式是
(3)已知N2(g)+O2(g) 放电2NO(g) △H=180.74kJ/mol。
此反应称为伯克莱特-艾迪反应,某次雷雨闪电中两块云间的电势差为1×109V,从一块云移到另一块云的电荷量为30000C,此次闪电释放出的能量为 kJ。
(4)若该闪电有千分之一的能量用来产生NO,则可生成NO mol,雷雨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大地施加尿素t。
(5)伯克莱特-艾迪反应在1903年曾用于工业上生产NO并进而转变为硝酸,因该反应有很大缺点,后来不再被采用,你认为此反应的主要缺点是。
(6)现代工业生产NO是用氨的催化氧化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硫酸铵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硫酸铵肥料,实验测得氮的质量分数为20%,这种样品中可能混有。
A.碳酸氢铵 B.硝酸铵 C.氯化铵 D.磷酸氢二铵
(2)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施用的是。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3)田间一次施用化肥过多会使植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
8.合理施肥、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下列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
A.尿素 B.硝酸铵 C.碳酸氢铵 D.硫酸铵
9.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NH4H2PO4 C.K2HPO4 D.C a(H2PO4)2
10.下列四种肥料可以与草木灰(含K2CO3)混合使用的是
A.硫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钾 D.过磷酸钙
11.将磷矿石〔Ca3(PO4)2〕加工成过磷酸钙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磷的质量分数 B.使它性质稳定,便于贮存、运输
C.使它转化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 D.施用时肥分不易流失
12.尿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尿素能发生水解反应 D.尿素是一种酸性物质
13.农用化肥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会使地下水含氮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物的主要形态是
A.NH4+B.NO2-C.NO3-D.有机氮
14.欲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P、K三种元素的化肥,现有:①K2CO3、②KCl、③Ca(H2PO4)2、
④(NH4)2SO4、⑤氨水,最适合的组合是
A.①③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5.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的物质是A.硫黄 B.熟石灰 C.胆矾 D.石膏
16.工农业废水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
含磷酸盐)。
处理污水时是否需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处理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的污水排到自然水中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质变质,必须处理
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
17.已知土壤胶体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A.(NH4)SO4 B.NH4HCO3 C.NH4NO3 D.NH4Cl
18.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淀,③,④,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若指针偏右边,则表示。
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 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3)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有时要有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
(5)所得产物中主要钾盐有、、(填化学式)。
19.1t下述氮肥的价格如下:尿素为1080元,硫酸铵为450元,硝酸铵为810元,碳酸氢铵为330元。
分别用m元采购氮肥,购得的氮肥含氮元素最多的是。
[答案] ⑴氮、磷、钾 ;固氮
⑵HNO 3 ⑶3×1010 ⑷3.32×105;
9.96
⑸耗电量大,转化率低,生成成本高 ⑹4NH 3+5O 2
4NO +6H 2O
[例题3]药品标签上应注明名称、化学式和质量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有的还要指明有剧毒性、腐蚀性、挥发性等,由此联想到,农民购买、贮存、使用农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及理由,请填入下表:
用途。
由此,可考虑出答案为①购买时注意农药的名称、化学式,以免买错;②注意药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发免购买失效农药;③农药应存放于阴暗处,以防止光照、高温失效;④喷洒农药时,要注意自我保护、以防中毒;⑤使用时要注意农药的性质,要正确与其他农药配合使用,防止发生反应而失效;⑥贮存时根据性质要密封,远离火源,防止挥发及燃烧爆炸等。
只要优选四个即可。
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