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命题应“质量立卷”——谈201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命题的几点失误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语文最易失分的4大考点

2010年高考语文最易失分的4大考点

2021年高考语文最易失分的4大考点_学习方法网---------------------------------------(function()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document.write('');(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id: '5471254',container: s,size: '580,90',display: 'inlay-fix'});})(); 随着高考时间的临近,学生们的复习进入查漏补缺的备考阶段。

为了更好地为学生和老师效劳,特邀往年参加评卷的各科教师,针对高考评卷中学生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1年高考日渐临近之时,笔者就2021年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结合2021年的备考谈点粗浅的意见,供广阔考生参考。

一、作文作文有60分,占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

2021年评卷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书写不佳。

书写是个大问题,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

书写问题所造成的失分,不单单表现在作文评卷中,其他方面包括诗歌鉴赏、名句默写、文言文翻译、现代文阅读,都存在这一问题。

因为你书写不佳,可给可不给的分,不给;因为你书写不佳,可扣可不扣的分,扣了。

“不给”也好,“扣了”也罢,都不违反评卷原那么,希望能引起同学们重视。

实行网上评卷后,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答题纸,这种答题纸,既可以炫美又能够显丑。

这使得书写好的同学更能显出自己美丽漂亮的“手迹”,书写不佳者只好丢丑了。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出错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出错分析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语文学习的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神保证。这一目标不达成, 神保证。这一目标不达成,“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 的目标就没有了依托。 过程与方法” 的目标就没有了依托。 我们要坚信:知识和能力可以习得, 我们要坚信:知识和能力可以习得, 过 程和方法是可以实践的, 程和方法是可以实践的,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更是可以养成的。 值观更是可以养成的。三者统一才能实 现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双提升。 现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双提升。
失分因素( 失分因素(一)
• 表达能力 • 语言组织能力欠缺,表达不到位,关键 语言组织能力欠缺,表达不到位, 词不准确。表达不规范,语义不明, 词不准确。表达不规范,语义不明,甚 至有语病。 至有语病。
失分因素( 失分因素(二)
• 知识: 知识: • 储备知识派不上用场,不扎实,不熟练, 储备知识派不上用场,不扎实,不熟练, 没有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没有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 积累的量不够,知识框架不完整,没有 积累的量不够,知识框架不完整, 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语文能力。 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语文能力。
三种复习类型
• 结构型复习:通过分析、综合,穿章破节,突 结构型复习:通过分析、综合,穿章破节, 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将知识系统化, 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将知识系统化, 网络化,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网络化,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 • 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条理清晰,便于 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条理清晰, 理解记忆、运用提高。帮助学生把分散的、 理解记忆、运用提高。帮助学生把分散的、相 对独立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 对独立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由点到线,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由点到线,由线到 系统梳理,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面,系统梳理,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网络, 再结合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深化认识, 再结合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深化认识, 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010江苏命题特点及2011备考策略

2010江苏命题特点及2011备考策略

第二类:对信息本身的理解(仅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答案, 第二类:对信息本身的理解(仅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答案,考查信息单 提炼” 理解”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应用”的高层次, 纯“提炼”和“理解”的层次,而没有上升到“应用”的高层次,注 意训练信息提炼的技巧) 意训练信息提炼的技巧)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 .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 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 . 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 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 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 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 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 .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 . 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 .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 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 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 .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 . 总计3题 对策:适当训练,形成信息释读的技巧) 总计 题。 (对策:适当训练,形成信息释读的技巧)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真题及答案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真题及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tán/dàn,yè/yàn,nàn/nàn;B.xiān/xiǎn,bó/bó,xié/yè;C.dù/duó,zhǎng/cháng,jiě/xiè;D.cēn/ shēn,mǐ/mǐ,xù/chù。

读音继续完全落实在多音字的考查上,为寻求对比词,甚至启用了背诵篇目《蜀道难》中的“扪参历井”之“参”与较为专业的“叶韵”之“叶”,此为历年仅见;本题选项“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的判读难度不大,与往年持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前后矛盾、不合语境。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高中阅读指导】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

【高中阅读指导】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

【高中阅读指导】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杭州市萧山邬昌玲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考试内容覆盖面过大,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应该考高考语文命题必须走出误区杭州市萧山邬昌玲高考语文命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考试内容覆盖面过大,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它应该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

语文能力主要是阅读与写作能力。

但现在的高考题中,除了考写作及现代文、古文阅读之外,还要考及语音常识、文字常识、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用法、中国文学史常识、外国文学史常识、文体常识、文学鉴赏、历代文学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甚至还有不属于语文范畴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的称谓、职官、历法、地名、科举等知识,显然,这几乎是一套百科全书的范围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种考试覆盖面虽广,但只考浅显的知识,每个知识点上只出一道题,2、3分而已,总的负担是不会重的。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虽然某个知识项目上只出一道题,所考内容浅显,但考生仍要对该项知识作全面深入的复习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出一道题与出十道题给学生带来的备考负担是一样的。

就拿考名言警句来说,现在的考卷上也只有一道题,但学生们必然会去背很多句子。

现在各地的高考复习材料中的“名言800句”、“名言3000句”之类的东西已经比比皆是了。

为什么题海大战屡禁不止,为什么种种复习资料屡禁不绝,难道这种铺天盖地式的高考试卷不是最直接的原因吗?二、考题难度太大,严重挫伤了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应该承认,把高考题卷上的题分别孤立地看,并无太大难度,但是,以整张试卷来看,难度是很大的。

每高考学生得分很少有上130分的(150分为满分),而外语考分上140分则不为少数;许多语文专家试做高考题也往往难以及格。

语文专家刘国正先生有一次很认真地答了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按标准答案,严格计算,结果只能达到70分。

那么,题卷中的整体难度从何而来呢?首先,就是前面说的,题目涵盖过广,题量过大。

高考语文命题应“质量立卷”——谈201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命题的几点失误

高考语文命题应“质量立卷”——谈2010年江苏卷高考语文命题的几点失误

高考语文命题应“质量立卷”——谈2010年江苏卷高考语
文命题的几点失误
丁亚俊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笔者对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命题存在着一些较大的失误,这些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题的效度。

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总页数】2页(P127-128)
【作者】丁亚俊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命题导向和应对思路——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I语文试题为例 [J], 郭志贤
2.高考引领道是无形却无穷——谈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命题的“指挥棒”作用[J], 贲晓霞
3.2007年江苏高考语文卷述评及对2008年江苏语文命题的一点思考 [J], 胡锡良
4.核心素养立意下的高考语文命题分析及备考策略——聚焦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 [J], 高江涛;
5.高考语文命题必须心怀敬畏——2011年、2012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试题指瑕 [J], 思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改卷心得与教学反思1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改卷心得与教学反思1

2010年高考语文试卷改卷心得与教学反思1D形象”的试题,这脱离了传统考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考核表现手法的套路,令不少学生措手不及,有49%的学生得了0分,36%的学生得了1分,得到2分以上的学生比较少,但我们因考前有所重视,学生的反映相对要好一些。

而第3小题“选择出与诗歌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条诗文”,第一个选项是陆游的情怀,第二个选项是李白的情怀,第四个选项是春江花月夜的情怀,那答案很容易就选择了第三个选项―――“隐者的感情”。

“根本不需要读懂整首诗,只需要看题目就知道答案。

诗歌少了的3分分配到了“时文短评”上,对时政材料的评述,原来7分,现在增加到了10分。

本题在本次考试中的第1小题考核学生的概括能力,得1分的比例为54%,0分的为4%,总体得分比较低,但因为我们平时训练得当,还针对我们学生概括能力较差的特点专门做出了总结并列、对立、补充等三种答题模式,让学生有路径可循,从学生考试后的反映中可以得知,我们的得分可能会高于平均得分。

而第2小题的得分多为5-6分,几乎没有区分度,各个学校的平时都进行了良好的训练,我们对此还设计个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这对我们学生的有效得分(相对与重点中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今年的考试还是有着不少的遗憾。

首先,热点难点考得不多,虽然大多数考点我们在考前都复习到了,但是限于时间的压力,考前热身上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准备了不少很多的材料,但是在这阶段作业的落实上还是没有做到十全十美的。

例如,“文言文阅读”出现陈题,发现出现在泉州八校联考的一次模拟卷上(同样原题出现在试卷上的还有文学类阅读《春风》),其中有几个问题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虽然重大的考试中应该尽量回避试题的雷同),虽然考前我们把这份试卷和答案发给了学生,但收益有限,考后不免觉得可惜(例如,鹏峰中学充分重视该卷,收益很大)。

其次,在本次考试中我们在“名著经典阅读”上略有欠缺,存在着漏洞。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对一些考过的内容相对弱化。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分析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分析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分析第一篇: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分析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分析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

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高考作文的审题:提示语三句话表达了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句话“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是就绿色本身的特征而言,绿色,具有活力,养心养眼。

第二句话“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是说不仅是一种生命现象,更是一种生态现象。

第三句话“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说绿色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理念,绿色不仅仅是自然现象,在我们的现象生活中处处可以倡导绿色的生活理念。

从提示语,我们可以了解绿色的基本特征:活力、给人一种精神的或美的滋养、生态性。

我以为考生的作文只有反应这些特征,才能充分地体现绿色的本质。

题目“绿色生活”中“生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绿色生活”就是指能够体现具有绿色理念的生活,考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或写写自己在这个方面的生活经历体验等。

注意环保、低碳生活是比较切合题意的,但如果大家都关注这个内容,就容易撞车。

如不使用纸张、节约水资源、垃圾分类等。

我认为可以结合我们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或对当下社会的认识,写绿色理念如何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起了什么变化,或者自己对此有何认识等,是较好的切入口。

特别是强调精神的绿色生活、或绿色的心灵是较好的选择。

作文提纲:议论文一:当劳碌的大厦遮蔽了你心头明净的天空时,当物质的欲望将你精神的空间越挤越紧时,当名利的马达不断地吞噬着精神的麦田时,你的心田会变成荒芜的沙漠,你将失去很多很多。

我以为只有精神上过上的绿色生活,人的生命才能焕发光彩。

精神上过上绿色的生活,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有诗意和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