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知识

合集下载

免疫细胞的识别与信号传导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的识别与信号传导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的识别与信号传导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的身体中,免疫细胞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时刻准备着识别和抵御外来的病原体以及体内异常的细胞。

而免疫细胞能够准确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它们具备精确的识别能力和高效的信号传导机制。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理解免疫细胞的识别与信号传导,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免疫细胞的识别免疫细胞识别的基础是能够区分“自我”和“非我”。

这就如同一个严格的安检系统,能够准确判断哪些是身体自身的正常成分,哪些是外来的“入侵者”。

例如,T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 TCR(T 细胞受体)识别与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肽。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题:当一个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展示出与 MHC Ⅰ类分子结合的病毒抗原肽时,哪种 T 细胞能够识别并启动免疫反应?答案是细胞毒性 T 细胞(CTL)。

因为 CTL 表面的 TCR 能够特异性地识别这种复合物,从而启动对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

在免疫细胞的识别过程中,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分子,如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如 B7 分子)与 T 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如CD28)的结合,这对于充分激活 T 细胞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

二、免疫细胞的信号传导一旦免疫细胞识别了抗原,就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来启动免疫反应。

这就像是点燃了一连串的“导火索”,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

以 T 细胞为例,TCR 与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结合会导致其相关的信号分子发生磷酸化,激活一系列的激酶,如 Lck、ZAP-70 等。

这些激酶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PLCγ 通路和 MAPK 通路等,最终导致 T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来看这样一个例题:如果一个 T 细胞中PLCγ 通路被阻断,会对 T细胞的功能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是 T 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会受到抑制,因为PLCγ 通路在 T 细胞的活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促进钙离子的释放和 PKC 的活化,从而启动一系列下游的反应。

免疫细胞知识

免疫细胞知识

免疫细胞知识(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免疫细胞简介免疫细胞(白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角色。

组成免疫器官类型: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

功能: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吞噬细胞:①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②摄取和处理抗原,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①T细胞②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及溶解酶等。

种类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英勇斗士。

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

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

与T淋巴细胞相比,它的体积略大。

这种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

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

B 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K淋巴细胞——抗体依赖淋巴细胞,直接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衍化而来,表面无抗原标志,但有抗体IgG的受体。

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时必须有靶细胞的相应抗体存在。

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再结合到K细胞的相应受体上,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

凡结合有IgG抗体的靶细胞,均有被K细胞杀伤的可能性。

因此,也可以说K细胞本身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其对靶细胞的识别完全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识别作用。

高二生物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生物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生物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归纳在生物学中,细胞免疫是维持生物体内免疫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免疫是指通过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其他异常细胞的入侵。

下面是高二生物细胞免疫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

一、细胞免疫的基本概念细胞免疫是指通过免疫细胞来防御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入侵。

它与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共同维护机体的免疫稳态。

二、细胞免疫的发挥作用1. 病毒感染的清除:通过T细胞的作用,清除感染体内的病毒颗粒。

2. 抗肿瘤作用:NK细胞可以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对于防止肿瘤的形成非常重要。

3. 细胞毒效应:细胞免疫可以通过细胞毒素释放来杀伤病原体。

三、细胞免疫的组成要素细胞免疫的主要组成要素包括:1. 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核心,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 细胞。

2. NK细胞:主要负责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及肿瘤细胞。

3. 抗原递呈细胞:负责将抗原信息展示给T细胞。

四、细胞免疫的识别机制细胞免疫通过识别抗原来完成其功能。

1. MHC分子:主要存在于抗原递呈细胞的细胞膜上,通过MHC分子展示抗原,使T细胞能够识别。

2. T细胞受体:能够识别并与MHC分子结合的T细胞受体,通过与MHC抗原复合物结合来识别抗原。

五、细胞免疫的激活过程细胞免疫的激活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抗原递呈:抗原递呈细胞摄取、加工和递呈抗原。

2. T细胞识别:T细胞受体与递呈的抗原结合,完成T细胞的激活。

3. T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的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化为效应T 细胞。

4. 效应T细胞杀伤:效应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杀伤感染细胞。

六、免疫记忆的形成细胞免疫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免疫记忆的形成。

1. 免疫记忆细胞:在第一次感染后,一部分T细胞将保存为免疫记忆细胞,以备下一次感染时发挥作用。

2. 二次免疫反应:第二次感染时,免疫记忆细胞能够更快、更强烈地应对感染,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细胞免疫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异常细胞入侵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免疫细胞来源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来源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来源知识点总结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其中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免疫细胞来源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发育、功能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总结免疫细胞的来源知识点,包括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功能和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一、免疫细胞的来源1. 成熟免疫细胞的来源成熟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各类效应细胞。

它们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前体细胞。

在幼年期,这些前体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和成熟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

2. 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在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前体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调控和细胞因子的作用,这些细胞逐渐分化成成熟的免疫细胞。

其中,T细胞经历胸腺发育,B细胞经历骨髓发育。

3. 免疫细胞的功能成熟的免疫细胞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T细胞通过识别并杀灭感染细胞来发挥其免疫功能;而B细胞则通过分泌抗体来中和和清除病原体。

4. 免疫细胞的调控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

通过对这些调控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为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二、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1. 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前体细胞造血干细胞是骨髓中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它们可以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淋巴细胞前体细胞则是构成淋巴细胞系的前体细胞,它们主要分化成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

2. T细胞的发育和分化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它们通过胸腺发育,最终形成成熟的T细胞。

胸腺发育包括肾上腺皮上角素、胸腺上皮细胞和胸腺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通过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3. B细胞的发育和分化B细胞通过骨髓发育,最终形成成熟的B细胞。

在这一过程中,骨髓内的早期B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和成熟的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B细胞,并开始分泌抗体来清除病原体。

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其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其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其功能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免疫细胞的类型及其功能,并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理解。

一、免疫细胞的类型1、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T 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核心作用。

它们可以分为辅助性 T 细胞(Th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CTL 细胞)和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等。

辅助性 T 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协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细胞毒性 T 细胞则能够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调节性 T 细胞则负责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防止过度免疫造成自身损伤。

B 淋巴细胞:B 细胞能够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当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大量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并使其失去活性。

2、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NK 细胞无需预先致敏就能识别和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它们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直接杀伤靶细胞,或者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3、抗原提呈细胞(APC)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能够吞噬病原体、凋亡细胞等,并将抗原提呈给 T 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DC):DC 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激活初始 T 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4、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迅速迁移到感染部位,吞噬和杀灭病原体。

嗜酸性粒细胞: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和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

二、免疫细胞的功能1、免疫防御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例如,当病毒侵入人体后,NK 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杀伤被感染的细胞,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T 细胞和 B 细胞则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杀伤性 T 细胞,清除病毒。

初中生物免疫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免疫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免疫与细胞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免疫与细胞知识点总结免疫和细胞是初中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免疫是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机制,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本文将总结初中生物中关于免疫与细胞的知识点。

免疫方面的知识点:1. 免疫的定义:免疫是指机体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的能力。

2. 免疫的两种类型: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

先天免疫是生物体在诞生时天生具备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后天免疫是机体在接触到外来抗原后产生的针对性免疫力。

3.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器官和细胞构成。

主要的器官包括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而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和T细胞等。

4. 免疫反应的过程:免疫反应一般经历抗原提取、抗原递呈、识别和免疫应答等步骤。

5. 抗体的作用: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它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使病原体失去活性,被巨噬细胞摧毁。

6. 免疫记忆的作用: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在第一次接触到抗原后,免疫细胞会保存记忆,并在下一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迅速产生反应,从而更有效地对抗病原体。

细胞方面的知识点:1. 细胞的组成: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构成。

2.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合成物质、运输物质、分解物质、排泄废物和对外界刺激的感应等基本功能。

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合成能量供细胞使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内质网是细胞物质输送的通道等。

4. 细胞的分类:细胞可以根据是否有细胞核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如细菌;真核细胞则含有真正的细胞核,包括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5.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繁殖的过程,经过分裂一个细胞可以分裂成两个相同的细胞。

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6. 细胞的生长调节:细胞的生长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调节。

内部因素包括细胞自身控制,如染色体的复制与分裂;外部因素包括养分、气体、温度、激素等。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细胞免疫是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一种主要免疫方式,通过细胞介导的方式来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解释细胞免疫的原理、细胞免疫的细胞类型、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免疫记忆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细胞免疫的原理细胞免疫的原理是机体通过巨噬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来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侵入机体的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细胞免疫基于对抗外源抗原,免疫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免疫应答,进而清除病原体。

细胞免疫的原理还包括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细胞因子的参与以及免疫调节等。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细胞免疫的整体免疫反应。

二、细胞免疫的细胞类型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和杀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还能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参与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中,主要生存在组织间隙,并在组织感染或损伤时活跃起来。

2.T 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免疫细胞,主要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大类。

辅助性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执行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无需抗原的激活,能够迅速杀伤侵入机体的异常细胞,是机体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保护细胞。

4.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具有抗原递呈功能的专门免疫细胞,能够摄取外源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并促进免疫应答。

5.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指被活化后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或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关键执行细胞。

6.记忆T细胞记忆T细胞是在机体初次感染后形成的一类长寿细胞,能够在再次感染时快速反应,加速清除病原微生物,是机体实现免疫记忆的重要细胞。

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免疫学知识点总结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学科,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免疫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总结和拓展:1. 免疫系统概述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组成,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粒细胞等。

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消灭外来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2.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T细胞主要作用是攻击和消灭病毒、细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B细胞主要作用是制造抗体,识别和消灭外来的病原体;巨噬细胞主要作用是吞噬和处理外来的异物;中性粒细胞主要作用是提供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化;淋巴细胞主要作用是对抗各种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单核细胞主要作用是产生细胞因子和DNA损伤修复因子等。

3.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的一种功能,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化,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免疫调节的主要机制包括T细胞调节、B细胞调节和巨噬细胞调节等。

4. 免疫应答的不同阶段免疫应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免疫监视阶段、免疫耐受阶段和免疫应答阶段。

免疫监视阶段是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潜在威胁的阶段;免疫耐受阶段是免疫系统对潜在威胁的容忍阶段,可以通过牺牲一定的免疫细胞和因子来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免疫应答阶段是免疫系统攻击和消灭已经存在的病原体的阶段。

5. 免疫异常和疾病免疫异常和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许多免疫异常导致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

常见的免疫异常包括免疫监视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和细胞因子调节异常等。

6. 免疫遗传学免疫遗传学是研究免疫细胞和免疫系统的基因调控的学科。

免疫遗传学的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异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治疗免疫相关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是免疫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的总结和拓展。

免疫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细胞
简介
免疫细胞(白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在人体中各种免疫细胞担任着重要角色。

组成
免疫器官
类型: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等。

功能: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①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②摄取和处理抗原,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①T细胞
②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及溶解酶等。

种类
T淋巴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促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细胞因子等,是身体中抵御疾病感染、肿瘤形成的英勇斗士。

T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免疫效应扩大和增强。

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

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

与T淋巴细胞相比,它的体积略大。

这种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

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

B细胞在体内存活的时间较短,仅数天至数周,但其记忆细胞在体内可长期存在。

K淋巴细胞——抗体依赖淋巴细胞,直接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衍化而来,表面无抗原标志,但有抗体IgG的受体。

发挥杀伤靶细胞的功能时必须有靶细胞的相应抗体存在。

靶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再结合到K细胞的相应受体上,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

凡结合有IgG抗体的靶细胞,均有被K细胞杀伤的可能性。

因此,也可以说K细胞本身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其对靶细胞的识别完全依赖于特异性抗体的识别作用。

K细胞约占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总数的
5~10%,但杀伤效应却很高。

当体内仅有微量特异性抗体,虽可与抗原结合,但不足以激活补体系统破坏靶细胞时,K细胞即可发挥其杀伤作用。

K细胞在腹腔渗出液、脾脏中较多,淋巴结中较少,胸导管淋巴液中没有,表明K细胞不参加淋巴细胞的再循环。

但K细胞的杀伤作用在肿瘤免疫、抗病毒免疫、抗寄生虫免疫、移植排斥反应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重要作用,产生的免疫应答有免疫防护及免疫病理两种类型。

如靶细胞过大(寄生虫或实体瘤),吞噬细胞不能发挥作用或靶细胞表面被抗体覆盖,T细胞不能接近时,K细胞仍能发挥作用。

肾移植中的排斥反应,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受累器官或组织的破坏,都可能与K 细胞有关。

NK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与T、B细胞并列的第三类群淋巴细胞。

NK 细胞数量较少,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在脾内约有3%~4%,也可出现在肺脏、肝脏和肠粘膜,但在胸腺、淋巴结和胸导管中罕见。

NK细胞可非特异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由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且无MHC限制。

NK细胞杀伤的靶细胞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如真菌和寄生虫)、同种异体移植的器官、组织等。

NK细胞表面受体(NKR)可以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糖分子。

NK细胞的杀伤效应是由其活化后释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导,如穿孔素、颗粒酶和
TNF-α(肿瘤坏死因子)等。

肥大细胞——存在于血液中的这种颗粒,含有肝素、组织胺、5-羟色胺,由细胞崩解释放出颗粒以及颗粒中的物质,可在组织内引起速发型过敏反应(炎症)。

由于在肥大细胞上结合的IgE抗体和抗原的接触,使细胞多陷于崩坏。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亦称巨噬细胞系统(macrophage system)体内具有强烈吞噬及防御机能的细胞系统。

包括分散在全身各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幼稚单核细胞。

共同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经幼单核细胞发育成为单核细胞,在血液内停留12~102小时后,循血流进入结缔组织和其他器官,转变成巨噬细胞。

免疫细胞分离技术
淋巴细胞的分离
取肝素抗凝血1m1 加Hanks 液1m1 稀释后,沿管壁徐徐滴流叠加盛有2m1 淋巴细胞分离液的试管内(注意勿与分离液混合,然后2000r/min 水平离心20min,管内分为4 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血浆,单个核细胞,颗粒白细胞、红细胞(图2-1)。

用毛细管伸至单个核细胞层中(位于细胞分离液与血浆的界面上),沿管壁轻轻吸出全部细胞。

然后用Hanks 液洗两次,每次2000r/min 离心10min,最后用RPMI l640 培养液将细胞配成2×106/m1 的细胞悬液备用。

T细胞及B细胞的分离
将淋巴细胞悬液通过尼龙棉柱,B 细胞粘附于尼龙棉上,T细胞则不粘附,先用RPMI l640 培基洗脱尼龙棉柱,流下的细胞悬液含有丰富的T 细胞。

然后用力反复挤压尼龙柱、挤出粘附在尼龙棉上的B 细胞,并用少量的RPMI l640 培基洗脱,此细胞悬液含有丰富的B 细胞。

尼龙柱(塑料管)的长短和尼龙棉的多少,视分离细胞的多少而定。

CD4及CD8细胞的分离
⑴CD4 细胞的分离:将一定量的T 细胞悬液通过一根SephDdexC-10 柱,然后用少量的RPMll640 培养洗涤,收获的细胞悬液约含85%的CD4 细胞。

⑵CD8 细胞分离:用Tris 缓冲液稀释羊抗鼠IgG(浓度为10μg/m1)包被一平皿表面,然后放置4℃过夜,没有包被上的抗体用PBS 洗净。

然后将已标记有抗CD8 单克隆抗体的T 细胞(细胞浓度为1×l07/m1)3m1 加入上述的平皿内,4℃放置2 小时,用PBS 轻轻洗净末粘附的细胞,然后用毛细管加入10m1 PBS 吹打。

收集的脱落细胞经洗涤后悬浮在RPMI l640 培基中备用。

CD4 细胞亦可用此法分离。

单核巨噬细胞的分离
单核巨噬细胞有粘附塑料或玻璃表面的特性,而淋巴细胞则无此特性,借此可将这两类细胞分开,其方法简述如下。

将待分离的细胞悬液(如实物动物的腹腔液)加入适当大小的塑料或玻璃平皿内,置于37℃ C02 温箱内温育1 小时,然后用RPMI 1640 培基轻轻漂洗平皿表面,去除非粘附细胞,再将粘附有细胞的平皿表面用上述培基轻轻洗刷,收集粘附的单核巨噬细胞。

如果要获得纯度较高的单核巨噬细胞,可重复上述过程。

提高免疫细胞
借助睡眠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

著名免疫学家通过"自我睡眠"试验发现,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

而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

保持乐观的态度
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尤其是在现今社会,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多,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限制饮酒
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

参加运动
专家进行的3项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

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

补充维生素
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改善体内生态环境
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

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对于
健康人来说,不妨"食疗",多吃些乳酸菌饮料;而健康边缘人群,可以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体内微生态平衡。

能提高免疫力的食品 1.灵芝:灵芝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

锗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的衰老,能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发挥其抗癌作用; 2.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3.人参蜂王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
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并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 4.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车养、百合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5.香菇: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