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离线作业

第二次离线作业
第二次离线作业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第二次离线作业

一、填空题(共10个空,每个空4分,共40分)。

1.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与公民的关系,主要是实施给付与领受的关系。

2.生存权思想侧重于强调国家的社会保障责任,着重表现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立法理念中: 社会连带思想是社会保险立法的理念。

3.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现状出发,现阶段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应坚持低起点、广覆盖、

低标准、低成本。

4. 生存权保障是社会保障法的最基本原则。

5.生存权保障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决定了社会保障的实施必须贯彻社会化原则。

二、简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答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特征是由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本质,就是对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决定的 是社会这侧与法规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重要标志,其最基本的特征有以下三方面,一 社会着呢公车与法规是由政治组织制定和实施的。社会政策与法规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二 社会着呢公测与法规是理论指导实践的中间环节。三 社会政策与法规具有突出的系统性,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整体性。社会政策与法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各种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二构成的有机体。

2 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动态性。社会政策与法规和世界上一切开放性质一样,需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交流能量、物质和信息,从何人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3 社会着呢公测与法规的目的性。社会系统都有目的性,社会政策与法规系统也有很强的目的性,不同的社会政策与法规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社会政策与法规目标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星湖制约的关系。目标不明确或者混淆了不同的目标,都会造成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混乱和实效,处理这些,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系统特征还包括层次性、结构性和相关性,人们在研究、制定、实施社会政策与法规是,必须要具有综合的观念、系统的观念、整体的惯量,这事现代社会条件下,人士和运用社会着呢公测与法规的一个重要要求。

2.我国现行灾害救助政策与法规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我国现行救灾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救灾工作中以“以防为主,防救结合”为总方针,以“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为基本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等也是救灾法律制度建设中必须予以贯彻的。它始终贯穿着救灾与防灾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寓防灾于救灾之中,既治标又治本。并且强调发挥集体组织和人民群众自身的作用,提倡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论述题(30分)

为什么社会保障水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答 社会保障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还有深刻的理念根据,它们构成了社会保障政策与法规的基本原则。即生存权思想与生存权保障、社会公平与公平效率相结合、社会连带思想和社会化、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保障基本生活、自我保障与群体调剂相结合。

其中,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意味着制定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不能超前,超前了会给国家和企业增加负担,制约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都是灾难。另一方面,社会保障也不能滞后,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 引起社会成员的不满,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说,社会保障的实施,应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实质是一种经济制度,必须以国民收入为物质基础,必须与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只有经济发展了,国民收入提高了,公民、用人单位和国家都有钱来考虑将来可能遭遇的风险时,社会保障才可以实施。

2、社会保障水准与生活水平联支动。

社会成员的平均工资增加了,缴纳的保险费随之增加,社会保险给付也必然增加:

物价指数上升,表明生活费用增加,各国的社会保障法,都有根据物价指数调整给付的规定,建立了保障水准不受物价影响的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最低工资标准将逐步提高,从而最低生活标准也随之提高,而最低生活标准决定社会救济、失业救济等给付水准的根本依据。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社会保障给付力,它将对国家调整给付标准产生深刻的影响。

3、社会保障水平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水准,必定使社会保障发挥其稳定机制的作用,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保障水准,必定挤占经济发展资金,影响必要的社会资金积累,减弱社会成员的勤劳意欲,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过高的保障水准一旦陷入危机而最降下来,将会受到社会成员心理上和行动上的抵抗,对社会安定产生影响。

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保障水准,会使社会成员产生不满,造成社会动荡,从而削弱社会保障应有的稳定机制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保障立法必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确定适合的社会保障水准,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准。尽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因各国经济与社会的各种基础条件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社会保障的水平差异较大。

管理学概论第一次离线作业

《管理学概论》第一次离线作业 1. 管理的特点是(自然属性还是社会属性),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答:1)管理具有二重性。这是指管理具有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营效果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和技术进步的比列、协调、配合、效率的要求,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社会属性,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管理行为也要反映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制度的规定性,体现所有者和执政党的意志。2)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科学方法应能通过对事物与事情的观察而对事物本质作出判定,并通过联系不断的观察来对这些本质的确切性进行检验。而管理知识来自本世纪以来,在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也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方面。同其他所有技艺一样,管理工作也要利用系统化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采取适宜措施,以获得预期效果。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依据的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 2.组织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如何管理组织文化? 答:1)组织文化:指组织的共同观念系统,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中的共同理解。 2)组织文化的特点:a客观性,b个异性,c民族性,d稳定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主要是它建立了在这个组织中管理者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规范。 对计划工作的影响:确立什么样的目标,计划可以包含的风险程度,决策的重点是长期还是短期的。 对组织工作的影响:可授权给下级管理者的程度,设计工作时对员工自由度的考虑,规范化程度的大小。 对领导工作的影响:运用什么激励技术,采用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是否要消除一切不一致。 对控制工作的影响:采用何种控制方式,业绩评估时注意什么标准,超过预算时应有怎样的反应。 4)组织文化可能在某特定时间或是某些特定状态是适合的。但随时间与显示条件的改变(国家的竞争,政府管制的改变,快速的经济变迁,创新的科技),这时组织文化是需要适时的做些调整。以下因素回对管理组织文化产生影响:a引人注目的危机,b领导者的转换,c 组织处于何种阶段,d组织的年龄,e组织的规模,f现有文化的强度,g次级文化的多寡. 不过改变组织文化是很困难的。 这就需要管理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文化分析: (1)现有文化的审视:组织的价值如何形成?这些价值的顺序?组织的界限? (2)寻找有价值,被期待的文化,对寻找于所期待的文化进行比较。 (3)别出不在调整范围内而且需要改变的文化价值于维度针对需要调整的因子找出特定的缺点,考虑用特别的方法直接来纠正。 二是对组织提出具体建议: (1)使潜在的危机更能调整员工成员感知 (2)管理阶层应提出新的组织,愿景 (3)创造新的故事,仪式,象征,以取代现有的文化 (4)改变遴选员工,社会化的过程,评估及奖赏系统。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第1章,第3章, 一、名词解释 t:即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 且每ml 中含[,]D 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1.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即达到恒重 2. 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3. 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杂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 务。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指导和评估药品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新药质量研究,包括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新药体内过程研究、以及配合其他学科在工艺优化、处方筛选等研究中的质量跟踪。 2、什么是重金属,说明中国药典测定重金属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答: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

质,如铅、铜、汞、银、铋、镉、锡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重金属测定方法有三种:?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乙醇的有机药物。?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酸性溶液或在酸性溶液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三、计算题 1. 某药物进行中间体杂质检查:取该药0.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0mL,取此液5.0mL,稀释至25.0mL,摇匀,置1cm比色皿中,于320nm处测得吸收度为0.05。另取中间体对照品配成每mL含8,g的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收度是0.435,该药物中间体杂质的含量是多少, 6答:[(0.05×8)/0.435]×[(25×25) /5×0.2×10] ×100,=0.0575% 2. 氯化钠注射液(0.9%)中重金属检查:取注射液50mL,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和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应取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多少mL, 76答:(3/10)-[(v×10)/(50×10)] ×v(ml)=1.5ml 3. 醋酸甲地孕酮中其它甾体检查: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成每1ml含2mg 的溶液(1) 与每1ml含0.04mg 的溶液(2)。分别取溶液(1)和溶液(2)各10ul,进样,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两倍。溶液(1)显示的杂质峰数不得超过4个,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分别不得大于溶液(2)主峰面积的1/2和3/4。试计算最大一个杂质和总杂质的限量分别是多少, 答:?最大一个杂质的限量=[0.04×(1/2)] /2×100%=1.0% ?总杂质的限量 =[0.04×(3/4)] /2×100%=1.5% 四、判断题(指出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自动变速器原理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培训课件

姓名:学号: 《汽车自动变速器原理》作业二 一、概念题 1、单行星轮式行星齿轮机构: 太阳轮和齿圈之间只有一组行星齿轮,分别与齿圈和太阳轮啮合。 2、双行星轮式行星齿轮机构: 太阳轮和齿圈之间有两组互相啮合的行星齿轮,其中外面一组行星齿轮和齿圈啮合,里面一组行星齿轮和太阳轮啮合。 3、发动机制动: 车辆滑行时,驱动轮通过传动系反拖发动机,使发动机高于怠速运转,反之,发动机运转阻力会对车辆产生制动限速作用,此功能称为发动机制动 4、负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的阻值随自身的温度升高而降低。 5、占空比: ECU输出的电磁阀控制信号中通电时间占通电脉冲周期的比率。 6、失速工况: 起动发动机,在D或R位时,踩住制动踏板,同时将油门踏板踩到底,此时,泵轮高速旋转而涡轮静止,此工况称为失速工况。 7、N→D时滞时间: 在怠速状态将自动变速器变速杆从N位置换入D位置,从开始换档到感到汽车出现振动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8、转子式油泵“三隙”: 主从动齿轮齿顶间的间隙、从动齿轮(齿圈)外缘与泵体间的间隙、主从动齿轮端面与泵体间的间隙 二、填空题 1、有关单排单行星轮式行星齿轮机构,完成以下各问题。 (1)运动特性方程式是n1+an3=(1+a)nH,其中方程中各参数含义分别是n1 是太阳轮转速;n3是齿圈转速;nH是行星架转速;a是齿圈与太阳轮齿数比。 (2)单个行星排行星齿轮结构要完成动力传递,须固定某一元件或连接某两元件

或使某一元件以固定转速旋转。 2、见图2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中,该行星齿轮机构特点是两个行星排共用齿圈 和行星架。 图 2 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 3、见图2所示一单向离合器结构图,该单向离合器属于滚柱形式。当内环固定,则外环可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外环顺时针方向转动可带动内环转动。 图2 单向离合器结构与原理见图 4、ECT进行自动换档控制时的两个基本传感器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 5、见图2所示01N型ECT中F125端子图,F125是多功能开关,当换档手柄处于2位时,6和3 端子导通。

管理经济学第一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精选

《现代管理经济学》第一阶段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经济学是以( C )的观点研究企业。 A 人本管理 B 全面管理 C 经济学 D 行为学 答案:较易 2. 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 B )是最为迅速和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 A 厂商价值理论 B 现代企业理论 C 市场机制理论 D 成本利润理论 答案:较易 3. 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产生于( A )。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经济效益的实现 C 成本效益核算 D 投入与产出关系 答案:较难 4. 传统的管理经济学是以( C )为基础扩展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A 新剑桥理论 B 新货币主义理论 C 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D 需求管理理论 答案:较易 5. 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属于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A )。 A 马尔萨斯 B 马歇尔 C 瓦尔拉斯 D 凯恩斯 答案:较易 6. 生产是把(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D )。 A 土地 B 劳动 C 资本 D 原材料 答案: 7. 经济学之所以存在,其原因在于( C )。

A 人类利己理念的存在 B 商品经济的存在 C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D 市场交换的存在 答案:较难 8.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 C )而言的。 A 所要生产的产品很多 B 资源储存量过少 C 人们的欲望 D 因资源过多开采而枯竭 答案:较难 9. 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也无论何时,人们都面临着一个问题:( A )。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生产方式的选择 C 经济制度的选择 D 资源使用 答案:较难 10. 用有限的生产资源生产何种产品来最大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经济学中所涉及的( B )基本问题。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资源使用 D 产品选择 答案较难 11. 可使商品供给曲线向右移的影响因素是( C )。 A 商品本身价格上涨 B 商品本身价格下降 C 生产成本下降 D 生产者预期价格上涨 答案:P36 较难 12. 需求弹性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B )。 A 如何做出产量决定 B 价格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C 如何选择生产要素 D 销售量与净收入的关系 答案:P41 较易 13. 最低价格限制所引致的主要问题是( B )。 A 供不应求 B 质量低下 C “黑市” D 供大于求 答案:P 49 较易 14. 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增或同减,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 B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药物分析作业(3)答案

药物分析作业布置(2011秋冬) 第三次作业离线(第7章~第10章) 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指在流动相中添加适宜离子对试剂(待测组分的反离子),在一 定pH 条件下,与呈离解状态的被测组分作用,生成离子对结合物,从而改善被测物分离效果的方法。 2. 效价测定法——系以国家生物标准品或生物参考品为对照,用体内法或体外法测定供试 品的生物学活性,并标明其活性单位的一种分析方法。 3. 企业标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品牌创优、市场竞争而自行制订用于控制其药品质量的 标准。属于企业内部药品质量标准,非法定标准,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 4. 中药饮片——由原产地采收加工的中药材,经切制、炒制或蒸、煮、煅等炮制加工处理 后,称为中药饮片。 五、问答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1、 试述HPLC 法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测定方法与要求。 答:HPLC 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包括:理论板数(n )、分离度(R )、重复性和拖尾因子(T )。测定方法与要求如下: n =16(t R /W )2或2 2 /)( 54.5h R W t n =,n 应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 W W t t R R R 2 1)(212+-= 或) (70.1)(22/,22/,112h h R R W W t t R +-= ,R 一般≥1.5; 1 h 0.052d W T = ,峰高定量时T 应在0.95~1.05; 重复性:取对照液,连续进样5针,测定峰面积的RSD ,应≤2.0%。 2、 说明色谱内标法定量的操作方法与计算。 答:配制两个溶液:校正因子测定液和样品测定液。校正因子测定液由已知浓度的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组成;样品测定液由待测样品和内标物质组成。同法进行色谱测定,记录相应的色谱峰面积。 根据校正因子测定液中A 对 和A 内 ,以及已知浓度C 对 和C 内 ,计算校正因子(f ):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离线作业参考答案(20160910) (第1章~第3章) 一、名词解释 1.t D ][α——即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 且每ml 中含有旋光性物 质1g 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2.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 以下即达到恒重。3. 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4.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杂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 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①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②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指导和评估药品临床应用的合理性;③进行新药质量研究,包括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新药体内过程研究、以及配合其他学科在工艺优化、处方筛选等研究中的质量跟踪。 2、什么是重金属?说明中国药典测定重金属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答: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铅、铜、汞、银、铋、镉、锡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重金属测定方法有三种:①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②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乙醇的有机药物。③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酸性溶液或在酸性溶液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三、计算题 1.某药物进行中间体杂质检查:取该药0.2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0mL ,取此液5.0mL ,稀释至25.0mL ,摇匀,置1cm 比色皿中,于320nm 处测得吸收度为0.05。另取中间体对照品配成每mL 含8μg 的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收度是0.435,该药物中间体杂质的含量是多少?

《工具书使用》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说课材料

《工具书使用》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 100.0 完成日期:2018年01月29日 15点11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收录《二十四史》和()中有纪传的人名. A.《汉书》 B.《清史稿》 C.《宋史》 D.《明史》 2.历表可用于查考历史年代、历史纪元和()。 A.查考历史大事 B.查考换算不同历法的年、月、日 C.查考地理沿革 D.查考人物生卒年 3.《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 A.阮元 B.刘淇 C.王引之 D.杨树达 4.从著录内容上看,地名录比地名词典()。 A.丰富全面 B.收录地名少 C.简明扼要 D.收录旧地名 5.主题法的显著特点在于直接性、()和集中性。 A.系统性 B.快捷性

C.易用性 D.专指性 6.我国第一部语源词典为()。 A.《尔雅》 B.《释名》 C.《说文解字》 D.《正字通》 7.查近期出版和正在出版的图书,可利用()。 A.《全国总书目》 B.《全国新书目》 C.《中国国家书目》 D.《新华书目报》 8.《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索引》是按()并辅之以汉字笔画、起笔笔 形顺序排列的。 A.汉语拼音字母 B.部首 C.四角号码 D.时序法 9.图录包括地图和()。 A.交通图 B.航海图 C.历史图录 D.世界图 10.“固”字的四角号码是()。 A.7760 B.6000 C.2760 D.6060

11.年鉴按其表述手段可分为综述性年鉴和()。 A.综合性年鉴 B.地方年鉴 C.国际年鉴 D.统计性年鉴 12.书目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揭示与描述一批相关图书、描述每种图书的基本 特征和()。 A.揭示内容 B.揭示范围广 C.把一定范围的款目按一定的排检法加以组织,以供检索 D.标明出处 13.我国最早的词典是()。 A.《切韵》 B.《尔雅》 C.《广韵》 D.《集韵》 14.我国最早用“字典”正式命名的字典,是清代张玉书,陈敬延等编的()。 A.《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B.《中华大字典》 C.《汉语大字典》 D.《康熙字典》 15.下列属于类书的是()。 A.《助字辨略》 B.《康熙字典》 C.《古今图书集成》 D.《永乐大典》 16.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 A.《康熙字典》 B.《字汇》 C.《辞源》 D.《说文解字》

【专】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离线第一次作业】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作业 一、填空题(20分,共20个空,每空1分)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铁、_轻轨_、_有轨电车_、_市郊铁路_、磁悬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模式。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由_钢轨_、_道床_、_路基_三部分组成。。 3.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轨距是__1435mm__。 4.辅助线可分为渡线、_停车线_、_联络线_、_折返线_、_出入线_、_安全线_等。 5.线路纵断面的构成要素包括_设计路面标高_、_原地面标高_。6.限界按其限制的对象不同可分为_车辆限界_、_建筑限界_、_设备限界_。 7.坡度标表示坡度为_千分之3_,坡长为_665_,边坡点设在_14675_。 二、选择题(10分,共5个小题,每题2分) 1.轨道交通线路之间为完成列车跨线运营而设置的线路是(C) A.正线 B.折返线 C.联络线 D.渡线 2.关于线路敷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地下线路施工难度最小 B.高架线路造价最高 C.地下线路通常修建在市内中心区域 D.高架线路对城市阻隔作用大 3.下列关于岛式站台车站说法错误的是(D) A.站台面积利用率高 B.乘客中途改变乘车方向方便 C.方便车站集中管理 D.避免上下行乘客互相干扰4.下列不属于线路平面要素的是(D)

A夹直线B圆曲线C缓和曲线D竖曲线 5.我国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于(B) A1965 B1969 C1975 D1984 三、名词解释(15分,共5个小题,每题3分) 1.线路包括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2.道岔道岔是一种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通常在车站站、编组站站大量铺设。有了道岔,可以充分发挥线路的通过能力。即使是单线铁路,铺设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车长度的叉线,就可以对开列车 3.站厅换乘站厅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梯到达另一个车站的站厅或两站共用的站厅,再由这一站厅通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的换乘方式 4.换乘站换乘车站是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各条线路的交织点,乘客通过换乘车站及其专用(或兼用)设施,实现了各条线路之间的客流沟通,达到换乘的目的。它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吸引力,也影响着对乘客的服务水平 5.辅助线为保证正线运营而设置的不载客运营的辅助性线路称为辅助线 四、简答题(25分,共5个小题,每题5分) 1.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有哪些?答: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文化,周边,人口。 2.轨道联接零件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如何?答:引铁路配件是铁路线路的组成部分,这里所指的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连结零件、道床、防爬设备、轨撑和道岔等。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结构,轨道铺设在路基之上,起着列车运行的导向作用,直接承受机车车辆及其荷载的巨

2015浙大远程教育《药物分析》在线必做作业答案

1.阿托品具有下列哪个反应?()。 A 氟离子的茜素氟蓝反应 B 重氮化-偶合反应 C Vitali反应 D 戊烯二醛反应 E 与香草醛的缩合反应 2.药物的杂质限量是指()。 A 杂质的定量限 B 杂质的最小允许量 C 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D 杂质的检测限 E 杂质的含量 3. 药物中有关物质的检查,一般采用()。 A 滴定法 B 色谱法 C 紫外光谱法 D 比色法 E 热重分析法 4. 由信噪比S/N=10测得的最低浓度或量()。 A 准确度 B 定量限 C 检测限 D 精密度 E 线性范围 5. 《中国药典》对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测定采用()。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质谱法 C 紫外-可见光谱法 D 毛细管电泳法 E 气相色谱法 6. 甲苯咪唑中无效晶型的检查()。 A 红外分光光度法 B TGA C GC D 比浊度法 E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 用回收率表示()。 A 准确度 B 定量限 C 检测限

E 线性范围 8 . 实验条件下被检杂质的适宜浓度,古蔡法检查砷盐为()。 A 0.0002mg B 0.002mg C 0.01~0.05mg D 0.1~0.5mg E 0.01~0.02mg 9. 在砷盐检查中,为除去反应液中可能存在的微量硫化物干扰,在检砷装置的导气管中需填充什么?() A 碘化钾试纸 B 硝酸铅棉花 C 溴化汞试纸 D 醋酸汞棉花 E 醋酸铅棉花 10. 实验条件下被检杂质的适宜浓度,铁盐检查为()。 A 0.0002mg B 0.002mg C 0.01~0.05mg D 0.1~0.5mg E 0.01~0.02mg 11. 中国药典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A 前言、正文、附录 B 目录、正文、附录 C 原料、制剂、辅料 D 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E 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12. 若炽灼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温度应控制在()。 A 500~600℃ B 600℃以上 C 700~800℃ D 650℃ E 500℃以下 13. 可采用直接芳香第一胺反应进行鉴别的药物是()。 A 对乙酰氨基酚 B 盐酸利多卡因 C 盐酸丁卡因 D 磺胺嘧啶 E 氯氮卓 14. 具有直接三氯化铁反应的药物是()。 A 地西泮 B 乙酸水杨酸

2017年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华家池医学中心 第1章 第3章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ml中含有旋光性 物质1g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2.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即达到恒重。 3.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4.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 挥发性杂质。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指出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测定某药物的炽灼残渣:750℃炽灼至恒重的坩埚重68.2510g,加入样品后共重69.2887g,依法进行炭化,750℃炽灼3h,放冷,称重68.2535g,再炽灼20min,称重68.2533g。根据二次重量差,证明已恒重,取两次称量值的平均值计算炽灼残渣百分率。 答:错。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或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30min后进行,此题中仅炽灼20min,故不能判定其已恒重。若已恒重,应取最后一次称量值计算。 2.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可以区别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丙磺舒,在弱酸性溶液中阿司匹林与高铁离子形成紫色配位化合物;对乙酰氨基酚无直接反应,需水解后有该反应;丙磺舒不能形成紫色溶液,但在中性溶液中可生成米黄色沉淀。 三、问答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 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①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

管理学第一次离线作业(正确答案)

离线作业1 第一章概论 一、判断题 1.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2.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不是一种艺术。(×) 3.凡是完全或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管理者。(√) 4.管理学反映了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具有显著的科学性。但是,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使管理本身无法完全量化,故而只是一种不精确的科学。(√)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几项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活动?(③) ①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②总会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③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④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 2.从发生的时间顺序看,下列四种管理职能的排列方式,哪一种更符合逻辑?(④) ①计划、控制、组织、领导②计划、领导、组织、控制 ③计划、组织、控制、领导④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管理是伴随着(③)的出现而产生的。 ①计划经济②社会化大生产③组织④市场经济 4.管理乃是由管理者通过(②)组织成员行为从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①命令②协调③激励④求助 5.下列几项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活动?(③) ①部队中的班长与战士谈心②企业的总会计师对财务部门进行检查 ③钢琴家制定自己的练习计划④医院的外科主任主持会诊 三、多项选择题

1.管理的基本特征有(①②③④)。 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②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这种社会现象存在的必要条件是(①③)。 ①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②有管理者③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④有各种资源 3.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①②③④)。 ①计划②组织③控制④领导 4.管理者的技能要求是(①②④)。 ①技术技能②人际技能③决策技能④概念技能 5.管理学的特点有(①②③④)。 ①一般性②综合性③模糊性④实践性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管理工作也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还只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许多管理问题都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灵活运用权变管理的思想,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判断题 1.泰勒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需要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计划六种职能。(×) 3.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产和作业管理的问题。(√) 4.主张通过与管理者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的知识汇集起来,力图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糅合在一起以形成管理学科的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

药理学药离线必做作业定稿版

药理学药离线必做作业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理学(药)》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1-4章) 一、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不良反应: 5、副反应: 6、毒性反应: 7、量效关系: 8、效能: 9、效价强度:

10、治疗指数: 11、受体: 12、激动药: 13、拮抗药: 14、离子障: 15、首关消除: 16、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 17、肝药酶: 18、肾小管主动分泌通道: 19、肝肠循环: 20、时-量关系: 21、曲线下面积(AUC): 22、生物利用度: 23、一级消除动力学: 24、零级消除动力学:

25、药物半衰期(t1/2): 26、稳态: 27、表观分布容积(V d): 28、血浆清除率(CL): 30、耐受性与耐药性: 二、问答题 1、试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 2、简述药物的作用机制。 3、何谓竞争性拮抗药,有何特点?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 4、何谓非竞争性拮抗药,有何特点? 5、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可大致分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5-11章) 一、名词解释

1、除极化型肌松药: 2、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3、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4、内在拟交感活性: 二、问答题 1、简述传出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受体分类及其药物的分类原则。 2、简述拟胆碱药代表药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简述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及常用解救药。 4、试述抗胆碱药代表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5、试述阿托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6、试述抗胆碱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后马托品和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与阿托品比较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7、试比较肌松药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主要作用特点。 8、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代表药。

第二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次教学研究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分析下面的教学案例,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以下二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识字教学案例 阅读并分析下面的识字教学案例,并回答问题: 问题1:这个教师的教学主要运用了什么教学策略?运用得是否合理,为什么?(30分) 问题2.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特点?(60分) 表达和字数10分。 识字教学片断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识字四》有这样四组词:观察采集昆虫 田野树林花丛 螳螂蚂蚁蟋蟀 蝴蝶天牛蜻蜓 一位教师在教这一课时有这样一组镜头: 师: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树林、花丛是属于植物类的。 师: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小朋友再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还能发现—— 生:我发现第三、第四行的字都带“虫”字。 生:不对,“牛”字不带“虫”字。 师:真好!除了“天牛”,其它的字都带有“虫”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因为它们都属于昆虫。 师:真棒!咱们现在来玩个猜字游戏,好吗? 生:(兴奋地)好! (课件出示小篆“虫”、“牛”) 师: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两个字是古汉字,古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猜猜看,这两个古汉字会是什么字呢? 生:右边一个是“牛”字。 师:为什么? 生:因为“牛”字的上半部很像牛角。(有的学生边说边用手在头上比划出牛角的模样。) 师:好,我们来看看谜底。 (在篆书“牛”字旁边出现了它的楷书和一张笑脸,学生们一齐欢呼起来。)生:左边一个我猜是“虫”字。 生:是“虫”字。一定是“虫”字!

师:凭什么说它是“虫”字呢? 生:它很像一条长蛇。 (在这个字的篆书旁边出现了它的楷书。学生们再次欢呼。) 师:恭喜大家都猜对了。小朋友知道吗?古代蛇就叫长虫,写成这个样子。 现在“虫”指的是昆虫。不少古汉字就是这样根据物体的样子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给我们留下了世上独一无二的汉字。 2.阅读教学案例 阅读下面的阅读教学案例,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并回答问题: 问题1:这个案例突出地体现了新课程什么样的思想?(30分) 问题2: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值得赞赏和借鉴的特色?(60分)表达和字数10分。 《苦柚》教学片段 (教师在执教《苦柚》的过程中,设计了请学生夸一夸小姑娘的环节,这时,却出现了下面一个意外的小插曲) …… 师:伯父被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打动了,掏出一百元钱给小姑娘,但小姑娘是怎样做的呢? 生1:小姑娘头也不回地走了。 师: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生2:他们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 师:大家设身处地地想想,周围的人会怎样称赞小姑娘呢?你也能夸一夸她吗? 生3:这个小姑娘真不错,是个好孩子。 生4:世上多些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啊! 生5:这个小女孩是我们的骄傲,学习的榜样! 师:讲的好,还有吗? 生6:她可真是一心为别人着想啊! 生7:(犹豫地举起手,又放下,再举起手来。)老师,我认为在我们身边没有像小姑娘这样卖东西的人了。如果一个人出去卖东西,肯定是为了赚钱,伯父给她一百元钱,做生意的谁会有钱不要呢? 生8:(马上站起来。)老师,我认为小姑娘可以收下这一百元钱。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师:(犹豫了一下,笑着说)现在,如果你是这个小姑娘,你会怎样做呢?同意小姑娘做法的同学站到左边来,同意小姑娘收下一百元的站到右边来。 孩子们略微思考后,分左右两边站好,但明显可以看出赞成小姑娘做法的同学占大多数。 师:让我们来开个小小辩论会,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看看小姑娘到底该不该收这一百元,好吗? 生:(齐)好!

管理经济学离线第一次作业

现代管理经济学》第一阶段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管理经济学是以(C )的观点研究企业。 A 人本管理 B 全面管理 C 经济学 D 行为学 2. 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 B )是最为迅速和富有成果的研究领域。 ( A 厂商价值理论 B 现代企业理论 C 市场机制理论 D 成本利润理论 3. 所有的经济学问题都产生于(A )。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经济效益的实现 C 成本效益核算 D 投入与产出关系 4. 传统的管理经济学是以 ( C )为基础扩展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 A 新剑桥理论 B 新货币主义理论 C 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D 需求管理理论 5. 在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属于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A )。 A 马尔萨斯 B 马歇尔 C 瓦尔拉斯 D 凯恩斯 6. 生产是把(D )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 土地 B 劳动 C 资本 D 原材料 7. 经济学之所以存在,其原因在于(C )。

A 人类利己理念的存在 B 商品经济的存在 C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D 市场交换的存在 8.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 ( C )而言的。 A 所要生产的产品很多 B 资源储存量过少 C 人们的欲望 D 因资源过多开采而枯竭 A )。 9. 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也无论何时,人们都面临着一个问 题:

10. 用有限的生产资源生产何种产品来最大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经济学中所涉及的( B )基本问题。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资源使用 D 产品选择 11. 可使商品供给曲线向右移的影响因素是( C )。 A 商品本身价格上涨 B 商品本身价格下降 C 生产成本下降 D 生产者预期价格上涨 12. 需求弹性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意义表现在( B )。 A 如何做出产量决定 B 价格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C 如何选择生产要素 D 销售量与净收入的关系 13. 最低价格限制所引致的主要问题是( B )。 A 供不应求 B 质量低下 C “黑市 ” D 供大于求 14. 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量同增或同减,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 B )。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 大于 1 15.如果某商品的收入弹性 0 < E I < 1,则该商品为( A ) A 正常品 B 奢侈品 C 劣质品 D 吉芬品 16. 衡量风险的数量指标是( D )。 A 收益期望值 B 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方差 17. 保险是通过( B )发生作用。 A 消除风险 B 分散风险 C 风险承担 D 风险转移 18. 人们之所以购买保险,是因为保险可使( A )。 A 财产损失发生在一个较低的限额上 B 风险全部转移 19. A 资源的稀缺性 C 经济制度的选择 B 生产方式的选择 D 资源使用

药物分析(A)_离线必做(1)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A)离线必做作业 姓名:李群学号:学习中心: 一、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对应同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问题1~4 下列检查需加入的试剂: A.稀硝酸B.稀盐酸C.盐酸、锌粒D.pH3.5缓冲液 1. 氯化钠中铁盐的检查( B ) 2. 氯化钠中硫酸盐的检查( B ) 3. 葡萄糖中重金属的检查( D ) 4. 葡萄糖中氯化物的检查( A ) 问题5~8 下列药物的类别: A.苯乙胺类B.水杨酸类C.酰胺类D.吡啶类 5.对氨基水杨酸钠( B ) 6.对乙酰氨基酚( C ) 7.肾上腺素( A ) 8.烟酰胺( D ) 问题9~12 下列药物结构中所具有的官能团 A. 硫氮杂蒽母核 B. 酰肼基 C. 酚羟基 D. C17 –甲酮基 9.炔雌醇( C ) 10.盐酸氯丙嗪( A ) 11.异烟肼( B ) 12.黄体酮( D ) 问题13~16 下列药物的鉴别反应是: A. 麦芽酚反应 B. 戊烯二醛反应 C. 三氯化锑反应 D. FeC13反应 13.尼可刹米的鉴别( B ) 14.雌二醇的鉴别( D ) 15.链霉素的鉴别( A ) 16.维生素A的鉴别( C ) 问题17~20 下列药物的鉴别反应是: A.双缩脲反应B.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C.硝酸银反应D.硫色素反应17.黄体酮的鉴别( B ) 18.炔雌醇的鉴别( C ) 19.异烟肼的鉴别( C ) 20.盐酸麻黄碱的鉴别( A ) 问题21~24 根据要求选择含量测定方法 A.气相色谱法B.Kober反应比色法C.酸性染料比色法D.亚硝酸钠滴定法21.注射用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可采用( D ) 22.硫酸阿托品片的含量测定,可采用( C )

《实用药剂学》离线必做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实用药剂学》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剂型:指将药物制成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填空题 1.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范围可分为(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稳定性。 2. 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3. 药物制剂最常见的降解途径(水解)(氧化)。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一、填空题 1.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以(阳离子)型毒性最大,其次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毒性最小。 2. 表面活性剂均可外用,但以(非离子)型对皮肤与黏膜的刺激性最小。 3. 当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的分子互相聚集,形成(疏水)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的缔合体,即胶束。形成胶束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4. 利用增溶的原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这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

(胶束)的性质。 5.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高,HLB值越(小)。 6.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其表面活性部分的分子所带电荷而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名词解释 1. 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CMC后形成胶束,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增溶。 2. 昙点某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开始时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溶液澄明,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点后,其溶解度表现为急剧下降,使溶液由清变浊。此温度称为昙点。 3. 表面活性剂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 4.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与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三、简答题 1. 简述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主要应用。 答:(1)增溶剂。在药剂中,许多难容性的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浓度,此时经常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2)乳化剂。许多表面活性剂具备乳化剂的性质,是优良的乳化剂。 (3)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具有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润湿作用,作为润湿剂。 (4)起泡剂或消泡剂。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稳定,具有起泡剂和稳泡剂的作用。而一些表面张力小而且水溶性也小的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泡沫破坏。 (5)去污剂。一些表面活性剂能够用于除去污垢。 (6)消毒剂和杀菌剂。大多数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做消毒剂。 四、计算题 1. 某处方应用Tween-80 12g(HLB值为15)与Span-40 8g(HLB为6.7)做乳化剂,问HLB值最终是多少,若作为乳化剂,是适合于作为W/O型还是O/W型乳化剂? 解:HLBAB=(HLBA*WA+HLBB*WB)/(WA+WB) =(15*12+6.7*8)/(12+8)≈11.7 答:混合后HLB值为11.7。若作为乳化剂,适合作为O/W型乳化剂。 第四章液体制剂 一、填空题 1. 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川大劳动经济学第二次网上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5年12月03日13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卫?李嘉图建立在( )基础上的分配论达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高峰。 A.市场法则论 B.劳动价值论 C.工资基金说 D.边际效用论 2.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对个人劳动供给影响是( )? A.正向 B.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4.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影响。 A.有正向 B.有负向 C.没有 D.不确定 5.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 )? A.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B.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D.工资率? 6.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 A.大,陡峭 B.大,平缓 C.小,陡峭 D.小,平缓 7.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8.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 A.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资本变得相对不足 D.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9.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10.蛛网稳定条件是指( ) A.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B.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C.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需求弹性为1? 11.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来支付。 A.企业 B.员工 C.政府 D.社会 12.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3.下列关于无差异曲线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差异曲线随主体偏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形状 B.同一主体的无差异曲线绝对不能相交 C.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低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衡为正值 14.技术进步对( )的就业影响较大。? A.熟练工 B.非熟练工 C.技工 D.女工 15.下列( )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扩大政府购买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的主要障碍有( )? A.信息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