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科学用嗓与嗓音保护

合集下载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

教师的嗓音保健及发声技巧讲义简介:教师是需要常常使用嗓音的职业,因此保护和保养嗓音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师的嗓音保健和发声技巧,帮助教师提高声音的韵律和表达力,保持嗓音的健康。

一、嗓音保健: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2.保持身体健康:及时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避免过度使用喉部。

3.喝足够的水:喉部需要足够的水分来保持滋润,每天饮用充足的水量可以防止声带干燥。

4.避免吸烟和饮酒:烟草和酒精会对喉部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尽量避免吸烟和饮酒。

5.避免吃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喉部黏膜,建议避免食用过多。

6.放松喉部:定期进行喉部放松训练,例如发出"哈"的声音,帮助减轻喉部压力。

二、发声技巧:1.呼吸训练:教师应当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用腹部肌肉控制呼吸,而不是用胸部。

深呼吸可以有效地增加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

2.发声姿势:教师应保持正确的站姿,挺胸抬头,放松颈部和肩膀。

使用腹部肌肉发声,而不是用喉部或咽部。

3.训练发音和发声:教师应定期进行发音和发声训练,如练习清晰的发音和正确的音调。

可以参加口语培训班或请教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4.控制音量和节奏:教师需要学会控制音量和节奏,根据需要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速度。

不要用过大的力气讲话。

5.注重声音的质感:教师可以通过为自己的声音增加一些个人特色,如改变音调、改变音色、加强共鸣等,使声音更具表现力和魅力。

三、日常注意事项:1.避免大声喧哗和长时间连续讲话。

2.在嗓音疲劳时,休息片刻,并用温水漱口。

3.不要过度使用喉部,注意调整呼吸和发声的平衡。

4.注意声音的维护和保护,不要剧烈用力咳嗽或清喉。

5.做嗓音保养操:例如舌头上下左右擦拭牙齿、缓慢大声唱歌、嘴巴做放松舌头的运动等。

总结:教师是嗓音使用频率较高的职业,因此保护嗓音十分重要。

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适量的锻炼和娱乐等,可以帮助教师保持嗓音的健康。

教师科学用嗓护嗓心得体会

教师科学用嗓护嗓心得体会

教师科学用嗓护嗓心得体会前段时间,突然失声了,看了好多医院,甚至去了上海的耳鼻喉科医院,专家们都确诊:声带小结,充血,教师职业病,禁声两个星期。

变成哑巴的两个星期里,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嗓音的重要性。

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平时要通过声音传播知识,表达感情,与学生进行联系和交流。

如果当老师的嗓子有病,发音不良,就好比孙悟空没了金箍棒,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所以,教师正确用嗓护嗓真的十分重要。

那如何正确用嗓护嗓呢?正在我迫切想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萧山区中小幼教师用嗓护嗓技术全员远程培训如同雪中送炭,通过这个培训,我了解到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让我受益非浅。

现在,我们教师中,有80%以上的教师都有这样那样的嗓音病,如:慢性声带炎、肥厚性声带炎、声带息肉、慢性咽炎等。

这些疾病都会导致教师的嗓音改变,如声音沙哑声弱无力,或语久声颤高音难出,或声音枯涩无圆润感,或有气无音后力不继。

造成教师嗓音病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嗓不当,包括用声过度和用声不当。

如讲话声音过高,时间过长。

想想自己平时在课堂上,也习惯用“精神抖擞”的声音来和学生对话,希望学生们也能被感染,从而专心致志。

现在我才知道,过强的气息不仅讲话者自己费力,而且听的人也吃力。

原来我在做着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傻事呀!提高了音量,用强的气息来发声,不仅累了嗓子,而且累了学生!学用深呼吸的方式来发音,用丹田的气来推动,不仅可以按摩内脏,提高肺活量,还能保护好嗓子。

二是发声方法不正确。

如缺乏呼吸系统锻炼,不会靠控制胸腹肌肉来调节呼出气流,造成声音不能远传;或者因常用硬起声发音,致使发声失调,损害声带。

我又想到了自己,在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时候,面对空旷的操场,分散的学生,我常靠扯着嗓子喊来提醒同学们集合。

这样几次下来,嗓子干涩不说,偶尔还会失声。

原来那都是我不会很好地使用共鸣腔所致,仅仅靠喉咙的力量,嗓子当然是承受不了了。

看来应该学学男老师,用一种底气十足加上浑厚的声音,调动身体各个发声器官来发出洪亮的声音。

教师嗓音保护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嗓音保护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嗓音保护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每天与学生沟通、讲授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

长时间的讲课往往会对教师的嗓音造成不小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声带损伤。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保护嗓音,提高教学质量,我参加了一次专门针对教师嗓音保护的培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培训的开始,专业的声乐教练向我们介绍了嗓音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嗓音受损的普遍现象。

据统计,大部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嗓音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教师的日常生活。

因此,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嗓音,学习科学的发声技巧,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培训中,教练首先教授了正确的呼吸方法。

他强调,良好的呼吸控制是保护嗓音的基础。

通过腹式呼吸,可以有效地减少喉咙的压力,延长发声时间,避免声带过度疲劳。

在实践环节,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呼吸练习,体会到了腹式呼吸带来的轻松和自然,这对于日常教学中的长时间讲解无疑是一大福音。

教练详细讲解了发声的技巧。

他指出,许多教师在使用嗓音时存在误区,如用喉咙发声、声音过大或过小等。

正确的发声应该是利用共鸣腔,即口腔、鼻腔和颅腔的共振来放大声音,这样可以减少声带的负担,同时也能使声音更加饱满和富有感染力。

通过反复的练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调整发声位置,使声音更加清晰和有力。

除了呼吸和发声技巧,培训还包括了日常嗓音保养的知识。

教练建议我们在教学之余,要注意嗓音的休息和恢复,避免过度用力说话。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都有助于嗓音的保护。

适当的声带按摩和放松练习也是保护嗓音的有效方法。

在培训的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应对突发嗓音问题的策略。

比如,如果感到嗓子痛或者声音嘶哑,应该如何及时处理,以及何时应该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这些实用的建议,让我们在面对嗓音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教师保护好自己嗓音的重要性。

良好的嗓音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教师嗓音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嗓音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师,嗓音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不仅是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与学生沟通、激发兴趣的关键。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嗓音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嗓音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嗓音的重要性在培训开始之前,我对嗓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能够清晰地发音、传达信息这一层面。

然而,随着培训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嗓音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良好的嗓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富有感染力的嗓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最后,嗓音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注重嗓音的保护和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二、嗓音训练的方法1. 呼吸训练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正确的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它能够保证声音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通过腹式呼吸、胸式呼吸等练习,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式,使嗓音更加饱满、有力。

2. 发声训练培训老师指导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发声练习,如唇颤、舌颤、喉颤等。

这些练习有助于提高发声的清晰度和音量,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运用共鸣腔,使声音更加饱满、富有穿透力。

3. 语音训练语音训练是提高嗓音质量的关键环节。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普通话的声调、声母、韵母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使发音更加准确、标准。

4. 语音语调训练语音语调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情感,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三、嗓音保护与保健1.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嗓音的保护至关重要。

培训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有助于保护嗓音的食物,如梨、蜂蜜、枸杞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嗓音造成伤害。

2. 休息与锻炼适当的休息和锻炼有助于保持嗓音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用嗓。

此外,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从而保护嗓音。

论教师职业嗓音的运用与保护

论教师职业嗓音的运用与保护

论教师职业嗓音的运用与保护
讲事实上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保护和有效管理
职业嗓音,这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它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也可以帮助教师避免发出声音带来的伤害。

首先,教师要有自律,尽量避免大声说话,巧妙运用轻微甚至无声的
表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声乐技巧,让学生在教室内进行正确的语音表达。

此外,教师可以经常练习和修
改自己的职业嗓音,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嗓音发挥到最佳效果。

另外,教师要有系统的嗓音保护计划,尽量少说或不说话,并在室内
进行力学声学的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声音效果下降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

如果遇到嗓音问题,最好及时找医生诊断治疗,以避免更严重的
后果。

讲师演讲嗓音保护方法

讲师演讲嗓音保护方法

讲师演讲嗓音保护方法作为一名讲师,良好的嗓音是我们传授知识、与学员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

然而,长时间的演讲和高强度的用嗓往往会给我们的嗓音带来损伤。

因此,掌握科学有效的嗓音保护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发声姿势。

在演讲时,身体应保持挺直,头部微微上扬,放松肩膀和颈部,不要弯腰驼背或过度紧张。

这样可以让气息顺畅地通过声道,减少对喉部的压力。

同时,注意面部表情的自然,避免过度扭曲或紧绷。

合理控制呼吸也是保护嗓音的关键。

我们要学会运用腹式呼吸,通过腹部的扩张和收缩来控制气息的进出。

在演讲前,可以先做几次深呼吸,让气息充满腹部,然后再缓慢呼出。

这样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气息支持,还能使发声更加稳定和持久。

在演讲过程中,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把握。

语速不宜过快,过快的语速容易导致气息跟不上,增加喉部的负担。

语调要有起伏,避免单调平板的声音,这样既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又能减轻嗓音的疲劳。

同时,适当的停顿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给我们的嗓音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

饮水对于嗓音的保护也不容忽视。

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使喉部黏膜保持湿润。

演讲前、演讲中都要适时喝水,但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一般来说,常温的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避免饮用过冷或过热的饮料。

此外,注意饮食的调节也能对嗓音起到保护作用。

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喉部黏膜,导致炎症。

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A、C、E 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有助于增强喉部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避免过度用嗓是保护嗓音的重要原则。

如果感到嗓音疲劳或不适,应及时休息,不要强行继续演讲。

给喉部足够的时间恢复和调整。

同时,要注意环境因素对嗓音的影响。

避免在嘈杂、干燥、灰尘多的环境中长时间演讲。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麦克风等设备来减轻嗓音的负担。

日常的嗓音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增强喉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如哼鸣、打嘟噜等。

浅谈嗓音的科学运用和保养

浅谈嗓音的科学运用和保养

浅谈嗓音的科学运用和保养嗓音是人类一种重要的声音器官,它能产生各种音调和声音,使我们能够进行语言沟通和歌唱演奏。

由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原因,很多人的嗓音都受到了很大的损伤,甚至导致了声带的疾病。

科学运用和保养嗓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嗓音的科学运用和保养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嗓音的科学运用1. 合理使用声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合理地使用声带,避免过度使用和过度疲劳。

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时间讲话或演唱的人来说,更需要留意保护声带,不要过度用力,防止声音变得嘶哑和沙哑。

2. 注意声音的调整在同一天内,如果需要长时间用嗓,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下,尽量使用低沉而有力的声音,避免将过多的力量用在发声上。

适当的声音调整可以减少对声带的损伤,使嗓音更为清晰和响亮。

3. 学会正确的呼吸正确的呼吸方法对嗓音的保护和运用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使声音更为稳定和持久,减少对声带的冲击,减少嗓音疲劳。

4. 做适当的热身在需要进行长时间演讲或者唱歌之前,做一些适当的热身是非常有必要的。

适当的热身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声带,减少声音的疲劳。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的科学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增加声带的润滑,有助于保护和运用好嗓音。

二、嗓音的保养1. 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对于嗓音的保养至关重要。

多喝水可以使声带保持湿润,避免嗓子干涩和嘶哑,有助于保护声带。

2. 避免过度用嗓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讲话或演唱的人来说,避免过度用嗓是非常重要的。

适时休息,给声带一个放松的机会,避免受到过度的损伤。

3. 避免烟草和刺激性饮品烟草和刺激性饮品会刺激嗓子,对声带造成不良影响。

尽量少抽烟,减少咖啡和浓茶的摄入,有助于声带的保养。

4. 增加营养摄入适当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声带的修复和生长。

多吃些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保养好嗓音。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旨在提高发音质量、减少声音疲劳并增强声音的持久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训练方法:呼吸训练:正确的呼吸是良好发声的基础。

教师需要学会腹式呼吸,通过放松腹部肌肉来吸气,然后通过控制腹部肌肉来呼气。

这样可使气息更加均匀,有助于提高发音的清晰度和持久性。

发音器官训练:包括舌部、唇部、下巴和喉咙等部位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练习绕口令、朗读诗歌、模拟讲话等方式来锻炼这些部位,以改善发音和语言流畅度。

声乐训练:通过学习和练习歌唱,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气息控制和发音技巧。

声乐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嗓音的音色和表现力,还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和教学能力。

要保持教师嗓音的优良状态,以下是一些关键部位的保养建议:喉部:保持喉部放松,避免过度用嗓。

教师在课堂上可采用适当的语调、音量和合适的说话方式来降低声带压力。

口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洁牙。

练习打开口腔、抬起软腭等有助于改善发音的动作。

鼻子:注意鼻腔清洁,避免鼻音过重。

教师可以通过捏鼻翼、按摩鼻梁等方式来保持鼻腔通畅。

唱歌技巧对于教师嗓音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唱歌技巧和方法:音域拓展: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假声、混合声等方法来拓展自己的音域,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地传达教学信息。

声音控制:教师在唱歌时需要注意控制声音的力度和音色,通过练习轻唱、弱唱等方式来保护声带,避免声音疲劳。

呼吸运用:唱歌时需要合理运用气息,练习气息控制和呼吸技巧,从而更好地支持发声。

表情放松:教师需要保持放松的面部表情,尤其是喉咙部分的肌肉,以减轻声音紧张和喉咙疲劳。

教师嗓音的科学发声训练和保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保护教师嗓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呼吸训练、发音器官训练和声乐训练等方法,教师可以学会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声音;通过保养措施和唱歌技巧的学习,教师可以保持嗓音的良好状态,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希望本文能够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发声训练和保养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传道授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谈教师的科学用嗓与嗓音保护教师的科学用嗓和嗓音保护的问题,是广大教师不可避免都要面对的问题。

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必须以嗓音为媒介实行知识传播。

嗓音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生理功能,又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职业工具。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职业工具的优劣往往决定着职业功效的高低。

教师具有优美的嗓音,是教学活动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不过,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用嗓频率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而绝大部分教师均未受过专门的发声训练,缺乏科学用嗓的知识,极易造成嗓音的损坏。

所以,改变教师用嗓不科学的局面,甚为紧迫。

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基础的发声原理入手,介绍一下教师的科学用嗓和嗓音保健等问题,使老师们了解如何科学用嗓,合理护嗓,以达到“科学用嗓、美化声音”的目的。

一、发声器官的构造及发声原理1、发声器官的构造人类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即动力器官)、发声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组成。

呼吸、发声、共鸣是非常重要的三要素。

首先是呼吸器官,它包括: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膈肌(又称横膈膜)、腹肌等:其次是发声器官,它包括:喉头(也称喉结或喉器)、声带;最后就是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

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

头腔包括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等。

在歌唱中,因为音高的不同,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发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发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较多,而发高音时主要是靠头腔共鸣发挥作用了。

如果我们能准确、合理地使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协调配合好,那我们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听的声音。

而发声技巧的训练就是充分调动这三方面的器官的积极活动。

2、发声原理声音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

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

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

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

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

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实行发声运动。

声带本身是不会发出良好的声音的,是靠各发声器官的共同参与才得到良好的声音。

所以,呼吸、发声、共鸣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关连而又同等重要的,在发声训练中三者是协调配合互相支持的统一体。

呼吸是有深度、饱满地吸进空气和有控制地呼出气息去冲击声带,发声是声带闭合挡气,承受气息的冲击而振动发出基音:共鸣是调节人体各共鸣腔体的共鸣,使声带振动发出的基音得到扩大和美化,所以声音的训练,—方面要强调积极深沉持久的呼吸支托,又要强调声带的积极闭合,向下挡气振动发声,还要强调各共鸣体的积极共鸣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气息是水,声音是船。

没有气息,声音之船就要搁浅。

二、咽喉常见病症及原因教师出现与嗓音相关的疾病主要有三种:疲劳发音、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

①疲劳发音是当一个人发音时自觉喉部有紧缩感、挤压感,甚至已经出现声音嘶哑时仍需继续发音,或喉部有疼痛感、烧灼感、梗阻感等还继续发音,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上称为疲劳发音;②声带小结是一种慢性喉炎,从声带边缘长出结节状突起物,多为双侧声带出现;③声带息肉也是喉部常见疾病,常常附着在一侧声带的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主要由长期发音方法不恰当或一次过度发音引起。

声带息肉和小结均能够使发音时声带关闭不全,导致声音嘶哑,并且因为声带重量增加,导致发音疲劳。

如果教师们能掌握科学合理的用嗓护嗓知识,将大大减少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三、教学用嗓发声与日常讲话发声的区别日常发声是播音朗读以及我们讲话发声的基础。

教学用嗓发声和日常用嗓发声的区别在于:日常说话的发声是非常自然原始的发声,而在教学中则应该使用实声发音。

因为教师讲课是比较系统化的内容,是日常说话的提炼,所以用嗓不同于日常发声的随意零散感,而应有一种教学的状态,即用实声说话,用自我感觉最舒服的声音,不能用小嗓或者虚实声,通过自如的声区使发出来的声音既不吊,不挤又不压。

形象的说,教学用嗓是介于说话音域与唱歌音域之间,也就是高于日常说话低于唱歌的声音。

四、用嗓技巧用嗓技巧就是通过口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呼吸控制等使嗓音美化。

在学校教学中,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是通过嗓音来完成的。

如何使用自己的声音,与每个人的习惯性用声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习惯用声就是比如有的人平时就习惯高声或大声说话,不管听众与他距离远近或周围环境的安静、嘈杂都大声叫嚷,不分场合,而有的人平时习惯低声或小声说话,不管听众多少,不管场合,永远是柔声细雨,轻描淡写。

而这些不良的习惯性用声都防碍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顺畅性和流通感,达不到要求的目标,所以掌握准确的用嗓技巧是重中之重。

1、明确用嗓目的,克服习惯用声作为教师要有用嗓的意识。

所谓用嗓意识,即能够明确自己的语言目的。

要根据讲课环境的大小、听课的人数、教学设备(有无话筒)等来灵活调节控制自己的声音。

一般来说,教学用嗓中要注意学会留有余地,老师上课的内容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说到重点部分的时候,声音应该比一般的时候要抬高,音量增大,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

只有明确用嗓目的,克服习惯性的用声,才能在教学课堂中做到收放自如。

用气说话是教师用嗓的重要技巧,即需要大声说话的时候气就吸得深一些,用舒展的“饮开水式呼吸法”将气吸入腹部站定;吐气说话时,增大气量,将各方面状态都紧张起来,反之控制吐气气量。

除此之外,还要通过状态来激发自己的传播欲望,过度低头或仰头都会改变声腔的形状影响发声,准确的发声姿势是不论坐与站,腰都要保持直立。

状态好姿势正的时候声音表达也会清晰自如。

2、掌握发声方法,提升发声水平(1)气息训练。

没有气息,声带就不能振动。

声带不振动就不可能发出声音来。

要想嗓音富于弹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持续供给声带气流。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点气息控制的方法,协助大家控制气流,进而控制声音。

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采用胸腹联合呼吸法,即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

这种呼吸活动范围大、伸缩性强,能够使气息均匀平衡。

理想的状态是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持续,声断意持续”。

①慢吸慢呼总体的要求——站稳,双目平视前方,头正,肩放松,象在旷野呼吸花香一样,慢慢吸足气。

要感觉到腰腹之间充气膨胀,气入丹田。

保持几秒后,轻缓呼出。

可用“嘶”来做练习。

②快吸慢呼快速短促地吸气,并保持气息;呼气时缓缓呼出,配合声音,平稳均匀。

能够通过以下发声练习:A、夸大上声练习:好美满想仰场……B、换气练习:广场上,红旗飘,看你能数多少旗,一面旗,两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③强控制练习要求气要吸得深并保持一定量,呼气要均匀、通畅、灵活。

比如跑操是喊出的“一、二、三、四”。

④弱控制练习是一种吸气深呼气匀的方法。

比如吹蜡烛练习。

要把火苗吹倒,但不吹灭。

也可向自己的手心吹气,感觉力度一致。

还可缓慢持续地发出“爱、外、旺、央”四个音来练习。

(2)发音训练。

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咬字归音。

用“打哈欠”的方法打开喉咙。

用“咬清字头、引长字腹、收好字尾”的方法来练习咬字吐字。

如“方”。

正所谓“字正腔圆”。

(3)共鸣训练。

共鸣训练与其它发声基础的要求是分不开的,它主要是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来求得共鸣效果。

我们可通过以下这个小方法来找一下感觉。

如:你大口咬一口苹果,露出上牙齿,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时,发出“嗯”的声音,感觉声音在口腔后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这就是发声的一个共鸣点。

再一个就是靠墙练习也有助于发声,因为靠墙能够接触你的后脊梁,让你更容易找到感觉,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

3、话筒的准确使用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开设,讲台上有了话筒,给我们的教学用嗓提供了方便,削减了嗓音的损耗。

如何准确地使用话筒呢?首先要把握对话筒的远近距离。

当我们讲课离话筒近时,说话的音量就能够稍微减小,反之可增大。

第二是要随时改善自己的音色。

通过话筒我们能够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反馈到耳朵里来,从而即时辨别出自己的声音是否好听,是否悦耳。

第三控制在话筒前的音量和吐字。

话筒不好的时候会出现杂音,越嘈杂的时候,就越要控制自己的音量和吐字,我们经常遇到卟话筒的声音,是因为说出的某一个字的字音是送气音,比如“婆婆”的“婆”,对着话筒说“婆婆”,就有“卟卟”两声,离得太近,卟声越大。

另外,控制说话的气量和呼吸,有话筒讲课不需要如同生活中远距离喊人的时候那么深吸气,自如的呼吸,科学的调节,不但很好的做到嗓音的保护,同时让听众觉得舒适亲近。

五、嗓音保护完美的音色是需要保护的,不但平时说话要保护,生活中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同时还要注意刚起床的时候不要发过强过高的声音,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嗓,慢慢的才能进入工作状态,切勿大声叫嚷。

第二、注意饮食。

不吸烟,少饮酒,少吃生冷油腻食物,上课之前休息好的同时还要少吃一些带刺激性的东西,比如麻辣烫、烧烤等,经常吃会减少嗓音的明亮度,使声音晦暗不堪。

第三、谨防季节更替。

嗓子最不舒服的季节是秋冬交替之时,因为秋天特别干燥,而暖气和空调也是嗓音的头号大敌,吸气的时候空气冲刺到喉头疼痒难耐。

所以熟悉了这样的环境之后,老师上课时注意要多喝温开水保持咽喉湿润,可多泡一些罗汉果,菊花甘草茶,起到护嗓的辅助作用。

第四、每天用淡盐水漱口,有很好的消炎作用。

第五、坚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感冒是坏嗓的又一大敌,重感冒常常引起扁桃体发炎或声带炎,影响发声,若发现发声器官有了疾病就要停止大声说话或过度用声,即时就医,如果轻视,会造成发声器官永久性损伤。

第六、限制工作之外的说话时间,减少不必要的长时间聊天或打电话。

第七、用适当的音量说话并注意分句和吸气。

说话之间要常停顿吸气,一句话不要拉的太长。

第八、选择适宜的音调说话。

说话音调不宜太低或过高,而且每一句话的重音不要放前缀。

如:“今天”的“今”读得很强。

第九、常用的一个修复方法。

即发出任何一个单元音的口形,比如“阿”,用自己最极限的低音发出,打出如气泡的声音。

在嗓子很累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一个修复的作用,让声带得到休息。

用嗓之前同样能够作为开嗓音,打得越响当当的时候是声音最舒服的时候,也是声音恢复到最佳状态的时候。

总来说之,嗓子是人体正常呼吸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人际交往以及表达我们内心世界和真情所想的发声器官,所以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嗓子,它不但关系到教师的工作质量甚至还关系到教师职业生命。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只要掌握科学的用嗓护嗓知识,掌握准确的发声方法,同时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能大大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