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总结-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列表比较
完整总结-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列表比较

交叉互换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发生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Ⅰ间期
减数Ⅰ前期和减数Ⅰ后期
细胞分裂期
产生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产生了它的等位基因)、新的基因型、新的性状。
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
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引起基因数目或顺序变化。
镜 检
光镜下均无法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组合确定
不同个体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存在染色体的真核生物
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率性、多害少利性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存在普遍性
意 义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异的来源之一,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的意义
发生可能性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列表比较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
生物
种类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均可发生,具有普遍性
自然状态下,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遗传
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均可发生
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类 型
可分为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也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光镜下可检出
本 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质”,出现了新性状,但没有改变基因的“量”。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的数量可发生改变
条 件
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对比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类型多,出现频率高 变异的主要来源 不可见
可见
二、诱变育种
1· 概念
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 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2、方法: 辐射诱变、化学诱变
3、原理: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4· 意义: 创造动植物、微生物新品种
三、单倍体育种
1、单倍体植株特点: 弱小,且高度不育 2、概念:用单倍体做中间环节产生具有优良 性状的可育纯合子的育种方法。 3、过程:
3.要求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 可用诱变育种。
4.要求提高品种产量,提高营养物质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
5.要求定向改变生物性状,采用基因工程育种。
6.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时:若处理对象是单倍体植株,为单 倍体育种;若处理对象是正常植株,为多倍体育种。
[例 3] 水稻是湛江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 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表示培育优质水稻 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象: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__ 萌发的种子 或_______ 幼苗 。
机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______ 分裂 的细胞时,能够抑 移向两极 制________ ______, 纺锤体 的形成,导致_______ 染色体 不能_ 数目加倍 。染色体数目 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__________ 有丝 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成 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_______
多倍体 植株。 ________
二倍体
秋水仙 素处理
四倍体
秋水仙 素处理
八倍体
① 两次传粉 a:第一次传粉是为了进行杂交获得三倍种子 b: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②秋水仙素处理后,新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 倍,而未处理的根细胞中仍为两个染色体组。 ③四倍体植株上结的西瓜,种皮和瓜瓤为四个染色体组, 而种子的胚为三个染色体组。 ④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原因: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由于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较大的 DNA 片段的插入或缺失,可能会影响基因功能。
3 编码序列转移
基因间的 DNA 片段移动,可能导致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含义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指的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在基因重组中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的过程
1
交联
两个染色体上的相同或相似的区域交联。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1 遗传病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 色体变异可能导致遗传 病的发生。
2 进化和物种形成
这些变异是进化和物种 形成的关键因素。
3 生物多样性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 色体变异增加了生物的 多样性。
结论和要点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 • 基因突变有点突变、大片段插入或缺失、编码序列转移等类型。 •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包括倒位、重复、转座等类型。 • 这些变异对遗传病、进化和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 体变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本演示将向您介绍 它们的含义、类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基因突变的定义
基因突变是 DNA 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它是进化的驱动 力之一。
基因突变的类型
1 点突变
单个碱基的改变,如替换、插入或缺失。
2
切割和交换
交联的区域发生切割和交换,导致 DNA 片段的重新组合。
3
连接
重新组合的 DNA 片段和原始染色体重新连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倒位
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被翻转,改变基因的顺序。
必修二期末复习第4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遗传病

【情景引领】下列是对a~h所示的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 述,正确的是( C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 思考:(1)依据细胞染色体形态如何判断细胞内含几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2)依据细胞基因型如何判断细胞内含几个染色体组? 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
同源染色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等位基因
交换对象
图示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1)变异范围不同 ①基因突变是在 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 几个碱基的改变,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②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在 染色体 水平上的变异,涉及染色体 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这种变化在光学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2)变异的结果不同 ①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数目 未变 ;生物的性 状不一定改变。 ②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引起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数目 和 排列顺序 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技法提炼]
根据题意来确定图中变异的类型 (1)若为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 基因突变(间期) 是 基因突变 造成的。 (2)若为减数分裂,则原因是 或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 。 ) (3)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应考虑可遗传 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 基因突变 。 (4)若题目中有××分裂××时期提示,如减数第一次分 裂前期造成的则考虑 交叉互换 ,间期造成的则考 基因突变 虑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 碱基对 的 替换 、 增添 和 缺失 ,而 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 2.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分子 的一个 氨基酸 被替换。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 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 改变。 3.时间:主要发生 在 。 有丝分裂间期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2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镰刀型贫血症的缘由:DNA的碱基对发生改变mRNA分子中的碱基发生改变氨基酸转变蛋白质转变性状转变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转变,叫做基因突变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缘由: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基因重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意义: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缘由。
第2节染色体变异1、缺失猫叫综合症果蝇的缺刻翅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增添果蝇的棒状眼染色体变异易位夜来香的变异倒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减;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减2、染色体组〔1〕概念: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掌握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例如:雌果蝇的一个卵细胞。
〔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掌握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3、多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特点:形态上加大,物质含量增高〔蛋白质、糖、脂肪含量增高〕,发育迟,牢固率低。
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作用机理是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不能减半,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时间
时期 四分体
后期
体外与运载体结合 时和导入细胞内与 细胞内基因结合时
同源染色体非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
基因目经的
发
姐妹染色单体 运载体导入
生 基因分非离同,源染色
体 之间
受体细胞,
机 自由组合,非导同致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因间的
交叉互换 染色导单致体 导致受体细
制
上的 胞中基因重
重组
基因重新组合
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 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例:马铃薯(四倍体),普通小麦(六倍体)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 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利用单倍 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可以缩短育种年 限。
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方法获得单 倍体植株,再用诱导的方法使染色体 加倍,获得纯合的植株。
组。
例:分析对照图,从A B C D中确认出表示标含一 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中的( )
B
对照
A
B
C
D
可遗传变异三种来源的比较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
单倍体
变异 控制不同性状的 实质 基因重新组合,
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分子结构 发生改变,产 生新的基因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复制过程中,
产生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基因中脱氧核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 7.1321 .7.131 7:32:5 717:32 :57Jul y 13,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7月 13日星 期二下 午5时3 2分57 秒17:32 :5721. 7.13
生物进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2.突变与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可遗传变异:突变与基因重组 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 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
物理诱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等 化学诱变:亚硝酸,硫里获得更 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考点3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①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缺失) ②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增添) ③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 色体上(易位) ④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倒位)
产前诊断: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 检查以及基因诊断 遗传咨询:医生对咨询对象进行身体检查,了 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作出诊断, 进过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推算出后代的再发 风险率,并且提出防治政策和建议。 禁止近亲结婚:三代以及三代以内的直系和旁 系血亲 原因: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 较大,使后代患病概率加大。
考点3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概念: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22 +X+Y)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意义: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了解 与癌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高血压等 疾病有关的基因,对这些目前难以治愈的 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三、 生物的进化 考点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能否交配,交配 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备注: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①突变与 基因重组②自然选择③隔离
第18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第1-2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颠倒
第1-2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二、染色体变异
B
(福建)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 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 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 数目变异
四倍体 × 二倍体
授粉
三倍体
二倍体
无籽西瓜
(16分)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
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
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
的基因类型(色盲等位基因以以B和b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
第1-2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
第1-2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一、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本镰血接镰血原刀症原症刀因型发因型发是细生是细生什胞的什的胞么贫根么贫直??
正常红细胞 镰刀型红细胞
组成血红蛋白的多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替换 谷氨酸——缬氨酸
第1-2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一、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C
(08广东理基)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 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第1-2讲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一、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D
(山东理综)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 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 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 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 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新的基因(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产生新基因型、新的性状
产生新的基因型
未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
不产生新的基因
但会引起基因数目或顺序变化。
镜 检
光镜下均不能检出,可根据是否有新性状或新性状组合确定
光镜下可检出
本 质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质”,出现了新性状,但没有改变基因的“量”。
项目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适用范围
生物种类
所有生物(包括病毒)
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
真核生物
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类 型
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自由组合型、
交叉互换型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发生时间
DNA复制过程中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Ⅰ间期
减数Ⅰ前期
减数Ⅰ后期
细胞分裂期
产生配子种类多、组合方式多,受精卵多。
变异种类多
实例
果蝇的白眼、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
豌豆杂交等
无籽西瓜的培育等
联系
①三者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②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为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为基因重组提供大量可供自由组合的新基因,基因突变是基因重组的基础;③基因重组的变异频率高,为进化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材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④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均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产生新表现型。
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存在普遍性
意 义
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来源之一,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生物的进化有一定的意义
发生可能性
可能性小,突变频率低
非常普遍,产生的变异类型多
可能性较小
应用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生因型,使性状重新组合,但未改变基因的“质”和“量”。
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的数量可发生改变
条 件
外界条件剧变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不同个体间的杂交,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存在染色体的真核生物
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率性、多害少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