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电梯的历史发展
电梯的历史发展

电梯的历史发展电梯是一种通过垂直运输人员或物品的机械设备。
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样的历史过程。
本文将从电梯的早期起源开始,逐步介绍电梯的发展历史,以及电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 早期起源在人们的生活中,垂直运输一直是一个挑战。
早期的电梯启发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起重装置,如木质滑轮和绳索。
这些装置用于将物品从一层运输到另一层,但并不适用于人员运输。
直到公元19世纪初,人们才开始意识到电梯在人类生活中的潜力。
2. 早期电梯的发展早期电梯的发展主要源自工业革命时期的需求,特别是在工厂和矿井等环境中。
这些电梯主要采用蒸汽和液压技术,并且容纳人员数量有限。
然而,它们的出现为电梯在后来的发展中奠定了基础。
3. 提升速度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梯的提升速度得到了改进。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电梯开始采用电动机和钢索替代旧有的动力系统。
这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高效和安全。
此外,提升速度的改进还使得电梯成为高层建筑的必备设施。
4. 操控技术的创新随着对电梯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开始开发新的操控技术。
引入电子操控系统,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精确和可靠。
此外,安全技术的发展,如超载保护和应急制动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5. 提升质量的改进过去的几十年中,电梯制造商注重提升电梯的质量和舒适性。
通过改进电梯的设计、加强材料的使用以及提升电梯的外观和内饰,电梯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现代电梯的作用如今,电梯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它们在高层建筑、购物中心、公共交通站点等场所广泛应用。
电梯的发展不仅使得人们的垂直运输更为便捷,也促进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7.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梯的未来也将充满令人兴奋的前景。
智能电梯、无绳电梯以及磁悬浮电梯等新技术在研发中,并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得到应用。
这些创新将进一步提升电梯的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
总结:通过对电梯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电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梯的历史

设计历程艺术,生活,时尚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查看文章电梯的历史2007年03月07日星期三 14:44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从那以后,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奥的斯的名字而命名的电梯公司也开始了她辉煌的旅程。
150年以来,她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亚洲和中国领先的电梯公司。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
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箱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的扇形、三角形、半棱形、圆形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
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承诺。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
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 100多台;②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40万台。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2002年,中国电梯行业电梯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
中国电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第3次发展浪潮正在掀起。
第1次出现在1986~1988年,第2次出现在1995~1997年。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

关于电梯的毕业论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不可避免的存在。
而电梯作为高楼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安全。
本篇毕业论文将围绕电梯展开探讨,从电梯的历史、作用、安全以及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电梯的历史电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古希腊人使用人力滑轮将人和物品提升至较高的位置。
而真正意义上的电梯则出现在19世纪初,当时的电梯主要用于运送物品,其采用的是蒸汽引擎或者人力作为动力源。
到了19世纪末,电梯逐渐普及,此时的电梯也有了安全门、电梯门等现代化的设计。
二、电梯的作用电梯作为现代城市高楼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电梯可以节省人们的时间和体力,同时提高温馨度和便利程度。
其次,电梯适用于各种身体条件的人,比如残障人士、老年人等。
再次,电梯附设的安全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三、电梯的安全电梯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无论是在运行过程中还是停留的楼层,电梯故障都有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电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电梯部件的安全性:电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都受到各种部件的影响,因此电梯的每个部件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和维护,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2)电梯的运行状况:电梯的运行状况也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颠簸、摇晃、停滞时间过长等情况都会增加安全隐患。
(3)电梯所在楼层的安全:电梯所在楼层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乘客在电梯外部发生意外,需要在每个电梯出入口附设安全门或者护栏等安全措施。
四、电梯的维护为了确保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电梯的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电梯的维护主要分为预防性维护和修复性维护两种,其中预防性维护是电梯运行中必须实行的措施。
预防性维护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周期性维护:即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检测其部件是否正常运转或是否需要更换。
(2)日常维护:包括对电梯的周围环境清理、电梯内部和外部卫生清洁、清理电梯门等等。
电梯毕业论文

电梯毕业论文电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垂直交通方式,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电梯的历史发展、工作原理、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梯的历史发展电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人们用简单的机械设备来进行垂直运输。
然而,真正的电梯是在19世纪末由Elisha Graves Otis发明的。
Otis的发明引入了一个安全装置,当电梯绳索断裂时,它能够自动停止并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工作原理基于一系列复杂的机械装置。
当乘客按下楼层按钮时,电梯控制系统将计算出最优路径,并派遣合适的电梯来接送乘客。
然后,电梯将运行至目标楼层,乘客顺利出入电梯。
电梯的驱动力来自电动机和钢缆系统,它们协同工作以使电梯上下移动。
三、电梯的安全性尽管电梯是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发生事故。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电梯配备了多种安全装置,例如紧急刹车、过载保护设备以及火警探测器等。
此外,电梯也需要定期的维护检查,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出行。
四、电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电梯将更加智能化和环保。
例如,电梯可以使用节能灯、太阳能板以及能量回收系统来减少对能源的需求。
此外,智能化的电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和网络连接等技术实现更高效的运行和管理。
总结:电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便捷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通过分析电梯的历史发展、工作原理、安全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电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电梯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我们有信心相信,未来的电梯将更加高效、智能和安全。
(字数:400)。
中国电梯发展史

中国电梯发展史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从那以后,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奥的斯的名字而命名的电梯公司也开始了她辉煌的旅程。
150年以来,她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亚洲和中国领先的电梯公司。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
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箱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的扇形、三角形、半棱形、圆形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
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承诺。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34.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
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
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 100多台;②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40万台。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
2002年,中国电梯行业电梯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
中国电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第3次发展浪潮正在掀起。
第1次出现在1986~1988年,第2次出现在1995~1997年。
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见下表。
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年份里程碑实际年产量/万台1983 突破5千台0.511986 突破1万台1.131993 突破2万台2.411998 突破3万台3.022001 突破4万台4.672002 突破6万台约6.201900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代理商Tullock &Co.获得在中国的第1份电梯合同——为上海提供2台电梯。
电梯发展史

电梯发展史
电梯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电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6年中国古代的赵国,作为王宫中的交通设施,运用了人力驱动的原理。
但直到19世纪末,电梯才出现在美国。
第一部电梯于1854年在纽约装置好,但是由于缺乏安全保护措施,电梯曾经面临过一些危险和问题。
直到1861年,有人发明了安全刹车,才让电梯发展走向更加安全,从而促进了电梯的推广和应用。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20年代,液压电梯出现了,这一技术使得电梯可以适用于高层建筑并且又更加安全。
在1930年代,电动扶梯开始广泛使用,并被用作商场、写字楼等室内交通工具,使得人们不再需要爬楼梯。
到了1960年代,电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微型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梯运行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大大缩短等待时间,同时对电梯的安全和监听等方面也有了更为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对建筑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现代电梯也趋向于更加节能、环保和智能化。
现代电梯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场合和需求。
总的来说,电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设计初步、安全保护、智能化和环保等不同的阶段。
在未来,电梯可能会更进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和更高效、智能的运行。
同时,对于电梯的安全监管管理,也需保持
持续不断,使电梯变得更加人性化、舒适化和安全化,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快捷、便捷的选择。
电梯发展历史

电梯发展历史标题:电梯的发展历史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出现和演进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带您回顾电梯的发展历史,展示电梯技术在不同时期的变革与创新。
1.早期起源与简单机械升降器电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实现升降运输。
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常用绳索和滑轮系统操纵升降平台,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电梯雏形。
2.第一台蒸汽驱动电梯的诞生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推动使电梯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
1823年,英国工程师伦敦·沃特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驱动的电梯。
这项发明为后来电梯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3.电力时代与安全改进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电力驱动的电梯开始在城市中普及。
1889年,美国工程师E·O·奇利安(E.O.Chiland)发明了安全制动器,大大提高了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从此人们对于电梯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4.高层建筑与液压升降机的出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摩天大楼的兴起对电梯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液压升降机应运而生,它采用液压系统驱动,能够垂直运输乘客和货物,并且在高层建筑中表现出色。
5.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控制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引入电子控制元件,如微处理器和传感器,使得电梯运行更加智能化和高效。
现代电梯不仅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紧急呼叫、故障检测和远程监控,还提供了更高的乘坐舒适度和运行效率。
6.绿色与节能的未来趋势如今,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绿色电梯成为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如再生制动、光伏发电和能源回收系统,为电梯行业带来了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总结起来,电梯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机械装置到现代智能化系统的演变过程。
通过技术创新和安全性的提升,电梯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电梯行业继续朝着更加智能、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电梯的历史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会运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来运送人和货物,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
到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
1845年,第一台液压驱动升降机研制成功,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
尽管升降机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真正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的诞生。
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
1857年3月23日,奥的斯公司在纽约为一座专营法国瓷器和玻璃器皿的商店安装了世界第一台客运升降机。
1862年,奥的斯公司采用单独蒸汽机控制的升降机问世。
1878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百老汇大街155号安装了第一台水压式乘客升降机,这是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世界第一台电力驱动升降机,从此诞生了名副其实的电梯。
自从电梯系统提出15-20年,它已经逐步演变成如今高科技的现代化设施。
两个现代化项目的主要问题通常是:现有设备的可靠性已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不能满足乘客的流量,因此也增加了旧体制的交通处理能力。
而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突飞猛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
在这些高层、大规模建筑中为满足乘客流量过多的需要一般都安装了多部电梯。
传统的电梯电器控制系统是一个继电器控制系统。
它有诸多缺点,例如:电路复杂,故障率高和可靠性较差;以及极大的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用电梯群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多部电梯进行管理调度,协调各电梯的运行,提高电梯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因此,研究和制造智能化、高效的电梯群控系统能满足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现代建筑群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备受工业界的关注。
另外电梯的电气系统由拖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中采用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由于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体积大等诸多缺点,正逐渐被淘汰。
目前的电梯设计中一般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它具有功能变化灵活,编程简单,故障少,噪音低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菱电梯(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电梯制造企业之一)
2奥的斯OTIS电梯(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世界最大的电梯企业之一)
3日立HITACHI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电梯企业之一)
4通力KONE电梯(1910年芬兰,通力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电梯企业之一)
A超高速电梯:
21世纪,随着人口数量与可利用土地面积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将会大力发展多用途、全功能的高层塔式建筑,超高速电梯继续成为研究方向。除采用曳引式电梯之外,直线电机驱动电梯也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电梯如何保证其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也成为了一个研究的方向。
B电梯智能群控系统:
电梯智能群控系统将基于强大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支持,能适应电梯交通的不确定性、控制目标的多样化、非线性表现等动态特性。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电梯的智能群控系统与大楼所有自动化服务设施结合成整体智能系统,也是电梯技术的发展方向。
配备能源再生变频器,可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势能与动能转化为电能,再反馈到电网,为建筑物中的其他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从而可帮助建筑物节省最高达75%的电能
E电梯产业网络化、信息化:
电梯控制系统将与网络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用网络把相互分离的在用电梯连接起来,对其运行情况作即时采集并进行统一监管,统一纳入维保管理系统,快速有效地对故障进行维修;通过电梯网站进行网上交易,既能够实现电梯采购、配置、招投标等,也可在网上申请电梯定期检验等工作。
【课内实训】
【课堂小结】
1、电梯的起源
2、电梯的发展历史。
3、1857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安装了世界第一台客运升降机;
4.我国电梯的发展技术方向
【作业布置】
1.电梯构造与原理书本P5页1-1 1-2
2、课后,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梯的发展历史
【教学后记】
学生刚接触电梯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较高,同时比较感兴趣。
1990年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将变频调速电机系统用于液压电梯驱动;
1996年芬兰通力电梯公司发布了最新设计的无机房电梯MonoSpace,由Ecodisk永磁同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驱动;
1997年迅达电梯公司展示了Mobile无机房电梯。
随着现代建筑物楼层不断升高,电梯的运行速度、载重量也在提高。世界上最高电梯速度已经达到16m/s。
教学方法
与手段
采用讲述、讨论的方法还借助PPT演示视频,一方面可以使课堂生动,另一方面可以腾出大量时间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本课程的兴趣.讲授教学法
教具用具
参考资料
PPT课件;教案等
教
学
过
程
组
织
【新课导入】
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电梯的起源,古代时候有没有电梯与现代电梯有什么不同?
◆1899年第一台梯阶式(梯阶水平、踏板由硬木制成、有活动扶手和梳齿板)扶梯试制成功;
奥的斯公司在1892年开始用按钮操纵代替以往在轿厢内拉动绳索的操纵方式;
1915年制造出微调节自动平层的电梯;
1924年安装了第一台信号控制系统,使电梯司机操纵大大简化;
1928年开发并安装了集选控制电梯;
1946年在电梯上使用群控方式
电梯结构与原理课程教学设计
授课节次
第一次
授课题目
项目一:电梯发展历史
授课时间
第1周星期第1.2节;机电1141、1142、1152班;
授课方式
讲述
所属专业
电梯工程技术
教学目的
与要求
【知识目标】
1、世界电梯的历史
2、中国电梯的历史
3、电梯的发展技术方向
【能力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1982年,法国、德国、日本三国共同研制出直线电机电梯,并与1989年在日本安装试用成功。
目前,为了降低建筑物造价,提高建筑面积的有效利用率,无机房电梯已经被大量使用。
3、我国电梯历史与发展
我国电梯事业起步较晚,电梯在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900~1949: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此阶段我国电梯的拥有量约为1100台;
5迅达电梯(1874年瑞士,瑞士迅达集团,世界最大的电梯企业之一)
6东芝Toshiba (东芝电梯集团,世界最大的电梯企业之一)
7富士电梯(日本富士电梯集团)
8广日电梯(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梯有限公司,德国三大电梯制造商之一)
4、电梯技术发展方向
1950~1979:独立开发研制、自行生产阶段,此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
1980至2008:电梯行业快速发展阶段,成立三资企业,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上百万台。
年份里程碑实际年产量/万台
1983突破5千台0.51
1986突破1万台1.13
1993突破2万台2.41
1998突破3万台3.02
在国外,如古代埃及、罗马、希腊等社会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国家,也都有起重升降机械用于生产劳动的历史记载
2、工业革命时期的“电梯”
1765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开始使用机械动力来完成繁重的体力活动,随着蒸汽机成为了重要的原动机,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并不断地得到创新和改进。于是在1835年英国出现了蒸汽机驱动的升降机,它通过皮带传动和蜗轮蜗杆减速装置驱动,主要用于垂直运送货物;1845年,英国人汤姆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液压升降机。当时由于升降机功能不够完善,难以保障安全,故较少用于载人。
C蓝牙技术应用:
蓝牙(BLUE TOOTH)技术是一种全球开放的、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规范,它通过短距离无线通讯,把电梯各种电子设备连接起来,取代纵横交错繁复凌乱的线路,实现无线成网,将极有效地提高电梯产品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D电梯发展更加环保、绿色:
要求电梯更加节能环保,减少噪音污染、油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兼容性强,寿命长,电梯中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包括装潢材料)均为绿色环保型,与建筑物及自然环境搭配协调,人性化程度高等,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001突破4万台4.67
2002突破6万台6.20
2007突破6万台21.6
2008突破6万台25,电梯保有量100万台
2009突破6万台26.2
2010突破6万台30
2011突破6万台45
2012年1月31日获悉,2011年中国电梯产销量约45万台,相比2010年增长幅度约23%,电梯保有量达200万台左右。
【内容讲解】
1古代的“电梯”
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的升降工具来运送人、食物,将他们存放在树或山上,以躲避野兽或洪水的侵袭,或从低处提升起较重的物品,但均采用人力或畜力驱动。
中国人的祖先在公元前1100年周朝时期就发明了提水用的辘轳,构成了由木制的支架、卷筒、曲柄和绳索等组成的卷筒式卷扬机。
2、电梯的起源。
3、了解电梯的发展历史及中国电梯的发展历史。
4、上网查找电梯。
【素质目标】
学习认真、仔细,有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电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电梯的起源。
3、了解电梯的发展历史及中国电梯的发展历史。
4、电梯的发展技术方向
教学难点
1、电梯的起源
2、电梯的发展历史及中国电梯的发展历史
1852年,美国纽约杨可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Elisha Graves Otis),在展览会上向公众展示了他的发明,从此宣告了电梯的诞生,也打消了人们长期对升降机安全性的质疑
1857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安装了世界第一台客运升降机;
◆1889年奥的斯公司制成世界上第一台以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