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史话世界电梯技术发展历史
电梯史话

电梯——由电动机驱动,通过钢丝缆绳和滑轮系统及平衡锤或卷筒等构件组合,设计成垂直升降的电动机械装置,供高层建筑中乘人或装载货物的一种现代设备。
电梯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让我们沿着科技的脚步,回望它铸就辉煌走过的历史里程。
辘轳是最早的升降装置古代人用绳索将吊桶上下升降,从井中汲水,后来又在井口竖立支架,辘轳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
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1100多年发明了辘轳,到了春秋时期,辘轳就已经流行。
据《中围科学技术史稿》记载:我国在春秋时期,不但金属的冶炼技术大为提高,而且采矿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
当时矿井有竖井和斜井两种,井深达40米左右;到了战国时期,矿井已深达60余米,形成由呸井、斜井、盲井、平巷等相结合的矿井开采体系。
曝井为交通孔道,我们的祖先为了采掘矿物,乘坐在箩筐内,从井口似吊桶打水那样垂直下降到达矿层底面,并从底部把矿石和地下水提到地面。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罗维斯没计出通过滑轮来操纵的升降台,利用升降台上下将工匠和物资从地面运送到高处的作业平台。
后来以滑轮结构为起革机械的方式被传承下来,从生产建设用途走向人奥蒂斯公司第一台电力驱动升降机。
们的生活领域。
在中世纪,欧洲有许多修道院建在险峻的峭壁上,人们进出修道院是站立在“篮子”里,用绳索通过滑轮吊着“篮子”上下升降,升降装置成了便捷的“通道”。
17世纪,法国人别出心裁地造出一种坐在椅子上可抵达楼层的升降装置。
人们在楼顶定置一只吊挂的滑轮,一根缆绳绕过滑轮系在乘坐的椅子上,另一端安装一件平衡铁块,使用前用沉重的沙袋压住椅子,使铁块高悬并保持静止状态。
当乘客坐上椅子后只要将沙袋推掉,随着重物下落坠地,而坐椅则上升到达了楼上的窗口,人进入屋内就从窗口爬进去。
蒸汽动力“客梯”的诞生古代劳动人民利用简单的机械构件,以人力、牲畜和水力马Ⅸ动,创造发明了升降装置。
18世纪中叶,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源在产业革命后兴起的工厂中被广泛应用,人们设想能否以蒸汽机作动力用于运载货物的升降装置?i9世纪初,美国工程师鲍德温设计出一台以蒸汽机作动力的水压升降机,以汽缸主体的短程活塞运动驱使升降井顶端的轮子转动,绕在轮子上的缆绳提着升降平台上下移动,实现了货物运送。
电梯的历史及标准概念

▪ 现在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芬兰通力 、德国蒂森、日本三菱、日立、富士达 等都成为世界上的知名电梯公司,这些 公司在中国也都有自己的独资企业或合 资企业,合资企业由于有了外方技术和 自己研发技术的融合使之具有了有影响 力的品牌,如上海三菱、广州日立、中 山蒂森、西子OTIS、华升富士达、巨人 通力等等。
▪ prEN 81-22乘客和服务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22部分 倾斜电 梯
▪ prEN 81-28乘客和服务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28部分 乘客电 梯和货客电梯上的远距离报警
▪ CEN TS 81-29EN81-1和81-2规 范的解释
▪ prEN 81-31乘客和服务电梯制造 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31部分 (人员 可以进入的)电力和液压货梯 prEN 81-32乘客和服务电梯制 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32部分 座式 、站立式和轮椅用沿斜面运行的 动力楼梯升降机
▪ 涉及电梯的标准
▪ 标准号 标准名称
▪ EN81-1:1998乘客和服务电梯制造与安装 安全规范 第1部分 电梯
▪ EN81-1:1998/prA1可编程电子系统( EN81-1 修正案1)
▪ EN81-1:1998/A2机器和滑轮空间(EN81 -1 修正案2)
▪ EN 81-1/AC:2000勘误表(EN81-1)
▪ 技能分级: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 技师、高级技师。
3.8电梯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
▪ 1.电梯的管理机构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局;
▪ 2.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制度, ▪ 电梯的安全部件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报告的取得
和备案制度,
4.标准的定义
▪ 4.1:标准的定义(ISO / IEC GUIDE 2):
电梯史话

电梯史话作者:窦光宇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16期2011年7月5日早晨,在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因上行电梯突然发生设备故障而逆行,造成人员伤亡。
这起偶然发生的严重事故引起人们对电梯运行安全性的关注。
实际上,电梯是一种应用广泛、安全有效的运送工具。
它是由电力驱动,通过钢丝缆绳、滑轮系统、平衡锤或卷筒等构件组合制造而成的升降机械装置。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梯也在不断改进创新,不仅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功能本领各异,种类日益增多,成为人们在生产、运输等领域的得力助手,也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舒适和便利。
性能不断提升的升降系统很久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从事深井作业时,就常常把箩筐从井口垂直下降到井底,把人员、物品或是矿石送下去或拉上来。
后来,逐渐从人力发展到牲畜和水力驱动的简单的升降装置。
这样,人们在深井进进出出就要方便很多。
不仅中国这样,世界上的其他古国同样如此。
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这套系统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无变化:即一个平衡物下降的同时,负载平台上升。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罗维斯设计出通过滑轮来操纵的升降台。
后来,这种以滑轮结构为起重机械的方式得以传承,并逐渐从生产领域走进人们的生活。
中世纪时期,欧洲有许多修道院建在险峻的峭壁上。
人们进出修道院,需要站在一个类似“笼子”的装置里,用绳索通过滑轮吊着上下升降。
在这里,升降装置成了最为便捷的“通道”。
到了17世纪,法国人别出心裁地造出一种人能坐在椅子上的升降装置。
人们在楼顶安置一只吊挂的滑轮,一根缆绳绕过滑轮系在乘坐的椅子上,另一端则安装了平衡铁块。
使用前,用沉重的沙袋压住椅子,使铁块高悬并保持静止状态。
人们坐上椅子后将沙袋推掉,随着重物下落坠地,椅子一下子便上升到楼上的窗口。
19世纪初,科学家逐步采用机械手段操纵升降装置。
最初,美国工程师鲍德温设计出一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升降机。
汽缸主体的短程活塞不停地运动,驱使升降井顶端的轮子转动;绕在轮子上的缆绳提着升降平台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货物运送。
电梯发展历程

电梯发展历程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本文将从古代起源开始,详细介绍电梯的发展历史。
电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的古埃及。
当时人们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称为“缩放车”,用来运送大型建筑材料。
这种装置由一组绳索和滑轮组成,通过人力操作将物体上升到需要的高度。
尽管与现代电梯相比,这种装置非常原始,但它标志着对垂直运输的发展。
在17世纪,意大利建筑师丹尼尔·贝尔托利蒂设计了一种蒸汽动力升降机。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电梯设计,使用一台蒸汽机来提供动力。
然而,由于蒸汽机的体积庞大、动力不稳定等问题,这种电梯并没有应用于实际建筑。
19世纪初,英国发明家乔治·皮斯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梯设计,他的设计主要基于液压原理。
这种液压电梯利用一根垂直的活塞来提供动力,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当时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真正的突破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发明家埃利欧特·弗尼斯在美国发明了蒸汽涡轮机。
该发明的出现使电梯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蒸汽涡轮机的高效能使电梯能够运行得更快、更远。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电梯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20世纪初期,电梯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电力替代了蒸汽作为动力来源。
这使得电梯运行更加便捷和高效,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电梯工业的发展。
此外,还提出了新的安全措施,如安全闸门和意外停机装置,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在20世纪的后半期,电梯工业不断创新发展。
1960年代,发明家詹姆斯·斯马塞设计了第一个数字操纵系统,大大提高了电梯的智能化水平。
而今天,电梯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升降工具,它还具有智能化的功能,可以通过电梯监控、自动救援等功能来保障乘客的安全。
总的来说,电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从最初的简单机械装置到现代的智能电梯,每一次的创新都使电梯更加高效、安全和智能化。
电梯发展史

电梯发展史
电梯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电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6年中国古代的赵国,作为王宫中的交通设施,运用了人力驱动的原理。
但直到19世纪末,电梯才出现在美国。
第一部电梯于1854年在纽约装置好,但是由于缺乏安全保护措施,电梯曾经面临过一些危险和问题。
直到1861年,有人发明了安全刹车,才让电梯发展走向更加安全,从而促进了电梯的推广和应用。
到了20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1920年代,液压电梯出现了,这一技术使得电梯可以适用于高层建筑并且又更加安全。
在1930年代,电动扶梯开始广泛使用,并被用作商场、写字楼等室内交通工具,使得人们不再需要爬楼梯。
到了1960年代,电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和微型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梯运行速度和效率大幅提高,大大缩短等待时间,同时对电梯的安全和监听等方面也有了更为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对建筑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现代电梯也趋向于更加节能、环保和智能化。
现代电梯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满足不同场合和需求。
总的来说,电梯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设计初步、安全保护、智能化和环保等不同的阶段。
在未来,电梯可能会更进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和更高效、智能的运行。
同时,对于电梯的安全监管管理,也需保持
持续不断,使电梯变得更加人性化、舒适化和安全化,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快捷、便捷的选择。
电梯发展历史

电梯发展历史标题:电梯的发展历史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出现和演进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带您回顾电梯的发展历史,展示电梯技术在不同时期的变革与创新。
1.早期起源与简单机械升降器电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机械装置来实现升降运输。
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常用绳索和滑轮系统操纵升降平台,这可以看作是最早的电梯雏形。
2.第一台蒸汽驱动电梯的诞生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推动使电梯技术得以进一步发展。
1823年,英国工程师伦敦·沃特曼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驱动的电梯。
这项发明为后来电梯的自动化提供了基础。
3.电力时代与安全改进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电力驱动的电梯开始在城市中普及。
1889年,美国工程师E·O·奇利安(E.O.Chiland)发明了安全制动器,大大提高了乘坐电梯的安全性,从此人们对于电梯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4.高层建筑与液压升降机的出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摩天大楼的兴起对电梯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液压升降机应运而生,它采用液压系统驱动,能够垂直运输乘客和货物,并且在高层建筑中表现出色。
5.电子控制技术与智能化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梯控制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引入电子控制元件,如微处理器和传感器,使得电梯运行更加智能化和高效。
现代电梯不仅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紧急呼叫、故障检测和远程监控,还提供了更高的乘坐舒适度和运行效率。
6.绿色与节能的未来趋势如今,随着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绿色电梯成为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各种节能技术的应用,如再生制动、光伏发电和能源回收系统,为电梯行业带来了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总结起来,电梯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简单机械装置到现代智能化系统的演变过程。
通过技术创新和安全性的提升,电梯成为了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电梯行业继续朝着更加智能、绿色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电梯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电梯行业发展历程回顾1 9世纪在美国出现一种升降机,它只用于工厂和仓库运送货物和机器。
1 9世纪中期.美国人奥的斯意识到电梯的载人用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梯。
但是.起初人们并不接受这一创新,担心乘坐时轿厢会坠落而发生危险。
为了消除人们的恐惧.在一次展示会上.奥的斯乘坐电梯升至行程顶部.随后命人砍断了悬挂绳,随着轿厢安全地制动在导轨上.人们才接受这~新生事物。
最初的电梯是强制驱动的,主要是卷扬式,且能源来自于人力.随后才出现了链轮链条式、液压式.曳引式.能源变为电力;电梯拖动技术经历了单速一双速一AcVV调速一3VF调速几个阶段;电梯控制技术由最初的仅能实现轿厢上下移动的简单控制,逐步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控制;电梯导轨也由最初的木质导轨发展到现在的金属专用导轨:悬挂绳由最初的麻绳发展到今天的各种钢丝绳和钢带。
电梯系统和部件的不断创新以及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电梯行业逐渐成为市场上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行业。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电梯技术和市场开始逐渐发展.1 987年.我国发布了等效采用欧洲EN81—1:1 985的G盯588—1 9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为我国电梯的发展确定了较高的起点.也为我国电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在1 979年以前,我国大陆的在用电梯不到1万台。
而2005年我国大陆的电梯年产量达1 3 5万台.比上年净增2 5万台,增幅为22 7%,中国电梯的年产量超过了世界总量的1/3。
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统计,2005年新登记注册的电梯为1 24465台,截止2005年底,全国在用电梯达651 794台。
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向9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电梯6206台,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8062台,合计1 4268台.创汇394亿美元。
同期进口电梯2226台,自动扶梯45台,共耗资1 48亿美元。
我国有1 3亿人口.在用电梯的人均拥有量是世界平均数的1/3,是发达国家的1/10,因此.巨大的电梯市场仍然吸引了全世界知名电梯企业的关注。
电梯的历史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会运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来运送人和货物,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
到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
1845年,第一台液压驱动升降机研制成功,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
尽管升降机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真正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的诞生。
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
1857年3月23日,奥的斯公司在纽约为一座专营法国瓷器和玻璃器皿的商店安装了世界第一台客运升降机。
1862年,奥的斯公司采用单独蒸汽机控制的升降机问世。
1878年奥的斯公司在纽约百老汇大街155号安装了第一台水压式乘客升降机,这是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世界第一台电力驱动升降机,从此诞生了名副其实的电梯。
自从电梯系统提出15-20年,它已经逐步演变成如今高科技的现代化设施。
两个现代化项目的主要问题通常是:现有设备的可靠性已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不能满足乘客的流量,因此也增加了旧体制的交通处理能力。
而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突飞猛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一般。
在这些高层、大规模建筑中为满足乘客流量过多的需要一般都安装了多部电梯。
传统的电梯电器控制系统是一个继电器控制系统。
它有诸多缺点,例如:电路复杂,故障率高和可靠性较差;以及极大的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采用电梯群控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多部电梯进行管理调度,协调各电梯的运行,提高电梯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因此,研究和制造智能化、高效的电梯群控系统能满足规模越来越庞大的现代建筑群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备受工业界的关注。
另外电梯的电气系统由拖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系统中采用的继电器逻辑控制,由于触点多、故障率高、可靠性差、体积大等诸多缺点,正逐渐被淘汰。
目前的电梯设计中一般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它具有功能变化灵活,编程简单,故障少,噪音低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史话|世界电梯技术发展历史
2015-01-29
电梯是垂直运行的电梯、倾斜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倾斜或水平方向运行的自动人行道的总称。
有了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
如今,电梯已成为人类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垂直运输工具。
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电梯技术的进步。
其实很久之前,人们就使用一些原始的升降工具运送人和货物。
公元前1100年前后,我国古人发明了辘轳,它采用卷筒的回转运动完成升降动作,因而增加了提升物品的高度。
公元前236年,希腊数学家Archimedes设计制作了由绞车和滑轮组构成的起重装置。
这些升降工具的驱动力一般是人力或畜力。
19世纪初,在欧美开始用蒸汽机作为升降工具的动力。
1845年,威廉•汤姆逊研制出1台液压驱动的升降机,其液压驱动的介质是水。
尽管升降工具被一代代富有革新精神的工程师们进行不断改进,然而被工业界普遍认可的升降机仍未出现,直到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诞生。
Elisha Graves Otis (伊莱莎•格雷夫斯•奥的斯) 是1852年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的发明者。
1852年,美国纽约杨克斯(Yonkers)的机械工程师奥的斯先生发明了世界第1台安全升降机。
它是以蒸气机为动力、配有安全装置的升降机。
他将带有锯齿状的铁条固定在导轨上,在轿厢的上部设置了一个弹簧片,并将其与机械联动装置和制动
棘爪连接起来。
曳引绳固定在弹簧片的中心,曳引绳破断时弹簧片恢复原始形状,强迫机械联动装置动作,然后制动爪伸入锯齿状的铁条阻止电梯下落。
工业用户(货梯)是安全升降机的首先使用者。
伊莱莎•奥的斯先生发明世界第一台安全升降机
1889年,升降机开始采用电力驱动,真正出现了电梯。
电梯在驱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发展经历了直流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单速电机驱动控制,交流双速电机驱动控制,直流有无齿轮、无齿轮调速驱动控制,交流调压调速驱动控制,交流变压变频调速驱动控制,交流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驱动控制等阶段。
19世纪末,采用沃德-伦纳德系统驱动控制的直流电梯出现,使电梯的运行性能明显改善。
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交流感应电动机驱动的电梯,后来槽轮式(即曳引式)驱动的电梯代替了鼓轮卷筒式驱动的电梯,为长行程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现代电梯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上半叶,直流调速系统在中、高速电梯中占有较大比例。
如今,世界各国的电梯公司还在不断地进行电梯新品的研发、维修保养服务系统的完善,力求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