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例分析题
外科手术病例分析题

外科手术病例分析题病例简介
病例编号:XXXXX
患者:男性,年龄:XX岁
主诉
患者主诉XXX,持续X天/周/月。
病史
既往病史
- 高血压
- 糖尿病
- 胆结石
家族史
- 无特殊情况
个人史
- 吸烟
- 饮酒
体格检查
相关体格检查结果。
- 血压:XXX mmHg - 脉搏:XX bpm
- 呼吸:XX 次/分
- 体温:XX ℃
实验室检查
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 血液检查:
- 血常规:正常范围
- 肝功能:正常范围
- 肾功能:正常范围
- 影像学检查:
- 腹部超声:显示胆结石
诊断
患者经过综合分析,诊断如下:
- 主要诊断:XXX疾病
- 次要诊断:XXX疾病
治疗方案
为了治疗患者的病症,以下治疗方案被提出:1. 药物治疗:
- 药物1:剂量、频率
- 药物2:剂量、频率
2. 外科手术:
- 手术1:术式、手术部位、手术理由
- 手术2:术式、手术部位、手术理由
手术步骤
针对手术1,以下是手术步骤简要描述:
1. 麻醉
2. 切口
3. 分离组织
4. 切除病灶
5. 修复组织
6. 关闭切口
预后
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后续需要定期复诊,继续药物治疗以维持病情稳定。
结论
本文档对一例外科手术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诊断,为患者确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步骤和预后评估。
这个案例例子可以为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外科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一)女性,48岁,间歇性右上腹痛3个月,疼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嗳气,无畏寒、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
曾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
近2天,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畏寒、发热。
体检: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4/9kPa。
皮肤及巩膜黄染,上腹肌紧张,剑突下压痛,肝区有叩击痛。
白细胞15×109/L,N0.83。
问题:1、本病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诊断依据是什么?3、如何进行下一步检查?4、治疗原则是什么?答:1、初步诊断:(1)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2)胆囊结石2、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2)间歇性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不伴畏寒、发热及黄疸。
(3)近期再次出现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有畏寒、发热及黄疸。
(4)无休克表现及精神症状(5)上腹肌紧张,剑突下压痛,肝区有叩击痛。
(6)血象升高。
3、进一步检查:可选择B超检查,可了解肝、胆情况,尤其是胆囊有无结石及结石大小,注意检查胆总管结石。
4、治疗原则: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包括解痉、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使用VitK、VitC以及护肝治疗等。
待急性发作后择期手术治疗。
如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加重,局部炎症和全身感染较严重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应选择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病例分析题二:(8分)女性,28岁,右上腹痛3周,畏寒、高热5天,无皮肤及巩膜黄染。
体检:体温38.4℃,脉搏106次/分,血压15/9kPa。
神志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肝肋下1㎝,剑突下2㎝,质软,有触痛。
肝区有叩击痛。
白细胞12×109/L,N0.87。
ALT80U/L,ALP20U/L,TBIL17μmol/L。
B超示肝外胆管及右肝管不扩张,未见结石影像。
左肝内胆管扩张,有光团反射伴声影。
问题:1、本病例的初步诊断是什么?2、诊断依据是什么?3、如何治疗?答:1、初步诊断是左肝内胆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2、诊断依据:①青年,女性;②右上腹痛伴畏寒、高热,无皮肤及巩膜黄染;③体检有肝肿大伴触痛,肝区有叩击痛;④实验室检查提示血象升高,肝功能损害;⑤B超示左肝内胆管扩张并左肝管结石。
外科病例分析题

外科病例分析题案例背景患者,男性,53岁,以体检发现右侧颈部肿块就诊。
患者无不适感,肿块大小约为2.5cm × 2.0cm。
无明显压痛,质地硬实,活动度良好。
临床检查1.体格检查:除右颈部肿块外,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2.化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正常。
3.影像学检查:颈部超声显示肿块为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晰。
诊断与讨论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可以初步确定该患者的诊断为颈部囊肿。
然而,颈部囊肿是一个较为广泛的病理学范畴,其病因、类型和治疗方法各有差异。
因此,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诊断仍然是必要的。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该颈部囊肿为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晰。
进一步的CT或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肿块的内部结构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还有其他颈部病变与囊肿相似,例如颈动脉瘤、颈部血管瘤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仍然有几个可能的诊断。
1.颈部淋巴结囊肿:淋巴结是颈部最常见的囊性病变之一,多数由于局部感染或炎症引起。
通过深入的病史询问和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2.颈部神经鞘瘤:神经鞘瘤是一种以外周神经干为起源的肿瘤,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通过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肿块与神经干的关系,帮助明确诊断。
3.良性颈部肿瘤:例如脂肪瘤、血管瘤等。
这些肿瘤通常在超声和CT/MRI检查中有特征性表现,可以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定诊断。
鉴于患者目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并且肿块边界清晰,建议对该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如果肿块增大、有疼痛或其他症状,或者超声和影像学检查有变化,应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诊疗措施。
治疗方案对于目前没有症状的小型颈部囊肿,常规治疗通常是观察随诊。
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肿块的大小和性质。
对于症状明显或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大颈部囊肿,以及有其他病理学特征的囊肿,如出现恶变倾向,治疗策略包括以下几种。
1.外科手术切除: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切除囊肿来解决问题。
普外科病例分析题库——外科题库

普外科病例分析题库——外科题库病例摘要:一位69岁的男性患者,近3年来反复出现右上腹绞痛,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无发热和黄疸。
6年前,他因胆囊结石和胆囊炎接受了胆囊造瘘术,并在3个月后切除了胆囊,术后症状消失。
近2年来,腹痛发作频繁,偶有寒战和发热,但没有黄疸。
半年前,他出现了右上腹绞痛,轻度皮肤XXX和尿色加深,输液治疗后缓解。
一天前,他突然感到右上腹绞痛,伴有寒战和高烧,体温达到39℃,皮肤和巩膜出现XXX,于是前往急诊就诊。
他没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也没有肝炎或结核病史。
查体显示,患者体温为39℃,脉搏为88次/分,收缩压为100/70mmHg。
他神志清晰,皮肤和巩膜黄染,腹部平坦,右肋下和上腹部旁边有手术瘢痕,未见肠型和蠕动波,右上腹有压痛,但没有肌肉紧张或反跳痛,也没有触及到肿物或肝脾肿大,肠鸣音正常,胆红素为30umol/L,直接胆红素为14.90umol/L,其他肝功能和电解质都在正常范围内,血红蛋白为150g/L,白细胞计数为29.7×109/L,血小板计数为246×XXX。
时间:准备5分钟,口述回答10分钟。
评分要点:(总分20分)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1.胆总管结石2分;2.并发:化脓性胆管炎1分,梗阻性黄疸1分。
二)诊断依据:1.反复发作右上腹绞痛,近期出现Charcot三联征2分;2.DBIL(直胆)及WBC升高1分;3.有胆囊结石二次手术史1分。
二、鉴别诊断(5分):1.胆道损伤导致的狭窄、梗阻3分;2.胆道下端肿瘤2分。
三、进一步检查(4分):1.B超、CT 2分;2.发作期避免应用ERCP或PTC 2分。
四、治疗原则(3分):1.抗感染措施1分;2.急诊开腹探查,总胆管探查,引流2分。
备注:B超检查显示肝大小和形态正常,肝内胆管扩张,内径为0.7cm,胆总管内径为2.1cm,壁增厚,在其下端可探及一颗大小为1.6×1.2cm的结石。
外科病例分析范题

外科病例分析范题外科病例分析: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胸腺瘤是一种发生在胸腺(位于胸骨后方)的肿瘤。
它是一种相对较罕见的疾病,但对于患者来说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通过一个病例分析,介绍胸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概述:该病例涉及一名56岁男性患者,首诊主诉为干咳、呼吸困难以及胸闷感。
患者无明显雷区疼痛,呼吸音正常。
肺部CT扫描显示了一颗胸腺肿块,大小约为5厘米×6厘米。
此外,患者腹部超声显示胸腺下叶可疑转移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例的相关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初步诊断该患者可能患有胸腺瘤。
然而,我们还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首先,我们需要与良性胸腺增生进行鉴别。
良性胸腺增生在胸部CT扫描中可能呈现为多发性、小型肿块,没有明显的转移倾向。
但根据我们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肿块较大且有转移倾向,排除了胸腺增生的可能性。
其次,与胸腺癌进行鉴别也是必要的。
胸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有明显的转移倾向,也可能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
然而,与良性胸腺增生不同,胸腺癌在CT扫描中可能表现为大型单发肿块,明显增强,并可出现胸腔积液。
在我们的病例中,没有胸腔积液的表现,但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需要进行组织学检查。
治疗与预后:对于胸腺瘤的治疗,首要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
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手术适应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肿瘤的大小、转移情况等。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放射治疗和化疗是可行的替代治疗方法。
胸腺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是否能够完全切除。
良性胸腺瘤的预后相对较好,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5%以上。
然而,恶性胸腺瘤的预后较差,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增加。
结论: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我们初步认定该患者患有胸腺瘤。
但为了确诊,进一步的组织学检查是必要的。
在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首选,但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胸腺瘤的预后与病变的恶性程度和是否能够完全切除密切相关。
外科护理学典型病例分析及答案

外科护理学典型病例分析及答案精品1.男性,53岁,Whipple 术后1周发生胰瘘。
查体:患者处于嗜睡状,心率115次/压12.0/8.0kPa,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
化验:血pH 为7.21,血浆HCO3-15mmol/L。
(1)写出该患者酸碱失衡的类型。
(2)首选治疗措施。
(3)给予适当治疗后,病人出现手足抽搐,写出抽搐的原因,如何处理?(4)该患者主要的护理措施?2.男性成人患者,因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患者口渴、尿少、眼球下陷、脉速、血压偏低,化验结果为:血钾浓度3.5mmol/L,血钠浓度138mmol/L,血液pH.32,HCO3浓度12mmol/L。
由于粘连性肠梗阻,故决定先进行非手术疗法。
医嘱中有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1500ml ,10%葡萄糖液3000ml ,5%碳酸氢钠250ml ,10%氯化钾30ml。
请问:(1)该病人属何种缺水?程度如何?(2)有无其他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3)应首先输入何种液体?(4)该病人血钾浓度在正常范围,为什么还要补钾?3.男,成人,因骑自行车跌倒,右肋腹部撞在路旁石块上,感腹痛,头晕,来医院急诊。
入院后护理估计资料:患者精神紧张,面色苍白,脉搏120次/min,细弱,血压12/9.33kPa(90/70mmHg),口渴,尿少,腹腔穿刺有不凝固血液。
临床诊断肝破裂。
请问:(1)此病人是否存在休克?若存在,属于哪一类休克?处于哪一期?(2)请写出病人当前的主要护理诊断。
(3)请写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4.成人,女,因急性重症胆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
在外院手术抢救过程中,曾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血压好转,近2天来尿量甚少,神情疲乏,出现浮肿,转来本院。
体检:巩膜黄染,体温38.5℃,脉搏100次/min,BP14.7/10.7kPa(110/80mmHg),CVP1.2kPa (12cmH2O ),血肌酐300μmol/L,尿素氮18.4mmol/L,血钠128mmol/L,血pH3.2、尿量300ml/日。
广医大外科学病例分析题及答案06颅脑外科

六、颅脑外科病例分析(一):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右颠部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
体检:BP139-80mmHg,P80次/分,一般情况可,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头颅平片提示:右额颍线形骨折。
遂将患者急诊留观。
在随后2小时中,患者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隙碍。
体检:T38°C,BP160/IoOmmHg,P60次/分,R18次/分,浅昏迷,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
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sSign阳性。
(一)初步诊断考虑为?(二)诊断依据为?病例分析(二):女性,22岁。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1小时。
患者1小时前午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突然枕顶部剧烈牵拉样疼痛,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呕吐呈喷射性。
家属急送急诊室。
既往体健,无头痛史,无烟酒嗜好,无遗传病家族史。
查体:T36.3βC,P86次/分R18次/分,BP120∕90mmHgo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神经系统:嗜睡,言语微弱,查体欠配合。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跟腱反射、膝反射正常引出,双侧Babinski征阴性。
颈项强直,双侧Kerning征阳性。
急诊头颅CT检查见:显示环池高密度影。
(-)初步诊断考虑为?病例分析(一)答案:(―)初步诊断:右额颗急性硬膜外血肿(二)诊断依据:1.有明确的外伤史2.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1分病例分析(二)答案:(―)初步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二)诊断依据:1、症状: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
2、查体:嗜睡,颈项强直,Kerning征阳性。
3、急诊头颅CT检查结果:环池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科学病例分析题

1. 患者,男,40岁,因有腰部绞痛3天,无尿3天入院,体查:急性病容,心肺(一),右下腹部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病,双肾未及,右肾区叩压痛。
生化检查: E4A:K 6.5mmol/L,Na 128 mmol/L,cl-90 mmol/L,二氧化碳结合率:14 mmol/L 血尿素氮:25mmol /L 血肌酐800umol/L KUB:右第三腰椎横突下高密度影约1.2cm×1.0cm大小,左肾鹿角形高密度影请问:①患者的诊断②处理方案参考答案:①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右侧输尿管结石,左肾多发结石无功能。
②急诊血液透析,病情稳定后尽早行右输尿管切开取石。
2. 男性患者56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年,左侧阴囊肿痛并破溃流脓1月,无尿2天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白天1-2小时/次,夜尿5-6小时/次,进行性排尿困难,1周前出现左侧阴囊红肿疼痛,并破溃流脓,在当地医院就诊:尿R:UBC2 /HP,PC /HP,RBC2-8/HP,KUB IVP:右侧肾脏不显影,左侧肾脏轻度积水,左输尿管上、下段均存在狭窄,膀胱容量偏小。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无尿,入院时Bun12.7mmol/l,cre497umol/l,血K6.6mmol/l,CO12nmol/ml,请问:①患者的诊断②处理方案参考答案:① 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双侧泌尿系结核,右肾无功能,左侧输尿管狭窄,左侧睾丸附睾结核并感染。
② 急诊左肾造瘘术,术后加强抗炎、抗结核治疗,病情稳定后择期行右肾切除术,以后再择期行肠道代输尿管术。
3. 患者,28岁,女性,因食鱼胆后,无尿3天入院。
生化检查: E4A:K 6.3mmol/L,Na 125 mmol/L,cl-89 mmol/L,二氧化碳结合率:12mmol/L血尿素氮:30mmol /L 血肌酐1050umol/L请问:①患者的诊断②处理方案参考答案:①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②急诊血液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病例分析题
一、张XX,男,25岁,由于未带安全帽在建筑工地上被高处落下的硬板砸伤右顶部,当时晕倒在地,神志不清,即被工友送入我院急诊科,到急诊科时病人清醒,诉头痛,左侧肢体稍麻木,查体病人神志清楚,GCS15分,双侧瞳孔正常,右顶部可见头皮肿胀,无裂口,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侧病理征阳性,余无特殊。
故行CT检查,在行CT检查过程中,发现病人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后呼之不应(CT结果如右图),返急诊科查体发现右侧瞳孔直径约4mm,光反应消失,左侧正常,左侧肢体偏瘫,急入脑外科,经治疗后痊愈出院。
该病人的受伤机制?诊断?临床表现?治疗?
【受伤机制】:直接、加速损伤→颅骨损伤→血液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血肿形成【诊断】:急性右顶部硬膜外血肿
【临床表现】:
1、外伤史:右顶部可见头皮肿胀
1、颅内压增高症明显
1、有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或昏迷清醒后再度昏迷的过程,有中间清醒期;
2、瞳孔改变: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一般认为瞳孔散大为脑疝形成的表现
3、血肿的对侧出现迟发性偏瘫;失语及锥体束征;左侧病理征阳性
【治疗】:
1、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还需一些特殊监测(如CT检查、颅内压监测)
2、初始该病人GCS15分,属于意识清楚,而后昏迷。
昏迷期间应防止各种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营养支持,防止尿潴留,促进其苏醒
3、防治脑水肿:脱水疗法、激素
4、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清除术
5、对症治疗:降温,镇静,镇痛等
6、防止感染:应用抗生素
7、营养神经
二、李X,男,36岁,酒后驾驶摩托车撞至前方障碍物,后摔倒,右枕部着地,随即昏迷不醒,呕吐,被路人发现呼“120”送入我院急诊科。
查体:神志浅昏迷, GCS5分,左侧瞳孔直径约4mm,光反应消失,右侧正常,右枕部可见头皮肿胀,无裂口,急行CT检查,(CT 结果如下图),并急入脑外科,经治疗后中残出院。
该病人的受伤机制?诊断?治疗?
【受伤机制】:减速、对冲损伤→脑挫裂伤→皮质动脉或静脉破裂→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诊断】:急性左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
【治疗】:
1、该病人GCS5分,处于昏迷中。
昏迷期间应防止各种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作气管切开,营养支持,防止尿潴留,促进其苏醒
2、防治脑水肿:脱水疗法、激素
3、手术治疗:硬膜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
4、对症治疗:降温,镇静,镇痛等
5、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6、营养神经
7、康复治疗
病例分析及答案:急性肠梗阻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男性,25岁,腹痛2天急诊入院。
患者于48小时前突然发作全腹痛,以右下腹更明显,为阵发性绞痛,伴有肠鸣,多次呕吐,开始为绿色物,以后呕吐物有粪臭味。
两天来未进食,亦未排便排气,尿少,不觉发烧。
三年前曾作过阑尾切除术。
查体:急性病容,神智清楚,血压100/60mmHg,脉搏132次/分,体温37.5℃,皮肤无黄染,干燥,弹性差。
心肺正常,腹膨隆,未见肠型,全腹触诊柔软,广泛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不大,肠鸣音高亢,有气过水音。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60g/L,白细胞10.6×109/L,尿常规阴性。
腹部透视有多个液平面。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肠梗阻(机械性,粘连性,低位)
(二)诊断依据
1.急性阵发性腹痛,伴肠鸣音亢进
2.腹胀,呕吐;停止排便与排气
3.有腹部手术史
4.腹透有多个液平面
二、鉴别诊断(5分)
1. 急性胃肠炎:有腹痛,呕吐,腹胀,但无腹泻
2.输尿管结石: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尿(-)等
3.其他外科急腹症:消化道穿孔、胆囊炎等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尿常规及沉渣镜检
2.B 超1分
3.血酸碱度及电解质
四、治疗原则(3分)
1.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
2.输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
3.手术治疗
病例摘要:
女性,64岁,间歇腹胀、停止排便、排气伴腹痛2个月,加重5天急诊入院。
患者2个多月来,无明显诱因间歇发作腹胀腹痛,停止排便,每次发作持续一周左右,经服药和对症治疗或输液后尚可缓解。
5天前起,再次发作,上述症状加重,服药无效,且较前加重,近日不排便,不排气,呕吐一次,呕吐为胃内容物,不能进食。
发病以来,乏力,消瘦,无明显发热。
既往无结核及手术史。
查体:T 37.4℃,P 70次/分,R 20次/分,BP 140/90mmHg慢性病容,神清,皮肤稍松弛,弹性尚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
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全腹明显膨隆,未见胃肠型,叩鼓,肝脾未触及,全腹部轻度压痛,无肌紧张。
左下腹深部隐约可及包块,约5cm直径大小,实性感,包块轻度压痛。
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辅助检查:Hb 130g/L,WBC 5.3×109/L
x线腹平片:右上腹可见液气平面。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写在答题纸上。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 肠梗阻(不全性)。
(3分)
2.左半结肠癌可能性大。
(2分)
(二)诊断依据
1.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呕吐。
(1分)
2.全腹膨胀,左下腹包块,肠鸣音活跃。
(1分)
3.腹平片可见液气平面,提示肠梗阻。
(1分)
二、鉴别诊断:5分
1.Corhn病。
(2分)
2.乙状结肠扭转。
(2分)
3.肠结核。
(1分)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腹部B超。
(1分)
2.钡剂灌肠造影。
(2分)
3.纤维结肠镜检查。
(1分)
四、治疗原则:3分
1.胃肠减压,输液,低张灌肠。
(1.5分)
2.开腹探查:肿瘤切除,肠道重建。
(1.5分)
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
如有下列情况,考虑绞窄性肠梗阻可能:
1.发病急骤,进展快,腹痛剧烈,持续性或阵发性转为持续性,有时出现腰背痛,呕吐出现早、重、频。
2.早期出现休克或抗休克治疗后改善不明显。
3.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和全身炎性反应(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4.腹部不对称隆起或触及孤立胀大肠袢。
5.血性呕吐物、血性胃肠减压液、血性黏液便、血性腹腔渗出物。
6.积极非手术治疗无效。
7.腹部X线片示孤立胀大肠袢不随时间而改变位置、有假肿瘤状影或肠间隙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