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周记(八篇)
3年级下册数学周记(精选9篇)

3年级下册数学周记(精选9篇)3年级下册数学周记篇15月20日星期三天晴这个星期,我在学校里学了统计,觉得很有意思!回到家,和妈妈检查了20xx年电费单,得到以下的统计图:(略)我发现了:(1)7~8月用电最多,因为是夏天,家里开了空调,所以用电量大。
(2)11~12月用电量少,因为是冬天的原因,用电量比较少。
通过这次统计后,我知道今后要节约用电。
因为不节约电的话,就会造成浪费。
3年级下册数学周记篇2眨眼间,寒假过去了,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中,我们学习了负数和圆柱与圆锥中的第一部分圆柱。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出现了负数,用“-”号表示负号。
以前学得15、16这样的数叫做正数,用“+”表示正号,不过也可省去正号。
这些符号在存折上也出现过,如:-200表示支出了200元,+500元表示存入了500元。
温度计的零上与零下、楼层的楼上和地下、海拔、水位、盈利和亏损、增产和减产、得分和扣分都是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但一定要记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比较大小时最后用画数轴额方法来比较大小,直线上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而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所以正数都比负数小。
岗亭、蜡烛、灯笼等都是圆柱,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如果把圆柱的侧面打开是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记住是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有特殊的时候下,如圆柱形的帽子、笔筒,只需求一个底面面积+侧面积,压路机、贴海报只需求一个侧面积就好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再接再厉吧!3年级下册数学周记篇3X月X日星期X 天X我是一个“数学白痴”,可同时我也是一个小小数学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数学问题,今天我又遇到数学问题了。
今天早上,我们全家都吃妈妈烙的饼,我要吃2张饼,爸爸要吃3张饼,妈妈要吃2张饼,妹妹只需要1张。
三年级数学周记集合7篇

三年级数学周记集合7篇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范例(1)今天,我妈妈带我和哥哥姐姐去买东西吃,我们看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大大的汉堡包、大筒的可比克薯片,味道鲜美的鸡翅鸡腿和虾条,还有爽口的可乐。
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0元、5元、3元、2元、1元、3元。
哥哥买了可乐和鸡腿,姐姐买了鸡翅和虾条,我买了汉堡包和可比克薯片。
我们三个人捧着自己选来的东西来到收银台前,老板看到我很可爱,就故意问我:“小朋友,你知道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吗?”我毫不示弱,迅速地启动了我的脑子,马上算出了结果:一共是24元。
这时候,老板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很了不起,我心里美滋滋的。
范例(2)今天是5月1日,妈妈带我去惠州玩。
来到惠州,我先到达了文化宫,再向前走,转到了一条小巷,看到了一家蛋糕店,弟弟眼馋极了,嘴馋得直流口水。
妈妈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于是带我们进去买了4个老婆饼,一个老婆饼要0·5元,妈妈问我:“你知道一共要多少钱吗?”我想应该是2元吧!妈妈反问了一句:“是真的吗?”我很肯定地点了点头。
这时候,妈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心里就像吃了蜂蜜一样甜。
范例(3)早上,奶奶叫我去买早餐。
我来到菜市场,买了豆浆2杯、油条4根、馒头6个,它们都是5角钱每份,我接过食品,开始逐一地计算它们的价钱。
馒头是五六三十,应该是3元,油条是四五二十,应该是2元,豆浆也是二五一十,也是1元。
再把三种价钱都加起来,就是我要付给售货员阿姨的钱,总数应该是6元,我把奶奶给我的10元钱递了过去,阿姨找回了我4元,还夸我算得快,我心里甜滋滋的!范例(4)今天是5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天气啊!我迅速地刷牙洗脸后,就去执行妈妈交给我的任务了,她今天让我拿20元钱去水果店买三斤或四斤水果,我飞快地跑到了水果店,首先问售货员阿姨:“阿姨,请问这苹果多少钱一斤啊?”阿姨回答我说苹果是4元钱一斤,我边请售货员阿姨给我称了4斤,边把20元钱递给了阿姨,阿姨把称好的.苹果给我并找回了我3元钱,我接过钱觉得不对啊,马上又用心算了一下:一斤4元,四斤就是4个4=4×4=16元啊,再用20-16=4元,阿姨应该找回我4元钱才对啊!我很有把握地告诉阿姨她算错了,接着快速地把计算过程又说了一遍,阿姨只好又找回了我一元,她的脸有点不好意思地红了,不过在我临走的时候还夸了我的数学学得真不错,我听了后也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但我心里还是挺兴奋的,而且下定决心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把数学学得更好!范例(5)今天早上,我和姐姐吃完早餐准备去菏兰水乡玩,心情是相当的好,我俩乘电梯来到楼下,姐姐突然问我:“妹妹,你知道电梯上下运动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我犹豫了两秒钟后,兴奋地回答了她:“哦,我知道是运用了我们刚学过的物体的平移知识。
有关三年级数学周记汇总八篇

三年级数学周记有关三年级数学周记汇总八篇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转眼一周又过去了,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实,收获良多吧,让我们通过周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周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放暑假了,妈妈爸爸和我去游泳馆游泳,爸爸买了两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买门票共花费了55元。
当我游完泳出来时,看见售票的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上午9:30—12:00 成人单价15元儿童10元下午2:30—5:00 成人单价20元儿童15元晚上7:30—10:00 成人单价20元儿童15元妈妈问我:“咱们买晚上的三人票比买上午的三人票要贵多少元?7月份买一个月的晚上票比买上午票要贵多少元?我算了起来20ⅹ2=40元15ⅹ2=30元 40-30=10元15-10=5元 10+5=15元买晚上的三人票要比买上午的三人票贵15元。
15ⅹ31=15ⅹ30+15=465元啊!原来一个月的门票要贵465元妈妈又问我:“游泳馆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9:30—10:30—11:30—12:00 2个小时30分2:30—3:30—4:30—5:00 2小时30分7:30—8:30—9:30—10:00 2小时30分营业时间共是7小时30分。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2今天早上,我和姐姐吃完早餐准备去菏兰水乡玩,心情是相当的好,我俩乘电梯来到楼下,姐姐突然问我:“妹妹,你知道电梯上下运动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吗?”我犹豫了两秒钟后,兴奋地回答了她:“哦,我知道是运用了我们刚学过的物体的平移知识。
”姐姐捏了一下我的小鼻子说:“小机灵,没有把你难倒,真有点让我‘失望’哦!”……我俩玩到接近吃午饭的时候才回家来,家里可真热啊!我迅速地打开家里的掉扇,决定也考一考姐姐:“你知道它又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吗?”姐姐一时想不起来,我等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宣布答案了:“姐姐,风扇的转动不正是运用了物体的旋转知识吗?”姐姐大叫真棒!妈妈在一旁感叹地说:“你们看,数学的知识多丰富,它的用途多广泛,你们要认真学习数学啊!”我和姐姐用心地点了点头。
关于数学周记(精选38篇)

数学周记关于数学周记(精选38篇)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转眼一周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印象深刻的事情,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周记了。
可是怎样写周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数学周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周记篇1我有了新家,这个新家里有4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地板砖,说起来你们不相信。
下面就让我一个个介绍给大家吧!在客厅和两个卧室是一种正方形的地板砖,而且是米黄色的。
它的边长为60厘米,面积是3600平方厘米。
浴室的地板砖是银色的,我一看见银色的地板砖,头脑就想着金银!这种地板砖也是正方形的。
边长是30厘米,面积为900平方厘米。
看见我家的两种地板砖,你发现了什么?厨房有两种板砖,一种是在墙上,一种在地上。
让我先给大家说说在墙上的吧,墙上的地板砖是银蓝色,长方形的,长为31厘米,宽为19厘米,面积是589平方厘米。
厨房地板上的地板砖是正方形的,淡红色,边长为31厘米,面积就是31×31=961平方厘米,哈哈,相信我家有这么多地板砖了吧,如果不相信,还可以来我家看看,我非常欢迎。
数学周记篇2我有不少朋友,我有一个特别的朋友,它的名字和其它朋友的名字与众不同,它的名字叫“数学”。
我第一次跟你见面时,就觉得你特别神奇,特别吸引人。
每当妈妈一遍一遍地教我读1234时我总会读地那么投入,那么认真,妈妈烧饭时,我还是要读,妈妈就只能一只手包着我,一只手抄菜,妈妈只读一遍我就读四五遍。
爸爸叫妈妈把学的都写在一张大纸上我每天起床,我都会读一遍。
六七岁时,妈妈给我买来了一年级的口算天天练,我每天练一张,我就是觉的挺简单的。
一天,妈妈让我去买火腿长,顺便让我去联系生活。
火腿肠3元钱三根,2+2+2=6元,我给他了10元,10-6=4。
回到家时我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回来了妈妈高兴的说我的女儿长大了。
数学是生活中必须用得着的。
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语文也不能放弃哦语文也很重要。
数学周记篇3这一次的数学作业可有趣了!第一个作业是用圆形剪成一个正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作文1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作文13篇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今天,我放学回来,妈妈问我:“有一本书厚约7毫米,五本这么厚的书加起来,共约几毫米?”我沉思了片刻,想了想说:“5×7=35(毫米)答:共约35毫米。
”妈妈笑着说:“我的宝贝真棒!”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
有大象2吨、熊猫80公斤、熊400千克、马300千克妈妈考了我一道数学题:熊和马的重量是多少千克?我算了一下是700千克。
爸爸妈妈都夸我啦!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呀!今天,家具城的一位叔叔送我和爸爸妈妈上星期定制的一套沙发和茶几。
茶几是金色的,带着玻璃。
它的长是130厘米,宽是70厘米。
沙发是红色的,还有很多抱枕。
沙发长是200厘米,宽是95厘米。
爸爸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茶几的周长是多少吗?”我算了一下:(130+70)×2=400(厘米)。
爸爸高兴地说:“宝贝你真棒!”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称体重。
先爸爸称,60千克;再妈妈称,55千克;最后我自己称,30千克。
爸爸比妈妈重46千克,妈妈比爸爸轻46千克。
爸爸比我重30千克,我比爸爸轻30千克。
妈妈比我重25千克,我比妈妈轻25千克。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
1厘米=10毫米,我才知道,原来,1毫米才那么一点点,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回到家里,我复习了一下: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现在我一共学了4个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和毫米。
我现在的身高是14分米,如果要和妈妈一样高,还要高2分米。
对我来说其实我妈妈的鞋子一点也不会大,因为我的脚和妈妈的只差一毫米左右,或者多一点。
我可比我爸爸高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上中学才长到14分米的,可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就有14分米了,我是不是比我爸爸还高呢?昨天,我在学校里学了毫米和分米。
今天,我在家里量了很多东西,我的橡皮是30毫米;笔是7厘米9毫米;书本的厚度是1厘米7毫米;笔盒的厚度是3厘米5毫米,笔盒的宽度是2分米3厘米2毫米;水杯高1分米2厘米3毫米通过这些测量,发现长一点的可以用分米和米,短一点的可以用厘米和毫米作单位。
三年级数学周记范文汇总7篇

三年级数学周记范文汇总7篇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这周,我在学校学到了平行四边形。
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是平行的,而且平行四边形是平面图形,不是立体图形,妈妈还告诉我:“千万不要画成五边形哦!”我现在才明白,一个图形里面包含了这么多的有趣的知识!我们班的同学都已经学会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吨。
一只鲨鱼重5吨,一头牛重250千克,今天又学了四边形,比如,四边形都有四个角,有四条直的边。
我们家的大门是四边形,窗台和窗户也是四边形的。
我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正方形、长方形。
比如桌子、床、电视机、书、盒子、衣柜??其次的就是圆形,比如钟表、瓶子、碗、电风扇、铅笔?可为什么碗呀什么的`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我想了想,有了一个答案,就是如果碗是正方形、长方形的话,拿起来就很不舒服,可能真是这样的吧,你说呢?三年级数学周记篇2我家柜式空调额定功率为1400KW,1小时用电量为1.4度电,1天开8小时,用电量为1.4χ8=11.2度电,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量为11.2χ30=336度电,1度电价钱为4角,336χ0.4=1344元,哇,费用这么高,我们还是节约用电吧!三年级数学周记篇3今天是5月6日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真是个好天气啊!我迅速地刷牙洗脸后,就去执行妈妈交给我的任务了,她今天让我拿20元钱去水果店买三斤或四斤水果,我飞快地跑到了水果店,首先问售货员阿姨:“阿姨,请问这苹果多少钱一斤啊?”阿姨回答我说苹果是4元钱一斤,我边请售货员阿姨给我称了4斤,边把20元钱递给了阿姨,阿姨把称好的苹果给我并找回了我3元钱,我接过钱觉得不对啊,马上又用心算了一下:一斤4元,四斤就是4个4=4×4=16元啊,再用20-16=4元,阿姨应该找回我4元钱才对啊!我很有把握地告诉阿姨她算错了,接着快速地把计算过程又说了一遍,阿姨只好又找回了我一元,她的脸有点不好意思地红了,不过在我临走的时候还夸了我的.数学学得真不错,我听了后也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三年级数学周记范文锦集6篇

三年级数学周记范文锦集6篇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今周,我学了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那就是吨。
我回家时问妈妈说吨有多重,妈妈说大约有40个我那么重。
我问爸爸1吨=多少千克,爸爸说1000千克=1吨。
我想1000千克很大,1吨一定很大。
我跑去问老师,1吨大不大。
老师说大!跟我想的一样,1吨果然很大,以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更大的`单位。
在第二单元里,我学会了怎么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比如:在写竖式的过程中,注意数位要对齐,不要忘了横式上写上答案,横线要用尺子画,不要把加法看成减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十。
另外在这一单元,我还学会了演算。
比如:妈妈给我买了一件衣服和一双运动鞋,一件衣服135元,一双运动鞋48元。
妈妈给收钱的阿姨200元,阿姨找给妈妈17元,找的钱对不对呢?通过演算没问题,你看,数学在生活中的用途也相当大吧!我一定要好好学数学。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2我家柜式空调额定功率为1400KW,1小时用电量为1.4度电,1天开8小时,用电量为1.4χ8=11.2度电,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量为11.2χ30=336度电,1度电价钱为4角,336χ0.4=1344元,哇,费用这么高,我们还是节约用电吧!三年级数学周记篇3这周,我要写分数。
第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分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第二,我们把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分子。
第三,在比较大小时,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大。
第四,在比较大小时,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就越小。
我和妈妈一起去买地砖。
妈妈来到瓷砖店,即兴给我出了道数学题,妈妈说:“我们的房间要铺上地砖,房间的`长是7米,宽是5米,你能告诉我铺地砖的面积应该是多大吗?”我想: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的,它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等于7_5=35平方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范文汇总8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篇1第一周暑假时我们全家三口都办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这张卡,我们先去了趟晋祠。
晋祠门票70元/人,我们有卡不用买票。
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我们省了多少钱?”我想了想,说:“一张卡50元,一张门票70元,一个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个人一共省了20×3=60元。
真的是很划算呢!”第二周我不喜欢睡午觉,但是妈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钟,5分钟口算+5分钟听写汉字+10分钟背英语单词。
然后妈妈让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坚持300天将是多少时间?简单嘛,20×300=6000分钟,6000÷60=100小时。
算出来的结果吓了我一跳,感觉一天20分钟不长,日积月累却有这么长时间呀!虽然这个计划我没有做到天天坚持,但我还是慢慢学着利用零星时间做事,因为我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第三周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刚学了“千克和克”,所以我专门看了每件商品的重量。
我们先去买吃的,一袋奶粉400克,一袋太谷饼260克,一袋脆枣118克,一盒健达巧克力100克,一袋榨菜60克,最轻的是绿箭薄荷糖23克买了不少东西,重量全是多少克,都是比较轻的。
我说:“怎么没有重千克的东西呢?”妈妈说:“当然有了。
”然后带我到卖粮食的地方,我马上看到一大袋面粉10千克,这个太重了,得爸爸来才能买。
买柠檬的时侯,我发现价签上写着500克和12.80元,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500克就是人们常说的1斤,所以1斤柠檬12元8角。
现在我不但知道1千克=1000克,还知道了500克=1斤,所以1千克=2斤。
第四周数学课新学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老师教给我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得数再加个位数;第二种是先把两个加数的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然后把两次的得数相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周记(八篇)
篇一
早上,奶奶叫我去买早餐。
我来到菜市场,买了豆浆2杯、油条4根、馒头6个,它们都是5角钱每份,我接过食品,开始逐一地计算它们的价钱。
馒头是五六三十,应该是3元,油条是四五二十,应该是2元,豆浆也是二五一十,也是1元。
再把三种价钱都加起来,就是我要付给售货员阿姨的钱,总数应该是6元,我把奶奶给我的10元钱递了过去,阿姨找回了我4元,还夸我算得快,我心里甜滋滋的!
篇二
今天老爸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凯小区里大约有多少人?
这个任务我怎么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统计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几户,每户有多少人,不就算出来了吗!
哪我怎样知道辰凯小区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来了,辰凯小区有一块小区分布图。
我立即下楼找到分布图,我看到分布图上面的门牌号是161。
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楼房一样高,有别墅、小高层、多层公寓。
其中有3幢11层高的小高层,各有2个门牌号;别墅有10栋,分别1个门牌号。
剩下的全是6层高的多层公寓。
多层公寓共有多少门牌号呢?应该这样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门牌数和层数,我就能算出户数,但每户应该算几个人呢?我假设每户住3人。
别墅的总人数=10×3=30人;小高层的总人数=3×2×11×2×3=396人;多层公寓总人数:145×6×2×3=5220人。
因此小区大约总人数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务后,我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还挺能干的,还能统计出小区居住的人数来,不容易。
篇三
今天上午妈妈去县城办事,中午我和爸爸去接妈妈,到了县城正好11点半,妈妈也办好了事情,妈妈建议就在那里吃饭,下午我们再逛逛街,我举手表示赞同,爸爸也点头表示同意。
中午我们吃米饭点了两盘菜,最后付账的时候,我要求我自己去付,妈妈给了我100元,并问我够不够?应该找回多少钱?
我先在心里算了一下:
干锅千叶豆腐20元,鱼香茄子14元,两个菜一共花掉
20+14=34(元)。
米饭,每碗1元,四碗,1×4=4(元)。
全部加起来一共需要34+4=38(元)。
妈妈给了我100元,100>38,所以妈妈给我的钱够付账。
那应该找回多少钱呢?100-38=62(元)。
我想了不到两分钟,就算出了答案,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很正确。
不愧为口算小子。
”
嘿嘿,“口算小子”是妈妈送给我的美称,那是在我参加学校口算比赛获奖后妈妈特意奖励我的,我很喜欢这个称号。
数学的100以内加法、减法和10以内乘法,我以前只是在书中、练习题中和卷纸上算过,今天终于有机会把我这个学期刚学过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我很快乐。
我从中知道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体会到了妈妈讲过的“学以致用”的意义!
篇四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文具。
到了启路文具店后,我看见了各
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小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一看价目表:小书套每包5.00元,大书套每包6.00元,我就立马拿了5包小书套和4包大书套。
走着走着,我看见一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6.00元一个。
妈妈说:“笔袋都好几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一个嘛!”我恳求地说。
“好吧,就最后一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子里。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一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一家开心地回家了。
篇五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
”于是咱们就出发了。
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
咱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
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
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咱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
路过一家商店,咱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近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
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非常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
”“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
“我只知道和平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
”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平旅馆了。
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
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
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
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
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
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
答案只有3和3。
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
咱们非常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篇六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玩算二十四点,我们玩得很开心。
其中有很多算法,也有一些只有一种算法。
例如:“3、7、8、9,”它的算法是:3×(9—8+7)。
还有:6、7、1、9,它的算法是:(9—6)×(7+1)。
还有一些我们算不出二十四点的,它们是:11、9、13、7;8、9、10、11,这些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办法来,明天我去问问老师吧!
这个游戏充满乐趣,奥妙无穷。
篇七
今天我们认识了四边形,老师教给了我们很多知识点。
比如,四边形的特点:(1)有四条边;(2)有四个角;(3)是封闭图形;(4)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对边相等;(5)正方形是四边形,四个角都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还有: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并且平行,对角相等;特征是容易变形。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那门一开,人就出来了,门就是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征做的。
晚上,我和妈妈去体育场跑步。
体育场的周长是400米,妈妈围着操场跑了十圈,问一共跑了多少米。
400个10就是4000米,妈妈一共跑了4000米,可厉害了!
我们家冬天烤火的桌子也是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原理设计的,平时不用时可以折叠,收放自如。
桌子的边长是7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75乘以4,是300厘米。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所以我们要认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篇八
今天中午,我们包馄饨吃。
一大早,爸爸就买好了馄饨皮和馅料。
我们共包了50个馄饨,一起下锅,不一会就烧好了。
我说:“三个人吃,应该平均分。
”接着我算了起来:50÷3=16......2。
爸爸笑了起来,说:“傻孩子,这样没法分,再想想。
”我说:“那我先吃10个,剩下的你们分。
”我又算了起来:(50-10)÷2=20。
这下对了,爸爸妈妈各吃20个,我吃10个,正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