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三年级数学周记汇总五篇

三年级数学周记汇总五篇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触吧,这时候,最关键的周记怎么能落下!周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周记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昨天坐地铁去机场,过去用了1个半小时,回来用了1个小时,来回共用了2个半小时。
如果是坐汽车去机场,过去需要约1个小时,回来需要约1个小时,来回共用了2个小时。
如果做地铁去,需要7×0.5×2=7(元),再加上妈妈的票,7×0.85×2=11.9(元),共花费了7+11.9=18.9(元),坐地铁去飞机场来回共需18.9(元)。
如果是坐汽车去的话,我需要10×0.5×2=10(元),妈妈需要10×0.85×2=17(元),共需要10+17=27(元)但是,到底坐那种车更便宜呢,我们需要深入地运算。
坐地铁去飞机场要2个半小时,但只需要18.9元,那每个小时要多少元呢?用18.9÷2.5=7.56(元/小时),做汽车去飞机场要2个小时,但却需要27元,每个小时要27÷2=13.5(元),7.56元<13.5元,很明显,坐地铁比坐汽车花的钱更少。
为什么坐地铁比坐汽车花的钱更少呢?原因在于,地铁可以同时容下好几百人,他的乘客也自然就多,票价就没必要提那么高;汽车最多只能容下四五十人,他的乘客少,票价自然就要高。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2今天,数学课上,我们学习了垂直与平行,平行的意思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垂直的意思是如果两条线相交成直角,我们称它为垂直。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垂直于平行的例子。
我们每一天走的马路两侧是平行的,如果它们不是平行的话,两条马路就会相交在一起,不能通行了。
建造房屋的时候,砖块需要平行的叠上去,如果不是平行的叠砖块,就建不成这么多的高楼大厦,就算建成也会很快倒塌。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6篇

【导语】周记是⼀个汉语词汇,拼⾳为zhōu jì,基本意思是⽤⽂字记载⼀个星期以来⾃⼰的学习、⽣活情况或⾝边发⽣的事、令你感动的⼈、⼀件⼩物品、⼀处优美的景⾊等,如同⽇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周记6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前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绍兴⽼街状元楼吃⼤餐。
吃完⼤餐,爸爸说:“我们来玩个游戏,我们估计⼀下这顿饭要⼏元,谁估得数离这顿饭的钱最远,那这顿饭饮料的钱就谁出。
”于是,我、爸爸、妈妈开始猜了。
爸爸说:“190元。
”妈妈说:“180元。
”我说:“170元。
”究竟是谁赢呢?我们买了单,服务员拿来单⼦。
单⼦上写着:诸葛烤鱼58元,外婆状元鸡56元,绍三鲜38元,哈尔滨啤酒10元,清炒鸡⽑菜12元,椰⼦汁7元,⼀次性湿⼱2元,五常⽶饭6元,项⽬总计189元。
我开始计算: 我:189-170=19元 爸爸:190-189=1元 妈妈:189-180=9元 最后,爸爸赢了,⽽我相差得最多,我只好付了17元的饮料钱! 【篇⼆】⼩学三年级数学周记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外婆家——诸暨,那⾥是个农村,风景,空⽓都挺不错。
⽽我外婆刚好是有⼀个⼩店的,最近是过年,于是⽣意很旺,我在她的⼩店⾥挑了点买的⼈⽐较少的⽤品、⾷物,坐在路边摆摊。
既然我挑的这⼀些⽤品买的⼈都⽐较少,那么我就得采取些措施了。
这种类型的芝⼠棒外婆说进价三元,她7元出售,我就在⼀个招牌上写:此款芝⼠棒,每盒6元,买四送⼀,让顾客⽤买四分的钱得到五份,如果是⼩孩或带有⼩孩的⼈来买,我就拿出些免费的⽔果糖和⽜奶糖送给他们,令我没想到的是,我拿的和外婆店⾥放的50盒芝⼠棒居然全部卖完了!50盒芝⼠棒,进价⼀共是150元,现在,送了六盒,就有6个顾客⽤了“买四送⼀”,这样就卖了24盒,买的再加上送的⼀共三⼗盒,得到144元,再后来买的⼈基本都是⼀盒盒买的,或是2-3盒买的,于是⼜得了120元,⼀共获得264元,获得利润114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范文五篇

【导语】周记是⼀个汉语词汇,拼⾳为zhōu jì,基本意思是⽤⽂字记载⼀个星期以来⾃⼰的学习、⽣活情况或⾝边发⽣的事、令你感动的⼈、⼀件⼩物品、⼀处优美的景⾊等,如同⽇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周记范⽂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周记范⽂ 记得有⼀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形正⽅形的知识,特地出了⼀道题:“把两个长8厘⽶,宽6厘⽶的长⽅形拼成⼀个⼤长⽅形,这个⼤长⽅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 2X6=12(厘⽶) 32+12=44(厘⽶),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
可妈妈说:“还有⼀种办法呢。
”于是我⼜在草稿上画了起来。
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样了,2×8=16(厘⽶) 4×6=24(厘⽶) 16+24=40(厘⽶)。
看来妈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定要认真啊!”【篇⼆】⼩学三年级数学周记范⽂ 阳光明媚的⼀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买⽂具。
到了启路⽂具店后,我看见了各种各样的书套,有兔⼩姐的、喜⽺⽺与灰太狼的、蓝熊的……我⼀看价⽬表:⼩书套每包5.00元,⼤书套每包6.00元,我就⽴马拿了5包⼩书套和4包⼤书套。
⾛着⾛着,我看见⼀个漂亮的笔袋,标价是6.00元⼀个。
妈妈说:“笔袋都好⼏个了,还买呀!”“就最后⼀个嘛!”我恳求地说。
“好吧,就最后⼀个了啊!”“嗯!”说着,我就拿起了那个我挑中的笔袋放进了篮⼦⾥。
到了收银台,爸爸说:“你先算⼀下,这些要花多少钱啊?”我数了数:“5×5+6×4+6,嗯......25+24+6=55元!”妈妈把55元递给了售货员,我们⼀家开⼼地回家了。
【篇三】⼩学三年级数学周记范⽂ 7⽉15⽇,我参加了丛台公园游泳池举办的游泳提⾼培训班。
游泳池在我家正南⽅,距离我家⼤约有1000⽶的,我爸爸骑车带我从家到游泳池⼤约需要3分钟,我们的⾏驶速度⼤约是330⽶/分钟。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作文1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周记作文13篇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今天,我放学回来,妈妈问我:“有一本书厚约7毫米,五本这么厚的书加起来,共约几毫米?”我沉思了片刻,想了想说:“5×7=35(毫米)答:共约35毫米。
”妈妈笑着说:“我的宝贝真棒!”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在动物园里我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
有大象2吨、熊猫80公斤、熊400千克、马300千克妈妈考了我一道数学题:熊和马的重量是多少千克?我算了一下是700千克。
爸爸妈妈都夸我啦!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呀!今天,家具城的一位叔叔送我和爸爸妈妈上星期定制的一套沙发和茶几。
茶几是金色的,带着玻璃。
它的长是130厘米,宽是70厘米。
沙发是红色的,还有很多抱枕。
沙发长是200厘米,宽是95厘米。
爸爸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茶几的周长是多少吗?”我算了一下:(130+70)×2=400(厘米)。
爸爸高兴地说:“宝贝你真棒!”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称体重。
先爸爸称,60千克;再妈妈称,55千克;最后我自己称,30千克。
爸爸比妈妈重46千克,妈妈比爸爸轻46千克。
爸爸比我重30千克,我比爸爸轻30千克。
妈妈比我重25千克,我比妈妈轻25千克。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
1厘米=10毫米,我才知道,原来,1毫米才那么一点点,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回到家里,我复习了一下: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
现在我一共学了4个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和毫米。
我现在的身高是14分米,如果要和妈妈一样高,还要高2分米。
对我来说其实我妈妈的鞋子一点也不会大,因为我的脚和妈妈的只差一毫米左右,或者多一点。
我可比我爸爸高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上中学才长到14分米的,可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就有14分米了,我是不是比我爸爸还高呢?昨天,我在学校里学了毫米和分米。
今天,我在家里量了很多东西,我的橡皮是30毫米;笔是7厘米9毫米;书本的厚度是1厘米7毫米;笔盒的厚度是3厘米5毫米,笔盒的宽度是2分米3厘米2毫米;水杯高1分米2厘米3毫米通过这些测量,发现长一点的可以用分米和米,短一点的可以用厘米和毫米作单位。
三年级数学周记集锦9篇

三年级数学周记集锦9篇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上个星期,老师教了我们多位数乘一位数,我知道了: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数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另外,我还知道: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以将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最高位去乘一位数,然后看整十、整百、整千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补几个0。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220__年X月X日 X天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
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
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
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
这可怎么入手啊!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
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
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
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
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
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
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
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3可能是为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课本上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这节课,课本上的4幅图中都有我们最近学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学生没有费事都很快找到了这些数学知识,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我设计了一道改错题,让学生找错改错,起到了很好的练习作用。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6篇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6篇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1) 这周,我在学校学到了平行四边形。
我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是平行的,而且平行四边形是平面图形,不是立体图形,妈妈还告诉我:“千万不要画成五边形哦!”我现在才明白,一个图形里面包含了这么多的有趣的知识!我们班的同学都已经学会了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吨。
一只鲨鱼重5吨,一头牛重250千克,今天又学了四边形,比如,四边形都有四个角,有四条直的边。
我们家的大门是四边形,窗台和窗户也是四边形的。
我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正方形、长方形。
比如桌子、床、电视机、书、盒子、衣柜其次的就是圆形,比如钟表、瓶子、碗、电风扇、铅笔?可为什么碗呀什么的不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我想了想,有了一个答案,就是如果碗是正方形、长方形的话,拿起来就很不舒服,可能真是这样的吧,你说呢?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2) 这周我们学习了时分秒。
我知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秒针走1小格时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钟能做什么呢?能踢25个毽子,能画1朵小花,能从楼梯的第1层走到第3层,能从1写得到20。
我还能用时间解决问题呢?如:我7:30离家,7:45到校,我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格,是15分钟。
我学会了时分秒,我真高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3) 星期三午饭后,我和爸爸站在阳台上看花园的风景。
突然,爸爸问我:“你能不能估算出海冰花园北区大约有多少住户呢?”这一问可把我难住了,我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去问吧!我想了一会儿,脑海里终于有了思路,我们海滨花园北区这边有4栋高楼,每栋有30层,每层有4户人家。
列式就是:30×4=120(层),120×4=480(户),假设每户住有3人,480×3=1440(人),1440≈1500.我高兴地说:“我做出来了,约有1500人。
”爸爸问:“你这个得数是怎么来的?”我连忙把我的解题思路说得一清二楚,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 (4) 这周,我要写分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范文汇总6篇【精编】

There are many times when people are confused throughout their lives, and every time they are confused, theygrow up.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范文汇总6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篇1我想知道我们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但是卷尺不够长。
我就测量地砖的面积。
每块地砖长70cm,宽40cm,面积:70cm×40cm=2800cm2=0.28m2。
我家书房有26块地砖,面积:26×0.28m2=7.28m2。
客厅有48块地砖,面积:48×0.28m2=13.44m2。
卧室有42块地砖和14块长70cm,宽10cm的地砖,面积:42×0.28m2+14×70cm×10cm=12.74m2。
过厅有20块地砖,面积:20×0.28m2=5.6m2。
阳台有12块地砖,面积:12×0.28m2=3.36m2。
最后算出我家的总面积:7.28+13.44+12.74+5.6+3.36=42.42m2三年级上册数学周记篇2第一周暑假时我们全家三口都办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这张卡,我们先去了趟晋祠。
晋祠门票70元/人,我们有卡不用买票。
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我们省了多少钱?”我想了想,说:“一张卡50元,一张门票70元,一个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个人一共省了20×3=60元。
真的是很划算呢!”第二周我不喜欢睡午觉,但是妈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钟,5分钟口算+5分钟听写汉字+10分钟背英语单词。
然后妈妈让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坚持300天将是多少时间?简单嘛,20×300=6000分钟,6000÷60=100小时。
算出来的结果吓了我一跳,感觉一天20分钟不长,日积月累却有这么长时间呀!虽然这个计划我没有做到天天坚持,但我还是慢慢学着利用零星时间做事,因为我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关于三年级数学周记6篇

关于三年级数学周记6篇三年级数学周记篇1我家柜式空调额定功率为1400KW,1小时用电量为1.4度电,1天开8小时,用电量为1.4χ8=11.2度电,一个月按30天计算,用电量为11.2χ30=336度电,1度电价钱为4角,336χ0.4=1344元,哇,费用这么高,我们还是节约用电吧!三年级数学周记篇2昨天坐地铁去机场,过去用了1个半小时,回来用了1个小时,来回共用了2个半小时。
如果是坐汽车去机场,过去需要约1个小时,回来需要约1个小时,来回共用了2个小时。
如果做地铁去,需要7×0.5×2=7(元),再加上妈妈的票,7×0.85×2=11.9(元),共花费了7+11.9=18.9(元),坐地铁去飞机场来回共需18.9(元)。
如果是坐汽车去的话,我需要10×0.5×2=10(元),妈妈需要10×0.85×2=17(元),共需要10+17=27(元)但是,到底坐那种车更便宜呢,我们需要深入地运算。
坐地铁去飞机场要2个半小时,但只需要18.9元,那每个小时要多少元呢?用18.9÷2.5=7.56(元/小时),做汽车去飞机场要2个小时,但却需要27元,每个小时要27÷2=13.5(元),7.56元<13.5元,很明显,坐地铁比坐汽车花的钱更少。
为什么坐地铁比坐汽车花的钱更少呢?原因在于,地铁可以同时容下好几百人,他的乘客也自然就多,票价就没必要提那么高;汽车最多只能容下四五十人,他的乘客少,票价自然就要高。
三年级数学周记篇3这周我们学习了时分秒。
我知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秒针走1小格时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钟能做什么呢?能踢25个毽子,能画1朵小花,能从楼梯的第1层走到第3层,能从1写得到20。
我还能用时间解决问题呢?如:我7:30离家,7:45到校,我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分针从6走到9,走了3个格,是1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周记2011年9月4日星期日晴新学期学习数学的计划三年级上学期,关于学习数学,我有如下计划:一、保持对数学的兴趣我一直都很喜欢数学,这学期又开了“思维广场”课,就更有趣了。
但是妈妈认为我喜欢数学是因为比较容易考一百分,我觉得也有道理。
不过,我想就算以后数学越来越难了,我还是要保持对数学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的好习惯就是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这些我要保持。
但是我还没有养成数学课课都预习的习惯,这学期我计划每次新课前先看书自学,然后带着问号去听课。
另外是检查的习惯,有时觉得检查真麻烦,做一遍还要检查一遍,感觉等于做了二遍。
我和妈妈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最后决定这样解决,就是做题时尽量仔细,最好一次做对,然后重点检查平时容易出错的和感觉不确定的题。
三、建立我的错题集刘老师曾经在QQ群里建议我们做一个错题集,我和妈妈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所以决定这学期就做一个,平时多总结,复习时就有重点。
不过,我当然希望平时作业和考试最好不要出错,这个错题集越薄越好。
计划好了,开始行动……2011年9月18日星期日晴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就举两个我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一、省钱暑假时我们全家三口都办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这张卡,我们先去了趟晋祠。
晋祠门票70元/人,我们有卡不用买票。
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我们省了多少钱?”我想了想,说:“一张卡50元,一张门票70元,一个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个人一共省了20×3=60元。
真的是很划算呢!”二、攒时间我不喜欢睡午觉,但是妈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钟,5分钟口算+5分钟听写汉字+10分钟背英语单词。
然后妈妈让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坚持300天将是多少时间?简单嘛,20×300=6000分钟,6000÷60=100小时。
算出来的结果吓了我一跳,感觉一天20分钟不长,日积月累却有这么长时间呀!虽然这个计划我没有做到天天坚持,但我还是慢慢学着利用零星时间做事,因为我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晴生活中物体的重量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刚学了“千克和克”,所以我专门看了每件商品的重量。
我们先去买吃的,一袋奶粉400克,一袋太谷饼260克,一袋脆枣118克,一盒健达巧克力100克,一袋榨菜60克,最轻的是绿箭薄荷糖23克……买了不少东西,重量全是多少克,都是比较轻的。
我说:“怎么没有重千克的东西呢?”妈妈说:“当然有了。
”然后带我到卖粮食的地方,我马上看到一大袋面粉10千克,这个太重了,得爸爸来才能买。
买柠檬的时侯,我发现价签上写着500克和12.80元,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500克就是人们常说的1斤,所以1斤柠檬12元8角。
现在我不但知道1千克=1000克,还知道了500克=1斤,所以1千克=2斤。
2011年10月16日星期日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数学课新学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刘老师教给我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得数再加个位数;第二种是先把两个加数的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然后把两次的得数相加。
我给妈妈复述了这两个方法,然后妈妈又让我举个例子,我就说:“比如23+49,用第一种方法就是23+40=63,然后63+9=72;用第二个方法就是20+40=60,3+9=12,然后60+12=72。
”妈妈夸我这个例子举得好,又教了我一个方法:23+50=73,然后73-1=72。
我觉得这个方法也挺好的,不过需要至少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才好用。
我自己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还是觉得第一个方法好用,所以我先用好这个方法,只要口算速度又快又准确就行了。
2011年10月23日星期日阴算算医药费今天一早,爸爸把我手臂上裹的纱布拆开,谢天谢地!手臂上的烫伤恢复得挺好,我不用再去医院了。
整整两周,让我来算算这次烫伤花的医药费吧。
用了一管生长因子,55元;换了5次药,每次处置费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挂号费,有4次挂得是急诊号,急诊挂号费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挂号费5角,所以挂号费一共用了18元5角。
这样算下来,医药费大约就是200+55+18=273元。
如果再算上打车费,差不多300元了。
用大人的话总结一下:花钱事小,安全事大。
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呀!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晴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今天我做黄冈练习册上一道培优题,刚开始不知怎么算,后来在妈妈的提示下,用两步计算的方法算出了这道题。
这道题是:4个小动物去爬山,准备了88袋食物。
已知每个小动物每天吃2袋食物,请你帮算一算,它们的食物够吃几天?我去问妈妈怎么做,可妈妈却说:“不要看到‘培优’两个字就觉得题难,再好好读读题想一想。
”可我怎么也没思路,妈妈看我发愁的样子,就问我:“4个小动物1天吃几袋食物?”我回答:“4×2=8袋。
”“那么下一步怎么算知道了吗?”是的,算了第一步我就明白该怎么做这道题了。
于是我一边在本上写,心里还默默地说:“先算4个小动物一天吃几袋食物:4×2=8袋,然后再算88袋食物够4个小动物吃几天:88÷8=11天。
”看来做题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不是把数字乱拼凑。
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小雨周末安排今天我们学时间安排这一课,看了书上小华周末一天安排的表格,我觉得小华的周末安排的很充实。
我们班写作业需要很长时间的同学,看见小华只用半小时就能写完作业,连连伸出大拇指,表示很佩服。
现在我也来说说周六我是怎样安排的:7:00——起床7:20——8:00晨练8:10——8:30吃早饭8:40——9:40写作业9:50——10:50学迪斯尼英语11:00——12:00户外活动12:00——12:30看课外书12:30——12:50吃午饭13:00——13:20听写,口算13:30——14:30睡午觉15:00——17:30跟姐姐玩17:40——18:00吃晚饭18:30——20:30学画画21:00——睡觉关于周六的时间安排,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一、我写作业用多长时间?9时40分-8时40分=1小时答:我写作业用1小时。
二、我一天玩多长时间?12时-11时=1小时17时30分-15时=2时30分1小时+2小时30分=3小时30分答:我一天玩3小时30分。
三、我学画画用多长时间?20时30分-18时30分=2小时答:我学画画用2小时。
2011年11月12日星期六阴测量物体的周长我们刚学了测量物体的周长,在上课时,我们测量了叶子的周长,先用一根绳子沿叶子边绕一周,然后再用尺子量封闭叶子一周的绳子长度,就得到了叶子的周长。
今天,我拿一卷皮尺去量了一些物体的周长。
我家门前的大树看起来不是很粗,可是我用长150厘米的皮尺竟然绕不了一圈,剩下的一段做记号又量是25厘米,那么这棵树的周长就是150+25=175厘米。
我小时侯的相片装在一个正方形的相框里,我用尺子量了一个边,长25厘米,因为正方形四个边一样长,所以这个相框的周长就是25×4=100厘米。
我家的书桌是长方形的,我量了它的宽是70厘米,长是140厘米,因为长方形相对的两边一样长,所以就是两个宽70×2=140厘米,两个长140×2=280厘米,书桌的周长就是140+280=420厘米。
我量了三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周长,用了三种测量方法,这就是活学活用吧!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阴三位数乘一位数这周,我们开始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先学了整百数乘一位数,这个最简单,就是用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得到的积末尾加两个“0”。
比如:800×2,先算8×2=16,末尾加两个“0”是1600,就是这个算式的积。
然后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三位数都不是“0”),就是从个位开始,依次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比如:196×2,先算6×2=12,向十位进1,个位留2;然后9×2=18,加上进的1得19,十位留9,向百位进1;然后1×2=2,加上进的1得3,所以最后的积是392。
三位数还会出现只有个位是“0”或十位是“0”的数,这样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等我们学了以后再总结。
2011年12月2日星期五晴两步连乘应用题我做完数学作业拿给妈妈签字,妈妈看了一下,指着练习八第9题问我:“这个15哪儿来的?”9题是这样的:图上画着几箱苹果摆成一个长方体,从地面向上摞了3层,从图的正面看每层并排摆了5箱,侧面看有4排。
问一共有多少箱苹果?我列的算式是:15×4=60箱。
我指着图说:“一横排有5箱,有3层,所以3×5=15箱。
”妈妈笑着说:“好,看来这个15不是你1个1个数出来的,是算出来的。
你们刚学了两步连乘,15也不是题上给出的条件,你是不是该改一下算式?”于是,我把算式改成:3×5=15箱,15×4=60箱。
妈妈又问:“还能用什么方法?再看看图。
”我从侧面看有4排,那么3层就有3×4=12箱苹果,竖排有5排,就是12×5=60箱。
我把这个方法也写到本上,妈妈这才给我签了字。
可是签完字,妈妈看着书又说:“其实还有一种方法。
你想如果一层一层往上摞,这3层每层有几箱?”我一边看图一边想:一层横排5箱,竖排4箱,那1层就是5×4=20箱,3层就有20×3=60箱。
虽然第3种方法我没写到作业本上,不过跟妈妈讨论这道题让我感觉思路扩宽了。
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晴统计与可能性数学书上第93页第一题是: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
把小正方体抛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和“3”朝上的次数。
第一次做这道题时,我没看清题的要求,直接拿着上数学课时用的“1”“2”“3”各标了两面的小正方体统计。
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1”5次,“2”14次,“3”11次。
妈妈看了我的统计结果,开玩笑地说:“机会均等,可得第一还是不容易呀!”可是,又马上说:“不对呀。
你看错题了吧!”我拿过书仔细一看,真是我弄错了。
于是我把小正方体上标的数字改了,妈妈帮我抛,我重新统计。
这次的结果是:“1”23次,“2”2次,“3”6次。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一定会是“1”多,但还是吃惊不小。
虽然妈妈抛小正方体时还念念有词地说:“天灵灵,地灵灵。
”,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还是没有改变这个意料中的结果。
通过学习统计,我明白了:可能性是有根据的预测,但是跟实际还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