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总结
数据库期末复习总结-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数据库复习1.1数据库系统概论1.1.1数据库:⏹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冗余度较小;数据独立性较高;易扩展1.1.2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应用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主要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1.1.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50年代中)⏹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现在)1.1.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的管理者:DBMS⏹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1.2数据模型1.2.1数据模型的组成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库的组成对象及对象之间的联系⏹描述的内容:与对象的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数据操作的类型:查询;更新(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数据模型对操作的定义: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完整性规则: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库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复习资料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1)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2) 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
概念模型的用途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对概念模型的基本要求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相关概念:实体、实体型、实体集、联系、码、属性等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或抽象的概念。
实体型(Entity Type)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实体集(Entity Set)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联系(Relationship)现实世界中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内部的联系和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型间联系两个实体型一对一联系(1:1)三个实体型一对多联系(1:n)一个实体型多对多联系(m:n)码(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属性(Attribute)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一个实体可以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表示方法:E-R图数据模型:网状模型: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层次模型实际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网状模型的条件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优点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如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缺点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DDL、DML语言复杂,用户不容易使用关系模型:优点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2、概念单一。
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实体和各类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
数据库复习总结选择题

1.从“实体-联系”模型到数据模型实际上经历了三个领域的演变过程,即。
A.信息世界-现实世界-机器世界B.机器世界-信息世界-现实世界C.现实世界-机器世界-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2. 描述概念模型的常用方法是。
A.建立数据模型方法B.需要分析方法C.二维表方法D.实体-联系方法3.SQL是英文单词的缩写。
A.Standard Query Language B.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C.Select Query Language D.以上都不是4.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B.关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C.实体、属性和联系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条件。
5.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C.逻辑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MS包括DB和DBS B.DBS包括DB和DBMS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7.保险公司有多个投保客户,每个投保客户在多个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与投保客户之间是。
A.一对一的联系B.一对多的联系C.多对一的联系D.多对多的联系8.关系模型中,表示实体间m:n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来实现的。
A.关系B.属性C.关系或一个属性D.关系和一个属性9.如何构造出一个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是主要解决的问题。
A.关系数据库优化B.数据字典C.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D.关系数据库查询10.SQL Server是。
A.数据库B.DBAC.DBMS D.数据库系统11.在关系代数运算中,5种基本运算为。
A.并、差、选择、投影、自然连接B.并、差、交、选择、投影C.并、差、选择、投影、乘积D.并、差、交、选择、乘积12. 在SELECT语句中,以下有关HA VING短语的正确叙述是。
数据库基础知识整理与复习总结

数据库基础知识整理与复习总结关系型数据库MySQL1、数据库底层MySQL数据库的底层是B+树。
说到B+树,先说下B树,B树也叫多路平衡查找树,所有的叶⼦节点位于同⼀层,具有以下特点:1)⼀个节点可以容纳多个值;2)除⾮数据已满,不会增加新的层,B树追求最少的层数;3)⼦节点中的值与⽗节点的值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般来说,如果⽗节点有a个值,那么就有a+1个⼦节点;4)关键字集合分布在整棵树中;5)任何⼀个关键字出现且只出现在⼀个节点中;6)搜索可能在叶⼦结点结束,其搜索性能等价于在关键字全集做⼀次⼆分查找。
B+树是基于B树和叶⼦节点顺序访问指针进⾏实现,它具有B树的平衡性,并且通过顺序访问指针来提⾼区间查询的性能,⼀个叶⼦节点中的key从左⾄右⾮递减排列。
特点在于:1)⾮叶⼦节点中含有n个关键字,关键字不保存数据,只作为索引,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叶⼦结点;2)有的叶⼦节点中包含了全部关键字的信息及只想这些关键字记录的指针,即叶⼦节点包含链表结构,能够⽅便进⾏区间查询;3)所有的⾮叶⼦结点可以看成是索引部分,节点中仅包含其⼦树中的最⼤(或最⼩)关键字;4)同⼀个数字会在不同节点中重复出现,根节点的最⼤元素就是B+树的最⼤元素。
MySQL中的InnoDB引擎是以主键ID为索引的数据存储引擎。
InnoDB通过B+树结构对ID建⽴索引,在叶⼦节点存储数据。
若建索引的字段不是主键ID,则对该字段建索引,然后再叶⼦节点中存储的是该记录的主键,然后通过主键索引找到对应的记录。
因为不再需要全表扫描,只需要对树进⾏搜索即可,所以查找速度很快,还可以⽤于排序和分组。
InnoDB和MyISAM引擎都是基于B+树,InnoDB是聚簇索引,数据域存放的是完整的数据记录;MyISAM是⾮聚簇索引,数据域存放的是数据记录的地址。
InnoDB⽀持表锁、⾏锁、间隙锁、外键以及事务,MyISAM仅⽀持表锁,同时不⽀持外键和事务。
InnoDB注重事务,MyISAM注重性能。
数据库考试复习

第一章(选择、简答、填空)DB(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它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DBS(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DB、DBMS、DBS之间的关系:DBS里面包括DB和DBMS.(简答)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 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是现实世界的模拟和抽象数据模型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
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一、模式(Schema)定义: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①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②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③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④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如数据记录由哪些数据项构成,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而且要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定义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外模式(External Schema)定义: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①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②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③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内模式(Internal Schema)定义: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存储、按照B树结构存储还是按hash方法存储;索引按照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存储,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
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空间数据库期末复习重点总结⼀、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1、⼈⼯管理阶段2、⽂件系统阶段3、数据库管理阶段注意了解各阶段的背景和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向全组织的复杂的数据结构2、数据的冗余度⼩,易扩充3、具有较⾼的数据和程序的独⽴性:数据独⽴性数据的物理独⽴性数据的逻辑独⽴性三、数据结构模型三要素1、数据结构2、数据操作3、数据的约束性条件四、数据模型反映实体间的关系1、⼀对⼀的联系(1:1)2、⼀对多的联系(1:N)3、多对多的联系(M:N)五、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于提供信息表⽰和操作⼿段的形式构架。
数据库结构的基础就是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数据结构)、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语义即数据操作,以及⼀致性(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具的集合。
概念数据模型:按⽤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ER模型结构数据模型:从计算机实现的观点来对数据建模。
层次、⽹状模型、关系六、数据模型的类型和特点1、层次模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缺点:⽀持的联系种类太少,只⽀持⼆元⼀对多联系数据操纵不⽅便,⼦结点的存取只能通过⽗结点来进⾏2、⽹状模型:优点:能够更为直接的描述世界,结点之间可以有很多联系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缺点:结构⽐较复杂⽹状模型的DDL、DML复杂,并且嵌⼊某⼀种⾼级语⾔,不易掌握,不易使⽤3、关系模型:特点:关系模型的概念单⼀;(定义、运算)关系必须是规范化关系;在关系模型中,⽤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不过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张新的表。
优点:简单,表的概念直观,⽤户易理解。
⾮过程化的数据请求,数据请求可以不指明路径。
数据独⽴性,⽤户只需提出“做什么”,⽆须说明“怎么做”。
坚实的理论基础。
缺点:由于存储路径对⽤户透明,存储效率往往不如⾮关系数据模型4、⾯向对象模型5、对象关系模型七、三个模式和⼆级映像1、外模式(Sub-Schema):⽤户的数据视图。
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模式的⼦集。
2、模式(Schema):所有⽤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空间数据库》复习

《空间数据库》复习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空间数据库作为专门用于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都具有关键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知识领域,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间数据库。
简单来说,空间数据库就是能够有效地存储、管理和查询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空间数据与传统的数值或文本数据不同,它具有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等特征。
例如,地图上的点、线、面等地理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属于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据量大,因为它需要涵盖广阔的地理区域和丰富的细节信息。
二是数据结构复杂,不仅包含属性数据,还包含空间几何数据,如点、线、面等,以及它们之间的拓扑关系。
三是查询操作复杂,常常需要进行空间位置的查询、空间关系的判断等。
在空间数据库中,常见的数据模型有矢量数据模型和栅格数据模型。
矢量数据模型通过点、线、面等几何对象来表示地理实体,其优点是数据精度高、存储空间小、便于编辑和更新。
栅格数据模型则将地理空间划分为规则的网格,每个网格单元对应一个数值,适用于对连续现象的表示,如地形、温度等。
空间索引是提高空间数据库查询效率的重要技术。
常见的空间索引方法有 R 树、四叉树、网格索引等。
R 树是一种基于空间分割的索引结构,能够有效地支持空间范围查询和最近邻查询。
四叉树则是将空间区域不断地四分,形成层次结构,适用于区域查询。
网格索引则是将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网格,通过网格来快速定位数据。
在数据存储方面,空间数据库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存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一般来说,空间数据可以采用二进制大对象(BLOB)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而属性数据则可以按照常规的数据库字段进行存储。
接下来谈谈空间数据库的查询处理。
空间查询包括空间选择查询、空间连接查询等。
空间选择查询是根据空间位置或空间关系来筛选数据,例如查找距离某个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

空间数据库复习重点答案(完整)1、举例说明什么是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如何理解空间查询和非空间查询的区别?常用的空间数据库管理方式有哪几种及其各自特点。
文件管理阶段缺点:1)程序依赖于数据文件的存储结构,数据文件修改时,应用程序也随之改变。
2)以文件形式共享,当多个程序共享一数据文件时,文件的修改,需得到所有应用的许可。
不能达到真正的共享,即数据项、记录项的共享。
常用:文件与数据库系统混合管理阶段优点:由于一部分建立在标准的RDBMS上,存储和检索数据比较有效、可靠。
缺点:1)由于使用了两个子系统,它们各自有自己的规则,查询操作难以优化,存储在RDBMS外的数据有时会丢失数据项的语义。
2)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可能遭破坏,如在几何空间数据系统中目标实体仍存在,但在RDBMS中却已删除。
3)几何数据采用图形文件管理,功能较弱,特别是在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方面,比商用数据库要逊色得多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属性数据、几何数据同时采用关系式数据库进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必进行烦琐的连接,数据存取较快◆属性间接存取,效率比DBMS的直接存取慢,特别是涉及空间查询、对象嵌套等复杂的空间操作◆GIS软件:Sytem9,SmallWorld、GeoView等本质:GIS软件商在标准DBMS顶层开发一个能容纳、管理空间数据的系统功能。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优点:在核心DBMS中进行数据类型的直接操作很方便、有效,并且用户还可以开发自己的空间存取算法。
缺点:用户须在DBMS环境中实施自己的数据类型,对有些应用相当困难。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
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的数据库系统;GIS是一个利用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可视化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有:搜索、定位分析、地形分析、流分析、分布、空间分析/统计、度量GIS可以利用SDBMS来存储、搜索、查询、分享大量的空间数据集改: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讲1:什么是数据库在计算机中,一个逻辑相关的数据的共享集合,有数据的描述,满足组织的信息需要2: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控制一个数据库的程序集合叫DBMS,它可以定义,创建,维护和操作数据库3:什么是数据库系统一个计算机中的软件系统,它可以访问,修改,管理和操作数据4:什么是数据库应用系统一种计算机程序,通过输入一些需求给数据库管理系统,再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联系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软件开发,比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第1讲1:什么是文件系统?它有什么局限性?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组程序集合。
每个程序被定义管理自己的数据。
局限性:1.储存在文件系统中的数据分离和孤立2.相同数据存储在不同文件下造成冗余。
3文件结构被程序的代码所决定,所以具有数据依赖。
4.程序用不同的语言写,使得程序不能互相访问,造成文件格式不支持。
4.查询方式固定,程序翻新困难2:文件系统的局限性有什么特点?1..数据嵌入到应用程序中,没有被分离和独立存储。
2.不能进行应用程序规定以外的访问和操作。
3:数据库的优点,目的,作用?数据集中,少冗余,数据共享,程序和数据独立。
5:数据库处理过程中的四个角色用户,数据库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6:视图VIEW的优点:降低复杂度,提高安全性,自定义数据库的外观,可以通过视图用自己的方式查看数据库,提供程序和数据的独立。
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点和缺点?优点:少冗余,数据具有一致性,数据共享,具有完整性,规模适度,具有安全性,数据独立,提高并发性,改性可访问性,提高生产力,具有备份和恢复功能。
缺点:DBMS是一个大的复杂的软件,可能会占据大量的磁盘和内存空间,而且功能越多,速度越慢,建立和维护DBMS的费用较高,并且附加硬件开销,而且集中管理可能增加系统被破坏的可能性。
第二讲1.ANSI-SPARC Three-level database architecture 三层体系结构外部层:用户从外部层观察数据概念层:提供内、外部层的映射和必要的独立性内部层:操作系统从内部层观察数据2为什么要是用三次体系结构?1.修改数据存储结构,不影响视图2.存储结构变化不影响数据库内部结构3.修改概念结构不影响用户3:数据库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DL)它是描述和命名应用程序中用到的实体、属性和联系,而且给出相关的完整性约束和安全性约束4.数据库操作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提供基本的数据库操作,它有两种,一中是面向过程的DML,一种是面向非过程的DML5:数据模型Data Model它是一个集成的概念,用来描述数据、联系、约束,目的是为了使表示的数据更容易理解第三讲1: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完整性约束2:基本关系和视图的区别1.关系是概念模型中的一个实体,它是物理的储存在数据库中,视图是一个或多个基于关系的,为了产生另外一个关系的关系操作的动态结果。
视图是一个虚拟的关系,它最后不会保存在数据库中。
视图是基于关系的一个或多个查询(query)。
视图是动态的,它是基于关系的,所以关系变了,视图也会发生变化。
3:什么是视图?视图的特点?视图是一个或多个基于关系的,为了产生另外一个关系的关系操作的动态结果。
2.视图是一个虚拟的关系,它最后不会保存在数据库中。
3.视图是基于关系的一个或多个查询(query)4.视图是动态的,它是基于关系的,所以关系变了,视图也会发生变化4:什么是主关键字,候补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并分析主关键字和候补关键字的区别?分析外部关键字和候补关键字的区别?候补关键字(Candidate key):包含有确定唯一性所需要的最少列的超关键字。
主关键字(Primary key):用来唯一辨别表格里记录的备选关键字。
外来关键字(Foreign key):表格内匹配同一表格或者另一表格里备选关键字的一个列或者一组列。
第四讲1:数据库语言被分为两部分?DDL 数据库定义语言DML 数据库操作语言2.SQL分为两部分:SQL数据定义SQL数据操作3关系代数Relational Algebra4.Five basic operations in relational algebra:Selection 选择Projection 投影Cartesian product 笛卡儿乘Union 并SetDifference 集合差课后作业4.8和4.12是重点第五讲1.创建表CREATE TABLE Staff (staffNo V ARCHAR(5),lName V ARCHAR(15),salary DECIMAL(7,2));2.形式:WHERE condition5个基本的条件运算:比较:=,<> 或者!=,<,>,<=,>=复杂的比较:用逻辑运算符其优先级为:NOT > AND和OR范围:BETWEEN / NOT BETWEEN成员关系:IN / NOT IN模式匹配:LIKE / NOT LIKE空:IS NULL / IS NOT NULL例1SELECT staffNo, fName, lName, positionFROM StaffWHERE position IN(‘Manager’, ‘Supervisor’);例2SELECT ownerNo, fName, lName, address, telNoFROM PrivateOwnerWHERE address LIKE‘%Glasgow%’;例3SELECT clientNo, viewDateFROM ViewingWHERE propertyNo = ‘PG4’ AND comment IS NULL;3.Aggregates 聚集函数COUNT 计数:returns number of values in specified columnSUM 求和:returns sum of values in specified columnA VG 平均值:returns average of values in specified columnMIN 最小值:returns smallest value in specified columnMAX 最大值:returns largest value in specified column4. HA VING和WHERE的区别:WHERE选一行HA VING选一组5:GROUP BY的用法GROUP BY 语句用于结合合计函数,根据一个或多个列对结果集进行分组。
例如SELECT Customer,SUM(OrderPrice) FROM OrdersGROUP BY Customer让我们看一下如果省略GROUP BY 会出现什么情况:SELECT Customer,SUM(OrderPrice) FROM Orders结果集类似这样:解释如下:上面的SELECT 语句指定了两列(Customer 和SUM(OrderPrice))。
"SUM(OrderPrice)" 返回一个单独的值("OrderPrice" 列的总计),而"Customer" 返回6 个值(每个值对应"Orders" 表中的每一行)。
因此,我们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不过,您已经看到了,GROUP BY 语句解决了这个问题。
请看ppt第4讲的子查询和多表查询第六讲1.如何定义域定义sex域:CREATE DOMAIN SexType AS CHARDEFAULT ’M’CHECK (V ALUE IN (‘M’, ‘F’));2.如何撤销域DROP DOMAIN SexType3:delete和drop的区别DROP TABLE语句:删除表以及其中的所有行DELETE语句:删除某些行,表保留4:ALTER TABLE 修改表定义ALTER TABLE TableName[ADD [COLUMN] colName dataType [NOT NULL] [UNIQUE] 增加一行[DROP [COLUMN] colName [ RESTRICT|CASCADE]] 删除一行[DROP [CONSTRAINT] ConstraintName [RESTRICT|CASCADE]] 删除约束例: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lumn age int not null;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age;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agemorethan205:创建视图(必考)AS后边是写显示的属性和条件CREATE VIEW Manager3Staff AS SELECT * FROM Staff WHERE branchNo = ‘B003’;6:删除视图DROP VIEW Manager3Staff;7:视图的更新UPDATE Manager3Staff SET salary = 950 WHERE staffNo = ‘SG37’;8:视图的局限性如某列是聚集函数,列只可在SELECT和ORDER BY 子句中出现。
不能出现在where语句中。
分组视图不可和基表、其他视图连接例:COUNT(*) AS cnt中cnt是聚合函数的一个别名,不能用在聚合函数中和where中、下面的是错的用在聚集函数中SELECT COUNT(cnt)FROM StaffPropCnt;用在WHERE子句中SELECT *FROM StaffPropCntWHERE cnt > 2;9:视图的优势和缺点优点:数据独立,具有安全性,方便化,用户化,降低了复杂度,实时性和完整性缺点:更新具有局限性,结构具有局限性,性能也具有缺陷性。
10:什么是事务(transaction)由单个用户或应用程序执行的对数据库内容进行访问或修改的一个或一系列操作(sql)11事务完成的四种方式成功提交事务中止事务中断事务成功结束事务12 设置事务SET TRANSACTION[READ ONLY | READ WRITE]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TED |READ COMMITTED | REPEATABLE READ |SERIALIZABLE ]13 Access Control 访问控制确定用户可访问那些对象,访问的权限是什么授予其它用户权限的语句:GRANT {PrivilegeList | ALL PRIVILEGES}ON ObjectNameTO {AuthorizationIdList | PUBLIC}[WITH GRANT OPTION]撤销授予的权限:REVOKE [GRANT OPTION FOR]{PrivilegeList | ALL PRIVILEGES}ON ObjectNameFROM {AuthorizationIdList | PUBLIC}[RESTRICT | CASCADE]第九讲1: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在软件维护中修正错误,实现新需求,移植软件都会导致软件危机的出现结果:导致软件项目延期,超预算,不可靠,维护困难,性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