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产业特色和深加工方向

合集下载

玉米深加工项目

玉米深加工项目

玉米深加工项目1、玉米淀粉:随着我国淀粉工业的发展,对淀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而玉米中的淀粉含量十分丰富,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就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

2、燃料乙醇: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多,对于环境的污染是越来越严重,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也逐渐称谓各大汽车厂商的发展方向之一。

3、玉米油:玉米油是常见的玉米加工方向之一,高油玉米的含油量可达8%-10%,是十分优良的油料作物。

一、玉米淀粉1、随着我国淀粉工业发展,对淀粉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由于玉米里面的淀粉含量特别丰富,所以将玉米加工成淀粉就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方向之一。

2、玉米淀粉的用途非常多,比如淀粉糖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是人们日常消费食糖的有益补充。

3、玉米淀粉里面的氨基酸可以生产出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等众多氨基酸,在医药行业中,淀粉是抗生素工业最重要的原料,差不多所有的抗生素生产都需要淀粉。

二、燃料乙醇1、随着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车辆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渐渐变成各大汽车厂商发展方向之一。

2、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比较低廉而且环保,燃料酒精也不会导致汽车发动机出现不良反应,市场潜力非常大。

3、乙醇还可以分解出氢元素,这样就能间接或直接用作新能源电池,供给数码产品。

三、玉米油1、玉米油是常见的玉米加工方向之一,高油玉米的含油量可以达到8%-10%,是非常优良的油料作物。

2、用高油玉米制作出来的玉米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以上,里面富含油酸和亚油酸,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健型油料。

3、玉米油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玉米色拉油,玉米色拉油里面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剂,是很多油炸食品的首选油料。

四、玉米化工醇1、玉米化工醇是玉米深加工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玉米化工醇可以应用于合成纤维、工程塑料、特种树脂、聚氨酯等诸多材料的制作,而且它还是石油化工醇的重要替代品之一。

2、相比于石油化工醇的生产,玉米化工醇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会非常明显,在石油价格非常高的情况下,其开发前景和市场都十分广阔。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分析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分析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分析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也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创新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技术创新1.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创新主要包括玉米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基玉米转化技术、玉米精细分离技术和玉米深加工装备技术等。

玉米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玉米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加工,包括玉米胚芽油、玉米蛋白、玉米淀粉等等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利用效率。

生物基玉米转化技术,通过发酵和生物催化等方法将玉米转化为乙醇、乳酸等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实现玉米的资源化利用。

玉米精细分离技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提高玉米精细分离的效率和质量,原料利用更加充分。

玉米深加工装备技术,包括玉米破碎、浸膏、蒸煮、糖化、发酵、萃取等一系列的机械和工艺设备创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

2. 技术创新的意义玉米深度加工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长。

其具体意义如下:(1)降低食品生产成本:通过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产业增值收入。

(3)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改进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需求。

(4)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向深度加工转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二、应用前景1. 玉米深度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1)经济效益:玉米深度加工产业是一个多领域交叉的产业链,涉及粮食、食品、化工、能源等多个领域,在实现农产品增值的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

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于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快消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对玉米深加工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而且,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玉米深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

首先,玉米深加工产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企业可以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玉米深加工行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

玉米深加工行业存在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玉米行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较大。

其次,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玉米深加工行业需要加强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供应商和渠道商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此外,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深加工行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竞争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玉米深加工行业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玉米深加工有哪些项目

玉米深加工有哪些项目

玉米深加工有哪些项目篇一:玉米深加工项目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群体。

玉米深加工是指将玉米经过一系列物理或化学处理后,将其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和多种用途的产品。

玉米深加工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产业链上下游链条长,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财富。

本文将介绍玉米深加工的几种常见项目。

1. 玉米淀粉生产项目: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纺织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玉米淀粉生产有干式和湿式两种方法,常见的生产工艺是湿法生产。

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清洗、研磨、筛分、蛋白质分离、淀粉提取、干燥等步骤。

2. 玉米淀粉糖化项目:糖化是将玉米淀粉转变为糖类的过程,糖化后的产品可以进行发酵、酒精化和制造其他糖类产品。

玉米淀粉糖化一般采用酶法,加入一定量的酶后,糖化反应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下进行,完成糖化反应后,通过蒸馏或浓缩得到纯化的糖类产品。

3. 玉米油加工项目:玉米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油,可以用于烹饪、食品加工和工业领域。

玉米油加工包括清洗、磨碎、喷蒸、融合等步骤,最终通过油脂抽取机获得原油。

4. 玉米蛋白生产项目:玉米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饲料,也可以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

玉米蛋白生产包括清洗、破碎、萃取、浓缩等步骤,最终得到具有丰富营养的玉米蛋白产品。

5. 玉米醇加工项目:玉米醇,即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多元醇,具有优良的保湿、柔肤、抗菌等功效。

玉米醇可以通过玉米糖液和甘蔗糖液或动物脂肪经过稀释、洗涤、蒸馏和进一步纯化得到。

玉米深加工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玉米深加工将拥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

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

玉米深加工前景的探讨深加工消费是玉米消费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相关数据统计看,深加工消费已经占据了玉米总消费的28%,而且从近5年的玉米价格波动看,玉米深加工消费的变量及节奏为玉米价格波动提供了动力。

与玉米饲料消费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不同,玉米深加工对玉米价格影响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玉米深加工产品类别多,难以形成有效的价值衡量标准;另外一个是玉米深加工需求的增量难以把握。

本部分报告重点探讨国内玉米深加工的前景及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一、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现状1、玉米深加工产能从上图可以看出,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快速扩张期在2002-2007年,目前产能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总体产能在7750万吨左右,目前深加工产能对玉米的需求量已经达到了国内玉米产量的47%。

2、玉米深加工产能分布从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辽宁、安徽产能较大,其中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四省一区的产能达到了5600万吨,占据了整个产能的72%,占据了此五个省区玉米总产量的73%。

按照这个产能的集中度来看,如果此五省区的深加工企业对玉米采购产生共同的行为时,对玉米阶段性供需的影响将会非常之大。

3、深加工企业产能分布目前深加工产能最大的是中粮集团、长春大成、吉安生化和诸城兴贸,总计产能达到了1500万吨,占整个玉米深加工产能的19%,但是如果结合玉米产区、深加工产能和企业产能分布的情况看,深加工企业对玉米产地的价格影响巨大。

4、玉米深加工开机率及利润从开机率和利润图可以看出,目前玉米深加工开机率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且玉米深加工的开机率不太稳定,从利润的情况看,也表现出了不稳定,说明深加工行业目前产业模式仍不是很成熟,而且其开机率受外围因素影响较大,或者说深加工行业的竞争环境并不好。

5、玉米深加工的产业状况分析从上面的玉米深加工产业状况的分析来看,玉米深加工目前发展到了一个产能成熟,而商业模式尚不成熟的阶段,未来几年玉米深加工行业很可能出现行业整合,但是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生存环境差的现状会限制行业整合的速度,后期行业整合的力量可能来源于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目前看不到这一趋势。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

玉米深加工行业分析报告提纲一、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现状(一)国内玉米消费结构的总体情况1、玉米生产情况。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占全球的20%,仅次于美国。

(最近年份的生产情况)2、玉米消费结构变化情况。

2000年之后,随着国内玉米深加工业的逐步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消费量快速增加,所占玉米总消费比例不断扩大,虽然饲料消费数量总体增长,但所占比例出现下降。

3、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量的变化情况。

进入21世纪,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从增长阶段来看,2006年以前是增加最快的时期,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限制与引导,开始相对稳定,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4、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达到200余种,是我国粮食作物加工中加工链条最长、产品最多的品种。

总体来看,淀粉类产品(含淀粉糖)和酒精类产品仍是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产品。

(二)我国玉米深加工业主要产品从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加工状况看,主要是对玉米淀粉的再加工过程,我国生产的玉米淀粉占国内淀粉生产总量的85%左右。

1、玉米淀粉。

玉米深加工行业的基础。

2、玉米乙醇。

目前我国是仅次于巴西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3、变性淀粉。

用途较广,发展前景广阔。

4、淀粉糖。

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属于玉米深加工业潜力较大的产品,预计未来产量有可能进一步增加。

5、氨基酸。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国,其中,柠檬酸依然产能过大。

6、化工醇。

玉米深加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三)我国玉米深加工业地域分布情况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

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

(主要省份介绍)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即东北三省和华北黄淮等地区。

从各省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实际加工量所占比例来看,山东和吉林所占比例最高,合计占全国的45%左右。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

关于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的探讨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不仅可以作为食品原料,还可以进行多种加工转化及利用。

本文将探讨玉米的加工转化及利用,展示玉米的多种价值和潜力。

一、玉米的加工转化1. 玉米深加工玉米是一种优质的粮食作物,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进行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玉米油、玉米胚芽油、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玉米醇等。

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造纸、医药等领域。

而玉米醇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燃料,具有环保、可再生等特点,是替代传统燃料的重要选择。

2. 玉米饲料玉米饲料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合作为畜禽的日常饲料。

通过玉米的深加工,可以制成不同种类的玉米饲料,如玉米饲料粉、玉米饲料颗粒等,满足不同畜禽的需求。

玉米饲料的加工也可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

3. 玉米发酵玉米可以进行发酵加工,制成玉米酒、玉米酱、玉米醋等产品。

玉米酒是一种古老的酿造酒类,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而玉米酱、玉米醋则是传统的调味品,具有浓厚的玉米香味和酸甜口感,被广泛用于家庭烹饪和餐饮行业。

二、玉米的利用1. 玉米食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食品,如玉米面包、玉米粥、玉米饼等。

这些玉米食品不仅口感细腻,而且富含营养,深受大众喜爱。

玉米食品的加工利用也可以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

2. 玉米生物质能源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于生物质燃料的生产,如生物质颗粒、生物质燃料等。

这些生物质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是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

通过玉米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玉米包装材料玉米淀粉和玉米生物质纤维可以制成玉米包装材料,替代传统的塑料包装材料。

这些玉米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可降解性,对环境有着显著的益处。

玉米包装材料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塑料污染,还可以促进玉米产业的发展。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玉米深加工行业基本概述玉米深加工指的是采用物理、化学和发酵工程等科学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加工,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我国目前玉米深加工产品类型丰富,包括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饲料等。

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纺织、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玉米深加工主要产品介绍二、玉米深加工行业相关政策2007年我国出台《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抑制过热的市场投资,强调“饲料优先,统筹兼顾”的指导方针来保障饲料行业的玉米供给。

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强调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该项规划长期限制了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对玉米的需求。

此外,2007年至2015年间,外资被限制加入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投资,直至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外资才被重新许可进入国内玉米深加工领域。

近年来玉米深加工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三、玉米深加工行业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结构我国玉米在收获后通过不同的深加工途径能够很好地发挥玉米的经济价值,并实现对于食品、药品、工业原料等众多行业的原材料供给。

据统计,我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110.71亿元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2030.25亿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2.82%。

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主要以玉米淀粉为主,2022年其市场占比为65%。

2017-2022年中国玉米深加工市场规模及市场结构2、产能、产量、需求量随着玉米政策的转向,国家对于玉米深加工的产业政策开始放松。

加上玉米价格的下降,极大的刺激玉米深加工产能的快速扩张,玉米深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扩张期。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玉米深加工行业产能约为10780万吨,同比增长0.84%;玉米深加工行业产量约为5015万吨,同比增长1.66%;需求方面,玉米深加工行业消费量约为7478万吨,同比增长1.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产变性淀粉
1、物理变性 预糊化淀粉,γ射线、超高频辐射处 理淀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 ,挤压变性淀 粉,油脂变性淀粉。 2、化学变性 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 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下降,如酸解淀粉、 氧化淀粉、焙烤糊精等;另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增加,如 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接枝共聚淀粉等。 3、酶法变性 各种酶处理淀粉,如α、β、γ-环状 糊精、麦芽糊精、抗消化淀粉等。 4、复合变性 采用两种以上处理方法得到的变性淀 粉,如氧化交联淀粉、交联酯化淀粉等。
玉米深加工的产业特色与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
一、玉米生产概况 二、玉米加工利用概况
三、玉米深加工的物质基础 四、玉米深加工与转化的基本途径 五、玉米淀粉的深加工利用 六、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特点 七、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八、玉米深加工与利用的科研方向
一、玉米生产概况
世界玉米生产
2002年度 2005年度 2006年度 中国玉米生产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总产量 60202.7万吨 67000万吨 68000万吨
(三)玉米深加工发展潜力大。 我国玉米基本以加工淀粉为主,现全国有 淀粉厂200多家,年产淀粉700万吨以上。其中 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仅10余家,30万吨以只 有几家。其余为 5千至几万吨规模比较小的厂 家。 技术含量低、综合利用差、成本高、造成 环境污染也大——效益差
(四)玉米深加工产业关联度高。 玉米深加工不仅带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如 相关的饮料业,糖果糕点业,奶业,肉类加工、 调味品以及营养小食品、功能性保健食品、酶 制剂业、各类添加剂、酿造业等,而且还对造 纸业、纺织业、医药业乃至建筑涂料、地矿石 油化工等行业也具有促进作用。 玉米的深度加工,带动词料业,使畜牧、 禽、渔业也兴旺起来。
(三)专用、特色玉米加工 以专用化、多样化的玉米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玉米竞争力和农民收入为目的, 以提高 玉米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核心, 优化品种结 构, 提高玉米转化能力。突出重点特色专用品 种——新型食品玉米、饲用玉米、工业加工用玉 米。推广专用品种, 发展订单生产。
(四)开展综合性的深度加工食品工业的发展 玉米深加工产品是食品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原 料,所以必须对我国的玉米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开展综合性的深度加工,为食品更新换代、方便 化、多功能化创造条件。
八、玉米深加工与利用的科研方向
1、玉米加工的基础研究 淀粉分子理论研究 玉米的应用品质与加工特性研究 2、应用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 酶技术 复合技术 生物化工技术 3、现代工程技术
(二)生产淀粉糖
结晶葡萄糖、淀粉糖浆、果糖等 淀粉在催化剂、酸或酶存在时,能水解成葡萄糖。 根据工艺不同和用途不同,可以生成结晶葡萄糖、 淀粉糖浆、粉状葡萄糖。 淀粉调浆→糖化→脱色→离子交换→浓缩→葡萄 糖浆→结晶葡萄糖。 葡萄糖浆经异构化酶转化,使其中葡萄糖转化成 果糖,称果葡糖浆。
(三)发酵产品
淀粉聚乙烯塑料 淀粉聚氯乙烯塑料 淀粉聚乙烯醇塑料。 高吸水性树脂也叫超吸水剂。应用于林业 的干旱地区造林,平均提高成活率10%~40%; 在农业上应用,玉米单产提高10%。
淀粉塑料的应用
一次性餐具
酒店的一次性用品
玩具工艺品
园艺花卉用品
工业及电子包装
药品及医用包装

六、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的特点
酒精:食用酒精使每吨玉米增值到2倍,工业用酒精; 有机酸:如柠檬酸、乳酸等; 氨基酸:赖氨酸等; 味精:1吨 味精需用玉米原料约 3.2吨,可使每吨玉米增值到4倍。
(四)生产山梨醇
以医药及口服葡萄糖为原料,经过氢化制得。 山梨醇可以用来生产维生素C 、替代甘油 、用于 医药 、食品添加剂等。
(五)生产淀粉塑料 和高吸水性树脂
(一)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些建厂较早、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技术 设备相对落后、效率较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大多数处于停产、转产或半停产状态;而规模 较大投资成本控制较好的企业,在产品收益率 和能耗指标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这类行业的龙 头企业正向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二)淀粉加工企业大力发展 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了我国 淀粉糖行业、发酵行业、变 性淀粉深行业的快速发展。
11500万吨 13200万吨 14500万吨 15230万吨 16550万吨
河南省玉米生产情况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面积3630万亩 面积3762.47万亩 面积3868.5万亩 面积3993.5万亩 面积4230万亩 总产量1049.95 万吨 总产量1298万吨 总产量1445.11万吨 总产量1582.5万吨 总产量1600万吨
美国玉米深加工耗玉米比较
淀粉糖和燃料酒精成为推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业 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玉米深加工耗玉米比较
糖类、酒精类、赖氨酸及柠檬酸等,味精的产 量占世界第一,而美国玉米基本不生产味精。
五、玉米淀粉的深加工利用
每吨玉米生产淀粉 650kg。 以淀粉为原料经不同工艺处理生产的产品是食品、 医药、纺织造纸、包装等工业中的重要原料。 我国淀粉的消费结构:味精占30%,医药占20%,深 加工产品占20%,直接食用(制成粉丝等)占15%,其它 (包括食品、商业、包装等等)占15%。
二、玉米加工利用概况
世界玉米总产量中直接用作食粮的只占三分之一。
美国玉米加工比例: 饲料工业占55%~60%,出口占20%~25%,深加工 比例占15%左右,可加工出2000多种产品,年加工玉米 3556万吨,年产淀粉1600万吨。 我国玉米加工比例:
70%~80%用作饲料,10%~15%食用,10%~15%用于工 业加工。其加工产品中,以淀粉及淀粉深加工产品为主 。 淀粉总产量为700多万吨。
黄浆水:玉米黄色素 蛋白粉、氨基酸等 玉米胚——胚芽油 玉米食品——膨化食品等 玉米皮——膳食纤维等
玉米
玉米须——茶饮料、功能性成分提取、入药 玉米秸杆——饲料、一次性餐具 玉米芯——电木软塞、建筑材料等
加工途径
1、玉米干法加工——玉米粉 2、湿磨分离——淀粉 3、淀粉改性——变性淀粉 4、淀粉水解——淀粉糖 5、淀粉水解产物的发酵转化——味精、酒精、赖 氨酸、柠檬酸等。 6、淀粉化工——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以及树 脂醇等 7、副产品利用——胚芽油、蛋白粉、玉米须茶等
三玉米深加工的物质基础
1、玉米籽粒的化学组成 淀粉: 70%~72% 蛋白质: 8%~11% 脂肪: 4%~6% 可溶性糖: 4.5% 纤维: 5%~7% 2、淀粉的分子结构特点 淀粉种类: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糖苷键:可水解、转糖苷 自由羟基:改性
四、玉米深加工与转化的基本途径
直接食用
淀 玉米籽粒 加工 粉 淀粉糖 变性淀粉 味精、酒精等其他
变性淀粉用途



在肉类制品中:增稠剂、赋形剂和填充剂 在方便食品中:保水性好、糊化温度低、粘度高、 成膜性佳,可使面条口感爽滑、耐煮而且色泽鲜 亮,提高面条的复水性。 在乳制品中:提供奶油状结构和货架稳定。 在调味品中:增稠剂、稳定剂 在糖果制品中:高黏结性、成膜性 在冷冻食品中:抗凝沉作用、稳定性
七、我国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一)利用先进技术实现玉米加工产业升级 利用先进的生物酶技术、色层分离技术、 膜技术以及喷射、超微、自动化控制等技 术, 促使淀粉加工产业尽快进入高科技、 高产出、高效益的快速发展阶段, 努力实 现产业升级。
(二)抓好淀粉加工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以副保主、以副促主” 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新品种, 提高产品质 量, 降低生产成本, 把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 经济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