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方连续纹样教案

合集下载

二方连续纹样优秀教学设计

二方连续纹样优秀教学设计

二方连续纹样优秀教学设计一、引言二方连续纹样是一种表达图案和艺术元素的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优秀的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2. 学会观察、分析和绘制二方连续纹样;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和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和特点。

二方连续纹样是由简单的几何形状重复组成的,这些形状可以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无限延伸,形成连续的图案。

教师可以通过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二方连续纹样,如棋盘格、网状图案等。

2. 二方连续纹样的应用领域接下来,教师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设计、服装设计、艺术绘画等。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际案例来展示二方连续纹样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观察和分析二方连续纹样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二方连续纹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二方连续纹样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案中的重复和对称性特征。

学生可以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理解。

4. 绘制二方连续纹样在学生掌握了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绘制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步骤演示的方式,教导学生如何构建和绘制二方连续纹样。

学生可以使用纸张、铅笔和直尺等工具,按照教师的指导绘制出自己的二方连续纹样。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展示: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和案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绘制实践:教师可以提供绘图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二方连续纹样,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幼儿园二方连续图案教案

幼儿园二方连续图案教案

幼儿园二方连续图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能够画出不同类型的二方连续图案;2.能够发掘幼儿的创造力,自主设计新的二方连续图案;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美感认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将一些二方连续图案的实物或图片准备好,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的形状、颜色以及线条的组合;2.优秀的讲师和教育学者,以及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三、教学内容1.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让幼儿看一些二方连续图案的实物或图片,并让他们讲述这些图案具有什么特点。

教师需引导幼儿发掘图案的一些共同特征,如颜色、形状、线条渐变等。

2.绘画练习:让幼儿画出一些简单的二方连续图案,并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图案组合,形成全新的图案。

这能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美感认知:让幼儿欣赏其他学生绘制的图案,并让他们通过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二方连续图案来锻炼其美感认知。

四、教学方法1.导向式方法:引导幼儿通过实物和图片的观察,让他们慢慢理解二方连续图案。

2.结合实践:通过绘画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加深记忆和理解,并培养其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对等交流:鼓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口头和书面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五、教学评价1.反馈方式:可以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口头表述、书面反馈等方式来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针对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能力,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对图案的观察、理解程度,创新性,色彩搭配等。

六、教学注意事项1.适当提高教室的亲密度,通过鼓励幼儿让他们释放自我,并全身心地参与;2.对于幼儿的学习计划,在保证其真正理解图案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年龄,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以便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出实时的调整与反馈;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掌控,避免耽误或浪费时间;4.在终结环节,对幼儿表扬和肯定。

二方连续纹样教案

二方连续纹样教案

二方连续纹样教案教案标题:二方连续纹样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识别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和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二方连续纹样的知识进行创作和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和规律。

2. 创作和设计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铅笔、纸张、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二方连续纹样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些纹样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回答。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和特点,例如:由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图形无间断地重复排列而成,且每个图形都有相同的方向和大小。

2.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二方连续纹样,并解释其规律和构成要素。

三、练习与创作(25分钟)1. 学生在纸上练习画出一些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如方格、菱形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设计并绘制一个独特的二方连续纹样。

3.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粗细来增加纹样的变化和美感。

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二方连续纹样展示给同学们,并分享设计的灵感和思路。

2.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讨论对方的设计,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成果。

2. 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评价,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在不同的材料上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创作,如布料、陶瓷等。

2.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其他文化中的二方连续纹样,扩展自己的设计思路。

教案评价:本教案通过导入、知识讲解、练习与创作、展示与分享以及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对二方连续纹样的认识和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二方连续纹样》教案

小学美术《二方连续纹样》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基本概念。二方连续纹样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单元重复排列形成的纹样,它在装饰艺术中有着广泛应用。它是美化生活、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二方连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样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使我们的环境更加美观。
3.实践创作二方连续纹样: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观的二方连续纹样作品。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欣赏: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对美术形式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创作个性和美观的二方连续纹样作品:学生应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举例:通过展示经典的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如中国传统剪纸、布艺等,让学生直观感受纹样的重复美和节奏感。
2.教学难点
-设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可能会在运用设计方法时感到困难,如如何将基本单元进行有创意的变形和组合。
此外,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注意到,对于纹样与色彩的搭配,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而有的学生则在这方面显得较为保守。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色彩搭配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
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地方是,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我所给予的启发和引导还不够充分。今后,我需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提供更多有趣的案例和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思维定势,难以突破常规,创作出具有新意的作品。

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教案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二方连续图案亦称“带状图案”、“花边纹样”,是图案花纹的一种组织方法。

指由一个单位纹样(一个纹样或两三个纹样相组合为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而形成的纹样。

二方连续的骨法有以下三种:垂直式、散点式、波纹式。

二方连续图案是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内容,这一艺术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广泛用于建筑、书籍装帧、包装带、服饰边缘、装饰间隔等。

单位纹样反复连续循环排列,能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形式美。

设计时要仔细推敲单位纹样中形象的穿插、大小错落、简繁对比、色彩呼应及连接点处的再加工。

2、学生分析:在每周只有两节课的美术课堂中,幼师生既要掌握造型能力,又要学习与幼师专业相关的手工制作、环境布置等课程。

创作设计的教学指导课时少,便出现了学生思维禁锢,在创作设计课上找来一堆课外美术书进行改编抄习,养成不良的风气,一个班的作业会出现很多相同的形象,在表现各种物象上也很刻板,缺乏感受及个体表现力。

因而在图案课的教学中,我利用策略指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教学目标:(1)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基本特点,掌握其创作规律,能设计出美观而独特的花边纹样。

(2)在情境体验中自主探究,在实践创作中分享快乐。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4、课前准备:准备部分几何图案卡片和动植物卡片。

画纸、画笔、剪刀、颜料等学具。

5、教学思路:我的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五部分:(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初步尝试,探索规律;(三)优化构思,发展创造;(四)体验创作,分享成果;(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6、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主动探究,操作实践,真正使学生做到“四动学习”,即动眼观察欣赏、动脑思考分析、动口讨论评价、动手实践创作,达到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7、教学用具:教师准备PPT课件,二方连续图案样画多幅、带有二方连续花纹的实物多个。

二方连续小学美术教案

二方连续小学美术教案

二方连续小学美术教案第一章:了解二方连续图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的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二方连续图案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二方连续图案的定义:二方连续图案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连续地重复排列形成的图案。

2. 二方连续图案的特点:重复性、连续性、变化性。

3. 欣赏二方连续图案的作品,分析其特点和美感。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二方连续图案的概念和特点。

2. 欣赏:展示一些二方连续图案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特点。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二方连续图案的美感和应用领域。

4. 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个简单的二方连续图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评估学生创作二方连续图案的技能和创造力。

第二章:学习二方连续图案的绘制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绘制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的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二方连续图案的绘制步骤:定位、描绘、填充、修饰。

2. 学习使用不同的绘制工具和材料。

3. 掌握二方连续图案的构图和配色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二方连续图案的绘制步骤和技巧。

2.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绘制一个简单的二方连续图案。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自己尝试绘制一个二方连续图案。

4. 创作:让学生自由创作一个复杂的二方连续图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绘制步骤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创作二方连续图案的技能和创造力。

第三章:二方连续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方连续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二方连续图案的实用价值的认识。

3. 激发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二方连续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纺织品、陶瓷、建筑装饰等。

2. 学习欣赏二方连续图案在实际物品上的应用。

大班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教案

大班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教案

大班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教案教案标题:大班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教案教案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剪纸的传统艺术形式,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通过练习掌握大班级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的步骤。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素材:- 彩纸(不同颜色和纹路)- 剪刀- 笔- 胶水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 向学生简单介绍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解释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重要性。

- 展示一些剪纸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技巧讲解和示范(15分钟):- 解释大班级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的特点和基本技巧,例如:连续纹样剪纸强调图案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 示范如何根据设定的尺寸和比例,在彩纸上绘制连续纹样的图案,并讲解注意事项(例如留下足够的间隙和连接线)。

3. 学生实践(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 分发彩纸、剪刀、笔和胶水给每个小组。

- 让学生根据己方选定的尺寸和颜色,在彩纸上绘制和剪下他们自己的大班级艺术二方连续纹样剪纸。

4. 展示和交流(15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成员和老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剪纸经历、困难和收获,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 结束(5分钟):- 提醒学生收拾好彩纸、剪刀和笔等工具。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到其他剪纸项目中。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将剪纸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他们的艺术成果。

- 邀请艺术专家或剪纸艺术家来学校讲解更多剪纸的技巧和历史。

-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剪纸艺术展览,鼓励他们欣赏和学习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评估:- 观察学生在剪纸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给予反馈,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改进空间。

注意事项:-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尽量选用无刺的剪刀,并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工具。

- 监督学生在剪纸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二方连续纹样》教学设计

《二方连续纹样》教学设计

《二方连续纹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纹样的主要题材,掌握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和纹样的色彩搭配原理。

2.通过小组讨论和比较欣赏,从纹样的图案内容到纹样的色彩搭配,逐步提高对于装饰纹样的美术审美能力。

3.感受纹样变幻多姿的魅力,体会二方连续纹样的韵律美感,养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纹样中常见的几种题材,并能准确辨识出哪些纹样作品属于二方连续纹样。

【难点】运用纹样的色彩搭配原理具体赏析一幅二方连续纹样作品。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苗族布包。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向学生展示教师旅游归来的纪念品苗族布包,欣赏其美感;然后请学生传阅,近距离看一看,摸一摸,观察这个布包具体美在哪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本来普通素白的布包,通过精美的刺绣纹样的装饰,立马变得绚烂多姿,从而揭示课题:二方连续纹样。

活动二:新课讲授(一)纹样的主要题材大屏幕展示各种纹样装饰图案,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这些纹样的原型是什么?学生回答:牵牛花、玫瑰、蝙蝠、老虎、云纹、回纹等。

继而请学生总结出纹样的主要题材有: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风景纹样、几何纹样等。

(二)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1.大屏幕展示一个单独的猫头鹰纹样,请学生说说这个纹样给你的感觉:略显单薄刻板。

2.然后利用gif动图将其变为二方连续形式的猫头鹰纹样。

请学生再说说这个纹样给你的感觉:饱满丰富,有韵律感。

3.再次播放gif,请学生仔细观察纹样的变形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最后教师揭示这就是二方连续纹样:运用一个单位纹样,进行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的反复连续排列,多用于日用器皿、包装设计等。

(三)赏析二方连续纹样1.请学生四人一组,观赏大屏幕上的一个二方连续纹样,看看这个纹样描绘的是什么内容?属于什么题材?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描绘的是黄色曼陀罗,有盛开的花朵,有待放的花蕾,还有丛绕的枝叶,属于纹样中的植物题材。

2.引导学生继续赏析,思考这幅纹样是如何从单独纹样变换成二方连续纹样的?这样的变换给你一种怎样的美感?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纹样通过左右方向的反复排列,实现二方连续,并且这种变换方式恰好符合花枝藤蔓的自然生长规律,给人以灵动天然的感觉,花朵错落有致,枝叶上下起伏,感觉这一丛黄花曼陀罗连绵不绝,产生一种特别的韵律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基础图案设计———富有韵律的图案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1课时)
金禧中学陈天瑜(一)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基础图案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提高对形式美的欣赏能力,学会连续纹样的设计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课业类型:工艺设计实践课。

(三)教学重点:二方连续纹样的构成形式。

(四)教学难点:实物造型与连续纹样的设计的完美结合。

解决方法:多欣赏、分析一些成功的例子。

(五)学生用具准备:作业本、圆规、尺、铅笔、橡皮檫、水粉颜料、调色盘、水粉笔、笔洗等。

(六)教学程序:
1.导入:欣赏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服装、陶瓷、建筑、窗帘) 等,
2.授新课:二方连续纹样的定义——二方连续纹样是将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重复排列的带状纹样。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二方连续纹样?
3.二方连续纹样的组织构成方法:
①散点式、②斜线式、③折线式、④波线式、⑤直立式、⑥复合式、⑦几何式。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提问:这是什么形式的纹样?
5.设计制作:出示各种实物的造型图(茶壶、茶杯、托盘、服装等),要求学生从中选一件实物,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

制作时先设计骨格形式,再设计单位纹样,最后根据单位纹样进行重复。

(七)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介绍。

(两人一组)
(九)小结、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